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说课稿

机电工程系刘楠楠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本课程主要介绍一般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同时扼要的介绍与本课程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和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学生的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是选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设计基础》第十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运动特性及传力特性。它即是上节平面四杆机构概述知识点的进一步强化,又为即将学习的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奠定理论基础,是这一章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节。把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讲清讲透,有助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运用机械的能力。

二、教材的处理

这节课教材上的内容包括:平面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及传力特性三方面的内容。为了使课程内容更具连贯性,使学生的思路更顺畅,进一步发挥其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把第一个内容调整到上节课中讲授完毕。即:上次课学习的《概述》中,包括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四杆机构的演化两方面的内容。我们在学习完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后,设问:以上学习的三种基本类型是根据什么进行分类的?怎样分类的?四杆机构具备曲柄的条件什么?直接引入到曲柄存在得条件(教材上第二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就调整为两项: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和传力特性。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他们的学习特点及认知能力,确定本节课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急回特性、极位夹角、传动角、压力角、死点位置等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讲、练结合,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致用,能熟练通过作图确定和求出四杆机构的极限位置、极位夹角、最小传动角(最大压力角)和死点位置。

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引导和发觉其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逐步养成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中的知识都是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有着密切联系的。特别是平面四杆机构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牛头刨床的主体运动机构、缝纫机的踏板机构、机车车轮的联动机构等)。因此,理解并掌握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及传力特性,是至关重要的。在掌握的这些基本特性的同时,能够熟练的确定四杆机构是否有急回特性、最小压力角(最大传动角)的位置在哪,何时会出现死点位置,这些对指导实际的生产具有现实得指导意义。

因此确定去定本节课的重点为: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和传力特性的基本概念的理解。难点为:四杆机构基本特性的的应用。

五、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高职高专类院校。总体上看,在校学生和普通的高校生一样都具备当代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但是他们也具有一些不足的问题。

1、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高等教育的学

生综合素质也在明显的下降,专科这个层次的学生已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课的成绩也成了最头疼的问题。

2、对人生的目标模糊,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这一条也是导

致学生学习成绩差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同学都带着原来的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使他们在接受知识上比别的同学要慢一些,而且在课余时间,他们也不能自我加压。

因此在他们的教学上,我们既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教授理论知识,又要帮助他们逐步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六、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遵循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法、总结归纳法、直观演示法。

在上课之初,把本节课要讲授得重要知识点,告知学生,让他们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的特点,在课前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在感官上对学习“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有所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配以理论的讲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为下次课的“四杆机构的设计”做好铺垫。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本节课采用的是讲——练——总结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得到反馈,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二是也可以作为检验本次课重、难点的再次突破。

七、学法指导

在学习“四杆机构运动特性——急回特性”及“压力角和传动角”时,我们都是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例讲授的。其后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和归纳出“曲柄滑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是否有急回特性及最小压力角(最大传动角)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然后通过课堂联系,使学生实现自我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检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思考并回答:

1、什么是铰链四杆机构?它有几部分组成?

2、曲柄和摇杆的区别是什么?

3、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4、判别四杆机构的类型。(多媒体演示)

通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复习,使学生对上次课所学的知识点作简要的复习,进一步掌握重点内容。为本次课的学习,作良好的引入。使新旧课紧密的联系到一起。

另外,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告知学生,使其有针对性的学习,是学习效果和效率都提高。

(二)新课讲授

1、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牛头刨床的运动,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其工作过程。

并设问:为什么牛头刨床的工作行程比回程慢呢?从感官上刺激学生,给学生的思考留下一定的空间,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入到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

课件演示一“曲柄摇杆机构”。对应讲授极位、极位夹角、最大摆角等概念,并分析出“机构的急回特性”、及其衡量指标“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进一步让学生画出“曲柄滑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的极位、极位夹角和最大摆角。从而总结出他们时候有急回特性,和它们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例如: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无急回特性、摆动导杆机构的极位夹角和导杆的摆角相等。)

2、平面四杆机构的传力特性

(1)压力角和传动角

课件展示: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例介绍压力角和传动角的概念。并分析其对传动的影响。

同上,总结出曲柄滑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位置。

(2)死点

设问:缝纫机为什么有时踩不动?引入到本节课的第三个问题——死点。

讲解克服死点的方法:惯性法(缝纫机踏板机构)和错开法(机车车轮联动机构)。

同时介绍生产实际中死点的利用

整个过程老师都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并引导学生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想法。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自然的得出所要学习的知识结论,并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相关结论,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课堂练习

为了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结合刚刚讲过的急回特性、传动角和死点位置等内容,给出相关练习。目的是对知识点的消化和进一步理解,学以致用,并首尾呼应。在此阶段我采用现代教学倡导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模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来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思维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处于积极的状态,并通过适当的进行点评、总结,当堂予以反馈。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逐步培养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形成教学的流畅性。

(四)课堂总结

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并在总结时说明需要注意的问题,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五)布置作业

通过课后作业,可以使学生由课内的合作到课外的独立完成,使所学知识在课外得到巩固和发展,同时也为下下次课——四杆机构的设计做准备。

九、教学效果

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是一味的“讲知识”,而是利用启发式的原则,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和方向,让学生去研究、探索,注重了知识的及时巩固,也侧重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学生总体掌握较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十、板书设计

平面连杆机构习题及标准答案

平面连杆机构 一、填空: 1.由一些刚性构件用转动副和移动副相互连接而组成的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平面内运动的机构称为平面连杆机构。 2.铰链四杆机构按两连架杆的运动形式,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 3.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且能绕该转动副轴线整圈旋转的构件称为曲柄;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但只能绕该转动副轴线摆动的构件摇杆;直接与连架杆相联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构件称为连杆。 4.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1)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2)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用文字说明) 5. 图1-1为铰链四杆机构,设杆a最短,杆b最长。试用式子表明它构成曲柄摇杆机构的条件: (1)__a+b≤c+d_____。 (2)以__b或d__为机架,则__a__为曲柄。 图1-1 6.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当最短构件和最长构件的长度之和大于其他两构件长度之和时,只能获得双摇杆机构。 7.如果将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最短杆改作机架时,得到双曲柄机构;最短杆对面的杆作为机架时,得到双摇杆机构。 8. 当机构有极位夹角θ时,则机构有急回特性。 9.机构中传动角γ和压力角α之和等于90°。 10.通常压力角α是指力F与C点的绝对速度v c之间间所夹锐角。

二、选择题: 1.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只有当 C.摇杆为主动件时,才会出现“死点”位 置。 A.连杆 B.机架 C.摇杆 D.曲柄 2.绞链四杆机构的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时,机构 B.不存在曲柄。 A.有曲柄存在 B.不存在曲柄 C. 有时有曲柄,有时没曲柄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3.当急回特性系数为 C. K>1 时,曲柄摇杆机构才有急回运动。 A. K<1 B. K=1 C. K>1 D. K=0 4.当曲柄的极位夹角为 D. θ﹥0 时,曲柄摇杆机构才有急回运动。 A.θ<0 B.θ=0 C. θ≦0 D. θ﹥0 5.当曲柄摇杆机构的摇杆带动曲柄运动对,曲柄在“死点”位置的瞬时运动方向是C.不确定的。 A.按原运动方向 B.反方向 C.不确定的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6.曲柄滑决机构是由 A. 曲柄摇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A. 曲柄摇杆机构 B.双曲柄机构 C.双摇杆机构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7.平面四杆机构中,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最短杆为机架,这个机构叫做 B.双曲柄机构。 A.曲柄摇杆机构 B.双曲柄机构 C.双摇杆机构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8.平面四杆机构中,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 的长度之和,最短杆为连杆,这个机构叫做 C.双摇杆机构。 A.曲柄摇杆机构 B.双曲柄机构 C.双摇杆机构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础知识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础知识 曲柄 杆长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这和小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 最短杆为机架时----双曲柄 最短杆为连架杆-----曲柄摇杆机构 最短杆为连杆-------双摇杆机构 行程速比系数=180+A/180-A A位极位夹角 K值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越显著。 曲柄与机架共线时曲柄摇杆机构中传动角最小 压力角和传动角 存在曲柄的必要条件:满足感长条件最短杆为机架或连架杆死点压力角=90度 存在死点的条件是 尖顶实际轮廓=理论轮廓 滚子互为法向等距曲线 基圆:中心到理论轮廓的最小距离 压力角:从动件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 压力角越小越好 基圆半径越小,压力角越大 凸轮机构中等速运动规律(刚性冲击) 等加速运动等减速运动(柔性冲击) 余弦加速运动(柔性冲击) 凸轮轮廓曲线设计:1、基圆 2、偏心圆

3、做偏心圆的切线 4、在切线自基圆量取从动件的位移量 看压力角的标注从动件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 斜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模数压力角螺旋角匹配标准参数取在法面上几何尺寸计算在端面 渐开线齿轮切制分为仿形法和展成法 齿形系数YFa只与齿数有关与修正系数P89 小齿轮的弯曲应力大于大齿轮的弯曲应力 大齿轮的弯曲强度大于小齿轮的弯曲强度 一对齿轮的接触应力是相等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和中心距决定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不发生跟切得最少齿数p81

渐开线曲率半径(渐开线离基圆越近,曲率半径越小,渐开线月弯曲 渐开线离基圆越近,压力角越小 轮齿折断一般发生在齿根 疲劳点蚀首先出现在节线附近的齿根面上(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中)齿面磨损是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齿面胶合出现在高速重仔的闭式齿轮传动中 齿面塑性变形出现在低速重载或濒繁起动的软齿面齿轮传动中 斜齿轮弯曲强度计算应按当量齿数查修正系数和齿形系数 分度圆和节圆半径在标准圆柱齿轮中相等 啮合角就是齿轮在节圆处的压力角 避免因装配误差使齿轮产生轴向错位导致实际齿宽减小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

第三讲 课题:§3-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 教学目的: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各种类型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及其演化,理解曲柄存在条件。 教学难点:导杆机构 教学方法:课堂演示、多媒体 教学互动:每个知识点后提问或讨论。 教学安排: §3-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 复习旧课:机构组成,运动副,运动简图等。 平面连杆机构是常用的低副机构,其中以由四个构件组成的四杆机构应用最广泛,而且是组成多杆机构的基础。因此本章着重讨论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性质及常用设计方法。 一、四杆机构的类型 1.曲柄摇杆机构 两连架杆一为曲柄,一为摇杆。 功能:将等速转动转换为变速摆动或将摆动转换为连续转动。 应用:雷达天线机构、缝纫机踏板机构。 2.双曲柄机构 两连架杆都为曲柄 功能:将等速转动转换为等速同向、不等速同向、不等速反向转动。 应用:惯性筛机构 若两曲柄的长度相等,连杆与机架的长度也相等,则该机构称为平行双曲柄机构。如铲斗机构

还有反平行四边形机构,例:公共汽车车门启闭机构。3.双摇杆机构 两连架杆都为摇杆 功能:一种摆动转换为另一种摆动。 应用:鹤式起重机、飞机起落架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 证明: 结论:铰链四杆机构存在一个曲柄的条件是: 1.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2.曲柄为最短杆。 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是: 1.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2.机架或连架杆为最短杆。 三、四杆机构类型判别 否Lmax+Lmin≤L′+L″是 不可能有曲柄可能有曲柄 最短杆对边最短杆 最短杆邻边 双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 四、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1.曲柄滑块机构 2.偏心轮机构 3.导杆机构 ①摆动导杆机构(牛头刨床)

平面连杆机构基础习题及答案

平面连杆机构 一、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连杆机构?连杆机构有什么优缺点? 2、什么是曲柄?什么是摇杆?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是什么? 3、铰链四杆机构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4、什么叫铰链四杆机构的传动角和压力角?压力角的大小对连杆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 5、什么叫行程速比系数?如何判断机构有否急回运动? 6、平面连杆机构和铰链四杆机构有什么不同? 7、双曲柄机构是怎样形成的? 8、双摇杆机构是怎样形成的? 9、述说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与由来。 10、导杆机构是怎样演化来的? 11、曲柄滑块机构中,滑块的移动距离根据什么计算? 12、写出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急回特性系数的计算式? 13、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为什么会产生急回运动? 14、已知急回特性系数,如何求得曲柄的极位夹角? 15、平面连杆机构中,哪些机构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出现急回运动? 16、平面连杆机构中,哪些机构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死点”位置? 17、曲柄摇杆机构有什么运动特点? 18、试述克服平面连杆机构“死点”位置的方法。 19、在什么情况下曲柄滑块机构才会有急回运动? 20、曲柄滑块机构都有什么特点? 21、试述摆动导杆机构的运动特点? 22、试述转动导杆机构的运动特点。 23、曲柄滑块机构与导杆机构,在构成上有何异同? 二、填空题 1、平面连杆机构是由一些刚性构件用副和副相互联接而组成的机构。 2、平面连杆机构能实现一些较复杂的运动。 3、当平面四杆机构中的运动副都是副时,就称之为铰链四杆机构;它是其他多杆机构的。

4、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能绕机架上的铰链作整周的叫曲柄。 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能绕机架上的铰链作的叫摇杆。 6、平面四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可以有一个是,另一个是,也可以两个都是或都是。 7、平面四杆机构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机构,机构和机构。 8、组成曲柄摇杆机构的条件是: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或其他两杆的长度之和;最短杆的相邻构件为,则最短杆为。 9、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如果将杆作为机架,则与机架相连的两杆都可以作____ 运动,即得到双曲柄机构。 10、在机构中,如果将杆对面的杆作为机架时,则与此相连的两杆均为摇杆,即是双摇杆机构。 11、在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时,则不论取哪个杆作为,都可以组成双摇杆机构。 12、曲柄滑块机构是由曲柄摇杆机构的长度趋向而演变来的。 13、导杆机构可看做是由改变曲柄滑块机构中的而演变来的。 14、将曲柄滑块机构的改作固定机架时,可以得到导杆机构。 15、曲柄摇杆机构产生“死点”位置的条件是:摇杆为件,曲柄为件或者是把运动转换成运动。 16、曲柄摇杆机构出现急回运动特性的条件是:摇杆为件,曲柄为件或者是把` 运动转换成。 17、曲柄摇杆机构的不等于00,则急回特性系数就,机构就具有急回特性。 18、实际中的各种形式的四杆机构,都可看成是由改变某些构件的,或选择不同构件作为等方法所得到的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19、若以曲柄滑块机构的曲柄为主动件时,可以把曲柄的运动转换成滑块的运动。 20、若以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为主动件时,在运动过程中有“死点”位置。 21、通常利用机构中构件运动时的惯性,或依靠增设在曲柄上的惯性来渡过“死点”位置。 22、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将使机构在传动中出现或发生运动方向等现象。 23、飞轮的作用是可以,使运转。 24、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利用急回运动这个特性,来缩短时间,从而提高。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平面连杆机构是由一些刚性构件用低副连接组成的。 2.由四个构件通过低副联接而成的机构成为四杆机构。 3.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运动副全部是转动副。 4.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能作整周连续回转的连架杆称为曲柄。 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只能摆动的连架杆称为摇杆。 6.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与连架杆相连的构件称为连杆。 7.某些平面连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从动件的急回性质一般用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表示。 8.对心曲柄滑快机构无急回特性。9.偏置曲柄滑快机构有急回特性。 10.对于原动件作匀速定轴转动,从动件相对机架作往复运动的连杆机构,是否有急回特性,取决于机构的极位夹角是否大于零。 11.机构处于死点时,其传动角等于0。12.机构的压力角越小对传动越有利。 13.曲柄滑快机构,当取滑块为原动件时,可能有死点。 14.机构处在死点时,其压力角等于90o。 15.平面连杆机构,至少需要4个构件。 二、判断题: 1.平面连杆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连杆。(√) 2.平面连杆机构中,最少需要三个构件。(×) 3.平面连杆机构可利用急回特性,缩短非生产时间,提高生产率。(√) 4.平面连杆机构中,极位夹角θ越大,K值越大,急回运动的性质也越显著。(√) 5.有死点的机构不能产生运动。(×) 6.机构的压力角越大,传力越费劲,传动效率越低。(√) 7.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为最短杆。(√) 8.双曲柄机构中,曲柄一定是最短杆。(×) 9.平面连杆机构中,可利用飞轮的惯性,使机构通过死点位置。(√) 10.平面连杆机构中,压力角的余角称为传动角。(√) 11.机构运转时,压力角是变化的。(√) 三、选择题: 1.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必要条件是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 A 其他两杆之和。 A <=; B >=; C > 。 2.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必要条件是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之和,而充分条件是取 A 为机架。 A 最短杆或最短杆相邻边; B 最长杆; C 最短杆的对边。3.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当以 B 为机架时,有两

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3.4.1按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1.给定连杆的三个位置 给定连杆的三个位置设计四杆机构时,往往是已知连杆B C的长度L B C和连杆的三个位置B1C1和B2C2和B3C3时,怎样设计四杆机构呐图解过程。 ::1::::2:: 2.给定连杆的两个位置 给定连杆的两个位置B1C1和B2C2时与给定连杆的三个位置相似,设计四杆机构图解过程如下。 ①选定长度比例尺绘出连杆的两个位置B1C1、B2C2。 ②连接B1B2、C1C2,分别作线段B1B2和C1C2的垂直平分线B12和C12,分别在B12和C12上任意取A,D两点,A,D两点即是两个连架杆的固定铰链中心。连接A B1、C1D、B1C1、 A D,A B1C1D即为所求的四杆机构。 ③测量A B1、C1D、A D计算l A B、L C D L A D的长度, 由于A点可任意选取,所以有无穷解。在实际设计中可根据其他辅助条件,例如限制最小传动角或者A、D的安装位置来确定铰链A、D的安装位置。 例设计一振实造型机的反转机构,要求反转台8位于位置Ⅰ(实线位置)时,在砂箱7内填砂造型振实,反转台8反转至位置Ⅱ(虚线线位置)时起模,已知连杆B C长和两个位置B1C1、B2C2.。要求固定铰链中心A、D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A D=B C。自己可以试着在纸上按比例作出图形,再求出各杆长度。若想对答案请点击例题祥解 3.4.2 按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设计四杆机构 1.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按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设计曲柄摇杆机构往往是已知曲柄机构摇杆L3的长度及摇杆摆角ψ和速度变化系数K。怎样用作图法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2.设计曲柄摆动导杆机构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说课稿 机电工程系刘楠楠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本课程主要介绍一般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同时扼要的介绍与本课程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和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学生的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是选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设计基础》第十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运动特性及传力特性。它即是上节平面四杆机构概述知识点的进一步强化,又为即将学习的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奠定理论基础,是这一章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节。把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讲清讲透,有助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运用机械的能力。 二、教材的处理 这节课教材上的内容包括:平面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及传力特性三方面的内容。为了使课程内容更具连贯性,使学生的思路更顺畅,进一步发挥其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把第一个内容调整到上节课中讲授完毕。即:上次课学习的《概述》中,包括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四杆机构的演化两方面的内容。我们在学习完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后,设问:以上学习的三种基本类型是根据什么进行分类的?怎样分类的?四杆机构具备曲柄的条件什么?直接引入到曲柄存在得条件(教材上第二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就调整为两项: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和传力特性。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他们的学习特点及认知能力,确定本节课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急回特性、极位夹角、传动角、压力角、死点位置等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讲、练结合,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致用,能熟练通过作图确定和求出四杆机构的极限位置、极位夹角、最小传动角(最大压力角)和死点位置。 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引导和发觉其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逐步养成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中的知识都是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有着密切联系的。特别是平面四杆机构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牛头刨床的主体运动机构、缝纫机的踏板机构、机车车轮的联动机构等)。因此,理解并掌握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及传力特性,是至关重要的。在掌握的这些基本特性的同时,能够熟练的确定四杆机构是否有急回特性、最小压力角(最大传动角)的位置在哪,何时会出现死点位置,这些对指导实际的生产具有现实得指导意义。 因此确定去定本节课的重点为: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和传力特性的基本概念的理解。难点为:四杆机构基本特性的的应用。

平面四杆机构特点及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李世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基础》(机械类)第6章“常用机构”中“§6-1 平面连杆机构”的内容。本节课内容主要介绍的铰链四杆机构的实际应用及特点。 学情分析: 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较弱、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普遍的现实问题,但他们对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善于联想,从这一现状出发,教学中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以生活中的实例为教学模型,扩散思维,归纳总结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释问题的思索中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并能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践。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实例; (2)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及应用实例; (3)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及应用实例。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生活中,从身边去挖掘教学模型,学以致用。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何去欣赏别人的优点,如何去肯定别人,从而培养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

2.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 教学难点:极位夹角和摆角的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启发引导、讲练结合 学法指导:教法与学法室相辅相成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而学法指导是学生智力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教学模型实物展示,多媒体展示汽车雨刮器动画,雷达天线俯仰机构动画,引出新课 (二)新课讲授: 一、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 1、曲柄摇杆机构 两连架杆中一为曲柄、一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曲柄摇杆机构,如图所示,曲柄AB为主动件,并作等速运动。从动摇杆CD将在弧C1C2范围内作变速往复摆动,C1、C2两个位置是摇杆摇摆的两个极限位置。 (1)曲柄摇杆机构能将曲柄的整周回转运动转换成摇杆的往复摆动。 曲柄主动,摇杆从动。如剪刀机、筛砂机、搅拌机以及碎石机等,都可以连续的工作。 (2)曲柄摇杆机构,除可将曲柄的整周回转运动转换成摇杆的往复摆动外,也可以使摇杆的摆动转换成曲柄的整周回转运动。

平面连杆机构-习题+答案很全很好哦

平面连杆机构—练 一、判断题(每空3分,共计60分) 1.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是铰链四杆机构。() 2.平面四杆机构都有曲柄。() 3.曲柄和连杆都是连架杆。() 4.在平面连杆机构中,只要以最短杆作固定机架,就能得到双曲柄机构。() 5.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是:连架杆或机架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量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 于或等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 6.利用选择不同构件作固定机架的法,可以把曲柄摇杆机构改变成双摇杆机构。() 7.压力角就是主动件所受驱动力的向线与该点速度的向线之间的夹角。() 8.压力角越大,则机构传力性能越差。() 9.当机构的极位夹角θ=00时,机构无急回特性。() 10.在有曲柄的平面连杆机构中,曲柄的极位夹角θ,可以等于00,也可以大于00。() 11.机构是否存在死点位置与机构取那个构件为原动件无关。() 12.曲柄的极位夹角θ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系数K也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也越显著。(A) 13.曲柄滑块机构,滑块在作往复运动时,不会出现急回运动。() 14.对于曲柄摇杆机构,当取摇杆为主动件时,机构有死点位置。() 15.机构的极位夹角是衡量机构急回特性的重要指标。极位夹角越大,则机构的急回特性越明显。() 16.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和连杆共线,就是“死点”位置。() 17.在曲柄和连杆同时存在的平面连杆机构中,只要曲柄和连杆共线,这个位置就是曲柄的“死点”位置。 () 18.“死点”位置在传动机构和锁紧机构中所起的作用相同,但带给机构的后果是不同的。() 19.传动机构出现“死点”位置和急回运动,对机构的工作都是不利的。() 20.铰链四杆机构由于积累误差较大,所以不能得到精确的预定规律。() 二、选择题(每空3分,共计51分) 1.铰链四杆机构中,作整回转运动的杆件是() A、摇杆 B、曲柄 C、连杆 2.铰链四杆机构中的运动副属于()

16平面四杆机构特点及应用

课题:平面连杆机构应用及特点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世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基础》(机械类)第6章“常用机构”中“§6-1 平面连杆机构”的容。本节课容主要介绍的铰链四杆机构的实际应用及特点。 学情分析: 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较弱、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普遍的现实问题,但他们对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善于联想,从这一现状出发,教学中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以生活中的实例为教学模型,扩散思维,归纳总结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释问题的思索中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并能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实例; (2)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及应用实例; (3)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及应用实例。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生活中,从身边去挖掘教学模型,学以致用。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何去欣赏别人的优点,如何去肯定别人,从而培养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 2.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 教学难点:极位夹角和摆角的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启发引导、讲练结合 学法指导:教法与学法室相辅相成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而学法指导是学生智力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教学模型实物展示,多媒体展示汽车雨刮器动画,雷达天线俯仰机构动画,引出新课 (二)新课讲授: 一、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 1、曲柄摇杆机构 两连架杆中一为曲柄、一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曲柄摇杆机构,如图所示,曲柄AB为主动件,并作等速运动。从动摇杆CD将在弧C1C2围作变速往复摆动,C1、C2两个位置是摇杆摇摆的两个极限位置。

(完整版)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3.4 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3.4.1按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1.给定连杆的三个位置 给定连杆的三个位置设计四杆机构时,往往是已知连杆B C的长度L B C和连杆的三个位置B1C1和B2C2和B3C3时,怎样设计四杆机构呐?图解过程。 ::1:: 2.给定连杆的两个位置 给定连杆的两个位置B1C1和B2C2时与给定连杆的三个位置相似,设计四杆机构图解过程如下。 ①选定长度比例尺绘出连杆的两个位置B1C1、B2C2。 ②连接B1B2、C1C2,分别作线段B1B2和C1C2的垂直平分线B12和C12,分别在B12和C12上任意取A,D两点,A,D两点即是两个连架杆的固定铰链中心。连接A B1、C1D、B1C1、A D,A B1C1D即为所求的四杆机构。 ③测量A B1、C1D、A D计算l A B、L C D L A D的长度, 由于A点可任意选取,所以有无穷解。在实际设计中可根据其他辅助条件,例如限制最小传动角或者A、D的安装位置来确定铰链A、D的安装位置。 例设计一振实造型机的反转机构,要求反转台8位于位置Ⅰ(实线位置)时,在砂箱7内填砂造型振实,反转台8反转至位置Ⅱ(虚线线位置)时起模,已知连杆B C长0.5m和两个位置B1C1、B2C2.。要求固定铰链中心A、D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A D=B C。自己可以试着在纸上按比例作出图形,再求出各杆长度。若想对答案请点击例题祥解 3.4.2 按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设计四杆机构 1.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按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设计曲柄摇杆机构往往是已知曲柄机构摇杆L3的长度及摇杆摆角ψ和速度变化系数K。怎样用作图法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2.设计曲柄摆动导杆机构 已知机架长度l4和速度变化系数K,设计曲柄导杆机构。 ①求出极位夹角 ②根据导杆摆角ψ等于曲柄极位夹角θ,任选一点C后可找出导杆两极限C m、C n。 ③作∠M C N的角评分线,取C A=,得到A点,过A点作C m和C n的垂线B1和B2两点, A B1(或A B2)即为曲柄。测量A B1。求出曲柄长度。 例设计一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已知滑块行程H=88m m,偏心距e=44m m,速度变化系数K=1.4。 自己可以试着在纸上按比例作出图形,再求出各杆长度。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分析Matlab代码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分析M代码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M代码---- A=[cos(50*pi/180),cos((50-35)*pi/180),1;cos(75*pi/180),cos((75-80)*pi/180),1;cos(105*pi/180), cos((105-125)*pi/180),1]; B=[cos(35*pi/180);cos(80*pi/180);cos(125*pi/180)]; P=A\B m= P(1) n=-m/ P(2) l=sqrt(m^2+n^2+1-2*n*P(3)) 运行设计结果显示: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M代码---- %参数赋值 clc,clear l0=1.2512; l1=1.0; l2=1.5829; l3=1.5815; M=-1; Omiga1=10; Theta1=0:0.01:360; Theta1=Theta1*pi/180; %求解各个构件位移、速度、加速度 A=2*l1*l2*sin(Theta1); B=2*l2*(l1*cos(Theta1)-l0); C=l1^2+l2^2+l0^2-l3^2-2*l1*l0*cos(Theta1); E=2*l1*l3*sin(Theta1); F=2*l3*(l1*cos(Theta1)-l0); G=l2^2-l1^2-l3^2-l0^2+2*l1*l0*cos(Theta1); Theta3=2*atan((E+M*sqrt(E.^2+ F.^2- G.^2))./(F-G)); Theta2=2*atan((A+M*sqrt(A.^2+B.^2-C.^2))./(B-C)); Omiga2=Omiga1*l1*sin(Theta1-Theta3)./(l2*sin(Theta3-Theta2)); Omiga3=Omiga1*l1*sin(Theta1-Theta2)./(l3*sin(Theta3-Theta2)); Alfa3=(Omiga1^2*l1*cos(Theta1-Theta2)+Omiga2.^2*l2-Omiga3.^2*l3.*cos(Theta3-Theta2))./ (l3*sin(Theta3-Theta2)); Alfa2=(-Omiga1^2*l1*cos(Theta1-Theta3)+Omiga3.^2*l3-Omiga2.^2*l2.*cos(Theta2-Theta3))./ (l2*sin(Theta2-Theta3)); %绘图 Theta1=Theta1*180/pi; Subplot(3,1,1) plot(Theta1,Theta3*180/pi),grid on xlabel('曲柄转角(^。) ');ylabel('CD杆角位移(^。) '); Subplot(3,1,2) plot(Theta1,Omiga3),grid on xlabel('曲柄转角(^。) ');ylabel('CD杆角速度(rad/s) '); Subplot(3,1,3) plot(Theta1,Alfa3),grid on xlabel('曲柄转角(^。) ');ylabel('CD杆角加速度(rad/s^2) '); by Xu jianping

铰链四杆机构基本性质完美教案-(公开课)

* 。 《机械基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教案 ' 、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 电话:

' 年月 第二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教案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内容(6分钟):

1.铰链四杆机构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2.曲柄: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并能绕着该转动副作连续整周旋转运动的构件。 2.摇杆: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并能绕着该转动副作往复摆动的构件。 3.、 4.曲柄摇杆机构:一连架杆为曲柄、另一连架杆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其中曲柄作连续整周旋转运动,摇杆在一定范围内作往复摆动。 5.双曲柄机构:两连架杆都为曲柄的铰链四杆机构,其中两曲柄都作连续整周旋转运动。 6.双摇杆机构:两连架杆都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其中两摇杆都在一定范围内作往复摆动。 二、导入新课(4分钟): 通过曲柄摇杆机构的动画模拟其两共线位置,设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曲柄的存在必须 满足一定的条件(设置悬念)。 ; 三、讲授新课(33分钟): (一)曲柄存在的条件: 1.已知:AB=a,BC=b,CD=c,AD=d,如图5-17所示,进行详细分析。 2.第一次共线时:AC1D构成一个三角形,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即:b-a+c>d a+d<b+c; b-a+d>c a+c<b+d. 3.第二次共线时:AC2D构成一个三角形,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即:a+b<c+d. 4、考虑到两次共线正好四杆都重合成一直线,有: (1)a+d≤b+c; (2)a+c≤b+d; (3)a+b≤c+d. 】 5.分析思考以上三式得出结论: (1)a是最短杆; (2)b、c、d中有一杆为最长杆; (3)三式中必然有一式是: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 6.得出推论,即曲柄存在的条件是: ①连架杆与机架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 ②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不大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 7. 根据曲柄存在的条件,可以推论出铰链四件机构的三种基本类型的判别方法: ~ 若满足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则: 最短杆为连架杆→构成曲柄摇杆机构 最短杆为机架→构成双曲柄机构 最短杆为连杆→构成双摇杆机构 | (二)急回特性 1. 定义: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作等速转动,而摇杆摆动时空回行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即V2>V1),这种性质称为机构的急回特性。 根据上图中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AB为等角速度w顺时针回转,自AB1 回转到AB2即转过角度Ψ1时,摇杆CD自CD1摆动到C2D,摆动角度为Ψ,设C点的平均线速度为V 1,所需时间为t1;当曲柄AB继续由AB2回转到AB1,转过角度Ψ2时,CD自CD2摆回到C1D,摆角仍为Ψ,设C点的平均线速度为V2,时间为t2,由图不难看出,Ψ1>Ψ2、所以t1> t2,即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原理考试原题目——四杆机构的设计

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如图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AD 为机架,AB a ==35 mm ,CD c ==50 mm ,30==d AD mm ,问BC b =在什么范围内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该机构是否有可能成为双曲柄机构? 2、试画出图示机构的传动角γ和压力角α,并判断哪些机构在图示位置正处于“死点”? (1) (2) (3) (4) 5、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各构件的长度25=AB l mm ,55=BC l mm ,40=CD l mm , 50=AD l mm 。 (1)问该机构是否有曲柄,如有,指明哪个构件是曲柄; (2)该机构是否有摇杆,如有,用作图法求出摇杆的摆角范围; (3)以AB 杆为主动件时,该机构有无急回性?用作图法求出其极位夹角θ,并计算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 (4)以AB 杆为主动件,确定机构的αmax 和γmin 。 6、图示为开关的分合闸机构。已知150=AB l mm ,200=BC l mm ,200=CD l mm , 400=AD l mm 。试回答:

(1)该机构属于何种类型的机构; (2)AB 为主动件时,标出机构在虚线位置时的压力角α 和传动角γ; (3)分析机构在实线位置(合闸)时,在触头接合力Q 作用下机构会不会打开,为什么? 7、试设计一曲柄摇杆机构。设摇杆两极限位置分别为4090,15021===CD l ; ??mm ,50=AD l mm 。求AB l 、BC l 及行程速比系数K 和最小传动角γmin 。 (用图解法求解用图解法求解,简述作图步骤,并保留作图过程) 8、现需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已知摇杆CD 的长度l CD =150mm ,摇杆的两极限位置与机架AD 所成的角度 903021==??,,机 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 =1,试确定曲柄AB 和连杆BC 的长度。 10、设计一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已知滑块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1.5,滑块的行程10021=C C l mm ,导路的偏距20=e mm 。 (1)用作图法确定曲柄长度l AB 和连杆长度l BC ; (2)若滑块从点C 1至C 2为工作行程方向,试确定曲柄的合理转向; (3)用作图法确定滑块工作行程和空回行程时的最大压力角。

平面四杆机构教案

平面四杆机构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机械基础》教案第 10 次课 2 学时授课时间 90分钟

教学内容 备注(包括:教学手段、时间分配、临时更改等) 课前教学准备 1.白板笔,示教板、用木材自制的两个铰链四杆机构及用Flash制作的相应内容的动画课件、展示台、投影仪一套、教师用机; 2.学案(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自学练习题),师生人手一份。 组织教学 1.学生按时进入课室,师生互相问候。 2.检查学生出勤、装束、精神状态情况。 3.宣布本次课题的内容及任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内容 1.什么是机构什么是平面机构 2. 3.什么是低副低副有哪几种类型 4. 二、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世界上最大的起重机。 导入语:每一个机器都是由若干个机构或构件所组成,那么视屏中的起重机中那些机构和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有联系呢?我们带着疑问开始今天的课程!(5分钟) (6分钟) 电教演示自制课件(打开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备注 (包括:教学手段、时间分配、临时更改等) 三、讲授新课 一、平面连杆机构 1、定义:由若干 构件和低副组成 的平面机构。 二、铰链四杆机 构 1、定义:由 四个杆件通过 铰链(转动 副)连接而成的平面四杆机构。 2、结构特征 (1)、四个构件 (2)、运动副全为转动副 机架 曲柄-整转副 3、组成连架杆 摇杆-摆转副 连杆 4、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4分钟)(4分钟)(4分钟) (5分钟) 铰链四杆机构曲柄摇杆机 双曲柄机构 双摇杆机构 搅拌机 惯性筛机构 鹤式起重机

机械设计基础.平面连杆机构习题与解答

平面连杆机构习题及解答 一、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连杆机构?连杆机构有什么优缺点? 2、什么是曲柄?什么是摇杆?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是什么? 3、铰链四杆机构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4、什么叫铰链四杆机构的传动角和压力角?压力角的大小对连杆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 5、什么叫行程速比系数?如何判断机构有否急回运动? 6、平面连杆机构和铰链四杆机构有什么不同? 7、双曲柄机构是怎样形成的? 8、双摇杆机构是怎样形成的? 9、述说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与由来。 10、导杆机构是怎样演化来的? 11、曲柄滑块机构中,滑块的移动距离根据什么计算? 12、写出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急回特性系数的计算式? 13、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为什么会产生急回运动? 14、已知急回特性系数,如何求得曲柄的极位夹角? 15、平面连杆机构中,哪些机构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出现急回运动? 16、平面连杆机构中,哪些机构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死点”位置? 17、曲柄摇杆机构有什么运动特点? 18、试述克服平面连杆机构“死点”位置的方法。 19、在什么情况下曲柄滑块机构才会有急回运动? 20、曲柄滑块机构都有什么特点? 21、试述摆动导杆机构的运动特点? 22、试述转动导杆机构的运动特点。 23、曲柄滑块机构与导杆机构,在构成上有何异同? 二、填空题 1、平面连杆机构是由一些刚性构件用副和副相互联接而组成的机构。 2、平面连杆机构能实现一些较复杂的运动。 3、当平面四杆机构中的运动副都是副时,就称之为铰链四杆机构;它是其他多杆机构的。

4、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能绕机架上的铰链作整周的叫曲柄。 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能绕机架上的铰链作的叫摇杆。 6、平面四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可以有一个是,另一个是,也可以 两个都是或都是。 7、平面四杆机构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机构,机构和机构。 8、组成曲柄摇杆机构的条件是: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或其 他两杆的长度之和;最短杆的相邻构件为,则最短杆为。 9、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如果将杆作为机架,则与机架相连的两杆都可以作____ 运动,即得到双曲柄机构。 10、在机构中,如果将杆对面的杆作为机架时,则与此相连的两杆 均为摇杆,即是双摇杆机构。 11、在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时, 则不论取哪个杆作为,都可以组成双摇杆机构。 12、曲柄滑块机构是由曲柄摇杆机构的长度趋向而演变来的。 13、导杆机构可看做是由改变曲柄滑块机构中的而演变来的。 14、将曲柄滑块机构的改作固定机架时,可以得到导杆机构。 15、曲柄摇杆机构产生“死点”位置的条件是:摇杆为件,曲柄为件 或者是把运动转换成运动。 16、曲柄摇杆机构出现急回运动特性的条件是:摇杆为件,曲柄为件 或者是把` 运动转换成。 17、曲柄摇杆机构的不等于00,则急回特性系数就,机构就具有急回 特性。 18、实际中的各种形式的四杆机构,都可看成是由改变某些构件的,或 选择不同构件作为等方法所得到的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19、若以曲柄滑块机构的曲柄为主动件时,可以把曲柄的运动转换成滑块的 运动。 20、若以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为主动件时,在运动过程中有“死点”位置。 21、通常利用机构中构件运动时的惯性,或依靠增设在曲柄上的 惯性来渡过“死点”位置。 22、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将使机构在传动中出现或发生运动方向等 现象。 23、飞轮的作用是可以,使运转。 24、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利用急回运动这个特性,来缩短时间,从而提 高。 25、机构从动件所受力方向与该力作用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角,用它

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教学目的】: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基本术语。 【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基本术语。 处理方法:结合图详细讲解。 【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基本术语及含义。 处理方法:比较讲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三角板 【时间分配】:引入新课5min 新课80min 小结、作业5min 第五次课

【提示启发引出新课】 在设计平面四杆机构时,通常需要考虑其工作特性,因为这些特性不仅能影响机构的运动性质和传力情况,而且还是一些机构的主要设计依据。 【新课内容】 §3-4平面四杆机构的几个工作特性 1提高生产率。 当AB 由AB 1转至AB 2,摇杆CD 由C 1D 转至C 2D ,设所需时间t 1,则C 的平均速度为,当AB 继续由 AB 2转至AB 1,摇杆CD 由C 2D 转至C 1D ,设所需时间t 2,则C 的平均速度为 ,由于 1 211t c c V =2 2 12t c c V =

,则。该机构具有 急回特性。 2、行程速比系数 机构的急回程度用k 表示,设 k 为行程速比系数。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 由以上知,连杆机构有无急回特性取决于极位夹角 。越大,k 越大,急回程度越大;=0,k=1,机构 无急回特性。因此,k 表示急回运动的特性。 在设计具有急回特性的机构时,通常给定k ,求出极位夹角。于是有。 二、压力角、传动角 实际使用的机构,不仅要求实现预期的运动,而且要求传动时轻便省力、效率高等良好的传力性能。 θ ?θ?-=>+=02011801802121v v t t <>,则度 从动件工作行程平均速度 从动件空回行程平均速== 12v v k θθ??++= ====0021211 2 122 112180180t t t C C t C C v v k θθθθ01801 1?+-=k k 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