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退缩分级标准的对比及其在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直肠肿瘤的病理变化与预后评估

直肠肿瘤的病理变化与预后评估

直肠肿瘤的病理变化与预后评估引言直肠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对于该疾病的病理变化及预后评估,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直肠肿瘤的病理变化与预后评估相关的内容。

病理变化直肠肿瘤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分级、病理分期等方面的变化。

组织学类型直肠肿瘤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和肉瘤等。

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据直肠肿瘤的大部分。

鳞状细胞癌较为少见,肉瘤则非常罕见。

浸润深度直肠肿瘤的浸润深度可以通过T分期来评估。

根据浸润深度,直肠肿瘤可分为T1期、T2期、T3期和T4期。

T1期表示肿瘤仅局限于黏膜层,T2期表示肿瘤浸润至肌层,T3期表示肿瘤浸润至浆膜层,T4期表示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或结构。

分级直肠肿瘤的分级常采用TNM分级系统,即通过评估肿瘤大小(T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N分期)和远处转移情况(M分期)来进行分级。

不同的分级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病理分期病理分期是直肠肿瘤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病理分期系统包括国际联合抗癌组织(UICC)分期和美国癌症学会(AJCC)分期。

这些分期系统将直肠肿瘤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便于进行预后评估和临床管理。

预后评估直肠肿瘤的预后评估可通过多种指标和方法进行。

五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是评估直肠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观察患者在诊断后五年内的生存情况,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一般来说,生存率较高的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五年生存率并不能准确预测每个患者的预后,因为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

分子标记物分子标记物是一种新兴的预后评估方法,通过检测直肠肿瘤细胞中的特定分子标志物,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例如,KRAS突变在预测直肠癌患者对于抗EGFR靶向治疗的反应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一些分子标记物,如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BRAF突变等,也与直肠肿瘤的预后相关。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评估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评估

T1/T2期累及粘膜、粘膜下、固 有肌层
T2期累及固有肌,周围的纤维化和炎性反应,短的 不连续的或毛刺样改变,与T3鉴别困难(广基与直 肠壁内肿瘤相连)--二者的准确性48%~100%
T3a期:肿瘤外缘不规则与固有肌层的
垂直距离<1mm
• T3b期:肿瘤与固有肌的距离1-5mm
T3c期:肿瘤与固有肌层5-15m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T3-4、N1-2局部不可切除的肿瘤:新辅助治疗(NCRT)
欧洲标准
➢ 低度风险:T1-3b(1-5mm)、EMVI(-)、CRM(-)、N0和M0---TME手术
➢ 中度风险:T2-3低位肿瘤、T3c-T4a、N1-N2(≥4)、EMVI和CRM(-)、M0---短期 调整和新辅助治疗NCRT—再决定手术
任何可疑骨盆侧方淋巴结(骶外侧、髂内静脉和闭孔淋巴结)的位置和大 小,改变放射治疗靶区和外科清扫 低位直肠肿瘤-----腹股沟浅淋巴结,提示预后不良
1) 当淋巴结出现:边界模糊、信号不均匀、 圆形为可疑,DWI呈高信号
2) 化学位移的破坏、消失或不完整 3)短轴 :
<5mm:(3个恶性特征); 5-9mm:(2个恶性特征); >9mm:常为恶性 (大小+恶性征象)
肿瘤退缩分级( tumor regression grade, TRG)
原发肿瘤
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
美国标准:
直肠癌的处理方式
➢ T1-2、N0、M0直接手术切除
➢ 局限进展期直肠癌(cT3-4,N0或任何cT,N+)则应将新辅助放化疗 ( NCRT)为 标准治疗模式;仍有争议(T3N0化疗获益)
➢ 高度风险:T4无后壁侵犯、 CRM(+)、侧壁淋巴结(+)、M0---较长时间 的新辅助治疗(NCRT)-再决定是否手术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进展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进展

LOGO
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手术并发症导致化疗推迟及预后不良
Tevis, Sarah E., et a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Are Associated With Delays in Chemotherapy That Lead to Worse Disease-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 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 56.12 (2013): 1339-1348.
局部区域复发率,生存率相似(I类)
术前放化疗之新辅助化疗,未提高近期疗效,生存率有待
长期随诊(III类)
LOGO
辅助化疗-NCCN指南
LOGO
EORTC 22921
Long-term results:术后辅助化疗不改善无病生存和总生存
无病生存时间
Bosset, Jean-François, et al. "Fluorouracil-based adjuvant chemotherapy after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in rectal cancer: long-term results of the EORTC 22921 randomised study." The lancet oncology 15.2 (2014): 184-190.
LOGO
SEER Data
超过1/3的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接受辅助化疗
Cancer. 2014 Apr 15;120(8):1162-70. doi: 10.1002/cncr.28545. Epub 2014 Jan 28.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use after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for rectal cancer: Analysis of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Medicare data, 1998-2007. Haynes AB1, You YN, Hu CY, Eng C, Kopetz ES, Rodriguez-Bigas MA, Skibber JM, Cantor SB, Chang GJ.

影像学评估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分级的研究进展

影像学评估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分级的研究进展

影像学评估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分级的研究进展卢婷;王媛媛;周凤瑜;董文洁;杨海婷;周俊林【期刊名称】《磁共振成像》【年(卷),期】2024(15)5【摘要】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约60%~7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reatment,NAT)是LAR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NAT 在LARC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NAT在局部进展期结肠癌也得到了初步临床应用,但并非所有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LACRC)患者均能从NAT中获益。

因此,术前精准评估NAT疗效,筛选NAT优势人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诸多证据表明影像学可在术前评估LACRC-NAT疗效。

因此,本文就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tomography,PET/CT)、影像组学及深度学习在LACRC-NAT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及局限性进行综述,旨在提升影像学评估LACRC-NAT疗效的准确性,为临床制订个体化的NAT方案提供全面、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总页数】8页(P209-215)【作者】卢婷;王媛媛;周凤瑜;董文洁;杨海婷;周俊林【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735.3【相关文献】1.影像学评价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研究进展2.磁共振肿瘤退缩分级在经新辅助治疗后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的应用3.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退缩分级:MRI与病理对照研究4.影像学在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退缩分级中的研究进展5.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退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

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

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
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

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是指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一套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的标准。

这一标准主要用于评价肿瘤治疗的疗效,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四个方面的评价。

完全缓解是指在治疗结束后,所有的肿瘤病灶都完全消失,且持续4周以上。

部分缓解是指治疗结束后,肿瘤病灶有明显缩小,但未达到完全消失的程度。

疾病稳定是指治疗结束后,肿瘤病灶没有明显变化,也没有新的病灶出现。

疾病进展则是指治疗结束后,肿瘤病灶有明显增大,或者出现了新的病灶。

根据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医生可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结合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除了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外,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还对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人员可以根据这一标准对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评估治疗方案的优劣,为临床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总的来说,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是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的标准,对临床治疗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和科研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这一标准,以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为患者的康复和科研的进步做出贡献。

肿瘤退缩分级标准的对比及其在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肿瘤退缩分级标准的对比及其在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肿瘤退缩分级标准的对比及其在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6 年12 月第5 卷第6 期Chin J Colorec Dis ( Electronic Edition ) , December 2016,V ol.5, No.6 ·458··述评·肿瘤退缩分级标准的对比及其在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谭伊诺陈海燕丁克峰丁克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助理、肿瘤外科副主任、大肠外科病区主任、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长期从事大肠癌综合诊治和大肠癌腹腔镜微创治疗方面的工作,率先在国内提出并开展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快速康复治疗模式,规范MDT 模式,协助制定全国《大肠癌诊治规范》,推动我院成为“全国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工程”首批示范医院之一。

主要从事肿瘤转移和肿瘤耐药机制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 项,卫生部课题1 项,省部级课题10 余项,主持临床研究3 项,发表SCI 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0 余篇。

DOI: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6.06.001基金项目:2014 年中国国家卫生行业公益性基金项目(No.20140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272455,81472664);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No.2016CG1360721)作者单位:310009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外科通讯作者:丁克峰,Email:dingkefeng@【摘要】随着新辅助治疗在直肠癌中的规范化推广,肿瘤退缩分级(TRG)标准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

多项研究证实TRG 与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反应、生存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在患者生存预测、随访和临床诊疗策略等方面均有应用前景,甚至也有报道考虑将其纳入临床试验替代终点。

直肠癌磁共振分级标准

直肠癌磁共振分级标准

直肠癌磁共振分级标准
一、肿瘤侵犯程度
直肠癌的磁共振分级标准首先关注的是肿瘤的侵犯程度。

根据肿瘤对直肠壁的浸润深度,可以分为T1、T2、T3和T4期。

T1期表示肿瘤局限于黏膜下层,T2期表示肿瘤侵犯肌层,T3期表示肿瘤穿透肌层,侵入直肠周围组织,而T4期表示肿瘤侵犯直肠周围的组织或器官。

二、淋巴结转移情况
淋巴结转移是直肠癌的重要预后因素。

根据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可以分为N0、N1和N2期。

N0表示无淋巴结转移,N1表示有1-3个淋巴结转移,N2表示有4个以上的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三、远处转移情况
远处转移是直肠癌的另一个重要预后因素。

根据远处转移的情况,可以分为M0和M1期。

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表示有远处转移。

远处转移通常指的是肿瘤转移到肝脏、肺部等其他器官。

四、肿瘤组织类型
肿瘤的组织类型也是直肠癌磁共振分级标准之一。

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

结直肠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

结直肠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
病理学报告内容
• (三)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报告内容和要求 • (7)近端切缘、远端切缘的状况。 • (8)推荐报告系膜及环周切缘的状况(如果肿瘤距切缘很近
,应当在显微镜下测量并报告肿瘤与切缘的距离,肿瘤距切缘 1 mm以内报切缘阳性)。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病理学报告内容
分化)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二、进展期结直肠癌
• 也可以按照2019版WHO标准分为低级别(高-中分化)和高级
别(低分化),并指出分级依据中分化最差的成分。
• 侵袭前沿的肿瘤出芽和分化差的细胞簇不应包含到分级中,应该
单独报告。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病理学报告内容
• (一)内镜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报告内容和要求 • (1)患者基本信息及送检信息。 • (2)标本大小、肿瘤大小。 • (3)上皮内瘤变或异型增生的分级。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病理学报告内容
• (一)内镜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报告内容和要求 • (4)如为穿透黏膜肌层浸润到黏膜下的浸润性癌,报告癌组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二、进展期结直肠癌
• (二)组织学类型 • (7)印戒细胞癌。 • (8)髓样癌。 • (9)腺鳞癌。 • (10)未分化癌,非特殊型。 • (11)癌伴肉瘤样成分。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二、进展期结直肠癌
• 针对结直肠腺癌(普通型),可按照腺管形成比例分为4级: • 高分化(>95%腺管形成) • 中分化(50%~95%腺管形成) • 低分化(0~<50%腺管形成) • 未分化(无腺管形成、黏液产生、神经内分泌、鳞状或肉瘤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退缩分级标准的对比及其在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6 年 12 月第 5 卷第6 期 Chin J Colorec Dis ( Electronic Edition ) , December 2016, , ·458··述评·肿瘤退缩分级标准的对比及其在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谭伊诺陈海燕丁克峰丁克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助理、肿瘤外科副主任、大肠外科病区主任、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长期从事大肠癌综合诊治和大肠癌腹腔镜微创治疗方面的工作,率先在国内提出并开展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快速康复治疗模式,规范 MDT 模式,协助制定全国《大肠癌诊治规范》,推动我院成为“全国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工程”首批示范医院之一。

主要从事肿瘤转移和肿瘤耐药机制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5 项,卫生部课题 1 项,省部级课题 10 余项,主持临床研究 3 项,发表 SCI 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 50 余篇。

DOI:基金项目:2014 年中国国家卫生行业公益性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作者单位:310009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外科通讯作者:丁克峰,Email 【摘要】随着新辅助治疗在直肠癌中的规范化推广,肿瘤退缩分级(TRG)标准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

多项研究证实 TRG 与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反应、生存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在患者生存预测、随访和临床诊疗策略等方面均有应用前景,甚至也有报道考虑将其纳入临床试验替代终点。

但是目前 TRG 标准各异,尚未统一化、规范化,故本文旨在对目前常见 TRG 标准进行汇总对比,并进一步探讨其在直肠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直肠肿瘤;预后;肿瘤退缩分级;临床试验Criteria of tumor regression grad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ectal cancer TanYinuo, Chen Haiyan, Ding Kefeng. Department of Surgical Oncology, The Second Aff i 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9,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Ding Kefeng, Email【Abstract】Along with the neoajuvant treatment popularized in rectal cancer treatment, tumor regression grade (TRG)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broad attention. Several studies have validated that TRG correlated well with neoajuvant treatment respons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thus TRG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prognosis prediction,follow-up and clinical decision, some other researches began to consider it as a surrogate endpoint in clinical trials. However, different systems of TRG couldn′t be unified and standardized. This review was to make a comparison of several popular systems of TRG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RG in rectal cancer treatment.【Key words】Rectal neoplasms; Prognosis; Tumor regression grade; Clinical trial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6 年 12 月第 5 卷第 6期 Chin J Colorec Dis ( Electronic Edition ) , December 2016, , ·459·随着新辅助治疗在多种肿瘤特别是直肠癌诊疗中的普及和应用,肿瘤对新辅助治疗的病理反应情况也引起广泛关注。

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反应往往和肿瘤恶性程度、患者生存预后等密切相关,也可能影响患者后续的治疗策略。

肿瘤退缩分级(tumor regression grade,TRG)旨在将新辅助治疗后的肿瘤病理反应进行分级,通常主要针对肿瘤中的纤维化和残余肿瘤的比例来划分等级。

虽然目前TRG尚未达成国际统一的标准,但较多研究数据可见TRG 将病理反应进行了合理的量化,且其与患者生存预后等有一定相关性。

本文旨在回顾总结目前常见的若干 TRG 标准,并且探讨 TRG 在直肠癌临床诊治决策中的应用进展。

一、TRG 介绍和常见评价标准对比肿瘤退缩分级也称为病理反应分级,是对新辅助化疗后切除的肿瘤进行病理形态学评估后的分级标准,用于对患者的化疗或靶向药物的疗效做出评估,并且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肿瘤受到新辅助治疗后退缩反应中可见到多种不同的形态学表现,比如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细胞泡沫样变性、少量细胞不典型增生等,但不是所有肿瘤退缩均会有各种形态学特征性表现。

故当前的TRG 评判标准多依赖于肿瘤组织中的纤维化比例以及残存肿瘤比例。

目前常见的 TRG 标准包括有 Dworak、Mandard、Rodel 及Becker 等提出的标准[1-5](表 1)。

Mandard 标准[3]于 1994 年提出,用于 93 例食管鳞癌患者接受顺铂联合放疗的新辅助治疗后的评估。

该标准首先对肿瘤大体标本的形态学表现分为三类:(1)明显见残余肿瘤,溃疡型、蕈样型和浸润型等;(2)明显肿瘤退缩;(3)瘢痕表现。

在组织形态学上,分为TRG1~5等级,具体分类见表1。

TRG 分级与患者生存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后来的多项文献报道也有相似结果。

Becker 标准是 2003 年根据进展期胃癌接受基于顺铂的新辅助化疗后病理评估提出的标准[1]。

此项研究纳入 36 例患者,该标准建议评估肿瘤治疗前的浸润区域,通过残余肿瘤在原先肿瘤区域所占比例做出分级。

以 10% 和 50% 为节点,分为TRG 1、2、3 等级。

并且 TRG1a 表示完全没有肿瘤残余,TRG1b 表示少于 10% 的肿瘤残余。

36 例患者中有 4 例 TRG1,9 例 TRG2,23 例 TRG3,这个分级与患者的生存情况具有独立相关性。

并且在 2011 年,该研究团队将样本量扩大至 480 例,再一次证明该 TRG 标准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

Dworak 标准是在 1997 年由基于17 例直肠癌接受氟尿嘧啶联合放疗的新辅助治疗患者的研究中提出的[2],共分为 TRG 0~4 五个等级。

该标准与前面提到的标准不同,TRG0 代表肿瘤无退缩,而TRG4 则代表无肿瘤细胞残留。

虽然最初提出时是只有 17 例患者的小样本研究,但目前该标准已广泛用于临床上直肠癌的病理反应评估。

Rodel 标准类似 Dworak 标准,也是将直肠癌的疗效反应分为 TRG 0~4 五个等级[4]:TRG0,无明显退缩;TRG1,退缩< 25%;TRG2,退缩25%~50%;TRG3,退缩>50%;TRG4,完全退缩。

其他关于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 TRG 的分类标准还有斯隆 - 凯特琳癌症纪念医院(MSKCC)提出的标准[6],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提出的标准[7],以及 Wheeler 等[5,8]提出的特定于直肠癌的肿瘤退缩分级 RCRG 标准,详细分级情况见表 1。

二、TRG 在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一)TRG 在预后评估中的预测作用目前关于 TRG 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面有较多文献报道,但结论并非完全统一。

有研究表明 TRG 并不是预后影响因素[9],但目前大部分均提示 TRG 分级对于患者生存预后有独立预测作用,往往 TRG 疗效反应佳的患者预后较好,较少发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总生存也更长。

有一个Meta 分析汇总了 14 个研究中的 3 105 例患者数据,其中有 484 例患者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获得pCR 的患者有较好的 5 年无病生存率(% vs %),多因素回归分析后也提示 pCR 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10]。

也有其他类似大型分析报道提示经过多因素回归后pCR 仍为独立预后因子[11]。

(二)TRG 分级对于临床决策的影响对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出现较好的病理反应,比如 TRG 分级较良好的、pCR 或者临床评估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mission,cCR)的患者,是否仍采用传统的直肠癌根治手术方法,这值得很多临床医生去考虑及深入研究。

有临床试验试图对新辅助治疗疗效反应较好的患者采取比较保守的手术方式,比如局部切除[12],甚至暂不手术而采取观察等待的措施[13-14]。

例如在 2013 年Habr-Gama 等[13]报道了一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研究,对于行常规新辅助放化疗后通过直肠镜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6 年 12 月第 5 卷第 6期 Chin J Colorec Dis ( Electronic Edition ) , December 2016, , ·460·下未见肿块,影像评估同样阴性,即获得cCR 的患者,研究者推荐患者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每2~6 个月规律体检和复查影像。

若 10 周后有可疑残余病灶则行局部切除,切除后病理若为 ypT0 期,则继续观察等待并规律随访。

所有观察等待策略的患者随访 1 年仍无疾病进展或复发证据,则定义为持续 cC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