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安徽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2008年高考安徽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2008年高考安徽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 学(理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

贴的条形码中“座位号、姓名、科类”与本人座位号、姓名、科类是否一致.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2

4πS R = ()()()P A B P A P B +=+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P A B P A P B =

球的体积公式 34π3

V R =

如果随机变量(,),B n p ξ

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1)D np p ξ=-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 3

2

(1)i i +=( )

A .2

B .-2

C .

2i D . 2i -

(2).集合{}|lg ,1A y R y x x =∈=>,}{

2,1,1,2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1A

B =--

B . ()(,0)R

C A B =-∞

C .(0,)A

B =+∞

D . }{()

2,1R C A B =--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为一条对角线,若(2,4)AB =,(1,3)AC =,则AB =( )

A . (-2,-4)

B .(-3,-5)

C .(3,5)

D .(2,4)

(4).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m n m n αα若则‖‖‖

B .,,αγβγαβ⊥⊥若则‖

C .,,m m αβαβ若则‖‖‖

D .,,m n m n αα⊥⊥若则‖

(5).将函数sin(2)3

y x π

=+

的图象按向量α平移后所得的图象关于点(,0)12

π

-

中心对称,则向量

α的坐标可能为( )

A .(,0)12

π-

B .(,0)6

π

-

C .(

,0)12

π

D .(

,0)6

π

(6).设8

8018(1),x a a x a x +=++

+则0,18,

,a a a 中奇数的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5

(7).0a <是方程2

210ax x ++=至少有一个负数根的(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若过点(4,0)A 的直线l 与曲线2

2

(2)1x y -+=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

B .(

C .[

D .( (9).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g x =的图象与x

y e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而函数

()y f x =的图象与()y g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若()1f m =-,则m 的值是( )

A .e -

B .1

e

-

C .e

D .

1e

(10).设两个正态分布2111()(0)N μσσ>,和2

222()(0)N μσσ>,的密度函数图像如图所示。则有

( )

A . 1212,μμσσ<<

B .1212,μμσσ<>

C .1212,μμσσ><

D .1212,μμσσ>>

(11).若函数(),()f x g x 分别是R 上的奇函数、偶函数,且满足()()x

f x

g x e -=,则有( )

A .(2)(3)(0)f f g <<

B .(0)(3)(2)g f f <<

C .(2)(0)(3)f g f <<

D .(0)(2)(3)g f f <<

(12)12名同学合影,站成前排4人后排8人,现摄影师要从后排8人中抽2人调整到前排,若其他人的相对顺序不变,则不同调整方法的总数是( )

A .2

2

83C A

B .26

86C A

C .22

86C A

D .22

85C A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 学(理科)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书写作答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

.函数2()f x =

的定义域为 .

(14)在数列{}n a 在中,5

42

n a n =-

,212n a a a an bn ++=+,*n N ∈,其中,a b 为常数,则

lim n n n n

n a b a b →∞-+的值是 (15)若A 为不等式组002x y y x ≤??

≥??-≤?

表示的平面区域,则当a 从-2连续变化到1时,动直线x y a +=

扫过A 中的那部分区域的面积为

(16)已知,,,A B C D 在同一个球面上,,AB BCD ⊥平面,BC CD ⊥若6,AB

=AC =

8AD =,则,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cos(2)2sin()sin()344

f x x x x π

ππ

=-

+-+

(Ⅰ)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图象的对称轴方程 (Ⅱ)求函数()f x 在区间[,]122

ππ

-上的值域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O ABCD -中,底面ABCD 四边长为1的菱形,4

ABC π

∠=

, OA ABCD ⊥底面,

2OA =,M 为OA 的中点,N 为BC 的中点

(Ⅰ)证明:直线MN OCD

平面‖;

(Ⅱ)求异面直线AB 与MD 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点B 到平面OCD 的距离。

(19).(本小题满分12分)

为防止风沙危害,某地决定建设防护绿化带,种植杨树、沙柳等植物。某人一次种植了n 株沙柳,各

株沙柳成活与否是相互独立的,成活率为p ,设ξ为成活沙柳的株数,数学期望3E ξ=,标准差σξ

2

(Ⅰ)求n,p 的值并写出ξ的分布列;

(Ⅱ)若有3株或3株以上的沙柳未成活,则需要补种,求需要补种沙柳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1

()(01)ln f x x x x x

=

>≠且 (Ⅰ)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N

B

(Ⅱ)已知12a

x

x >对任意(0,1)x ∈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3分)

设数列{}n a 满足3*

010,1,,n n a a ca c c N c +==+-∈其中为实数

(Ⅰ)证明:[0,1]n a ∈对任意*

n N ∈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0,1]c ∈;

(Ⅱ)设103c <<

,证明:1*1(3),n n a c n N -≥-∈; (Ⅲ)设103c <<,证明:222

*1221,13n a a a n n N c

++>+-∈-

(22).(本小题满分13分)

设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过点M ,且着焦点为1(F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当过点(4,1)P 的动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与两不同点,A B 时,在线段AB 上取点Q ,满足

AP QB AQ PB =,证明:点Q 总在某定直线上

2008年高考安徽理科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A 2D 3B 4D 5C 6A 7B 8C 9B 10A 11D 12C 二. 13: [3,)+∞ 14: 1 15: 74 16: 43

π

三. 解答题

17解:(1)

()cos(2)2sin()sin()344

f x x x x πππ

=-+-+

1cos 22(sin cos )(sin cos )22x x x x x x =

++-+

221cos 22sin cos 22x x x x =

++-

1cos 22cos 22x x x =

+- s i n (2)

6

x π

=- 2T 2

π

π∴=

=周期 由2(),()6

2

23

k x k k Z x k Z π

π

ππ

π-

=+

∈=

+∈得 ∴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 ()3

x k k Z π

π=+

(2)

5[,],2[,]122636

x x ππ

πππ

∈-

∴-∈- 因为()sin(2)6

f x x π

=-在区间[,]123ππ-

上单调递增,在区间[,]32

ππ

上单调递减,

所以 当3

x π

=

时,()f x 去最大值 1

1()()12

222f f π

π-

=-

<=,当12

x π

=-时,()f x 取最小值-

所以 函数 ()f x 在区间[,]122

ππ

-上的值域为[

18 方法一(综合法)

(1)取OB 中点E ,连接ME ,NE

ME CD ME CD ∴,‖AB,AB ‖‖

,NE OC MNE OCD ∴平面平面‖‖

MN OCD ∴平面‖

(2)

CD ‖AB,

M D C ∠∴为异面直线AB 与MD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作,AP CD P

⊥于连接MP

⊥⊥平面A B C D ,∵OA ∴CD MP

,4

2

ADP π

∠=

∵∴DP =

MD ==1cos ,23

DP MDP MDC MDP MD π

∠=

=∠=∠=∴ 所以 AB 与MD 所成角的大小为

3

π

(3)AB 平面∵∴‖OCD,

点A 和点B 到平面OCD 的距离相等,连接OP,过点A 作 AQ OP ⊥ 于点Q ,,,,AP CD OA CD CD OAP AQ CD ⊥⊥⊥⊥平面∵∴∴

,AQ OP AQ OCD

⊥⊥平面∵∴,

线段AQ 的长就是点A 到平面

OCD 的距离

2OP ====∵

,2

AP DP ==

2

2

232

OA AP AQ OP ===∴,所以点B 到平面OCD 的距离为23 方法二(

向量法)

作AP CD ⊥

于点P,如图,分别以AB,AP,AO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坐标系

(0,0,0),(1,0,0),(0,

(,0),(0,0,2),(0,0,1),(1,0)22244

A B P D O M N --,

(1)2222(1,,1),(0,,2),(2)44222

MN OP OD =-

-=-=-

- 设平面OCD 的法向量为(

,,)n x y

z =,则0,n OP n =即

2022022

y

z x y z -=????-+-=??

取z =

解得n =

22(1,,1)(0,4,2)044

MN n =-

-

=∵ MN OCD ∴平面‖

(2)设AB 与MD 所成的角为θ,(1,0,0),(1)22

AB MD ==-

-∵ 1c o s ,23

AB MD AB MD

π

θθ=

=

=

?∴∴ , AB 与MD 所成角的大小为3π

(3)设点B 到平面OCD 的交流为d ,则d 为OB 在向量(0,n =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由 (1,0,2)OB =-, 得23OB n d n

?==

.所以点B 到平面OCD 的距离为23

19 (1)由2

33,()(1),2E np np p ξσξ===-=

得112p -=,从而16,2

n p == ξ的分布列为

ξ 0 1 2 3 4 5 6

P

1

64 664 1564 2064 1564 664 164

(2)记”需要补种沙柳”为事件A, 则()(3),P A P ξ=≤ 得 1615

2021(),64

32P A +++==

或 156121

()1(3)16432

P A P ξ++=->=-=

20 解 (1) '

22ln 1(),ln x f x x x +=-若 '

()0,f x = 则 1x e

=

列表如下

x

1

(0,)e

1e

1(,1)e

(1,)+∞

'()f x

+

0 -

-

()f x

单调增

极大值1()f e

单调减

单调减

(2) 在 12a

x

x > 两边取对数, 得

1

ln 2ln a x x

>,由于01,x <<所以 1

ln 2ln a x x

>

(1) 由(1)的结果可知,当(0,1)x ∈时, 1

()()f x f e e ≤=-,

为使(1)式对所有(0,1)x ∈成立,当且仅当ln 2

a

e >-,即ln 2a e >-

21解 (1) 必要性 :120,1a a c ==-∵∴ ,

又 2[0,1],011a c ∈≤-≤∵∴ ,即[0,1]c ∈

充分性 :设 [0,1]c ∈,对*

n N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0,1]n a ∈ 当1n =时,10[0,1]a =∈.假设[0,1](1)k a k ∈≥

则31111k k a ca c c c +=+-≤+-=,且3

1110k k a ca c c +=+-≥-=≥

1[0,1]k a +∈∴,由数学归纳法知[0,1]n a ∈对所有*n N ∈成立

(2) 设 1

03

c <<

,当1n =时,10a =,结论成立 当2n ≥ 时,

32

11111,1(1)(1)n n n n n n a ca c a c a a a ----=+--=-++∵∴

103

C <<

∵,由(1)知1[0,1]n a -∈,所以 2

1113n n a a --++≤ 且 110n a --≥ 113(1)n n a c a --≤-∴

2

1112113(1)(3)(1)(3)(1)(3)n n n n n a c a c a c a c -----≤-≤-≤≤-=∴

1*

1(3)()n n a c n N -≥-∈∴

(3) 设 103c <<

,当1n =时,2

120213a c

=>--,结论成立 当2n ≥时,由(2)知1

1(3)0n n a c -≥->

21212(1)1(1(3))12(3)(3)12(3)n n n n n a c c c c ----≥-=-+>-∴ 2222

2

2112212[3(3)(3)]

n n n a a a a a n c c c -++

+=+

+>--++

+∴

2(1(3))2

111313n c n n c c

-=+->+---

22解 (1)由题意:

2222222

211c a b c a b

?=?

?+=??

?=-? ,解得22

4,2a b ==,所求椭圆方程为 22142x y += (2)方法一

设点Q 、A 、B 的坐标分别为1122(,),(,),(,)x y x y x y 。 由题设知,,,AP PB AQ QB 均不为零,记AP AQ PB

QB

λ=

=

,则0λ>且1λ≠

又A ,P ,B ,Q 四点共线,从而,AP PB AQ QB λλ=-=

于是 12

41x x λλ-=-, 12

11y y λλ-=-

12

1x x x λλ

+=+, 12

1y y y λλ

+=

+

从而

222

12

2

41x x x λλ-=-,(1)

222

122

1y y y λλ-=-,(2)

又点A 、B 在椭圆C 上,即

22

1124,

(3)x y += 22

2224,

(4)x y +=

(1)+(2)×2并结合(3),(4)得424s y += 即点(,)Q x y 总在定直线220x y +-=上 方法二

设点1122(,),(,),(,)Q x y A x y B x y ,由题设,,,,PA PB AQ QB 均不为零。

PA PB AQ

QB

=

又 ,,,P A Q B 四点共线,可设,(0,1)PA AQ PB BQ λλλ=-=≠±,于是

1141,11x y

x y λλλλ--=

=

-- (1) 2241,11x y

x y λλλλ

++==

++ (2) 由于1122(,),(,)A x y B x y 在椭圆C 上,将(1),(2)分别代入C 的方程2

2

24,x y +=整理得

222(24)4(22)140x y x y λλ+--+-+= (3) 222(24)4(22)140x y x y λλ+-++-+= (4)

(4)-(3) 得 8(22)0

x y λ+-= 0,220x y λ≠+-=∵∴

即点(,)Q x y 总在定直线220x y +-=上

历年高考数学真题(全国卷整理版)43964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P A B P A P B +=+ 24S R π=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P A B P A P B =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33 4 V R π=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1)(0,1,2,)k k n k n n P k C p p k n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一、选择题 1、 复数 131i i -++= A 2+I B 2-I C 1+2i D 1- 2i 2、已知集合A =,B ={1,m} ,A B =A, 则m= A 0 B 0或3 C 1 D 1或3 3 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 4 一条准线为x=-4 ,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A 216x +212y =1 B 212x +28y =1 C 28x +24y =1 D 212x +24 y =1 4 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 ,AB=2,CC 1=为CC 1的中点,则直线AC 1与平面BED 的距离为 D 1 (5)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5=5,S 5=15,则数列的前100项和为 (A) 100101 (B) 99101 (C) 99100 (D) 101 100 (6)△ABC 中,AB 边的高为CD ,若 a ·b=0,|a|=1,|b|=2,则 (A) (B ) (C) (D)

(7)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sinα+sinβ =,则cos2α= (A) (B ) (C) (D) (8)已知F1、F2为双曲线C:x2-y2=2的左、右焦点,点P在C上,|PF1|=|2PF2|,则cos∠F1PF2= (A)1 4(B) 3 5 (C) 3 4 (D) 4 5 (9)已知x=lnπ,y=log52, 1 2 z=e,则 (A)x<y<z (B)z<x<y (C)z<y<x (D)y<z<x (10) 已知函数y=x2-3x+c的图像与x恰有两个公共点,则c= (A)-2或2 (B)-9或3 (C)-1或1 (D)-3或1 (11)将字母a,a,b,b,c,c,排成三行两列,要求每行的字母互不相同,梅列的字母也互不相同,则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 (A)12种(B)18种(C)24种(D)36种 (1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BC上,AE=BF=7 3。动点P从 E出发沿直线喜爱那个F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方向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一次碰到E时,P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 (A)16(B)14(C)12(D)1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3)若x,y 满足约束条件则z=3x-y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14)当函数取得最大值时,x=___________。 (15)若的展开式中第3项与第7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该展开式中的系数为_________。 (16)三菱柱ABC-A1B1C1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 BAA1=CAA1=50° 则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10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os(A-C)+cosB=1,a=2c,求c。

2010年高考试题——理科数学安徽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 学(理科)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第1至第2页,第II 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钟,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与B 互斥,那么 ()()()P A B P A P B +=+ 如果A 与B 是两个任意事件,()0P A ≠, 那么 如果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 ()()()|P AB P A P B A = ()()()P AB P A P B =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i =

A、13 412 i -B、 13 412 i +C 、 13 26 i +D、 13 26 i - 1.B 【解析】 (33)3313 3912412 33 i i i i i -+ ===+ + + ,选B. 【规律总结】 33i + 为分式形式的复数问题,化简时通常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3i -,然后利用复数的代数运算,结合21 i=-得结论. 2、若集合 1 2 1 log 2 A x x ?? ?? =≥ ?? ?? ?? ,则A= R e A、 2 (,0], ?? -∞+∞ ? ? ?? U B、 2 , ?? +∞ ? ? ?? C、 2 (,0][,) 2 -∞+∞ U D、 2 [,) 2 +∞ 2.A

2008年 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2008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5分)(2008?安徽)复数i3(1+i)2=() A.2 B.﹣2 C.2i D.﹣2i 2.(5分)(2008?安徽)集合A={y|y=lgx,x>1},B={﹣2,﹣1,1,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2,﹣1} B.(C R A)∪B=(﹣∞,0)C.A∪B=(0,+∞)D.(C R A)∩B={﹣2,﹣1} 3.(5分)(2008?安徽)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为一条对角线,若, ,则=() A.(﹣2,﹣4)B.(﹣3,﹣5)C.(3,5)D.(2,4) 4.(5分)(2008?安徽)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m∥?,n∥?,则m∥n B.若α⊥γ,β⊥γ,则α∥β C.若m∥α,m∥β,则α∥βD.若m⊥α,n⊥α,则m∥n 5.(5分)(2008?安徽)将函数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后所得的图象关于点 中心对称,则向量α的坐标可能为() A.B.C.D. 6.(5分)(2008?安徽)设(1+x)8=a0+a1x+…+a8x8,则a0,a1,…,a8中奇数的个数为()A.2 B.3 C.4 D.5 7.(5分)(2008?安徽)a<0是方程ax2+2x+1=0至少有一个负数根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5分)(2008?安徽)若过点A(4,0)的直线l与曲线(x﹣2)2+y2=1有公共点,则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A.B.C.D.

2019年安徽省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学(文科)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第2页,第II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在试题卷、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一致。务必在答题卡北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的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的题材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II卷时,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参考公式: 锥体体积公式:V=1 3 Sh, 其中S是锥体的底面积,h是锥体的高。 若(x1,y1),(x2,y2),……,(x m,y n)为样本点,y=bx+a为回归直线,则 说明:若对数据作适当的预处理,可避免对大数字进行运算。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i是虚数单位,复数1 2 ai i + - 为纯复数,则是数a为 (A) 2 (B) -2 (C) -1 2 (D) 1 2

2014年全国高考江苏省数学试卷及答案【精校版】

2014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 数学Ⅰ试题 参考公式: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 圆柱=cl , 其中c 是圆柱底面的周长,l 为母线长. 圆柱的体积公式:V 圆柱=Sh ,其中S 是圆柱的底面积,h 为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 1.已知集合{2134}A =--,,,,{123}B =-,,,则A B =I . 【答案】{13}-, 2.已知复数2(52)z i =+(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为 . 【答案】21 3.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n 的值是 . 【答案】5 4.从123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2个数,则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 概率是 . 【答案】13 5.已知函数cos y x =与sin(2)(0)y x ??=+<π≤,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 3 π 的交点,则?的值是 . 【答案】 6 π 6.为了了解一片经济林的生长情况,随机抽测了其中60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单位:cm ),所得数据均在区间[80130],上,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 株 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 cm . 【答案】24 7.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若21a =,8642a a a =+, 则6a 的值是 .

【答案】4 8.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积分别为12S S ,,体积分别为12V V ,,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且 1294S S =,则12V V 的值是 . 【答案】32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230x y +-=被圆22(2)(1)4x y -++=截得的弦长为 . 255 10.已知函数2()1f x x mx =+-,若对任意[1]x m m ∈+,,都有()0f x <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20?? ???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曲线2b y ax x =+(a b ,为常数)过点(25)P -,,且该曲线在 点P 处的切线与直线7230x y ++=平行,则a b +的值是 . 【答案】3- 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85AB AD ==,, 32CP PD AP BP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AB AD ?u u u r u u u r 的 值是 . 【答案】22 13.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且周期为3的函数,当[03)x ∈,时,21 ()22 f x x x =-+.若函 数()y f x a =-在区间[34]-,上有10个零点(互不相同),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102 , 14.若ABC ?的内角满足sin 22sin A B C =,则cos C 的最小值是 . 62-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计90 分. 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作答, 解答时应写出文字

历年高考真题(数学文化)

历年高考真题(数学文化) 1.(2019湖北·理)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研究数, 如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 3, 6, 10, …, 由于这些数能表示成三角形, 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 称图2中的1, 4, 9, 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 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289 B.1024 C.1225 D.1378 2.(2019湖北·文)《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 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 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 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 则第5节的容积为 A .1升 B .6667升 C .4447升 D .3337 升 3.(2019湖北·理)《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 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 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 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 则第5节的容积为 升. 4.(2019?湖北)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开立圆术”曰:置积尺数, 以十六乘之, 九而一, 所得开立方除之, 即立圆径, “开立圆术”相当于给出了已知球的体 积V , 求其直径d 的一个近似公式 3 916V d ≈.人们还用过一些类似的近似公式.根据π =3.14159…..判断, 下列近似公式中最精确的一个是( ) A. 3 916V d ≈ B.32V d ≈ C.3157300V d ≈ D.31121V d ≈ 5.(2019?湖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若点P (x , y )的坐标x , y 均为整数, 则称点P 为格点.若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全是格点, 则称该多边形为格点多边形.格点多边形的面积记为S , 其内部的格点数记为N , 边界上的格点数记为L .例如图中△ABC 是格点三角形, 对应的S=1, N=0, L=4. (Ⅰ)图中格点四边形DEFG 对应的S , N , L 分别是________; (Ⅱ)已知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c bL aN S ++=其中a , b , c 为常数.若某格点多边形对应的N=71, L=18, 则S=________(用数值作答). 6.(2019?湖北)《算数书》竹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系统的数学典籍, 其中记载有求“囷盖”的术:置如其周, 令相乘也, 又以高乘之, 三十六成一, 该术相当于给出了由圆锥的底面周长L 与高h , 计算其体积

2010安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 学(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参考公式: S 表示底面积,h 表示底面上的高 如果事件A 与B 互斥,那么 棱柱体积V=Sh P(A+B)=P(A)+P(B ) 棱锥体积V=1 3 Sh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A={}|10x x +>,B={}|30x x -<,则A B = (A)(-1,+∞) (B)(-∞,3) (C)(-1,3) (D)(1,3) 答案:C 解析:画数轴易知. (2)已知21i =-,则i(13i -)= (A)3i - (B)3i + (C)3i -- (D)3i -+ 答案:B 解析:直接计算. (3)设向量(1,0)a =,11 (,)22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 b = (B)2a b = (C)//a b (D)a b -与b 垂直 答案:D 解析:利用公式计算,采用排除法. (4)过点(1,0)且与直线x-2y-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A )x-2y-1=0 (B)x-2y+1=0 (C)2x+y-2=0 (D )x+2y-1=0 答案:A 解析:利用点斜式方程.

(5)设数列{ n a}的前n项和n s=2n,则8a的值为 (A) 15 (B) 16 (C) 49 (D)64 答案:A 解析:利用 8 a=S8-S7,即前8项和减去前7项和. (6)设ab c>0,二次函数f(x)=a x2+bx+c的图像可能是 答案:D 解析:利用开口方向a、对称轴的位置、y轴上的截距点c之间关系,结合ab c>0产生矛盾,采用排除法易知. (7)设a= 2 5 3 5 ?? ? ??,b= 3 5 2 5 ?? ? ??,c= 2 5 2 5 ?? ? ??,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a>c>b(B)a>b>c(C)c>a>b(D)b>c>a 答案:A 解析:利用构造幂函数比较a、c再利用构造指数函数比较b、c. (8)设x,y满足约束条件 260, 260, 0, x y x y y +-≥ ? ? +-≤ ? ?≥ ? 则目标函数z=x+y的最大值是 (A)3 (B) 4 (C) 6 (D)8 答案:C 解析:画出可行域易求. (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372 (C)292 (B)360 (D)280 答案:B 解析:可理解为长8、宽10、高2的长方体和长6、宽2、高8的长方体组合而成,注意2×6重合两次,应减去.

2008年高考理科数学(安徽)卷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 学(理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复数 3 2 (1)i i += A .2 B .-2 C . 2i D .2i - (2).集合{}|lg ,1A y R y x x =∈=>,}{ 2,1,1,2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2,1A B =-- B . ()(,0)R C A B =-∞ C. (0,)A B =+∞ D .}{ ()2,1R C A B =--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为一条对角线,若(2,4)AB = ,(1,3)AC = ,则AB = A . (-2,-4) B .(-3,-5) C .(3,5) D .(2,4) (4).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m n m n αα若则‖‖‖ B .,,αγβγαβ⊥⊥若则‖ C .,,m m αβαβ若则‖‖‖ D .,,m n m n αα⊥⊥若则‖ (5).将函数sin(2)3 y x π =+ 的图象按向量α平移后所得的图象关于点(,0)12 π - 中心对 称,则向量α的坐标可能为 A .(,0)12 π - B .(,0)6 π - C .( ,0)12 π D .( ,0)6 π (6).设8 8 018(1),x a a x a x +=+++ 则0,18,,a a a 中奇数的个数为 A .2 B .3 C .4 D .5 (7).0a <是方程2 210ax x ++=至少有一个负数根的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若过点(4,0)A 的直线l 与曲线2 2 (2)1x y -+=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A .[ B .( C .[ D .(

2020(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精品

【关键字】方法、条件、空间、质量、问题、焦点、合理、保持、建立、研究、规律、位置、关键、思想、基础、能力、作用、标准、结构、水平、关系、检验、分析、满足、保证、解决 2017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 1.(5分)已知集合A={1,2},B={a,a2+3}.若A∩B={1},则实数a的值为. 2.(5分)已知复数z=(1+i)(1+2i),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z的模是. 3.(5分)某工厂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量分别为200, 400,300,100件.为检验产品的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以上所有的产品 中抽取60件进行检验,则应从丙种型号的产品中抽取件. 4.(5分)如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若输入x的值为,则输出y的值是.5.(5分)若tan(α﹣)=.则tanα=. 6.(5分)如图,在圆柱O1O2内有一个球O,该球与圆柱的上、下底面及母线均相切,记圆柱O1O2的体积为V1,球O的体积为V2,则的值是.7.(5分)记函数f(x)=定义域为D.在区间[﹣4,5]上随机取一个数x,则x∈D的概率是. 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y2=1的右准线与它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P,Q,其焦点是F1,F2,则四边形F1PF2Q的面积是.9.(5分)等比数列{a n}的各项均为实数,其前n项和为S n,已知S3=,S6=,则a8=. 10.(5分)某公司一年购买某种货物600吨,每次购买x吨,运费为6万元/次, 一年的总存储费用为4x万元.要使一年的总运费与总存储费用之和最小,则x 的值是. 11.(5分)已知函数f(x)=x3﹣2x+e x﹣,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若f(a ﹣1)+f(2a2)≤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12.(5分)如图,在同一个平面内,向量,,的模分别为1,1,, 与的夹角为α,且tanα=7,与的夹角为45°.若=m+n(m,n∈R),

历年高考数学真题(全国卷整理版)

历年高考数学真题(全国卷整理版)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 P A B P A P B +=+ 2 4S R π=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P A B P A P B =g g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3 3 4 V R π=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1)(0,1,2,)k k n k n n P k C p p k n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一、 选择题 1、 复数131i i -++= A 2+I B 2-I C 1+2i D 1- 2i 2、已知集合A ={1.3. m },B ={1,m} ,A U B = A, 则m= A 0或 3 B 0或 3 C 1或3 D 1或3 3 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 4 一条准线为

x=-4 ,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A 216x +212y =1 B 212 x +28 y =1 C 28 x +24 y =1 D 212 x +24 y =1 4 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 ,AB=2,CC 1=22 E 为CC 1的中点,则直线AC 1与平面BED 的距离为 A 2 B 3 C 2 D 1 (5)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5=5,S 5=15,则数列的前100项和为 (A)100101 (B) 99 101 (C) 99100 (D) 101100 (6)△ABC 中,AB 边的高为CD ,若 a ·b=0,|a|=1,|b|=2,则 (A) (B ) (C) (D) (7)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sin α+sin β3则cos2α= (A) 5 (B ) 5 (C) 5 5(8)已知F1、F2为双曲线C :x 2-y 2=2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PF1|=|2PF2|,则cos ∠F1PF2=

2006年安徽高考数学试题(理科)及答案

2006年安徽高考数学试题(理科)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等于 A .i B .i - C i D i (2)、设集合{}22,A x x x R =-≤∈,{} 2 ,12B y x x ==--≤≤,则()R C A B 等 于 A .R B .{} ,0x x R x ∈≠ C .{}0 D .? (3)、若抛物线2 2y px =的焦点与椭圆22 162 x y +=的右焦点重合,则p 的值为 A .2- B .2 C .4- D .4 (4)、设,a R ∈b ,已知命题:p a b =;命题2 22 :22a b a b q ++??≤ ??? ,则p 是q 成立的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x 0x ≥ (5)、函数y = 的反函数是 2 x -, 0x < 2 x , 0x ≥0x ≥ A .y = B .y = 0x < 0x < 2 x , 0x ≥ 2,x 0x ≥ C .y = D .y = 0x < , 0x <

(6)、将函数sin (0)y x ωω=>的图象按向量 ,06a π?? =- ??? 平移,平移后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平移 后的图象所对应函数的解析式是 A .sin()6 y x π =+ B .sin()6 y x π =- C .sin(2)3 y x π =+ D .sin(2)3 y x π =- (7)、若曲线4y x =的一条切线l 与直线480x y +-=垂直,则l 的方程为 A .430x y --= B .450x y +-= C .430x y -+= D .430x y ++= (8)、设0a >,对于函数()sin (0)sin x a f x x x π+=<<,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有最大值而无最小值 B .有最小值而无最大值 C .有最大值且有最小值 D .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 (9)、表面积为的正八面体的各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体积为 A B .13π C .23π D 10x y -+≥, (10)、如果实数x y 、满足条件 10y +≥, 那么2x y -的最大值为 10x y ++≤, A .2 B .1 C .2- D .3- (11)、如果111A B C ?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分别等于222A B C ?的三个内角的正弦值,则

2019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2019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 学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页;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页.全卷共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将自己的座位号、考试科目涂黑.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 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要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请注意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能折叠.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54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不给分.) 1. 已知集合{1,0,1},{1,0}A B =-=-,则A B =( ) A .{1}- B .{0} C .{1,0}- D .{1,0,1}- 2. 如图放置的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 A . B . C . D . 3. 一人连续投掷硬币两次,事件“至少有一次为正面”的互斥事件是( ) A .至多有一次为正面 B .两次均为正面 C .只有一次为正面 D .两次均为反面 4. 下列各式: ①2 22(log 3)2log 3=; ②2 22log 32log 3=; ③222log 6log 3log 18+=; ④222log 6log 3log 3-=.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 执行程序框图如图,若输出y 的值为2,则输入x 的值应是( ) A .2- B .3 C .2-或2 D .2-或3 6. 已知3 sin 5 α=,且角α的终边在第二象限,则cos α=( ) A .45 - B .34- C .34 D . 4 5 7. 若,a b c d >>且0c d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ac bc > B .ac bc < C . ad bd > D . ad bd < 8. 在2与16之间插入两个数a 、b ,使得2,,,16a b 成等比数列,则ab =( ) A .4 B .8 C .16 D .32 9. 正方体上的点P 、Q 、R 、S 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则直线PQ 与直线RS 异面的图形是( ) 第5题图

2011到2016历年高考数学真题

参考公式:如 果事件A、B互斥,那么球的表面积公式P(A B ) P(A)P(B) S 4R2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P(A B)P(A)P(B)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V 3 4 R3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P(k)C n k n p k(1p)n k(k 0,1,2,…n)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一、选择题 1、复数 13i 1i = A2+I B2-I C1+2i D1-2i 2、已知集合A={1.3.m},B={1,m},A B=A,则m= A0或3B0 或3C1或3D1或3 3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4一条准线为x=-4,则该椭圆的方程为x2y2x2y2 A+=1 B+=1 1612128 x2y2x2y2 C+=1D+=1 84124 4已知正四棱柱ABCD-A B C D中,AB=2,CC= 11111与平面BED的距离为22E为CC的中点,则直线AC 1 1 A2B3C2D1 (5)已知等差数列{a}的前n项和为S,a =5,S=15,则数列 n n55 的前100项和为 (A)100 101 (B) 99 101 (C) 99101 (D) 100100 (6)△ABC中,AB边的高为CD,若a·b=0,|a|=1,|b|=2,则

(A) (B ) (C) (D) 3 (7)已知α 为第二象限角,sin α +sin β = ,则 cos2α = (A) - 5 3 (B ) - 5 5 5 9 9 3 (8)已知 F1、F2 为双曲线 C :x 2-y 2=2 的左、右焦点,点 P 在 C 上,|PF1|=|2PF2|,则 cos ∠F1PF2= 1 3 3 4 (A) 4 (B ) 5 (C) 4 (D) 5 1 (9)已知 x=ln π ,y=log52, ,则 (A)x <y <z (B )z <x <y (C)z <y <x (D)y <z <x (10) 已知函数 y =x 2-3x+c 的图像与 x 恰有两个公共点,则 c = (A )-2 或 2 (B )-9 或 3 (C )-1 或 1 (D )-3 或 1 (11)将字母 a,a,b,b,c,c,排成三行两列,要求每行的字母互不相同,梅列的字母也互不相同, 则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 (A )12 种(B )18 种(C )24 种(D )36 种 7 (12)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点 E 在边 AB 上,点 F 在边 BC 上,AE =BF = 。动点 P 从 E 出发沿直线喜爱那个 F 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方向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等于入 射角,当点 P 第一次碰到 E 时,P 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 (A )16(B )14(C )12(D)1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3)若 x ,y 满足约束条件 (14)当函数 则 z=3x-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取得最大值时,x=___________。 (15)若 的展开式中第 3 项与第 7 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该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_________。 (16)三菱柱 ABC-A1B1C1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 BAA1=CAA1=50° 则异面直线 AB1 与 BC1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 10 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ABC 的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已知 cos (A-C )+cosB=1,a=2c ,求 c 。 3 (C) (D) z=e 2 3

2019年安徽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9年安徽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已知集合}242{60{}M x x N x x x =-<<=--<,,则M N I = A .}{43x x -<< B .}42{x x -<<- C .}{22x x -<< D .}{23x x << 2.设复数z 满足=1i 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x ,y ),则 A .2 2 +11()x y += B .221(1)x y +=- C .22(1)1y x +-= D .2 2(+1)1y x += 3.已知0.20.32 log 0.220.2a b c ===,,,则 A .a b c << B .a c b << C .c a b << D .b c a << 4.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 51 -( 51 2 -≈0.618,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 51 2 -.若某人满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105cm ,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cm ,则其身高可能是 A .165 cm B .175 cm C .185 cm D .190cm

历年全国卷高考数学真题大全解析版

全国卷历年高考真题汇编 三角 1(2017全国I 卷9题)已知曲线1:cos C y x =,22π:sin 23C y x ? ? =+ ?? ?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π6 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 B .把1 C 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π 12 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 C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 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 D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π 12 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 【答案】D 【解析】1:cos C y x =,22π:sin 23? ?=+ ?? ?C y x 【解析】首先曲线1C 、2C 统一为一三角函数名,可将1:cos C y x =用诱导公式处理. 【解析】πππcos cos sin 222??? ?==+-=+ ? ???? ?y x x x .横坐标变换需将1=ω变成2=ω, 【解析】即112 πππsin sin 2sin 2224??????=+???????? ?→=+=+ ? ? ?????? ?C 上各坐短它原y x y x x 点横标缩来 【解析】2ππsin 2sin 233??? ??? →=+=+ ? ???? ?y x x . 【解析】注意ω的系数,在右平移需将2=ω提到括号外面,这时π4+ x 平移至π 3 +x , 【解析】根据“左加右减”原则,“π4+x ”到“π3+x ”需加上π12,即再向左平移π 12 2 (2017全国I 卷17题)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BC △的 面积为2 3sin a A . (1)求sin sin B C ; (2)若6cos cos 1B C =,3a =,求ABC △的周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及其变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 【解析】(1)∵ABC △面积2 3sin a S A =.且1sin 2S bc A = 【解析】∴ 21 sin 3sin 2 a bc A A = 【解析】∴22 3sin 2 a bc A =

2010年高考试题——数学文(安徽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学(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书写, 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 ...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 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草稿纸上答题.............,在试题卷 无效 ..。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参考公式:

S表示底面积,h表示底面上的高 如果事件A与B互斥,那么 棱柱体积V=Sh P(A+B)=P(A)+P(B)棱锥体积V= 1 3 Sh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A={} |10 x x+>,B={} |30 x x-<,则A B= (A)(-1,+∞) (B)(-∞,3) (C)(-1,3) (D)(1,3) (2)已知21 i=-,则i(13i -)= (A)3i- (B)3i+ (C)3i -- (D)3i -+ (3)设向量(1,0) a=, 11 (,) 22 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 b = (B) 2 2 a b= (C)// a b (D)a b -与b垂直 (4)过点(1,0)且与直线x-2y-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A)x-2y-1=0 (B)x-2y+1=0 (C)2x+y-2=0 (D)x+2y-1=0 (5)设数列{ n a}的前n项和n s=2n,则8a的值为 (A)15 (B) 16 (C) 49 (D)64 (6)设ab c>0,二次函数f(x)=a2 x+bx+c的图像可能是 (7)设a= 2 5 3 5 ?? ? ??,b= 3 5 2 5 ?? ? ??,c= 2 5 2 5 ?? ? ??,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解析

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2.(5分)(2013?安徽)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中() .C D. 5.(5分)(2013?安徽)某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有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86,94,88,92,90,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88,93,93,88, 6.(5分)(2013?安徽)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f(x)<0的解集为{x|x<﹣1或x>},则f(10x)>0的解集为() (

( 8.(5分)(2013?安徽)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区间[a,b]上可找到n(n≥2)个不同的数x1,x2,…, x n,使得=…=,则n的取值范围是() 9.(5分)(2013?安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两定点A,B满足==2,则点集{P|,,λ、μ∈R}所表示的区域面积是() .C D. 10.(5分)(2013?安徽)若函数f(x)=x3+ax2+bx+c有极值点x1,x2,且f(x1)=x1,则关于x 的方程3(f(x))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1.(5分)(2013?安徽)若的展开式中x4的系数为7,则实数a=_________. 12.(5分)(2013?安徽)设△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若b+c=2a,3sinA=5sinB,则角C= _________. 13.(5分)(2013?安徽)已知直线y=a交抛物线y=x2于A,B两点,若该抛物线上存在点C,使得∠ACB为直角,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14.(5分)(2013?安徽)如图,互不相同的点A1,A2,…,A n,…和B1,B2,…,B n,…分别在角O的两条边上,所有A n B n相互平行,且所有梯形A n B n B n+1A n+1的面积均相等,设OA n=a n,若a1=1,a2=2,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_.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设复数z满足,则z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5分)若集合,B={x|﹣1<x<2},则A∩B=()A.[﹣2,2)B.(﹣1,1] C.(﹣1,1)D.(﹣1,2)3.(5分)已知双曲线(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2x,且经过点P (,4),则双曲线的方程是() A.B. C.D. 4.(5分)在△ABC中,,则=() A.B.C.D. 5.(5分)如表是某电器销售公司2018年度各类电器营业收入占比和净利润占比统计表: 空调类冰箱类小家电类其它类 营业收入占比%%%% 净利润占比%﹣%%% 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公司2018年度冰箱类电器销售亏损 B.该公司2018年度小家电类电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相同 C.该公司2018年度净利润主要由空调类电器销售提供 D.剔除冰箱类电器销售数据后,该公司2018年度空调类电器销售净利润占比将会降低

6.(5分)将函数的图象上各点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g(x)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函数g(x)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B.函数g(x)的周期是 C.函数g(x)在上单调递增 D.函数g(x)在上最大值是1 7.(5分)已知椭圆(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右顶点为A,上顶点为B,以线段F1A为直径的圆交线段F1B的延长线于点P,若F2B∥AP,则该椭圆离心率是() A.B.C.D. 8.(5分)某部队在一次军演中要先后执行六项不同的任务,要求是:任务A必须排在前三项执行,且执行任务A之后需立即执行任务E,任务B、任务C不能相邻,则不同的执行方案共有() A.36种B.44种C.48种D.54种 9.(5分)函数f(x)=x2+x sin x的图象大致为() A.B. C.D. 10.(5分)如图,正方形网格纸中的实线图形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各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