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

5.1 对船舶吃水差的要求

一.吃水差对船舶的影响

1.吃水差

船舶首、尾吃水的差值称为吃水差t,即:t = d F —d A 。国外有的定义为:t = d A -d F 。

2.吃水差与纵向浮态

(1) t = 0,表示首吃水等于尾吃水,称为平吃水。

(2) t > 0,表示首吃水大于尾吃水,称为首倾。

(3) t < 0,表示首吃水小于尾吃水,称为尾倾。3.吃水差的重要性

吃水差对船舶的操纵性、快速性、耐波性、稳性、强度及过浅滩能力都有影响。(1)首倾过大空载时,往往尾吃水过小,影响螺旋桨推进效率和舵效;满载时,首部甲

板容易上浪使船舶耐波性下降。

(2)尾倾过大空载时,船首了望盲区增大,船首底板易遭受海浪猛烈拍击,使船舶耐波性下降,损害船体结构;

满载时,使转船作用点后移,影响舵效。

二.对船舶吃水差及空载吃水的要求

目前,对船舶吃水差还没有强制性要求,各船舶根据具体航次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吃水差,有一些经实践证明是比较合适的吃水差经验值可供参考。但对空载吃水和吃水差有明确的要求。

1.吃水差要求

经验证明,万吨级海船较佳的吃水差为适当尾倾:

满载:t = —0. 3 ~ —0. 5 m

半载:t = —0. 6 ~ —0.8 m

轻载:t = —0. 3 ~ —0.5 m

2 .空载吃水和吃水差要求尾机型船在空载时因机舱较重而尾倾严重,平均吃水过小,会严重影响船舶航行安全。因此,IMO和各国都对空载吃水和吃水差有明确的要求。主要

有:空载吃水差:|t | V 2. 5%L,使纵倾角©V 1.5 ° ;

尾吃水:要求达到螺旋桨沉深直径比h/D > 0.8〜0.9 ;(教材小) 平均吃水:一般要求d m> 50%夏季满载吃水;

冬季航行要求d m > 55% 夏季满载吃水;最小平均吃水d m > 0.02L + 2

(m

AE AD BC

CE FD BF

上—d F - dm _____ dm - d A

L L/2-X f L/2 X f

首吃水:L < 150 m, d F > 0.025L

(m )

L > 150 m, d F > 0.012L + 2 (m )

5.2吃水差与首尾吃水的计算和调整

一•吃水差的计算原理

1 •计算条件

一般来说,船舶纵倾角都在小倾角(10 ~15°)范围内,因此,仅仅从静纵 倾力矩角度来考察船舶纵向浮态和计算吃水差就完全可以满足实际需要。 作用在 船体上的静纵倾力矩仅限于船舶装卸载荷或纵向移动载荷所产生的。

2.厘米纵倾力矩MTC

船舶吃水差t 与作用在船体上的纵倾力矩 M T 成正比,如果纵倾力矩为零, 就没有吃水差。为便于计算吃水差,船舶设计部门给出了船体在各排水量下吃水 差每变化1厘米所对应的纵倾力矩值,称为厘米纵倾力矩,用 MTC 表示,其单 位为t.m /cm 。在船舶静水力参数图表上可根据排水量或平均吃水查取。

3.计算原理

利用厘米纵倾力矩,若已知纵倾力矩,就可以按比例推算出吃水差的大小。 注意:教材此处的吃水差t 与船舶原理中的吃水差有所不同。 二.基本计算方法

基于上述计算原理推出的基本计算方法, 要受到小倾角条件的限制,但对装

卸载荷或纵向移动载荷的大小没有限制。

1 .吃水差计算式

船舶重力作用线与浮力作用线不共线时, 重力与浮力构成一对力偶,即产生 纵倾力矩M T ,其大小为作用力(重力或浮力,用排水量 △表征)与力偶臂(重 心纵向坐标X g 与浮心纵向坐标X b 的差值)的乘积,即:

M T=M^(X g _XbXX g +Xm ) ,、(5.1) c 、 t

(m) (5.2)

100 MTC 100MTC

由此产生吃水差,其计算式为:

2.首、尾吃水计算式 二 d F =d m

=d m +t * (£ -学)

(m)

2 L 2 L t t “ X

1 x

d

A

=d m

f =d

m -t ( f) (m)

(5.3)

2

L 2 L

船舶纵倾变化好比跷跷板,一头沉下去,另一头就跷起来。在小倾角条件下, 船体这

个特殊的“跷跷板”的转轴在漂心 F 处。如图5- 1所示,直角△ ACE 分 别与直角△ FAD 直角△ BCF 相似,

注意:由(5.1)、(5. 2)式计算出的吃水差t 为实际值,与变动前吃水差 没有关系,

故由(5. 3)式计算的首、尾吃水为实际值。

d d 丄卩/2—X f ”也 L (V

d ,一 d m + x

1*

(X g

— Xb

)

F

m i

L 100MT C

g

d

d

「L/2+X.也

\(X X)

d

L 100MTC (Xg

X

)

令:

TFF =L /2—X 、也

L

100MT C

TFA =

L/2+

X

f

汉比 (5.4)

L 100MT C

d F =d m +TFF»(X g -X b ) (m) d A =d m -TFA*(X g-X b ) (m) (5.5)

tt —d A

(m)

3.首吃水差系数TFF 和尾吃水差系数TFA

将(5. 1)、(5.2)式带入(5.3 )式,得:

式中,TFF 、TFA 称为首吃水差系数和尾吃水差系数,仅为排水量 △的函数。不 少船舶的资料中提供由TFF = f (△八TFA = f (△)曲线或数据表可供查用, 则首尾吃水d F 、d A 的计算式可简化为(5. 5)式。

其中,平均吃水d m 也可依排水量查静水力曲线得出 三.装卸少量载荷时吃水差与首尾吃水计算方法

1. 计算条件

(1) 少量载荷:小于10%船舶当时排水量;

(2) 假定装卸少量载荷前后船舶水线面面积、MTC 等保持不变。 (3) 平行沉浮条件:在漂心处装卸载荷可近似保持平行沉浮。 2. 计算式(与船舶原理式相同)

设装卸少量载荷P ,符号装取正、卸取负,其纵向坐标为 X P ;

装卸前排水量为△,重心纵向坐标为X g ,浮心纵向坐标为X b ,吃水差为t ; 装卸后排水量为△ +P,重心纵向坐标为 X g1,浮心纵向坐标为 X b1,吃水差 为t 1 ;装卸前后吃水差变化量为s t ;

厘米吃水吨数TPC ,厘米纵倾力矩MTC ,漂心坐标X f 保持不变。 例题(教材P73例5-2)

已知Q 轮,L =148 m ,某航次装货后,首吃水d F = 5.7 8 m ,尾吃水d A = 6. 50 m ,TPC=22. 88 t/cm ,MTC = 175.23 t.m/cm , X f = — 0.68 m ,现要加装 240 t 。 为安全驶过浅滩,问应将此货装于何处才能保持船舶尾吃水不变?装货后船舶首 吃水是多少?

X f

L

将条件d Ai "A 带入(5.7)式得:

P 100T PC

由(5.6)式得:

P

F (X p-X f )(1 X f ) 100T PC 100MT C 2 L

解:P = 240 t,设装货纵向位置为X P ,贝U:

答:应将货物装在船中前14.78 m 处,装货后首吃水为6.00 m 。 四•吃水差调整

由于载荷重心纵向坐标不易算准,以及计算式近似性带来的误差,按配载计 划装载货物后首尾吃水及吃水差实际值与计算值往往难以吻合。 如果不合适就需 要调整。吃水差调整也是通过船内纵向移动少量载荷或加减少量载荷 (如打排压 载水)这两种方法实现。

1 •船内纵移载荷

P X 二100 MTC (t.m)

(5.8)

由吃水差变化量计算式可得:

与载荷横移、垂移类似,调整吃水差变化量 S t ,只和载荷P 与纵向移动距

离X 的乘积有关,与起点、终点无关。

2 •加减少量载荷

P (X p -X f ) —t TOO MTC (t.m)

(5.9)

假想先在漂心处加减少量载荷,使船舶近似保持平行沉浮;然后再将载荷纵 移,调整吃水差。因此,其计算式为:

与单纯船内纵移载荷不同,对于给定的吃水差调整量 S t , 一旦确定加减载

荷P ,则加减位置X P 也就唯一确定。

3 •注意事项

(1) 制定配载计划时应留有余地(1~2%D F ),以便调整; (2) 调整吃水差时应兼顾船体强度和拱垂变形程度。

5.3吃水差与首尾吃水计算图表

为简化吃水差与首尾吃水计算,船舶资料中提供有吃水差曲线图、少量加载 首尾吃水改变量等图表,使用方便,但曲线图判读误差较大。 一.吃水差曲线图

1 •制图原理

t 汀(CP X i ) d F 才2( CP X i ) dA "33QP 顼 XJ

上述计算原理可知,对于给定的船舶,吃水差 t 及首尾吃水d F 、d A 只是排水 量△、载荷对中力矩和工P*X i (空船重量除外)的函数,其他参数要么是常数, 要么也是排水量△的函数,即:

以排水量△为横坐标,载荷对中力矩和 工P*X i 为纵坐标,将以上函数关系 画成曲线,即制成吃水差曲线图,如教材 P76图5-3所示

2•应用

(1)已知△和工P i*X i查取吃水差和首尾吃水(如图5- 5a所示)i )按排水量△在横轴上标出A点,过A点做垂线;

ii)按艺P i*X i在纵轴上标出B点,过B点做水平线;

iii)垂线与水平线交点C所对应的吃水差及首尾吃水即为所求。如果不恰好交在线上,应插值求取。

(2)纵移载荷或距离求取(如图5- 2b所示)

已知排水量△,计划将吃水差从t o调整为t i,求纵移载荷或距离。

i )按排水量△在横轴上标出A点,过A点做垂线交吃水差t o和t i线得B、D点, 如果不恰好交在线上,应插值求取;

ii)分别过B、D点做水平线交纵轴得C、E点;

CE P X 或x = CE

P

iii )则。丘即为纵移载荷P与纵移距离X的乘积,因此,可按下式计算纵移载荷P或纵移距离X :

二•少量加载首尾吃水改变量计算图表

注意:该图表不仅可用于加载,也可用于减载。还可用于船内载荷纵移,即当成一处加载,一处卸载。

1 •制作原理

=fi(P,d m,X p)

■dA "(P,d m,X p)

对于给定的船舶,少量加载时首、尾吃水的改变量S d F、S d A是加载载荷P、平均吃水d m (也可以是排水量)和加载位置X P的函数,其他参数要么是常数,要么也是平均吃水d m的函数。即:

由于自变量有三个,作图不方便,因此船舶资料中通常提供加载特定吨数(如100 t 或50 t等)的首尾吃水改变量曲线图(如教材P77图5-4)或表格(P226 表F2- 9)。

2•应用

(1)曲线图使用(以Q轮加载100 t首尾吃水改变量曲线图为例)

i)在横轴上找出装载位置X并做垂线;

ii)在纵轴上找出平均吃水d并做水平线;

iii)在垂线与水平线的交点上直接或内插读取加载100 t后首尾吃水改变量S d F /、S d A x0

(2)表格使用(以Q轮加载100 t首尾吃水改变量表格为例)

按加载的舱室和平均吃水(或排水量)所对应的数据即为加载100 t后首尾

吃水改变量S d「、S d A X0

(3)实际加载载荷P后首尾吃水改变量S d F、S d A计算

=d A

100

P

"F 二、d p (m),

"A 100

如果实际加载的载荷不恰好是 S d A 由下式计算:

(4) 首尾吃水及吃水差计算

其中,加载,P 取正,减载, P 取负。

国际集装箱运输-船舶航线

教材《国际集装箱货物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参考书《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 第三章集装箱船舶与航线 第一节集装箱船舶及配积载 一、集装箱船舶的类型 1.全集装箱船(Full Container Ship) 所有货舱专门为装运集装箱设计,不能装载其他货物,作业采取吊进、吊出,利用岸上专用的集装箱装卸设施。也称专用型船。 2.半集装箱船(Semi-Container Ship) 一部分货舱装载集装箱,另一部分可装载一般件杂货。专用集装箱舱一般在船体中央,这种船也称分载型船。 3.兼用集装箱船(Convertible Container Ship) 又称可变换的集装箱船,舱内备有简易可拆装设备。装运一般货物时,可拆下。散/集两用船(Bulk/Container Carrier)或多用途船(Multipurpose Carrier)均属于。 4.滚装集装箱船(Roll On/ Roll Off Container Ship) 码头装卸不需要码头装卸设备,利用船舷、船首或船尾开口跳板,将集装箱连同底盘车一起拖进(出)船舱。 通用性强,可装集装箱、车辆、其他超大货物,装卸流水作业、效率高,不受码头装卸设备限制。但——舱容利用率低,船舶造价高。 多用于近洋或沿海,航线短运输,特别水陆联运。 5.载驳船(Barge Carrier) 又称子母船。驳船装入母船体内,集装箱装在驳船上,海上运输由母船完成。 可以加快母船的周转,简化对码头设施要求。适合于江海联运。 二、集装箱船舶结构特点 吊装式集装箱船采取吊入、吊出方式,船上无起重设备,利用岸上专用集装箱装卸桥进行装卸。(参P49图) 1.集装箱船机舱基本设置在艉部或偏艉部。这样布置使货舱尽可能方整,多装。 2.集装箱船船体线形尖瘦,外形狭长,船宽及甲板面积较大,保证高航速和合理甲板装载。 3.单甲板,上甲板无舷弧和梁拱,不设置起货设备,甲板上可堆放2~5层集

船舶货运基础知识.

第一章船舶与货运基础知识 第一节船舶的重量性能和容积性能 一、船舶的重量性能: 1、排水量(Displacement)△:无航速的船舶在静水中处于自由漂浮状态时,船体所排开水的重量,该装载状态下船舶的 总重量。公式:△=V×ρ(t)。包括空船排水量(Light ship displacement)△L(有船体、机器设备、机器中的燃料及润料、锅炉中的燃料和水及冷凝器中的淡水等重量的总和);满载排水量(Full loaded displacement)△S(包括空船重量、货物、燃润料、淡水、压载水、船员及行李、粮食、供应品、船用备品等重量的总和);装载排水量(Loaded displacement)△(空、满载水线之间任一吃水下的排水量。) 2、载重量:运输船舶所装载的载荷重量。包括总载重量(Dead weight) DW:船舶在空载水线与满载水线之间任一确定的吃水下,船舶所能装载的最大重量。公式:DW=△-△L,(新船出厂时随船舶资料作为船舶基本参数提供的总载重量是夏季满载水线的总载重量,DWs);净载重量(Net deadweight)NDW:具体航次中船舶所能装载货物重量的最大值。公式:NDW=DWmax-ΣG-C(t).(新船出厂时随船舶资料作为船舶基本参数提供的净载重量是夏季满载水线下保持最大续航能力,且船舶常数为零)。 3、航次储备量ΣG:具体航次中船舶为维持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必须储备的所有重量的总合。 4、船舶常数(Constant)C:包括定期修理和局部改装的改变量;残留货物、垫舱物料及垃圾;污油、积水、沉淀物; 未计入备品重量破旧机件、器材、废旧物料;附的海藻、贝类等海生物。 二、船舶的容积性能:船舶所具有的容纳各类载荷体积的性能。 1、舱柜容积(Compartment capacity):船体内部用来装载货物、燃料、淡水等液体载荷的围蔽处所的容积。包括货舱散 装容积(Grain capacity);货舱包装容积(Bale capacity);液货舱容积(Liquid capacity):船舶的液货舱所能容纳液货的最大容积;液舱容积(Tank capacity):船舶的燃料、润料、淡水、压载水舱柜容纳相应液体的最大容积。 2、舱容系数(Coefficient of load)ω:货舱总容积和船舶净载重量的比值,既一吨净载重量所拥有的货舱容积,表示船 舶适装重货还是轻货。公式:ω=ΣVch/NDW (m3/t)。 3、登记吨位(Registered tonnage):根据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和95年《法定规则》核发证书,根据范围 和用途分为:总吨位(Gross tonnage)GT:公式为 GT=K1×V (K1=0.2+0.02㏒10V; V为所有围蔽处所的总容积,其用于船舶规模的大小;船舶等级;收费;赔偿;港口费用;净吨计算);净吨位(Net tonnage):NT=K2V C(4d/3D)2+K3(N1+N2/10); (K2=0.2+0.02㏒10V C; V C是载货处所;D是船中的型深;d是船中的型吃水;K3=1.25×(GT+10000)/10000; N1、N2是乘客数);运河吨位():分为巴拿马运河和苏运士运河。 第二节:船舶静水力参数图表及其使用:分为静水力曲线图、静水力参数表、载重表尺。 一、静水力曲线图(Hydrostatic curves plan):静水力参数随平均吃水的变化的平面曲线图,包括浮性曲线、稳性曲线、船型曲线。 1、浮性曲线 1.1 型排水体积V M曲线(Volume of moulded displacement):实际排水体积V (Volume of real displacement), V=K×V M (m3); K是船壳系数,K=1.003~1.007。 1.2 排水量曲线:标准海水/淡水排水量△/△f, △=1.025×V=1.025×K×V M; △f=1.000×V=1.000×K×V M。 1.3 浮心(排水体积的几何中心)距船中距离X b(Longitudinal center of buoyancy frommidship)曲线:中前为正,中后为 负。 1.4 浮心距基线高度KB(Vertical center of buoyancy above baseline): 1.5 水线面面积A W曲线(Area of waterplanes):船体型表面与静水面的交线所围成的水平面,其形心为漂心F。 1.6 漂心距船中距离X f(Longitudinal center of floatation from midship):中前为正,中后为负。 1.7 厘米吃水吨数TPC(Metric tons per centimeter immersion):船舶平均吃水变化 1 cm 时,排水量的变化值t, TPC=1.025A W/100 (t/cm)。 2稳性曲线 2.1 横稳心距基线高度KM(Transverse metacenter above baseline): 2.2 纵稳心距基线高度KM L(Longitudinal metacenter above baseline): 2.3 厘米纵倾力矩MTC(Moment to change trim one centimeter):船首、尾吃水的差值改变1 cm所需的力矩。

船舶吃水差

第四章船舶吃水差 1.船舶的吃水差是指船舶。 A 首尾吃水之差 B 装货前后吃水差 C 满载与空载吃水之差 D 左右舷吃水之差 2.船舶的浮态为纵倾时,则必然是。 A 船舶中前部分和中后部分的重量不相等 B 船舶中前部分和中后部分所受的浮力不相等 C 船舶的重心和正浮时浮心到船中的距离不相等 D 重心和正浮时浮心不在同一垂线上 3.船舶每厘米纵倾力矩MTC 。 A 随吃水的增加而减小 B 随吃水的增加而增大 C 与吃水大小无关 D 与吃水的关系不能确定 4.船舶精确的首吃水应为。 A 从首水尺上读得的吃水值 B 首垂线上水面与基线间的距离 C 首柱上水面与基线间的距离 D 船首的最小吃水 5.船舶精确的尾吃水应为。 A 从尾水尺上读得的吃水值 B 尾垂线上水面与基线间的距离 C 尾柱上水面与基线间的距离 D 船尾的最小吃水 6.船舶有首倾,则精确首吃水一般。 A 小于相应首柱上吃水 B 等于相应首柱上吃水 C 大于相应首柱上吃水 D 与相应首柱上吃水的关系不能确定 7.船舶有首倾,则精确尾吃水一般。 A 小于相应尾柱上吃水 B 等于相应尾柱上吃水 C 大于相应尾柱上吃水 D 与相应尾柱上吃水的关系不能确定 8.船舶有尾倾,则精确首吃水一般。 A 小于相应首柱上吃水 B 等于相应首柱上吃水 C 大于相应首柱上吃水 D 与相应首柱上吃水的关系不能确定 9.船舶有尾倾,则精确尾吃水一般。 A 小于相应尾柱上吃水 B 等于相应尾柱上吃水 C 大于相应尾柱上吃水 D 与相应尾柱上吃水的关系不能确定 10.从最佳纵倾的角度确定吃水差目的是使船舶的。 A 所受阻力最小 B 装货量最大 B 燃油消耗率最小 D 吃水最合适 11.船舶装载后,经计算,漂心在中前,则船舶。 A 首倾 B 尾倾 C 正浮 D 浮态不能确定 12.船舶装载后,经计算,重心在浮心之前,则船舶。 A 首倾 B 尾倾 C 正浮 D 浮态不能确定 13.利用《装载100吨载荷引起首尾吃水变化标尺图》求得首尾吃水改变量时,两者的数值,符号。

保证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模拟题(答案)

第四章保证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模拟题 2011-3-13第一节航行船舶对吃水差和吃水的要求 1.船舶纵倾后浮心向()移动。 A.船中 B.中前 C.中后 D.倾斜方向 2.根据经验,万吨级货船在满载时适宜的吃水差为尾倾()m。 A.~ B.~ C.~ D.~ 3.从最佳纵倾的角度确定吃水差,目的是使船舶的()。 A.所受阻力最小 B.装货量最大 C.燃油消耗率最小 D.吃水最合适 4.某万吨货轮某航次轻载出港时吃水差t=-0.5m,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影响。 A.航速减低 B.舵效变差 C.操纵性变差 D.A、B、C均有可能 5.某万吨货船某航次满载出港时吃水差t=-2.3m,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影响。 A.船首部底板易受波浪拍击 B.甲板上浪 C.操纵性变差 D.A和C均有可能 6.某万吨货轮某航次半载出港时吃水差t=-0.7m,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影响。 A.提高航速 B.提高船舶舵效 C.减少甲板上浪

D.A、B、C均有可能 7.普通船舶首倾航行时,可能会产生下述()影响。 A.首部甲板易上浪,强度易受损 B.出现飞车现象 C.船舶操纵困难,航速降低 D.A、B、C均有可能 8.按我国定义,船舶吃水差是指船舶()。 A.首尾吃水之差 B.装货前后吃水差 C.满载与空载吃水之差 D.左右舷吃水之差 9.船舶在空载航行时必须进行压载的原因是()。 A.稳性较差 B.受风面积大,影响航速 C.螺旋桨的推进效率低 D.A、B、C均是 10.当泊位水深受限时,船舶出港时的吃水差应为()。 A.正值 B.负值 C.0 D.以上均可 11.当船舶装载后其重心纵坐标与正浮时浮心纵坐标不同时,船舶将会()。A.横倾 B.正浮 C.纵倾 D.任意倾斜 12.船舶纵倾后()。 A.重心与浮心共垂线 B.漂心与重心共垂线 C.重心不与正浮时漂心共垂线 D.重心不与浮心共垂线 13.吃水差产生的原因是()。 A.船舶装载后重心不与浮心共垂线 B.船舶装载后漂心不与重心共垂线 C.船舶装载后重心不与正浮时漂心共垂线 D.船舶装载后重心不与正浮时浮心共垂线

保证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

5.1 对船舶吃水差的要求 一.吃水差对船舶的影响 1.吃水差 船舶首、尾吃水的差值称为吃水差t,即:t = d F —d A 。国外有的定义为:t = d A -d F 。 2.吃水差与纵向浮态 (1) t = 0,表示首吃水等于尾吃水,称为平吃水。 (2) t > 0,表示首吃水大于尾吃水,称为首倾。 (3) t < 0,表示首吃水小于尾吃水,称为尾倾。3.吃水差的重要性 吃水差对船舶的操纵性、快速性、耐波性、稳性、强度及过浅滩能力都有影响。(1)首倾过大空载时,往往尾吃水过小,影响螺旋桨推进效率和舵效;满载时,首部甲 板容易上浪使船舶耐波性下降。 (2)尾倾过大空载时,船首了望盲区增大,船首底板易遭受海浪猛烈拍击,使船舶耐波性下降,损害船体结构; 满载时,使转船作用点后移,影响舵效。 二.对船舶吃水差及空载吃水的要求 目前,对船舶吃水差还没有强制性要求,各船舶根据具体航次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吃水差,有一些经实践证明是比较合适的吃水差经验值可供参考。但对空载吃水和吃水差有明确的要求。 1.吃水差要求 经验证明,万吨级海船较佳的吃水差为适当尾倾: 满载:t = —0. 3 ~ —0. 5 m 半载:t = —0. 6 ~ —0.8 m 轻载:t = —0. 3 ~ —0.5 m 2 .空载吃水和吃水差要求尾机型船在空载时因机舱较重而尾倾严重,平均吃水过小,会严重影响船舶航行安全。因此,IMO和各国都对空载吃水和吃水差有明确的要求。主要 有:空载吃水差:|t | V 2. 5%L,使纵倾角©V 1.5 ° ; 尾吃水:要求达到螺旋桨沉深直径比h/D > 0.8〜0.9 ;(教材小) 平均吃水:一般要求d m> 50%夏季满载吃水; 冬季航行要求d m > 55% 夏季满载吃水;最小平均吃水d m > 0.02L + 2 (m

第五章船舶吃水差

第一节 航行船舶对吃水差及吃水的要求 吃水差的概念: 1.吃水差的定义 船舶吃水差是指首吃水与尾吃水的差值,用符号t 表示。当船舶首吃水大于尾吃水时,t 为正值,称为首吃水差,相应纵向浮态称作首倾;当船舶首吃水小于尾吃水时,t 为负值,称为尾吃水差,该纵向浮态称作尾倾;当船舶首吃水和尾吃水相同时,t 为零值,相应纵向浮态称作平吃水。 2.吃水差产生的原因 若装载后重心纵向位置与正浮状态的浮心纵向位置不在同一垂线上,则船舶将产生一纵倾力矩,迫使船舶纵倾。随着船舶纵倾,水线下排水体积的形状发生变化,浮心也随之移动。当船倾斜至某一水线时,重心与纵倾后的浮心重新在与新水线垂直的垂线上,则船舶达到平衡,此时船舶首、尾吃水不相同,从而产生吃水差。 吃水差对船舶性能的影响:船舶吃水差及吃水对操纵性、快速性、适航性与抗风浪性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尾倾过大,船舶操纵性变差,航速降低,船首部底板易受波浪拍击而导致损坏,驾驶台瞭望盲区增大;首倾时使螺旋桨和舵叶的人水深度减小,航速降低,航向稳定性变差,首部甲板容易上浪,而且船舶在风浪中纵摇和垂荡时,使螺旋桨和舵叶易露出水面,造成飞车。 船舶在某些情况下空载航行,此时吃水过小,更影响螺旋桨和舵叶的入水深度,使船舶操纵性和快速性降低。另外,因受风面积增大,也使船舶稳性变差、航速减小。 营运船舶对吃水差的要求:船舶在航行中为保证其航海性能,应使船舶适度尾倾。船舶开航前,尾吃水差适宜值与船舶大小、装载状况、航速等因素有关。实践经验表明,万吨级货船适度吃水差为:满载时~;半载时~;轻载时~。各船具体情况不同,驾驶人员应根据本船实际状况确定适当尾吃水差值。船舶不同装载状况下若航速一定,存在一纵倾状态使船舶航行阻力最小,因而所耗主机功率也最小,从而节省了燃料,该纵倾状态称为最佳纵倾。 空载航行船舶对吃水差及吃水的要求:船舶在空载时,为了节约能源总力图减少压载重量,但考虑到船舶过小吃水及不适当的吃水差会给船舶安全航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使压载后的船舶纵向浮态满足一定要求。 船舶空船压载后的吃水,至少应达到夏季满载吃水的50%,冬季航行时因风浪较大,应使其达到夏季满载吃水的55%以上。为了保证营运船舶的安全,IMO 提出了压载航行最小吃水的要求,我国建议远洋船舶的纵向浮态应满足以下要求: 对船长L bp ≤150m 的船舶 ?????+≥≥202.0025.0min min bp M bp F L d L d 对船长L bp >150m 的船舶 ?????+≥+≥202.02012.0min min bp M bp F L d L d

货运问答题

1、货舱通风的目的:(1)降低舱内露点,防止货舱周壁和货物表面出汗;(2)降低舱内气温和货温,防止货物变质及自燃;(3)提供新鲜空气,防止货物腐烂;(4)排除有害性气体,防止发生燃烧、爆炸和中毒等事故。 2、一个比较合理可行的积载计划应力求满足以下各项要求:(积载图编制的基本要求)(8项)(1)充分利用船舶的载货能力;(2)保证满足船舶的强度条件;(3)保证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4)保证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5)保证货物的运输质量; 对于装载组件货物的船舶还有以下要求:(1)保证中途港货物的顺利装卸;(2)便于装卸,缩短船舶的在港停泊时间;(3)正确合理的舱面积载。 积载图编制的一般步骤:(1)核定航次货运任务与船舶配载能力是否相适应;(2)确定航次货重在各货舱、各层舱的分配控制数(3)确定货物舱位和货位,制定初配方案;(4)对初配方案进行全面核查;(5)核查和调整船舶的稳性、纵向受力和吃水差;(6)绘制正式积载图。 3、《法定规则》对国内航行海船的完整稳性的基本要求:经自由液面修正后,船舶稳性在所核算的装载状况下必须同时满足: 初稳性高度GM应不小于0.15m; 横倾角为30度时的静稳性力臂GZ应不小于0.20m;如果船体进水角θf小于30度,则进水角处的GZ应不小于0.20m; 最大静稳性力臂对应的横倾角θsmax应不小于25度;且进水角应不小于θsmax;(30度,如静稳性力臂曲线因计及上层建筑及甲板室而有两个峰值时,则第一个峰值的对应横倾角应不小于25度;)(稳性消失角应不小于55度);稳性衡准数K应不小于1.00。当船舶宽深比B/D大于2时,则对θsmax和θv的要求可适当减小. 4、《法定规则》对国际航行海船的完整稳性的基本要求:IMO稳性规则对各类型船的完整稳性提出了七项基本衡准要求,即在核算装载状况下经自由液面修正后,要求同时满足: 1)初稳性高度GM应不小于0.15m; 2)复原力臂的横倾角0°~30°之间所围面积应不小于0.055m·rad;3)复原力臂的横倾角0°~40°或进水角中较小者之间所围面积应不小于0.090 m·rad;4)复原力臂的横倾角30°~40°或进水角中较小者之间所围面积应不小于0.030 m·rad;5)横倾角30°处的复原力臂应不小于0.20m;6)最大复原力臂对应角(极限静倾角)最好大于30°,至少不小于25°;7)满足天气横准要求(仅适合于船长等于或大于24m的船舶):船舶抵抗横风横浪联合作用的倾侧模型:船舶受到垂直作用在中心线上的一个稳定风压的作用,产生稳定风压倾侧力臂lw1,此时船舶的静倾角为θ0; 假定在横浪的作用下,船舶由横倾角θ0向上风舷横摇至θ1处; 然后受到一个阵风风压,产生风压力臂lw2;在此情况下,静稳性曲线下的面积应满足:面积a≥面积b 5、我国《法定规则》对国内航行集装箱船的特殊稳性衡准要求:对装载集装箱的专用和非专用集装箱船舶,除要求需满足对普通船舶完整稳性的各项基本衡准指标外,尚应满足以下特殊稳性要求:1)经自由液面修正后初稳性高度应不小于0.3 m;2)船舶在横风作用下的静稳性曲线上求得静倾角应不大于1/2上层连续甲板边缘人水角,且不超过120。 6、《法定规则》对国际航行船长超过100m集装箱船的特殊稳性衡准要求:全面采纳《IMO 稳性规则》即“IMO关于适合各种类型船舶的完整稳性规则”的规定。用一下六项代替除天气衡准以外的前六条:(1)复原力臂的横倾角0°~30°之间所围面积应不小于0.009/C m·rad;(2)复原力臂的横倾角0°~40°或进水角中较小者之间所围面积应不小于0.016/C m·rad;(3)复原力臂的横倾角30°~40°或进水角中较小者之间所围面积应不小于0.006/C m·rad;(4)复原力臂在横倾角30°处的值应大于或等于0.033/C m;(5)最大复原力臂应大于或等于0.042/C m;(6)复原力臂曲线在横倾角0°~进水角之间所围面积不应小于0.028/C m·rad; 7、水尺检量的步骤(1)测定有关原始数据(2)计算船舶最终平均吃水(3)求取船舶排水量(4)对排水量进行港水密度修正(5)计算货物装载量Q

最新船舶吃水差的调节

船舶吃水差的调节

船舶吃水差的调节 船舶吃水差是指船舶在一定载态下首尾吃水的差值,通常是首吃水减去尾吃水,如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的《船舶货运》就是这么定义的。吃水差为正值时,首吃水大于尾吃水,船舶首倾;吃水差为负值时,尾吃水大于首吃水,船舶尾倾;吃水差为零时,首尾吃水相等,称为平吃水。但美国船级社(ABS)认证的有些船舶装载手册是用尾吃水减去首吃水。 吃水差的大小不但影响船舶港口使费和进出吃水受限水域,如运河的港内,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船舶性能,如操纵性、快速性、耐波性等。若船舶尾倾过大: 1.操纵性能将会降低,易偏离航向,旋回性降低。因为船首湿水面积减小,旋回时船首受到的水压力反作用力减小,因此旋回初经增大。根据实践证明,尾吃水每增加1%船长,旋回初径将增加10%。 2. 大风浪天气中,由于尾部干舷减小,易造成船尾上浪,船首出现严重的拍底现象,损伤船体构造。 3.大型船舶,满载时驾驶台盲区200米以上,空栽达700米左右,集装箱船还要大。若再严重尾倾,不利于驾驶台了望,影响船舶安全航行换而言之,若船舶首倾过大: 1.水阻力增大,降低船速。 2.首吃水过大,舵页漏出水面,舵效降低,不易于船舶转向还会发生空摆 现象。 3.首部干舷减小,易造成甲板上浪。 4.螺旋桨易漏出水面,飞车现象出现,空泡加大,影响主机和桨叶寿命。 所以根据船舶经验和实践,对船舶吃水差有适当的要求。一般吨位船舶应保持适度尾倾。有利于船舶运动流线型,发动机效率和舵效;大吨位船舶应平吃水进出港;少数高速船不要求尾倾。 因此当船舶吃水不符合要求时,吃水差的调整在装卸货及航行过程中十分必要。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的《船舶货运》大专院校统编教材中讲述了两种方法:纵向移动载荷、少量加载或减载。此两种方法较为常见,在船舶实践中十分实用。但在实践中,也有一些问题无法解决。 (一)纵向移动载荷方案,根据预定的吃水差和当前吃水差的差值求出吃水差的改变量。然后根据下面的公式可求出已知重量货物的移动距离或者已知移动距离的货重:

船舶积载

总载重量指船舶在空载水线与满载水线之间任一确定的吃水下,船舶所能装载的最大重量净载重量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装载货物重量的最大值 载重量运输船舶所装载的载荷重量 储备浮力指满载水线以上船体水密空间所能提供的浮力 干舷指船中处从干舷甲板边缘上表面量至有关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区带指一年各季节风浪变化不大,因而允许船舶终年使用同一载重线的海区 季节区带指一年各季节风浪变化较大,因而要求在该海区航行的船舶根据不同的季节期使(海区)用不同的载重线的海区 亏舱率指亏舱仓容占货物所占舱容积的百分比 积载因数指每吨货物所占的货舱容积或量尺体积称为积载因数 船舶载货能力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承运货物数量的最大限额以及承运特殊货物或忌装 载重能力是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承运货物重量的最大限额,用净载重量表示 船舶稳性指受外力作用,船舶发生倾侧而不致倾覆,当外力消失后,仍能回复到原平衡船舶纵向强度指船体结构所具有的抵御因重力和浮力沿纵向分布不一致而造成的极度变形 船舶局部强度船体结构必须具有抵抗在局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局部极度变形或损坏的能力货舱适货指货舱必须适合于收受、装运、保管所承运的货物 散落性指装于船舱内包括散装谷物在内的各种颗粒状、块状和粉末状的散货受船舶摇 下沉性指装于船舱内的散装谷物,受船舶摇摆、震动作用,谷物颗粒间的空隙 引起的谷物表面下沉的特性 易流态化货物时指一般由较细颗粒的混合物构成,包括精矿、某些煤矿和具有类似物理性质的货物 船舶常数产生的原因 1 因船体、机械及舾装进行定期修理和局部改装而产生的空船重量的改变量 2 因货舱内残留货物、垫舱物料及垃圾而导致的船舶总重量的增加量 3 因油、水舱柜及污水井内残留污油、积水及沉淀物而导致的船舶总重量的增加量 4 为计入船用备品重量的库存破旧机件、器件和各种废旧物料的重量 5 船体外附着的海藻、贝类等海生物引起的重量的增加量 6 集装箱船上可移动系固设备的重量 提高船舶的载货能力的措施 1 根据航线上的限制水深或航次所应使用的载重线正确确定船舶的最大装载吃水 2 确定合理的燃料、淡水补给方案,尽可能地减少航次储备量 3 及时地清除船上的垃圾、废料和杂物,定时进坞清除舷外船体附着的海生物,减少船舶常

2021海上货物运输-航行船舶对吃水差及吃水的要求(精选试题)

海上货物运输-航行船舶对吃水差及吃水的要求 1、船舶纵倾后浮心向()移动。 A.船中 B.中前 C.中后 D.倾斜方向 2、当船舶装载后其重心纵坐标与正浮时浮心纵坐标不同时,船舶将会()。 A.横倾 B.正浮 C.纵倾 D.任意倾斜 3、当泊位水深受限时,船舶出港时的吃水差应为()。 A.正值 B.负值 D.以上均可 4、船舶在空载航行时必须进行压载的原因是()。 A.稳性较差

B.受风面积大,影响航速 C.螺旋桨的推进效率低 D.A、B、C均是 5、按我国定义,船舶吃水差是指船舶()。 A.首尾吃水之差 B.装货前后吃水差 C.满载与空载吃水之差 D.左右舷吃水之差 6、普通船舶首倾航行时,可能会产生下述()影响。 A.首部甲板易上浪,强度易受损 B.出现飞车现象 C.船舶操纵困难,航速降低 D.A、B、C均有可能 7、某万吨货轮某航次半载出港时吃水差t=-0.7m,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影响。 A.提高航速 B.提高船舶舵效 C.减少甲板上浪 D.A、B、C均有可能

8、某万吨货船某航次满载出港时吃水差t=-2.3m,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影响。 A.船首部底板易受波浪拍击 B.甲板上浪 C.操纵性变差 D.A和C均有可能 9、某万吨货轮某航次轻载出港时吃水差t=-0.5m,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影响。 A.航速减低 B.舵效变差 C.操纵性变差 D.A、B、C均有可能 10、从最佳纵倾的角度确定吃水差,目的是使船舶的()。 A.所受阻力最小 B.装货量最大 C.燃油消耗率最小 D.吃水最合适 11、根据经验,万吨级货船在满载时适宜的吃水差为尾倾()m。

船舶吃水差的概念与基本计算

第一节船舶吃水差的概念与基本计算 一、吃水差概述 1. 吃水差(trim)概念 当t = 0时,称为平吃水(Even keel); t = d F-d A当t > 0时,称为首倾(Trim by head); 当t < 0时,称为尾倾(Trim by stern)。 2. 吃水差对船舶航海性能的影响 快速性操纵性耐波性等 首倾时轻载时螺旋桨沉深比下 降,影响推进效率。 轻载时舵叶可能露 出水面,影响舵效。 满载时船首容易上浪。 过大尾倾时轻载时球鼻首露出水面 过多,船舶阻力增大。 水下转船动力点后 移,回转性变差。 轻载时船首盲区增大, 船首易遭海浪拍击。 3. 适当吃水差的范围 1)载货状态下,对万吨级货轮: 满载时:t = -0.3~-0.5 m 半载时:t = -0.6~-0.8 m 轻载时:t = -0.9~-1.9 m 2)空载航行时: ◎一般要求 dm ≥ 50%d s(冬季航行dm ≥ 55%d s) I/D ≥0.65~0.75 | t | <2.5%L bp 其中:d s——船舶夏季满载吃水(m); I ——螺旋桨轴心至水面高度(m); D ——螺旋桨直径(m)。 ◎推荐值 当L bp≤ 150m时 d Fmin≥ 0.025L bp( m ) d mmin ≥ 0.02L bp + 2 ( m )

当L bp > 150m 时 d Fmin ≥ 0.012L bp + 2 ( m ) d mmin ≥ 0.02L bp + 2 ( m ) 二、吃水差产生的原因 1. 纵向上,船舶装载后总重心与正浮时的浮心不共垂线,即g b x x ≠ 2. g x 的求法 合力矩定理 () i i g P x x ∑⋅= ∆ 三、吃水差的基本计算 1. 纵向小倾角静稳性 理论证明,船舶在小角度纵倾时,其纵倾轴为过初始水线面漂心的横轴,在排水量一定时,纵倾前后相临两浮力作用线的交点L M 为定点,L M 称为纵稳心。 sin tan RL L L L BP t M GM GM GM L ϕϕ=∆⋅⋅≈∆⋅⋅=∆⋅⋅ 2. 每厘米纵倾力矩MTC :吃水差改变1cm 所需要的纵倾力矩,可由资料查得。 或:船舶吃水差改变1cm 时,船舶本身所具有的纵向复原力矩。 令1t cm =,则0.01100L RL L L BP BP BP BM t M GM BM MTC L L L ∆⋅≈∆⋅⋅≈∆⋅⋅== 3. 吃水差的计算 ()100100100g b i i b T x x Px x M t MTC MTC MTC ∆-∑-∆⋅= ==⋅⋅⋅ 显然,g b x x ≠时,船舶将存在一定的吃水差。 4. 首尾吃水的计算 由图可得: 2BP f F m BP L x d d t L -=+⨯

海上货物运输试题十一

试题十一 1. 下列哪一项可以被用来统计普通货船的拥有量? A. 排水量Δ B. 总吨位GT C. 总载重量DW D. B或C 2. 实际营运中,充分利用船舶载货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是: A. 正确进行船舶强度计算 B. 正确绘制积载图 C. 保证船舶具有适度的吃水差 D. 轻重货物的合理搭配 3. 下列______不属于船舶常数的内容。 A. 供应品和备品 B. 船体改装所增重量 C. 货舱内的残留货物 D. 库存破旧器材 4. 影响货物亏舱率大小的因素有: A. 货物的种类及包装形式 B. 堆装方式及质量 C. 货物装舱部位 D. 以上都是 5. 某港口当局规定,船底富余水深取0.5m,该港基准水深7.20m,装货期间最小潮高0.37m, 最大潮高1.16m,则船舶在装货期间的最大吃水为______m。 A. 7.86 B. 7.57 C. 7.07 D. 7.15 6. 某票货物重量为1500t,量尺体积为1050m3,亏舱系数C bs=12%,则该货物包括亏舱的 积载因数为_______m3/t。 A. 0.795 B. 0.700 C. 0.840 D. 0.954 7. 船宽较大而干舷较小的船舶: A. 复原力臂在原点处的增加速度较小 B. 干舷甲板不容易入水 C. 适宜在风浪较大的水域如海洋中航行 D. 适宜在风浪较小的水域如河道或湖区中航行 8. 某轮在航行中,有压载舱、燃油舱及淡水舱各一个,均存在自由液面,则整个航次: A. 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不变 B. 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无法判断 C. 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随排水量的变化而改变 D. 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随液体密度的变化而改变 9. 以下________可能使船舶的GM值减小。①打排压载水②少量装货③少量卸货④垂向移 货⑤上层舱卸货⑥上层舱装货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⑥ 10. 在静稳性曲线图上可以求得: A. 极限静倾角 B. 最小倾覆力矩 C. 船舶的甲板浸水角 D. A、B、C均 可 11. 保证船舶受突加外力作用而快速倾斜时不致翻沉的条件是: A. 复原力矩大于横倾力矩 B. 要有足够的航速 C. 复原力矩所做的功大于横倾力矩所做的功 D. A+C 12. 船舶的稳性衡准数K是指: A. 最小倾覆力矩与风压倾侧力矩的比值 B. 最大复原力矩与风压倾侧力矩的比 值 C. 最小倾覆力臂与风压倾侧力臂的比值 D. A、C均对 13. 静稳性曲线图是表示复原力矩与船舶______关系的一条曲线。 A. 载重量 B. 横倾角 C. 排水量 D. 平均吃水

第四章 船舶吃水差

第四章船舶吃水差 第一节营运船舶对吃水差及吃水的要求一、船舶吃水差及吃水对航行性能的影响 二、航行船舶对吃水差的要求 1. 定义: •船舶吃水差(Trim)——指首尾吃水的差值。 t=d F-d A •万吨级货船适度吃水差为: 满载时一0.3 ——一0.5 m; •半载时一0.6 ——一0.8 m; 轻载时一0.9 ——一1.9 m。 三、空载航行船对吃水及吃水差的要求 IMO和各国都对空载吃水和吃水差有明确的要求。主要有: 一般空船压载后吃水≥50% d s, 冬季压载后吃水≥55%d s; |t|<2.5%L,使纵倾角<1.5° 最小平均吃水d m≥0.02L BP + 2 (m ) L BP≤150 m :d Fmin≥0.025 L BP〔m〕 L BP>150 m :d Fmin≥0.012L BP + 2 (m ) 螺旋桨沉深直径比h/D >0.8 ~0.9

第二节船舶吃水差及吃水的基本核算 一、吃水差产生的原因 •装载后重心纵向位置与正浮状态的浮心纵向位置不在同一垂线上,则船舶产生一纵倾力矩,迫使船舶纵倾。随着船舶纵倾,水线下排水体积的形状发生变化,浮心也随之移动。当船舶倾至某一水线时,重心与纵倾后的浮心重新在与新水线垂直的垂线上,则船舶达到平衡,此时船舶首、尾吃水不相同,从而产生吃水差。 二、吃水差计算原理: 三、吃水差及首、尾吃水的基本核算 1.计算排水量和重心纵坐标 △=ΣP i x g=Σp i *x i /△ 2 . 计算船舶首吃水d F和尾吃水d A

第三节 载荷变动及舷外水密度改对纵向浮态的影响 一、载荷纵移 载荷P 沿纵向移动x ,从而产生纵倾力矩9.81Px kN·m ,于是载荷移动引起的 吃水差改变量δt 为 (m) 注意:载荷P 前移,δt 为+; 载荷P 后移,δt 为一。 •载荷移动后新的首、尾吃水d F1、d A1和吃水差t 1为 : 二、重量增减 *1.少量增减 少量增减——指载荷增减量约少于10%Δ。 注意:装载时P 取+,卸载时P 取一。 2.大量增减 大量增减——通常指载荷增减量大于10% △。 1) 载荷增减后的船舶排水量△1和重心纵坐标x g1 2)由载荷增减后的排水量查取有关静水力参数 • 根据Δ1,查得d M1、x b1、x f1和MTC 1。 MTC x x P MTC x P P P t 100) (81.910081.912-⋅⋅==δt t d d t t d d t d d A F L x A A L x F F bp f bp L bp f bp L δδδ+=-=⋅-=⋅+=+-1111122

理货员职业技能考试集装箱多选题

理货员职业技能考试集装箱多选题 1.集装箱运输的机构有() * A.无船公共承运人(正确答案) B.实际承运人(正确答案) C.集装箱码头经营人(正确答案) D.集装箱货运站(正确答案) E.集装箱租赁公司(正确答案) 2.集装箱的种类有() * A.杂货集装箱(正确答案) B.开顶集装箱(正确答案) C.框架集装箱(正确答案) D.多用途集装箱(正确答案) E.散货集装箱(正确答案) 3.集装箱的整箱交货和整箱收货其交接的地点有() * A.门到门(正确答案) B.场至场(正确答案) C.门至场(正确答案) D.场至门(正确答案) E.门至站 4.租船运输() * A.有固定的航线,有固定的运价 B.有固定的航线,没有固定的运价

C.没有固定的航线,有固定的运价 D.没有固定的航线,没有固定的运价(正确答案) E.无固定船期表(正确答案) 5.班轮运输具有“四固定”的特点,这些特点具体包括: () * A.固定的船期表(正确答案) B.固定的客户群 C.相对固定的运费费率(正确答案) D.固定的航线(正确答案) E.固定的经停港口(正确答案) 6.集装箱以制造材料分为() * A.钢制集装箱(正确答案) B.铝合金集装箱;(正确答案) C.铜制集装箱. D.不锈钢集装箱(正确答案) E.玻璃钢制集装箱(正确答案) 7.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 * A.萌芽期(正确答案) B.开创期(正确答案) C.成长期(正确答案) D.扩展期(正确答案) E.成熟期(正确答案) 8.集装箱运输通常涉及的运输方式有() * A.水路运输(正确答案)

B. 道路运输(正确答案) C. 铁路运输(正确答案) D. 管道运输 E. 航空运输(正确答案) 9.集装箱的重量分为() * A.自重(正确答案) B.载重(正确答案) C.额定自重 D.额定重量(正确答案) 10.集装箱能力包括() * A.装卸能力 B.堆码能力(正确答案) C.栓固能力(正确答案) D.箱底承载能力(正确答案) 11.集装箱的识别标记包括() * A.箱主代号(正确答案) B.额定重量 C.顺序号(正确答案) D.核对数字(正确答案) 12.集装箱的优点包括() * A.提高装卸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正确答案) B.减少装卸时间和费用(正确答案) C.保证货物完整无损,避免了货损误差(正确答案)

船舶原理(杜嘉立)课后简答题答案教学内容

船舶原理(杜嘉立)课后简答题答案

船舶原理课后简答题答案 第二章 1.船舶营运中的船舶重力与重心,浮力与浮心如何确定? 2.船舶的静水力性能资料包括哪几类?各自包含哪些参数和曲线?查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船舶的静水力性能资料包括:静水力曲线图、载重标尺、静水力参数表三种。静水力曲线图包括:排水量曲线、型排水体积曲线、浮心距船中距离、浮心距基线高度、水线面面积、浮心距船中距离、厘米吃水吨数、每厘米纵倾力矩曲线等。 载重标尺包括:船舶实际吃水、排水量、厘米吃水吨数、每厘米纵倾力矩、横稳心距基线高度等。 静水力参数表包括:排水量、厘米吃水吨数、每厘米纵倾力矩、横稳心距基线高度、浮心距基线高度、浮心距船中距离等 查用时应注意:浮心纵向距中距,漂心纵向距中距离这两条曲线查取的横坐标厘米值是从船中起算的。 3.平均吃水的含义是什么?其大小受哪些因数的影响? 船舶处于实际纵横倾或者存在船体变形状况下船舶的排水体积与某吃水下船舶正浮且无船体变形状况下的船舶的排水体积相同时,则该吃水值就为船舶的平均吃水。 跟不同船舶的浮态对应的首尾和船中吃水以及吃水差有关,同时还和漂心距中距离有关。 4、邦戎曲线与费尔索夫图谱有哪些用途?(P38-4) 答:借助邦戎曲线可以计算出船舶在较大纵倾浮态(无横倾)下的型排水体积及其浮心的垂向和纵向位置。费尔索夫图谱是用来计算船舶大纵倾浮态下的型排水体积和浮心纵向坐标。 5、载重线标志由哪几部分组成?勘划载重线标志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使用?(P38-5)

答:载重线标志的组成:1、国际航行的船舶的载重线标志:1)甲板线,2)载重线圈及水平横线,3)各载重线,4)冰极标志;目的:用以限制最大船中吃水和确保船舶最小干舷;如何使用:不会。 第三章 1、船舶稳性的分类有哪些?(P81-1) 答:1、横稳性和纵稳性,2、初稳性和大倾角稳性,3、静稳性和动稳性,4、完整稳性和破舱稳性 2、船舶有哪几种平衡状态?简述其特点。(P43) 三种,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中性平衡 稳定平衡:重心G0点在稳心M点之下,复原力矩M R的作用方向与倾侧力矩M h 的作用方向相反,当外力消失后,它能使船舶回复到原平衡状态。凡具 有这种稳性的船舶相对于其原平衡位置而言是稳定的,所以称是稳定平 衡。此时,GM和复原力矩M R均为正值。 不稳定平衡:重心G0点在稳心M点之上,复原力矩M R的作用方向与倾侧力矩的作用方向相同,使船舶继续倾斜。凡具有这种稳性的船舶相对于其 M h 原平衡位置而言是稳定的,所以称是不稳定平衡。此时,GM和复原力矩 均为负值。 M R 中性平衡:重心G0点在稳心M点重合,GM和复原力矩M R均为0,外力消失后船舶不会回到平衡位置也不会继续倾斜。 3、船舶静稳性和动稳性有哪些主要区别?(P44) 按受力性质将船舶稳性分为静稳性和动稳性。静稳性指在静态力矩作用下,不计及倾斜角速度的稳性。静态外力矩是指逐渐作用在船上,引起船舶倾斜

二副-第五章、船舶吃水差(精选试题)

二副-第五章、船舶吃水差 第一节、航行船舶对吃水差及吃水的要求 2、船舶纵倾后浮心向()移动。 A.船中 B.中前 C.中后 D.倾斜方向 3、根据经验,万吨级货船在满载时适宜的吃水差为尾倾()m。 A.2.0~2.5 B.0.9~1.9 C.0.6~0.8 D.0.3~0.5 4、从最佳纵倾的角度确定吃水差,目的是使船舶的()。 A.所受阻力最小 B.装货量最大

C.燃油消耗率最小 D.吃水最合适 5、某万吨货轮某航次轻载出港时吃水差t=-0.5m,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影响。 A.航速减低 B.舵效变差 C.操纵性变差 D.A、B、C均有可能 6、某万吨货船某航次满载出港时吃水差t=-2.3m,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影响。 A.船首部底板易受波浪拍击 B.甲板上浪 C.操纵性变差 D.A和C均有可能 7、某万吨货轮某航次半载出港时吃水差t=-0.7m,则根据经验将会

对船舶产生()影响。 A.提高航速 B.提高船舶舵效 C.减少甲板上浪 D.A、B、C均有可能 8、普通船舶首倾航行时,可能会产生下述()影响。 A.首部甲板易上浪,强度易受损 B.出现飞车现象 C.船舶操纵困难,航速降低 D.A、B、C均有可能 9、按我国定义,船舶吃水差是指船舶()。 A.首尾吃水之差 B.装货前后吃水差 C.满载与空载吃水之差 D.左右舷吃水之差

10、船舶在空载航行时必须进行压载的原因是()。 A.稳性较差 B.受风面积大,影响航速 C.螺旋桨的推进效率低 D.A、B、C均是 11、当泊位水深受限时,船舶出港时的吃水差应为()。 A.正值 B.负值 D.以上均可 12、当船舶装载后其重心纵坐标与正浮时浮心纵坐标不同时,船舶将会()。 A.横倾 B.正浮 C.纵倾 D.任意倾斜

渔船船艺与操纵题库

渔船船艺与操纵题库 (一级船长406题) 第一部分船舶结构与设备(1~119) 索引: 第一章船舶常识(共15题) 第二章渔船结构(共18题) 第三章渔船积配载知识(共68题) 第四章锚设备(0) 第五章系泊设备(0) 第六章舵设备(共18题) 第一章船舶常识(1~15) 1.公制水尺中数字的高度及相邻数字间的间距是: A.6厘米 B.10厘米 C.12厘米 D.15厘米 答案:B(1分) 2.平静水面中,当水面与吃水标志数字下端相切时,吃水的正确读取方法是:A.以该数字为准 B.相切处按比例读取 C.以相切处相邻两数字的平均值为准 D.以水面下第一数字为准 答案:A(2分) 3.平静水面看水尺时,如读得整数,则是以水线在: A.数字的上缘为准 B.数字的中间为准 C.数字的下缘为准 D.两相邻数字的中间为准 答案:C(2分) 4.载重线标志的主要作用是确定: A.载重量 B.船舶吨位 C.船舶干舷 D.船舶吃水

5.载重线标志的作用有:①确定船舶干舷;②限制船舶的装载量;③确定船舶的总吨位;④保证船舶具有足够的储备浮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3分) 6.载重线圆圈的中心应位于: A.船中以前1/4船长处 B.船中以后1/4船长处 C.船中处 D.船中略后 答案:C(2分) 7.载重线标志中“X(S)”水平线段表示: A.热带载重线 B.冬季载重线 C.夏季载重线 D.淡水载重线 答案:C(1分) 8.载重线标志中“RQ(TF)”水平线段表示: A.夏季载重线 B.热带载重线 C.热带淡水载重线 D.淡水载重线 答案:C(2分) 9.以_____度量最大吃水限制线。 A.载重线的上边缘为准 B.载重线的下边缘为准 C.载重线的中线为准 D.夏季载重线为准 答案:A(2分) 10.干舷大小是衡量船舶_____的重要标志。 A.纵倾大小 B.储备浮力大小 C.稳性大小 D.强度大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