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论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论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论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Study on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AbstractAs one of the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of cross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translation cannot serve without context. Contex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lation, because it has a great effect on understanding the text and semantics. That is, the basis of the right translation lies in knowing context well.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tudy of context at home and abroad, demonstrates separately through how each part of context affects translation and how to grasp these effect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What’s more,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in detai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xt and translation, and further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the function of contex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No matter in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r translation practices, content should be given enough attention. When translat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meaning of words in different context and different function in different texts. Translation should reproduce the content of original text.Key words:Context; Translation; Importance; Relationship摘要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可脱离语境。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和翻译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和翻译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和翻译1.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P9指称意义(Denotation): cognitive meaning, refers to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a term and the object, idea, or action it designates.蕴涵意义(Connotation): affective meaning, refers to the emotive and associational aspects of a term.陆国强定义为:指称意义:strict and literal meaning蕴涵意义:implied and suggested meaning2. 汉英文化差异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Culture:1.refined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art, literature, etc.2.state of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a society3.particular form of intellectual expression, e.g. in art and literature4.customs, arts, social institutions, etc. of a particular group or people5.development through training, exercise, treatment6.growing of plants or rearing of certain types of animals7.(biology) group of bacteria grown for medical or scientific study.Nida(1969)认为,人类社会存在文化的共核,世界各国文化的共性大于个性。

汉英翻译中的语境适应

汉英翻译中的语境适应

汉英翻译中的语境适应一、语境适应与汉英翻译语境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非常重要。

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语境,语境与翻译全过程同在。

翻译是原语文本作者与译者以及译本读者之间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的交际和信息传播活动,语境适应成为翻译交际活动成功的基础。

根据韩礼德的观点,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对等的本质不是形式的对等,而是语境的对等。

翻译过程的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忽略了具体语境,就会导致对原文的误解,从而导致误译。

正如彼得·纽马克在其专著《翻译导论》中断言:“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

”(Newmark,2006)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模式中,语境可分为三层: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

上下文语境位于最低层,其次为情景语境,最上层为文化语境。

每一个语境层次都有一个语言系统中的层面与之对应:文化语境对应于语篇题材;情景语境对应于语域;上下文语境对应于语言表达形式。

(Martin,1999)本文立足于语境对翻译的影响,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和维什尔伦的语境顺应论,从语境的三个层次: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来探讨汉英翻译中的语境适应问题。

指出语境适应是实现理想译文的关键,也是评价译文质量的主要标准。

二、关于语料本文所选语料是曹禺先生的《雷雨》及王佐良、巴恩斯合译的英译本Thunderstorm.《雷雨》是曹禺先生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经典话剧之一。

通过描写由血缘关系连接的周、鲁两家三十年的家庭纠葛,作者深刻反映了“五﹒四”前后,三十年间中国社会的某些侧面。

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和时间里,曹禺先生创造了一个具体的、完整的、历史的语言环境,每个人物的语言都符合各自的身份,极富个性化,简洁易懂但又含蓄深沉,意蕴无穷。

对待这样一部作品,译者必须具有很高的语言驾驭能力,既要适应原文语境又要适应译文语境,才能生动地再现一个有说服力的语言环境,使观众或读者领略到原作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化语境与翻译分析解析

文化语境与翻译分析解析

二、思维差异与翻译启示
汉语“流水型”句子结构取决于句中动词的安排,动词高 频率使用是汉语组词造句的特色;而动词的使用又取决于 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由此决定了句子的语序结构。 e.g.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地看见一条 丁字桥,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 的铺檐子,蹩进去,靠门立住了。 译:Absorbed in his walking, Old Shuan was startled when he saw the cross road lying distantly ahead of him. He walked back a few steps to stand under the eaves of a shop in front of its closed door.
一、中英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
3.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 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体,西方文化以物本 为主体。 反映在语言上:描述事物和阐述事理过程 中,尤其是涉及行为主体时,汉语习惯用 表示人或生物的词(animate)作主语,而 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inanimate)作主 语
一、中英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
一、中英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
e.g. The verbs in hypothetical conditional clauses are back-shifted, the past tense form being used for present and future time reference and the past perfective form for past time reference. 译1:假设条件分句中的动词是后移的,过去时形式用来 指现在和将来时间,过去完成体形式用来指过去时间。 译2:假设条件分句中的动词是前移的,过去时形式用来 指现在和将来时间,过去完成体形式用来指过去时间。 e.g. 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 译:可是我们已经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

多元文化语境下字幕翻译的幽默效果研究——以《老友记》为例

多元文化语境下字幕翻译的幽默效果研究——以《老友记》为例

多元文化语境下字幕翻译的幽默效果研究——以《老友记》为例摘要:本文在多元文化语境的背景下,针对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引入现象,对字幕翻译进行剖析和研究,探究字幕翻译与影视作品产生的幽默效果之间的关联,分析文化差异给字幕翻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以最受欢迎之一的美剧《老友记》为例,举例其中的特定词语、句子、俚语和习语的翻译说明多元文化给影视字幕带来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给字幕译者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让字幕翻译更好的担当中外文化交流之间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字幕翻译;老友记;幽默效果1.引言在多元文化语境下,随着人们对影视艺术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字幕翻译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并成为翻译界所关注的热点。

字幕翻译本身就是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

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外国影视作品的祖母翻译必然会面临许多挑战,特别是情景喜剧需要同时传喜剧的幽默效果,又要使观众完全理解故事情节是有难度的。

本文以《老友记》为蓝本,分析了其中文化差异的体现并总结出一些翻译策略。

《老友记》美国收视率最高的情景喜剧之一,典型的美式幽默在其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幽默的对白吸引了无数中外观众。

《老友记》如今已经开播20周年,要播出电影特别版的消息一出收到无数粉丝追捧。

这部剧极其富有代表性,剧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无不反映了美国的文化、社会生活、思维方式以及民族习惯,这刚好为研究多元文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

1.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字幕翻译研究1.字幕特点及字幕翻译的约束性字幕有其自身特点,故字幕翻译与其他翻译大有不同。

字幕主要有以下特点:(1)瞬时性,画面和声音是同步的,所以字幕也要与之相对应,随着其变化而变化。

(2)通俗性,又称口语性,大部分情节都是对话,所以字幕也非常口语化。

(3)文化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字幕多是对外语的解释,自然承载着外来文化;(4)综合性,字幕不是孤立的存在,必须与声音和画面协调起来才能保证观看效果。

1.字幕翻译在传达幽默效果过程中的重要性优秀的字幕翻译可以最小化文化差异的影响,使观众最大化理解原本的剧情。

语境在语言文化翻译中的作用

语境在语言文化翻译中的作用
是 不正确 的 。
二 、 境 与词 义推 断 语

正确 理解语 境 , 减少译 文错 误
语 境是 产 生 语 言活 动 的 环境 , 映 在文 章 中亦 反 称 上下 文 。正确 理解语 境 的意涵 源于对 语境 的正 确 分析 , 因为“ 言 总 是在 一 定 的交 际 环境 中使 用 的 , 语
用 。人类 学 家 ( . l o k) B Ma n wsi 曾说 过 :语境 是 决定 i “ 译 文 a 怎 么把 书扔在地 上 呢? .
译 文 b还 不 把书捡 起来 吗 ! .
单从 句 面 的理 解 和 表达 来 看 , 两种 译 文 各有 所
语 义 的重 要 因 素之 一 , 义 的存 在 永 远脱 离 不 了语 语
纳奇 ( a y 19 ) N g ,97 在研 究 语境 对 译 文所 起 的作
用 时 指 出 , 语境 中确定 一 个 词 汇通 常 是 一个 复 杂 在 的过程 , 断词议 本身 就涉及 到许 多方 面 的知识 ; 推 语 言 知识 , 原有 存储 知识 及策 略方 面 的知 识 。 在译 文过
由此 吸取其 中的信 息 的一 种能 力 。 因此 , 在翻 译过 程 中, 不能 只局 限于字 、 、 的单一 翻译 , 词 句 重要 的是 如
何 培 养 翻译 者 的语 境意识 及其 语 用能力 。

没 有 直接 译 出 tae 的词 意 , 在 句 中并 没 有 失 去 rv l 但
境 。 由此可 见 , 境 与语 义之 间 的重要 关 系 。 句 之 ” 语 语 间 的特 定含 义 在 失去 语 境 的情 况 下 是很 难 理解 的 。 那 么语境 又是 怎么一 回事 呢 ?所谓 语境 是指 所用 的

于建平2006文化语境对诗歌翻译中模糊语义的解释力

于建平2006文化语境对诗歌翻译中模糊语义的解释力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它涉及到人们对语言所表达的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转换和表达。

奈达和泰伯[1](p33)用一个框架的形式表达了翻译过程:A (Source )B (Receptor )(Analysis )(Restructuring )X (Transfer )Y在该框架中,分析(Analysis )过程即对原语的认识、理解和分析过程,转换(Transfer )过程是发生在语言底层的语义转换,而重建(Restructuring )过程是用目标语重新表达语义的过程。

分析过程和转换过程是重建过程的基础。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模糊语言。

Crystal [1](p33)曾将模糊定义为“对某一语言单位或语言形态分析时所产生的不确定性”。

[3](p169)人们通常把语义模糊划分为4类:1)概括(gen-erality );2)含糊(vagueness );3)歧义(ambiguity )。

4)模糊(fuzziness )。

概括指非具体的、具有概括性的语义表达;含混指语义表达有多个可能的解释;歧义指一个语义表达有多个语义上不相干的含义。

模糊指语义不清楚,具有不确定性。

根据这种划分研究了科技语篇中模糊语义及其翻译方法。

[4](p66-69)本文所研究的模糊语义与第4类模糊有一些联系,但主要指由于文化缺省而导致的原语语义在译语中产生的“不知所云”现象,因为这种模糊语义给译文读者理解译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在社会文化的环境下工作的,社会文化环境对语篇的语体、语域及在词汇语法层面上的选择和表达都有着直接的影响[5](p90)。

翻译是跨文化的语码转换,文化差异和文化缺省都会给翻译中第7卷第1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 ol.7No.12006年2月Journal of Y ansh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Feb.2006的分析、转换和重建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使译文表达语义模糊。

词语英译与文化语境

词语英译与文化语境

老少边穷地区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frontier areas, poverty-stricken areas and areas inhabited by national minorities
总结:
汉语与英语各属两个不同的语系,产生并使 用于完全不同的历史、文化及价值标准的土 壤上,其价值观、习俗、宗教信仰、传统、 文学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翻译时, 要慎重考虑到文化语境,既不能完全按译语 的思维及语言特征死译,又不能完全不考虑 源语言的文化语境而望文生义。
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语境是指源 语和译入语所依附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著名翻译理 论家尤金〃奈达曾说过:“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 悉的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 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在翻译中,能否准确地认知语言语境,取决于我们的 文化语境认知能力,取决于我们对不同文化知识和行 为习惯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适应性。
在《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一书中,包惠南认为译文一未能体现原文中的文化内涵, 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胖”代表有福气,而直白地告诉对方,他长胖了,在西 方文化中是不礼貌的。因此包惠南在修改的译文二中,使“胖”一词的指称意义和 蕴含意义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西方读者既读懂了原意,又对中国文化多了一分认 识和了解。
译文一:Master kung said of the head of the Chi family when he had eight teams of dancers performing in his courtyard. If this man can be endured, who cannot be endured. Arthur Wale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2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27期Fe b2012[摘要]在英汉翻译中,语境是影响翻译的重要因素,论文主要阐述了文化语境与翻译的关系,通过举例说明不同语场对于翻译的影响,从而说明好的翻译作品无不有其独特的文化语境,脱离了语境,就无法进行恰如其分的翻译。

[关键词]文化语境;翻译;文化[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2-0196-02文化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杨方芳(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63)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Nida把文化定义为社会信念与实践的总和。

没有什么比语言这个载体所承载的信念更能表达思想,并通过成员互动得以传播。

语言和文化是共同存在的。

要分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首先要研究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从揭示文化背景入手,了解语言的文化精髓。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即使是相同的语言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都会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澳大利亚英语是保守和严谨的,而美国英语是直白和简洁的,英国的英语是个体和独特的。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蕴含着不同文化特征。

语言既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遗传,而是文化传承中的获取。

语言是思想沟通最重要的工具,同时,文化活动不能单独从思想中分离出来,所以,语言不可避免地成为文化的传递工具。

因为语言已经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所以它是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中传播的最好载体。

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语言有点不可替代的功能,同时,随着文化的发展,语言也会发展变化,这就是文化影响语言的原因。

二、翻译与文化翻译是一种传递文化的手段,很早以前,不同国家间语言已经在彼此联系交流。

罗马人“抢”希利尼人文化。

在19世纪德国文化是吸收莎士比亚。

在20世纪,世界文学出现了数目不小的“国际”作家,他们的作品被译成多国家语言。

不同的文本的文化承载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承载了不同文化语境的特色,而科技文献通常反映不同文化的一般特征。

Newmark认为,通用的语言、个人的语言与文化语言和翻译问题会因文化差异而导致文化交流障碍。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Bassnett McGuire 认为,试图把源语言体系直接移植到目标文化体系是极为危险的,但也不可能完全把源文化排除出去。

Albrecht Ne ube rt举例说:“S ha 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 er’s day”不能照字面翻译,如果目标文化国家夏天热得可怕的话。

反之,如果译者对源语言或文化采取完全信息传达,目标读者会不了解源语言的文化特征为何不同于自己,翻译中文化交流的功能就失去了。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对源语文化的表现方式给予全面、彻底的考虑。

与此同时,即使所有的源语言符号能很好地翻译,但源语言文本及其文化永远不能完全复制。

译者能做的就是构建一个与目标文化环境相似的文化背景。

它既不是源文化语境,也不属于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源语文化有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符合目标语文化或者用目标语言无法表达,译者必须对文化冲突进行灵活的改变来加以解决。

这就是不相容的文化成分有许多版本的原因。

Nida指出,真正好的翻译,如果是译者对双重文化而不是双语的掌握,因为语言是在文化中成立的。

例:The Unite d S ta tes has now se t up a lo neline s s industry.如果离开美国社会环境,这句话是很难理解和翻译的。

“onelines s industry”代指当今美国政府新建的社会福利的一部分。

美国的老年人口预计将猛增近80%,美国的退休者们正面临着庞大的医疗开支,退休基金日益枯竭这将会导致美国社会出现大量的孤寡老人缺乏照料的情况,所以美国就这样的情况为老年人建立一种名为“loneliness indus try”的社会服务项目。

从上面提供的文化背景来看,此句可译为:美国政府已开始提供一种为孤寡老人服务的社会服务项目。

三、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一)思维模式差异与翻译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有几个方面:西方人较注重抽象思维,而我们比较注重形象思维;英民族在表达思想时呈“聚集型”的焦点思维,我们汉民族是散点思维;在思维指向上,英民族严格区分主体与客体,常拿抽象名词或事物名称在句子中当主语,汉民族则以人称代词作为主语。

以焦点思维来说,在表达多逻196 --辑思维时,英语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把判断或结论等放在前面,而把有关的事实或描写等放在句子的后面,即重心在前置;汉语的表达方式则刚好相反,是先因后果、先假设后推论、先摆事实再讲结论,即重心后置。

例如:I wa s a ll the more de lig hte d when,as a result of the initia tive o f yo ur Go ve rnm ent it prove d pos sible to reinstate the vis it so quickly.翻译成中文则为:由于贵国政府的提议,两国才得以这样快地重新实现访问,对此我感到特别高兴。

(二)社会历史差异与翻译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沉淀。

各民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体现自己民族特点的人物和事件,有着体现其民族历史文化的故事和传说。

如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的滑铁卢发生了世界近代史上著名的会战,拿破仑所率法军被英国、普鲁士联军击败,这位世界史上的著名统帅随之以退位结束了政治生涯。

英语中“to me e t o ne's Wa te rloo”意指人在某件事上的失败,可以译为:遭遇滑铁卢。

这个历史事件与中国的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国名将关羽失守荆州,败走麦城,在此演出了一场千古悲剧极为相似。

“to meet one's Waterlo o”和“败走麦城”虽然源自不同民族、不同的历史事件,但是表达的意思却是相同的,都是喻陷入绝境、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

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要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各自民族的文化个性。

(三)习俗文化差异与翻译如以“Le ss mo ne y”m akes a better child为题目的文章,这里的标题看起来很简单,但翻译起来却有点难。

所谓的“穷养”,是中国人抚养孩子的观念,中国文化强调“养儿防老”,即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然而在英美国家,父母养育子女是一种义务,子女却不需要赡养父母,因此在养育孩子的观念上有所不同,比较强调孩子的独立性,即使家里很有钱,也鼓励孩子自己赚取零花钱,这也影响到翻译时对一些词汇的选择,我们把英语中表示“抚养、养育”的一些词找出来,比如rais ing, upbring ing,nursing等,加上“穷”这个词的英译“po or”,都很难准确地表达出汉语“穷养”的意思。

应翻译为:Ra is ing child in(a n)a ppro priate frugal way matters.(四)地理环境差异与翻译地理文化意味着文化的形成受不同的地区、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

不同地理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模式。

汉语和英语地理差异表达大多在方向上。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风”在中国意味着春天和温暖,然而,在英国全境由靠近欧洲大陆西北部海岸的不列颠群岛的大部分岛所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

东风从北方刮到欧洲的一部分是冷的,非常让人讨厌。

英国喜欢的是西风。

S he rley著名的诗《Ode to the West Wind》就是一个证明。

其中最著名的一句“O,wind,if Winte r co m e s,ca n spring be far behind?”若翻译成汉语,“wind”就要翻译成“西风”,同时也要把关于西风的解释加在里面。

在汉语的成语中,如“四面楚歌”和“南柯一梦”都是和地理相关的。

这是无法按字面翻译的,因为有中国地名来表达其中的意义,西方读者很难明白其中的意义,所以不能直接译出。

应当翻译成:to be bes iege d on all s ide s(四周都被包围)和a fond dream o r illus ory joy(美梦或虚幻的快乐)(五)宗教信仰差异与翻译宗教文化是关于宗教信仰和意识的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崇拜和禁忌。

中国的儒教、道教、佛教对人民的影响深远,如中国在成语“三生有幸”中的三生就是指佛教中的“前生、今生、来生”。

而在西方,人们习惯把西方文化称为“基督教文化”或“基督教文明”。

基督教文明对西方的语言习惯有很深远的影响。

如The jo ke yo u to ld m e is as old as Adam.”其中“亚当”是在圣经里提到的第一个男人,所以老掉牙了,实际上指很老的笑话。

这句意译要比直译好。

尽管许多汉字在英语中也有相应的词汇,但它们的宗教意义却极为不同。

以中国的“龙”和西方的“drag-on”为例,它们表面意义差别不大,在中国龙是指会飞能喷水的动物,西方是能站在地上喷火的动物。

而它们的内涵却大相径庭,在中国龙代表权威、高贵和神圣,龙在英语中却象征野蛮。

中国说“望子成龙”,翻译成英文时不能直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 on will become a dra go n,这样是极不礼貌的。

而应按西方的习惯译为:to ho pe tha t one's son will beco me s om ebody。

西方谚语Man pro-po se s.God dispose s.译成汉语时会弱化“Go d”,应译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参考文献:[1]Nid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2]New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1. [3]Radford,Atkinson,Britain,Clahsen,Spencer,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4]娄胜平.语境与文学翻译———A Worn Path的理解与翻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22-23.1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