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6)

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6)
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6)

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8月3日,张家口至呼和浩特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张家口至呼和浩特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与建设中的京张高铁构成内蒙古自治区乃至西北地区通往京津冀地区的高速铁路主通道。下图为张呼高铁示意图,读图1完成1~2问题。

图1 张呼高铁示意图

1.张呼高铁客运专线修建过程中需克服的难题是

A.地形

B.水源

C.技术

D.资金

2.张呼高铁开通运营后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扩大呼和浩特向华北地区辐射范围②加强西北地区与京津冀经济圈联系③加大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的出口量④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气候倾向率反应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包括气温倾向率(℃/10年)和降水量倾向率(㎜/10年)。下图示意1965-2005年某区域气候倾向率,读图2回答3~4题。

图2 气候倾向率分布图

3.图中四地气温、降水量倾向率最大的分别是

A.红卫鸭绿河

B.勤得利胜利

C.红卫胜利

D.勤得利鸭绿河

4.据图可推测该区域

A.地表侵蚀增强

B.活动积温增加

C.土壤趋于干旱

D.粮食产量降低

大同盆地是数百万年前开始形成的断陷盆地,山地与盆地之间由断层分界,盆地内部也发育了众多断层。下图示意大同火山群地貌及横剖面,图中古湖存在时间长达200余万年,期间由于气候变化,湖泊多次出现进退。读图3回答5~6题。

图3 大同火山群地貌及横剖面图

5.图中古湖湖床较盆地北部地势低是因为同一时期

A.岩体沉降差异

B.流水侵蚀差异

C.物质堆积差异

D.火山活动差异

6.古湖于数万年前彻底消失,推测其消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全球变冷,水源封冻,湖泊干涸

B.全球变暖,气候变干,蒸发旺盛

C.地壳运动,河流侵蚀,湖水外泄

D.火山活动,岩浆喷发,掩埋湖泊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图4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不属于

...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C.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8.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近年来卫星多次监测到海湾上空出现沙尘暴,读图5完成9~11题。

9.图中的沙尘主要来源于

A.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

B.北美西部高原的草原

C.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火山

D.图示地区裸露的河岸

10.卫星最不可能监测到沙尘暴的季节是

图5 区域示意图

A.春季

B.夏季

C.秋季D冬季

11.通过对卫星监测结果的分析,发现该地区的沙尘暴的频率和影响程度日趋加剧,可能原因是

A.板块活跃,火山喷发加剧

B.全球变暖,冰川持续消退

C.资源开采,地表植被破坏

D.环流异常,西风风力增强

2017年当地时间6月20日,埃塞俄比亚首个国家工业园--阿瓦萨工业园(见下图)正式运营。阿瓦萨工业园目前厂房面积达41万平方米,是埃塞俄比亚规模最大的国家工业园,也是一座现代化轻纺和绿色产业园,该工业园完全投产后,将极大地促进埃塞俄比亚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图6示意阿瓦萨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2~13题。

图6 阿瓦萨地理位置图

12.阿瓦萨发展现代轻纺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科技发达

B.劳动力充足

C.资金雄厚

D.海运便利

13.建设阿瓦萨工业园区对当地产生的主要有利影响是

①提高就业率,增加当地居民经济收入②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提高工业化水平

③保护生态环境,解决当地环境污染问题④学习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由于自身或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原始植被被另一种植被所替代的现象叫做演替。长白山的火山灰易受流水侵蚀,植被生产环境很不稳定,植被发育较差。由于流水侵蚀作用的不同,现在各坡火山灰厚度不同,火山灰最少的北坡已经处于演替的后期阶段,植被带的垂直变化最为完整。下图示意长白山火山灰分布。读图7完成14~15题问题。

14.北坡植被带自下而上垂直分布

图7 长白山火山灰分布图

A.红松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

B.山地常绿阔叶林-红松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高山苔原

C.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红松阔叶混交林-高山冰雪

D.红松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暗针叶林-高山冰雪

15.东坡只有地势较平坦处形成了小面积森林,其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量

C.光照

D.土壤

为保障列车正常运营,兰新高速铁路在局部路段采用了图8(开天窗隧道)或图9(铁路单侧筑墙)中的工程方案。读图8、图9完成16~18题。

图8 天窗隧道景观图图9 铁路单侧筑墙景观图

16.两幅图中工程方案的共同作用是

A.阻挡风沙

B.阻挡泥石流

C.防野生动物进入

D.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17.图8中天窗的主要主要作用是

①通风②节约材料③美观④采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在拍摄图8照片几秒钟后,某靠窗乘客所乘列车经过图9所示路段,能够欣赏到远处窗外风景。那么可以推断出

A.该列车整体向东运行

B.该列车整体向南运行

C.该列车整体向西运行

D.该列车整体向北运行

河床中的岩石在水流的磨蚀作用下,往往形成很深的坑穴。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地貌学上称之为壶穴(图10)。据此完成19~20题。

图10 壶穴示意图

19. 壶穴常常形成于河流的特殊河段。有利于壶穴发育的是()

A.河湾地段 B.基岩松软 C.裂隙发育 D.岩性一致

20. 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物,主要是因其()

A. 水质洁净

B. 稳定半封闭

C. 光照充足

D. 水温较高

古人修建太阳观测台,通过观测日出(日落)于某塔(序号)来确定日期与季节。图11示

意修建于古代秘鲁某山丘的太阳观测台地形。图12是在下图中某点拍摄的太阳观测塔照片(照片左北右南)。据此,回答21~22题。

图11 太阳观测台地形图

塔1 塔8

塔4 塔13

图12 太阳观测塔景观图

21.拍摄照片位于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22.在②点观测到日落于塔13时,则

A.福州春意盎然

B.华夏烈日炎炎

C.长城秋风萧瑟

D.漠北冰天雪地

二、综合题:本题共4题,总分56分。

23.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资料1:图13示意世界某区域地理环境

图13 世界某区域地理环境图

资料2:图示区域所在的国家地跨亚欧两洲,为世界最大的榛子(榛子喜温好光)生产和出口国,榛子栽培、加工历史悠久。近年该国在H河进行了河流综合开发,并在奥尔杜规划了“巧克力硅谷”,生产的创汇产品榛子巧克力,产品销往欧洲等地。

(1)指出A所在区域的地貌类型,并阐释其形成过程。(4分)

(2)简析H河AK段与BK段的水能资源差异(6分)

(3)分析奥尔杜建设“巧克力硅谷”的理由(6分)

24.1969年巴基斯坦把首都迁到北部城市伊斯兰堡,北部地区的人口快速增长,农业得到了大力开发。管道底托是管道与支撑管道的支架之间的连接件,一般可分为固定型和滑动型。在支架发生移位时,可滑动管道底托能降低支架对管道的束缚力。图14为巴基斯坦区域示意图,图15为天然气管线景观图及横截面图。(12分)

图14 巴基斯坦区域示意图

图15 天然气管线景观图及横截面图

(1)分析图中天然气管线采用可滑动管道底托的原因。(4分)

(2)新德里从波斯湾进口天然气有①、②两条线路。简述①、②两条线路各自优点。(4分)(3)分析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农业大力开发对M河段河流环境的主要影响。(4分)

25.(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草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干扰的响应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将变得稳定。在生物多样性的表示方法中,“重要值”是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了某种植物在该区域生态环境中所占的地位,数值越大,数量越多,区域主导性越强。通常认为,施肥能导致植物重要值的改变,进而引起草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我国一环境研究小组在温带某水分条件较好的天然草场连续两年进行人工施肥实验,该草场主要由ABCD四类牧草组成。图16示意施肥后引起的草类重要值变化情况。

图16草类重要值变化情况图

(1)指出施肥前该天然草场原有的优势物种,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2)分析在高浓度施肥条件下,该天然草场生态环境的变化。(5分)

(3)实验结果对我国此类草场的天然牧草生产有何启示。(4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易经有言:天玄而地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距今1万年前,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黄土土质疏松,吸水能力犹如海绵,能使蕴藏在深层土壤中的无机物质上升到顶层,具有“自行肥效”的能力。图17示意黄土高原范围图,图18示意黄土沉积物特征与厚度分布。

图17 黄土高原范围图图18黄土沉积物特征与厚度分布

(1)从地形角度分析六盘山附近形成巨厚黄土沉积的原因。(6分)

(2)说明黄土高原能够易于耕耘且万年而不绝的土壤条件。(4分)

(3)分析黄土高原坡耕地改为旱作梯田的合理性。(5分)

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4分)

1-5 ADABA 6-10 CCADB 11-15 BBCAD 16-20 ACACB 21-22 DD

二、综合题(56分)

23.16分(1)河口三角洲(1分)。河流携带大量泥沙(1分),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1分),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1分)。

(2) AK段水能资源较BK段丰富。(2分) AK段:降水较多,支流多,河流流量大;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2分) BK段:降水较少,支流少,河流流量小;等高线稀疏,河流落差小。(2分)

(3)位于榛子产地,原料丰富;延长榛子加工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临近港口,海上交通便利;加工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河流综合开发,电力充足;地处亚欧大陆交界处,产品利于销往欧洲等地。(每点2分,答对3点给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4.(12分)(1)巴基斯坦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1分);支架容易发生位移(1分);可滑动管道底托可减轻支架位移对管道的影响(1);提高天然气输送的安全性(1分)。

(2)①线路优点:全部采用管道运输,气象条件干扰少(1分);避免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转运,连续性强(1分)。

②线路优点:海运成本更低,运输量更大;(1分);不经过其他国家,保障石油进口安全(1分)。

(3)印度河中上游农业大力开发,增加了水资源消耗,导致M河段水量减少(1分);中上游地区农业开发引发水土流失,导致M河段河道泥沙淤积加剧(1分);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M河段水质恶化(1分);水生生态环境受破坏(1分)。

25.(10分)(1)优势物种为A,(2分)施肥前A的重要值最高,说明其在草场中占主要地位(2分)

(2)高浓度施肥条件下,A类牧草的重要值急剧增大,说明其数量迅速增加,可能挤占其它牧草的生存空间;(1分)其它牧草数值呈下降趋势,说明生长受到抑制。(1分)该草场整体生物多样性呈减少趋势;(1分)最终导致草场生态环境恶化(1分)

(3)控制畜牧业的规模,减小对牧草的需求量;(1分)防止为提高产草量而过度施肥;(1分)中低浓度施肥(或合理施肥);(1分)加强草场生态监测,防止出现草类多样性减少(1分)

26.(15分)(1)六盘山附近位于(贺兰山和乌鞘岭的)山口地带(1分),处于西北季风通道内;由于受地形约束(狭管效应)(1分),西北风力较大,携带沙尘量大;(1分)受(六盘山和秦岭等)东、南部山地的阻碍作用,(1分)风力减弱,沙尘不断沉积;(1分)(六盘山和秦岭等)东、南部山地阻碍夏季风进入,降水较少,流水侵蚀弱,利于黄土累积。(1分)

(2)黄土土质疏松,易于耕作;(1分)黄土透气保水,矿物质丰富(1分),且具备自行肥效能力(1分),利于耕作;土层深厚,分布广,经历长期耕作后仍能保持(1分);黄土沉积过程仍在持续。(1分)(任答4点得4分)

(3)坡耕地改为旱作梯田,平整土地(1分),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利于农业生产经营(1分);旱作梯田坡度减小,(剖面流)流速减慢(1分),利于地表水下渗,利于土壤保墒(1

分);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1分)

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三生命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第I 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 A .丙酮酸 B .核苷酸 C .氨基酸 D .脂肪酸 2、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黏菌 ②酵母菌 ③蓝细菌 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杆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 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 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 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4.生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 A .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链 B .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 C .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 D .氨基酸分解为氨基和碳链化合物 5、下列有关ATP 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ATP 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贮存能量的物质 ② ATP 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 ③ ATP 水解一般指ATP 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④ ATP 只能在线粒体中生成 ⑤ ATP 在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是能量的“携带者”和“转运者”,有“能量货币”之称 A .①③ B . ③⑤ C .②④ D .④⑤ 6、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 ∕L 和400mmol ∕L 的M 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 的速率都是10mmol ∕min ,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不变。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 .细胞吸收M 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 .细胞吸收M 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C .细胞吸收M 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 .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7、以下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芽胞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萌发形成新的菌体,它是细菌的有性生殖方式 。 B.质粒是许多微生物细胞内独立于拟核外的能自主复制的DNA 分子。 C.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含有叶绿体,所以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菌核糖体是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8.控制传染源是抑制微生物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对传染源进行控制的是 A .接种特效疫苗 B .设立隔离病房 C .注射相应抗体 D .室内定期通风 9.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 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 .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 .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 班级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2020秋高三地理期中试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6)

4℃ 6℃ 12℃ 10℃ ④ ① ② ③ 8℃ 100 80 120 140 160 120 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某学校(110°E )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 法,逐日测算正午大阳高度。如下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 竿OP ,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 ’,通过tga =OP /OP ’算出正午 太阳高度a 。据此回答1~2题。 1.该小组每天测量正午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A .12:00 B .12:40 C .11:20 D .11:00 2.3月21日,当该小组迸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 ) A .英国伦敦 B .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 C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 ) D .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 右图示意某地区的温压场分布,实线为该地 10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单位:m ),虚线为近 地面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④地的近地面风向是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 4.图示近地面各点中,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右图是某城市6月22日太阳辐射地面辐射能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该城市可能是( )

A.悉尼 B.新加坡 C.南京 D.开普敦 6.右图中,甲、乙区域和A、B两点地叙述,正确地是 A.6月22日最高气温出现在甲区域 B.乙区域为热量亏损,全部是黑夜 C.地面温度最大值出现在A点所对应地时刻 D.B点所对应地时刻为日出之时 2019年1月27日,西安阴,大风降温,无降雪。1月28日,欣宝随其父亲从西安出发驾车去长安区秦岭北麓“南山温泉”度假酒店去游泳、泡温泉。据此回答7-8题: 7、2019年1月27日西安所经历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冷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 8、西安27日无降雪的原因是 A冷空气较弱 B西安空气干燥,湿度低 C暖空气较弱 D西安位于冷空气的下风向 饱和水汽是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能够容纳地最大水汽.下图示意饱和水汽与气温的关系,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有关饱和水汽与气温关系地叙述,正确地是 ①气温越高,饱和水汽越大 ②气温越低,饱和水汽越大 ③气温越高,饱和水汽随温度地变化率越大 ④气温越低,饱和水汽随温度地变化率越大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9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 (2),池鱼思故渊 (3)地崩山摧壮士死, (4)艰难苦恨繁霜鬓, (5),相逢何必曾相识 (6)沧海月明珠有泪, (7)人生如梦, (8)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艰难②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七年级地理期中试题

2011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地理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5.1亿千米 D.8万千米 2、习惯上,划分东半球和西半球的经线圈是 A. 20°E和160°W B.90°E和90°W C. 20°W和160°E D.0°和180°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经线和纬线的形状都是一个圆 B. 经线与经线之间是相互平行的 C. 每条纬线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D.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赤道 4. 关于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纬度数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北半球纬度数从北向南逐渐增大C.纬度数的最大值为90度 D.纬度的最大值为180度图中的数字为纬度数,请读图回答5~6题 5.位于北半球的是 A.a点和d点 B.b点和d点 C.a点和c点 D.c点和d点 6.位于南寒带的地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7.下列地点中,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A.165°E,20°N B.21°W,5°N C.15°W,25°S D.15°W,23°N 8.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 A.太阳和星星围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 C.地球自东向西绕地轴自转 D.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9.目前世界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A.29 % B.30% C.81% D.71% 10.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是 A. 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冬季 11.地球公转与自转相比 A.方向相同 B.周期相同 C.绕转中心相同 D.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12.下列自然现象中,主要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昼夜现象 B.季节变化现象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D.昼夜更替现象13.每年的9月23日前后,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4.在1:5 000 000的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A.5千米 B.50千米 C.500千米 D.5 000千米1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的颜色一般是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近日,古巴再次拒绝了美国政府的援助。古巴官员表示,对于美国政府的如意算盘,古巴政府洞若观火,将予以最直接的回应。 B . 做一个自信的人,既不能妄自菲薄自己,又不能求全责备自己,更不能把自己当上帝,而要把自己放在地上。 C . 心胸宽广的人都会有雄心大志,但作家狄更斯所器重的心怀大志的人,却是那些对事业执着而有信心的人,而不是那些企图一蹴而就、浅尝辄止的人。 D . 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2. (2分) (2017高三下·江苏期中) 在下面各句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战士们毫不畏惧,怀着__的决心,英勇地冲向敌人。 ② 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__,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③ 不难发现,有的部门往往__,有的人往往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早该减员裁官,可多年来雷声大,雨点小,从没动过真格的。 A . 破釜沉舟牢不可破无所事事 B . 孤注一掷颠扑不破人浮于事 C . 孤注一掷牢不可破无所事事 D . 破釜沉舟颠扑不破人浮于事 3. (2分) (2016高三下·六安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 . 消费者建议,对一次性餐具要采取措施,从流通、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从而保证其质量合

东城区2018-2019高三地理期末试题

东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地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作答在试卷上。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监考老师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4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2018年11月5~10日,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吸引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有 12个主宾国。图1为12个主宾国分布示意图。读图1,回答第1~4题。 图1 1. 12个主宾国 A.有3个国家濒临北冰洋 B.地跨世界七个大洲 C.多数国家位于热带地区 D.多数国家位于东半球 2.墨西哥 A.位于南非西北方向 B.地跨4个时区 C.属于北美地区 D.位于太平洋板块 3.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减小 B.日出东北方向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英国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4.图2中著名景点与主宾国连线正确的是

甲(塔桥)乙(基督山)丙(库库尔坎金字塔)丁(红场) 图2 A.甲-德国 B.乙—巴西 C.丙—埃及 D.丁—加拿大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嫦娥1号”和“嫦娥2号”获得了大量月球表面影像;“嫦娥3号”月球车在月球着陆并工作31个月,经历了31个昼夜变化,获得了大量月面物理化学环境的数据。“嫦娥4号”于2018年12月发射,是世界上首次于月球背面软着陆;为了维持“嫦娥4号”与地球间的正常通讯,5月21日先行发射了中继卫星“鹊桥”。读图2,回答第5~7题。 图2(注:图中虚线示意电磁波) 5.“嫦娥2号”获得了全世界最清晰的月面图,这主要利用的是 A. 全球定位技术 B. 遥感技术 C. 地理信息系统 D. 云技术 6.“嫦娥3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经历了巨大的昼夜温差变化。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的原因有 ①月球昼夜交替的周期长②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③月球表面没有海洋与植被④日月距离变化较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在“嫦娥4号”之前先发射“鹊桥”的原因是 A. 月球背面光线太暗 B. 月球背面距离地球太远 C. 月球背面通讯不便 D. 为“嫦娥4号”提供能源 2018年6月3日,中美洲危地马拉的富埃戈火山猛烈喷发。据此回答第8~10题。9. 富埃戈火山喷出熔岩最可能来自 A.地壳B.上地幔C.岩石圈 D.下地幔 8.富埃戈火山喷发形成 A.岩溶地貌B.峡湾地貌 C.熔岩地貌 D.雅丹地貌 10.近两年,全球火山活动频繁,这会使全球气候变暖趋缓。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B.能够使地面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D.对地面保温作用减弱

初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初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2011.5)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关于亚洲地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B.拥有世界陆地的最高点、最低点 C中部为高原、山地、平原分布在四周 D.类型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2.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众多长河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B.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河流注入海洋 C.印度河分布在印度境内 D.亚洲六大区域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3.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B.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C.湖泊最多,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D.河流众多,多发源于西部,呈放射状 4.不列关于国家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沙特的贝都因人身穿宽大的袍子 B.孟加拉人善于骑马 C.蒙古人善于行船 D.印尼的达雅克人住木屋,穿皮毛服装 5.下列有关亚洲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B有世界陆地最低点——里海 C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D.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一一青藏高原 6.下列关于亚洲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或民俗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多地震,其建筑多为抗震建筑 B.恒河三角洲地区气候湿热、多河湖,这里的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 C.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寒冷,人们穿着宽大袍子,住帐篷,过游牧生活 D.沙特阿拉伯地区地处热带草原,生活在这里的贝都因人过着游牧生活 7.世界四大人类文明发祥地中,位于西亚的是()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一长江中下游地区

8.读图7.1,判断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处在()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C.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D.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9.小明同学去日本旅游,回来告诉你一些见闻,其中不可信的是() A.享受美味生鱼片 B.到热带雨林探险 C.游富士山,泡温泉 D.观赏樱花 10.下列关于日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 B日本领土由四大岛组成,九州岛是其最大的岛屿 C.日本气候温和、湿润,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4 D.日本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对外贸易发达 近年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地把工厂迁移到国外。据此回答23~25题。 11.对迁入国来说,有利的一面是() ①解决资金短缺问题②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④提供丰富的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在日本的外迁企业中,大多是() ①耗用大量资源的企业②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企业 ③高新技术企业④污染较重的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国家中,最能吸引日本投资建厂的是() A.英国 B.澳大利亚C中国 D.美国 14.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地,日本的输油航线必须经过的海峡是( ) A土耳其海峡B曼德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D马六甲海峡 15.东南亚香米以优良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那么该地适宜生产水稻的气候(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文科)

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文科)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2018·河北模拟) 已知集合,,,则() A . B . C . D . 2. (2分)设为虚数单位,复数为纯虚数,则实数为() A . B . C . D . 3. (2分)“”是“”的() A .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 充要条件 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2分)(2017·四川模拟) 设直角坐标平面内与两个定点A(﹣2,0),B(2,0)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2的点的轨迹是E,C是轨迹E上一点,直线BC垂直于x轴,则 =() A . ﹣9 B . ﹣3 C . 3 D . 9 5. (2分) (2017高二上·湖南月考) 在区间上随机地取一个数,则事件“ ”发生的概率为() A . B . C . D . 6. (2分)(2016·黄山模拟) 已知椭圆E: =1(a>b>0)的左焦点F(﹣3,0),P为椭圆上一动点,椭圆内部点M(﹣1,3)满足PF+PM的最大值为17,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 . B . C . D . 7. (2分) (2017高一下·鸡西期末) 已知一个四棱锥的正视图、侧视图如图所示,其底面梯形的斜二测画法直观图是一个如图所示的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的面积为,则该四棱锥的体积为()

A . B . C . D . 8. (2分)“”是“”的() A .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 充要条件 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 (2分) (2019高三上·安徽月考) 将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图像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则() A . B . C . D .

2020届高三期中考试试题(地理)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高三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2.第I卷完成后,请将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本试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山草原坐落在天山中部山间盆地,开都河在草原上蜿蜒穿过,素有“九曲十八弯”的美称。每年9-10月,夕阳直落在九曲十八弯中轴线,在九曲十八弯上可映出九个太阳,美不胜收,蔚为壮观。下图示意9月27日一摄影师于该地某处(43°N,84°E)拍摄的日落美景。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照片是从哪个方向拍摄的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2.该摄影师拍照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为 A.(2°N,20°E)B.(2°N,5°W) C.(2°S,20°E)D.(2°S,5°W) 下表为①②③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3~4题。 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①③② 4.若③地为烟台,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

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塌陷地貌。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读图完成5~6题。 5.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A.45米B.55米C.105米D.125米 6.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 A.甲B.乙C.丙D.丁 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阶地。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道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河流的流向为自北向南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 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D.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 8.该地区的耕地和居住地适宜分布的地区及原因是 A.分布在河漫滩,离水源较近B.分布在阶地①,植被丰富 C.分布在阶地②,土壤肥沃D.分布在阶地③,地势较高

初一地理期中考试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评价考试 七年级地理试题 (测试时间:50分钟注:答案不填在答题卷中的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有关地球形状的正确叙述是()A、是一个正圆球体B、是一个扁球体 C、是一个南北球对称的球体 D、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2.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是()A、赤道B、北极圈C、南极点D、北回归线 读右图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3---5题 3.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A、60°E、60°N B、60°W、60°N C、60°W、60°S D、60° E、60°S 4.B点位于C点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5.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经线都是经线圈 B、任意两条经线都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D、地球仪上只有360条经线 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经线和180°经线的经线圈 B、西经10°和东经170°的经线圈 C、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D、西经90°和东经90°的经线圈 7.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纬线指示() A、东西方向 B、南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8.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A、60°W B、60°E C、120°W D、20°W 9.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 A、热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北温带 10.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C、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D、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11.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B、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高中语文]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 1. (6分) (2017高一上·南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新诗的宿命。语言方面与文言相对的白话,形式方面与格律平仄相对的不拘音韵、长短不一的自由体,对旧有的诗歌规范来讲,无疑都是颠覆性的,是对于诗歌基本范型的重构,是对诗歌本身的重新定义和对诗歌边界的拓展,这是极富想象力,同时也是极具挑战性的。诗歌的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方面的,而更重要的是精神、观念方面的。近代以来,中国所发生的危机其原因是多重、复杂的,但其中非常根本的一点是文化层面。新诗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新诗的“新”自然首先体现在其物质材料、其外在形式上,白话诗、自由诗相对于此前的文言诗、格律诗而言的确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极大地解放了诗歌的“生产力”。胡适在写于1919年的《谈新诗》中,首先强调的是“语言文字文体等方面的大解放”的意义,并指出:“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新文学的文体是自由的,是不拘格律的。”“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就新诗的语言构成来讲,现代汉语更为贴近现实生活,更具时代性,其变化更多,句式结构也更为复杂,更长于表达复杂精细的情感、思想,就此而言,的确是别开生面,冲破了古典诗歌语言较为单一、封闭、僵化的状况,在最为基础的语言层面为新诗之呈现新的面貌打下了基础。经过一百年的发展,现代汉语作为诗歌语言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其能力、资质已经得到公认,呈现了与古代汉语大为不同的诗意空间。新诗是与时代同行,不断“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观念、美学取向、艺术技法等层出不穷;与传统诗歌相比,在诸多方面均实现了置换与更替,称之为“新诗”名副其实。 20世纪以来,新文化、新文学、新诗、新中国……短短百年竞有如此多的“新”,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奇观。这一方面说明“新”有其现实基础、外在需求和内在的激情、冲动;另一方面,说明这里的“新”其发育是不充分的,其发展有挫折、有中止,因而才需要另起炉灶、重新出发。“新”的并不就是“好”的,关于“新诗”之“新”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诸多有识之士的反思。 (摘编自王士强《新的,现代的,自由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新诗在外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彻底颠覆了传统文言诗、格律诗,是对诗歌基本范型的重构。 B . 新诗在语言构成上以白话文为主,不注重音韵等外在形式,打破了旧体诗歌的规范。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地理试题(文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PQ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约为() A.2200千米 B.1000千米 C.550千米 D.500千米 2.此时()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B.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早于6时 C.非洲最南端气候高温多雨 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3.有关图中海峡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信风带,风急浪高 B.位于海沟,地壳活动活跃 C.寒暖流交汇,鱼类丰富 D.纬度较高,结冰期长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中心位置:42°22′N,116°53′ E),海拔1010~1940米。55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86万亩,创建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图b为塞罕坝机械林场局部卫星地图(图中河谷地带林木稀少);图a为图b中一处风电铁塔的放大图。据此完成4~6题。

4.该林场人工种植的树种主要是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针叶林 5.该林场河谷地带林木稀少的原因可能是 A. 地下水位高,盐碱化严重 B. 日照时间短,热量不足 C. 地形不利于机械化造林 D. 河谷以水田为主 6.图a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推断正确的是 A. 拍摄卫星位于风电铁塔东南上空 B. 拍摄于当地的上午 C. 风电铁塔位于图中地势最高处 D. 道路沿等高线分布 下图为杭州(30°N)沿海某座山峰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甲乙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1坡度为30°,沿虚线L2坡度为45°。读图回答7~9题。 7.若不考虑天气因素,一年内甲地最强正午太阳辐射日期约为

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学军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隐兖州。少喜文章,能辩论,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李光弼镇河南,盗起苏、常间,残掠乡县。代宗诏中人马日新与 光弼麾下皆讨。建封见中人,请前喻贼,可不须战。因到贼屯开譬祸福,一日降数千人,纵还田里,由是知名。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表为判官擢监察御史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杨炎将任以要职卢杞不喜出为岳州刺史①。 李希烈既破梁崇义,跋扈不臣,寿州刺史崔昭与相闻,德宗召宰相选代昭者,杞仓卒不暇取它吏,即白用建封。希烈数败王师,张.甚,遂僭即天子位。是时, 四方尚多故,乃缮陴隍,益治兵,四鄙附悦。希烈使票帅悍卒来战,建封皆沮衄之。贼平,进封阶。 是时,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 一。又邀阍闼②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 死耳!”遂击宦者。有司执之以闻,帝黜宦人,赐农帛十匹,然宫市不废也。谏臣交章列上,皆不纳,故建封请间为帝言之,帝颇顺听。会诏书蠲民逋赋,帝问何如,答曰:“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 治徐凡十年,躬于所事,一军大治。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许孟容、韩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传于时。 (《新唐书·卷一五八·列传第八十三·张建封传》) 【注】①马燧、李灵耀、杨炎、卢杞均为人名。②阍闼:宫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显:显扬 B、希烈数败王师,张.甚张:张狂 C、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何:怎样

初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初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2011.5)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关于亚洲地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B.拥有世界陆地的最高点、最低点 C中部为高原、山地、平原分布在四周 D.类型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2.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众多长河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B.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河流注入海洋 C.印度河分布在印度境内 D.亚洲六大区域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3.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B.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C.湖泊最多,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D.河流众多,多发源于西部,呈放射状 4.不列关于国家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沙特的贝都因人身穿宽大的袍子 B.孟加拉人善于骑马 C.蒙古人善于行船 D.印尼的达雅克人住木屋,穿皮毛服装 5.下列有关亚洲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有世界陆地最低点——里海 C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D.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一一青藏高原 6.下列关于亚洲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或民俗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多地震,其建筑多为抗震建筑 B.恒河三角洲地区气候湿热、多河湖,这里的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 C.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寒冷,人们穿着宽大袍子,住帐篷,过游牧生活 D.沙特阿拉伯地区地处热带草原,生活在这里的贝都因人过着游牧生活 7.世界四大人类文明发祥地中,位于西亚的是()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一长江中下游地区

8.读图7.1,判断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处在()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C.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D.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9.小明同学去日本旅游,回来告诉你一些见闻,其中不可信的是() A.享受美味生鱼片 B.到热带雨林探险 C.游富士山,泡温泉 D.观赏樱花 10.下列关于日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 B日本领土由四大岛组成,九州岛是其最大的岛屿 C.日本气候温和、湿润,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4 D.日本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对外贸易发达 近年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地把工厂迁移到国外。据此回答23~25题。 11.对迁入国来说,有利的一面是() ①解决资金短缺问题②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④提供丰富的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在日本的外迁企业中,大多是() ①耗用大量资源的企业②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企业 ③高新技术企业④污染较重的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国家中,最能吸引日本投资建厂的是() A.英国 B.澳大利亚 C中国 D.美国 14.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地,日本的输油航线必须经过的海峡是( ) A土耳其海峡 B曼德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马六甲海峡 15.东南亚香M以优良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那么该地适宜生产水稻的气候( )

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设集合22{|10},{|log 0}A x x B x x =->=>,则A B ?=( ) A. {|1}x x > B. {|0}x x > C. {|0}x x ≥ D. {|11}x x x ><-或 2.“1x >”是“2x x >”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3.设21 ()(1)1f x x x =<--,则11() 3f --=( ) A.2 B.3- C. 2- D.3 4.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1n S n =-,则2a =( ) A.4 B.0 C.1 D.2 5.设函数()|log |(01)a f x x a =<<,则( ) A. 11 ()(2)() 43f f f >> B. 11()()(2) 43f f f >> C. 11(2)()() 34f f f >> D. 11 ()(2)() 34f f f >> 6.11 tan(),tan 34αββ+==,则tan α=( ) A. 112 B. 713 C. 113 D. 12 13 7 .要得到y x = 的图象,只须将) 4y x π =+的图象上的所有点( ) A.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再向左平移8π 个单位长度 B.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再向右移8π 个单位长度

C.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再向右平移4π 个单位长度 D.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再向左平移4π 个单位长度 8.若||1 ,||2,a b c a b ===+,且c a ⊥,,则a 与b 的夹角为( ) A.30 B.60 C.120 D.150 9.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满足(1)(1)f x f x +=-,当[0,1]x ∈时,()21x f x =-则 12(log 6)f 的值为( ) A. 12- B. 52- C. 5- D. 6- 10.已知0a b >>,则3222196 a b a b ab b -+-的最小值是( ) A. 55 B.56 C.57 D.58 二、填空: 三、解答题: 16.(本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 2()sin sin cos ()f x x x x x R =+?∈.21世纪教育网 (1)求 3( )8f π的值;(2)求()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高2011级高三(上)半期考试文科数学试题 第1页 共4页

高三地理期中试题

咼三地理期中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分为选择题(第一部分)和非选择题(第二部分)组成。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卷共 35小题,共14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图中岛屿皆为火山岛, 地质年龄从甲到乙渐老。 甲岛为世界著名 旅游目的地,最高处附近建有多个大型天文台。读 图,完成1?3题。 1.根据图中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图中岛屿东北侧降水少于西南侧 B. 图中岛屿岛上岩石多为花岗岩 D.图中岛屿所在区域每年 1月成为高压中心 2?甲岛成为现代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以下分析不 正确的 是: A. 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B. 离旅游客源地近 C. 交通等基础设施发达 D. 独特的热带海岛风情 3.以下对甲岛成为全球最佳天文观测地的分析,不 正确的有: B. 空气稀薄且洁净 C. 海拔高,大气扰动少 D.终年受 副高控制,天气晴好 近年全球环境变迁, 我国西北土地沙漠化情况严重, 致使台湾地区近年在飓风来临前或 东北季风盛行期间,也常出现地区性的沙尘事件。据此完成 4?5题。 4?中国西北土地沙漠化的原因,与下列自然和人文条件最直接相关的可能是. 乙:长期灌溉土壤盐渍化 丙: 开辟农田灌溉渠道 丁: 开辟道路交通网络 戊:扩大牲畜放牧范围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乙戊 D.甲丁戊 A.无光害及污染 甲:气候长期干旱缺水 C

5 ?上述台湾的地区性沙尘事件,最可能发生在: A. 河口滩地 B.山区崩塌地 C. 平原耕作地 D.内陆山区 读“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回答6?7 题。 6. 下列对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为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B. ②处为背斜顶部,受外力侵蚀成谷地 C. ③处为冲积扇,利于聚落形成与分布 D. ④处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7.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 横断山区 B.武夷山区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C.祁连山地 D.太行山区 第常繡紳出橄辭潑赫:空岩厨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

北京市昌平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 [10月28日]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答案填写在机读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填其他答案标号. 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已知集合{} lg 0A x x =>, { }220 B x x x =-<,则A B ?= ( ) A . {}210x x << B .{}110x x << C .{}12x x << D .{}02x x << 2. 已知p :关于x 的不等式2 20x ax a +-≥的解集是R ,q :01<<-a ,则p 是q 的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w.w.w.k.s.5.u.c.o.m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3. 函数x x g x x f -=+=122)(log 1)(与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4. 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3人,分别从事三项不同的工作,若这3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则选派方案共有( ) A .186种 B .31种 C .270种 D . 216种 5. 等差数列{ n a }中, ,数列022112 73=+-a a a {n b }为等比数列,且 77 b a =,则 8 6b b 的值 为( ) A .2 B .4 C .8 D.16 6. 右图是函数 2 ()f x x ax b =++的部分图象,则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 B . C . D . 7.设,a b R ∈,若33是3a 与3b 的等比中项,则b a 22+的最小值是( ) ()ln ()g x x f x '=+11(,)42(1,2)1 (,1)2(2,3)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时间6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40分)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东向西 B.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 C.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D.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3.南南合作是指:[ ] A、南北美洲之间各国的合作 B、亚洲与大洋州之间的政治后、经济的合作 C、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D、发达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4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的国际组织是: [ ] A?? 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5.通常情况下,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点前 B.正午12点 C.正午12点后 D.午后2点 6.一年当中,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七月 B.八月 C.一月 D.二月 7.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这一点地理坐标应是[ ] A.°N,180° B.°N,180° C.°S , 20°W D.°S,160°E 8、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下列各地哪个太阳高度角最低[ ] A、100N B、500N C、200S D、800S 9、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 10 题;共 20 分)
1. (2 分) (2017·宁波模拟) 已知全集 U=A∪B={x∈Z|0≤x≤6},A∩(?UB)={1,3,5},则 B=( )
A . {2,4,6}
B . {1,3,5}
C . {0,2,4,6}
D . {x∈Z|0≤x≤6}
2. (2 分) (2019 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已知命题 :
,则( )
A.
B.
C.
D.
3. (2 分) (2019·安徽模拟) 若函数 A.2
的最大值为 ,则
()
B. C.3
D. 4. (2 分) (2019·新宁模拟) 已知角 a 的终边经过点 P(-3,-4),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tana=-
第 1 页 共 12 页

B . sina=-
C . cosa=-
D . tana=
5. (2 分) (2018 高三上·云南月考) 已知正三角形 ABC 的边长为 的最小值为
,重心为 G,P 是线段 AC 上一点,则
A. B . -2
C. D . -1
6. (2 分) (2019·新乡模拟) 设
围为( )
,满足关于 的方程
表示 , 两者中较大的一个,已知定义在
的函数
有 个不同的解,则 的取值范
A.
B.
C.
D.
7.(2 分)(2018·龙泉驿模拟) 将函数
图象 若对满足
的 、 ,有
的图象向右平移 ,则
个单位后得到函数

第 2 页 共 12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