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个国家面对粮食危机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解决途径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解决途径[键入文档标题]Administrator2016/12/28指导老师:赵筱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大课题。
我国粮食产量在一系列惠农政策鼓励下持续增长,但由于粮食作为农产品本身具有弱质性,因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一个战略时间长、涉及诸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体系。
在目前国际经济一体化、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形势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粮食产量实现“十一年增”后,仍然需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在此背景下对粮食安全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国内国际,资源环境,政治政策等多个角度出发,阐述了粮食安全的定义,我国现阶段粮食安全现状及隐患,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途径。
概述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焦点问题。
世界粮食安全的起因始于1972~1974年爆发的世界性粮食危机。
全球粮食安全危机高级别工作组2009年1月底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议之际,潘基文秘书长及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联合发表文章指出,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全球意义,要实现粮食安全,必须确保最贫困的人口有饭可吃,也必须致力于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支持农业生产和贸易。
2009年7月10日在意大利闭幕的G8峰会所通过的《拉奎拉粮食问题共同声明》再一次在全球拉响了粮食安全的警报。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粮食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点。
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国际粮食形势的复杂化,使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增添了新风险,调控国内粮食市场的难度加大,实现粮食生产和供求平衡的形势更严峻了。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分析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什么是粮食安全1.1 国际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提出世界粮食安全系数为17%~18%(安全临界点),但这一指标已不能全面反映人类粮食消费、居民营养与健康以及粮食安全的实际状况。
世界粮食危机的成因与对策-文档资料

1.全球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粮食供不应求
全球超过一亿人口的国家 1、中国 1 3.3亿 (其中大陆13亿; 中国台湾2260万;中国香港739万; 中国澳门47万) 2 、印度 1,049,700,118 3 、美国 290,342,554 4 、印尼 234,893,453 5 、巴西 182,032,604 6 、巴基斯坦 150,694,740 7 、俄罗斯 144,526,278 8 、孟加拉 138,448,210 9 、尼日利亚 133,881,703 10 、日本 127,214,499 11 、墨西哥 104,907,991 共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超过一 亿
水稻
水稻的主要生产国 是中国、印度、日本、 孟加拉国、印度尼西 亚、泰国和缅甸。其 他重要生产国有越南、 巴西、韩国、菲律宾 和美国等。中国的水
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小麦
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 最大、分布最广泛的粮食 作物。种植小麦的国家很 多,但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 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 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国 家。在这7个国家中,中国 是惟一总产量超过1亿吨的 国家,其次是印度、美国和 俄罗斯。
地方粮食储备是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辖区内粮食生产稳定粮食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要强化地方储备的骨干作用逐步加大承接中央储备中的周转储备任务改变中央储备规模远大于地方储备的现状以利科学迅速地应对因自然灾害等造成的粮荒或突发事件将粮食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
世 界 粮 的食 成危 因机 与 对 策
数字解读世界粮食现状
全球食品价格上涨创1845年以来最 高 全球大米库存降至1984年以来最低 全球粮价可能将维持10年高价 世界粮食储备只够维持53天 粮食危机国已达37个 全球超过8亿人每天饿着肚子休息 冷战至今全球已闹5次粮荒 13个国家发生了粮食骚动
钟甫宁世界粮食危机对学术研究的启示

食品的传统非食品利用: 医药、化工、纺织等; 食品的新利用方式:生物能源
食品生产资源的竞争
城镇化、工业化:居民、工业、交通、娱乐等用地; 对非食品土地产品的需求:饮料、花卉、草皮、木材、
园林花木、保健品等; 资源环境保护:湿地、林地、生物固碳等
•
世界粮食危机的根源不在中国
中国食品消费没有显著增长,原因在于:
库存/消费 18.3% 33.6% 35.9% 18.5%
消费总量 396.0 511.3 585.1 624.4
库存总量 109.2 191.1 208.5 147.6
库存/消费 27.6% 37.4% 35.6% 23.6%
杂粮
玉米
销售年度 1977/1979 1987/1988 1999/2000 2005/2006
•
中国油料进口总量
中国食用油及油料进口总量(包括棕榈油) 按当前单位面积产量折算在4000-5000万公顷之 间,大约相当于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0-25%或粮 食播种总面积的30-40%。
年度 大豆 大豆油 油菜籽 菜籽油 棕榈油 合计
2007/08 3782 273
96
36
522
进口量
(万吨) 2008/09 3600 290
•
金融投机与市场扭曲
美国主要玉米出口市场现货价格(美元/蒲式耳)
•
粮价与油价的关系
美国2008年9月交货大豆期货价格(美元/蒲式耳)
•
中国人均食品消费量
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千克/人)
•
中国人均食品消费量
城市居民主要食品人均消费量(千克/人)
•
中国人均食品消费量
农村居民主要食品人均消费量(千克/人)
钟甫宁:世界粮食危机对学术研究的启示

基本供求关系(总量)还是价格、收入问题(可获性)? 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还是发达国家的生物能源生产? 市场扭曲(金融投机和出口管制)的作用?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学术问题:
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生产者、消费者对市场价格的反应; 储备和政策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政策目标的选择;科技进步 的潜力;不同市场的区分;等等
中国耕地总面积 (千公顷) 年份
2004 2002 2000 1998 1996 1994 1992 1990 1988 1986 1984 1982 1980 1978
种植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影响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例(%)
85 80 75 % 70 65 60
2004 2002 2000 1998 1996 1994 1992 1990 1988 1986 1984 1982 1980 1978
世界粮食危机对学术研究的启示
钟甫宁
南京农业大学 2009年5月18日
资料来源:FAO 转引自von Braun, 2008a。
什么原因导致世界粮价玩了一次过山车?经济增 长导至的需求增长?科技进步速度减缓?石油价 格上涨导致生物能源需求增长?
引言
世界粮食危机引起全球的关注
30多个国家面临粮荒:许多人面临死亡的威胁; 粮食安全引发政治安全问题:海地总理下台; 出口国普遍限制乃至禁止粮食出口; 粮荒原因的争论;等等
中国人均食品消费量
农村居民主要食品人均消费量(千克/人)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世界粮食危机.ppt

世界粮食日
• 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 WFD),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 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 日子。世界粮食纪念日,是在1979年11月 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 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1981 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此 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 各种纪念活动。
•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 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古人尚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们 今人更不能浪费口粮,糟蹋社会资源。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1996、
• 2005年达到800公斤、 • 2010年达到900公斤的三期发展目标。
粮食危机
世界粮食现状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粮食生产发展很快。 1950年至1984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从6. 3亿吨增至18亿吨,增长了180%还多。此 期间,世界人口从25.1亿增至47.7亿,增长 约90%。由于粮食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所 以世界人均粮食呈增长趋势。然而,世界粮食生 产地区不均。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1/4,生产 粮食占世界1/2。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3/ 4,生产粮食占世界1/2,因此人均产粮少、 消费少。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许多国 家缺粮问题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少数发达国家 又苦于粮食“过剩”卖不出去。
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
• ①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 自然条件恶劣; ③ 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 地沙漠化; 4 、战争,动乱 5、环境保护不够 6、经济、科技落后,机械化水平低下,农 业生产效率、粮食产量低。
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纵观历史,粮食是封建帝王维护江山社稷的头等大事。
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写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前一时期,热播电视剧《天下粮仓》,向我们展示了乾隆时期,清政府把粮食生产和国粮储备当作“第一要紧大事”,围绕国粮储备而治漕弊、修运河、惩贪吏、破邪教、推新政的故事。
可以看出,建立国家粮食储备,以丰补歉,维持粮食供求总体平衡,是巩固政权的基础,长治久安的根本。
在2008年,全球除受美国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之外,还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粮食危机。
而粮食问题不仅仅是暂时性、偶然性的现象,还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根源。
比如,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等。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基本农产品价格指数2006年上升了8%,2007年上升了24%,而2008年前3个月又同比上升了53%.自新一轮食品价格暴涨以来,全球有37个国家的食品供应受到威胁,有20多个国家因食品涨价发生骚乱,超过一亿人因高粮价陷入赤贫,基本生存面临威胁。
导致这次粮食危机的原因有:成本上升、减产、消费量增加、储备下降、美元贬值、生物能源的发展等,在所有这些因素中,生物能源所占份量最重,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生物能源在粮价上涨诸因素中占75%.笔者认为仅仅用这些偶然性、暂时性的因素解释粮食问题是远远不够的,粮食问题具有深刻的历史与现实根源,只有找出这种根源,才能认清其实质并找出解决粮食问题的出路。
目前我国粮食供需和市场形势十分复杂,保持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需要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着力发展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市场调控。
当前的工作重点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切实加强粮油市场调控,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和轮换机制,科学调节供求总量和结构;认真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着眼粮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积极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建设。
导致全球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有

导致全球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有粮食危机的根源这些令人不安的趋势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冲突、环境和气候危机、以及贫困和不平等引发的经济危机和健康危机。
冲突仍然是造成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虽然报告的分析工作在俄乌战事之前已经完成,但仍然指出这场战事暴露了全球粮食体系的相互关联性和脆弱性,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报告指出,受东欧战事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已经面临严重饥饿的国家,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高度依赖粮食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进口,一旦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导致全球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有:
冲突(使24个国家/地区1.39亿人陷入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2020年约为23个国家/地区9900万人)。
极端天气(8个国家/地区超过2300万人,2020年为15个国家/地区1570万人)。
经济危机(21个国家/地区超过3000万人,2020年为17个国家/地区4000万人)。
全球突现粮食危机温饱问题威胁政治稳定

许多国家的政治稳定和 民主进程。 非洲许多地 区因为粮食供应紧张弓发 了 l 暴力事件,
埃及 、 喀麦隆、象牙海岸 、 内加 尔和埃塞俄 比亚等国今年都先后爆发 了骚乱。在 塞
许多亚洲 国家, 囤积居 奇的行为和 国家扶贫项 目中的腐败现象 比比皆 , 而加剧 是 进 了粮价上涨的危害 , 迫使这些国家 的政府部门加大打 击力度。巴基斯坦和泰 国甚至
吁,协助贫穷 国家 的农 民购 买种子和肥料 ,并检讨使用粮食作 生物燃 油的影响。
粮食 危 机 影 响 政 治稳 定
在最新一轮的食 品涨价发生之前,世界各地大约有 8 5 亿 千万人 的温饱没有得
到解决,食 品涨价正在一些热点地 区弓发粮食短缺和骚乱。目前,每年至少有 1 l 千 万人死于营养不 良,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度不 同的暴 乱,有超 过 10 人在暴力事件 中丧生。 0
在 中东地 区, 粮食短缺正帮助 “ 基地组织”吸收更多的支持者。在每 日人均收
入不足 2 美元的也 门,面粉价格 自2 月份 以来 已经翻 了一番,已经有多人在抗议 面
包 涨价 的暴 动中丧生。 过去 的一个季度 中, 巴嫩和叙利亚的食 品价格分别上涨 在 黎
这非常符合老百姓上超市购物的印象而且从cpi数据成份看粮油价格上涨的确构成主要成分甚至也可以说是主导因素这也正是一部分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是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维普资讯
国 际 大 势
不到一年流露 出政府对 市场走 势不 必要的担 忧。 股市近来的下跌合乎逻辑——
场没有预见到的 、史无 前例的”突 变, 食供 应将 会突然出现 紧张, 粮 价格将飙 升到
历史高位。联合 国说, 全球粮食价格 的上升 正在更 多国家造成更多的人挨饿。 忘 被 却 多年后 ,“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 再度 成为人们 的 口头禅。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 (N W r d F o r g a ) u o o d P o r m 的执行 主任乔塞特一希兰 1 (o e t h e a) “ J s t e S e r n 说, 我们非常担心 , 我们正面临着 造成世界性饥荒的一场 完美 风暴 。 ”世界粮食计划署买来用 于分配的粮食 的成本在不到一年 的时间里 已经上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个国家面对粮食危机
2008年在世界范围内,从郊区到城市,食品价格持续上涨,饥饿似乎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新
问题。
事实上,粮食缺乏的危机、全球气候变暖、油价不稳、世界人口爆炸等问题正在把人
类带入到21世纪初期的巨大危机之中。
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人,面临着饥饿和食品短缺的窘境,农产品的价格呈螺旋状上升。
经济
学家认为,这种情况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是第一次,它的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可忽视的。
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官员统计,在78个国家中有超过7300万人靠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
的救济维持生活,而2008年粮食计划署同时也面临着食品供应短缺的危机。
联合国粮农组
织发出了警告,受到全球物价上涨的影响,36个国家出现了粮食危机,需要采取一些紧急行
动帮助这些国家。
此时,贫困人口营养不良的问题可能已经被世界遗忘。
世界粮食银行调查的结果,从2000年开始,世界粮食的价格已经普遍上涨了75%,其中小
麦的价格上涨幅度达到200%。
其他主食的价格,例如大米和大豆的价格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玉米的价格是最近12年来的最高价格。
受其影响,猪肉、家禽、鸡蛋、乳制品的价格
也逐渐攀升。
更为糟糕的是,一些专家预言,世界粮食的价格将会毫不留情地继续上涨。
一系列有关粮食价格的问题已经在世界上引起一些国家人民的抗议。
例如墨西哥的玉米事件、孟加拉国食品定量引起的争议以及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及其他部分非洲国家人民对谷物价
格居高不下的抗议,也门儿童吃不饱饭的现象愈演愈烈。
这些现象蕴藏着更大的危机,如果
粮食价格继续上扬,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将负担不起他们基本食品的需求,如果得不到帮助
和有效缓解,数以百万的人将会死掉,更多的人将处于严重的绝望状态。
政府和政权将处于
岌岌可危状态,形势很难把握和控制,万一出现严重骚乱和无秩序革命,影响的不仅仅是单
一国家,而是全世界。
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格雷格*巴洛说:“食品的缺乏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饥饿的群体中。
毫无疑问,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饥饿和贫穷状态,我们需要克服这段艰难的时刻。
”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财政和收支概算将需要额外的5亿美金,去供给非洲、亚洲和美洲中部地区等要求
粮食援助的国家,这涉及大约7300万人口。
他同时指出,饥荒的形式和过去也有所变化,
城市里的穷人在市场上和商店里可以买到所需的食品,但是就是买不起。
粮食的短缺同时也
影响西方工业化的国家,例如苏格兰。
不久前,36个国家宣布国家面临紧急危机,其中非洲
地区有21个国家。
莱索托和斯威士兰是由于遭受旱灾,塞拉利昂是由于收入低和高价格,
加纳、肯尼亚和乍得等是由于持久的“本地粮食严重不安全状况” 。
印度《今天》杂志报道,上一年度印度有2.5万农民死于食品短缺。
世界粮食银行预测,到2030年世界的食品需求将增加一倍。
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全球气温的升高,现在开始干扰许多国家的粮食生产。
根据联合国有关
机构的资料统计,由于常年干旱少雨、森林消失和气候变化等原因,地球每年都会丢失掉乌
克兰国家般大小的肥沃土地。
2007年,澳大利亚经历了本世纪最大的一场干旱,仅小麦产量
就减少了60%,而中国的收成在过去七年也下降了10%。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预测,在未来100年里,地球海平面将上升一米,这将淹没近1/3的世界农作物种植土地.
英国保守党领袖大卫*卡梅隆在最近的一项分析中得出结论,他把全球粮食危机的责任归结
到绿色生物燃料的使用和世界上人们对肉类日益增长的欲望。
同样大小的土地,相对于粮食
和肉类来说,肉类是一种利用效率较低的食物,因为它提供的热量要少得多。
中国的年人均
肉类消费已经从1985年的20公斤增长到现在的每年50多公斤。
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肉类的
需求从1980年到现在已经增长了一倍。
世界粮食存储量处于30年中的最低谷。
卡梅隆警告说:“一些分析家已经开始提出一些令人担心的问题和一些预测,这并非耸人听闻,政治家们应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能源问题。
”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石油价格飞涨。
几个月前世界石油期货价格一度达到每桶147美元。
由
于运输成本的增加,石油加工出来的肥料就更加昂贵。
据世界银行统计,在过去的五年中化
肥价格上涨了150 %,这对粮食价格上涨产生了重大影响,担负40%份额世界粮食出口任务
的美国,化肥成本已超过粮食生产总成本的1/4。
苏格兰全国农民联合会行政长官詹姆斯*威瑟斯说:“粮食需求在增加,可是我们可以种粮食
的大量土地却在减少。
”苏格兰艾尔郡的农场主约翰* 斯科特说:“自1986年以来,可以酿造
葡萄酒的湖泊和提炼黄油的山脉供给我们20多年丰富产量的时期,对于全球食物短缺前景,马尔萨斯人口论正在应验。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选择什么样的现在将决定我们能否为自己创造未来,如果我们现在做得正确,我们就可以有一个蓬勃发展的粮食经济。
苏格兰政府环
境部长理查德发起了公开讨论制定苏格兰的第一个粮食政策,“我意识到我们这一代没有经
历粮食短缺,但我们决不应采取理所当然的态度,这就是为什么苏格兰政府绝不会允许粮食
安全脱离国家议程的原因,我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让我们的初级产品生产者确保长期粮食
供应的能力”。
我们为什么种植越来越多的粮食给车做了原料而不是人呢?
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的绿色燃料动力汽车、卡车和飞机的行驶,使正在恶化的世界粮食短缺危
机和威胁火上加油,使数十亿的人挨饿。
美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政府为减少气候污染,
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积极支持生物燃料的研发,从种植作物中提取和制作燃料成为一种
新的方式。
然而,一些专家警告说,现在世界正是需要粮食的时候,大量土地改为种植生物
燃料作物,导致可食用粮食产量减少,这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
2007年有1/4的美国玉米作
物变成乙醇燃料供给车辆行驶,这给处在危机中的粮食供应施加了很大压力。
20多个国家有
计使用生物燃油技术的加油站划在今后十年里推动生物燃料的生产,美国提出未来将提高玉
米生产乙醇量为现在的3倍,而欧盟的目标是到2020年运输燃料10%使用的是生物燃料。
经济学家唐*米切尔认为,生物燃料激增使事情更糟,高需求,所以高价格,但低库存,乙
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在美国和欧盟似乎不履行承诺或者绿色环保,这非常具有争议性。
英国
政府新任命的首席科学顾问贝丁顿教授在伦敦演讲中说:“粮食价格持续攀升已经让世界各国遭受了重大冲击,生物燃料往往是不可持续的。
”
英国保守党领袖卡梅隆也反对生物燃料,他在上个月告诉全国农民联盟,“他们不是万能的,除非他们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使用生物燃料的初衷是保护环境,但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很
可能危害程度超过保护的作用”。
卡梅隆像一个环保主义者和有机食品专家,拿出有说服力的统计数字来比较食品和燃料,“你耗费精力生产出仅有一个油箱量的运动型多用途车(SUV )燃料,却可以提供给一个人全年的粮食”。
美国土壤协会罗宾*梅纳德批评说,“美国目前将
1/6的粮食收成作为提供汽车的燃料,这是极其疯狂的做法”。
人类养活自己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取决于我们让农作物如何生长。
如果我们继续扩大农作物
的产量,目的不是为了人类生存而是为了汽车,那我们就遇到大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