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课后思考题
最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精品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篇一:美学原理_习题集(含答案)《美学原理》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美学原理》(编号为11004)共有单选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论述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简答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的时间是()。
1725年19世纪中叶1750年公元前四世纪2在美与善的关系上,苏格拉底提出了()的观点。
“美与善相对立”“美与善相统一”“美与善相违背”“美与善相同”3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
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塔塔科维兹的《古代美学》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4“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这是()说的。
威廉?荷加斯凡高但丁达·芬奇5真正严格地区别美感和快感的是()。
康德休谟黑格尔博克6原始人美感的第一个特点是()。
以模仿植物为美以模仿动物为美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图腾崇拜7美感的生理基础是()。
眼睛鼻子耳朵感觉器官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
优美崇高美自然美景色美9刘熙载在《艺概》中写道:“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这里所说的“丑”,实际上指()。
极丑便是极美一种不规则的美美丑都是相对的艺术美离不开生活丑10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现实主义文艺古典主义文艺浪漫主义文艺现代主义文艺11艺术起源于载道说,仅仅突出文的()作用。
道德教育作用宗教感化作用政治教化作用思想浸润作用12艺术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
探讨艺术主体内涵展示艺术的存在方式探寻艺术的起源追求艺术的审美价值13在艺术的“创造→艺术品→接受”的流程中,贯穿始终并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艺术品完成阶段艺术创造阶段艺术意象的生成接受阶段的欣赏过程接受阶段的欣赏结束之后接受者的感悟14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是()。
美学原理题目和答案

美学原理题目和答案什么是美学?1.“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伽达默尔2.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3.大学生学习美学的原因:完善人格修养;完善自身理论修养;扩大知识视野4.美学的作用:完善人格修养;完善自身理论修养;提升艺术欣赏能力5.“人类求知出于本性”————亚里士多德6.蔡元培曾经发表“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7.审美经验侧重从主体经验的角度来衡量审美活动8.存在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
(否)9.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美是什么?1.审美活动的核心是审美经验2.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是意象3.意象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经》4.以下对美学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C)A,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B.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紧密C.美学是研究艺术的D.美和真、善是哲学永恒的课题5.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具有现代形态的美学学科体系已经形成(否)6.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7.美感不因时代阶级种族有差别(否)8.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什么是美?1.“自我并不是实体”————康德2.王国维的作品包括:《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A.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B.美学是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C.京剧是一种写实的艺术D.学习美学的必要性是由美学的学科性质和人的本性决定的4.关于中国美学说法正确对的是(C)A.意象是一个真实的世界B.人和天地万物是和谐统一的C.中国美学的体系是一个唯理的体系D.中国美学认为真就是真实5.意象是审美活动中情景相生的产物6.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7.美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美和美感的社会性1.下面美感与生理快感的描述正确:生理的快感可以加强美感;美感与生理快感的区分不能绝对化;美感可以引起生理快感;美感是超实用、超功利;生理快感起于实用要求的满足;生理快感完全受外来的刺激所支配,不可能出现情景交融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A.意象世界是对自我的超越,对物的实体性的超越,对主客二分的超越B.美是超越与复归的统一C.审美意识是人与世界的交融,即主体与客体的统一D.美感不是认识,是一种体验3.通感:从感知、表想到意象形成过程中的感觉挪移、转化和渗透的现象4.自然物具有社会性,所以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否)5.“天异色,地异气,民异情”————龚自珍自然美1.“体验”说法正确:它是在19世纪70年代由迪尔泰予以概念化;是一种跟生命、生存、生活相关的经验;在德语中是“经历”的意思2.“现量”的三种含义:现在;现成;显现真实3.钱钟书的“如水口蜜、蜜中花.....”说的是审美中的理解4.“气味要比景象和声音更能拨动你的心弦”————吉卜龄5."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座希腊女神的雕像比得上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一半美"————(英)罗斯金6.高峰体验是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7.“审美心胸”的理论发源于老子8.马克吐温是美国的作家9.“美是生活”是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社会美1.时尚的特点:渗透力和扩张力强;具有时间性;地域性2.美的“表现形式”是美的属性的观念呈现,又称“美的范畴”3.郑板桥是清代画家4.社会美包括:民俗风情;人物美;休闲文化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美在距离6.人体美最终形态显示为感性生命之美7.德国的美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四契机”8.社会美往往能引发人命运的体悟艺术美1.《四分三十三秒》作者————约翰·凯奇2.对于激浪派说法错误的是(D)A、1961年出现B、主张取消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C、代表人物是乔治·马西欧斯D.主张激浪艺术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娱乐3、“诗言志”,但“志”不等于“诗”;“诗言志”最早出现早《左传》《尚书》;王夫子区分了“诗”和“志”的界限4.北京八大庙会:大钟寺、护国寺、雍和宫(潭柘寺不是)5、自由女神像是巴托尔迪的作品6、审美活动的出发点是一种与理性生命直接关联的生命的需要(否)7、形式美的审美标准在各民族有明显的差异性8、舞蹈是原始社会中最重要的艺术(否)9.敦煌的壁画中有描述日常生活的场景10.观念艺术家否定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的根本问题在于“意蕴的虚无”《红楼梦》1.对文化产业说法有误的是(C) A.文化产业和世界市场紧密联系 B.是在全球背景下发展起来的C.文化产业自古都有D.推崇创新2.作“《金瓶》者,必曾于患难穷愁,人情世故,——经历过,入世最深,方能为众脚佘色摹神也”————张竹坡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闲暇时间的增多必将大大增加文化消费和精神消费的需求B.未来学者认为21世纪会出现休闲时代的浪潮 C.休闲时代的经济重视快乐幸福的体验效用D/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是一样的4.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是美的基本形态?() A. 喜剧 B. 悲剧C. 优美D. 崇高答案:C2、下列哪一个选项符合“审美心理”的描述?() A. 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活动 B. 是一种感性的体验活动 C. 是一种客观的判断活动D. 是一种主观的联想活动答案:B3、“审美疲劳”是指()。
A. 对美好事物的厌倦和无聊 B. 对美好事物的崇拜和迷恋 C. 对丑恶事物的忽视和厌恶 D. 对丑恶事物的关注和批评答案:A二、简答题4、请简述“美学”的基本含义。
答案:“美学”是一种研究人类审美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美的本质、美的形态、审美心理、审美教育等方面。
41、请简述“审美心理”的基本过程。
答案:审美心理过程包括审美准备、审美展开和审美结束三个阶段。
审美准备阶段包括审美需要的产生和审美心理的准备;审美展开阶段包括审美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活动;审美结束阶段包括审美评价和审美反思。
三、论述题6、请论述“悲剧美”的基本特征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答案:悲剧美是一种通过对人类生命、尊严、价值等方面的歌颂和肯定,展现出人类在面对苦难和毁灭时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和英勇的精神美。
悲剧美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例如在戏剧中,可以通过对主人公的悲惨遭遇、高尚品德和顽强精神的描绘,展现出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和抗争;在音乐中,可以通过对旋律、节奏、音色等元素的运用,创造出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悲剧美。
四、分析题7、请分析下列画作《蒙娜丽莎》所体现的“美学”原理。
答案:《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它所体现的“美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神秘的微笑,它引发了观众无限的想象和联想;其次是背景的虚化,突出了蒙娜丽莎的形象,强调了主题;再次是身体比例的微妙调整,使得画面更加和谐;最后是画家对于细节的精湛描绘,例如衣物、头巾、背景等,使得画面充满了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美学课后习题答案

美学课后习题答案美学课后习题答案美学作为一门研究艺术和审美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从艺术哲学到审美心理学。
而对于学习者来说,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和理解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为美学课后习题提供一些答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艺术哲学1. 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形式,通过各种媒介传达情感、思想和体验。
它可以包括绘画、音乐、戏剧、文学等多种形式,旨在激发观众的感官、情感和思考。
2. 艺术的价值在哪里?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提供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引发深刻的思考,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愉悦和启示。
3. 为什么有些艺术作品被认为是伟大的?伟大的艺术作品通常具有创新性、深度和普遍的价值。
它们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触动人们的内心,引发共鸣,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审美心理学1. 为什么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普遍的?人类对美的追求是基于我们的生物本能和文化背景。
美的体验可以带来愉悦和满足感,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对秩序、和谐和完美的渴望。
2. 为什么人们对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喜好?人们对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喜好,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审美偏好受到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和感受都是独特的。
3. 什么是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指通过感知、思考和情感参与来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
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情感共鸣,引起思考,并带来美的享受。
三、艺术与社会1. 艺术如何反映社会?艺术可以反映社会的价值观、信仰和社会问题。
艺术家通过创作作品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从而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反思。
2. 艺术如何影响社会?艺术作品可以激发社会变革和意识形态的转变。
艺术家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引起公众的共鸣,促使社会对某些问题进行反思和行动。
3. 艺术与政治有何关系?艺术与政治有密切的联系,但也存在着独立性。
艺术可以批判和反映政治现象,但也可以追求纯粹的美学价值,超越政治的限制。
总结: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艺术哲学和审美心理学等领域。
美学课后习题答案

美学课后习题答案问题1:请解释“美”的概念,并讨论其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答案:“美”是一个主观和多维的概念,通常指那些能够引起人们审美愉悦的事物或现象。
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美的标准和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古希腊,美与和谐、比例和平衡联系在一起;而在东方文化中,美可能更强调自然和内在的精神性。
美的表现可以是自然景观、艺术作品、音乐、诗歌等。
问题2:描述“审美经验”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审美经验是一种个人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过程,它通常包括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元素。
审美经验是主观的,每个人的体验都可能不同。
例如,一个人在欣赏一幅画时,可能会被其色彩、构图、主题或情感表达所吸引,而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
问题3:讨论“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区别。
答案:形式美主要关注作品的外在特征,如线条、色彩、形状和节奏等,它强调的是审美对象的直观感受。
而内容美则侧重于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或故事,它与作品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有关。
两者并非完全独立,一个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和谐统一。
问题4:请解释“审美距离”的概念,并说明其对审美体验的影响。
答案:审美距离指的是观众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心理和情感距离。
适当的审美距离可以增强审美体验,使观众能够更客观地评价和欣赏作品。
过近的距离可能导致个人情感的过度投入,而影响对作品的客观评价;过远的距离则可能导致情感的疏离,减少审美的愉悦感。
问题5:讨论“艺术创作”与“美学理论”之间的关系。
答案: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个人表达和创新的过程,而美学理论则提供了对艺术和美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框架。
艺术创作往往先于美学理论的发展,艺术家通过实践探索美的可能性,而美学理论则试图解释这些实践背后的规律和原理。
两者相互影响,艺术创作为美学理论提供实例,而美学理论则为艺术创作提供理论指导。
请注意,上述答案仅为示例,实际的美学课后习题答案应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师的要求来确定。
美学原理(附答案)

美学原理(附答案)01任务一、名词解释(共4 道试题,共20 分。
)1. 美学思想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进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2、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制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3、模仿说“模仿说”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的模仿。
“模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的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但是,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未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源因。
4、游戏说“游戏说”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因此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这种观点认识,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并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超功利性等特性。
但是这种观点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它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解释审美发生的根源,所以未能揭开审美发生的真正奇妙。
二、简答题(共3 道试题,共15 分。
)1. 推断正误,并说明理由人类史前艺术与原始审美活动主要包括原始歌舞和原始神话两种类型。
答:不对。
人类史前艺术与原始审美活动类型除了原始歌舞、原始神话之外,还有原始器物与装饰品、原始造型艺术等类型。
美学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艺术作品B. 自然景观C. 人类审美活动D. 社会文化现象答案:C2. 美学中的“美”通常指的是什么?A. 客观存在的美B. 主观感受的美C. 社会公认的美D. 艺术创造的美答案:B3.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审美无利害”的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4. 形式美学认为美主要存在于哪里?A. 内容B. 形式C. 情感D. 思想答案:B5. 以下哪部作品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的代表作?A. 《美学》B. 《艺术哲学》C. 《美的历程》D. 《审美教育论》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
答案: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情感性和非功利性。
它是一种直接感受美的过程,不以实用为目的,而是以情感体验为核心。
2. 解释“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区别。
答案:形式美主要关注作品的外在形态、结构和色彩等,强调审美对象的外在特征。
内容美则侧重于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感等内在要素,强调审美对象的深层意义。
三、论述题1. 论述康德的审美判断理论。
答案: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判断理论,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无利害关系的纯粹判断,它基于主观感受而非客观标准。
康德区分了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美、崇高、幽默和滑稽,并认为审美经验是一种普遍的、必然的愉悦。
2. 论述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答案:黑格尔的美学思想认为艺术是精神的表现形式,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他将艺术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是同步的,艺术的最高形式是浪漫艺术,它体现了绝对精神的自由。
四、案例分析题1. 分析《蒙娜丽莎》的美学价值。
答案:《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其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精湛的绘画技巧、神秘的微笑以及深邃的眼神。
这幅画展现了人物的内在情感和精神世界,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典范。
五、综合应用题1. 如何理解“审美是一种文化活动”?答案:审美是一种文化活动,因为它不仅涉及个人的审美体验,还与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
尔雅《美学原理》答案

尔雅《美学原理》答案尔雅《美学原理》答案《美学原理》一、美学概论1、50年代前后的美学大讨论是以批判谁的美学观点为中心的是,A、朱光潜B、梁启超C、王国维D、蔡元培2、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的学者是,A、朱光潜B、叶朗C、李泽厚D、蔡元培二、美学概论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A、马祖道一B、张璪C、朱光潜D、宗白华2、“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外观是人的作品。
”是谁说的, A、王羲之 B、王国维 C、杜甫 D、席勒三、美是什么1、“美属于真理的自行发生”是谁的观点,A、列夫托尔斯泰B、海德格尔C、王夫之D、康德2、西方传统哲学中“真正的世界”有三种表现形态:柏拉图的“理想世界”基督教的“彼岸世界”以及谁的“物自体的世界”。
A、黑格尔B、康德C、费尔巴哈D、休谟四、美感的分析(一)1、叶朗认为非常重要的“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在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
”是谁说的,A、王夫之B、王阳明C、顾炎武D、黄宗羲2、“去蔽、澄明、敞亮”是谁的主张,A、席勒B、费尔巴哈C、黑格尔D、海德格尔五、美感的分析(三)1、“气味要比景象和声音更能拨动你的心弦”是谁说的, A、席勒B、海德格尔C、吉卜龄D、费尔巴哈2、“高峰体验”是美国哪个心理学家提出的,A、马斯洛B、海伦凯勒C、狄尔泰D、顾约六、美和美感的社会性1、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著名画家,A、清代B、明代C、唐代D、元代2、“时尚使得莎士比亚每一个剧本中有一半不适合我们时代的美的欣赏”是谁说的,A、车尔尼雪夫斯基B、普列汉诺夫C、伏尔泰D、泰约七、自然美1、《美学散步》是谁的作品,A、宗白华B、傅雷C、傅聪D、朱光潜2、“一个塑像的美绝不可能超过一个活人的美,因为一张照片绝不可能比本人更美”是谁的获得,A、车尔尼雪夫斯基B、伏尔泰C、普列汉诺夫D、泰约八、社会美1、“众神为了怜悯人类——天生劳碌的种族,就赐给他们许多反复不断的节庆活动,借此消除他们的疲劳”是谁说的,A、泰约B、伏尔泰C、苏格拉底D、柏拉图 2、北京最有名的八个庙会有大钟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原理思考题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1、美学的对象是什么在美学讨论中涉及哪些主要内容
2、美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3、应当怎样学习美学
4、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5、为什么美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6、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怎样
第二章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
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西方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其中有哪
些合理因素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2、西方美学家对美的看法和他们的哲学观点有什么联系
3、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等著作是如何探讨美的
4、亚里士多德《诗学》等著作是如何论述美的
5、博克、狄德罗的主要美学观点是什么
6、康德《判断力批判》中是如何探讨美的
7、莱辛的《拉奥孔》和丹纳的《艺术哲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黑格尔的主要哲学、美学观点是什么
9、车尔尼在美学理论上的主要贡献及缺陷是什么
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哪些重要美学思想
第三章 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什么特殊之点孔孟荀等给美下的定义。
2、中国美学史上结合艺术探讨美,给我们什么启示在这方面还应该研究些什么问题
3、研究中国美学史上关于美的论述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有什么意义
4、孔孟的主要美学观点是什么
5、我国古代探讨美的本质的几条途径是什么
第四章 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
1、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什么关系
2、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
3、建国后,我国美学界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分歧是什么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4、什么是美
5、美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第五章 真善美和丑
1、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丑的本质是什么
3、怎样理解美和丑的辩证关系
4、现实中的丑和艺术中丑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第六章 美的产生
1、美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说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2、从实用到审美的过渡中间环节是什么
3、怎样理解在美的产生和发展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第七章 社会美
1、社会美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人物形象的美侧重于内容
2、什么是审美理想审美理想对社会美起什么作用
3、怎样理解人物形象的内在品质和形式美之间的关系
4、社会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八章 自然美
1、自然美的根源是什么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美是否已经存在
2、未经人类实践改造的自然是怎样成为美的对象的
3、自然美在审美中有什么积极意义
4、自然美具有哪些特征
第九章 形式美
1、什么是形式美怎样理解形式美的根源及其相对独立性
2、什么是形式美的法则在美的创造中有什么意义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法则
3、形式美和美的事物的形式的联系和区别
4、色彩为何具有表情性举例说明。
5、各种色彩、线条和形状的审美特征
6、形式美的法则都有哪些其各自特征及审美意义
第十章 艺术美
1、什么是艺术美艺术美有哪些不同于现实美的特点是比较黑格尔和车尔尼对艺术美的
论述的优缺点。
2、在艺术美中怎样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3、从艺术美的内容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但艺术美作为审美对象为什么又是客观的
4、怎样理解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
5、为什么有创造性的艺术家都很重视生活的基础作用
第十一章 意境与传神
1、什么是意境怎样理解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
2、“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
3、什么是传神怎样理解神和形的辩证关系在传神中怎样体现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统
一
第十二章 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1、 艺术为什么要分类分类标准是什么
2、 怎样理解艺术各个部门的美的特征
3、 亚里士多德如何将艺术分类的
4、 当前艺术的分类标准及其类别
第十三章 优美与崇高
1、优美与崇高的特点是什么二者的区别。你对优美与崇高有什么看法
2、试谈康德对崇高的看法为什么说康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3、崇高的根源为什么说是社会实践怎样理解自然界的崇高
第十四章 悲剧
1、什么是悲剧悲剧的本质何在
2、社会主义时期有没有悲剧它和旧社会的悲剧有何异同
3、悲剧的客观效果是什么怎样理解悲剧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4、悲剧的类型划分
第十五章 喜剧
1、什么是喜剧“寓庄于谐”为什么是喜剧艺术的本质
2、暴露性喜剧和歌颂性喜剧有何异同试谈谈你的看法。
3、喜剧中的讽刺与幽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第十六章 美感的社会根源和反映形式的特征
1、什么是美感美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2、美感反映形式有什么特征它与逻辑形式有什么区别
3、想象在美感中的作用在美的欣赏和创造中为什么不能离开想象
4、美感有什么功利如何理解美感的功利性
第十七章 美感的共性与个性和客观标准
1、什么是美感的共性和个性它们是什么关系
2、美感有没有阶级性阶级性与共性的关系是什么
3、美感有无客观标准你对这个问题如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