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

合集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的方法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的方法
家 所 长有 利 于他 们 各 种 观 点 的 形 成 , 事 物 形 成 自己 的 观 点 , 对 也 能 更 好 地理 解 他 人 观 点 .这 也 是 文 化教 育带 来 的意 想 不 到 的效
中图 分 类 号 : 3 9 H 1
1 引 言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6 2 1 7 (0 o1 — 0 3 0 1 7 — 5 8 2 1 )2 0 2 — 1
23 用 多 途 径 、 手段 , 分利 用 课 余 时 间 _采 多 充
利 用 方便 广泛 的英 语学 习环 境 ,鼓励 学 生 利 用 多 种 手 段 丰 富英 美 文 化 知 识 。选 择 他 们 感 兴 趣 并 适合 其水 平 的英 语 原 文 或 中英 文 对 照 的报 刊 、 志 、 说 一卜国外 网站 浏 览信 息 。 现 实 生 杂 小 在
融 入 新 的 文 化环 境 中 。 加 强 中西 文 化差 异 的 比较 , 中西 文 化 要 将
涉 及 到 r女 俑 与 参 议 员 候 选 人 之 间 灰 姑 娘 与 王 子 似 的 爱情 . 政 党 选 举 ,小 学 生 学 校 演 讲 活动 等 反 映 现 今美 国人 民生 活 的许 多
学 校 去 上 网查 询 。 o l 为 一 个 动词 是 新 鲜 的用 法 了 影 片还 Go ge作
21 强 文 化 意 识 , 重 文 化 知 识 的 传 授 .加 注
文 化 教 学方 法 多种 多 样 ,教 师 应 采 取灵 活 多变 的方 法 提 高
学 生 对 文 化 的 敏锐 性 , 养 文化 意 识 , 他们 能 自主 自觉地 吸 收 培 使
授 语言 知 识 外 , 应 导 人 相 关 的 文 化 知识 , 学 生 接触 和 了 解 英 还 让

中国古诗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古诗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古诗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将中国古诗词融入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文化素养,是当
前的一个热门话题。

中国古诗词与英语教学的结合,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诗词在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中国古诗词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精美的古诗词,通过翻译和讲解,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妙之处,了解其
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还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古诗词译文给学生阅读,让他
们自主学习和欣赏,并组织相关的讨论和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对中国古诗词的深入理解和
思考。

中国古诗词可以融入到写作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
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中国古诗词为题材,进行创作,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古诗词进行改编或者仿写,让他们在模仿中体会诗歌的韵律和美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中国古诗词还可以融入到阅读理解教学中,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提高他们的阅读能
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中国古诗词相关的故事、文章或者书籍,让学生进行
阅读,并结合古诗词的内容展开讨论,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翻译或者赏析,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中国古诗词的魅力,增
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教育的研究与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教育的研究与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教育的研究与探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与其它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共享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各国之间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不高,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存着在很多的弊端。

将英美文学教育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应用能力。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教育的意义。

在社会经济市場的不断改革中,英语的重要性逐渐显露出来。

中外文化交流和商品贸易等等都需要具有一定的英文水平,掌握英语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学习英美文学可以促进语言的学习和应用,现阶段我国的英语教学偏重于英语语法句型的理论性学习,没有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进行锻炼,忽视了英美文学知识的传播。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人群,需要掌握各方面的技能,能够拥有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做社会主义道路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不足语文教学是我国的国文课程,所以相对来说比较重视。

学习英语是为了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很多学生和教育者对学习英语存在着偏见,认为学生既不出国又不留学的,学习英语的用处不大。

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在大学教育阶段,教育开设的英语教学课程也大都是以理论性知识为主,实践性为辅的,学生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考试,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大多是应试人才,不是应用型人才。

教育者在制订英语教学计划时,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育者,教育者一味的传授教学知识,单一的教学结构和枯燥的教学气氛致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学习英语比较吃力。

英美文学教育是利用英美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掌握英语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

但是,在目前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忽视了英美文学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考取四六级,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最常使用的就是英语教材,对一些名家名作的英语诗歌和文章涉及的较少。

中国古诗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古诗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古诗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中国古诗词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中国古诗词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文化素养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阅读、词汇、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四个方面探讨中国古诗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古诗词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古诗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需要学生仔细领会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和背后的意蕴。

通过阅读古诗词,学生可以提高对英语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把握语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细致入微的阅读习惯。

而且,许多中国古诗词都是经典之作,世界上众多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都是受到古诗词的启发。

通过阅读中国古诗词,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欣赏能力。

中国古诗词中的词汇对学生的词汇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古诗词的词汇丰富多样,有许多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接触到一系列的形象描写和修辞手法,学习到一些精炼和生动的表达方式。

这些词汇和表达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感,提高他们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中国古诗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因此在翻译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文化常识和表达技巧。

通过翻译古诗词,学生可以培养对英语语言结构的敏感性和用语的准确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翻译能力。

中国古诗词中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和音韵美感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使他们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古诗词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

了解中国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兼容性。

通过中国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中西文化的对比和思考,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中国古诗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文化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的路径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的路径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的路径研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文将从教材选择、课堂教学以及评估方式三个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的路径进行研究。

在教材选择方面,教师可以选择包含外国文学名著的教材作为教学资源。

可以选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等经典作品作为教学材料。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兴趣选择相应的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学阅读材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渗透外国文学名著。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就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朗读和演绎等方式进行文学作品的表演。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创作和翻译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文学作品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让学生根据文学作品的情节、主题等进行创作,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让学生锻炼翻译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评估方式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评估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文学作品相关的项目作业,如文学分析报告、文学作品翻译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在课堂上进行评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演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名著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教材选择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解读、表演演绎、创作翻译等方式渗透外国文学名著。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越来越提倡素质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生搬硬套、死板生硬的教學方法已经不符合当代的教育发展潮流。

英语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从小学时期就开始接触,在日常生活中用处也十分广泛。

但是目前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生硬、空洞的现象。

因此,要注重大学英语与文学教育的融合。

本文将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策略和好处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在文学教育的渗透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阐述。

标签:大学英语;文学教育;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语的用处越来越多,已经成为汉语外最重要的语言。

但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的教育方式几乎都是千篇一律,毫无特色,教师主要讲解的也都是生硬的语法知识,学生普遍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

针对此种现象,教育部门要制定解决方案,尽早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策略(一)吸收借鉴外国文化到教学当中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熟练的运用其与外国人打交道,实现跨国际的交流,因此,首先要对国外的风土人情、异国文化进行熟悉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彼此的思想认知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有共同的话题,不会因为一无所知而造成尴尬的局面,而想要实现这些最方便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外国文化融入我国的英语教育当中,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和了解加深对外国的认知程度。

对于目前正在投入教学当中的英语教材,学生也有一些建议,部分学生认为,目前的教材编写过于追求现代化和当前的热点话题,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编写,这将使得学生对现代知识掌握清晰,而对传统文化方面却模糊不清。

(二)以语言学习为主语言是学习的载体,目前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一般只是停留在语法、语义的表面,而对于到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却说不出来,这种现象被叫作“哑巴英语”。

因此,在英语的教学时要普及国外的文学作品、社会风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与具体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具体的在大学英语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与文学的渗透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与文学的渗透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与文学的渗透摘要: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决定了学习任何语言都离不开承载它的文化背景,文化、文学与英语学习密不可分。

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了三者的关系,针对如何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提供了几点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文学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determines that the learning of any language is inseparable from its cultural background.Culture,literature and English learning cannot be separated.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se three aspects,and the author provides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English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effectively.Key words:English teaching;Culture;Literature梁启超先生曾说过,“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1],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往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和再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E.Sapir在他的Language(1921)一书中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紧密相连。

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

然而,文学又是最优美灿烂的语言形式,是一种最纯粹的语言艺术。

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文学三者的关系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英美文学教育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英美文学教育论文

浅议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英美文学教育[摘要]英美文学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也一直是困扰着众多教育者的问题。

本文从文学教育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引起这一问题的原因和现状,阐述了进行文学教育的必要性,并以个人教学实践为根据,就如何加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文学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英美文学教育策略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218-02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日益多样化,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仍普遍以应试教育为主,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技能的培养,忽略了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即英美文学教育。

笔者在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美文学知识上的严重欠缺,也看到英语教育界很多人士对这一问题的担忧。

笔者个人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引进英美文学教育,这两者并不冲突,因为任何语言的产生、习得和发展都同其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生在文学语言的世界里能够相应地提高语言的基本技能,并且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提高人文素质。

而实现这一点,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本文就这一问题从以下若干方面展开论述。

一、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及大学英语教学,很多人头脑里的概念仍然停留在纯粹的语言技能提高,单词、语法、听力、阅读、写作就是课堂的全部内容。

至于英美文学课程,很多人承认它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分量,但在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则被长期忽视。

究其原因,不外乎这几条:一是文学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大学生就业似乎没有明显的联系,文学教育不能满足于功利性发展的短期快捷的需求,学校和师生因此对文学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二是大学英语课时的有限,很多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忙于规定的学期教学任务已觉不易,何来多余的课时讲解浩瀚如烟的文学文化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
摘要:伴随我国“一带一路”、“亚投行”、“孔子学院”等战略的实施,以及世界工
业互联网支持下的“全球电网”计划,在未来的国际交流中将会推动商业行为的交
流扩展到更深层的民间文化交流层面。

在这种前景之下需要从人才战略的视角增
加英语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使英语文学、汉语文学获得可交流通道,为其未来深
层交际与日常交流奠定基础。

以下结合新时期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方面的深化改革
之契机,从渗透教学的路径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进行具体探讨,以期
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能带来一定的借鉴,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渗透;文学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教育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实践,由于语言教学中文学
属于最终的成果传达与综合因素叙述,因而在牵涉面较广的范畴前提下必要选取
叔本华所说的“小剂量”摄入法,以渗透方法不断增加文学方面的题材、内容、主题、思想等教育教学。

根据实际的语言应用需求观察必要在英语教学中增加西方
文学与东方文学教育教学的并行推进,以此促进文学教育的对比性,从认知语言
学的角度强化语言教学中的交互性。

以下展开讨论。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思路分析
以下按照思路决定出路的原则,从整体文学观念、常态交互理念两个角度
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渗透思路进行分析。

1、整体文学观念引领文学教育渗透思路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要求遵循连续性、可读性、实效性。

具体来
看即在渗透文学教育教学过程,需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西方、东方文学
作品进行筛选,尽量以其可传达性、经典性作为前提,利用汉-英、英-汉之间的
译本增加不同语言语境语体下的教学实践。

比如,为了增加生活习俗、历史知识、文学性,以及传达技巧,就可以先以狄更斯、莎士比亚的作品为切入口,经过细
致研读之后,再按照学生需求将《大堂狄公案》(高罗佩著)进行一些选读;再如,可以通过一些文学史学类的文学评论著作增加学生对于文学-历史-人文-思想
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深化学生的英语知识。

目前最为经典的著作可以选取由丹麦作家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英译本,提高学生对整个19世纪上半叶的政治、历史、文学、人物、作品、思
想等各个层面的理解水平。

另外,可以引入中亚裔美国作家萨义德的评论系列著作,如《开始:意图与方法》、《文化与帝国主义》、《晚期风格》等,令学生
对起自于现代文学的一些作品、文学理论进行熟读,经典化阅读,更有助于在词汇、造句、理论、翻译各个层面树立起经典意识,强化逻辑分析能力;然后,再
以课堂教学的方法传授,通过专题教学、案例教学、主题分享等令学生更好的在
自主性学习意识、探索式学习习惯下,逐步完成针对英美文学的学习,从文学、
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中把握到英语文化的精髓与历史沿革,形成价值导向、思维
导向下的英语文学理念,并逐渐在一些文学性作品中更好体验、观察、感受、分
析其中的深层内涵。

理论层面可以借鉴我国钱钟书、张隆溪的比较文学著作,并
选取一些我国《红楼梦》、《西厢记》之类的文学作品进行英译本对读;尤其应
该在教学中以概念引领、人物解析、主题探讨等多种形式,将文学的整体内涵从
基本的词汇、章句、片断等进行全面解读,增加文学教育的深刻性,令学生更好
的从比较文学的视野掌握英语教学中的文学重要性,并根据大一到大四的基本阶梯,由初步的文学作品,逐步过渡到思想内涵更为丰富与经典化的思想类著作。

2、常态交互理念推进文学教育渗透思路
由于未来的发展必然前景是在全球化的人、物、事件交互下实现民间的大范
围交流,因此需要借助现代化视域,选取常态交互理念区别出文本教育与行为教育,在完成整体观念引领下的文学教育渗透之后,选取美食、地域特征、旅游景点、著名文化遗产、文化交流、民间生活风俗等作为一个切入口,令文学教育转
变到关于“人文”的教育,开掘出文学教育中的深层内蕴,使其与现代生活风尚进
行关联,并获得普遍化的认知、理解、实践。

比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践文学
教育渗透中就可以将欧美、东方的生活习俗、节日节庆活动、日常饮食、生活起
居中的物件等;只有将中国与其它地方的日常生活常态进行互通有无的介绍、观察、了解、分析,直到形成知识认知才能更好的实现文学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的全面渗透,增进对文学作品中的各种词汇、节日,以及其它诸多内容的理解;
反过来在这种常态化知识教学研究与学习过程才能更好的实现文学教育向人文教
育的转型发展,真正为学生的个体发展、知识开拓、未来的文化交流、民间实际
交互活动开展奠定必要基础。

以狄更斯的小说为例,在其《远大前程》中就有关
于当时的铁匠铺、流放、庄园、贸易、企业、海上船居等描述,而且可以对应的
将现代英国伦敦房价涨势下的中产阶级入住船坞等进行比较学习等;同时也可以
在比较视域下将其背景设置在更大的文化与殖民视域,提高对不同文化时期的文
学理解,包括题材、内容、剧情、用词等;尤其是可以针对狄更斯作品中的大量
复合句,更好的学习到词汇、造句,以及各种形容词的应用,以及其中关于风土
人文情的描绘等。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分析,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常态交互知识教学
可以更好的使文学教育渗透、延伸、扩展到各个英语范畴,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实践措施
以下从教学工具、人格塑造两个层面进行说明。

1、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文学教育渗透实践
为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文学教育,可以借助目前的信息技术工具运
用微课堂教学法,将多媒体、PPT、网络资源,以及各种平台与工具进行融合性
应用。

比如,在文学教育教学渗透中就可以借助英语教学中的概念、人物、作品
等运用互联网之便利,收集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进行一些加工制作,令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知到文学的乐趣与其魅力;以及通过文学可以达到的精神
境界或人格。

再如,进行英语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渗透时应该借助多媒体与3D虚
拟技术,设置一些与课程教学主题相一致的情境,并通过导引学生实践角色扮演、文学作品改编及演出等多种手段,令学生在背景中体验,在虚拟情境中感受一些
异域文化的风土人情。

比如,针对英国绅士这个主题就有诸多规矩,教师可以与
学生在互动教学中探讨相关的“绅士之道”,并利用情境设置使学生扮演绅士进行
一些剧情表演;尤其是可以将现代化的情景喜剧引入到教学之中,既能够满足大
学生对于这种表演风格的喜爱需求,也可以借助它激发学生在英语表达方面的创
新能力,以及表现力。

打破传统的听、说、读、写,添入更为丰富、符合现代社
会发展趋势的影视文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

2、将人格塑造与文学渗透教育实施融合教学
在我国实践现代化教育转型过程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其中最为关键
的一个素质能力即关涉到针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教育。

从人格塑造的角度分析,文
学教育既契合其实践路径,也是提升人格素养的必备要素;因此在目前大学英语
教学实践中渗透文学教育,必要将其与学生的人格塑造实施一些对接、融合。


欧洲、美国所代表的西方礼仪与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礼仪之间形成一成鲜明的对比
性学习、了解、认知,并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以现代文明的公共品德来约束、训
导自身的言行。

比如,根据我国学者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弊病的分析,以及明
恩溥在其《中国人的德行》中的论述,均认为中国人在公共空间领域中的行为认
知相对较差;而在我国公共认知不断增强的现状下,可以通过英语教学中的文学
教育渗透路径,更好的满足人格塑造-公共品德-素质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
更好的培养出与社会发展、时代精神相匹配的素质型人才;为进一步的文化交流
提供必要的共通性。

因此从这个角度观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应该
增加日常伦理方面的价值导向教育教学,令学生能够从文明交流的层面能够将衣、食、住、行此类的人文教育教学方面,更好的实现针对英语语境下的文化交流与
文明行为的训导与培养,满足文学教育的可持续性、可读性、实效性的“三性标准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路径多样、方法多元化趋势显著,因而需要增加综合性教学实践措施,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出发,先制定
好整体上的文学教育观念并加以实践;然后再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用性角度全
面解读,选取“小剂量”渗透的办法,完成渗透文学教育体系的构建。

实践过程中
则需要更好的以互联网+思维导向下的“融合”理念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工具进行一些对接、融合,形成以文学教育为引导、能力训导为中心、素质教育教学为实践方
向的全面渗透教育,在整体上提升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水准,有效促
进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及文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玉琳.??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学教育意识的培养[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5(01) :84-86.
[2] 苏新明,赵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4(06):9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