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环境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规模化猪场舍内环境智能管控技术要求

规模化猪场舍内环境智能管控技术要求

规模化猪场舍内环境智能管控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化猪场环境控制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智能环控系统的组成、操作要求、设备运行与维护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化环境控制下的猪场各阶段猪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824.3 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GB/T 32149规模猪场清洁生产技术规范GB/T 17824.2规模猪场生产技术规程GB 725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NY/T 1755 畜禽舍通风系统技术规程JB/T 10294 湿帘降温装置JB/T 12450畜牧机械清粪系统3 术语和定义3.1猪场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技术与有线、无线网络技术,通过传感器采集猪场养殖单元内的环境参数、设备运行参数、物料水电消耗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器,经过数据处理分析后实现对养殖单元内的通风、降温、照明、取暖、喂料、清粪等设备的智能化控制的专门化系统。

3.2 变送器由处理器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通信单元组成,可以搭载温度、湿度、气体浓度传感器(如CO2传感器、NH3感器等),并经由RS485总线连接主控箱。

3.3 主控制器由微处理器、显示屏、时钟电路、RS485通信电路、按键电路、开关电源电路、报警电路、状态灯指示电路组成,实时读取变送器传送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数据,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调节终端设备启停。

3.4电控箱由空气开关、浪涌保护器、过欠压保护器、相序保护器、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和控制系统组成,将主控箱的弱电信号转换为强电信号,用单相电控制三相工业用电。

4 智能环控系统组成与要求4.1 系统组成4.1.1感知模块各类传感器经由变送器、通过RS485总线与主控箱连接,负责采集单元内各种环境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数据。

畜舍空气环境改善与控制—畜舍湿度的控制(牧场环境调控课件)

畜舍空气环境改善与控制—畜舍湿度的控制(牧场环境调控课件)
项目二 畜舍空气环境的改善和控制
模块6 畜舍的排水系统
合理设计畜舍的排水系统,及时清除粪、尿和污水,是畜 舍湿度控制的重要措施,可防止舍内潮湿,保持良好的空气卫 生状况。
可分为:人工清粪 机械清粪 水冲清粪 水泡粪
清粪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粪、尿的后续处理。
一、传统式污水排出系统
1、畜床:倾斜,牛舍(1%),猪、羊舍(3%) 2、排尿沟:畜床后端,光滑不透水,明沟,宽度15~30cm, 3、降口:间隔设置,下部有沉淀池 4、地下排出管:尿、污水导出舍外,防漏、防冻 5、粪水池:离开饮水井100米,距外墙5米以上。
混凝土漏缝地面经久耐用,便于清洗消毒,比较合适; 塑料漏缝地面比金属漏缝地面抗腐蚀,易清洗,各种性能均 较理想,只是造价高。
铸铁漏缝地板其特点是耐腐蚀、不变形、承载能力强、可 用火焰消毒器消毒,使用寿命可长达20年以上。
漏逢地板: 钢筋编织网漏缝地板、 塑料漏缝地板缝地板排水系统
由漏缝地板、粪沟、粪水清除设施和粪水池组成。
二、漏缝地板排水系统
(1) 漏缝地板 即舍内地面做成缝状、孔状或网状。漏缝地板可用木板、硬质
塑料、钢筋混凝土或金属等材料制成。 在美国,木制漏缝地面占50%,混凝土的占32%,金属的占18%。
但木制漏缝地板很不卫生,且易于破损,使用年限不长; 金属漏缝地面易遭腐蚀、生锈。
钢筋编织网漏缝地板:6-8年
塑料漏缝地板:10年
铸铁漏缝地板:20年
水泥漏缝地板:3-8年
漏缝地板条
二、漏缝地板排水系统
(2)粪沟:位于漏缝地板下方,大小:宽→2米 深 →0.7~0.8米。
(3)粪水清除设施:水冲--用水量大,易造成污染 水泡--有害气体多 刮粪板清粪--便于后续处理

猪场养殖中环境控制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猪场养殖中环境控制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猪场养殖中环境控制的要点与注意事项猪是人类重要的农业畜牧动物之一,而猪场的环境控制对于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兽医专家,我深入研究了猪场养殖的各种技术,并总结了以下要点与注意事项。

首先,空气质量是猪场环境控制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保持猪舍内的空气流通和新鲜对于猪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猪舍应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

通风系统需要注意排除积聚的有害气体和粉尘。

此外,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作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换,是保持空气质量的关键。

其次,温度控制也是猪场环境控制中的重要环节。

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限,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猪的健康和生产带来不良影响。

在夏季,特别是高温天气中,猪舍内的温度可能过高,这会导致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和生产效益下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采取通风降温、喷雾降温和适当增加水源等措施。

而在冬季,猪舍内的温度需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可以使用加热设备和保温材料来提供温暖的环境。

除了空气质量和温度控制,猪场养殖中的水质管理也十分重要。

水是猪生理活动和生产的基本需求,水质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因此,猪舍内的饮水设备应经常清洗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致病微生物的滋生。

此外,猪舍的水源也需要保持清洁和供应充足,以满足猪的饮水需求。

饲料的管理也是猪场环境控制中的关键环节。

猪的生产效益与饲料的质量和喂养的科学性密切相关。

猪舍内的饲料应保持干燥、新鲜和无霉变。

定期检查饲料储存设备、保持储存环境的卫生,以及合理的饲喂计划是确保饲料质量和喂养科学性的主要措施。

此外,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科学调整饲料的营养配比也是猪场养殖中的重要工作。

最后,猪场环境控制中的卫生管理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保持猪舍内的卫生干净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控制猪舍臭味十分重要。

猪舍的清洁和消毒应定期进行,同时保持猪的健康和环境的卫生。

定期检查猪舍内的卫生状况、清除垃圾和粪便、控制害虫和啮齿类动物等也是卫生管理的重要措施。

猪舍设计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猪舍设计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猪舍设计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猪舍设计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对于猪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猪对于环境温度和湿度的适应性较差,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猪的生理机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地设计猪舍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是确保猪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环境温度控制1.1 温度需求猪舍内的温度对猪的生理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而言,猪对温度的需求在18℃至24℃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猪的食欲和消化功能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猪的生长和免疫力。

1.2 保温措施为了保持猪舍内的温度处于适宜的范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保温措施:1.2.1 优质建筑材料的选择:选择保温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如保温砖、保温板等,以减少外界温度对猪舍内温度的影响。

1.2.2 合理的空气流通:合理设置通风设施,保持空气循环,避免冷空气滞留在猪舍内形成温差。

1.2.3 加装保温设备:在冬季的寒冷时期,可以适当加装取暖设备,如电热毯或暖风机,提供猪舍内的额外热量。

1.3 温度监测与调节为了确保猪舍内的温度处于适宜的范围,需要进行定期的温度监测和调节。

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温度的实时监测和调节。

二、环境湿度控制2.1 湿度需求猪对于湿度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猪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一般而言,猪舍内的湿度应保持在50%至70%之间。

2.2 通风排湿湿度过高会使猪舍内形成潮湿的环境,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为了保持适宜的湿度,需要合理设置通风系统,增加空气流通,排出多余的湿气。

2.3 控制饮水方式猪舍内的饮水方式也会对湿度产生一定影响。

传统的水槽或水槽式自动饮水系统容易造成湿度过高,建议使用浸水式饮水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

2.4 湿度监测与调节为了确保猪舍内的湿度在理想范围内,可以安装湿度传感器和湿度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节湿度。

同时,还需及时清洁猪舍内的排泄物和水槽,保持环境干燥。

综上所述,猪舍设计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是确保猪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

猪舍环境的控制与改善方法 - 养猪技术

猪舍环境的控制与改善方法 - 养猪技术

猪舍环境的控制与改善方法-养猪技术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猪的生产潜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猪舍环境一直以来都是影响猪群健康生长发育、保持稳定生产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建筑猪舍是为猪提供适宜环境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猪舍的合理设计同时采取有效的环境控制措施,才能使猪舍的环境达到良好的状态,满足猪对环境的需求。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舍环境的控制与改善方法。

1、温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猪对猪舍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生产上将适宜猪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称之为最适宜温度。

猪对环境的温度表现的极为敏感,尤其是仔猪,仔猪非常怕冷,如果饲养环境的温度过低,会降低仔猪的抗病能力,易受多种病原菌的感染而患病,还会导致仔猪的胃肠蠕动减缓、消化不良等肠道问题,还易出现仔猪冻死的现象。

另外,处于断奶阶段的仔猪采食量少,对温度的要求为敏感,因此仔猪阶段的最适温度要高于其他阶段,通常产房的温度要适当的高一些,并且可通过将圈舍的温度提高2-3℃的方式来缓解断奶应激。

其他阶段的猪虽然对低温的反应不像仔猪那么敏感,但是如果环境温度过低会导致肉料比下降,影响育肥猪的生长和增重,造成饲料的浪费,还易诱发多种疾病。

而温度过高则会导致猪群产生热应激,使猪的采食量下降、饲料报酬率降低、生长速度减慢,生产性能下降,种猪的繁殖性能下降,严重时还会造成死亡。

猪舍内温度的高低与热量的来源和散失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根据这一情况调控好猪舍的温度。

对于仔猪来说来做好保温的工作,防止舍内温度过低,影响健康和生长。

对于成年猪则要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可在夏季增加通风力度,加快热量的散失,通过向猪体喷水、猪舍冲水的方式降低温度,还可安装一些降温设施,以提高生长育肥猪、种猪的生产性能;在寒冷季节,则要做好防寒的工作,可有效减少饲料的浪费。

尤其是要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可在舍内安装增温设施,适当的增加饲养密度等方式提高舍温。

2、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猪舍内空气中含水汽的多少,通常猪舍内的最适宜相对湿度为50%-80%,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对猪的影响较小,但是和不适宜的温度相结合则会对猪群产生极大的影响。

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控制措施

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控制措施

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控制措施规模化猪场是农业现代化的体现,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快速增长的猪群对空气、水质等环境的影响需得到重视。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规模化猪场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环境。

一、空气环境控制空气质量是猪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规模化猪场的猪只密集,容易带来一些废气和异味,如粪便味、氨气味等。

为了保证空气质量,猪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造合理的围墙和罩棚。

合理的围墙和罩棚能够遮蔽猪场部分废气散发出去,同时也能够保护猪只免受风吹晒雨淋的影响。

2.加强猪舍通风系统。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口,能够使猪只舍内的废气散发出去,保持猪舍内部的空气清新。

3.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空气净化装置能够有效地去除猪舍内的异味和微生物,并能够净化空气,确保猪舍内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二、水环境控制猪场需要大量的水,不仅用于喂水和清洗猪圈,还用于农田灌溉。

猪场的污水也需要得到妥善处理,以免对周围的水环境造成污染。

以下是水环境控制需要采取的措施:1.猪舍内的饮水设施要保持清洁。

猪只需要干净的饮用水,每天需要定时更换饮水器中的水。

2.建造过滤池。

过滤池是指通过芦苇等水生植物来净化富含有机废物和氨氮的污水。

此外,还可将过滤池中的水再进行活性炭过滤,使污水处理更有效彻底。

3.利用污水进行废水农田利用。

规模化猪场产生大量污水,可以通过农田灌溉方式,让污水变成有机肥料,为农田提供营养。

三、噪声抑制控制随着猪场的规模,机械作业和动物噪声对周围社区造成的噪声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减少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机械噪音。

当使用机器设备时,应该选择低噪音的设备,并保持设备维护,以减少噪声污染。

2.控制动物噪音。

一般而言,猪只噪音可以通过优化猪舍设计和改进饲料等手段来减少。

四、废弃物处理规模化猪场的废弃物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和重要的问题。

废弃物主要包括猪粪、尿液、废料等,如果不得当处理,猪粪等废弃物可能成为一种臭味和污染的源头。

以下是处理废弃物需要采取的措施:1.建造合理的污水处理设备。

规模化养猪场的环境控制

规模化养猪场的环境控制

由于畜舍常年温暖潮湿,高密度饲养为某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影响了养殖场本身的效益。

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人们的健康。

因此,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为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环境显得至关重要。

一、营养环境控制1、配制氮基酸平衡日粮。

实行阶段饲养根据动物不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随着畜禽体重的增加,维持需要减少,脂肪组织液积增加,这样所需日粮的营养浓度逐步降低。

将猪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每降低1%,氮的排出量则减少8.4%。

如将粗蛋白含量从18%降到15%,即可将氮的排出量降低25%。

而粪便污染的恶臭主要由蛋白质腐败所产生。

因此,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地配制饲料,不但可以节省蛋白质资源,也可从根本上改善猪舍环境。

2、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当动物肠道内大肠杆菌等有害菌活动增强时,会导致蛋白质转化为氨、胺和其他有害物质,而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如酸化剂、酶制剂、益生素等,可减少氨和其他腐败物的过多生成,降低肠内容物、粪便中氨的含量,使肠道内容物中的粪臭素等含量减少。

从而减少粪便的臭气。

另外,在饲料中添加粪链球菌、双歧杆菌等,均能减少动物的氨气排放量,净化猪舍内空气,降低粪尿中氮的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猪舍内部环境的控制1、湿度猪舍内的湿度过高会影响猪的新陈代谢,是引起肠炎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还可诱发肌肉、关节方面的疾病。

猪的适宜湿度范围为65%-85%。

试验表明,温度在14℃-23℃、相对湿度在50%-80%的环境下,适合猪只生长。

为防止湿度过高,减少猪舍内水汽的来源,应少用或不用大量水洗猪圈设置通风设备,经常开启门窗,降低舍内湿度。

2、温度温度在环境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肉猪在17℃-30℃时生长最快,料肉比最低;怀孕母猪为22℃-25℃;而仔猪则为28℃,1周龄以内的仔猪更高,为30℃。

因此,猪对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

同时寒冷仔猪黄、自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腹泻性疾病的主要诱因。

而当气温高于35℃,个别猪可能发生中暑,妊娠母猪可能引起流产,公猪性欲下降,精液品质不良。

猪场环境控制的5个要素

猪场环境控制的5个要素

猪场环境控制的5个要素
首先,空气质量是猪场环境控制中至关重要的要素之一。

猪舍内的空气应该保持清新,避免过高的二氧化碳和氨气浓度,这可以通过定期通风和清洁来实现。

其次,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要素。

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限,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健康。

因此,猪舍内的温度需要根据猪只的年龄和季节进行调节,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

第三,湿度也是需要控制的要素之一。

过高的湿度会增加猪只患病的风险,特别是在暖湿的环境中。

因此,猪舍内的湿度需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通风是猪场环境控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确保猪只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

最后,照明也是猪场环境控制中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

适当的照明可以影响猪只的行为和生长,对于繁殖母猪来说,光照的控制也会影响它们的发情和生殖周期。

综上所述,猪场环境控制的5个要素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通风和照明。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猪只的生长和健康,因此在猪场管理中需要综合考虑并合理调控这些要素,以确保猪只能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和繁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猪舍环境控制系统内部资料,谨供参考!第一章猪舍环境控制系统u第一节、温度对猪的影响u第二节、影响温度的因素u第三节、猪舍常用降温措施u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u第五节、湿帘系统的计算第一节温度对猪的影响第一节温度对猪的影响第一节温度对猪的影响u2、温度对仔猪的影响u初生仔猪如果温度过低,常出现冻死现象;有些猪尽管看起来没有冻死,但由于低温引起的低血糖,则会使猪抵抗力大大下降,成为易发病的猪群u哺乳仔猪如遇到低温,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u仔猪断奶时,往往吃进的食物量很少,只能消耗体组织,如果温度过低,易发生减重和腹泻u仔猪断奶时突然把温度提高2-3℃,以缓解断奶应激第一节温度对猪的影响u3、温度对公猪的影响u过高的环境温度会导致公猪睾丸散热困难,因睾丸温度过高而引起精子代谢加强,死亡速度加快,出现死精、弱精第一节温度对猪的影响u4、温度对母猪的影响u高温时会引起母猪发情不正常,经常出现的因素是母猪发情数量减少,发情症状不明显u高温会使妊娠后期母猪死胎数量明显增加,这是因为母猪妊娠后期代谢旺盛,遇到高温时散热困难,体热蓄积在体内,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严重者,妊娠母猪会因热量无法排出而致死亡u高温对哺乳母猪的影响是影响采食量,从而使母猪奶水分泌减少第二节影响温度的因素u1、湿度u潮湿的空气会增加热传递,低温高湿时更容易使猪体热量散失,使猪显得更冷u空气湿度大时,猪体水蒸发减慢,在采用滴水降温时效果变差,在使用水帘降温时也会使效果不明显第二节影响温度的因素第二节影响温度的因素u上表数据来源于《猪场细节管理》刘德旺u下表数据来源于同行第二节影响温度的因素u4、有效温度ETu有效温度是通过受试者对不同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的环境的主观反映得出具有相同热感觉的综合指标u人的有效温度公式:ET=0.85Tw+0.15Tdu猪的有效温度公式:ET=0.35Tw+0.65Tdu Td:干球温度,指温度计水银球不加任何包被的情况下测出的大气温度,即气温u Tw:湿球温度,用湿棉纱将温度计水银球包起来测量出的大气湿度饱和情况下的温度第二节影响温度的因素u当干球温度为30℃,湿球温度为25℃时,人和猪感受到的有效温度分别是25.75℃和28.25℃u即:皮肤蒸发能力较强的生物,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重要;皮肤蒸发能力较弱的,干球温度比湿球温度重要u因此,猪体汗腺很少,很难通过蒸发散热,一旦空气温度超过猪的体温,使用风扇也不会起到降温的作用。

必须区分开人与猪的区别,气温一旦超过38℃,必须采取其它的降温措施第三节猪舍常用降温措施u1、喷雾降温系统u当高压水流从均布于房舍上方的喷嘴喷出时,产生直径小于0.05mm的细雾,雾粒的蒸发吸收大量显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u优点是设备简单,具有一定降温效果,但使舍内湿度增大,因而一般须间歇工作,常用排风机配合运行第三节猪舍常用降温措施第三节猪舍常用降温措施第三节猪舍常用降温措施u2、湿帘风机降温系统u利用蒸发降温原理,由蒸发湿帘和风机组成的一种降温成套设备。

u湿帘材料经水淋湿后可提供大量湿润表面,在风机排气情况下,室内呈负压状态,迫使室外空气穿过湿帘。

由于湿帘表面水蒸气分压力大于不饱和空气水蒸气分压力,因而湿帘表面的水被蒸发,吸收大量显热,导致进入猪舍的空气的干球温度下降第三节猪舍常用降温措施第三节猪舍常用降温措施第三节猪舍常用降温措施u3、其他降温措施u淋水:将水直接淋到猪身上u滴水:水滴到猪体,然后蒸发,吸收猪体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可用于哺乳母猪将温u遮阴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u猪舍通风的主要作用:u a)改善环境温度u b)排除二氧化碳,多余水汽,增加舍内空气含氧量u c)排除舍内微生物,粪尿产生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气等u注意:通风换气是一柄双刃剑,冷风会引起感冒,引发猪的风湿性关节炎等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疾病,过高会使病原体易于繁殖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u3、有害气体对猪的影响u氨气:刺激黏膜,引起黏膜充血,喉头水肿、支气管炎,严重时引起肺水肿,肺出血;氨气还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中毒性肝病等u二氧化碳:一头体重100kg肥猪每小时呼出43L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高猪会精神委靡,食欲减退,体质下降,生产力减低u硫化氢:刺激黏膜,引起眼结膜炎,气管炎,以至肺水肿,经常吸入低浓度硫化氢可出现植物性神经紊乱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u4、猪舍通风与风速u摘自《GB/T-17824-3 规模化猪场生产环境管理及环境参数》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v=80/40=2m/s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u7、通风量计算实例u(1)房舍:长70m,宽12m,平均高度2.55m,饲养育肥猪约750头u a)风速法:12mX2.55mX1.5m/sX3600s=165240m3 u b)换气次数法:12X2.55X70X60次/h=128540m3u c)换气量法:750X140m3/h·头=105000m3u换气次数法舍内风速:128540÷3600÷(12X2.55)=1.16m/su换气量法舍内风速:105000÷3600÷(12X2.55)=0.95m/s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2)房舍:长40m,宽12m,平均高度2.55m,饲养育肥猪约420头u a)风速法:12mX2.55mX1.5m/sX3600s=165240m3 u b)换气次数法:12X2.55X40X60次/h=73440m3u c)换气量法:420X140m3/h·头=58800m3u换气次数法舍内风速:73440÷3600÷(12X2.55)=0.66m/su换气量法舍内风速:58800÷3600÷(12X2.55)=0.53m/s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3)房舍:长30m,宽8m,平均高度2.55m,饲养保育仔猪约600头u a)风速法:8mX2.55mX0.8m/sX3600s=58752m3u b)换气次数法:8X2.55X30X60次/h=36720m3u c)换气量法:600X78m3/h·头=46800m3u换气次数法舍内风速:36720÷3600÷(8X2.55)=0.5m/su换气量法舍内风速:46800÷3600÷(8X2.55)=0.63m/s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4)房舍:长50m,宽8m,平均高度2.55m,饲养保育仔猪约600头u a)风速法:8mX2.55mX0.8m/sX3600s=58752m3u b)换气次数法:8X2.55X50X60次/h=61200m3u c)换气量法:600X78m3/h·头=46800m3u换气次数法舍内风速:61200÷3600÷(8X2.55)=0.83m/su换气量法舍内风速:46800÷3600÷(8X2.55)=0.63m/s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5)房舍:长30m,宽8m,平均高度2.55m,饲养分娩母猪约30窝u a)风速法:8mX2.55mX1m/sX3600s=73440m3u b)换气次数法:8X2.55X30X60次/h=36720m3u c)换气量法:30X360m3/h·头=10800m3u换气次数法舍内风速:36720÷3600÷(8X2.55)=0.5m/su换气量法舍内风速:10800÷3600÷(8X2.55)=0.15m/s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4)房舍:长50m,宽8m,平均高度2.55m,饲养分娩母猪约52窝u a)风速法:8mX2.55mX1m/sX3600s=73440m3u b)换气次数法:8X2.55X50X60次/h=61200m3u c)换气量法:52X360m3/h·头=18720m3u换气次数法舍内风速:61200÷3600÷(8X2.55)=0.83m/su换气量法舍内风速:18720÷3600÷(8X2.55)=0.25m/s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u8、结论u a)由于每头猪的换气量参数尚未有科学统计数据,计算结果准确性难以确认u b)风速计算法是较为合理的计算方法,因为湿帘的降温能力通常在5~8℃,舍内必须有一定风速以降低猪的体感温度。

缺点是投资比较高u c)换气次数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尤其是在房舍较短时不适用。

当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长度在60~90m时,可按换气次数法计算通风量,每小时换气次数为60次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u10、风机选型注意事项u a) 为保证室内最佳气流速度和便于湿帘安装,风机与湿帘间距离最好在30一80m 之间。

对超长房舍,设计上应考虑将湿帘安装在两侧端墙,而将排风机安装在房舍中部侧墙或屋顶,使冷却空气从两侧端墙进入,中部排出u b) 风机数目的确定必须满足在25.4Pa空气静压下所需要的通风量。

25.4Pa空气静压大约相当于7.2m/s的风速u c)风机最好布置在下风侧或房舍端墙。

如果风机必须布置在上风侧,设计通风量至少应增加10%,风机电机动力必须大于550W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u d) 风机排气口与邻近障碍物(例如建筑物墙壁)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风机叶轮直径的1.5倍u e) 设计风机台数小于3台时,建议其中1台以上采用双速电机驱动,以便更方便灵活地调节通风流量u f)设计风机台数为多台时,建议将全部风机按一定的间隔分成2组或3组,以便控制同时运转的风机台数,按实际需要,调节通风流量,并保持房舍各处气流大体均匀第五节湿帘系统的计算u1、相关概念u湿帘wed padu用于蒸发降温的成形材料。

由特制的具有良好吸水性纤维纸压制成波纹板后交错层叠粘接成板块形,允许气流和水流交叉通过,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u湿帘降温装置wet pad cooling systemu包括湿帘、框架结构、供水及配水管路和水泵。

该装置与低压大流量风机配套使用u湿帘外形尺寸u以气流通过方向为厚度,以气流通过方向的垂直截面竖直安装时的垂直长度为高度,水平长度为宽度第五节湿帘系统的计算第五节湿帘系统的计算u2、过帘风速pad face velocityu通常将易于测量的进入湿帘或离开湿帘的风速定义为通过湿帘的风速,简称过帘风速。

单位以m/su湿帘的降温依赖水分的蒸发,欲使湿帘有较好的蒸发效果.空气通过湿帘表面流进温室时,应有一定的过帘风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