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师范成人教育《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校体育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终身体育能力包括:、、等。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

3.发展体能的原则有:、、、。

4.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有:、。

5.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有:、、。

6.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有:、、。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学校体育过程:

2.体能:

3.社区体育:

4.终身体育:

5.体育课密度:

三、判断,正确“√”,错误“×”,并进行简单分析。(每题2分,共10分)

1.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指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2. 体育教材内容的螺旋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3.体育欣赏能力是终身体育能力的一种。()

4.教学任务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5.教学目标具体化、量化,可观察、测量,可作为评价的依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发展体能有哪些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3.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是什么?

4.体育实践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五、论述题(35)

1. 论述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三者的关系。(16分)

2.什么是个性,举例说明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及基本要求?(15分)

学校体育学答案

一、填空(1×20=20)

1.独立锻炼身体能力、身体娱乐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等。

2.教师、传播媒体、体育教材、教学目标、学生。

3.全面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健康性原则。

4.启发诱导法、学导法。

5.自觉自愿性原则、经常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6.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二、名词解释(3×5=15)

1.学校体育过程:指传授和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教、学、练(炼)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2.体能:指有关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如脉率、血压、肺活动等)。

3.社区体育:指学生参加的由其所居住地区(或邻近地区)的有关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通常是指学生参加的由所在地的文化娱乐场所、青少年文化宫、体育场(馆)等组织的体育活动。

4.终身体育: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5.体育课密度: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三、判断,正确“√”,错误“×”,并进行简单分析说明理由。(2×5=10)

1.× 分析: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包括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学生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

2.× 分析:体育教材内容的直线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3.√分析:终身体育能力包括体育欣赏能力、身体娱乐能力等。

4.×分析:教学目标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5.√分析:教学目标详细说明目标的内容,可观察、测量。

四、简答题

1.答:发展体能的方法有:重复法、变换法、持续法、间歇法、循环法、综合法。举例略

2.答:⑴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社会制约性规律,认识规律(感知、思维、实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主导作用、主体地位),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⑵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3. 答: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教养功能,教育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美育的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功能。

4.答:其他学科:通过思想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体育实践课:以师生思想活动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

五、论述题(31)

1. 答:⑴三者的相同之处:三者同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都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途径或组织形式。三者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育性活动。在活动的具体目标上虽有差异,但三者的活动最终指向都在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

成教学院语言学期末考试试卷C

语言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 Part I. Multiple choice 30% (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 _______ put forward the three metafunctions of language, namely ideational functi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d textual function. A. Chomsky B. Saussure C. Halliday D. Austin 2. The sound [p] is a ________. A. bilabial B. labio-dental C. dental D. alveolar 3. “-able” belongs to ________ morpheme. A. bound B. free C. prefix D. root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the essential parts of an English sentence? _________ A. predicate verb, object B. subject, predicate verb C. subject, object D. object, adverbial 5. A word with several meanings is called _________ word. A. synonymous B. polysemous C. an abnormal D. a multiple 6. According to Austin, a speaker, while making an utterance, is in most cases performing _______ acts simultaneously. A. two B. three C. four D. five 7. a): Is there some more soup? b): Can I have some more soup? a) is more polite than b) because it makes the use of _______. A. cooperation B. politeness C. impersonalization D. cultural act 8. The illocutionary point of _____ is used to express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specified in the utterance. A. commissives B. representatives C. expressives D. declaratives 9. A: This is one of the best articles I’ve ever read. B: I don’t think so. In this conversation, B violates the maxim of _______ in Politeness Principle. A. tact B. generosity C. modesty D. agreement

完整word版,《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1×20=20) 1.终身体育能力包括:独立锻炼身体能力、身体娱乐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等。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教师、传播媒体、体育教材、教学目标、学生。 3.发展体能的原则有:全面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健康性原则。 4.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有:启发诱导法、学导法。 5.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有:自觉自愿性原则、经常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6.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有: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二、名词解释(3×5=15) 1.学校体育过程:指传授和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教、学、练(炼)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2.体能:指有关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如脉率、血压、肺活动等)。 3.社区体育:指学生参加的由其所居住地区(或邻近地区)的有关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通常是指学生参加的由所在地的文化娱乐场所、青少年文化宫、体育场(馆)等组织的体育活动。 4.终身体育: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5.体育课密度: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三、判断,正确“√”,错误“×”,并进行简单分析说明理由。(2×5=10) 1.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指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 分析: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包括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学生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 2. 体育教材内容的螺旋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 分析:体育教材内容的直线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3.体育欣赏能力是终身体育能力的一种。(√ ) 分析:终身体育能力包括体育欣赏能力、身体娱乐能力等。 4.教学任务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 分析:教学目标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5.教学目标具体化、量化,可观察、测量,可作为评价的依据。(√ ) 分析:教学目标详细说明目标的内容,可观察、测量。 四、简答题(4×5=20) 1.发展体能有哪些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答:重复法、变换法、持续法、间歇法、循环法、综合法。举例略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答:⑴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社会制约性规律,认识规律(感知、思维、实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主导作用、主体地位),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⑵体育教学过程

(完整版)学校体育学(课后题答案及全部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简述古代斯巴达与雅典学校体育之间的异同? 答:在斯巴达,教育是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尚武精神,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其教育目的:训练良好的公民,培养合格的军人。 雅典的教育则是一种身心统一的和谐发展的教育。追求身体美与心灵美的结合。反对专业和职业化的训练。同时,雅典人还认为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的职责。其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既美且善的公民.其雅典妇女地位较低,深居家中,女孩子也只在家庭接受教育。 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但其教育实践中的国家导向性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了世界教育史的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而雅典教育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解,对自由教育的强调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却与斯巴达教育形成鲜明对比。 2、试分析“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答: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站爆发,各国都重视学校体育,“新体育”是在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和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美国学者提出的。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促进了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许多观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但它过分强调儿童兴趣和自由,导致了体育教学组织的松散,也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3、制约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 古代体育除供宫廷享乐之外,在民间基本流落为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受儒家思想影响,重文轻武,科举考试文举盛而武举衰,很多体育项目难以普及和推广。统治者不重视,特别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喜欢用儒家思想统治人民,不愿意人民拥有太多的武艺。 4、简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5、二战后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1、教学内容更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6、军国民思想的特征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一)、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引入及其影响 军国民教育的定义:是军国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即对学生施行军事训练与教育,灌输民族沙文主义思想,使之充当统治者的侵略工具。 特征:1)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理论基础2)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3)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评价1)赋予进步的内容,反映中国人民振奋民族精神,自强于世界之林的强烈愿望2)唤醒国民重视体育3)促进学校体育地位的确立和学校体育体制的形成。4)推动了体育专门学校的建立 7、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答:一,以为素质教育服务为主线 1.在时空观念层面,拓展学校体育的“界限”增强未来意识,关注学校体育与社会、家庭的“一体化”2.重视学生的“主体观” 二、关注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把学校体育作为一种传递各种文化的方式和纽带。 1、现代社会的特征及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哪些要求? 答:特征:良好的健康素质、终身学习的意识、高超的智力、乐观创新的心态和丰富的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求:1、学校体育要坚定的按照“健康第一”的思路开展工作,倡导终身体育思想,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2、重视在学校体育实践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情商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竞争拼搏和

成人教育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练习题A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 ()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D.企业家角色 2. 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不包括() A.诊断技能 B.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 3. 企业的决策时,管理者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拟购企业的目前状况及可能的发展余地等情况,这时管理人员需要的技能主要是()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诊断技能 4.当目标是由下而上制定时,制定的目标趋向于有哪些特点() A.质量较高、时间较长、成本较低 B.质量较低、时间较长、成本较低 C.质量较低、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D.质量较高、时间较短、成本较高 5.以下职能中,本身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的是() A.创新 B.组织 C.计划 D.控制 6.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感情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7.下列关于伦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乎伦理的管理具有他律的特征 B.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伦理判断和伦理行为可能更加一致 C.合乎伦理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 D.合乎伦理的管理仅仅把遵守伦理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

8.在下列哪一项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D.沟通角色 9.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你将授予哪种人以决策和行动的权利?() A.参谋人员 B.直线人员 C.咨询人员 D.一线员工 10.管理方格图中,5.5.型对应的领导方式是() A.任务型 B.乡村俱乐部 C.团队型 D.中庸之道型 11.当冲突双方势均力敌、争执不下,同时事件重大,双方不能采取妥协时,采取() A.回避 B.迁就 C.强制 D.合作 12.克制冲动并遵守内心信念的可能性最大的是哪种人?() A.自我强度高 B.自我强度低 C.具有内在控制中心 D.具有外在控制中心 13.根据领导的权变理论,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 A.领导者所采取的领导方式是民主式还是专制式 B.领导者的个人风格 C.领导者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D.领导者是否适应所处的具体环境 14.控制的目的是() A.改善组织的内部环境 B.保证组织不出现偏差 C.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 D.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15.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 ()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 计划 D.沟通角色

(完整版)学校体育学试题(本科)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第四套试题(ABC卷)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 B、终身体育 C、学校体育 D、竞技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 B、书、数 C、诗、书 D、射、御 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赛 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地 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 单的情况下,宜采用()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成人教育《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继续教育学院 函授站(点): 课程:大学英语 (作业考核线下) 院校学号:专业: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There are signs restaurants are becoming more popular with families.() A. that B. which C. in which D. whose 2. In no country Britain, it has been said, can one experience four seasons in the c ourse of a single day. () A. better than B. more than C. other than D. rather than 3. Our son doesnt know what to at the university; he cant make up his mind about the future. () A. take over B. take after C. take in D. take up 4. My father seemed to be in no to look at my school report. () A. mood B. emotion C. attitude D. feeling 5. He is about the chances of winning a gold medal in the Olympics next year. () A. optimistic B. optional C. outstanding D. obvious 6. The manager would rather his daughter in the same office. () A. had not worked B. does not work C. not to work D. did not work 7. The clothes a person wears may express his or social position. () A. curiosity B. status C. determination D. significance

学校体育学试题 本科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第四套试题(A B C卷)《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 B、终身体育 C、学校体育 D、竞技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 B、书、数 C、诗、书 D、射、御 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赛 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地 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 单的情况下,宜采用()

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新农职成人教育《高 等 数 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作业考核 线下) 院校学号: 专业: 班 级: 姓名: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函数y =的定义域是 。 2.设2(arccos )1y x =-,则dy = 。 3.10lim(12)x x x →-= 。 4 .不定积分x ? = 。 5.反常积分20x xe dx +∞-? =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设()f x 在(,)a b 内连续,且0(,)x a b ∈,则在点0x 处 ( ) A .()f x 的极限存在且可导 B .()f x 的极限存在但不一定可导 C .()f x 的极限不存在但可导 D .()f x 的极限不一定存在 2.若()f x 为(,)-∞+∞内的可导的奇函数,则'()f x 为(,)-∞+∞内的 (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非奇非偶函数 D .可能奇函数,可能偶函数

3.若()f x 连续,设220()()x g x f t dt =?,则'()g x = ( ) A .2(2)f x B .2(2)f t C .22(2)f x D .2()f x 4.若x e -是()f x 的原函数,则()xf x dx =? ( ) A .(1)x e x C --+ B .(1)x e x C -++ C .(1)x e x C --+ D .(1)x e x C --++ 5.下列曲线没有铅直渐近线的是 ( ) A .221()(1)x f x x -=- B .2 1 ()x f x e = C .ln ()x f x x x =+ D .1()1x f x e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8分,共56分) 1. 求极限 011 ()1lim x x x e →--。 CM

学校体育学试题4答案

4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终身体育 2、学校体育 3、绝对评价。 4、健康 5、课程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六艺中乐、射和御具有体育性质。() 2、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具有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实施素质教育后,体育教学应取消体育测试。() 4、学校体育结构和学校体育功能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5、体育课和课余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二者是可以独立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 6、所谓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玩得快乐。() 7、竞技体育是不能够进入学校的。() 8、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根据评价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9、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10、坚持“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意味着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须过多的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学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学生的 ( )、 ( ) 和 ( ) 等三个方面。 2、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有( ) 和 ( ) 两个方面的组织形式 3、体育课程编制的过程包括 ( ) 、( ) 、 ( ) 三个阶段。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学习五大领域,它们是( ) 、 ( ) 、( )、 ( ) 、 ( ) 。 5、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包括 ( ) 、 ( ) 、 ( )、 ( ) 、( )。 6、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 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俱乐部活动、 ( ) 和( )五种。 四.选择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体育考试试题加答案

《学校体育学》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校体育管理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 2.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增大练习密度、运动负荷. 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具有基础性、业余性特点。 4.体育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教师、学生、教材5 5.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说明、教材纲要体系和考核项目级标准三部分构成。 6.选择和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注意全面性、针对性和_多样性。 7.测定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常采用观察法、自我感觉法、生理测定法三种方法。 8.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校内竞赛、校外竞赛两种。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错 )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对)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对)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错)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的认识活动规律提出的。(错)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提出的。(错)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对)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对)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错)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对)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校体育管理:指用尽可能少的人力和物力,以最佳的手段和方法,遵循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计划、实施、检查、评定的工作过程。 2.教材体系:指以教学目标和任务为核心,遵循教材选编原则,将经过选择的各种教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组合成的统一整体。 3.运动负荷:指学生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4.定性评价:指对体育课中的各项评定内容,根据评价者的经验,从理论上对可的质量作出的分析与评价。 5.预先考核:指通常在学期初,为了解学生基础和特点所进行的考核。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

成教学院语言学期末考试试卷B

语言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 Part I. Multiple choice 30% (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vowels and consonants lies in ________ A. the place of articulation B. the obstruction of airstream C. the position of the tongue D. the shape of the lips 2. In English, words fall into two types, i.e. open classes and closed class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not belong to the open class? ________ A. nouns B. verbs C. pronouns D. adjectives 3. In English –ise and–tion are called __________. A. prefixes B. suffixes C. infixes D. stems 4. _______ put forward TG grammar? A. Chomsky B. Saussure C. Halliday D. Austin 5. This is what John does for Jane: he sends roses to her every day. The underlines words form ________. A. exophoric reference B. anaphoric reference C. cataphoric reference D. deictic reference 6. "Morning star “and “evening star "may have the same ______. A. sense B. reference C. meaning D. denotation 7. “Sam found the dog”. In this sentence, the underlined word plays the semantic role of _______. A. agent B. theme C. source D. goal 8. "Your money or your life?" is an example of _________ A. declarations B. expressives C. commissives D. directives 9. 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how context influences the way speakers interpret sentences is called ________ A. pragmatics B. semantics C. phonology D. sociolinguistics 10. The statement “What an awful meal you cooked.” violates the maxim of _______. A. Tact B. Generosity C. Approbation D. Modesty 11. "Jane had another date with John" is a case of _______

学校体育学试题5,

5,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 1、学校体育目标(总目标):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能较为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2、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习效果更好而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和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 3、健康: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4、体育课程实施:是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所选用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呈现方式等,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经验、风格,从学生学习水平、志趣,习惯以及教学的设备、资源、环境等条件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体育课程目标的综合过程。 5、课余运动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4分,对的打“√”,错的打“×”) 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内容。(×) 2、终身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思想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相互独立的教育思想体系。(×) 3、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具有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好高尚的道德情操。(×) 4、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六艺中乐、射和御具有体育性质。(√) 5、实施素质教育后,体育教学应取消体育测试。(×) 6、我国学校体育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完全一致。(×) 7、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水平、学习动机,以及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是影响体育学习策略获得和运用的内部因素。(×) 8、所谓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玩得快乐。(×) 9、学校体育中没有竞技体育的教学目标。(×) 10、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标准和方法不同,可分为诊断评价、形成期评价和综合评价。(×)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分为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和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三个过程。 2、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点是技艺性、情意性、 自然性、人文性。 3、体育课程编制的过程包括体育课程规划阶段、体育课程实施阶段、 体育课程评价阶段三个阶段。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_试题集

怀化学院体育学院2017体育人文知识抢答竞赛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英国教育家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学校应做到“三育并举”。 A.洛克 B.夸美纽斯 C.卢梭 D.巴塞尔 2. 认为“任何时代任何人,对于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于” 年幼儿童的教育,无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戏和娱乐。” A.卢梭 B.夸美纽斯 C.杜威 D.巴塞多 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文,提出体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养生”,而且在于“卫国”。 A.《强国梦》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少年强,中国强》 D.《体育之研究》 4.我国的古代学校体育,是从开始出现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骑士七艺的内容是。 A.骑马、跳高、投枪、击剑、狩猎、角力和吟诗 B.骑马、游泳、投枪、射剑、狩猎、攀登和吟诗 C.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猎、下棋和吟诗 D.骑马、跳舞、投枪、击剑、狩猎、角力和吟诗 6. 1.身体发展主要包括等多方面综合的发展。 A.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机体适应能力 B.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技能、社会适应能力 C.身体状态、身体机能、体能、基本活动能力 D.身体姿势、身体机能、体能、机体适应能力 7.我国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学习目标与内容标准划分为五个领域,分别是: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A运动兴趣B运动技术C运动知识D运动参与 8. 体育学习评价标准的,在很大程度上能很好地发挥体育学习评价的激励功能,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 A复杂化B单一化C简单化D多元化 9.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体育课与。 A. 体育教学活动 B. 社会体育活动 C. 学校体育活动 D. 课外体育活动

成人教育试卷(A)答案期末考试复习题

济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A)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5小题,共计15分) 1、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 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2、物质:就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的关系。 4、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5、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 度、组织和设施。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5小题,共计10分;只判断,不需说明理由)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共计2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D 2、B 3、D 4、A 5、A 6、BCD 7、ACD 8、C 9、AB 10、D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5小题,共计40分) 1、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和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的历史继承性。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3、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向量变的转化。 4、简述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当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间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五、论述题(15分) 真理是具体的、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第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性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第三,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一要坚持,二要发展,把坚持和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公式、生搬硬套的绝对主义错误,又要反对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相对主义错误。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

1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 发展概况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体育 2.大众体育 3.竞技体育 4."六艺"(西周) 5."六经" 二 填空:(每空0.5)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 )年 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 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 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 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 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 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 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 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 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 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 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 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 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 () A :50年 B :100年 C :150年 D :200年 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 ()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 :礼乐 B 书数 C : 诗易 D :射御 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 () A :秦 B :汉 C :唐 D :宋 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 A :唐 B ;宋 C :元 D :明 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 () A :乾隆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颜元 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 () A :1903 B :1913 C :1923 D :1933 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恽代英 D :颜元 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 () A :1950 B :1956 C : 1957 D :1958 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 A :1955 B :1956 C :1957 D :1958 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 () A :1977 B :1978 C :1979 D :1980 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 () A :1990 B :1991 C :1992 D :1995 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 :场外性 B :竞技性 C :技术性 D :基础性 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5分) 1.学校体育的主要特性是 ()()

《学校体育学》题目

简述应试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反映 (1)只抓学校代表队的尖子运动员 (2)忽视学生个人兴趣 (3)以达标技评为目的 (4)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简述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1)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 (2)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需要 (3)社会发展的需要 (4)学校教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 (5)学校体育的环境和条件 简述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1)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理论基础 (2)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 (3)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简述我国古代六艺教育的主要内容。 (1)礼指礼节,主要是道德教育 (2)乐指指音乐、诗歌、舞蹈的教育 (3)射指射箭技术的学习。 (4)御指驾车技术的学习。 (5)书指书法的学习。 (6)数指算数知识的学习。 请简要回答什么是体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2)一个学科知识点在整个学科知识中的地位,及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能给学生发展带来的贡献决定了它是否为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一方面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4)“教学难点”另一方面指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 简述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1)教育功能,即促进智力发展;形成优良品德;培养审美情趣

(2)健身功能,即养成正确身体姿势,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机能水平;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3)娱乐功能,即调节感情、丰富生活,缓解神经紧张和疲劳;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简述体育教学目标表述应包含的要素。 (1)行为主体 (2)行为动词 (3)行为情景或条件 (4)表现程度 简述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1)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和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3)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4)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简述体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1)改造现有的竞技运动项目

成人高考期末模拟考试

成人高考期末模拟考试

————————————————————————————————作者:————————————————————————————————日期:

深 圳 技 师 学 院 培 训 中 心 学 历 部 成人高考 (数学文科类)期末综合测试试卷(二) 拟 题 人: 谢 合 垣 电话; 姓名: 成绩: 一、耐心填一填:(每题2分,共40分) 1. 若Ω={1,2,…,8 } ,A = {1,3,6 },B={2,4,6},则(ΩA ∩B .=( ). 2. 函数f (x) = x 2 – 9x + 8 与 x 轴的交点是 ( ) 对称轴是 ( ) 3. 点P (- 7 , 8 ),在第 ( )象限 ,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及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4,“k 1= k 2”是“直线y = k 1 x + 3和直线 y= k 2 x + 8平行”的( )条件 5. 等差数列{}n a 中,d = 3,a 1 + a 2 + a 8 = 54,那么a 1的值是( ) 6. 数列4 , 2 , 1 , 0.5 , 0.25, …的通项公式a n = ( ),s 6 = ( ) 7. 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为S n = n 2 - 7,那么a 5 =( ) 。 8. 若函数y =3sin kx cos k x 的周期是3π, 则k =( )。 9. 函数y = 4 s i n 8x – 3 cos8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周期是( ). 10. 若sin θ <0, 且tan θ >0.则 θ在第( )象限. 11, 在[0 ,2π]内,当x = ( )时,y = 5sin2x + 3 有最大值y =( )。 12.向量α=(2,3 ),β=(– 4,5 ),若α– 4β =( 3 x ,y +1)则y + x = ( ). 13、 直线3x – y + 3 = 0 的倾斜角为( ) 14、点A (3 ,b )在圆0762 2=--+x y x 内,则b 的取值范围为( ) 15、对称轴为坐标轴,离心率e =0.5, 长轴长等于20的椭圆方程为( )。 16、到两点F 1( 0, 5 ), F 2 (0, -5 )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8的轨迹方程为( ) 17、抛物线x = - 4y 2 的开口方向为 ( ) ,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 18, 从甲、乙两人生产的产品中各抽取5个,测得其重量如下(单位:克) 甲产品的重量:14.7 14.9 15.2 15.0 15.2 ; 乙产品的重量:15.4 14.6 15.3 14.9 1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