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两场印度支那战争:中美苏之间的三角关系

中国与两场印度支那战争:中美苏之间的三角关系
中国与两场印度支那战争:中美苏之间的三角关系

中国与两场印度支那战争:中美苏之间的三角关

系(1)

小大打印

2013-12-13 15:26:17 中华网论坛参与评论(2)条

本文所说的印度支那战争,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在亚洲印度支那半岛越、老、柬三国以越南战场为主体的两次局部战争,即抗法战争(1946年至1954年7月)和抗美战争(1961年5月至1973年1月)。对于中国来说,则是援越抗法战争(1950年初至1954年7月)和援越抗美战争。

关于这两次战争,特别是后者,美国学者已经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探讨这个曾经使美国社会感到困惑的问题。至于中国参与印度支那战争的情况,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进入学者的研究范畴。本文的切入角度不在于战争本身,也不简单是中国与战争的关系,而是选择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视角,即在中美苏和中苏越两个三角关系的外交游戏中,中国外交政策的定位和变化,及其最终结果。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角度进行讨论,主要是因为印度支那战争持续的近30年,恰恰是冷战发生和发展,并且其重点逐步转向亚洲的年代,而在国际冷战格局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政策的取向,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于整个国际格局的变化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印度支那局势的演变还展示了冷战状态下国际关系中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大国、强国之间的关系固然是冷战格局构成的主要因素,但小国、弱国的作用是绝不可以忽视的,在两个大球对抗的天平中,小球的滚动方向往往会使力量对比发生重要的变化,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变化。

(一)

论及印度支那战争中的中美苏和中苏越两个三角关系,以及其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矛盾游戏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需要首先讲明两个问题:第一,这种三角关系形成的背景。

在两极对峙的冷战年代,亚洲在美苏的对外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二战后美国直接参与、苏联暗中和间接参与的两场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都发生在亚洲。这从某一个角度表明,美苏竞争、乃至争霸的矛盾焦点,实际就是对地区事务主导权的争夺,当他们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基

本确定和稳定之后,即将目标转向了亚洲。而东南亚地区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海上通道的咽喉部位,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印度支那半岛更是控制此东西方战略通道的关键一环。由此,东南亚特别是印支地区,作为大国利益和大国彼此间矛盾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自然成为争夺的热点。换言之,美苏若想在亚太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就须取得对东南亚地区事务的主导权;双方为追求此目标都要培植各自的势力集团,以相互抗衡。于是,印支半岛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环节,而越南又作为印支地区的重点,便成为美苏争夺的首要目标。

此外,对于美国而言,东南亚地区是其遏制共产主义发展的桥头堡,为了实现遏制中国的目的,多年来美国一直在中国的周边国家寻找楔入的契机。这样,越南作为东南亚的地区性大国,也即被美国纳入重点对象之列。对于苏联而言,要在中苏分裂后达到抵制中国反苏战略的目的,插手印支事务,拉拢越南抗华,是其最现实可行的途径。而对于中国来说,支持并抓紧越南,不仅是抵御美国侵略威胁的需要,而且更是防止苏联合拢其对华包围圈,进而与之对抗的需要。至于越南,出于上述安全利益、地缘政治,以及历史的原因,一直是各大国战略考虑中所注重的一个因素,故而也始终受到大国间关系好坏的直接影响,并在夹缝中寻求生存和发展。

这些就是20世纪50-70年代,美、苏、中、越之间三角关系发生的基本原因。其中冷战前期的50年代和60年代初,美苏在亚洲尚不处于直接对抗的位置,仍为盟友的苏联和中国在越南反对美帝国主义的目标虽然一致,但苏联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为外交政策要旨,对援越保持低调,而中国则因朝鲜战争被推到了亚洲反美的前沿。中国对美国干预越南的估计过为乐观,积极支持北越在南越开展武装斗争;美国则高估了中苏插手越南事务的风险,不断加紧军事介入的步伐。这样,印支战场即为中美苏和中苏越两个三角关系从区域性到全局性的发展变化,以及三角外交中的矛盾游戏,提供了舞台。

第二,这种三角外交的实质。

可以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三个主权国家之间,都会发生具有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利害关系。但是,不同时期组合而成的三角关系,就其三边所进行的外交活动而言,却有着不同的实质和内涵。具体到中、美、苏、越交叉构成的三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是如此。

在整个50年代,中美苏关系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意义上的关系,严格说来,它只是一种双边关系,即以中苏为一方展开的对美外交活动,其所强调的是一种由于观念、制度上的水火不容而造成的割裂和敌对。而中苏越

更是同一阵营中的兄弟国家,彼此不分你我。此时,社会主义国家以意识形态确定自己的战略取舍,这从某种意义上言之,是一种畸形的国家关系,其以意识形态结盟为主体,相互间的利益分歧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压抑或隐蔽起来,国与国之间的战略因素自然就大大削弱。因此,这一时期的中美苏关系和中苏越关系,还处于一种定式的凝固状态,尚未形成任何两边都可能相互联盟对抗第三边,而每一边的政策变化都会引起另外两边相应变化的动态的三角格局。

由于政治毕竟不存在温情,民族情感也总要超越意识形态,留下的实际只是地缘政治的现实和力量对比的总趋势,故而,建立在相同意识形态基础上的双边关系往往是脆弱的。60年代初期以来,中苏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随之分裂,社会主义阵营呈瓦解之势。与此同时,美苏缓和,不结盟运动兴起,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发展,世界政治力量出现了分化和改组。无论是戴高乐1965年关于世界存在美、苏、中、西欧、亚非拉第三世界"五大实体"之说,还是尼克松1971年关于美、西欧、日、苏、中"五大力量中心"之论,抑或毛泽东1974年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其反映的现实就是,50年代僵化的两级结构已经开始动摇,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这种状况不仅使世界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还导致各种国际政治力量之间越来越具有依赖性,各种不同形式的三角关系开始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上形成,并且不断发展和变化着。

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苏挥剑断袂后两国关系一度走到战争的边缘,以及苏联实力膨胀对美转守为攻、展开全球性争夺的现实,赋予了中美苏、中苏越关系以新的含义。在印支战争的舞台上,中美苏越之间的三角外交开始注入战略利益因素。尤其是中美苏关系完全突破两极结构,进入到单纯以大国政治为基础的三角外交的进程中。虽然中国在三边中是最弱的一方,其力量、地位和作用都还无法与美苏比肩而难以构成三角均势,但就其外交政策的相互制约和影响而言,这种三角外交应该说已纳入到了国际战略的范围之内,成为一种战略三角关系。与此相对应,中苏越之间的利益走向和政策制定日益卷入一种互动状态,其关系也带有了某种三角战略的色彩。

在第二次印支战争后期,中美苏、中苏越两个三角关系,互动影响,交叉重叠,敌友转化,扑朔迷离,既有相互制约,又有相互依赖,外交游戏做得复杂而多彩。就美国方面言之,其在亚太地区的主要任务就是遏制苏联的扩张。为此,美国对三角外交战略的最初运用,便是缓和与中国的关系。从苏联方面来说,其亚洲政策的主旨不仅在于与美国竞争,而且更重要的是遏制中国。为此,它不但

将对越政策由脱身改为插手,而且还极力拉拢越南,联越抗衡中美之间的联合。对中国方面而言,苏联已变成威胁国家安全的首要敌人。为此,中国调整对外战略联美抗苏,并竭力避免越南投入苏联的怀抱。而就越南方面来说,它要获取中苏最大的援助以抵抗美国的侵略,同时在中国反苏政策及对美政策的影响下,又要依靠苏联抵制中国的压力,最终与苏联结成军事同盟,共同对付中美。

尽管在这两个三角关系中,各国力量的对比并无均势可言,中国、越南相应都是三角中最弱的一边,但是,美苏两国毕竟也受到这两种小三角格局的制约,不能左右逢源。中美苏越四方虽然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却都在某种程度上获取了自己的战略利益。此外,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开始参与国际事务,在第三世界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美苏走向全面对抗。由此,中美苏三边关系的变化中又增加了争取第三世界国家的因素,这即使中美苏三角外交超出了地区的、局部的性质,而具有了更广泛的、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全局性意义。

(二)

在50-70年代两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中美苏越各国于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外交主导方针,四国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相互转化,进行着不同的组合。其间,无论是中美苏还是中苏越,都试图通过各自的外交活动确立起自己的有利位置。不过,美国凭借其优势的地位和影响,在各边的相互关系中始终处于关键地位,保持着最大的机动性;苏联次之;中国和越南相对而言则具有较大的依赖性。

第一,抗法战争时期(1950-1954)。

对于越南的抗法斗争,新中国在成立之初就开始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1950年1月18日和30日中苏两国相继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后,2月初胡志明即前往莫斯科同斯大林和正在那里访问的毛泽东共同商讨越南的政治、军事和外交等各项问题,中苏两党领导人并明确表示要援助越南取得抗法战争的胜利。此后,中国不仅向越南派出了军事顾问团,而且还给以大量的军事物资援助,同时具体协助越方组织和指挥了一系列重要战役。在中苏两国的道义支持,特别是中国的军事援助下,抗法战场上的政治和军事态势发生了有利于越南方面的根本性转变。

但是,美国自第一次印支战争爆发以来就从未安逸地作壁上观,而是不断地进行支持和干涉活动。尤其在1953年7月朝鲜实现停战以后,美国开始更多地关注印支战争。这样,越南的主要对手,从表面上、近期看是法国,但从实质上、远期观之则是隐身在法国背后、一直跃跃欲试的美国。拖延和扩大战争,使印度支

那问题国际化,进而以联合国的名义实施介入,乘势将东南亚国家完全纳入自己的军事条约体系,已成为美国的一个既定目标。如此,朝鲜停战后,中国与苏联,特别是中国,事实上面临着再次与美国进行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

而新的中苏同盟关系的建立,虽然极大地改善了苏联的战略地位和国际处境,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令苏联拥有了较过去强大得多的对美外交实力,但是在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中,就力量对比而言,苏联、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依然居于弱势。由此,赫鲁晓夫执政伊始即着手调整苏联的对外战略,寻求同西方缓和,发展国力,以实现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近期战略目标。与此同时,中国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加速实现中国的工业化,推进国防现代化。作为"一边倒"的苏联的忠实盟友,在同美国再度发生军事冲突的危险面前,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的革命性与现实性发生了矛盾,其支援世界革命的强烈愿望不得不让位于对国家安全和建设的考虑。这样,中国转而在日内瓦会议上密切配合苏联,竭力说服刚刚取得奠边府战役重大胜利,军事上处于进攻势头的越南党,牺牲局部利益以争取全局利益,牺牲眼前利益以获取长远利益,采取积极的谈判方针,做出让步。在苏联遥控指挥,中国大力推动下,越南与苏联和中国进一步协调了看法,打破了在划分集结区问题上的僵局。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最终达成。

日内瓦协议的签订,结束了法国所进行的殖民战争,分化了美英法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孤立了美国,打破了其制造东南亚紧张局势,争取对东南亚地区事务主导权的计划,推迟了美国对印支直接进行武装干涉的步伐。但是,从冷战的角度,或者说以冷战思维观察,就社会主义阵营的长远利益而言,抗法战争的和平解决,实际上更多地只是满足了苏联实现与美国缓和的意图,并为中国提供了得以发展经济的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而其遗留下来的越南分裂,老挝、柬埔寨在越军退出之后将由资产阶级控制等问题,无疑不利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壮大。日内瓦会议结束不久,美国即以防止共产党侵略的名义建立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并将南越、老挝和柬埔寨列为该军事集团的"保护地区",将南越直接置于美国的控制之下,甚至公开宣称这个条约就是为了对付中国的。这不仅打击了以妥协实现印支和平的中国和越南,而且实际上也预示了美国同中越之间迟早要在印支地区发生军事碰撞的前景。

如此说来,社会主义阵营的长远利益、全局利益究竟是什么?是以苏联的战略利益为中心吗?这个问题事实上既困扰着某些越南领导人,他们始终认为越南当时有能力解放全国,由此而对中国迫其退让一事久久不能释怀;更困扰着毛泽

东,他后来反复就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劝越妥协一事向越南领导人作自我批评说:我们在印度支那问题上犯过错误,日内瓦会议时我们劝你们只搞政治斗争,不搞武装斗争,你们的武装一撤走,吴庭艳就开始杀人。我跟范文同同志讲过,日内瓦协议是一个失败,你们、我们都犯了错误。这个错误使南越人民付出了16万人的生命代价。

第二,抗美战争前期(1961-1964)。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和越南的政治、军事目标就同美国在印支寻求的目标产生了抵触。中越努力实现印支停战的根本目的在于保住整个越南北部,将之作为基地,完成下一步统一国家的大业。而美国的既定方针则是要越南南北分裂的局面长期维持下去,以此直接遏制中国,间接打击苏联。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实际决定了中越两国要在越南问题上同美国发生军事冲突。

当美国不断向越南南方渗透,扶植傀儡政权,为其侵略扩张确立军事基地时,中苏两国则在共同帮助越南迅速恢复经济,增强实力。从1955到1958年,苏联和中国对越经济援助分别为5.31亿卢布和11亿元人民币。恢复任务完成后,1959年初越劳党在二届十五中全会上开始强调主动进攻的思想,肯定解放南方的道路是暴力革命;认为如果美吴集团挑起战争,即是越南统一祖国的机会。随即加紧准备派遣军队到南方作战。翌年3月,越劳党三大进一步确定了

解放南方的战略任务。此时,中国也开始热情关注在南越开展武装斗争的问题。1961年5月美国派出"特种部队"进入南越,实际启动了一场不宣而战的战争。

此后至1964年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前期,面对越南南方的严峻形势,毛泽东的革命信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在美国的战争威胁面前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中国于1962年夏开始向越南南方人民武装提供援助,同时积极支持越南在南越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中越同心协力,矛头一致向美。

与此同期,中苏关系恶化与苏联大力缓和对美关系的现实,使中苏越三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苏联为了寻求西方对其缓和政策的理解,尽量将对越南的支持限制在舆论宣传的范围,竭力不卷入战争。而且,随中国对越南影响的持续增长,苏联对印支地区的兴趣也相应减弱,它认为中越两个盟友给苏联外交政策带来的困难要比利益多得多。为此,赫鲁晓夫对越采取了"脱身"政策,有意避免与受中国影响的越南共产党人打交道。苏联不愿意为支持越南党的抗美斗争,尤其在南方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而牺牲与西方的关系,丧失同美国合作的前景。这样,中国成为越

南的唯一靠山。面对中苏关系破裂的趋向,越南虽然态度暧昧地从中斡旋,却还是与中国保持了更为紧密的联系。中越关系进入最亲密阶段。

而中国方面,为了维护解决越南问题的主导权,在对越外交政策中加入了排斥苏联的成分。如1960年中国与越南签订的一项军事合作协议即规定:在未获签字双方中一方同意的情况下,禁止来自第三国的援助。邓小平还以中国向越南提供1亿元为交换条件,要求越方拒绝接受苏联的任何形式的援助。此外,中国对越南在中苏分歧中的调和立场,也表示了极大的不满。

此期的美国还并未充分意识到中苏分裂的真正含义,而且由于中国继续保持对美的敌视态度,使中苏离异的迹象没有成为美国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美国这时注重的依然是来自中国和越南的共产主义威胁,担心在南越乃至整个东南亚出现"多米诺骨牌"现象。既如腊斯克所反复强调的:如果北京和河内舍弃南越地区,我们将打道回府;否则,我们就处于一种严重的局势之中,就有一场真正的仗要打了。终于,1964年8月"东京湾事件"爆发,美国加速了将战争升级的步伐。

第三,抗美战争中期(1965-1969)。

1965年初,美国开始逐步派遣地面部队及其附属国军队进入越南南方,同时扩大空军和海军对越南北方的轰炸,将对越侵略由"特种战争"升级为一场局部战争。随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苏关系从破裂进一步走向敌对,中美苏越之间也各自着手新的战略定位,中美苏、中苏越三角关系的色彩逐渐浓重。

赫鲁晓夫的"脱身"政策使苏联在越南的地位和在越军中的影响大大削弱,至1964年末甚至到了越南国防部要清退苏联军事专家的地步。面对此现实状况,苏联既不愿冒遭受中国公开、尖锐的批判,进而丧失其在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运中领袖地位的危险,更不愿就此放弃地缘政治利益,彻底葬送其加强在东南亚地位的前景。毕竟越南是苏联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东南亚地区进行政治渗透的一个主要通道,苏联的近期战略目标是与美国分享对东南亚的影响力,并构建对付中国的据点;远期则是要独占对该区域事务的主导权。为此,勃列日涅夫执政之初即调整苏联的对越政策,将单纯的道义支持转变为物质援助,并于1965年初开始逐渐加大对越军事援助的力度。此外,为了维持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缓和的战略,苏联在实施对越"插手"政策的同时,就积极谋求通过磋商解决战争问题。

此期毛泽东已愈益关注来自苏联方面的威胁,开始不断权衡苏联和美国的威胁何者为重。对于毛泽东来说,出于地缘政治战略上的考虑,苏联这个北方的威胁更邻近也更直接;而从意识形态上评判,其对修正主义的敌意实际比对美帝国主义的敌意更深。在毛的认识中,修正主义对中国的影响要比帝国主义的和平演

变危险得多。由此,他开始考虑调整对外战略,寻找打破几十年与美关系僵局的契机。中国在确定自己的战略目标时,对意识形态的考虑逐步向安全意识转变。

这时,中苏分裂的事实已使西方世界切实感受到共产主义并非铁板一块,其分化趋势正堪利用。于是,因泥足深陷越战而力量削弱的美国,开始考虑体面地结束战争、借助中国力量与苏抗衡的可能性。1967-1968年中苏边界冲突的发展,尤其是1969年珍宝岛事件的发生,向西方显示了中苏关系已处于战争的临界点。中苏冲突的升级为美国实现同中国和解的战略意图提供了条件,美国随即转入从决策上具体利用这一历史机遇的过程,一方面向中国发出缓和信息,一方面向苏联显示其对华战略意图,目的都是一个,即在推动越美和谈、政治解决战争问题上获取苏联和中国的帮助。1968年底毛泽东从最初的反对和谈转而采取赞同态度的事实,实际即反映了中国对美国政策的一种因应。而苏联更在解决军事争端的政治斡旋中,发挥了重要的,也是主要的作用。

越南自40年代以来就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经济力量衰弱的现状,使其在

反侵略战争中迫切要求得到中国和苏联的军事、经济援助。由于对苏联军援的

倚重,越苏关系也从冷漠趋向亲密。而对于越南来说,在地缘、历史等因素的作用下,其潜意识中始终把毗邻的中国这个强大的盟友,视为对自身安全的一

种威胁。这样,当中国不仅不能与苏联重新携手共同援越,而且在苏援物资过境运输等问题上与苏联矛盾频仍,有时甚至发生激烈冲突;中国坚决反对越美

和谈,竭力防止苏联借此掌握对越南问题的发言权;并在某种程度上对越施加

压力,要求其服从自己的反苏路线时,越南领导集团中的亲苏疏华倾向也随之

逐渐发展。至60年代后期,越南劳动党实际已决定同苏联结盟,而1969年胡志明的去世,为此铺平了道路。

第四,抗美战争后期(1970-1973)。

这一阶段的中美苏和中苏越三角关系成为一场三方都参加的游戏,战略因素更为突出。

近观中国,在同苏联的关系由敌对升级至对抗后,毛泽东打开中美外交局面,并试图建立重点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于是,中国重新大规模援越,以求迅速结束战争,及早实现上述战略目标。中美之间从1973年开始着手进行军事合作,实际上逐渐构筑起了"准同盟"性质的战略安全关系,并使这种双边关系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维系中美双方交往的纽带。其实,在中美苏三角外交中,中国本有可能作为一种制衡力量,在三角平衡的天平中增减砝码,影响美苏力量对比的变化。但是强硬、僵滞的反苏立场和对苏政策,阻碍了中国去灵活地运用这种身份,使自己处于更为有利的战略地位。中国选择了依赖美国与苏联抗衡到底的方针,并试图从某种程度上把三角关系变为一种反苏的工具。其结果是,不但消除了美国对中苏言归于好、再结同盟的疑虑,而且还加重了对中越关系的消极影响。中国的外交再次陷入了实现世界革命和保障国家安全的矛盾之中。

从苏联方面来看,勃列日涅夫在羽翼丰满之后,结束了以往由赫鲁晓夫确立的寻求与美平起平坐的外交总路线,逐步将苏联的对外战略调整到自己的轨道中,于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上提出了一整套外交政策,对美展开了咄咄逼人的全球攻势。在印度支那战争问题上,苏联一面积极发挥其政治斡旋作用,避免破坏同美国的关系;一面也大力援越,并利用中美联合问题离间中越关系。这时,苏联已将目光牢牢盯住了对东南亚的控制权,而且开始掌握印支这把开启东南亚之门的钥匙,认为自己已拥有了在印支地区确立政策的更大的可能性。为此,苏联试图最大限度地运用这种有利地位,发展和巩固与越南关系的新机遇。]越战结束后,苏越战略联盟逐渐形成。苏联扶植越南地区霸权主义,支持其入侵柬埔寨,并控制老挝,建立所谓印支联邦,把印支半岛变成了一个反华基地,终于导致了中越之间的一场战争。

就美国方面而言,随基辛格的访华,中美苏三角关系开始公开化。美国一面告知苏联,其不断援助越南、强调战争的做法正在危害业已改善的美苏关系;一面以美中关系制约苏联,通过拉中国刺激苏联对越施加压力,帮助美国尽快从战争泥潭中拔足。而美国从越南撤兵的事实对其自身并无损害,它正可留下中苏两国去争夺对越问题的主导权,增加中苏之间的矛盾,促使苏越联合对抗中国,进而推动中国倒向美国,双方共同对付苏联在亚洲的抱负;同时既通过中国的力量牵制苏联,又利用苏美缓和之势制约中国,使毛泽东不断担心美国要踏着中国的肩膀跑莫斯科,以此加强美国对华关系的主动权。在中美苏的三角外交中,美国表露出了赤裸裸的战略意识。

而越南则是力争获取中苏两国最大的经济、军事援助,依靠中苏力量赢得谈判桌上的主动权,为战争结束后统一祖国的斗争铺垫道路。在此过程中,中越分歧渐渐加深,种下了以后兵戎相见的祸根。越南为实现其近期对付美国,远期抗衡中国的战略目标,找到了苏联这个新的靠山。

纵观这一时期中美苏越两个三角关系的演变,可以说中苏分裂是其基本背景和动因。但是要找出令中苏两国分道扬镳的始作俑者殊为不易,究其根源,还应在于社会主义阵营以意识形态为国家关系的基础、以国际共运为国家交往的形式这种构架的不合理性。这种框架以两党关系取代两国关系,为实现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总体战略目标,要求各成员国具有一致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使命感、统一的政治步调、共同的阵营利益即国家安全利益。此类不合理因素,其实注定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阵营终将四分五裂的命运。中苏关系、中越关系,实际都未摆脱这个框架的束缚。苏联对华遏制和包围的政策将中国推向美国,而中国压越反苏的方针又把越南推给了苏联。

总之,在两个三角关系的相互作用中,中苏关系恶化和苏联对美国形成的咄咄逼人势头,使中美两国具有了共同的安全利益,进而具备了缓和双方关系的基础;美国摆出与中国联手的姿态,推动苏联为避免两面受敌而助美劝说越南在和谈中让步,以求及早摆脱越战梦魇,同时通过中国牵制苏联力量,以遏制其上升趋势;中国打破对美关系僵局,两国枪口一致对苏,促使苏联与越南结盟对付中国;而苏越联手的前景又推动中国加快与美国关系正常化的步伐,以借助联美之势予以抗衡。这种三角游戏的最终结果是,苏联因中美的联合而于二战后第一次陷入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中国因与越南反目而不得不面临来自苏越的新的军事威胁;至于美国,这场战争噩梦过去之后,不仅未能遏制中国的发展,而且还失去了盟友南越,使苏联填补了其撤离后的力量真空。在苏联夺人的气势面前,美国只能退保东盟,借对东盟国家的控制,在东南亚与基本由苏联掌握的印支国家相抗衡,转而力求与苏联分享地区舞台。中美苏三方谁都不是赢家。只有四国中力量最弱的越南,虽然对苏联具有极强的依赖性,但就实际利益而言,战争结束,美国撤兵,越南在此基础上迅速实现了民族统一,并利用大国矛盾,借助苏联实力提高了自身地区性大国的地位。越南从此走上了联苏抗华,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道路。

(三)

在20世纪中叶印支战争持续的20余年中,以美苏为主要角色的、代表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集团之间的冷战,也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在亚洲,50年代,中苏结盟共同对美,中国处于反美的前沿,中美之间进行了面对面的较量。及至70年代,中美联合对苏,中国实际退出冷战的第一线,而将美国推到反苏的最前方,由美国与苏联进行直接的对抗,冷战由此而转型。

在亚洲冷战的上述大框架中,参与其间的两大同盟或集团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强国为首,各自强调同盟或集团的共同利益。由此,在盟国内部大国、强国与小国、弱国的关系中,当以占主导地位的大国为代表的盟国全局利益与小国的局部利益发生冲突时,前者往往要求后者服从全局的、共同的利益,矛盾分歧相应而生。在小国、弱国不再认同这种盟国利益,或盟国中的主导国家发生角色变化后,这种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也即失去约束力,其结果便是盟国或集团的分裂、瓦解。就社会主义集团的情况而言,中苏关系是这样,中越关系实际也是如此。越南以其在大国的战略考虑和决策中所占有的位置,既已成为大国对抗中不容忽视的因素,随着战争的结束,当大国在相互牵制的复杂状态中形成力量平衡时,作为小国的越南的独立作用也就更加突出了。

最后,对于中美苏、中苏越两个三角关系以及中国在其中的作用问题的研究,据笔者个人意见,中国学者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其一,关于中苏关系的反思。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首先要保持睦邻关系。毛泽东试图建立的国际反苏统一战线,或者说中国对外战略中反苏主义原则的贯彻,虽然取得了打开中美、乃至中国同西方关系的重大外交成果,但也给中苏、中越关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苏越结盟使中国最终陷入了更为不安全的周边环境之中。对此,我们还应进一步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其二,关于中美关系的反思。在中美苏和中苏越两个三角关系中,中国对美国和越南对苏联,事实上都存在着较大的战略依赖性。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实际反映了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独立自主精神与为对抗苏联而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依附于美国的一种无法排解的矛盾性。尽管在实现对美和解的过程中,毛泽东反复强调打开僵局的主动性来自于中美双方,但是中国力量的弱小,及以后中美之间军事合作的现实,实际上表明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对美国依赖性。应该说,加入国际社会和独立自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在各大国间奉行一种相对平衡的政策,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避免成为别人手中的一张牌;同时也不因与某个国家或集团的关系而损害到与另个国家或集团的关系,才能够为自己创造出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和生存空间。此外,亚洲的许多国家,如东盟等国,由于地缘政治因素的作用,对中国一直存在着极强的戒心,他们欢迎并要求美国在亚洲地区驻军。而中国在美国的政治遏制和经济封锁,特别是发动越战对中国直接构成战争威胁的情况下,自50、60年代以来一直积极鼓吹世界革命,并向东南亚国家输出革命。这种做法无疑将一些国家进一步推向美国,从而实际恶化了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

其三,关于中越关系的反思。首先,实事求是地说,中国在同越南的交往中,的确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老子党"倾向,对越南施加压力,要求其服从中国的反苏路线,甚至在抗美斗争中一度反对越南接受苏联的援助,并对苏联的援越方针始终持排斥态度。由此,增加了越南对中国的离心趋向。其次,中越关系还可以有一个新的研究角度,那就是关于越南对华政策心理背景的剖析。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意识形态上的心理背景--中越两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国,客观上存在着指挥与被指挥关系;民族和历史的心理背景--越南历史上作为中国的附属国,存在着某种民族心理障碍,一直具有要求摆脱中国控制的倾向。这种背景,实际是中国对越决策和中越关系研究中都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提纲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总统制定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加剧,第二世界力量增长,尤其是第三世界崛起,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及国内多种危机进发,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其实质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 2、现实威慑战略 1969—1980年,美国尼克松、福特、卡特政府奉行的军事战略。其基本主张是,美国“不放弃领导世界的责任”,但要“以最低的生命和物质代价”来实现军事战略的目标;在保持和威慑的同时,仍以常规力量为“剑”,与苏联进行争夺;适当收缩亚洲兵力,着重加强欧洲战略重点;一旦进行战争,由同盟国打头阵,本国置于二线,必要时以海军、空军力量进行支援。 3、星球大战计划 战略防御倡议,亦称星球大战计划,简称SDI。是美国在1980年代研议的一个军事战略计划,该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冷战后期的一次著名演说。其核心内容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洲际战略导弹和外太空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其技术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的武器或常规打击武器,在敌方战略导弹来袭的各个阶段进行多层次的拦截。 4、中美苏战略三角 三角关系是在冷战时期三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结构状态,是形成于两级对抗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在这一结构中,美苏两国起着主导性作用,而中国作为平衡美苏实力对比的重要一环。 5、《反导条约》 全称《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是苏联和美国于1972年签署的一项双边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不研制、试验或部署以海洋、空中、空间为基础的,以及陆基机动反弹道导弹系统及其组成部分。这两项条约通过禁止双方发展全球性的反导系统,来确保对方的核威慑,用所谓的“核恐怖平衡”来避免核战争。 6、《美苏贸易协定》 美苏于1972年签订的协定,美国为了推行“尼克松主义”,实行以退为进的缓和政策。《协定》把双方间的粮食贸易问题同中东、柏林等政治问题上相联系,这一贸易协定有利于美苏两国政治关系的缓和,也兼顾了双方的社会经济利益。 二、简答题 1、试述美国70年代初期战略收缩的表现 在尼克松的指导下美国对其军事战略做出修改,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并调整了外交战略,积极推行多级军事外交,同时结束了越南战争。有四项原则:①遇到战略和战争依靠美国的核力量;②遇到战区核战争由美国承担主要责任,英国等承担部分责任;③战区常规战的任务由美国和盟国部队分担;④对次战区或地区性战争,由当事国和盟国承担主要责任,美国提供一定援助。 2、试述70年代初期东西方缓和的背景和表现 背景:美国内外处于困境,需对其战略进行调整 表现:①尼克松对苏联的缓和政策;②勃列日涅夫的缓和战略提出“和平纲领”; ③美苏首脑进行的四次会谈;④《美苏贸易协定》的签署;⑤美苏进行关于限制战

论中美关系的演变及其未来发展

论中美关系的演变及其未来发展 近现代的中美关系,走过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历程,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双方力量的此消彼涨,中美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国家双边关系之一,也是当代国际关系上极其重要的国家双边关系。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国,近年来一直在快速发展之中。不论是经济增长还是与他国尤其是美国各方面的对话与合作越来越多,都可以证明中国作为一个强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愈来愈大。而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国家,综合实力以及各个方面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影响可谓不言而喻。于是乎,这样一个强国和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能够牵动着国际局势的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应的,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演变以及未来关系的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不仅对我国的国际外交和未来战略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对于世界局势稳定和平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中美关系的演变以及未来发展:1、历史上的中美关系2、当今的中美关系3、未来中美关系的预测 一、历史上的中美关系 (1)20世纪上半叶,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开始,中国人民饱尝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的欺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与中国结成了反法西斯联盟。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合作,在历史上第一次表明中美关系对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作用。 (2)抗战胜利之后,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新中国诞生后的20多年里,美国坚持其与中国为敌的遏制政策,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和军事封锁,支持台湾当局窃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50年代,中美在朝鲜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3)1968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后,为了摆脱越战的泥沼和对付苏联的扩张,开始逐步调整对华关系。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和基辛格秘密访华,为拉开两国新关系的帷幕奏响了前奏曲。1972年,尼克松总统成功实现了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 (4)卡特总统执政后,两国于1978年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关系正式实现正常化,从而揭开了两国关系上的新篇章。同年1月25日志2月4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美国的访问在美国朝野上引起巨大轰动,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席卷美国大地。 (5)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启动的,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为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增添的强大动力。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活跃。 二、当今的中美关系 回顾近年的中美关系,虽然双方关系有所紧张,但目前还不构成对抗的局面。总体来说,近年中美双方还处于一个相互的战略摸底阶段,也是双方的战略布局阶段。 第一,中国加速崛起,在周边地区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上升,美国则受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拖累和金融危机冲击,软硬实力受到削弱,两国实力差距不断缩小,对美产生巨大心理冲击,美国内有一种强烈的焦虑感和危机感,警惕和制衡中国的论调开始回潮,对中方谈论“美国衰落论”极为敏感,产生过度反应,认为中国正利用美国衰落谋取利益。 第二,美始终认为中国发展走向存在不确定性,内心将中国视为潜在战略竞争对手,担心中国利用日益增长的实力与美对抗,挑战和打破现有国际秩序,威胁美在亚太和世界的霸权地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 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

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 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

论文中美关系

论文中美关系2008-05-11 08:17 (一)安全利益 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都负有重要责任。冷战结束,中美苏三角关系虽已不存在,但安全因素仍然在中美关系中占有重要成份。因为冷战后的世界并不安宁,原有的一些问题还未消除,新的冲突热点又已出现。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它不得不更多地借助联合国的影响来处理一系列的国际及地区问题。如果没有中国的适度合作,美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如在海湾危机问题上和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上就是例证。在解决核不扩散和全球环境保护问题上,美国也需要中国的合作。 (二)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利益 中美两国,一个是发展中的大国,一个是经济、科技发达的大国,两国都有广阔的市场,经济互补性很强。中国正致力于加速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更注重同美国在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美国的资金、技术及管理经验,对推动中国的发展无疑会起重大作用。而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又补充美国的大众市场,也有利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据世界银行一份调查报告说,如果美国政府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可能减少42%至96%,而为了支付取代中国产品的比较昂贵产品的价格,或是弥补对中国商品征收的更高的关税,美国的消费者可能每年要多支出140亿美元。显然,中国对美出口已成为美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寻求合作 不搞对抗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前提中美间存在分歧,也有诸多共同利益。如何尽最大可能消除分歧,维护和发展共同利益,是中美关系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1993年11月中美首脑在西雅图会晤时一致认为,中美关系应从长远的观点和更广泛的范围来对待。在许多问题上,中美是有共同利益的。中美之间的分歧可以通过平等对话与逐步协商来解决。1994年10月江泽民主席会见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佩里时指出,中美之间应该“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⑥。西雅图首脑会晤后中美关系有所改善。特别是1997年以来,中美关系基本保持了改善和发展的势头。 从长远看,中美之间在许多领域是能够找到共同点的。因此,只要两国从全球和亚太地区的战略高度,从未来的角度来看待中美关系,超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分歧,“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就会得到维护和发展,分歧通过平等的、富有诚意的对话和协商得到逐步解决,中美关系就能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1997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美,1998年克林顿总统也将访华,以两国领导人的访问为契机,中美关系一定会好起来。中美健康、稳定的关系将迈入21世纪。 注释: ①③王日庠:《中美关系向何处去》,第119页、16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②《人民日报》1996年5月21日。 ④《人民日报》1994年6月3日。 ⑤宫力:《中美关系热点透视》,第286页~287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⑥《人民日报》1994年10月20日。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每日一题

专题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2018年贵州贵阳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A.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1.历程 (1)从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染指中国。 (2)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3)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控制中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 (5)二战结束后,扶蒋反共,控制中国。 (6)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 (7)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走向和解;1979年中美建交。 (8)中美正式建交后,前进道路,一波三折。 2.认识 (1)从总体上看,中美关系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双方都从本国利益出发,以比较务实、比较稳健的方式来处理彼此的关系。但在军事交往、高科技交往、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以及台湾问题等一些重要问题上,双方仍有很大的分歧。

(2)应全面、辩证与冷静地看待中美关系,中美之间仍然存在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不断增进战略互信与互利合作,妥善应对各种挑战,推动中美关系“可持续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 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 A.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延续意识形态外交 C.拯救了美国的衰落 D.奉行国家利益至上 下图为1979年邓小平在美国休斯敦西蒙顿马术竞技场接过17岁女孩凯利赠送的白色牛仔帽,并戴在头上向观众致意的场景。该画面反映的这一事件 A.揭开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B.促进日本加快与中国邦交正常化 C.显示了美国对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 D.促使美国敌视中国外交政策的破产 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当今世界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会议上提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对处置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安排。宣言指出“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

中美关系历史沿革

中美关系历史沿革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一直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 二战中,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卷入了战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日本法西斯,中美成为盟国。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了称霸世界,美国需要在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的、统一的亲美反共政府。于是,美国积极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同时加强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形成了独占中国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了长期的封锁、禁运、孤立等敌对政策,还发动侵朝、侵越战争威胁中国安全,把海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中美双方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 是中美双方逐渐产生外交意向的时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 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新中国在国际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开始谋求与中国对话。1955年8月,中美两国在日内瓦, 1958年在华沙, 先后进行了两次大使级秘密会谈, 双方就台湾、贸易等问题进行了商谈, 到1968 年1月, 会谈举行了134次,但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1968年8 月,尼克松出任美国总统,中美关系开始有所突破。首先,他指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重新考虑同中国的关系;然后,美国第七舰队的行动缩小到台湾海峡以内,并放松了对中国的贸易限制。中国方面也领会了这些信号,1970年1月两国恢复了在华沙的大使级会谈。不久,尼克松又请法国总统戴高乐等人把美国谋求与中国对话的想法转告中国政府,同时放宽美国公民访问中国的限制,后来又表示愿派一名高级密使秘密访问北京。同年底,毛泽东主席在与访问中国的美国友人斯诺谈话时也明确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 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时期。 1971年 4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美国乒乓球队发出希望访问中国的信号,中国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1年 4月 10 日,美国乒乓球队抵达北京,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称他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篇章。这就是国际舆论所称的乒乓外交。同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两次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作准备。经过多方努力,1972年 2月 21日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到机场迎接。当天,毛泽东主席就会见了尼克松。2月 22日,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正常化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1972年 2月 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上海公报》(又称《中美联合公报》) ,双方同意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开辟了新的道路。但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彼此关系进展缓慢。1977年,卡特出任美国总统后,双方关系发展进程才逐渐加快。1978 年12月 16日,两国发表了建交联合公报,重申了《上海公报》的各项原则,美国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确定了美国坚持与台湾最终实现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1979 年,中美双方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中美建交后,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多次互访,双方进行了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双方的发展。但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顺利, 1979年 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严重违背建交协议原则的《与台湾关系法》,美国正式宣布向台湾出售武器,公然把台湾作为一个政治实体,这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对此,1982年 8月 17日,中美两国政府又发表了一个重要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诺,它无意执行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政策,准备逐渐减少对台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最终解决对台售武问题。 20世纪 90年代到本世纪初,是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成熟时期。 20世纪 90 年代到本世纪初,美国又利用人权问题不断对中国进行刁难,制造撞机事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而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依然很重要。美国为了维护其霸主地位,也干涉进入南海事务。希望借此扩大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进而遏制中国。本文将越南战争和南海问题美国从中的政策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了解美国外交的内涵和实质。 一、美国对越政策 (一)越南战争的定义: 越南战争(1961年~1973年)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为越南共和国(南越)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最先开始支持越南共和国的美国总统是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林登·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在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执政时期,美国因为国内的反战浪潮,逐渐将美国国防军撤出越南。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最终推翻了越南共和国,统一了越南全国。 (二)政策转变过程。 1.二战初期,美国想以国际托管形式支持南越独立,从而脱离法国的殖民统治。 十九世纪以来,越南包括整个印度支那都是法国的殖民地,殖民地统治者在那里进行长达一百多年的统治。还有其重要的地缘优势和战略地位的原因。印度支那不仅是南亚的主要产粮区,而且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同时也是处在南亚的重要交通要道。起初,越南在二战中是被日本占领,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保护本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支持越南同日本作战。但当日本战败后,法国又迅速恢复其对越南的统治地位。这一点使美国极为不满,罗斯福总统设想通过国际托管的形式来实现印度支那的独立,可法国的做法却与之背道而驰。实际上美国其实是不愿看到法国人占领印度支那,而将美国的利益置之一旁。 2.二战后至1950年前期,美国同意法国重返越南,并承认法国在越南的主权地位。 看似这与之前的政策大相径庭,可本质上还是为了美国的自身利益着想。首先,当时正处在冷战的大背景之下,遏制共产主义在越南的发展,当然需要得到法国的支持与参与。“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以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导致了国家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此时遏制共产主义以及对抗苏联成为美国的主要目标,美国打算以承认越南的主权来换取法国对美国政策的支持。

浅析中美经济关系

浅析中美经济关系 众所周知,近代外交始于西方民族国家纷纷独立之际,而奉行“民族国家至上”原则的外交则始于法国枢机主教黎塞留,黎塞留对近代外交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拿破仑滑铁卢之役战败到维也纳会议,梅特涅时代的外交奉行“欧洲协调原则”即是欧洲的保守势力出于共同的国家利益对革命势力的遏制而团结在一起。俾斯麦统一德国后打破了均势外交,奉行“现实政治原则”即以国家实力及利益来制定国家外交政策。正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所说“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中国在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后,实际上已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是列强角逐鱼肉的对象。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新中国建立前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独立外交。在此要讨论的是中国在1949年后外交政策的变化。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也有国家利益的考量,中国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是与苏联结盟来对抗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1960年因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成了“第三世界的代言人”既反美帝又反苏修,事实证明这种纯粹以意识形态外主,牺牲国家利益的政策是不可取的,从1960—1971年中国实行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 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打破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中美苏三角关系。中美联手对抗当时如日中天的苏联,以遏止苏联的扩张。这个历史性的外交转变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不再以意识形态为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而改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制定的基石。因为对美关系的改善客观上也促进了后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了国际经济秩序。当今的中国外交政策即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苏联解体后,美国一超独霸,俄罗斯虽已雄风不在,但对世界还有一定的影响力,欧洲离国家的形成还有很长的距离,暂还不能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但欧盟一直希望联合起来以摆脱美国的影响力。日本自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后一直在追求恢复正常国家的地位,以改变“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国际地位。而印度随着经济的崛起也想追求大国的地位,称霸南亚。处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是当代中国外交的重点。 而对美关系则是重中之重。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权,二战后一直扮演的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警察”角色。虽有些学者说美国正处于衰落之中,比如“911”后,伊拉克战争,还有目前的金融危机等,但其仍拥有无可比拟的超级实力。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将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及复兴。中国自改革开放后一直奉行“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外交政策,也就是国家利益至上的现实主义外交。改革开放即是中国追求国家利益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愿意遵守个维护现今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成为一个利益攸关者。而不是去打破或挑战当今的国际经济,政治体系。 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它关系到国家的统一与复兴。因为国家实力的问题,中国尚没有能力武力统一台湾,也承担不起战败的后果。美国由冷战时期的希望台湾成为远东不沉的航空母舰到现在希望台湾成为亚洲民主的灯塔,美国之所以制止台湾独立,维护“不独”,“不武”的现状是因为台湾独立会威胁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不愿为台独而冒美国可能衰落的风险。中美都是当今世界的大国,双方都具备使对方瘫痪甚至毁灭的实力,双方都承担不起战争带来的后果,所以说维持台海现状乃中美妥协的产物。但中美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方面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自威尔逊总统以来一直奉行理想主义外交政策,威尔逊认为国际的和平只能寄希望于“集体安全”的体制。而只有民主国家之间才不会发生战争,如果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实行民主体制,世界将永享和平。他曾说“美国的缔造是为自由而建,而自由不仅是为美国人民,也是为世界人民,如不这样,美国的荣誉将不存,实力也将消散。”这是典型的天赋命运说。威尔逊之后美国的领导人大都受其外交理念的影响。这也是为何美国总是说“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因。笔者认为人权,自由,民主理念的确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但美国在制定外交政策的时候不全是理想主义,国家利益至上才是美国外交的基石。美国总是拿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行美国霸权之实。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美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彼此不可分离,中国持有美国第二大的国债,有人曾说如果中国抛售美国国债,美国经济可能崩溃。美国虽不断指责的人权状况,但仍和中国保持紧密的经济关系,这是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除了经济方面,还有朝核问题,核不扩散,恐怖主义,环保等国际问题需要与中国合作。但毕竟中美在意识形态分歧很大,出于对中国崛起的恐惧,担心一个强大的中国会威胁美国在东亚的区域利益,甚至在全球的国家利益,美处心积虑的联合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用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的话说:美国要在全球扮演战略平衡手的角色。这也是他为美国能永葆霸权所开的药方。自苏联解体后,美国就希望在全球找到一个可能出现的潜在竞争对手,而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巨大,领土庞大的中国正符合美国的定义,而且中国仍实行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因此小布

中美关系的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美关系的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姓名:陈英表专业班级:会计电算化1002班学号:201005377067 近现代的中美关系,走过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历程,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双方力量的消长,中美关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 近年来,中美在朝鲜核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和做法、中美两国在经贸方面的合作与纠纷、影响中美关系的台湾问题等都是我们大家热切关注的问题。现在我拟从以下几方面对近现代中美关系的演变进行阐述。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以攫取侵华特权。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土台湾。 (2)"门户开放",独立侵华。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但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时,因忙于美西战争而错失时机。为加深和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从此,美国在华侵略势力一天天扩大. (3)扶黎扶蒋,控制中国。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各国纷纷寻找在中国的代理人。 "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20余年)的目的。在此期间美国对华商品输出(1931年)跃居第一位。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人战争。为打败共同敌人,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5)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50年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

1. 译文from competence to commitment

Unit1 从能力到责任 当代的大学生对他们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模糊不清。他们致力于寻求在他们看来似乎是最现实的东西:追求安全保障,追逐物质财富的积累。年轻人努力想使自己成人成才、有所作为,但他们对未来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处于像他们这样前程未定的年龄阶段,他们该信仰什么?大学生一直在寻找真我的所在,寻找生活的意义。一如芸芸众生的我们,他们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崇尚奉献于人的理想主义,而另一方面,他们又经不住自身利益的诱惑,陷入利己主义的世界里欲罢不能。 最终而言,大学教育素质的衡量取决于毕业生是否愿意为他们所处的社会和赖以生存的城市作出贡献。尼布尔曾经写道:“一个人只有意识到对社会所负有的责任,他才能够认识到自身的潜力。一个人如果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他将会失去自我。”本科教育必须对这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观念进行自我深省,使学生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以诚相待,服务社会。在这一个竞争激烈\残酷的社会,人们期望大学生能报以正直、文明,,甚至富有同情心的人格品质去与人竞争,这是否已是一种奢望?人们期望大学的人文教育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如今是否仍然适合? 毫无疑问,大学生应该履行公民的义务。美国的教育必须立刻采取行动,使教育理所当然地承担起弥合公共政策与公众的理解程度之间的极具危险性且在日益加深的沟壑这一职责。那些要求人们积极思考政府的议程并提供富于创意的意见的信息似乎越来越让我们感到事不关己。所以很多人认为想通过公众的参与来解决复杂的公共问题已不再可能行得通。设想,怎么可能让一些非专业人士去讨论必然带来相应后果的政府决策的问题,而他们甚至连语言的使用都存在困难? 核能的使用应该扩大还是削弱?水资源能保证充足的供应吗?怎样控制军备竞赛?大气污染的安全标准是多少?甚至连人类的起源与灭绝这样近乎玄乎的问题也会被列入政治议事日程。 类似的一头雾水的感觉,公众曾经尝试过。当他们试图弄懂有关“星球大战”的辩论的问题时,那些关于“威慑”与“反威慑”等高科技的专业术语,曾让公众一筹莫展。像地方的区域规划,学校种族隔离制的废除,排水系统的问题,公共交通的治理,以及申请获得正在相互竞争的有线电视公司的许可证等这些曾经看起来只是一些地方性事务的事情,现在也需要专家采解决。这些专家的辩论充满着技术术语,常常使问题变得让人迷惑不解而不会使问题云开雾散,清晰明了。公共生活的复杂性,要求更多\而非更少的信息资料;需要更积极\而非越来越消极的公众的参与。 对于那些关心“民治政府”的人,公众理解程度的每况愈下是无法接受的。当今世界,人类生存问题吉凶未卜,无知是不可取的。那些目光短浅的专家们制定措施时一手遮天,这也是不可容忍的。作为公民,我们只有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只有提出更棘手的问题,并得到满意的答案,才能在关键的决策时刻承担风险,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做出重大决定,否则,我们只能基于盲目地相信一个或几个所谓的专家做出决策。 我们的民主社会需要一批受过良好教育关心他人的年轻人群策群力,本着共同的信念,团结在一起,相互学习,参与到社会民主的建设之中。 民主的社会需要关心民主社会的公众,需要他们成为善于发问的民主参与者,成为知道怎样提出恰如其份的问题的人,知道公共政策的决策形成过程,并能够对那些影响深远的问题做出敏锐的,有见地的判断。诚然,没有哪个社会机构能独立培养我们所需的领导人才,但我们深信,如果“民治政府’’要有生命力的话,大学相对子其他机构来说,更有责任去培养我们国家所急需的具有宏畴伟略的领导人。

形势与政策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1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班级:学号:姓名: 论文摘要:众所周知,近代外交始于西方民族国家纷纷独立之际,而奉行“民族国家至上”原则的外交则始于法国枢机主教黎塞留,黎塞留对近代外交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拿破仑滑铁卢之役战败到维也纳会议,梅特涅时代的外交奉行“欧洲协调原则”即是欧洲的保守势力出于共同的国家利益对革命势力的遏制而团结在一起。俾斯麦统一德国后打破了均势外交,奉行“现实政治原则”即以国家实力及利益来制定国家外交政策。正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所说“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关键词:国家利益;外交政策; 中国在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后,实际上已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是列强角逐鱼肉的对象。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新中国建立前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独立外交。在此要讨论的是中国在1949年后外交政策的变化。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也有国家利益的考量,中国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是与苏联结盟来对抗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1960年因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成了“第三世界的代言人”既反美帝又反苏修,事实证明这种纯粹以意识形态外主,牺牲国家利益的政策是不可取的,从1960—1971年中国实行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 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打破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中美苏三角关系。中美联手对抗当时如日中天的苏联,以遏止苏联的扩张。这个历史性的外交转变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不再以意识形态为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而改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制定的基石。因为对美关系的改善客观上也促进了后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了国际经济秩序。当今的中国外交政策即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苏联解体后,美国一超独霸,俄罗斯虽已雄风不在,但对世界还有一定的影响力,欧洲离国家的形成还有很长的距离,暂还不能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但欧盟一直希望联合起来以摆脱美国的影响力。日本自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后一直在追求恢复正常国家的地位,以改变“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国际地位。而印度随着经济的崛起也想追求大国的地位,称霸南亚。处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是当代中国外交的重点。 而对美关系则是重中之重。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权,二战后一直扮演的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警察”角色。虽有些学者说美国正处于衰落之中,比如“911”后,伊拉克战争,还有目前的金融危机等,但其仍拥有无可比拟的超级实力。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将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及复兴。中国自改革开放后一

[推荐学习]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每日一题

[推荐学习]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每日一题

专题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2018年贵州贵阳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A.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1.历程 (1)从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染指中国。(2)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 A.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延续意识形态外交 C.拯救了美国的衰落 D.奉行国家利益至上 下图为1979年邓小平在美国休斯敦西蒙顿马术竞技场接过17岁女孩凯利赠送的白色牛仔帽,并戴在头上向观众致意的场景。该画面反映的这一事件 A.揭开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B.促进日本加快与中国邦交正常化 C.显示了美国对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 D.促使美国敌视中国外交政策的破产

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当今世界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会议上提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对处置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安排。宣言指出“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 ——《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节选材料二 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中美关系史1949—1972》材料三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的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

中国最后的战争

中国最后的战争:攻打越南始末(转) 勋章:级别:大司马积分:304666 中国最后的战争:攻打越南始末 《财经文摘》2013年第4期张杰 越南使用化学武器许世友震怒:谅山一间房都不留 1979年1月28日,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出访美国。他在华盛顿受到热烈欢迎,象征无产阶级专政的五星红旗有史以来第一次与星条旗并排飘扬在白宫上空。当被问及中国的对越政策时,邓小平气定神闲地说:“小朋友不听话,该打打屁股了。”半个月后,中国数十万军队对越南发动了猛烈进攻。中国高调“教训”越南,不仅再次印证了“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条国际关系的铁律,也彻底斩断了意识形态的脆弱纽带,抛弃了社会主义兄弟之间的那份浅薄的惺惺相惜。 许世友上将 对越自卫反击战,不仅沉重打击了越战胜利后信心极度膨胀的越南,对刚刚经历“文革”劫难的中国也是一次重大的洗礼。此战奠定了邓小平的政治地位,为其后对军队的改革和经济上的改革开放打开了道路。也是利用这次“兄弟反目”的机会,中国改弦更张,破除在国际上的孤立局面,将自己融入到世界文明之中。

背叛 包括当时的绝大多数中国人在内,全世界都对中越之战的突然爆发感到惊诧。因为在那之前的几十年,中越之间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追求国际共产主义和推进世界革命的共同事业,让两国两党走到一起,并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时期(1946年至1954年),建立政权不久的中共为帮助越南抵抗法国,尽己所能。不仅派陈赓、韦国清等高级将领参与越共军队的组织和训练,还令解放军在云南和广西协助越南组建了5个精锐师。 在同美国人的战斗中,中国给予了越南更加无私的支援。仅仅有价的物资援助就接近200亿美元。此外,中国还派出相当数量的军队部署在北越,用于防空和保护交通线路。最高峰时,同时驻扎在越南的中国军队达到17万人。来自中国有求必应的援助是越共军队越战越勇的精神支柱和令西方人无法征服的力量源泉。正如毛泽东所言:“七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领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 然而,中越之间看似牢不可破的关系还是产生了裂痕。在这其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中越双边关系的外部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在195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与苏联老大哥交恶,1969年3月,在两国边境爆发珍宝岛战争,中苏彻底决裂。此后中国与苏联持续处于敌对状态,苏联在中国北方陈兵百万,成为中国领导人眼中最大的外部威胁。美国战败于越南之后,苏联加紧拉拢越南,试图填补美国留下的安全真空。越南于1975年取得统一之后,中国曾劝说其拉开与苏联的距离,警惕苏联的霸权主义,但中共的反霸政策被越南拒绝。

中国边界战争伤亡人数等资料

世界各国一致认可的朝鲜战争各参战国人员损失数字公布于下 中国:阵亡114855人;重伤死亡21007人,病死13150人;伤210367人;被俘21321人,失踪4300人。合计366100余人。 美国:阵亡33646人,重伤不治\事故\病死等20600人;受伤103284人,被俘7140人;失踪8177人,合计172847人。 英国:阵亡710人,负伤2278人,失踪1263人,被俘766人,合计5017人. 土尔其:阵亡717人,负伤2246人,失踪167人,被俘217人,合计3349人. 澳大利亚:阵亡291人,负伤1240人,失踪39人,被俘21人,合计1591人. 加拿大:阵亡309人,负伤1055人,失踪30人,被俘2人,合计1396人. 法国:阵亡288人,负伤818人,失踪18人,被俘11人,合计1135人. 泰国:阵亡114人,负伤794人,失踪5人,被俘0人,合计913人. 希腊:阵亡169人,负伤543人,失踪2人,被俘1人,合计715人. 荷兰:阵亡111人,负伤589人,失踪4人,被俘0人,合计704人. 哥伦比亚:阵亡140人,负伤452人,失踪65人,被俘29人,合计686人. 埃塞俄比亚:阵亡120人,负伤536人,失踪0人,被俘0人,合计656人. 菲律宾:阵亡92人,负伤299人,失踪57人,被俘40人,合计488人. 比利时:阵亡97人,负伤298人,失踪0人,被俘5人,合计440人. 卢森堡:一个步兵排参加联合国军,死5人伤10人合计15人. 新西兰:阵亡34人,负伤80人,失踪0人,被俘1人,合计115人. 南非:阵亡20人,负伤0人,失踪16人,被俘6人,合计42人. 日本(不是联合国军成员国但派了水雷布雷队)死3人被俘1人. 以上合计,除美国外的其他联合国军兵员损失一共约为17200余人. 如果加上美国的172800余人,联合国军总损失19万人.中国36.6万人. 现在来看看韩国:阵亡415004人,负伤425868人,失踪459428人,被俘12536人,合计1312836人.(本数字为美联社1956年公布的数字,为国际社会所一致公认). 如果将联合国军的19万人加上韩军的131万余人,则,美韩方在朝鲜战争中共计损失了150余万人. 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伤亡数字:·南越阵亡: 230,000;受伤: 300,000。 ·美国阵亡: 58,209;受伤: 153,303。 ·韩国:阵亡: 5,000;受伤: 11,000。 ·澳大利亚:阵亡: 512;受伤: 2,400*。 ·新西兰:阵亡: 37;受伤: 187。 ·北越/越共阵亡: 1,100,000;受伤: 不详。 ·中华人民共和国:阵亡: 1,100;受伤: 4,200。 ·越南平民死亡(全越南): 900,000–4,000,000。 参战国家:越南南方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西德韩国泰国菲律宾。此外荷 兰、比利时、希腊、丹麦和土耳其都派出医疗队参加了越战,帮助救治南越受伤军人。西班牙也于1966年向南越派出了一支13人的专家小组。 越战时,英国为何坚决不参战 ——美国迫使盟国派兵参加越战内幕玉鹏/编译

中国与两场印度支那战争:中美苏之间的三角关系

中国与两场印度支那战争:中美苏之间的三角关 系(1) 小大打印 2013-12-13 15:26:17 中华网论坛参与评论(2)条 本文所说的印度支那战争,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在亚洲印度支那半岛越、老、柬三国以越南战场为主体的两次局部战争,即抗法战争(1946年至1954年7月)和抗美战争(1961年5月至1973年1月)。对于中国来说,则是援越抗法战争(1950年初至1954年7月)和援越抗美战争。 关于这两次战争,特别是后者,美国学者已经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探讨这个曾经使美国社会感到困惑的问题。至于中国参与印度支那战争的情况,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进入学者的研究范畴。本文的切入角度不在于战争本身,也不简单是中国与战争的关系,而是选择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视角,即在中美苏和中苏越两个三角关系的外交游戏中,中国外交政策的定位和变化,及其最终结果。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角度进行讨论,主要是因为印度支那战争持续的近30年,恰恰是冷战发生和发展,并且其重点逐步转向亚洲的年代,而在国际冷战格局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政策的取向,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于整个国际格局的变化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印度支那局势的演变还展示了冷战状态下国际关系中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大国、强国之间的关系固然是冷战格局构成的主要因素,但小国、弱国的作用是绝不可以忽视的,在两个大球对抗的天平中,小球的滚动方向往往会使力量对比发生重要的变化,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变化。 (一) 论及印度支那战争中的中美苏和中苏越两个三角关系,以及其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矛盾游戏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需要首先讲明两个问题:第一,这种三角关系形成的背景。 在两极对峙的冷战年代,亚洲在美苏的对外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二战后美国直接参与、苏联暗中和间接参与的两场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都发生在亚洲。这从某一个角度表明,美苏竞争、乃至争霸的矛盾焦点,实际就是对地区事务主导权的争夺,当他们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