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英美文学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研究论文: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类课程的优化思考

研究论文: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类课程的优化思考

81021 教育理论论文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类课程的优化思考大学英语教育是普通高校课程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是大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期间的必修课程,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社会,对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也面临着挑战。

在大学阶段,英语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英语学习。

本着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不再只是单单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在课程中引入了英美文学类课程,可以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对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英美文学类课程的特色文学这一概念是由历史文化决定的。

在英美国家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璀璨的文化,包含着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思想,并且影响着英语语言的发展。

1.英美文学中的时代因素。

英美文学的创作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作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受社会意识和其他综合因素的影响,创作出影响深远的作品。

例如,英国二十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劳伦斯,他的作品和风格中现实主义尤其凸显,在《菊花香》这部作品中,作者以自己的家乡为写作背景,突出描写了劳伦斯家乡诺丁汉郡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光,让人们在阅读作品时,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二十世纪一个英国郡的三维立体画面,形象生动。

在作品的写实描写中,读者也能感受到矿工家庭的心酸血泪,生活艰难不已。

作者以自身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为蓝本,精心地加工和描绘,把二十世纪英国工业发展迅速以及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工人阶级带来的变化深刻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在每一本著作的创作中,作家都是深受社会的发展所影响的,作品能够很好地反映现实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

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英美文学类课程需要在当时的现实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去解读,在理清人物背景、时代背景等当时社会发展情况后,再去解析和欣赏英美文学作品。

2.英美文学中的历史因素。

文学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产生的,受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影响,文学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特点。

浅谈英美文学论文

浅谈英美文学论文

浅谈英美文学论文英美文学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虽然是文学,其实也是反映当时时期的是思想文化和社会现实,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也反映的是西方文化和思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英美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一:大学英语教学学生英美文学素养培养摘要:大学英语教育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英美文学素养是教学目标之一。

大学英语教学不同于中学时期的英语授课,应在基础语法、词汇等内容之上进行文学素养层面的渗入。

本文简要阐述了培养大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必要性,并就大学生英美文学素养培养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英美文学;大学英语教学;素养新时期背景下,社会的人才需求体现出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要求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培养,加强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英美文学素养是立足于英美文学阅读基础上的能力提升,包括有文化素养、语言能力、心理素养等内容,因此文学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本文将对培养大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并探讨详细的教学策略。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必要性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在工作和社交中流畅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且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增强自学能力,从而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

要达到上述目标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因为技能简单的相加不等于综合运用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综合运用能力应当接近于包含听说读写在内的文化素养。

(一)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语言与文化是一体的,任何一方都无法独立存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学学习是一种快速掌握文化知识的学习方法。

大量阅读西方的文学作品,了解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评判视角等多方面的意识形态,能够包容、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学生,才是能够走向国际的人才。

(二)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语言的学习十分重视积累,只有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正确的、灵活的进行语言输出。

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在目前的中国,英语所受到的重视是其他任何学科望尘莫及的,在许多领域、许多场合,英语具有“一票否决权”:在各种就业应聘、评优提干、职称评定、入学考试中……,无论其它方面成绩如何优秀,若英语成绩未达到一定的标准者均不能入围。

英语似乎已经成为国人需终身学习的科目。

本文简论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好文学作品。

【关键词】英美文学;大学英语教学【Abstract】In the current Chinese and English by the attention the subject is unmatched by any other in many areas, many cases, English has a “veto power”: in a variety of job candidates, appraised to mention dry, job classification, entrance exams ... ..., no matter how good the other aspects of performance, if the English does not meet certain performance standards can not be caught short-listed. English seems to have become the subjects people need life-long learning. On this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important role of teaching and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literature.【Key words】College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国家和社会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教育的研究与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教育的研究与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教育的研究与探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与其它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共享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各国之间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不高,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存着在很多的弊端。

将英美文学教育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应用能力。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教育的意义。

在社会经济市場的不断改革中,英语的重要性逐渐显露出来。

中外文化交流和商品贸易等等都需要具有一定的英文水平,掌握英语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学习英美文学可以促进语言的学习和应用,现阶段我国的英语教学偏重于英语语法句型的理论性学习,没有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进行锻炼,忽视了英美文学知识的传播。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人群,需要掌握各方面的技能,能够拥有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做社会主义道路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不足语文教学是我国的国文课程,所以相对来说比较重视。

学习英语是为了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很多学生和教育者对学习英语存在着偏见,认为学生既不出国又不留学的,学习英语的用处不大。

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在大学教育阶段,教育开设的英语教学课程也大都是以理论性知识为主,实践性为辅的,学生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考试,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大多是应试人才,不是应用型人才。

教育者在制订英语教学计划时,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育者,教育者一味的传授教学知识,单一的教学结构和枯燥的教学气氛致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学习英语比较吃力。

英美文学教育是利用英美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掌握英语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

但是,在目前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忽视了英美文学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考取四六级,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最常使用的就是英语教材,对一些名家名作的英语诗歌和文章涉及的较少。

英美文学经典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论文

英美文学经典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论文

英美文学经典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论文关于英美文学经典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论文大学英语教育不仅具有掌握语言基础的工具性功能,也具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走进世界文化的人文性功能,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文化知识与素质。

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承载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英美文学经典,是学习西方民族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善恶、净化心灵、塑造自我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结合案例详细分析将英美文学经典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與具体路径。

一、英美文学经典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价值(一)有利于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是学生记忆与理解词汇及其用法的重要途径。

英美文学经典中有许多精彩的语言片段、透彻的生存哲理、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与文化,这都能够有效减少强硬记忆单词的单调与枯燥,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与学习兴趣。

同时,大量阅读英美文学经典,不仅可以增加阅读量,拓宽阅读视野,还可以通过接触地道的英美语言材料学习到阅读教材难以遇到的灵活生动的语言表达,这些极具魅力的语言风格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英语的魅力,提高其语言欣赏能力与应用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辫能力阅读的深度与广度会显著影响学生的思辨能力。

首先,英美文学经典中渗透的西方文化与我国传统东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了认知、思维、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英美文学作家的.认知、思维与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

所以,广泛阅读英美文学经典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认知、思维与价值观念的碰撞和交流,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可以拓宽学生认识问题的方式与解决问题的渠道。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经典的过程中,也应该侧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设置学生提问环节,允许学生阐述阅读的困惑与问题,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教师与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与作者、与老师、与其他同学具有持有不同的观点,使学生们根据文本进行辩论,检查、纠正或完善自身或他人的观点。

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及利用途径分析

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及利用途径分析

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及利用途径分析摘要:英美文学作为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

本文通过分析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和利用途径,探讨了其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展英美文学教学。

关键词: 英美文学;高校英语教学;价值;利用途径;提升引言;英美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学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因此,研究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及利用途径,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原则(一)艺术性首先,艺术性教学要注重创造性的引导。

英美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其内在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是其独特之处。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启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演绎中,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品中的艺术之美。

其次,艺术性教学要注重情感的培养。

英美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情绪,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中所传递的情感和情绪。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作品中的情感,通过讨论和写作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作品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情感共鸣。

(二)传承性首先,情感性教学原则要求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资源,创造出积极的情感氛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英美文学作品的电影或戏剧改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以增强学生对作品情节和人物的情感投入。

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专业演员或学生演出英美文学作品的片段,通过音乐、舞蹈和视觉效果,将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地展现给学生。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英美文学的论文参考

英美文学的论文参考

英美文学的论文参考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参考范文英美文学经典作品是英语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水平离不开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的训练。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受大师们语言艺术的熏陶,进行自我创作,把自己的个性特点发挥至极。

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参考篇1浅析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开展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校教育中更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文学课程的比例不断增大,这对于学生自身修养及关注人文、热爱生活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高校英语专业对于学生英美文学的学习也较为重视,开设了英美文学课程,学生通过英美文学课程可能更好地对英美国家的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解,从而为自己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高校学生通过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在阅读经典文本的过程中学到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对自身所养的不良英语使用习惯进行纠正。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为高校开展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英美文学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国家历史背景的了解,从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到政治经济,从而为学习英语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但是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却没有想象中的美好,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也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失去了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真正意义。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学模式不够完善,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学方式比较古板,因循守旧,毫无创新,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导致英语教学水平不高。

在僵硬的教学模式下,有些学生认为以后不会从事英美文学的研究工作,所以对英美文学的学习自然不感兴趣,只是单纯地挑选自己认为有用的课程来学。

而部分为了以后的学业考虑的学生,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英美文学,但是由于学习的出发点以及教师授课方式限制,在英美文学学习的过程中,都是以应付考试的方式来学习,主要是对作家作品的死记硬背,而没有真正地了解英美文学的内涵。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

⾼校英语专业英美⽂学课程的教学⾼校英语专业英美⽂学课程的教学 论⽂关键词:英美⽂学 ⽂学教师素质 互动原则 论⽂摘要:本⽂从英美⽂学教学的现状出发,针对英美⽂学课的学习意义、课堂教学内容和⽂学教师的素质三⽅⾯进⾏阐述,并提出课堂教学中应采⽤互动教学原理,从⽽提⾼英美⽂学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根据《⾼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纲》,英美⽂学课程的教学⽬的在于:“培养学⽣阅读、欣赏、理解英学原著的能⼒,掌握⽂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法。

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学作品,促进学⽣语⾔基本功和⼈⽂素质提⾼,增强学⽣对西⽅⽂学及⽂化的了解。

”教学⼤纲还分别在四级、六级和⼋级的考试中对⽂学的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

⽂学课举⾜轻重的地位和作⽤不⾔⽽喻,但现阶段⾼校英语专业⽂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英美⽂学教学的现状 1.教学内容分配不合理 ⽬前使⽤的教材基本按照编年史的体例编排,从14世纪⼀直延续到20世纪。

虽脉络清楚,有利于学⽣认识⽂学的源流关系,却存在时间跨度过长、厚古薄今的弊病。

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多侧重传统的经典作家,对当代作家很少问津。

由于英语诗歌语⾔和现代英语语⾔有很⼤的区别,加上教师和学⽣的畏难⼼理,诗歌教学并未与⼩说、戏剧教学并重。

此外,⽂学史与⽂选教学脱节,并没有将⽂选融⼊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是孤⽴地学习⽂学史或选读作品。

2.教学⽅法单⼀ 绝⼤多数教师仍然采⽤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讲解, 对学⽣参与度要求不⾼。

教师⼀味地单⽅⾯灌输,甚⾄照本宣读,⽽学⽣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不能及时吸收、消化教学内容,从⽽不能将⽂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真、善、美等价值观运⽤到实际⽣活中。

这样就影响了教学⽬标的实现。

3.教师知识结构存在相对的不合理 ⽬前,担任英美⽂学课程的教师存在着专业局限性,⽐如专功⽂学专业的教师,对于语⾔学、翻译、哲学与历史等相关⼈⽂类学科的知识储备不⾜,没有将⽂学本⾝所具有的特征发挥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英美文学教育[摘要]英美文学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也一直是困扰着众多教育者的问题。

本文从文学教育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引起这一问题的原因和现状,阐述了进行文学教育的必要性,并以个人教学实践为根据,就如何加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文学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英美文学教育策略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218-02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日益多样化,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仍普遍以应试教育为主,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技能的培养,忽略了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即英美文学教育。

笔者在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美文学知识上的严重欠缺,也看到英语教育界很多人士对这一问题的担忧。

笔者个人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引进英美文学教育,这两者并不冲突,因为任何语言的产生、习得和发展都同其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生在文学语言的世界里能够相应地提高语言的基本技能,并且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提高人文素质。

而实现这一点,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本文就这一问题从以下若干方面展开论述。

一、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及大学英语教学,很多人头脑里的概念仍然停留在纯粹的语言技能提高,单词、语法、听力、阅读、写作就是课堂的全部内容。

至于英美文学课程,很多人承认它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分量,但在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则被长期忽视。

究其原因,不外乎这几条:一是文学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大学生就业似乎没有明显的联系,文学教育不能满足于功利性发展的短期快捷的需求,学校和师生因此对文学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二是大学英语课时的有限,很多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忙于规定的学期教学任务已觉不易,何来多余的课时讲解浩瀚如烟的文学文化知识。

三是当前的应试教育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外语能力的唯一手段,很多英语课堂仍旧是以四六级等考试为中心,学生们忙于各种外语考级测试的复习准备,外语课成了纯粹的听说读技能培训。

另外,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自身文学素养的不足,以及选材的困难性,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时间的控制等诸多因素,使得在英语基础和学时都不及英专学生的大学生中推广文学教育成为一直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

二、实施英美文学教育的意义英美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它能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发展。

英美文学教育的引进,可以使学生实际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文,并从中学习到很多课本中难以接触到的地道的表达方法和生活语言,减少母语或“中式英语”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对于切实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水平,改变“哑巴英语”“聋子英语”有一定的帮助。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语言所承载的这一文化的重要表现工具,最美的语言主要存在于文学语篇之中,所以文学文本给英语学习者提供真实可信的阅读文本,对他们语言技能的发展益处良多。

(林燕平、董俊峰,2006)其次,文学(这里主要讨论英美文学教育)可以在塑造人格与精神、防止人的异化和物化、丰富人的心灵世界等方面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深入了解西方文化,以借鉴西方人文精神之精华,反观本国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丰富自己的母语文化;更进一步深化英语语言的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林燕平、董俊峰,2006)《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这样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有效工具,旨在通过英语这个语言文化的载体向学习者输入更多内在知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实现的有效途径就是引进文学教育。

三、实施英美文学教育的策略方法在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英美文学教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选取合适的教学材料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学教育是不同于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教育的。

首先,教学对象的语言基础和文学背景不同。

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习时间、语言技能和文学知识储备都要超过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

其次,两者的教学目标也不一样:大学英语中的文学教育更多的是起到辅助、普及的作用,帮助语言习得者成为了解所学语言承载的文化的新时代综合素质人才;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将学习者培养成具备专业水平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英美文学教学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因此,这些差异决定了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因材施教,不能照搬英语专业课堂的文学课程。

教学材料必须深入浅出,符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能够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笔者建议采用文学名著中简单易懂,词汇量适中,大学生比较熟知的英文原著作品作为教学材料,其阅读难度要高出大学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

例如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马克·吐温等广为人知的作家作品。

作品以短小篇幅为主,力求语言生动易懂,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中长篇小说也可以根据学生基础适当挑选,用于课后的自行阅读赏析(章力,2009);此外,《圣经》本身是英语文化的源头之一,也是西方文学的源头,对西方人的文化和思想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其中许多习语、典故、故事对于帮助更深地了解英美文学知识乃至西方文化非常有帮助,也可以选取合适的章节作为教学内容。

(二)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本中的文学元素,将英美文学渗透于日常语言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学课时有限,过多地在课堂上讲解文学知识不够现实,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内容。

大学英语课本上选取的文章很多都是颇有赏析价值的美文,涉及西方社会各个层面,教师可以就一篇文章中某一点展开,由点及面,将许多其他知识点穿插到课堂教学中。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二版为代表,第四册课本第一单元 section a 的课文the tail of fame中,有这样一句话,“an example, the famous irish writer oscar wilde, known for his uncompromising behavior, both social and sexual,to which the public objected, paid heavily for remaining true to himself.”(郑树堂,2011)笔者本人在课堂上讲解这篇课文时,发现许多学生对王尔德生平和作品了解甚少,对这句话里面所包含的信息也无法理解,因此,笔者就王尔德所处的维多利亚后期时代背景文化和王尔德生平做了详细介绍,并发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王尔德相关的文学知识。

而学生们也被这位独立不羁的唯美主义派作家所吸引,课后纷纷阅读其一系列著名的童话故事,戏剧和长篇小说,并在课堂上对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代新旧风尚冲突严重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就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文学教育经历。

又如,第四册课本的第二单元section a 的课文 charlie chaplin中有这样一句话“dickens might have created charlie chaplin’s childhood.”(郑树堂,2011)笔者在课堂上发现几乎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领会其中的涵义,而大多数学生则是似懂非懂。

原因很简单,很多学生没读过狄更斯的作品,对他所创造的小说中的孤儿形象所知甚少,因此,只凭字面意思无法理解其中的涵义。

笔者抓住这个机会,向学生介绍狄更斯所处时代背景和著名的小说作品,并播放根据狄更斯小说所翻拍的电影作品,在学生中一时掀起一股英国文学作品和电影热。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途径,利用多媒体和信息化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虽然大学英语课堂的文学教学活动不能完全等同于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但是,有些相通的思路和模式是可以借鉴的。

教师可以就精读课本中出现的文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展开,介绍相关的作家,其生平事迹,创作经历和时代背景,等等。

这些知识可以由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枯燥的文字解说辅以精彩的图片、音乐文件、视频短片等在课堂上介绍给学生,提高其学习兴趣,也可以将这些作为课下独立完成的作业布置给学生完成,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以促使他们自发主动地去学习英语文学知识,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以启发和小组讨论为主,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情感因素,让其充分参与到课堂中。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小组讨论和讲演之外,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对于短篇小说和诗歌类作品,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朗诵,复述故事情节,最后由教师做点评;对于长篇类作品,由于课时的限制,可以采取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节选精彩片段组织课堂赏析,教授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作品,布置学生课下独立完成更多的阅读,撰写读书报告,达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对于情节性较强的戏剧或小说作品,可以让学生改编成情景剧或者短幕剧,进行角色饰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续写、改写,由教师组织学生课堂上进行评选讨论,推荐好的作品(陈晓庆,2009)。

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模式,利用这些教学手段将更多声图并茂的文学材料以精美的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给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四、结语英美文学教育应该也必须得到大学英语教育者的重视,在日常的英语语言教学中加强文学教育,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口语、写作等语言技能,更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潮流,提升大学生独立学习思考能力,增进对西方文化了解,成为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相信随着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逐渐提高,英美文学课程将不会只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比重也会逐渐增进,其教学方法也会不断进步成熟。

【参考文献】[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教育出版社,2007.[2]陈晓庆.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学教学的必要性和策略性科技信息[j].科技信息,2009(23):110.[3]章力.大学英语英美名著教学探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5):155-157.[4]林燕平,黄俊峰.英美文学教育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8-10.[5]郑树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analysis of how to implement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bstract:most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china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i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hich is also a universal problem perplexed them for lo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 of this problem and its current si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eaning of literature education. the author elaborates her own strategies on this issue on the basis of her own experiences of english teaching.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education;strategy;teaching meth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