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概论考试重点

环境工程概论考试重点
环境工程概论考试重点

13

186、高锰酸钾修正法测定水中溶解氧,主要是消除()的干扰。 A.亚硝酸盐 B.亚铁离子 C.铁离子 D.氟离子答:B 187、下列水样用碘量法测定溶解氧会产生负干扰的是( C )。 A.清洁地表水 B.含亚铁离子 C.含三价铁离子 D.含硫化物 188、测定溶解氧所需的试剂硫代硫酸钠溶液需()天标定一次。 A.1 B.2 C.3 D.4 答:A 189、我国目前测定硫化物的方法有()。

A.亚甲兰光度法 B.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 C.碘量法 D.硫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滴定法答:ABCD

190、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 ABCD )。 A.有机物 B.亚硝酸盐 C.亚铁盐 D.硫化物 191、常用来反映水体受到耗氧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标有( ABCD )。 A.高锰酸盐指数 B.化学需氧量 C.TOC D.TOD 19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按照( C )的原则执行。

A.由所属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B.由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C.分级管理

D.由国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193、根据国务院1998年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建设项目建成投

入试生产阶段后,( B )内应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A. 2个月 B. 3个月 C. 15个月 D. 24个月

194、对照“环评”对“工程初步设计”的调查,主要是检查(B )的要求。

A.工况是否符合验收

B.“工程初步设计”是否落实“环评”及其批复提出

C.是否落实敏感点保护

D.建设项目生产人员是否符合生产

195、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中污水监测的对象有( ABCD ).

A.工业污水处理设施

B.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C.与外部水环境相沟通的界面

D.必要的外部水环境

196、对固体废物的处理的最佳途径是( A )。

A. 综合利用

B.焚烧处理

C.填埋处理

D.堆存 1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达标指的是( D )。 A.污染物排放浓度达标 B.污染物排放速率达标

C.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速率任一达标

D.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均达标

198、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时,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浓盐酸的作用是( B)。

A.帮助溶解

B.防止氯化亚锡水解

C.防止氯化亚锡被氧化

D.调节酸度

199、工业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是各种各样的,按其存在的状态可分为两大类:( B ) A. 一类是气溶胶,另一类是颗粒物。

B. 一类是气体物质,另一类是存在于气体中而形成气溶胶的颗粒物。

C. 一类是无害气体胶,另一类是颗粒物。

D. 一类是有害气体胶,另一类既含有气态污染物,又含有颗粒物,例如燃料燃烧废气。200、Cr3+

是生物体中( B )的元素。

A.没有

B.必需

C.有害

D.可有可无 201、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所采取的方法,在化学上称为(C )。

14

A.中和反应

B.置换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络合反应

202、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时,取样量应保持在使反应后,滴定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量为加入量的( D )。

A.1/5-4/5

B.1/5-3/4

C.1/5-2/3

D.1/5-1/2 203、挥发性酚多指沸点在(D)以下的酚类,通常属一元酚。 A.200℃ B.210℃ C.220℃ D.260℃

204、当测酚水样含油时,可用四氯化碳萃取以去除干扰,加入四氯化碳前,应先( C ) A.进行预蒸馏 B .加入盐酸调节PH在2.0-2.5之间 C.加入粒状氢氧化钠调节至PH12.0-12.5之间

D.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12.0-12.5之间 205、用污水灌溉的田块进行土壤样品采集适用(D)。

A.蛇形采样法 B.棋盘式采样法 C.梅花形采样法 D.对角线采样法

206、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开阔,但土壤不均匀的田块进行土壤样品采集适用(B)。 A.蛇形采样法 B.棋盘式采样法 C.梅花形采样法 D.对角线采样法 207、土壤有机质是土壤

中( B )的总称。

含碳化合物 B.含碳有机化合物 C.动植物残体 D.土壤微生物 208、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测定,应采用( A )。

A.浸取法

B.酸溶法

C.碱溶法

D.全消解法

20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登记表中不包含的水污染控制项目有( D )。 A.化学需氧量 B.氨氮 C.石油类 D.总磷

210、建设项目试生产需要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建设单位方可进行试生产。试生产阶段一般为( D )。

A.5个月

B.6个月

C.4个月

D. 3个月 21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工况要求,各项监测一般应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办法》,在设计生产能力的( B )。 A.50%以上负荷进行监测 B.75%以上负荷进行监测 C.70%以上负荷进行监测 D.95%以上负荷进行监测 212、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有关规定,“对型号、功能相同的多个小型环境保护设施效率测试和达标排放检测,可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原则为:随机抽测设施比例不小于同样设施总数的( D )”。

A.40%

B.75%

C.60%

D.50% 213、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有关规定,“对有明显生产周期、污染物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对污染物的采样和测试一般为(D)(不应少于执行标准中的次数)”。 A. 3—4个周期,每个周期6次 B. 2—3个周期,每个周期6次 C. 1—2个周期,每个周期2---4次 D. 2—3个周期,每个周期3—5次

214、下列(D)项目是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开发建设项目,工程竣工后进行环保验收时应提交环境影响调查报告(表)。

A.火电厂扩建 B. 化工厂扩建 C. 橡胶加工 D. 山区修建铁路 215、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是一种特定目的的监测, 是环境监测人员在事故现场, 用小型便携, 快速检测仪器或装置, 在尽可能短时间内, 根据事故所发地的特点, 作出定性、定量分析, 从而确定出(ABC )。

A. 污染物质的种类

B. 各种污染物的浓度

15

C. 污染的范围及其可能的危害

D.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216、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它具有( ABCD ),而且它的危害严重,污染影响长远且难完全消除等特点。(1)

A. 突发性

B.不确定性

C. 变动性

D. 危险性

217、监测结果及预测结果出来后,应迅速编制应急监测专项报告,其具体内容包括( ABCD )以及有关污染区域图、监测点位图等。然后及时送达领导决策机关。 A.污染事故发生的地点、单位 B.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物的浓度

C.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及可能的危害程度

D.控制污染发展态势的应急处置建议 218、目前的应急监测技术主要有( ABCD )以及实验室仪器等。 A. 快速检测管或检测箱 B. 单项的简易快速检测仪器 C. 野外水质化验室 D.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 219、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灵敏度高①)。①灵敏度高②速度快③操作简便

220、无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定量多采用(①)法。①标准加入②工作曲线③直读221、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灯电流太高会导致(),使()下降。①谱线变宽②灵敏度③谱线变窄④准确度答案:①②

222、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如果试样粘度过高,在试样进入雾化室后,就会粘附在室内壁上,而产生(①)效应①记忆②增敏③机体

22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只是把待测原子的吸收线与其它谱线(分离开),而不是用它来获得(单色光)。

①分离开②过滤掉③单色光④散射光答案:①③

224、目前原子吸收仪器的光电倍增管可在()nm波长范围内工作。①190—850 ②100—150 答案:①

22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用的空心阴极灯是一种特殊的()管,它的阴极是由()制成。

①辉光放电②无极放电③待测元素的纯金属或合金④纯金属或合金答案:①③ 226、用0.5法拉第(F)的电量可从CuSO4溶液中沉淀出大约多少克铜? (原子量:Cu为64; S为32;O为16)

①16 ②32 ③48 ④64 ⑤128 答案:①

227、测定各种酸和碱(0.1mol/L溶液)相对强度的方法是,()。

①用石蕊试纸试验每个溶液②加海绵状锌观察气体的放出③细心嗅一嗅每种溶液的气味④用极谱仪测量每个溶液⑤测量每个溶液的导电率答案:⑤

228、1摩尔电子和下列哪个值相同?

①1安培—秒②1库仑③1法拉第④1单位电荷⑤1居里答案:③

229、下列因素中哪一项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主要因素?

16

①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②非吸收光的影响③非单色光的影响④被测组分发生离解、缔合等化学因素答案:①

230、摩尔吸光系数是每个有色化合物在一定波长下的特征常数,摩尔吸光系数是(②)①随光度计的不同而不同②不同光度计有相同的摩尔吸光系数③随灵敏度的改变而改变

231、分光光度计与比色计的组成器件主要区别是(②)

①仪器的测量精度②单色器的种类③仪器灵敏度④光源

232、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火焰中,生成的固体微粒对特征波长的光波产生((1))(1)光散射(2)光吸收(3)无影响

233、氘灯背景校正适合的校正波长范围为((3))

(1)大于350 nm (2)小于190nm (3)190~350nm之间(4)都不正确 234、原子吸收光度法锐线光源有三种,以((1))灯应用最广泛。

(1)空心阴极灯(2)高强度空心阴极灯(3)无极放电灯 235、塞曼效应是指光谱线在磁场中发生分裂的现象,结果会使检测谱线((2))。(1)光强度增强(2)光强度减弱(3)光强度不变

236、下列不属于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有((4))(1)灵敏度高;(2)取

样量少;(3)在炉中直接处理样品;(4)抗干扰能力强

237、气相色谱法分析非极性组分时应首先选用()固定液,组分基本按沸点顺序出峰,同沸点的组分中极性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1)非极性(2)极性(3)无所谓答案:(1)

238、气相色谱分析非极性组分时,一般来说组分((2))最先流出色谱柱。(1)分子量大的;(2)分子量小的;(3)与分子量无关

239、商品出售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必须提供的((2))数据,是判断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在已知杂质存在时能否使用的一个有用的定量指标。(1)内阻(2)选样性系数(3)灵敏度(4)量程

240、电阻率的倒数叫电导率,K=1/ρ,其单位用((2))表示。

(1)厘米/西门子(或cm/S) (2)西门子/厘米(或S/cm) (3)西门子/厘米2

(或S/cm2) (4)厘米/西门子2(或cm/S 2) 241、监测人员技术考核合格证有效期为: 5年、10年、20年答案:5年。

242、衡量实验室内测试数据精密度的指标常用以下哪些表示?①相对误差②标准偏差③相对标准偏差④加标回收率。答案:②标准偏差③相对标准偏差。

243、衡量实验室内测试数据准确度的指标常用以下哪些表示?①相对误差②标准偏差③相对标准偏差④加标回收率。答案:①相对误差④加标回收率。 244、校准曲线的特征指标是:

①回归方程②精密度③截距(a)④斜率(灵敏度)(b)⑤剩余标准差(SE)⑥线性相关⑦线性相关系数(γ)答案:③④⑤⑦

环境工程概论习题

环工习题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 1.废水处理的最终目标同该厂所在地区整体的环境目标紧密相关。 2.按作用原理,废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基本类型。 3. 格栅按清渣方式分为人工格栅和机械格栅两种。 4. 利用重力沉降原理来完成固液分离目的的常见构筑物有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和重力浓缩池。 5. 影响废水中悬浮颗粒体沉淀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固液密度差、颗粒大小、水的动力学条件及水的粘度。 6. 沉砂池分为平流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两种类型。 7. 按池内的水流方向,沉淀池通常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和辐流沉淀池三种。 8. 设置淹没潜孔、穿孔墙或导流窗的目的在于整流。 9. 斜板(管)沉淀池不适合于分离生物污泥。 10.从内部过程看,化学混凝分为凝聚和絮凝两种。 11.无机型混凝剂主要起凝聚作用,有机型混凝剂主要起絮凝作用。 12.聚合氯化铝的英文缩写是PAC。 13.聚合硫酸铁的英文缩写是PFS。 14.聚丙烯酰胺的英文缩写是PAM。 15.按离子型来分,聚丙烯酰胺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三种。 16.影响废水的化学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废水水质、混凝剂类型、混凝剂的配置和投加方法、混合和反应条件。 17.往往以药液的均匀性(是否有未溶解的粘性团块)及药液的粘度对聚丙烯酰胺的配置效果进行初步判断。 18.化学混凝系统的日常操作管理内容有混凝剂保存及药效分析、混凝药液配置、混凝条件控制与絮体性状观察、混凝效果测定及设备维护保养等。 19.石灰的投加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20.工业液碱中NaOH的有效浓度一般为30%左右,液碱投加前需配制成5%~15%的稀溶液。 2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白云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CO3。 22.采用石灰石作为中和滤料时,要注意预防和消除滤料表面结壳和附着碳酸气。 23.通过降低进水中硫酸浓度和提高废水的水流速度,可以有效地消除中和时石灰石表面结壳。 24.通常将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物质称为吸附剂,如活性炭。 25.吸附剂是通过分子引力(范德华引力)、化学键力和静电引力来完成吸附作用的,相应地吸附也就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三种类型。 26.当吸附速度与解吸速度相等时,吸附过程才达到平衡。 27.沸石通常用于废水的脱氮处理,其作用原理主要为吸附与离子交换。 28.当使用粉末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时,必须考虑防火防爆措施。 29.吸附剂的再生方法主要有加热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30.吸附法属于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只有当废水经过了充分的常规处理之后才使用。 31.吸附塔无法进水的主要原因有进水管堵塞、吸附床内部压力过高、出水阀门锈死或损坏等。 32.吸附塔吸附容量下降、出水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有进水水质不合格、反冲洗不彻底及吸附剂再生不当等。 33.吸附剂跑料过多的原因有反冲洗强度过大、底部配水系统损坏及吸附床的偏流或沟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题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环境 环境定义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必须和相关的外部条件的综合体。其中心实物是人类。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部分。 2. 人类生存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水、大气、生物、土壤、岩石和太阳辐射等要素。 人工环境:是指由人类的各种活动所形成的各种环境各种要素的综合体。 3. 环境问题定义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要素引起环境质量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对环境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 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1)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

(2)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环境。 环境问题的危害: (1)危及生物的生存; (2)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4. 国际上著名的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八大公害事件 (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3)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5)日本水俣病事件;(6)日本骨痛病事件;(7)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8)日本米糠油事件。 6. 1962年美国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环境科学的诞生 7.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政策中的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8.环境污染中“三废”是指废气,废水,废渣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 8.地球化学性疾病 概念:由于地壳表面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造成某一地区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元素过多或不足,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最典型的地球化学性疾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地方性氟中毒等。 9.环境污染物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题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 境污染与破坏。 2.按照资源利用特性,可将资源划分为:耗竭性资源、非耗竭 性资源。 3.生态系统具有的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4.生态系统的组成分别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 机环境。 5.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形式为有机物质,为单向的;能量 流动过程遵从林德曼规律。 6.清洁大气的主要组成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臭氧。 7.大气圈分为五层,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 散逸层。 8.对流层厚度一般为8~20km ;占有大气质量的 75% 。 9.按照大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可将污染物分为:气态型、颗粒 型。 10.气态型污染物的种类分别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 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 11.衡量悬浮颗粒物污染的的主要指标是: PM10 、 TSP 。 12.按照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将污染源划分为:工业污染源、生 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

13.大气环境标准的类型有: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14.我国依据城市区域功能不一样,将城市区域划分为三类,将 环境空气质量划分为三级,其中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15.与大气影响密切的气象因子有:气温、气压、空气湿度、 风、云况、能见度。 16.风有大小和方向,人们将风的方向划分为 16 方位。 17.地面的热量来源于太阳;大气热量则来源于地面长波辐射。 18.气温直减率是指空气快在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100m)时温度 改变的大小。干燥空气团在绝热上升或下降100m,温度改变幅度为 1℃。 19.依据干绝热直减率的相对大小,可将大气层结划分为中性层 结、等温层结、正常分布层结、逆温层结。 20.逆温层不利于大气扩散,依据逆温形成的机理可将逆温划分为下 沉逆温、辐射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 21.依据不同的大气稳定程度,烟流可以划分为5种不同形态,它们 是波浪形、锥形、扇形、爬升形、熏烟形。 22.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扩散有两种方式,为分子扩散、平流输送。湍流扩散理论主要阐述的是湍流与烟流传播及湍流与物质浓度衰减的关系;当前有关湍流扩散的理论分别有泰勒模式、萨顿模式、高斯模式。 23.烟囱有效高度是指烟囱的物理高度和烟气抬升高度之和。 24.常用的处理易溶解于水的气态污染物的吸收设备有:喷淋塔、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 1、环境容量 指地球生物圈或某一区域环境对人口增长与环境发展得承载能力。 ●可供人类开发利用得自然资源得数量、 ●环境消解废物得最大负荷量、 2、环境自净 指受污染得环境,在物理、化学与生物等自然作用下,污染物浓度或总量得降低过程。 ●环境得物理净化 ●环境得化学净化 ●环境得生物净化 第二节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定义: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要素引起环境质量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得生产、生活与健康带来不利得影响。 2.世界八大公害事件(Public Nuisance Events)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多诺拉事件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 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 第三节、当代世界面临得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 2、气候变暖 3、酸雨 4、臭氧层破坏 5、大气污染 6、海洋 生态危机6、水体污染7、固体废物8、森林与草原植被减少9、生物多样性减少 中国得环保方针 ⑴早期“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 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⑵三建设、三同步、三统一”方针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城乡建设 ?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得统一 国家重点控制项目 3河:辽河, 淮河,海河 3湖:太湖,巢湖,滇池 2控制:二氧化硫控制,酸雨控制 1海:渤海 第四章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态学得演化 1、种群:在一定地段上群落中得一个种得所有个体就就是一个种群。 2、群落:在一定自然区域得环境条件下,许多不同得生物相互依存,构成了有着密切关系得群体。 3、生态学得演化 第一阶段(个体生态学):研究生物个体与环境得相互关系,比如植物个体发芽-开花- 结果-落叶-休眠、 第二阶段(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得个体空间分布与数量变动规律 第三阶段(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群落与环境得关系 第二节、生态系统(ecosystem) 1、定义:生态系统就是指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得环境所形成得相互 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变、达到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得统一整体,就是生态学得基本功能单位、 生产者绿色植物 生物群落消费者各种动物 分解者微生物 生态系统 非生物环境无生命物质与能量 2、、生态系统得结构 生物结构: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形态结构:生物成分在空间、时间上得配置变化、 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得途径,最重要得就是通过营养实现得3、生态系统得功能 (1)、生物生产(2)、能量流动(3)、物质循环(4)、信息传递 第三节、生态平衡 1、生态平衡: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其环境总就是在不断进行着能量、物质 与信息得交流,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得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平衡还表现为生物种类与数量得相对稳定。 第四节、生态破坏——生态平衡失调 1.生态平衡失调(ecological disturbance):当外界施加得压力(自然或人为)超过了生态系 统得调节能力或补偿功能后,都会导致其结构破坏、功能受阻,正常得生态关系被打乱、反馈自控能力下降,甚至不能自我修复,使整个生态系统衰退或崩溃,这就就是生态平衡得失调 2、生态平衡失调得标志 (1)生态平衡失调得结构标志:生态系统出现了缺损或变异、 (2)生态平衡失调得功能标志:能量流动在系统内得某一个营养层次上受阻或物质循 环正常途径中断、 第五章大气污染及防治技术 要掌握得内容: 污染得种类、来源及其危害 大气污染物扩散原理及其模式 大气污染控制(排放标准、综合控制措施)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

2011 级《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 1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2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分类 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 3环境污染物的远期危害 三致作用:即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 4可再生资源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5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可再生的能源是能够不断得到补充供使用的一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有时也称初级能源。 二次能源是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是须经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短期内无法再生的一次能源,但它们又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6生态系统的组成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四部分 7生态学的基本任务 生态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生态学规律,探讨生态自然保护的原则和机制,以减少对

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合理和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协调生态环境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 8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若大气污染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则称其为一次污染物。(如SO2、H2S 、NO 、NH3、CO、CO2、CmHn , HF 、HCl 若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则所形成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如硫酸云雾和光化学烟雾、SO3, H2SO4、 MSO4 、NO2 、HNO3、MNO3 、O3 、醛、酮、过氧乙酰基硝酸酯。 9 除尘器分类 依照除尘器除尘的主要机制可将其分为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四类。 10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某些微量组分,能使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热辐射, 却被这些组分吸收,使大气增温,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11大气污染光化学污染 大气污染最通常的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12 大气圈 一般是将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叫做大气圈,其厚度通常是从地球表面到1000—1400Km 的气层。 13光化学烟雾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试题B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B) 一、选择题(6分,每小题1分) BDBDBA 二、填空(15分,每空1分) 1. 竖流式、斜流式(或斜板(管)沉淀); 2. 大阻力配水系统、小阻力配水系统; 3. 氯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 4.0.3; 5. 风玫瑰图; 6. 水体浸泡、雨水淋溶; 7. 最终处置或无害化处置; 8. 常压或低压下的稀溶液、溶液中末发生化学反应的那部分溶质的分子浓度; 9. 电晕电极、集尘极; 三、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本题评分主体意思2~3分,其他情况酌情加分) 1. 亏氧量是指在某一温度时,水中溶解氧的平衡浓度(即该温度下的饱和溶解氧量)与实际浓度(即实际溶解氧量)之差。 2. 投配率指每日加入消化池的新鲜污泥体积或高浓度污水容积与消化池客积的比率 3. 气体吸附指气体混合物与适当的多孔性固体接触时,利用固体表面存在的未平衡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把混合物中其一组分或某些组分吸留在固体表面上的分离气体混合物的过程。 4. 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之间,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5. 固体废物与垃圾: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己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 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评分依据详见各题) 1.简述分析自由沉淀与絮凝沉淀过程的区别。 答:根据悬浮颗粒的浓度及特性可将其在水中的沉降过程分为四种基本类型:①自由沉降——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砂池、初次沉淀池内的初期沉淀为此类型。②絮凝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各颗粒之间相互粘结,其尺寸、质量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沉速亦随深度而增加。混凝沉淀池、初次沉淀池的后期、以及二次沉淀池的初期为此类型。(每部分3分,其他情况酌情加分) 2.简述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 答:可分为丝状菌大量繁殖和非丝状菌引起的膨胀。丝状菌膨胀原因:含溶解性碳水化合物多的污水往往发生由浮游球衣细菌引起的丝状膨胀;水温较低;营养物质、溶解氧不足等;非丝状菌性膨胀主要发生在污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太高时。微生物的负荷高,细菌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物,但由于温度低,代谢速度较慢,就积贮起大量高黏性的多糖类物质。(3分)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试题A2012

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考试试卷(A )(时间 120分钟) 1. 以下不属于化学性水质指标的为 A.COD B.TN C.硬度 D.SS 2. 常通过BOD/COD 值的大小判断废水可生化性能。当B/C> ,可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处理,值越大可生化性越强。 A.0.1 B.0.3 C.0.5 D.1 3. 活性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法的操作不当时常出现的现象,下列指标常用来表示衡量活性污泥膨胀指标的为 A.SV B.MLSS C.θc D. MLVSS 4. 根据颗粒污染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将大气中粒径小于100μm 的所有固体颗粒称为 A.PM 10 B.PM 100 C.TSP D.粉尘 5.大气稳定度常采用气温垂直递减率(γ)和干绝热递减率(γd )对比获得。下面不同的条件下,大气层结是稳定的为 A. γ=γd B. γ<γd C. γ>γd D. γ/γd =2 6.固体废弃物焚烧技术过程要保持最佳的燃烧水平,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的不包括 。 A.燃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 B.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状态 C.温度 D.有机物的含量 1. 在众多的除尘器中,对大颗粒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小粒径除尘效率不高,常用来作为预处理的除尘器主要有 和 。 2. 噪声源的发声机理可分为机械噪声、 和电磁噪声 。 3. 烟囱排烟时,烟气所能达到的高度称为有效源高,其数值等于 和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之和。 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三化”原则指 、 和无害化。 5. 城市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可考虑采用 和厌氧生物发酵技术为主的生物转化工艺。 6. 固化处理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特有害固体废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体基质内,使之呈现化学稳定性或密封性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试列举两种固化技术- 、 。 7.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工艺的区别有,物理吸附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引起的 (填多或单)分子层的吸附。 8. 测定废水的BOD 时,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第二阶段是 。 9. 人工湿地是将废水有控制地投配到人工构筑的湿地上,利用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的联合 作用处理废水的一种处理系统。依据水的流态的不同可分为表面流湿地、 和 。 1. 总量控制: 2. COD : 3. 凝聚与絮凝: 4. 自由沉降径: 5. 固体废物与垃圾: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环境保护(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什么是原生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 2、什么是次生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3、什么是酸雨?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方式形成的 降水(如雾、露、霜、雹等),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 4、酸雨中人为排放的哪两种物质是形成酸雨的两种主要物质。 人为排放的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两种主要物质 5、生物多样性是什么?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6、什么是优先污染物? 在众多的污染物中筛选出的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的污染物,亦称优先控制污染物 7、什么是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指进人大气的一次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或一次污染物与正常大气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在太阳辐射线的参与下引起光化学

反应而产生的新的污染物,它常比一次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 8、我国的环境保护八项管理制度中原三项是什么? 原三项:三同时原则、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制度 9、什么是三同时原则?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这一规定在我国环境立法中通称为“三同时”制度 10、排污收费制度。 是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超过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按标准交纳费用的制度 第二章 1、磷肥工业用磷矿、焦炭、硅石生产黄磷。反应式中产生了哪些污染物? Ca3(PO4)2+5C+3SiO2=2P+5CO↑(废气)+3CaSiO3(废渣)2、污水中固体污染物常用哪两个指标来表示? 固体污染物常用悬浮物(SS:mg/L)与浊度两个指标来表示 3、什么是化学需氧量(mg/L )(COD)? 它表示在酸性条件下,用强的化学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 所消耗的氧量 总需氧量(TOD):污水在高温下燃烧所需的氧量。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试题B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B)一、选择题(6分,每小题1分) BDBDBA 二、填空(15分,每空1分) 1. 竖流式、斜流式(或斜板(管)沉淀); 2. 大阻力配水系统、小阻力配水系统; 3. 氯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 4.0.3; 5. 风玫瑰图; 6. 水体浸泡、雨水淋溶; 7. 最终处置或无害化处置; 8. 常压或低压下的稀溶液、溶液中末发生化学反应的那部分溶质的分子浓 答:根据悬浮颗粒的浓度及特性可将其在水中的沉降过程分为四种基本类型:①自由沉降——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砂池、初次沉淀池内的初期沉淀为此类型。②絮凝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各颗粒之间相互粘结,其尺寸、质量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沉速亦随深度而增加。混凝沉淀池、初次沉淀池的后期、以及二次沉淀池的初期为此类型。(每部分3分,其他情况酌情加分) 2.简述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 答:可分为丝状菌大量繁殖和非丝状菌引起的膨胀。丝状菌膨胀原因:含溶解性碳水化合物

多的污水往往发生由浮游球衣细菌引起的丝状膨胀;水温较低;营养物质、溶解氧不足等;非丝状菌性膨胀主要发生在污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太高时。微生物的负荷高,细菌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物,但由于温度低,代谢速度较慢,就积贮起大量高黏性的多糖类物质。(3分) 措施:①可调整、加大空气量,及时排泥,在有可能时采取分段进水,以减轻二次沉淀池的负荷等。②营养物质等不足时采用投加营养物质等方法。(3分) 3. 简述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 答:当污水与滤料等载体长期流动接触,在载体的表面上就会逐渐形成生物膜。阐述有机物、 (2 (1)求该沉降室能 100% 捕集的最小粒径(30℃下空气粘度系数为 1.87×10-5Pa ?S )。(5分) (2)该除尘器对粒径为50μm 的粉尘的去除效率为多少?(5分) 解:重力沉降室除尘效率:20 ()18p c s i p c g h u L LW d h H H v H Q ρημ===<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汇总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环境 指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背景。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并以人为中心围绕着人的物质世界。 2、环境问题 狭义上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人们周围环境结构与状态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广义上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3、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指满足当前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两点:其一是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其二是保存子孙后代发展的潜力。 4、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工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革除有毒材料,减少所有排放物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则要减少从原料到最终处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5、水体污染 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使该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本底含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用途。 6、BOD与COD BOD:在水体中有氧的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COD:在一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K2Cr2O7、KMnO4)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溶解氧量。 7、水体自净 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经扩散、稀释、沉淀、氧化还原、分解等物理化学过程及微生物的分解、水生生物的吸收等作用后,浓度自然,就这就是水体的自净作用。 8、水体富营养化 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水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可供水中藻类吸收利用的形式,因而藻类大量繁殖,成为水体中优势种群,使得鱼类死亡的现象。一般说,总磷和无机氮分别超过20毫克/米3,300毫克/米3,就可以认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 9、大气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10、PM10 飘尘微粒粒径<10um 长期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 11、逆温: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12、固体废物 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赋存的物质。 13、固化处理 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危险废物掺合并包容在密实的惰性基材中,使其稳定化的一种过程 14、固体废物资源化 资源化就从广义来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指的是从原料制成成品。经过市场直到最后消费变成废物又引入新的生产—消费的循环系统。

环境工程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2、臭氧层:地球上空10~50 km臭氧比较集中的大气层, 其最高浓度在20~25 km处,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3、BOD5:生化耗氧量是“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常记为BOD,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如果进行生物氧化的时间为五天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4、环 境: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 5、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以降水的形式或者在气流作用下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6、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 7、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以及有机物质的作用,造成藻类大量繁殖和死亡,水中溶解氧不断消耗,水质不断恶化,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 8、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9、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10、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1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以“微米”为单位 12、生物塘:稳定塘旧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过程相似。 13、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14、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它是一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流曝气沟渠,污水渗入其中得到净化 15、噪声污染: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二、简答题 1、简述绿色能源有哪几类? 答:绿色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水能、氢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等

环境工程概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 1、环境: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 类周围的各种总自然因素的总和。社会环境指的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的结果,指人类的社会制度经济状况职业分工文化艺术卫生等建筑和生产关系等。 2、环境保护: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措施,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保护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用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3、为什么将自然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是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的发展中国家,环境负荷大,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被不断破坏和浪费,已经出现 了资源短缺现象,为了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 能力的发展。 5、为什么需要全球合作:因为每个地区和国家之间情况不同,资源的多少的分 布影响着各地区的利用情况。只有达成一致才能使得资源合理利用。发达国家应注意不能过多的开采和利用某些落后地区的资源。而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应对实际情况分析,不能盲目的利用。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能形成资源共享。 6、为什么说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的过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从而把经济活动对 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7、什么事清洁生产?什么是清洁产品?举例说明: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清洁产品:指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生产、流通使用及使用后的处理处置,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产品。 8、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物质循环,其特点如何? 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 9、当前人类的主要能源资源有哪些?那些能源对环境污染最严重?那些污染 小一些? 最原始的木材干草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自然能源风能水能新型能源太阳能氢气然后是概念能源 清洁能源:太阳能水、地热、天然气严重的:煤石油核裂变燃料 10、新能源有哪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核能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沉降。 2.对城市噪声而言,主要来自交通噪声,工厂噪声和生活噪声。3.污染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是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 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填埋、焚烧、堆肥。5.水体中某些藻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会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这种现象若发生在海洋中称为赤潮。6.处理工业废水最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是活性污泥法。 7.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8.水体污染的人为源按人类活动方式可分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 9.按化学性质进行分类,一般将化工废渣分为有机废渣和无机废渣。10.在化工行业中,具有普遍性的大气污染物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 11.电磁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有屏蔽辐射源、距离控制及个人防护三个方面。 12.污泥最佳的最终处置办法是应用在农业上。 13.“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 9.影响人类生活的电磁污染源有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种。10.热污染的间接来源是能源的大量消耗,直接来源是工厂所排放的废热水和废热气。 11.从微生物的代谢形式出发,生化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好氧处理

和厌氧处理两大类型。 12.从微生物的代谢形式出发,生化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两大类型。 13.污泥最佳的最终处置办法是应用在农业上。 二、选择题 1.大气环境污染作为全球性的重要环境问题,主要指的是( ABC )A.全球气温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酸沉降 D.城市热岛 2.水体富营养化,指天然水体中如果排入过量营养物质,就会引起各种水生生物、植物异常繁殖和生长的现象。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指(BD )等元素。 A.钙 B.氮 C.氧 D.磷 3.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应用最广的吸附剂是( C ) A.硅胶 B.分子筛 C.活性炭 D.骨炭 4.“世界环境日”是( D ) A. 6月9日 B. 6月20日 C. 6月10日 D. 6月5日 5.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因为它能( A )。 A.吸收紫外线 B.吸收红外线 C.阻挡微波辐射 D.防止酸雨6.大气环境污染作为全球性的重要环境问题,主要指的是( ABCD )A.全球气温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酸沉降 D.广泛的大气污染7.震惊世界的日本骨痛病是由于人食用了富集重金属( B )的食物而引起的病变。 A.铅 B.镉 C.甲基汞 D.铬 8.电渗析的分离对象是( A )。 A.离子 B.大分子 C.微粒 D. 小分子 9.水体富营养化,指天然水体中如果排入过量营养物质,就会引起各种水生生物、植物异常繁殖和生长的现象。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指(BD )等元素。 A.钙 B.氮 C.氧 D.磷 10.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应用最广的吸附剂是( C )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

2011级《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 1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2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分类 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 3环境污染物的远期危害 三致作用:即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 4可再生资源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5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可再生的能源是能够不断得到补充供使用的一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有时也称初级能源。 二次能源是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是须经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短期内无法再生的一次能源,但它们又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6生态系统的组成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四部分 7生态学的基本任务

生态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生态学规律,探讨生态自然保护的原则和机制,以减少对生 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合理和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协调生态环境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 8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若大气污染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则称其为一次污染物。(如SO2、H2S、NO、NH3、CO、CO2、CmHn , HF 、HCl 若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 的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则所形成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如硫酸云雾和光化学烟雾、SO3, H2SO4、MSO4、NO2、HNO3、MNO3 、O3、醛、酮、过氧乙酰基硝酸酯。 9 除尘器分类 依照除尘器除尘的主要机制可将其分为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四类。 10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某些微量组分,能使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热辐射,却被这些组分吸收,使大气增温,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11大气污染光化学污染 大气污染最通常的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 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12大气圈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试题B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试题 B答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B)一、选择题(6分,每小题1分) BDBDBA 二、填空(15分,每空1分) 1. 竖流式、斜流式(或斜板(管)沉淀); 2. 大阻力配水系统、小阻力配水系统; 3. 氯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 4.0.3; 5. 风玫瑰图; 6. 水体浸泡、 4. 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之间,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5. 固体废物与垃圾: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己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

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评分依据详见各题) 1.简述分析自由沉淀与絮凝沉淀过程的区别。 答:根据悬浮颗粒的浓度及特性可将其在水中的沉降过程分为四种基本类型:①自由沉降——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砂池、初次沉淀池内的初期沉淀为此类型。②絮凝沉 3.简述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 答:当污水与滤料等载体长期流动接触,在载体的表面上就会逐渐形成生物膜。阐述有机物、氧气向附着水层传递,经生物膜消耗,放出二氧化碳等。随着生物膜的厚度的增加,内部厌氧,活性降低脱落。(大意对可给5~6分) 4.简述布袋除尘机理及优缺点。

答:(1)分为两阶段:①含尘气体通过清洁滤布,开始除尘效率不高;②由于筛滤、截留等作用在滤料表面形成粉尘层,含尘气体的过滤通过粉尘层进行,去除效率得到提高。③除尘过程持续,粉尘层变厚,效率增加,到压力损失逐渐增大,考虑清灰。(2)优点:除尘效率高;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结构简单灵活;缺点:应用受滤布的耐温、耐腐等性能的限制;不适合去除粘结性强Pa (2)该除尘器对粒径为50μm 的粉尘的去除效率为多少?(5分) 解:重力沉降室除尘效率:20 ()18p c s i p c g h u L LW d h H H v H Q ρημ===< 则能100%去除的粉尘的最小粒径为(η=1 ):min d = 3分),代入数据有

华中科技大学校研究生环境工程导论试题20132014参考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考核形式学生类别______________考试日期______________学生所在院系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20分,每空分) 1、近代史上典型的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包括伦敦型烟雾事件 、 比利时的马斯河谷 SO 2污染事件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 、日本四日市的SO 2污染事件 、 日本 水俣病事件 、 多诺拉事件 、 痛痛病事件 和 米糠油事件 。 2、水污染源按其几何形态可分为 点源 和 面源 两类。 3、物理性污染通常是指 噪声污染 、电磁辐射污染 、放射性污染 、 和 热辐射和光污染 。 4、环境污染物控制方法通常分为 技术方法 和 管理方法 两大类。 5、镍(Ni )属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 第一类 污染物,铜(Cu )属于污水综 合排放标准中的 第二类 污染物。 6、固体废物是一种相对性概念,这种相对性体现在 时间 和 空间 两各方面。医院传染病房的固体废物属于 危险性 固体废物,旧城区改造中产生的大量渣土属 于 市政维护 垃圾,超市过期食品属于 商业 垃圾,铝冶炼中产生大量的赤泥 属于 工业 固体废物,粮食收割后的秸秆属于 农业 废物、厨房废弃的饭菜和 炉渣属于 生活 垃圾。 7、地表水体的功能区分为 五类 ,农业用水的地表水体属于 V 类 水体。 8、大气环境功能区分为 三 类,华中科技大学所要求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是 二 级。 9、赤潮现象通常发生在 咸水/海水 水体中,水华现象通常发生在 淡水 水体中。 □公共课 □专业课 □开卷 □闭卷 《环境工程导论》√ √

环境工程概论_曲向荣_环境工程概论试题

一、填空 第1章 1.对由于环境科学而言,“环境”的含义应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2.按照环境的范围大小分类,把环境分为特定空间环境、车间环境、生活区环境、城市环 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星际环境等。 3.在自然环境中,按其主要的环境组成要素,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 环境、地质环境等。 4.社会环境常依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或环境的功能进行下一级分类,分为聚落环境、生产环 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等。 5.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水、大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 6.大气圈由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等五层组成。 7.在大气圈的五个层次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其次是平流层。 8.大气按其数量和变化规律可分为三类:恒定的主要气体组分、可变的少量气体组分、易 变的痕量气体组分。 9.地球环境主要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土壤)圈、生物圈等四大圈构成。 10.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关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 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 11.环境保护的第一个里程碑是斯德哥尔摩会议。 12.环境保护的第二个里程碑是里约热内卢会议。 13.为了纪年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召开,当年联合国大会作出决定,将6月5 日定为“世界环 境日”。 14.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 15.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破坏主要包括:森林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物种消失 等。 16.环境污染作为全球性的重要环境问题,主要指的是温室气体过量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广泛的大气污染和酸沉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危害及越境迁移、海洋污染等。 17.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氯氟烷烃化合物、溴氟烷烃化合物、 氧化亚氮、四氯化碳、甲烷等能与臭氧其化学反应,以致消耗臭氧层中臭氧的含量。 18.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19.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限制阶段、“三废”治理阶段、综合防治阶段、规 划管理阶段等四个发展阶段。 20.环境保护的内容很多,但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食物污 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自然保护和自然保护区、淡水资源的保护、土地资源的保护、森林资源的保护、矿产资源的保护。 21.通常情况下一个水体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其中的水、悬浮物、溶解物、底质、 水生生物等。 22.在生物圈里有阳光、空气、水、土壤、岩石、生物等各种基本的环境要素,为人类提供 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23.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无污染的土壤和食物是人类健康和时代繁衍的基本环境要素。 24.环境自净能力与空间的大小、各环境要素的特性、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 25.环境科学中属于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有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 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 26.环境科学中属于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有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