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作业练习(湘教版)

中国地理作业练习(湘教版)
中国地理作业练习(湘教版)

中国地理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是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读图面答1~3题:

1、秦岭—淮河在图中的位置应是:

A.A地区和B地区之间 B.B地区和c地区之间

C.B地区和D地区之间 D.A地区和D地区之间

2、有大面积的草场,是我国主要牧区的是: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3、对于C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地区 B.是以大草原为主的畜牧业地区

C.是以平原为主的耕种地区 D.是以山地林木为主森林分布区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4~7题。

4、图中②地形区为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6、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7、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读下列两幅图,回答8~9题。

8、甲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C.中小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

9、乙图大致为甲图从A至B一线附近地形剖面图,图中虚线表示当地一次特大暴雨量分布状况,据图判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多少米?

A.1800

B.700

C.200

D.500

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该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A.青藏高原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11、根据图中信息,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该聚落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坡状尖顶利于排水

B.聚落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

C.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排水和出行

D.多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13题。

12、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A.>400,>25 B.<400,>25 C.>400,<25 D.<400,<25

13、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下图是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上某地的气候资料示意图,判断14~15题。

14、该地气候类型属于下列哪两种的过渡类型

A.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与青藏高原气候

15、该地最可能位于

A.横断山 B.秦岭 C.冈底斯山 D.贺兰山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16~17题。

16.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17.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18~19题。

18.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D.西北流向东南19.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90米B.385米C.550米D.632米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据此回答20~21题。

20.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A.一百万分之一B.一千万分之C.五百万分之一D.五千万分之一21.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A.20厘米B.40厘米C.60厘米D.80厘米

读下图,完成下列22~24题。

22.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23.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24.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25.“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省(区) ()

A、新疆

B、西藏

C、广西

D、内蒙古

26.下列与黄河有关的内容是()

①含沙量之高在世界河流中绝无仅有②切断巫山,形成三峡③虎跳峡④龙羊峡⑤地上河⑥崇明岛⑦壶口瀑布⑧黄果树瀑布

A.①③④⑤

B.①④⑤⑥

C.④⑤⑥⑦

D.①④⑤⑦

27.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农村新建的居民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

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28.下列矿产资源与分布地区组合正确的是()A.煤——河北平顶山B.铁——辽宁马鞍山

C.锡——湖南锡矿山 D.汞——贵州铜仁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该河流位于( )

A.亚热带季风区B.我国西北地区 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

30.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

A.珠江B.塔里木河 C.淮河D.松花江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诗人眼中的江南是美不胜收的画卷,对于江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完成31~33题。

31.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其依据是()

A.江南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江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降水主要集中于梅雨时期

C.江南地区每年5~6月份常因准静止锋活动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D.江南地区独特的降水类型是梅雨

32.江南是什么?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赋”,下列说法不足以支撑这种判断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地B.江南地区物产丰富,资源充足

C.湖广熟,天下足D.江南地区交通发达,人口密集

33.江南是什么?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则其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有()

①大力改良红壤②扩大棉花种植面积③应用大型农业机械④发展立体农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读海南岛图完成34—36题

34.图中①②③三种图例分别表示的地形是()

A.平原、丘陵、山地 B.山地、丘陵、平原

C.丘陵、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丘陵

35.海南岛的盐场分布区、椰林分布区、盐场和椰林分布地区差异的原因应是()A.东部沿海—西部沿海—热量差异 B.东部沿海—西部沿海—降水差异

C.西部沿海—东部沿海—热量差异 D.西部沿海—东部沿海—降水差异36.海南岛蔬菜生产的旺季及其主导因素是()A.冬季—市场和热量 B.冬季—交通和热量

C.夏季—市场和水分 D.夏季—交通和水分

读黄淮海平原某地某年的气象资料统计表,完成37—39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5 1.8 3.8 5.7 3.0 3.0 0.7 0.8 0.8

2.0 1.4 0.6 风力≥8

级日数

平均气

-3.2 -0.7 6.5 14.0 22.0 27.0 27.5 26.5 20.7 14.5 6.3 -0.7 温(℃)

降水量

3.3 7.5

4.2 33.0 53.0 24.0 53.0 48.0 240 26.0 26 3.5 (mm)

37.该地气候()A.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C.比东北平原气温高,春旱严重 D.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38.在排水不畅的洼地,这一年土壤盐分向地表积聚的月份是()A.1—4月B.5—8月C.9—12月D.11—次年3月

39.这一年,我国在气候上表现为()A.夏季风势力强于正常年份 B.我国南方北方出现南涝北旱现象

C.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比正常年份强 D.长江中下游的梅雨持续时间较短40.以下有关能源工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从长远发展分析,我国发展水电工业是比较合理的

B.我国南方农村比较理想的能源是沼气

C.在常规能源中,水能通常有季节变化,而核能的地区适应性较强

D.我国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能源紧缺的局面

41.下列省区中,地跨三大自然区和四类干湿地区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甘肃省 D.四川省

42.我国南北最长的京哈—京广铁路线不穿过的温度带是()

A.热带

B. 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回答49题。

43.1998年长江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主要人为原因()

①上游滥砍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淤积加剧②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几乎同时来水

③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调蓄能力减弱④江堤年久失修,沿途挖沙过多

A. ①④

B. ①③

C.②④

D.②③

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44~45题。

44.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45.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二、综合试题

46、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填出图中代号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平原;

B 平原;

C 高原D、高原;E 山脉;F 海;G 河流;H 河流;I 河流;J 半岛。(2)北京及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高低。

(3)字母J所在省区人口密度(大或小),人口迁移状态是(迁出或迁入).

47.读图(如图)回答(10分):

(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4分)

A ____油田,B______水电站,C______矿,D_____铁路

(2)西部开发应重点发展________,并首先解决交通(运输)、通讯、能源(电力)等基础建设,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应注意_________

___________.(4分)

(3)与美国西部相比较,我国西部开发中的不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8.根据下图经线网所示的内容,回答问题。

(1)给各条经线标注“E ”或“W ”。

(2)A 、B 、C 三点位于 半球(东、西),D

点位于 半球(南、北)。

(3)A 点在C 点的 方向,C 点在D 点的 方向。

49、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同沿海某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思路:

确定研究地区 收集资料,了解地区特征 分析该地区发展的优劣势,提出可持续发展措施

(1)根据图示信息,说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3)为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该地区应发展的工业有哪些?

(4)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考察时发现,该地区面临的最大生态环境问题是。根据以上材料,试简述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50、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一:见下图

资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资料三: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资料四:

(1)根据资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原因是。(2)根据资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西宁形成和发展成为城市的自然原因是(填正确项字母)。

A.位于河谷、地形平坦 B.河流供水充足 C.政治中心

D.历史悠久 E.交通要道

(4)根据资料四,青海省与同纬度的山东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率(大、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A

2、D

3、D

4、B

5、B

6、B

7、C

8、C

9、B 10、C 11、A 12、C 13、A14、C 15、D 16、B 17、A 18、B 19、B 20、D 21、A 22、B 23、D 24、D 25.C 26.D 27.B 28. D 29.C 30.D 31.C 32.D 33.B 34.B 35.D 36.A 37.C38.B 39.B

40.C 41. C 42. A 43.B 44.C 45.C

二、综合题答案

46、(1)华北,东北,内蒙古,黄土,太行,渤,辽河,海河,黄河,山东(2)西北,东南(3)大,迁出

47.(10分)

(1)塔北;龙羊峡;金昌(金川)镍;青藏(4分)

(2)采矿业、特色旅游业、畜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防止沙漠化;节约用水;防止

土壤次生盐碱(渍)化(2点即可);(6分)

(3)①位置:深居内陆与东部联系少;

②交通:地形复杂,多高山,交通不便;

③气候:干旱;生态:脆弱(2分)

48.答案:(1)见下图(2)西北(3)正北东南(4)A C 西十一区7月1

日9时

49、(1)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植被;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明显,落差较大,含沙量较大;红壤土。

(2)优势:水热条件充足,复种指数高,农耕历史悠久。

不足:人均耕地少,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

(3)以水稻为原料,发展食品加工工业;以木材为原料,发展造纸工业;以水果为原料,发展水果罐头加工业;以淡水鱼为原料。发展水产品加工业。

(4)水土流失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护林植树,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开发优势农业资源;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小水电、沼气、薪炭林等)。

50、答案:(1)逐渐降低,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2)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3) AB (4)大。

高一地理答案卷

二、综合题

46、⑴

⑵⑶

47、⑴

48.⑴⑵⑶

49. ⑴

(4)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知识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走近洣水河关注水环境 一、主题的确定 1、主题的来源 偶尔看到一片学生的作文: 我是一名从小在攸县洣水河边成长的男孩,我的家就在株洲市攸县大和村靠近洣水河边,所以一直以来对家乡的那片热土,那片山水有一种难言的情感。记得从小的时候洣水河段有着美丽的沙滩,有着秀丽自然的容貌,而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沙滩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原本的模样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沙石淘尽后的残留,工业、农业废水,河流里漂浮的鱼。 我读后,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所以让他在班上把看到的情形说给同学们听。同学们对此非常惊奇,也很感兴趣,都想针对这种现象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并把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确定为——走近洣水河,关注水环境。 2、设计理念 洣水河是湘江三大支流之一。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先祖的安息之地炎帝陵,同时也是中国革命的摇蓝,所以洣水河有"历史长河"、"红河"的美称。洣水河发源于罗霄山脉西麓的炎陵县枝山。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源炎陵,绕茶陵,穿攸县,于衡东新塘镇洣水河口流入湘江。对于洣水河,无论从其情感方面还是历史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方面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然后如今环境的破坏已经使得洣水河满目疮痍。因此需要呼吁人们更加重视和关注那条曾经养育我们的清澈如眸的河流。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当前水资源的污染情况。 2.了解水污染对生活造成的危害。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 2.培养学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三)情感目标

(完整版)中国地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中国地理作业习题 第一章问答题: 简述中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特征。 中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自然地带形成有什么 影响? 简述中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 概述中国山地格局的地理意义。 第二章自然结构 一.读图读月千帕斯卡平均流场图 要求读出下面的内容:()我国以北是什么方向的气流?以南是什么方向的气流?()青藏高原南北两侧分别是什么方向的气流? 其流场类型(指气旋、反气旋、平直等)如何?()何处有反气旋中心?何处有切变线?()将上面读图结果,联系到地面层的气压中心、气团、锋面 等系统试做说明或解释。 二、问答题

简述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中国气候的大陆性强表现在哪? 中国下垫面对气候影响的表现如何? 中国冬、夏环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指出我国降水季节分配的个主要类型的表现。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且对我国的水 资源有何基本评价? 试述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我国的森林资源有何特点? 试述中国矿藏的基本特征。分析矿藏资源的成矿条件及分布规律。 第四章灾害与环境 、为什么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灾情重、地域差 异大? 、中国有哪些环境问题,为什么? 、论述中国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分布和成因。、 中国生态工程布局的重点在哪里,为什么?

、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五章人口与经济发展 、论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论述中国土地利用格局与地貌、降水的关系。、对比长江与黄河在治理与开发方面的异同点。、举例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布局的特点与依据。 、论述中国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发展(可以举例)。 、论述中国交通布局的特点和前景。 第六章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 程、简述中国文化形成的时空环 境。、概括中国文化结构的主要特 征。 、论述中国民族文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简答中国各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地理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受现代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全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题。 材料1: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材料2:“嫦娥二号”奔月模拟图。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 B.图中包含两级由自然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C.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D.“嫦娥二号”奔月途中,与地球组成天体系统 2.有关“嫦娥二号”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奔月途中工作能量主要来自太阳 B.在地月转移轨道段未飞出地月系 C.在其飞出地球大气层的奔月途中属于天体 D.在月球上探寻到存在生命的证据 解析:第1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第2题,“嫦娥二号”卫星在奔月途中,满足天体的条件;主要依靠太阳能发电提供能量来完成其工作;“嫦娥二号”在奔月过程中都未脱离地月系;从目前情况看,月球上还没有存在生命的证据。 答案:1.C 2.D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绕着地球跑。”重温童谣,据此回答3~5题。 3.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恒星、行星、卫星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4.童谣中出现的天体都属于() 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⑤总星系⑥宇宙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D.①③⑤⑥ 5.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A.一级B.二级 C.三级D.四级

答案:3.A 4.D 5.B 6.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的左邻右舍是() A.金星、地球B.地球、木星 C.木星、土星D.水星、木星 解析:选B。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具有庞大的体积、质量,吸引着众多天体在一定轨道上围绕其旋转。据此回答7~8题。 7.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上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8.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解析:第7题,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而共面性指的是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第8题,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会对地球地表温度有较大的影响。因白天气温过高,而使表面无液态水存在,不利于生命物质的合成。大气的存在与地球质量和体积有关。 答案:7.B8.B (2012·枣庄高一检测)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于2011年与俄罗斯合作共同开展火星探测活动。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材料回答9~10题。 A.火星距日较远 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别强 C.火星大气逆辐射强 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 10.在八颗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其主要表现是() ①火星和地球的大气层厚度和成分相同 ②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和地球的温度比较适宜 ④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④ 解析:第9题,行星表面的温度与距日距离有关,火星距日较远,温度较低。第10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接近且较适中;由于火星和地球赤道面与轨道面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绘制学校平面图”教学案例 设计人:刘振兴 一、案例背景: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更多地强调了生活中的地理和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地理技能的运用,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地理,即带着地理知识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地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它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初中地理课程的开设仅在初一、初二,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地理学科还不甚了解,学习兴趣需要激发,学习方法需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需要锻炼,但他们有的是对新事物的渴望以及蓬勃的朝气与活力。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应定位

在:(一)不能太难、太高;反之,使学生产生畏难情趣,丧失学习地理的信心。(二)不能太简单;反之,使学生“嚼之无味,弃之可惜”,调动不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三)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 为此,在学习了《地图》一节后,我尝试设计《绘制学校平面图》的活动。 二、案例描述: 老师在上课时,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河流中学鸟瞰图》和《河流中学平面图》(见附录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小组,讨论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 学生们的讨论要解决以下问题: ⒈确定绘图范围和图幅大小:如学校平面图的范围以校园为主,可适当兼顾学校附近的道路及周边的主要建筑物;图幅大小可定为16开纸等。 ⒉用什么工具:指南针(罗盘)、卷尺等 ⒊一幅完整的平面图应绘制的内容:如比例尺、指向标、图例和注记等 ⒋确定工作计划: (一)明确分工:分小组进行实地丈量并记录实物名称、方位和距离。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分层训练附答案10 海水性质与运动

课时分层作业海水性质与运动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1.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于冬季 B.同一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都相同 C.不同纬度的海区,相同深度的水温相同 D.同一季节,相同纬度的海区水温相同 A[同一海区夏季太阳辐射强,所以水温高于冬季;同一暖流流经的海区由于纬度不同,其水温不尽相同;不同纬度由于表层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不同,表层水温不同,所以相同深度不同纬度的海区水温不同;同一季节,相同纬度的海区由于受暖寒流不同影响,水温可能不同。] 读下图,完成第2~3题。 甲乙丙丁 2.2月份时,图中a、b、c、d四海域水温由高到低依次是( ) A.c>d>a>b B.a>d>c>b C.c>b>a>d D.a>c>d>b 3.图中各海域盐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 ) A.d

每年春季和初夏都会有近千座冰山漂至纽芬兰岛东北海岸,这里被称为是“冰山胡同”。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回答4~6题。 4.关于图示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纬度水温西高东低 B.随纬度增加水温升高 C.西部水温温差大,东部水温温差小 D.由南向北递减变化均匀 5.影响图示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光照B.海拔、地形 C.纬度、洋流D.海陆位置、盛行风 6.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全球气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 ) ①出现时间滞后②出现时间提前③数量增多④数量减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4.C 5.C 6.B[第4题,根据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可知西部较东部密集,因此温差大,东部温差小。第5题,影响大洋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和洋流。第6题,随着全球气温转暖,春季气温升高快,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看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回答7~8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6:4.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题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 2.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下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和居民生产场景图。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双水村居民建筑特色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 C.地形D.土质 4.该村生产方式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环境污染 C.土地石漠化D.土壤盐碱化 下图示意非洲大陆荒漠化分布。读图,完成5~6题。

5.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6.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下图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甲表示() A.土地盐碱化严重B.沙丘移向绿洲 C.河流水量减少D.冰川融水减少 8.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A.禁止经济活动B.节约并合理用水 C.加强矿产开发D.大力发展畜牧业 下图为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初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案例

初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案例 观察我身边的月亮 一、本年度综合实践课活动目标 1 .探究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深刻理解月相产生的机理; 2 .培养通过观察法研究地理现象的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的地理研究方法; 3.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初步的实验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4 .培养同学养成坚持不懈观察的毅力,热爱科学、寻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5.通过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帮助同学们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 6.热心参与研讨,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一)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月相的变化。 2.通过描绘月相的形态,得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3.分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 地理词汇:月相、上弦月、下弦月、满月、新月。 (三) 活动工具与资料: 1.工具:绘图纸、记录本、铅笔。 2.资料:课本、书、报刊等。 (四) 活动过程: 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教师在活动前再次向学生讲清楚月相的的基本知识,如月相的概念、月相的成因、月相变化的规律,利用月相计量时间、确定地理方位等,指导学生根据有关图表完成表一: 同时将各个不同时期的月相图片(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再次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将每个教学班级分成十个小组,成立“月相观测”小组,并推荐一名学生为组长,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表二、表三进行观测。再次教师要求学生在观测的同时完成下列任务: ①每个小组在观测的时间里准确的绘出月相在空中某位的简图并附上月相的名称。

②每个小组说明在观测时间里看到月相不同的原因(重点说明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 ③第1-5小组把傍晚时观测到的月相放到一起组成一幅在农历上半月傍晚时,月相随每天而变化的动态图;第5-8小组把观测到的月相粘贴在一起,组成一幅在农历下半月日出前月相随每天而变化的动态图。 ④第9小组把观测到的月相粘贴在一起,组成一幅下弦月不同时间月相位置的变化图; 第10小组把观测到的月相图粘贴在一起组成一幅上弦月不同时间月相位置的变化图。 表一

东师《中国地理16秋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中国地理16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从北往南分布正确的一组是() A. 厦门深圳汕头珠海海南岛 B. 厦门汕头深圳珠海海南岛 C. 厦门汕头珠海深圳海南岛 D. 厦门深圳珠海汕头海南岛 正确答案: 2. 我国四大牧区中最大的是() A. 内蒙古牧区 B. 新疆牧区 C. 青海牧区 D. 西藏牧业 正确答案: 3. 季风现象在我国东南半部何种高度上最明显() A. 距地面高度500米以下的贴地面层 B. 距地面高度500~1000米之间的近地面层 C. 距地面高度2000~19000米的对流层中上部 D. 距地面高度20000~30000米的平流层 正确答案: 4. 关于北京市位置准确的说法是() A. 华北平原北部 B. 华北地区的东北部 C. 濒临渤海 D. 华北平原西南端 正确答案: 5. 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 A. 南半球,东半球 B. 北半球,东半球 C. 东半球,北半球 D. 东半球,西半球 正确答案: 6. 北京市的气候属于()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湿润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正确答案: 7. 每年向北京输送大量煤炭和电力的省区是() A. 安徽省 B. 山东省 C. 河北省 D. 山西省 正确答案: 8. 下列省份没有两个简称的是() A. 甘肃、陕西 B. 云南、贵州 C. 四川、云南 D. 河南、甘肃 正确答案: 9. 下面哪个民族主要聚居在青藏区() A. 珞巴族 B. 鄂温克族 C. 塔塔尔族 D. 畲族 正确答案: 10. 世界屋脊因其地势高峻而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 B. 高原内部多地形雨,降水丰富 C. 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小 D.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正确答案: 中国地理16秋在线作业1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航空运输中心是() A. 南京 B. 上海 C. 杭州 D. 武汉 正确答案: 2.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A. 基于农耕文明的民族文化性格 B. 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认识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2章 第3节 常见天气系统 课时作业

第二章第三节 基础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据图分析回答1~2题。 1.据图示推断,影响此地的天气系统是( B ) A.暖锋 a a B.冷锋 C.气旋 a a D.准静止锋 2.有关该地区5~9日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气温日较差一直在扩大 B.气温持续下降,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6、7日保温作用较强,气温升高 D.8、9日天气转晴,9日回暖 【解析】根据图示判断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明显下降,应为冷锋天气。由图示可知,6、7日冷锋控制该地区,天气多云转阴,8、9日该锋面移出该地,天气转晴,9日气温回升。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m地的风向是( A ) A.西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东北风 4.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D ) A.m、n两地都晴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D.m地晴,n地有雨 【解析】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这是北半球近地面的锋面气旋图,根据水平气压梯度

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推断出m地风向是西南风。第4题,由图可以看出图示锋面是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根据暖锋降水区在锋前可以知道m地是晴天,n地有雨。 读下面“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5~7题。 5.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状况是( A )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 6.当其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我国的天气为( D ) 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 C.台风登陆D.寒冷天气 7.当该天气系统中心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吹( C )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解析】第5题,从气流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天气系统是高气压,位于北半球。第6题,当高压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我国应处于冬季,寒冷天气。第7题,当该高压系统位于上海的正东海面时,上海盛行东南风。 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于9月27日5时30分在福建省福清市沿海登陆,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表示台风“鲇鱼”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C ) 9.台风“鲇鱼”登陆期间,福州市气象台观测,9月27日7:00—11:30该市风向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下列表示该时段台风中心与福州相对位置及进行方向正确的是( A ) 【解析】第8题,登陆我国的台风为北半球气旋。第9题,风向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

2020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九章中国地理课时作业39中国地理分区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三十九) 中国地理分区 作业时间:月日 (2019山东省潍坊市一模)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读图,回答1~2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带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1 000~2 000米,属于高原地形,气温较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C项正确,A项错误。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区植被,B项错误。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D项错误。第2题,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A项正确。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B项错误。光照、昼夜温差不是影响造林的主要因素,C项错误。南坡是冬季风的背风坡,风力较小,受低温冻害影响小,D项错误。 罗布泊在古代水面曾达3 000 km2,100多年前尚存500 km2,1972年完全干涸。下图为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从B地至A地地势变化的特点是( )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升高再降低 D.先降低再升高 4.湖口三角洲的位置不断变化,新三角洲与较新三角洲相比远离湖心的原因是( ) A.干河道的水量减少,搬运能力减弱 B.干河道的水量增加,沉积能力变强 C.新三角洲形成期湖水暴涨,顶托干河道 D.干河道的水量减少,侵蚀能力变强 5.从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出罗布泊( ) A.湖面海拔低于海平面 B.古湖盆四周都是上缓下陡 C.环境调节作用在减弱 D.湖水下渗造成了湖泊萎缩 答案:3.B 4.A 5.C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罗布泊湖面呈现逐渐萎缩的趋势,且老湖岸线海拔较高,新湖岸线海拔较低,则从B地至A地地势逐渐升高。故B项正确。第4题,受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河流入湖口逐渐向湖心方向延伸,使得湖口三角洲由老到新依次排列;但随着入湖水量的锐减,干河道搬运能力减弱,造成新三角洲位置后退。故A项正确。第5题,罗布泊湖面逐渐降低,但该图不能反映湖面海拔是否低于海平面,故A项错误;湖岸线可以理解为等高线,根据“疏缓密陡”可判定湖盆四周坡度的陡缓并无规律性,故B项错误;由于罗布泊在逐渐萎缩,所以其对环境的调节作用在减弱,故C项正确;湖泊萎缩主要是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故D 项错误。 (2019辽宁阜新月考)下图为我国西藏局部区域防护林工程分布示意图。图示区域曾是西藏风沙最大的地方,如今,沿江沿河的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读图,回答6~7题。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绘制学校平面图”教学案例 设计人:刘振兴 一、案例背景: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更多地强调了生活中的地理和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地理技能的运用,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地理,即带着地理知识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地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它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初中地理课程的开设仅在初一、初二,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地理学科还不甚了解,学习兴趣需要激发,学习方法需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需要锻炼,但他们有的是对新事物的渴望以及蓬勃的朝气与活力。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实践

活动方案应定位在:(一)不能太难、太高;反之,使学生产生畏难情趣,丧失学习地理的信心。(二)不能太简单;反之,使学生“嚼之无味,弃之可惜”,调动不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三)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 为此,在学习了《地图》一节后,我尝试设计《绘制学校平面图》的活动。 二、案例描述: 老师在上课时,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河流中学鸟瞰图》和《河流中学平面图》(见附录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小组,讨论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 学生们的讨论要解决以下问题: ⒈确定绘图范围和图幅大小:如学校平面图的范围以校园为主,可适当兼顾学校附近的道路及周边的主要建筑物;图幅大小可定为16开纸等。 ⒉用什么工具:指南针(罗盘)、卷尺等 ⒊一幅完整的平面图应绘制的内容:如比例尺、指向标、图例和注记等 ⒋确定工作计划:

中国文化地理作业

论 地 理 环 境 对 中 国 文 化 的 影 响 院系:建筑工程学院学号:1215552035姓名:姚治

论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发展的基础,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在此仅选择中国不同区域内部文化作为比较的主要对象。 首先,在中国内部,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以南北差异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人文、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在这之中,我们选取了蒙古文化和岭南文化多为两个经典例证,来比较出南北之间明显的差异。 其次,地理环境对我国的文化多样性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我国有着丰富的地理类型,多种多样的的地形地貌,这使得我国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繁荣景象。不同地域的居民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节日习俗,从而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在此,仅选取民歌这一部分来体现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第三,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也在我国文化开放的程度中很好地被体现出来。地理环境,作为影响人类进行文化传递与交流的一大主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文化传播的速度与广度,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文化的开放程度,甚至影响着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作为一个巨大复杂的文化实体,中国文化中的地域性差别是非常大的。对这种差别最简单的划分是把中国划分为南北两大块。显而易见,历史地理是历史文化的一个载体和基础。民国大学者刘申叔说:

“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文文化,政治文化和经济文化上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其中,从人文文化上看,我国的地域语言便最完美的阐释了地理环境的重要影响。我国语言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即便北方地区中的两地相隔较远,两地语言有一些差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这些语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这是因为,在北方地区,多为广阔的平原地区,老百姓们来往交流较为便捷,为更好的沟通,促使了语言的相近或相同,也促进了北方地区的语言融合。相反的,在我国南方地区,地形较多为山地丘陵,交通相对闭塞,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较为困难,地区之间有一定的隔离性,因此导致了相近地区间的语言也有较大的区别。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各色各样的方言。 从政治与经济文化方面看:我国北方地区军事、政治活动频繁,南方经济、文化发达。我国北方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的政治中心,也是政治活动活跃频繁的地区。到了近现代,由于西方的科学文化首先从我国东南沿海传入,促进了南方经济的飞跃发展,使得南方在经济文化上的优势不断加强。因此,北方居民较为关心政治,对政治有较高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而南方居民较多为经商,有精明得经商理念与经济头脑。因而“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这两句话较好地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 11附答案

课时作业11锋与天气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锋面天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暖锋比冷锋的移动速度快,导致的天气变化较剧烈 B.暖锋过境后,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C.冷锋过境后,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D.冷锋过境时,通常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 解析:冷锋移动速度快;气温与气压呈负相关,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冷锋与之相反。 答案:D 如图是2019年1月6日12时和18时北美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2~3题。 2.2019年1月6日12时,关于四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信的有() A.甲风速最大B.乙比丙气温高 C.丙比丁气压高D.甲比丁云量多 3.6日12时到18时,下列四地风向变化最大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2~3.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分析,甲处等压线较乙、丙地稀疏,风速不会是最大,A错。乙比丙纬度高,气温低,B错。根据图中的气压数值判断,丙比丁气压低,C错。根据等压线图分析,甲受低压槽影响,多阴雨天气,丁受高压中心影响,天气晴朗,所以甲比丁云量多,D对。第3题,风向主要由水平气压梯

度力的方向决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等压线延伸方向变化大的地方风向变化越大。读图分析,12时,甲地吹东南风,18时甲地吹西南风,变化最大,A对。12时到18时,乙处吹西风,丙处吹西北风,丁处吹北风,基本不变,B、C、D错。 答案:2.D 3.A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4~5题。 4.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A.准静止锋B.冷锋 C.反气旋D.暖锋 5.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A.阴雨连绵B.风和日丽 C.晴雨无常D.暴雨如注 4~5.解析:第4题,冷空气和暖空气势力相当,形成的锋面为准静止锋,A正确。第5题,昆明位于暖气团控制之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B正确。 答案:4.A 5.B [2019·武汉外国语高一期末]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 6.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A.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

雄关漫道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4.4中国地理课时作业

【师说雄关漫道】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4.4中国地理课时作 业 (2013·江西联考)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是( ) A.面积B.人口 C.城市化水平 D.经济总量 解析:江苏的面积较小,不可能排全国第5;上海的经济水平较高,城市化水平也较高,不可能排全国第24;图中四川、江苏排名靠前,而青海、西藏排名靠后,则该项指标应是人口。 答案:B 2.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 ) A.水流平缓,河道弯曲 B.水量丰富,流速急 C.江水浑浊,泥沙多 D.峡谷幽深猿声啼 解析:长江干流②河段即长江的中游,该段长江已进入中下游平原,因此水流平缓且河道弯曲;该段河流水量丰富,但流速并不急,两岸多为平原而少峡谷;该段长江的水流平缓,因此江水中泥沙的含量并不大。 答案:A 3.与图中其他省区相比,甲省区输出的最具优势的农产品是( ) A.柑橘 B.稻米 C.天然橡胶 D.棉花 解析:根据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可知,甲省区为云南,该省区热量条件好,因此该省区输出的最具优势的农产品是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的天然橡胶。 答案:C (2013·厦门质检)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力(假设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地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的差值,称为水分盈亏量。图1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图2示意图1中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的月份分配。读图完成4~6题。 图1 图2 4.图2中①、②、③三条曲线表示的地点依次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丙、甲、乙 解析:由图可知,水分盈亏量线,由东南向西北减小至负值,甲<乙<丙,对应右图中①>②>③。 答案:B 5.导致该区域东南部地区等值线较密集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地势 解析:等值线较密集处为图中东南局部,无经向纬向特征。局部的气候特征在做题时通常考虑地形的影响。 答案:D 6.关于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年太阳辐射最强 B.乙地最适合种植水稻 C.丙地位于半湿润地区 D.6月份灌溉需水最多 解析: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有纬度、大气的削弱作用、天气状况等。甲地虽然纬度高但水分盈亏量为负值且最小,蒸发力强,太阳辐射强。丙地虽然纬度低,但降水量大于蒸发量,降水多。最适合种植水稻的为丙地,丙地位于湿润区,5月,三地的水分盈亏量最小,均为负值,灌溉需水量最多。故选择A。 答案:A (2013·北京模拟)读下表,回答7~8题。 省水田(千公顷) 旱地(千公顷) 贵州省768.4 1 071.6 江西省 1 946.8 361.6 7.与江西省相比,贵州省耕地的结构特点及其原因是( ) A.水田比重大——属季风气候,降水丰沛 B.水田比重大——位于外流区,河湖众多 C.旱地比重大——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少 D.旱地比重大——地处低纬地区,蒸发量大 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贵州省旱地比重大于江西省,水田比重小于江西省。这与贵州省位于喀斯特地貌区有关。喀斯特地貌持水性差,渗漏性强,地表径流缺乏,不能满足水田对水资源的需要。由上分析可知,四个选项中C为正确选项。 答案:C 8.贵州省和江西省( )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B.分别属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C.少数民族以壮族和回族为主 D.位于黑河—腾冲人口界线以东 解析:贵州省和江西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均属于长江水系,广西以壮族为主,宁夏以回族为主。可知A、B、C三项错误。我国人口以黑龙江的黑河—云南的腾冲一线为界,贵州省和江西省位于该线以东。故D为正确选项。 答案:D (2013·南昌调研)降水相对变率是指某地实际年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读我国某省区年降水量及降水相对变率分布图,完成9~10题。

地理实践活动报告

地理实践活动报告 地理研究报告篇一:乡土地理调查报告——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学校:杏坛中学 班级:初二班 指导老师:廖淑清老师 组长:苏志聪 成员:苏佳乐,苏志聪,何冠卓,胡海刚,曾志成,粱俊贤, 陈志康,黄智鹏,粱兆基 一、调查目的 更好地了解家乡经济情况,希望能用在学校里学的知识为未来家乡的建设出一分力.希望能通过这次调查能有更多的人更好的认识这真实的杏坛.希望人民以后能实施一些更好的措施来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给我们. 二、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上网查资料 三、成员分工: 前线工作者:苏佳乐,苏志聪,何冠卓,胡海刚,曾志成,幕后工作者:粱俊贤,陈志康,黄智鹏,粱兆基 四、调查时间安排 五、调查报告

、杏坛的概况 杏坛镇位于顺德区西南,西江之滨,距广州区约50公里,香港80海里,澳门108公里。境内为冲积平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 达,水陆交通非常顺畅,杏坛镇距顺德港客运码头15公里,距货运码头17公里,客货运码头分别有快速喷射式客轮和集装箱货船直达香港。邻近杏坛-7公里的勒流海关办事处为集装箱进出口业务提供方便。镇区内公路四通八达,顺番公路横贯东西,百安公路纵穿南北,直通澳门、香港、佛山、广州等地。新涌大桥、百丈大桥和七滘大桥的相继开通,使杏坛一改“孤岛”的历史,由古老的水乡变成水陆交通畅旺是广东省的工业卫星镇之一。 杏坛镇向来重视经济发展,坚持以工业立区,科技兴镇的宗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塑料包装、纺织制衣、五金家电、饲料及食品加工等五大区域性支柱产业,初步显示出产业聚集效应的优势,其中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有德冠包装公司、康宝电器、威和电器、东方罐头、昌宝电缆、金丰漂染、粤星饲料、恒业化工、华丽宝公司和盈通公司等企业,在我区乃至全国均有较高的知名度。 、杏坛近年经济发展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杏坛镇委、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认真

中国历史地理作业答案

[单选题]3、《尚书?禹贡》所列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以今天行政区划来看,以下()是《禹贡》中梁州的地域范围。 A:今湖南、湖北两省的大部分和江西的西部B:今山西、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辽宁西部C:今四川、重庆及陕西、甘肃及其以西D:今江苏和安徽南部、河南东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参考答案:C [单选题]2、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思维和方法上的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是()。 A:归纳和演绎B:抽象思维和逆向思维C: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D:动态和静态参考答案:C [单选题]1、从目前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来看,历史地理已逐渐成为一门()。A:交叉学科B:综合性很强的独立学科C:辅助学科D:交叉学科参考答案:B [单选题]4、在历史时期我国的()具有“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 A:长江B:黄河C:珠江D:澜沧江参考答案:B [论述题]历史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曾发生变化,请简要叙述经济重心变化的过程,并分析经济重心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变化过程:自东汉以后,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仍,在我国便形成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趋势。 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南方开始得到开发;东晋至南朝,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几 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完全超过北方 主要原因::①北方战祸多,南方相对安定。 ②北民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③南方政权统治者大多比较重视经济发展。 ④都城南迁,政治重心南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 ⑤南方自然环境、海外贸易优于北方。 [填空题] 现代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及其与()发展关系的学科。参考答案:人类及人类社会;[填空题]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湖泊主要有弦蒲薮、阳华薮、焦获薮、(参考答案:昭余祁 [填空题]明代时对黄河下游河道进行了治理,其中提出“塞绝筑堤,束水攻沙”策略的人是()。参考答案:潘季驯[填空题]清朝咸丰五年(1855)6月,黄河在兰阳()决口,又重新注入渤海。参考答案:铜瓦厢 [填空题]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在()决口,由泗水入淮注入黄海,改变了黄河东注渤海的历史。参考答案:李固渡 [填空题]元代后期、明代至清代末(1300-1900)在我国气候变化史上是一个气候()时期。参考答案:寒冷 [填空题]在我国气候变迁史上,仰韶文化时期是我国气候史上的一个气候()时期。参考答案:温暖 [填空题]中国历史地理学经历了()、近代历史地理学和现代历史地理学三个发展阶段。参考答案:传统历史地理学 [论述题]1、简要叙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过程? 参考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分层训练附答案7 山地的形成

课时分层作业(七) 山地的形成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①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 ) A.华山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D.安第斯山 2.下列地区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④处不同的是( ) A.渭河平原B.汾河谷地 C.东非大裂谷D.长江三峡 3.图中⑥处山地的成因是( ) A.背斜成山B.向斜成山 C.褶皱隆起成山D.断层上升成山 1.A 2.D 3.B[①处是断块山,地质构造是断层中相对上升的一侧发育而成,选项中华山是断块山,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均为褶皱山。 ④处是断层形成时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的谷地或低地,长江三峡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⑥处山地的形成是向斜成山,由于向斜底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从而形成山岭。]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4~6题。 4.若岩层Ⅰ为页岩,Ⅱ为石灰岩,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最有可能变

质成为新岩石的是( ) A.甲——大理岩B.乙——板岩 C.丙——大理岩D.丁——石英岩 5.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为( ) A.地垒 B.地堑 C.背斜D.向斜 6.乙、丙、丁、戊四处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丙乙丁戊B.戊丙乙丁 C.丙乙戊丁D.丁乙丙戊 4.C 5.C 6.A[第4题,变质岩是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条件形成的。岩浆出入地区温度和压力都偏高,所以Ⅰ为页岩可在丁区域变质形成板岩;Ⅱ为石灰岩可以在丙区域变质形成大理岩。第5题,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可以判断为背斜,故C正确。第6题,由图可以看出,戊是侵入到丁、丙岩层中所以丁、丙先于戊形成。又由于丙、丁是沉积岩,按照沉积岩沉积规律可知丙先于丁沉积。]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贫困县局部地形图,读图,回答7~8题。 7.为实现当地脱贫致富,国家拟建一条连接甲村和乙村的高速公路,最为合理的选择方案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8.选择该设计方案的最主要原因为( ) A.减缓道路坡度B.提升行车速度 C.联系更多村落D.开发煤炭资源 7.C8.B[第7题,山区修公路的原则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高速公路速度快,应减少弯道、降低坡度;读图可知,方案①、④绕得太远;方案②线路与等高线垂直穿过,坡度陡;方案③弯道少,且坡度较缓,是最为合理的选择方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 10附答案

课时作业10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郑州高一检测]下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向图”,图中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1~2题。 1.与我国冬季风的形成有关的气压中心是() A.甲B.乙 C.丙D.丁 2.图中⑤地的风向及其成因是() A.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东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2.解析:第1题,我国冬季受亚洲高压的影响,盛行西北风。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⑤地的风向为西南风,主要是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导致的。 答案:1.A 2.D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4.图示月份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少雨B.温和多雨 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 5.图示月份图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 A.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北风 B.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南风 C.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 D.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南风 3~5.解析:第3题,从图中甲、乙所在的位置可知,甲是印度低压,乙是夏威夷高压,当夏威夷高压达到一年中最强盛时,是7月。第4题,7月,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第5题,①位于东亚,②位于南亚,7月,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③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7月该地是东南风。 答案:3.C 4.C 5.B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7.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