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文化常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语文文学文化常识ppt课件

;.
1
同学们请注意
;.
2
文学文化常识 主讲人-陈老师
;.
3
1.填空 2.选择
3.连线 4.四大名著
;.
4
1
填空
;.
5
➢ 课前热身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
6
➢ 课前热身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诗经
;.
7
➢ 课前热身
“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的经典,其中《论语》和《
中的两个人物,他们是
、
。
刘备 曹操
;.
21
➢ 课时训练
③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
》、《
》。
;.
22
➢ 课时训练
③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 在人间 》、《
》我。的大学
;.
23
➢ 课时训练
①“ 句,该篇文体是
”是《天净沙·秋思》的点旨 。
;.
24
➢ 课时训练
①“ 断肠人在天涯 ”是《天净沙·秋思》的点旨
中味。”这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
》的
开卷诗。
红楼梦
;.
19
➢ 课时训练
②“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
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涉及《三国演义》
中的两个人物,他们是
、
。
;.
20
➢ 课时训练
②“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
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涉及《三国演义》
;.
14
草船借箭
;.
15
火烧赤壁
;.
1
同学们请注意
;.
2
文学文化常识 主讲人-陈老师
;.
3
1.填空 2.选择
3.连线 4.四大名著
;.
4
1
填空
;.
5
➢ 课前热身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
6
➢ 课前热身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诗经
;.
7
➢ 课前热身
“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的经典,其中《论语》和《
中的两个人物,他们是
、
。
刘备 曹操
;.
21
➢ 课时训练
③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
》、《
》。
;.
22
➢ 课时训练
③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 在人间 》、《
》我。的大学
;.
23
➢ 课时训练
①“ 句,该篇文体是
”是《天净沙·秋思》的点旨 。
;.
24
➢ 课时训练
①“ 断肠人在天涯 ”是《天净沙·秋思》的点旨
中味。”这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
》的
开卷诗。
红楼梦
;.
19
➢ 课时训练
②“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
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涉及《三国演义》
中的两个人物,他们是
、
。
;.
20
➢ 课时训练
②“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
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涉及《三国演义》
;.
14
草船借箭
;.
15
火烧赤壁
;.
语文基础知识讲解ppt课件

引号常考的用法:
3、如果引文末尾的标点是问号、 叹号时,无论引文独立成句,还是不 独立,标点都放在后引号的里面。
如:墙上写着“时间正在流逝,你 珍惜了吗?”的标语。
1、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2、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 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 务。”
7、红旗村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 功绩,永垂青史。”八个字。
8、站在岳阳楼头倚柱远望,茫茫洞 庭湖,尽收眼底。杜甫诗云:“气 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就是真 实写照。
对联的特点
1:上下联字数相等。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2:上下联对应位置上词的词性相同。
梨花院落溶溶月 A带水芙蓉点点雨 B榆英临窗片片雪 C柳絮池塘淡淡风 D丁香初绽悠悠云
对联的特点
3:对联要仄起平收。上联末尾的字用三声 或四声,下联末尾的字用一声或二声。
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
4:对联要从右向左读。上联在右边,下联 在左边。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 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 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 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状语——介宾短语做状语
• 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 科学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 他用彩笔在报纸上划了一条抛物线。 • 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 凶手被警察抓住了。
6、补语 对谓语起补充作用,一般放在
谓语之后。
• 这个字写〈错〉了。 她哭〈红〉了眼。 • 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 有的同学对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 • 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
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共65页文档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文化常识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文化常识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学语文——文化常识PPT课件

.
7
古典名著
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 ) A、玄奘 B、鉴真 C、如来
.
8
古典名著
2、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 ) A、《山海经》 B、《世说新语》
你知道夸父逐日 的故事吗?
.
9
古典名著
2、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 A ) A、《山海经》 B、《世说新语》
.
10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43
诗词对联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
传统节日? (
)
A、中秋节 B、元宵节 C、七夕节
.
44
诗词对联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 传统节日? ( B )
A、中秋节 B、元宵节 C、七夕节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A、 左雄右雌 B、 左雌右雄
.
25
文化常识
2、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 的石狮一般都是:( A )
A、 左雄右雌 B、 左雌右雄
.
26
文化常识
3、“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 )
A、学生
B、朋友
.
27
文化常识
3、“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 A )
A、学生
B、朋友
.
28
文化常识
4、被誉为“万园之园”的是:( ) A、颐和园 B、圆明园
.
20
你答对了多少?
.
21
国学系列之文化常识
02
.
22
1、“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 是哪个流域的洪水? (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语言文字

1、从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国考古工
作者多次发掘了半坡遗址(今西安市东郊半
坡村北),发现了早在6000年左右半坡人在 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文字 性质的劾划符号和绘画、雕塑、装饰品等艺 术作品。半坡人的刻划符号多保留在彩陶上, 这可以看作是原始的表意符号——陶文。
2、近年来,中国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
4、汉字组词灵活,表意简洁,且有很强的 情感作用。
①汉字有时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有时可以组 词。
②独有的汉字四个一组的成语用途广泛。 ③文言词语表意特别简洁。 ④词语的情感色彩非常浓郁。
化晚期的一处遗址里发现了一批墓葬(距今已
有4500多年),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一些陶 尊上各刻有一个图象文字,共发现了10多个符 号。这些符号是按照实物的形状描绘出来的, 所以称为“象形字”。符号的结构与甲骨文上 的象形字十分相似,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 因此,“象形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已具 有了文字的特征。
其它三种不常用。
④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如‘上’‘下’。
⑤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如‘考’‘老’。
⑥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如‘令’‘长’。
2、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形、音、义统一的文 字,一个音节写出一个汉字,表示一个 语素,具有音韵美和义理美。
❖ 汉字具有音韵美,一字一音,兼有四 声,故有抑扬顿挫的音韵美。这在世界 所有语言体系中是没有的。例如:古代 的四言、五言、七言诗。
形。“线条化’ “笔画化”——简化。
❖ 比如现在的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对比。
❖ 3、文字结构上的变化所造成的繁化,最常见 的是增加偏旁。
第四节 汉字的载体
❖ 龟甲
牛骨
作者多次发掘了半坡遗址(今西安市东郊半
坡村北),发现了早在6000年左右半坡人在 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文字 性质的劾划符号和绘画、雕塑、装饰品等艺 术作品。半坡人的刻划符号多保留在彩陶上, 这可以看作是原始的表意符号——陶文。
2、近年来,中国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
4、汉字组词灵活,表意简洁,且有很强的 情感作用。
①汉字有时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有时可以组 词。
②独有的汉字四个一组的成语用途广泛。 ③文言词语表意特别简洁。 ④词语的情感色彩非常浓郁。
化晚期的一处遗址里发现了一批墓葬(距今已
有4500多年),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一些陶 尊上各刻有一个图象文字,共发现了10多个符 号。这些符号是按照实物的形状描绘出来的, 所以称为“象形字”。符号的结构与甲骨文上 的象形字十分相似,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 因此,“象形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已具 有了文字的特征。
其它三种不常用。
④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如‘上’‘下’。
⑤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如‘考’‘老’。
⑥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如‘令’‘长’。
2、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形、音、义统一的文 字,一个音节写出一个汉字,表示一个 语素,具有音韵美和义理美。
❖ 汉字具有音韵美,一字一音,兼有四 声,故有抑扬顿挫的音韵美。这在世界 所有语言体系中是没有的。例如:古代 的四言、五言、七言诗。
形。“线条化’ “笔画化”——简化。
❖ 比如现在的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对比。
❖ 3、文字结构上的变化所造成的繁化,最常见 的是增加偏旁。
第四节 汉字的载体
❖ 龟甲
牛骨
文化常识 ppt课件

(1)、县试 (童试):县试分为三级,分别是由知县主考的「县试」,
由知府主考的「府试」及由提督学政主考的「院试」。一般每年一次。 通过三阶段童试而中试者,称「生员」或「秀才」(无论士子年纪多大, 凡未通过童试者,皆称「童生」)。
(2)、 乡试:通过童试的生员可参加乡试。乡试分别在各省举行,
共有三场,由皇帝派遣正、副主考官主持,中试者称「举人」,第一名 称「解元」。因乡试于秋天举行,又称「秋试」。考试每隔三年举行一 场。
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 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 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2、名和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
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 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 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苏轼为苏 子瞻等。
重点文化常识整理
一、时间历法类:
1、纪年法:
(1).干支纪年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源自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
未、申、酉、戌、亥)如:辛未三月。
(2).皇帝年号纪年法 (从汉武帝开始,皇帝即位要设立
年号,一朝可用多个年号。明清时期,一个朝代只用一个年
号。)如崇祯十四年。
三、继承与进官:
1、世袭制: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
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广义的“长子”是指排行最长的子女,换言之长女也可能包括在内,狭义 的则只包括儿子,女儿的继承顺序较儿子后,甚至没有继承权。
由知府主考的「府试」及由提督学政主考的「院试」。一般每年一次。 通过三阶段童试而中试者,称「生员」或「秀才」(无论士子年纪多大, 凡未通过童试者,皆称「童生」)。
(2)、 乡试:通过童试的生员可参加乡试。乡试分别在各省举行,
共有三场,由皇帝派遣正、副主考官主持,中试者称「举人」,第一名 称「解元」。因乡试于秋天举行,又称「秋试」。考试每隔三年举行一 场。
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 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 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2、名和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
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 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 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苏轼为苏 子瞻等。
重点文化常识整理
一、时间历法类:
1、纪年法:
(1).干支纪年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源自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
未、申、酉、戌、亥)如:辛未三月。
(2).皇帝年号纪年法 (从汉武帝开始,皇帝即位要设立
年号,一朝可用多个年号。明清时期,一个朝代只用一个年
号。)如崇祯十四年。
三、继承与进官:
1、世袭制: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
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广义的“长子”是指排行最长的子女,换言之长女也可能包括在内,狭义 的则只包括儿子,女儿的继承顺序较儿子后,甚至没有继承权。
第十二章汉语基础知识大学语文第十二章汉语基础知识.ppt

现代汉语常用句子类型与病句修改
• 1、句子与句子结构分析 • 句子 :由词或短语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表达
相对完整的意思、有明显语气和句调的语法单位。 • 句子的分类和标准: (1)根据语气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根据句子结构分类:单句和复句
• 2、单句 • 单句——带上一个句调的短语或者词构成的。 (分两类: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 A形容词谓语句:周末很愉快。 • B动词谓语句:我看过这个电影。 • C“被”字句和“把”字句:日程被安排得满满的。
• 1955 年,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明确了现代汉 语普通话的标准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 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 规范”。
现代汉语词语意义的把握
• 1、词和词的分类 • 词指一定语音形式跟一定词汇意义相结合,并且
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词具有以下性质: • (1) 词与词之间有比较明显的语音界限,而在 词的内部不能停顿。 • (2) 能跟别的词语自由组合,或在一定语境中 独立成句。
之,则安之。” • 意动用法:“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 名词用作状语:“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2、省略句: • 主语省略: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 谓语省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
衰,三(鼓)而竭…… • 宾语省略:”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
卿。” • 介词宾语省略:相如持其壁睨柱,欲以击柱。 • 介词省略: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 古代汉语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文字、词 汇、语法
古代汉语常用词
• 词汇按照意义和语法功能划分,可有实词和虚词两大 类。
•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 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之后的先秦学者,如尹文子,墨子, 荀子等也对“名”“实问题发表过看法,
24
荀子”约定俗成“理论 在语言和实际的关系问题上,“约定俗成”
22
避讳的主要方式:
(1)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 删字等;
(2)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 字代讳字;
(3)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 近音字代替讳字。
23
2、语言与客观实际的关系
“名实”之争: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表示 称谓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名词发生了很大变 化,这引起了先秦诸子对“名”、“实” 关系的注意。“名”即是指名称、词语, “实”是指“名”所指示的观念、实际。 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孔子。
利用语言趋吉避凶反 映人们对语言的崇拜,
21
语言禁忌:利用谐音避开一些与“凶险”义相关的词语。 戏班子最忌讳“散”字。因为散班是戏班里最大的
灾难,凡事与“散”字同音的,也必须用别的字代 替。比如雨伞,因为“伞”字与“散”同音,得叫 “雨盖”、“雨挡”、“雨遮”、“雨拦”。 避讳: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 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 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 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
19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
一、语言观念 中国人语言观念 的内容 一方面是对语言这一文化事象的看法,如
对语言的崇拜,对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讨论 等。另一方面,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不断 追求,如对规范语言的追求,对言辞技巧 的不断探索。
20
1、语言崇拜:
语言崇拜:原始人类 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 力量,认为它可以改 变自然、社会和人的 命运,对它奉若神明, 这就是语言崇拜。语 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 术。
14
四、汉语汉字在境内的传播
对汉语共同语的不同叫法:
(1)共同语的书面语一直以先秦作品为典范。比较
统一。共同语的口语则随着各个朝代政治文化中心有变迁
而有变化。
(2)春秋时代,共同语被称为“雅言”;汉代把共
同语称为“通语”;元代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
“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现在称为“普通
朝鲜、日本、越南仿照 汉字创造的文字:日本 借用汉字作为音符,书 写日语,形成了日语音 节字母真起初用整个汉 代后来简化楷书,取其 片断,形成片假名;
16
朝鲜创制了谚文;谚 文是单位文字,字母 近似汉字的笔画,每 个音节拼成一个方块 19世纪后期,汉字谚 文混合体成为正式文 字,汉字做字根,谚 文写词尾。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2015年9月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第一节 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语言文字既是重要 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如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消失词语:宰相 、员外、裹脚 。 新生的词:神马。童鞋、蜗居 、闪婚;给力,萌。
胡同(蒙古语)、喇嘛(藏语)、孜然 (维吾尔语)
6
现代汉语七大 方言:北方话、 吴语、赣语、 客家话、湘语、 闽语、粤语。
普通话:以北 京语音为标准 音,以北方话 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 白话文作品作 为语法规范。
7
2、中国境内的文字 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
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 平等,即宪法中规定 的“各民族都有使用 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 字的自由”。
8
新中国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切实可行的保证 民族语文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
答:我国制定过一系列法规政策保障少数 民族的合法权利。
比如:为少数民族创制、改革文字; 扩大民族机关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 实行双语教学; 建立民族语言的电台电视台、翻译机构等。
9
三、汉语汉字的特点
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 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汉语使用的人口最多,约占世
话”。
吸收其他民族的语言:“车站”的“站”是从蒙古语中借 来的。阿訇,维吾尔族。“金达莱”朝鲜语
同化其他民族的语言:北朝鲜卑语,唐代西夏语、辽代契 丹语、近代满族语都先后被汉语同化。
15
2、汉字汉语在境外 的传播:
“域外方言”:朝鲜语、 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 语言,曾受汉语的极大 影响,以至有“域外方 言”之称。
3
文字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 猜字谜游戏。 守门员(打一字) 床前明月光(打一字)
4
二、中国境内的语言文字
1、中国境内的语 言:
现代中国境内使用 的语言种类至少有 80多种。
中国境内的语言可 归属五大语系:汉 藏语系、阿尔泰语 系、南亚语系、南 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5
语系: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 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 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 同层次
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七种工 作语言之一。 1、汉语的特点 (1)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语 法关系; (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 手段; (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 节对应多个词(语素)。
10
2、汉字的特点 (1)就汉字的表意方式说,汉字属于表意
17
字喃:越南人创造的。 字喃是 一部分借用汉 字,一部分是使用汉 字会意、形声、假借 等方法新造的字。
18Hale Waihona Puke 简述汉字、汉语在境外的传播
(1)在公元前或公元1世纪,汉字逐渐向境 外传播,北至朝鲜半岛,东至日本(3分)
(2)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 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至有“域外方言” 之称。 (3分)
文字; (2)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是
语素-音节文字; (3)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
维平面上构形的。
11
主要的汉字造字方法: 汉字在造字之初,以 象形、指事、会意为 手段,后来随着汉语 词汇的扩大,逐渐发 展出形声的造字方法。
象形
12
指示字
会意字
13
汉字的几个主要 发展阶段:汉字 形体先后经历了 甲骨文、金文、 小篆、隶书、楷 书等字体的变化。
24
荀子”约定俗成“理论 在语言和实际的关系问题上,“约定俗成”
22
避讳的主要方式:
(1)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 删字等;
(2)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 字代讳字;
(3)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 近音字代替讳字。
23
2、语言与客观实际的关系
“名实”之争: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表示 称谓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名词发生了很大变 化,这引起了先秦诸子对“名”、“实” 关系的注意。“名”即是指名称、词语, “实”是指“名”所指示的观念、实际。 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孔子。
利用语言趋吉避凶反 映人们对语言的崇拜,
21
语言禁忌:利用谐音避开一些与“凶险”义相关的词语。 戏班子最忌讳“散”字。因为散班是戏班里最大的
灾难,凡事与“散”字同音的,也必须用别的字代 替。比如雨伞,因为“伞”字与“散”同音,得叫 “雨盖”、“雨挡”、“雨遮”、“雨拦”。 避讳: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 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 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 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
19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
一、语言观念 中国人语言观念 的内容 一方面是对语言这一文化事象的看法,如
对语言的崇拜,对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讨论 等。另一方面,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不断 追求,如对规范语言的追求,对言辞技巧 的不断探索。
20
1、语言崇拜:
语言崇拜:原始人类 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 力量,认为它可以改 变自然、社会和人的 命运,对它奉若神明, 这就是语言崇拜。语 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 术。
14
四、汉语汉字在境内的传播
对汉语共同语的不同叫法:
(1)共同语的书面语一直以先秦作品为典范。比较
统一。共同语的口语则随着各个朝代政治文化中心有变迁
而有变化。
(2)春秋时代,共同语被称为“雅言”;汉代把共
同语称为“通语”;元代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
“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现在称为“普通
朝鲜、日本、越南仿照 汉字创造的文字:日本 借用汉字作为音符,书 写日语,形成了日语音 节字母真起初用整个汉 代后来简化楷书,取其 片断,形成片假名;
16
朝鲜创制了谚文;谚 文是单位文字,字母 近似汉字的笔画,每 个音节拼成一个方块 19世纪后期,汉字谚 文混合体成为正式文 字,汉字做字根,谚 文写词尾。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2015年9月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第一节 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语言文字既是重要 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如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消失词语:宰相 、员外、裹脚 。 新生的词:神马。童鞋、蜗居 、闪婚;给力,萌。
胡同(蒙古语)、喇嘛(藏语)、孜然 (维吾尔语)
6
现代汉语七大 方言:北方话、 吴语、赣语、 客家话、湘语、 闽语、粤语。
普通话:以北 京语音为标准 音,以北方话 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 白话文作品作 为语法规范。
7
2、中国境内的文字 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
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 平等,即宪法中规定 的“各民族都有使用 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 字的自由”。
8
新中国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切实可行的保证 民族语文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
答:我国制定过一系列法规政策保障少数 民族的合法权利。
比如:为少数民族创制、改革文字; 扩大民族机关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 实行双语教学; 建立民族语言的电台电视台、翻译机构等。
9
三、汉语汉字的特点
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 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汉语使用的人口最多,约占世
话”。
吸收其他民族的语言:“车站”的“站”是从蒙古语中借 来的。阿訇,维吾尔族。“金达莱”朝鲜语
同化其他民族的语言:北朝鲜卑语,唐代西夏语、辽代契 丹语、近代满族语都先后被汉语同化。
15
2、汉字汉语在境外 的传播:
“域外方言”:朝鲜语、 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 语言,曾受汉语的极大 影响,以至有“域外方 言”之称。
3
文字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 猜字谜游戏。 守门员(打一字) 床前明月光(打一字)
4
二、中国境内的语言文字
1、中国境内的语 言:
现代中国境内使用 的语言种类至少有 80多种。
中国境内的语言可 归属五大语系:汉 藏语系、阿尔泰语 系、南亚语系、南 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5
语系: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 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 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 同层次
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七种工 作语言之一。 1、汉语的特点 (1)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语 法关系; (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 手段; (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 节对应多个词(语素)。
10
2、汉字的特点 (1)就汉字的表意方式说,汉字属于表意
17
字喃:越南人创造的。 字喃是 一部分借用汉 字,一部分是使用汉 字会意、形声、假借 等方法新造的字。
18Hale Waihona Puke 简述汉字、汉语在境外的传播
(1)在公元前或公元1世纪,汉字逐渐向境 外传播,北至朝鲜半岛,东至日本(3分)
(2)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 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至有“域外方言” 之称。 (3分)
文字; (2)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是
语素-音节文字; (3)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
维平面上构形的。
11
主要的汉字造字方法: 汉字在造字之初,以 象形、指事、会意为 手段,后来随着汉语 词汇的扩大,逐渐发 展出形声的造字方法。
象形
12
指示字
会意字
13
汉字的几个主要 发展阶段:汉字 形体先后经历了 甲骨文、金文、 小篆、隶书、楷 书等字体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