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品物流的发展模式

我国水产品物流的发展模式
我国水产品物流的发展模式

我国水产品物流的发展模式

朱伟伟 陈蓝荪

(上海水产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上海)

摘要 水产品物流是现代食品物流体系中专业性较强的行业物流。而食品物流是关系国计民生,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水产品物流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介绍中国水产品物流现状和问题,以及现阶段水产品物流发展模式和建设,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 水产品物流 水产品物流发展模式 水产品物流现代化建设

Explorati on and suggestion on devel op m entm odel for China's aquati c products log isti cs ZHU W e i-w e i,CHEN L an-sun.(E co nom ic and T rade C oll ege of Shangha iF ish eries Un i v e rsit y,Shanghai)

Abstract Aquatic produ cts l og i sti cs has a relati vel y strong i ndu stry specialt y a m ong m odern food logisti c sys t e m s.A t t he sa m e ti m e,f ood l og i sti cs i s very i m portan t to food safety wh ich relates to coun t y s'w hol e p l an and a l so to the peop l e s'everyday life.Th e s t udy has a d isc u ssi on on t he devel op m en t,the curren t conditi ons and t he ex i sti ng prob le m s i n aqu ati c produ cts l ogistics i n Ch i n a.Th e s t udy also gi ves so m e i deas and s uggestions on the model s for devel op i ng and cons tr u cti ng aqu ati c p roducts l ogistics i n t h e curren t s t age.

K ey w ords Aquatic Produ cts Logistics;D evelopm ent M odel for Aquatic Produ cts Logisti cs;M odern Con struction of A quati c Products Logistics.

我国的水产品物流发展刚刚兴起,基本停留在传统流通领域中。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实现中国水产品物流的产业化和竞争优势,本文的讨论希望探索一条有效的发展道路。

一 中国水产品物流现状和问题

(一) 中国水产品物流现状

目前水产品批发市场等传统分销渠道是我国水产品流通的中心环节,真正从事规模化运作的第三方水产品物流公司比较缺乏,物流市场潜力巨大。

1 水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水产品流通的主体 中国经过近20年的改革和发展,逐步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主体,加工、配送、零售为核心的市场交易体系。目前我国有专业水产品批发市场340多家,国家定点水产品批发市场20家。使水产品产区分散的渔户与城市市场间建立了比较稳固的产销关系,促进了渔民产销各类流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水产品的流通和市场的繁荣,提高了市场信息的传播效率,降低了水产品流通成本。

由于我国水产品生产的分散性,因此水产品流通领域的安全检测工作就更重要。我国目前有80%左右的水产品是经由批发市场进入零售和消费领域的。大多数水产品批发市场中已建立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网和监控中心,有效地控制了农药残留超标的水产品流入下一环节。

2 水产品流通主体的多元化 水产品市场开放后,广大的渔农、个体小商小贩、合作商业和渔民集体、国有水产品公司等纷纷参与水产品流通,流通主体多元化。给水产品市场注入了极大的活力。目前已基本形成批发市场、直销配送、代理和个体商贩等营销方式,促进了水产品的流通。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开始注重培养水产品代理商、经纪人,并利用他们与渔民和产地长期合作的优势,从渔民和产地收购水产品,并在产地进行初加工,逐步推进水产品的质量化、规格化、包装化。他们通过批发市场再分销到二级批发或零售商。同时,由于他们常年在批发市场中经营,讲信誉,重效益,在水产品商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正在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和逐步实现物流配送 我国部份有条件的批发市场如深圳福田水产品批发市等,学习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的经验。积极引进水产品拍卖制度,以达到公平竞争、公正价格,节省交易时间,避免非法买卖.防止资金流失,防止偷税漏税。由于拍卖要求水产品商品必须实行商品的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化.因此拍卖制度的引进还促进了我国水产品商品物流的标准化进程。

我国各地在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运营硬件方面,正在为水产品物流配送的发展创造条件。部分水产品批发市场.开始在市场内建设物流配送和加工中心。但物流规模较小。无论从水产品加工量、加工品种和配送的辐射范围,都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配送。

(二) 我国水产品物流业的发展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产品物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批发市场给水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货物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场所,但是没有根本解决供需双方的运输和储存等问题,真正意义上的水产品物流业正处在萌芽状态。

1 水产品经营主体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 !小规模、大群体?是我国水产品经营主体的典型特征,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经营不稳定。水产品批发市场中从事水产品运销的商人90%~ 95%是个体商贩、个体经营组织。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同时众多的水产品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形成冗长复杂的水产品流通渠道,使水产品物流信息反馈缓慢、零乱、失真。

2 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水产品市场布局欠合理。软硬件设施不配套,市场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6 #

市场调节能力差,流通环节多,造成市场不稳定。影响批发市场功能的发挥。目前,我国水产品市场的交易方式落后,绝大多数仍处于!看货-讲价-挑选-购买?的较原始的对手交易方式.许多水产品批发市场秩序混乱,欺行霸市现象时有发生。乱收费、乱设卡现象严重,导致水产品物流成本上升。此外,政府对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代物流业缺乏引导。

3 水产企业对专业化水产物流的需求不迫切 在物流观念上,我国许多水产企业普遍对于物流的价值认识不深。一些企业仍持有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没有意识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和知识将带来的价值增值,依然自行承担物流活动,而不采取社会化的流通服务。这样无法发挥物流的规模效应,造成仓库的闲置,车辆的空驶,从而增加了物流成本。

4 水产物流企业则刚发展兴起 中国水产物流企业正在发育阶段,物流经营管理水平偏低,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落后,规模有限。造成水产品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规模小,范围窄,严重影响作为第二方物流的反应速度与运作效率。目前我国水产品物流企业的融资制度、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还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要求;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秩序还不规范,行业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等。从而限制了水产品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未能形成统一运作的物流网络体系。

二 中国现阶段水产品物流发展模式的探索

(一) 传统的!类物流?业渐进式发展

水产品物流企业是独立于生产领域之外,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专门从事与商品流通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的企业。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有限,经济发展也存在不均衡性,水产品物流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

由于从世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类物流?业。如仓储业,运输业,空运、海运货运代理和企业内部物流等,往往作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发展的起点,根据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这种渐进性特征,原有单一物流功能的!类物流?企业发展成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可行性。

因此我国目前众多的水产品仓储、加工企业等。完全有可能在逐步完善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向第三方物流过渡。充分利用社会物流配送设施资源,采取兼并、重组、联合等多种手段扩大规模,盘活资产、灵活经营。逐渐完善物流管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水产品物流活动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二)!共同配送中心?是水产品物流良好的初级模式

水产品物流要采用新兴的物流模式,如采用供应配送链管理模式,把水产品供应商与顾客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协调和优化管理。

我国水产品经营单位或企业生产规模通常较小。在进行水产品配送中心规划决策中,如果独自建设配送中心,投资成本太大,资金流量出现困难;如果利用第三方物流,目前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很少,第三方物流在我国不成熟。因此, !共同配送中心?便是我国水产品物流发展的良好初级模式。

!共同配送中心?将由一些具有共同物流需求的水产品单位或企业出资共建,可以实行股份制度,是一种既经济又能实现利润共享的选择思路。不仅能有效解决水产品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通过不同水产品企业之间的联合,增强水产品企业联盟的集团竞争力,对于中小型投资主体和水产品企业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中心?将独立运行,但是受到出资方的监控。!共同配送中心?功能较全面完整,实际上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功能之综合,并达到了配与送的更高水平。

(三)!共同配送中心?案例

1 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 联华配送中心是目前国内设备先进的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之一。最初是上海几家食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投资共建的。2000年总投资6000万元,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年生产加工能力2万吨,产品结构分为水产品等15大类约1200种生鲜食品。从事水产品生鲜或冷冻品以及南北货的配送任务。配送运作如下。

订单管理。顾客门店的要货订单通过联华数据通讯平台,实时地传输到生鲜配送中心。系统将按不同的水产品物流类型,分为储存型、中转型、加工型和直送型,进行不同的处理。各种不同的订单通过系统中的供应商服务系统在l0分钟内自动发送给各供应商。供应商收到订单后,立即组织货源,整个供应链的绩效得到了提高。

物流计划。在得到顾客门店的订单并汇总后,物流计划部根据第二天的收货、配送和生产任务制订物流计划。包括人员安排计划、车辆安排计划、批次计划、线路计划、生产计划、配货计划等。 配送运作。水产品等商品分捡包装完成后都堆放在待发库区。按正常的配送计划,这些商品将在晚上送到各顾客门店,门店第二天早上将新鲜的商品上架。装车时,抽样检查准确性。商品到门店后,由于数量的高度准确性,在门店验货时只要清点总的包装数量,退回上次配送带来的包装物,完成交接手续即可。一般一个门店的配送商品交接只需5分钟。

2 上海新天天生鲜食品配送中心 新天天生鲜食品配送中心自2000年10月运行以来,始终处于第三方的中立公正立场。为全社会的零售企业和制造企业提供服务,上海新天天配送中心隶属于上海市食品(集团)公司,亦是属于共建模式。地处上海市交通便捷的西南面,占地而积34632平方米。拥有两座高低温冷库,总吨位11600吨。还有常温仓库5690平方米、同时备有与冷藏链相配套的各种配送车辆共40辆。配送商品涉及水产品等六大类约1000多种冷藏、冷冻商品。

新天天具备物流仓储、集约配送、市场网络、信息处理、流通加工和客户服务等六大功能。新天天受到经营厂商委托,向有关客户或门店组织配送,配送区域以上海为主,并向外延伸,北到南京,南到宁波。配送网点多达千家,其中以大卖场、超市、便利店居多,也有餐饮店、食品店、百货商店等业态。

由于新天天切实做到了!门对门?的冷藏链服务,即从商品生产?运输?仓储?客户的全程保持同样的温度,使水产品等生鲜品的品质得到了充分保证。由于水产品鲜货与冻货不能混装,生熟食品要分开等,增加了配送的复杂性,往往一个网点一天要去几趟才能配齐货,这就给新天天的配送管理提出了挑战。新天天努力摸索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既做到综合运输,又做到准确、及时、安全、经济,让客户得到一流的服务。新天天起步较高、装备好,拥有上海商情信息中心独立开发的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进

#7 #

销配送系统等,计算机物流配送管理达到一定的先进水平。

三 关于我国水产品物流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一) 政府要发挥好水产品物流统筹规划的作用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物流企业自身的变革,还需要国家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的支持。同时,必须加快中国的体制改革,明晰企业的产权关系,为中国水产品物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政府要进行统一合理的水产品物流规划和布局。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注重实效,防止水产品物流一哄而上。政府应推进水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为水产品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有关部门要在地价、税收方面给予优惠,从规划建设、技术改造、交通管制、工商管理、财税金融方面给企业以支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搞好协调服务。

政府要研究制定发展现代水产品物流的法律法规。部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应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情况加以清理和完善。制定与水产物流业相关的行业标准,规范水产品物流企业的行为。

(二) 提高水产品物流企业的运作水平

水产品物流企业的发展,应主要通过市场规律来运作,要求企业树立现代企业制度观念,加强科学管理。评判物流系统好坏的标准主要有两点,即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这两个评判标准体现在水产品物流配送方面就是!快速?和!准确?。

1 应用信息处理技术 电子商务中应用了大量的现代化的

I T技术,水产品物流企业的现代化进程也必然要适应这种技术革新,在仓储、运输调度、配送等方面,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数字信息技术,搜集与获取大量供求信息,主动地连接与沟通生产与销售,提升水产品物流企业信息流的速度,并作出合理及时的安排。

2 应用先进物流设备 生产工具是完成生产任务、有效地作用劳动对象的前提,发展现代水产品物流离不开先进的物流设施、物流机械。因此,应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应用现代化的物流技术设备,建设先进的水产品冷链系统,促进水产品物流企业的发展。

3 应用标准化的物流包装 电子计算机作业可产生自动化、大规模的效应,但其前提是物流作业对象的标准化。因此在水产品运输、仓储企业中大力推广标准化,实现出入库管理的自动化,以集装技术把储存、运输、包装等贯穿成系统,完成!一贯型?和!门到门?水产品物流。

4 积极发展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 水产品物流企业应逐步发展货运代理、连锁经营、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电子商务等物流职能和环节的专业化物流服务。综合发展B to B;B to S;B to C等各种物流方式(B企业,S供应商,C 消费者)。有条件时规划建设大型水产品物流园区,推动水产品物流业向规模化运行。

(三) 发挥水产品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

积极筹建水产品物流行业协会,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服务、监督、协调、自律作用,协助水产业主管部门开展物流管理,营建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物流市场环境。水产物流行业协会将引导企业,树立尽可能利用第三方物流的观念,提高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纠正!自营物流是最合算?的错误认识。国际上,委托第三方物流是大势所趋。将利用外部资源来发展自己。是保证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水产物流行业协会将协助规划水产系统重大物流设施的建设,制定水产物流规章制度和中长期物流发展计划。研究制定现代水产品物流统一技术标准,推动物流技术进步。

水产品历来是人们喜爱的主要营养食品之一。水产品物流与传统的水产品流通在内涵上互有同异,除了水产品流通强调的水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外,水产品物流还包括生产领域内的相关流动。因此,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水产品生产和需求必然有较大的增长,努力发展水产品现代物流大有前途。

参考文献

[1] 陈鹤皋.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概述与建议[J].上海物流,2005(1).

[2] 袁道亮.上海水产品物流的发展[J].上海物流,2006(4).

[3] 魏际刚.物流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 石原武政.加藤司.(日)商品交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上接第5页)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汇率风险的宣传,把汇率风险意识渗入到企业合同签订、结算方式和生产进度等各个环节,增强企业抵御汇率风险的能力。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大金融产品的宣传和创新力度,通过利率、汇率、时间等要素的有效结合,减少因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四) 对企业加强引导和规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利用行业协会密切联系企业的优势,做好信息沟通和政策解释的工作,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和!价格战?。行业协会要利用信息优势,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达到增强企业团结、自律,共同应对威胁的目的;促进企业通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严格控制成本和更新技术来增加利润;引导企业加强结构调整,促进产品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强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对人民币汇率调整给行业和企业带来的影响,要加强调研,密切跟踪,及时反映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义乌市统计局.义乌统计年鉴[Z].(2000-2005)义乌统计信息网.

[2] 周宇.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动态变化[J].世界经济研究,2004(8).

[3] 张洁.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及缓解措施[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5(4).

[4] 张旭宏,王一军,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外贸进出口影响分

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5(9).

[5] 刘红庆.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J].上海金融,2005(9).

#8 #

物流园区经营模式与市场分析

以市场为导向的物流园区规划 物流园区是指多个物流中心在某一空间的聚集体,提供综合物流及其他配套服务的场所,物流园区集约了多种物流设施,是物流线路的交汇地,具有集约、调节、转运、集中库存、信息枢纽等综合功能,紧临港口、机场、铁路编组站等交通枢纽,地价较低,适当设置远离市中心区,并要足够的发展空间,为工业企业的发展留有余地。可见,物流园区是、企业物流部门通过规模化,实现资本、设施、人员、政府服务及其他资源的有效整合。当前,供应链管理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的竞争力,决定企业经营的成败,物流园区作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地,是供应链上核心环节与战略节点。 从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及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有几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越来越高;物流外包将逐步成为趋势。这将推动中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并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与价值链当中,成为全球化、一体化、高效率的物流产业集中地,发挥物流增值的作用,物流园区的战略地位将更加彰显。国外特别是德国与日本的物流园区开发经验表明,物流园区开发确实在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有重大的作用。

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中国物流园区开发都将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一大热点。但既然是热点,由于利益的驱动,就会产生诸多非理性的行为。而科学的、客观的前期调研、需求分析、功能定位、商业模式设计等对一个物流园区的成功开发,降低投资风险至关重要。以市场为导向的物流园区规划,是物流园区产生良好社会及经济效益,走上持续发展之路的保证。 一、需求分析 物流园区开发的首要工作对物流进行市场调研和竞争情报分析,深刻把握客户的需求,敏锐洞察市场走向,为后期市场定位、功能设置、商业模式设计等提供决策依据。市场调研是对开发单位本身、政府部门、物流需求方及潜在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进行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及分析。最重要的是对物流需求方的调研,主要涉及的方面有:对该项目物流配套和相关政策的要求、对服务围及水平的需求、对成本费用的接受水平、对附加服务的需求、需求方的货物流向/处理量/出入口量/涉及金额、需求方的合作意向等。通过上述调研,在获得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统计学预测方法、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定性方面主要是分析目标客户在哪里、客户的需求有哪些、市场空缺有多大、本项目的资源及能力情况等。定量方面主要是分析

未来我国物流的发展模式

物流产业发展非常迫切,但不能操之过急,中国物流业发展非常迫切原因有三: 第一,中国的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我国的经济总量人均水平以及运作成本,又处于世界的落后水平。我国GDP与物流总成本之比从2001年以来一直超过18%,而发达国家在10%左右,差20~30年。所以,我国要真正成为世界大国、经济强国,必须改变中国“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模式,发展现代物流。 第二,中国已是世界制造业大国,而各国之所以把产业转移到中国,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土地、环保等成本很低。现在中国的这些成本也在不断提升,这就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中国要真正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强国,主攻问题之一就在于物流成本的控制。 第三,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创造的这种特有的模式非常吸引发展中国家和一些落后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都认为中国的模式是一种方向。中国特色的物流模式也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 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又不能操之过急,原因在于: 其一,认识不一致。首先对于“什么是物流”的认识不一致,不同人对于物流的认识是五花八门,有了标准术语也没有用。所以,我主张在全国出版一本《中国物流基本知识读本》,普及物流的基本知识。其次,对于“物流业能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认识不一致。有些人明确表示,“物流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说法不科学,甚至有人认为,物流业很有可能成为今后经济发展新的泡沫。而对于专门研究物流的人来说,我们也拿不出充足的数据来证明物流已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三,对如何管理物流业认识不一致。第四,对物流业如何运作的认识也不一致。物流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在很多问题的认识还没能达成一致。 其二,制造业从整体上物流还摆不到位子上。在我国“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运作模式还非常严重,而制造业物流成本又在全国物流总成本中占大头,所以从2007年开始我就提出“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2008年又提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首先要从制造业突破。但制造业都要搞一体化物流、供应链物流是不现实的。我国制造业自身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相当多的企业现阶段还根本顾及不上解决物流问题。 其三,农业物流刚刚起步。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农业的物流产业。那么适应现代农业的物流产业是什么样的?为此2007年我在《经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但农业物流的启动难度相当大。 其四,政府的物流管理没有形成合力。物流管理成本占GDP的比例,发达国家一般只

DB12T 563-2015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ICS67.120.10 X22 备案号: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 12/T 563—2015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Operation rules for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fishery products 2015-06-18发布2015-07-01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货品包装与标识 (2) 5 储存 (2) 6 运输 (3) 7 展售 (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商务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现代物流协会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奎发辛庆正郭儒家陈慧娟徐凤成高峰范旭杜宝荣孙彩英高玉斌刘璟 本标准为2015年6月首次发布。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术语和定义、货品包装与标识、储存、运输、展售关键作业流程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水产品相关货品的储存、运输、展售等处理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456-2008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 6543-2008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28577-2012 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 GB/T 30134-2013 冷库管理规范 GB/T 31078-2014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 NY/T 2534-2013 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 DB12/T 557-2015 冷链物流冷库技术规范 DB12/T 558-2015 冷链物流运输车辆设备要求 DB12/T 560-2015 冷链物流温度检测与要求规范 DB12/T 564-2015 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 DB12/T 565-2015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8577-2012、NY/T 25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28577-2012、NY/T 2534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冷链物流 cold chain logistics 以冷冻工艺为基础、制冷技术为手段,使冷链物流从生产、流通、销售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下,以保证冷链物品质量,减少冷链物品损耗的物流活动。 [GB/T 28577-2012,定义3.4] 3.2

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1鹿特丹港模式,基于建设信息港发展增值物流 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入海的三角洲,濒临世界海运最繁忙的多佛尔海峡,是荷兰和欧盟的货物集散中心,有“欧洲门户”之称。目前,该港年吞吐量有超过5亿吨的纪录,当之无愧地占据着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鹿特丹港口物流的发展经验与模式分析如下: 1)多样化的集装箱运输形式。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集装箱装卸量已超过320万箱。鹿特丹的集装箱运输形式主要有公路集装箱运输、铁路集装箱运输和驳船集装箱运输。 2)港城一体化的国际城市。鹿特丹作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工业基地,在港区内实行“比自由港还自由”的政策,是一个典型的港城一体化的国际城市,拥有大约3500家国际贸易公司,拥有一条包括炼油、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食品等部门的临海沿河工业带。 3)现代化的港口建设。鹿特丹港以新航道为主轴,港池多采用挖入式,雁列于主航道两侧,按功能分设干散货、集装箱、滚装船、液货及原油等专用和多用码头,实行“保税仓库区”制度,构成由港口铁路、公路、内河、管道和城市交通系统及机场连接的集疏运系统。 4)功能齐全的配送园区。鹿特丹港在离货物码头和联运设施附近大力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其主要功能有拆装箱、仓储、再包

装、组装、贴标、分拣、测试、报关、集装箱堆存修理以及向欧洲各收货点配送等,发挥港口物流功能,提供一体化服务。 5)不断创新的管理机制。鹿特丹港务管理局不断在进行功能调整,由先前的港务管理功能向物流链管理功能转变,继续扩大港口区域,尝试使用近海运输、驳船和铁路等方式来,促进对物流专家的教育和培训,建设信息港,发展增值物流。 2安特卫普港模式,实现信息服务现代化 安特卫普港位于比利时北部斯海尔德河下游,距北海约80km 处,是欧洲第二大港、世界第四大港,港口接近于欧洲主要生产和消费中心,吞吐量的一半为转口贸易,是欧洲汽车、纸张、新鲜水果等产品的分拨中心,运输量几乎100%是国际运输。其港口物流发展的经验与模式分析如下: 1)完善的交通网络。安特卫普港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拥有300多条班轮航线与世界上800多个港口相连,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 2)良好的硬件设施。安特卫普港拥有汽车、钢材、煤炭、水果、粮食、木材、化肥、纸张、集装箱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炼油、化工、石化、汽车装备和船舶修理等工业开发区。 3)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安特卫普港拥有现代化的EDI信息控

我国水产品物流现状及进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我国水产品物流现状及进展 1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国际水产贸易量持续增长。全球水产品约有38%在国际间进行贸易流通。贸易额50%以上产生于发展中国家,而大约80%水产品出口到美国,欧盟和日本。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在1985年,水产品价格全面放开后,渔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渔业经济总量及对外贸易持续增长[1]。渔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极大地支持了中国水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贸易总额从1981年的3.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44.6亿美元;贸易总量从1981年的15.9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652.8万吨;出口额从1981年的3.4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97.4亿美元;出口数量从1981年的10.2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06.4万吨;进口量由1981年的5.7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46.4万吨。中国水产品出口于2002年开始超过泰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形成了以国内自产水产品出口为主、来进料加工相结合的水产品国际贸易格局[2]。 2常见的水产品保鲜方法 水产品的保鲜技术就是应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原料进行处理,从而保持或尽量保持其原有的新鲜程度。水产品新鲜度的下降,其原因主要是酶、微生物的作用,以及氧化、水解等化学反应的结果。要想保持鲜度或减缓腐败速度,可以采用一些措施,例如使酶钝化,使微生物失活,以及使各种化学反应速度变慢甚至停止等等。目前实际应用于水产品中的保鲜技术已有低温保鲜、高压保鲜、辐照保鲜、气调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等项技术。这些保鲜技术基本可以保持原有水产品的属性,如果再将保鲜概念向更为广义延伸,还可以用脱水保鲜、密闭加热保鲜等多种方法[17]。 以上所有这些方法中,以低温保鲜应用得最为广泛,研究得最为深入。因为降温后,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水产品原有的性质,特别是新鲜度改变得很小。根据低温保鲜的目的和温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普通冷却保鲜、微冻保鲜、冷冻保鲜。 3水产品冷链技术研究现状 水产品冷藏链是建立在食品冷冻工艺学、船用设备制造技术、制冷技术、包装技术、物

物流运营模式

公司物流模式 农产品物流实现的目标是:①多功能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一体化的配送中心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他的服务。②一流的服务。在电子商务下,物流业是介于供货方和购货方之间的第三方,以服务作为第一宗旨。③信息化。在大型的配送公司里,往往建立了ECR(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和JIT(Just-In-Time)系统。④全球化。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致使物流农产品的发展达到了多国化。 一、省内物流模式 1.物流中央化模式 物流中央化的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管理方式。在市场营销方面,物流管理包括分配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为用户服务五个过程;在流通和服务方面,物流管理过程包括需求预测、订货过程、原材料购买、加工过程,即从原材料购买直至送达顾客的全部物资流通过程。尽管一体化物流对电子商务企业提出了很多要求,但一体化物流模式仍具有一定应用潜力。采用物流一体化模式,可以不象传统物流那样根据产品数量、高峰期、周转率等确定最优的保管、运输设施和人员配置,物流部门可以随企业经营销售情况的变化来安排物流服务,业务范围广泛,业务量不需预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同时,产供销一体化物流发生在电子商务企业内部,具有可见性,有关各方可通过该供应链适时掌握货物的存储与运输状况,通过物流部门对供应物流、制造物流及分销物流拥有的完全控制权,实现企业总体物流的组织与协调管理。与此同时,一体化物流中,企业能及时掌握客户反馈信息,并迅速做出反应,从而有利于建立起与客户间密切的关系,使电子商务企业内部网络活动与物流体系一体化协同运行。因此,一些资金雄厚、物流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尤其是连锁经营的商业企业可以组建自己的物流部门,以发挥商品经营配送的综合服务优势。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同时也实现了一体化,供应商与零售商、消费者通过Internet连在了一起,通过POS、EOS等供应商可,以及时且准确的掌握产品销售信息与顾客信息。此时存货管理采用反应方法,按所获信息组织产品生产和对零售商供货,存货的流动变成“拉动式”,完全可以消除上述两个缺点,并实现销售方面的“零库存”。 二、省外物流模式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Operation rules for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fishery product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术语和定义、货品包装与标识、储存、运输、展售关键作业流程的基本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水产品相关货品的储存、运输、展售等处理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456-2008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 6543-2008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28577-2012 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 GB/T 30134-2013 冷库管理规范 冷链物流 冷库技术规范 冷链物流 运输车辆设备要求 冷链物流 温度检测与要求规范 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NY/T 25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 列出了 GB/T 28577-2012 、NY/T 2534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冷链物流 cold chain logistics 以冷冻工艺为基础、制冷技术为手段,使冷链物流从生产、流通、销售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 的温度环境下,以保证冷链物品质量,减少冷链物品损耗的物流活动。 [GB/T 28577-2012 ,定义 3.4] 3.2 预冷 precooling 在下一道工序前的冷却,或在运输及入库前,对货品进行的快速冷却。 [NY/T 2534-2013 ,定义 3.4] 4 货品包装与标识 4.1 货品包装 4.1.1 进入零售市场销售的低温水产品应进行预包装。 4.1.2 内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所使用包材应采用质料紧密而能隔绝水气 (湿气) 与油浸的材料。 4.1.3 内包装应完整,且不得使用金属材料钉封或橡皮圈等物来固定包装袋封口;内包装材料薄膜不得 重复使用。 GB/T 31078-2014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 NY/T 2534-2013 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 DB12/T 557-2015 DB12/T 558-2015 DB12/T 560-2015 DB12/T 564-2015 DB12/T 565-2015 GB/T 28577-2012 、

重庆港口物流的发展状况分析

重庆港口物流的发展状况分析 [摘要] 港口物流已成为一个港口发展的动脉和支柱性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境条件,因此,加强港口物流建设,对重庆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重庆港是我国直辖市中唯一在长江内的港口,随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和长江黄金水道开发战略的实施,其地位不断攀升。本论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重庆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重庆市及重庆港口物流系统规划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了重庆港口物流规划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总体目标。对重庆港口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研究,对重庆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布局,最后阐述了重庆港物流系统规划发展对策和实施的措施。 [关键词] 重庆港口物流 港口物流的定义: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在港口物流发展过程中,港口物流发展轨迹是一个由成本理念到利润理念再到综合物流服务理念的过程。成本理念追求的是降低物流总成本,利润理念追求的是获取最大利润,而综合物流服务理念则除追求商品自然流通的效率和费用外,还要强化客户服务意识,切实转换经营和管理方式,按现代物流的要求进行整合,以客户为中心进行管理和控制,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载体,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物流的内涵正在逐渐扩大,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也在不断拓宽。港口在发展现代物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港口物流必须是建立在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的高效虚拟供应链,供应链的任何一环都能达到资源、信息共享,实现总体功能最优化的物流服务目标,依托虚拟链形成援盖全球的虚拟港。这些新特点对传统的港口物流运转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现代港口需要不断完善其物流职能,研究现代港口物流功能完善的策略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本论文通过港口系统物流的规划研究,拟寻找一种港口企业现代综合物流发展的模式,促进重庆港口企业根据各自的区位特点,从单一的运输,仓储等分职分段服务,向一步到位的物流服务转变;为工商企业逐步将原材料采购,储运和配送等业务从企业物流中分离出来创建外部环境;同时为重庆市港航企业的结构调整开拓空间。2.通过港口物流系统规划研究,提高重庆市专业物流企业的服务竞争水平和示范作用,加速本土现代物流产业的国际进程,应对西部大开发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3.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的需要。目前,中国沿海和长江港口城市之间围绕建设区域性核心港及集装箱转运枢纽的竞争日趋激烈,通过本规划研究,将确定以港口物流为重点的重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向,加强港口及港口集疏运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将有助于充分发挥重庆港口资源优势,全面提升港口的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力。

水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水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本文献综述从水产物流出发,第一部分介绍水产品物流和冷链物流的涵义。到目前为止关于水产物流与冷链物流的概念,各学者都有自己的观点。第二部分介绍我国水产物流现状,包括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因素。第三部分从地理位置,政府政策,经济环境等方面介绍了象山发展水产品物流的优势所在。最后一部分则说明了水产品物流的发展对策。 1 水产品物流的概念与特点 1.1 水产品物流的概念 初叶萍(2007)对水产品物流作出了解释,水产品物流是指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对水产品物质实体、相关服务及信息从供应源到消费源所进行的组织、控制与管理的经济活动过程。它是由水产品生产、收购、运输、流通加工、储存、装卸、包装、配送、分销与信息等一系列运作环节组成,并在整个过程中实现了水产品的保值、增值和组织目标。 1.2 冷链物流的概念与特点 水产品物流属于冷链物流的一个分支,1894 年,美国人阿尔贝特·巴尔里尔(Albert Barrier)和英国人J.A.莱迪齐(J.A.ruddich)最早提出冷藏链(Cold Chain)的概念。20 世纪40 年代冷藏链才得到了足够地重视和迅速的发展。1959 年美国皮尔斯柏利公司与美国航空和航天局联合开发航天食品时,创造了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体系,是一种科学、简便、而且实用的具有预防性质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现被世界各国所采用。HACCP 认证体系目前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中国的水产品加工领域,已经有500 多家企业按照美国水产品法规建立和实施HACCP 体系,并且HACCP 体系正在向其他食品领域扩展。美国于2003 年 2 月成立了冷链协会(CCA),总部设在卢森堡,该协会由航空公司,卡车运输商、地面搬运商和设备生产商组成,是业内主要非牟利组织,主要研究易腐货物的有关问题,为运输温控货物制定标准化的指导原则,

物流园区运作模式分析

物流园区运作模式分析 物流园区的建设与运营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规划、交通、土地、商业、外贸、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同时,它又是投资庞大的工程,包括征地、拆迁、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等,所需资金十分巨大,而且投资回收期相对比较长,单靠政府投资是难以解决的。因此,在确定物流园区的地理位置、功能定位及内部布局等之后,还应对其运作方式进行总体的规划。综合对国外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进行比较分析,结合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的运营管理模式进行园区赢利模式的分析。 一、国外物流园区运作模式分析(一)、国外政府建设物流园区的措施 各国政府为了推进物流园区的发展,都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下面以最具代表性的日本物流团地和德国货运中心来说明。 1、日本的物流团地日本的物流团地建设是政府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为解决城市功能紊乱,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减轻环境压力,顺应物流业发展趋势,实现“货畅其流”,在郊区或城乡边缘带主要交通干道附近专辟用地,通过逐步配套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化的物流企业在此聚集,使其获得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减轻大型配送中心在市中心分布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日本物流团地建设与运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一是政府牵头确定市政规划,在城市的市郊边缘带、内环线外或城市之间的主要干道附近,规划有利于未来交通设施配套建设的地块作为物流团地。二是将基地内的地块分别以生地的价格出售给不同类型的物流行业协会,这些协会再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其内部会员中招募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和建造物流设施,若资金不足政府可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三是政府对已确定的物流团地积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在促进物流企业发展的同时,促使物流团地的地价和房产升值,使投资者得到回报。四是商业银行出资参与物流团地和基地的建设,成为物流团地的出资方和股东。五是政府出资设立物流公司,出资兴建物流团地,待运营正常后再卖给私

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

《鲜活海产品冷链运输规范》(征求意见稿)行标 编制说明 2016年1月10日 一、项目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2014年物流行业标准项目计划通知》(发改办经贸[2014]2253号)文件,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由獐子岛锦通(大连)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作为主起草单位的《鲜活海产品冷链运输规范》等标准通过立项,列入2014年物流行业标准项目计划中。 该标准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出,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9)作为技术归口单位,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牵头,协同獐子岛锦通(大连)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厦门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共同组织起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为保证本项目顺利实施,还承担了组织协调和各项保障任务。 《鲜活海产品冷链运输规范》行标规定了鲜活海产品冷链运输规范的定义、基本要求、运输测试、运输过程及服务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本标准适用于鲜活海产品的冷链物流运输及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 此标准为行业标准。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是世界海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拥有广阔的海产品市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海产品的消费将迅速上升。但与此同时,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发生着微妙变化:需求层次向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越来越重视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原有的以海产品批发、零售进入千家万户的单纯供货模式已不能够满足需要。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全新的经营模式势在必行。 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

我国港口及港口群的现状和发展

国际物流阶段论文 ——我国港口群的分布特点及发展问题的探讨 所学专业:物流管理 任课教师:彭东华 所在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日期:2010年6月2日

摘要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形成了五大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 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 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中国五大港口群及内河港口都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沿海所规划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布局,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出台港口群战略部署,显然各港口群之间首先是分工与协作,其次强调彼此之间的公平竞争。 关键字 港口群、港口物流、港城物流、竞争、合作、发展

目录 一、港口以及港口物流的概念 (04) 二、我国港口发展现状及特点 (04) ㈠、我国港口发展现状 (04) ㈡、我国最近几年港口发展的特点 (05) 三、我国五大区域港口群 (05) 四、五大港口群之间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 (05) 五、我国在港口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06) ㈠、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06) ㈡、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物流系统化问题 (06) ㈢、我国港口物流在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07) 六、我国港口发展应采取的战略和措施 (07) ㈠、建立港城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 (07) ㈡、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 (07) ㈢、提高物流系统整体化、规模化程度 (08) ㈣、强化港口物流服务理念 (08) ㈤、五大港口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08)

水产品综合利用

水产品综合和利用 [摘要]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渔业的发展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不仅是我国当前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优化渔业结构、实现产业增值增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水产品加工业;产业协调度;产业化;产业高度 [正文] 一、水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地位 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是渔业生产的延续,所谓“加工活,则流通活,流通活,则生产兴”,搞活了加工,货畅其流,无形给养殖生产开辟了一个永久性的高速通道。因此,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整个渔业的发展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不仅是我国当前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优化渔业结构、实现产业增值增效的有效途径。 1水产品加工业是提升渔业产业高度的重要力量 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表明,如果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则表明该产业的产业高度有所提高。而在我国第二产业内部以水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因此水产品加工业增长速度高低则影响我国渔业产业高度化的进程。 近年来我国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进展,水产品加工业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如2005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比上年增长4.1%,渔业经济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3.7%,而同期我国水产加工品产量比上年增长15.8%,产值比上年增长19.2%。无论产量还是产值的增长速度都高于整个渔业。而且2005年水产加工产量的增长速度也高于2004年。在水产加工业中,增长较快的有冷冻水产品,比上年增长21%;鱼糜制品比上年增长35%;干制品比上年增长7%;藻类加工同比增长15.5%;罐制品同比增长19.62%。其他水产加工品比上年增长16.48%。珍珠产量比上年增长48.6%。 2水产品加工业是加强产业协调度的有效途径 水产品加工业上接水产养殖业,下连水产品物流业,是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关联产业。水产品加T业的发展如果与优势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流通市场建设紧密结合,实行加工带基地、流通促加工,这样深层次、多系列的水产品精深加工,不仅能够加快初级水产品转化,拉动水产养殖业的深度发展,优化水产品区域布局,而且通过提高水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增值水平,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营销产品,延伸渔业产业链条,有助于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 2005年我国水产加工业在政府的扶持和企业的努力下,克服了国外对我国水产品实施的贸易壁垒,水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冷冻产品向较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发展。2006年,深加工水产品占出口总额的46%,比重比2002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深加工的发展,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实现了渔业增效,2006年深加工对虾出口占对虾出口总额的83%。 3水产品加工业实现了渔业产业化与特色产业的良性互动 中国渔业资源丰富。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只是经济总量的简单扩张,而是在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加工品种、技术不断演化的基础上实现的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向高级的升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水产品加工园区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为基本路径,以合理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的良性循环格局。通过对特色渔业资源的精深加工和标准化加工,不仅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而且丰富市场供给,满足不同层次、品味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有利地提高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水产加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尤其是海外市场的不断增长,中国的水产品加工行业呈现出如下

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精品

大连港物流园区规划设计 方案 大连港鸟瞰图 大连港 团队负责人:崔林林 小组成员:李霞、倪贺、杨亚、蔡鹏、崔林林

简介: 大连港是中国大连的港口,建于清末1898年,是一个天然不冻的良港,亦是中国南北水陆交通运输枢纽和重要国际贸易港口之一。在国际贸易和国内物资交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大连现有7个专业装卸作业区,共48个泊位,最大水深为17.5米。大连港口水域310多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4.7平方公里,仓库40座,面积27,000平方米,货场86,000平方米。自开港以来,几经扩建改造,容纳船只通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成为大规模、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目前,大连港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了业务往来。其港口吞吐量迅速增长,由1980年的3200多万吨,到2008年的2.5亿多吨。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外实践证明,现代物流业发展已成为提升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已经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国家各有关部门及省市对物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许多省市地区依据自有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将物流业列为支柱产业或优先发展产业。处在辽宁最南端的大

连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上,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加快发展了物流园区这一建设。 一、大连港物流园区物流现状: 置身于东北亚经济圈内,大连港是东北腹地走向东南沿海和国际市场的主要通道和重要枢纽,其良好的自身优势,旺盛的航运市场需求和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前景,促使大连港有条件、有能力、有必要加快发展,为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大连港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大连港自1899年建港以来,先后建成了大连湾港、大窑港湾、鲇鱼湾油港、大连湾渔港、和尚岛煤

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分析.x

[摘要]冷链物流是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制冷技术的发展,为满足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 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我国冷链物流需求增幅迅猛,但在经营上存在许多问题,如冷链经营主体出现问题、冷链设施不完善、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冷链物流缺乏上 下游的整体规划与整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加快推进供应链主导思想下的冷链物流发展体系,注重利用销售商为主导搭建资源整合的冷链物流供应链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对冷链物流安全信息进行监控,逐步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系统。[关键词]销售商;冷链物流;资源整合国家领导人在2016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上提到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 进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还以河南昔日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运用互联 网+和众筹等方式,利用空闲货车开展冷链物流,降低空驶率。此番讲话对企业发展冷链020指明了方向。然而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无论是技术、模式还是资金等方面都与爆炸式增长的市场需求无 法匹配。本文将讨论由谁来整合冷链物流资源,而且又如何整合。一、分析冷链物流发展问题一冷链物流运营成本依然居高 不下物流成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运输和仓储。首先看运输,冷链运输的车辆比普通运输车辆高40~60,其次看仓储,冷链仓库的造价比普通仓库造价每平方米高2000元,建造一座中型冷库成本至少2000万元,另外每平方米冷库月耗电费至少20元。仅这两项之和,都是任何一家生鲜电商无法承担的。根据资料显示,

2014年,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99都处于亏损状态。二冷库行业的三个短板1冷库经营模式单一。2冷库温区单一。 3冷库分布地域不平衡。这三个短板造成的后果是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腐损率为15、8和10左右,相比发达国家5水平仍较高。三单个投资商无力独立承担冷链物流2016年以来,生鲜电商的大面积亏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网络中频频出现 某某物流企业撤出冷链投资等新闻。冷链物流的前期投资过大,这正是冷链物流这个行业的危机,但随着冷链物流可持续发展带来的 巨大空间,使冷链物流成为一个新的市场。因此,要使冷链物 流发展,就需要有一个主体来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使冷链物流能够 正常运作。二、以销售商为主导进行资源整合的冷链物流模式 中国供应链管理专家马士华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 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在冷链物流中,核心企业由哪一主体来担当更为合适,更能够将现有的 冷链资源发挥其用途,笔者认为,以销售商最为合适。一冷链物流为何选择销售商为主导根据分析,需要采用冷链物流的主要是生 鲜产品,然而生鲜产品具有季节性强、运量波动大;品种多,运输及 储存工作及要求复杂;运距长,运输时间要求短;批量小,去向分散;货物品质要求高等特点。要满足这些特点,必须将冷库及冷藏 车辆进行合理安排。在整条供应链中销售商是最清晰了解市场

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四个问题

绿蚂蚁物流搜索 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四个问题 我国水产品冷链构建属于初步性、片段性、分散性,水产品冷链更多的是集团性或者企业独自性的配置,离区域性、全国性的冷链网络还有比较大的差距。随着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水产品品种和产量的扩大,市场对水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日益提高,冷链物流企业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期。但是,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壮大还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 冷链网络建设有差距 片段分散方式的冷链系统,往往使得冷链标准无法连贯的执行,全过程冷链温度的记录无法发挥作用,冷链的交接过程比较复杂。应该向美国冷链协会那样,提倡并着手建设全美国的冷链中心枢纽。 冷链标准建设不及时 水产品冷链物流在管理上缺乏统一的作业标准,如:装卸速度、作业流程、检验验货制度以及运输、仓储、配送、销售各环节低温对接要求等作业方面缺乏标准,使得中国大部分水产品销售环境不能控制在冷链温度之下。对各大类水产品的产品温度、湿度指标及储存期限,冷链标准建设不及时,不能具体提供一个科学统一的推荐范围。 冷链配置建设不完整 在一般的菜市场上冷链配置建设不完整,水产品物流设备比较落后,冷冻水产品运输方式采用人力黄鱼车还相当普遍,因此,水产品的品质损失比较大。冷链体系配置只能依赖于城市化的提高,农村是很难做到的。在运输过程中还缺乏统一化的包装配置和物流形态,例如装有活鱼类的运输桶内3/4装水,只有1/4才是活鱼产品,无疑提高了水产品物流成本。

绿蚂蚁物流搜索 冷链增值效应不明显 冷链物流要实施全程温度控制管理,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还要加强水产品保鲜库、冷藏库的建设,增加温控设备。冷链物流投入比较大,而水产品属于低价产品,通过冷链物流服务过程的增值效应不明显,经营水产品冷链物流风险较大 欢迎大家关注绿蚂蚁:https://www.360docs.net/doc/a93521114.html,/ 改变你的生活,从绿蚂蚁开始。“

港口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1952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93521114.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19528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港口物流本身也是一个综合体系,它包括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等层面的内容。港口有很多新的理念在发展,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也是港口发展的一个新理念。现代服务业趋势是将在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我国各大港口非常重视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通过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物流技术将港口、海关、边检、海事等部门与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的信息系统互连,为制造业、贸易、物流企业和船代、货代、报关等中介机构提供贸易、采购、物流、仓储、电子通关等“一条龙”服务。 从这几年的经营业绩来看,码头上市公司净利润尽管保持增长,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持续下滑。随着港口行业建设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未来我国港口发展都面临着转型升级。一方面,港口绿色发展以及港城一体化将是长期趋势;另一方面港口行业也在尝试着向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产业以及围绕码头业务相关领域进行延伸。

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目录 目录 ................................................................................................................................................................. I 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I I 中文摘要 ................................................................................................................................................ I I 关键词: ................................................................................................................................................ I I Abstract ................................................................................................................................................... I I 一、水产品的特点对物流系统的要求 (1) (一)满足顾客对水产品多品种、批量小订货和处理的要求 (1) (二)满足保持水产品鲜活性的要求 (1) (三)满足包装良好、防止腐变的特殊要求 (1) (四)满足缓解水产品需求量不平衡性的要求 (1) 二、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 (2) (一)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物流的硬件建设状况 (2) 1.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物流的交通运输状况 (2) 2.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物流的食品冷藏设备状况 (2) (二)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物流的软件建设状况 (2) 1.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物流业的行业规范状况 (2) 2.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物流企业的人才状况 (2) (三)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物流的其他状况 (3) 1.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的流通渠道以批发市场为主 (3) 2.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的物流形式以“鲜销”为主 (3) 三、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物流发展的问题 (3) (一)水产品经营主体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 (3) (二)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3) (三)水产品企业对专业化水产品物流的需求不迫切 (4) 四、探索适合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 (4) (一)从基础条件入手,满足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物流发展的具体实际需求 (4) 1.政府部门应给予水产品物流行业更大支持 (4) 2.积极发展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 (4) 3.培养更多的更专业的物流人才 (4) 4.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 (5) (二)以核心企业为主导,构建长三角地区水产品物流供应链 (5) 1.协调物流渠道成员关系,构建良性水产品物流供应链 (5) 2.根据供应链的水平结构,确定核心企业在其中的主导地位 (6) 参考文献 (6)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