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聚剂

合集下载

乙烯基型塑料单体的阻聚剂

乙烯基型塑料单体的阻聚剂

乙烯基型塑料单体的阻聚剂
乙烯基型塑料单体的阻聚剂是一种能够抑制乙烯单体聚合反应的化学物质。

乙烯基型塑料单体如乙烯(C2H4)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制备聚乙烯塑料。

然而,聚合反应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副反应,导致聚合物的质量下降或产生不良影响。

阻聚剂的作用是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和方向,以提高聚合物的质量和性能。

阻聚剂可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同时促进主要聚合反应的进行。

常见的乙烯基型塑料单体的阻聚剂包括氧化剂、稳定剂、抗氧剂等。

使用阻聚剂可以改善乙烯基型塑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塑料的耐热性、耐候性、耐老化性等。

此外,阻聚剂还可以延长乙烯基型塑料的使用寿命,减少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和性能下降。

丙烯酸酯聚合阻聚剂

丙烯酸酯聚合阻聚剂

丙烯酸酯聚合阻聚剂
丙烯酸酯聚合阻聚剂是一种能够阻止丙烯酸酯聚合反应的添加剂。

在丙烯酸酯聚合过程中,阻聚剂的加入可以抑制聚合反应的进行,从而控制聚合速度和聚合分子量的分布。

丙烯酸酯聚合阻聚剂一般是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与聚合反应物(如丙烯酸酯单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阻止聚合反应的进行。

这种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分散性,能够与聚合反应物形成溶胶复合物或胶体颗粒,使聚合过程受到阻碍。

丙烯酸酯聚合阻聚剂的添加可以提高聚合体系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剧烈的聚合反应。

它们常被用于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和分子量分布,从而获得所需的聚合产物。

此外,丙烯酸酯聚合阻聚剂还可以在制备高分子量聚合物时,防止出现聚合聚集体和聚合物中的多重混合物,提高聚合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总之,丙烯酸酯聚合阻聚剂在丙烯酸酯聚合反应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控制聚合反应的进行,从而获得所需的聚合产物。

mehq阻聚剂原理

mehq阻聚剂原理

mehq阻聚剂原理引言:随着石油开采的不断深入,油藏中的含水层厚度逐渐增大,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油井产出的水与油混合在一起,给油田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有效地分离水和油,提高油田开发效率,研发出了一种被称为mehq阻聚剂的化学物质。

一、mehq阻聚剂的定义mehq阻聚剂是一种用于油田开发的化学物质,主要作用是提高油井产出的油水分离效果,减少水的含量,从而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mehq阻聚剂的原理1. 表面活性剂作用mehq阻聚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从而使油水分离更加容易。

当表面活性剂存在时,油水界面的张力会减小,使油滴在水相中更易形成,从而促进油水分离。

2. 电荷中和作用mehq阻聚剂中的电解质可以中和油水界面的电荷,减少静电斥力,促进油滴的聚集和沉降。

通过电荷中和作用,mehq阻聚剂可以增加油滴的有效直径,使其沉降速度加快,从而实现油水分离的目的。

3. 胶束作用mehq阻聚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形成胶束结构,将油滴包裹在胶束中,从而阻止油滴的再次聚集和沉降。

胶束作用可以有效地阻止油滴的再次融合,提高油水分离的效果。

三、mehq阻聚剂的应用mehq阻聚剂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中,可以提高油井产出的油水分离效果,减少水的含量,从而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1. 油井注入mehq阻聚剂可以通过油井注入的方式添加到含水层中,与油水混合物发生作用,改善油水分离效果。

通过油井注入,mehq阻聚剂可以迅速分散到整个含水层中,提高油水分离效果。

2. 表面处理mehq阻聚剂也可以通过表面处理的方式应用于油田开发中。

在油井表面处理过程中,将mehq阻聚剂添加到油水混合物中,通过搅拌和沉淀等操作,实现油水分离。

3. 环境友好性mehq阻聚剂具有环境友好性,对环境没有明显的污染和危害。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mehq阻聚剂可以有效地分离油水,减少水的含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结论:mehq阻聚剂是一种用于油田开发的化学物质,通过表面活性剂作用、电荷中和作用和胶束作用等原理,可以提高油井产出的油水分离效果,减少水的含量,从而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阻聚剂的原理与应用

阻聚剂的原理与应用
阻聚剂
热敏性 阻聚剂
• 在正常贮存温度下是阻聚剂,加热时分解,变成无效,如叔丁基邻苯二酚等。
双重性 阻聚剂
• 在较低温度下起阻聚作用,高温下反应而起促进作用,如氧、有机铜盐、季铵盐、硫磺 等。
18、按原理分类
无氧存在时
有氧存在时
在苯醌无氧存在时,直接与游离基反 对苯二酚及其衍生物在氧的存在下,
应形成一种半醌中间体,然后再与另 游离基与氧反应形成过氧游离基,过
一个游离基反应而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氧游离基与对苯二酚反应形成游离基
复合物,复合物再与另一个过氧游离
基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19、按原理分类
独效性,只需一种阻聚剂就能起到阻聚效果。如 对苯二酚,对苯醌等。
复合型即两种以上的阻聚剂联用,工艺上为达到 保证树脂、预浸料在室温下贮存稳定性,达到既 可调节使之有一定的适用性,又不影响制品的最 终固化速度,采用复合型阻聚剂
名称 对苯二酚 对羟基苯甲醚 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
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
分子结构
2-叔丁基对苯二酚
说明
较常用,价格低,常温效果较好; 但有时会引起体系颜色变深,往往不被采用。
可赋予树脂良好的贮存稳定性。本品在有机溶剂中的 溶解性最好,产品颜色最浅。
使用广泛的阻聚剂,阻聚能力较强,耐热及稳定性好, 价格较低,毒性较大。
氧气的阻聚作用
• 与交联剂的自由基和大分子链自由基反应生成较无活性的过氧化自 由基,而起到阻聚作用。
16、阻聚剂的其它分类
按温度分类 按原理分类 按组合分类
17、按温度分类
• 在正常贮存及固化温度范围内,始终与自由基很快反应,在反应中本身消耗而形成诱导 固定活性的 期,消耗时形成的阻聚剂不再具有活性,如对苯二酚等。

有机物聚合的阻聚剂

有机物聚合的阻聚剂

有机物聚合的阻聚剂有机物聚合的阻聚剂,这个听上去似乎有点儿复杂,不是吗?不过别担心,我们慢慢聊,肯定能把这个问题弄明白。

你可能会问,这个“聚合”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聚合就是一些小分子,通过某种方式变成了一个大分子,像是把好多颗小珍珠串成了一条项链。

听起来很简单吧?问题是,这个过程如果不控制好,有时候这些小分子就会“疯了”似的自己继续组合,最终变成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咱们就叫它“过度聚合”。

而这个时候,聚合物就不那么“乖巧”了,可能影响到它的性能,甚至使用效果。

所以啊,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阻聚剂就登场了。

阻聚剂,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阻止”这些小分子过度“跳舞”的东西。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个“舞蹈教练”,它的任务就是让每个小分子按节奏来,别让它们胡乱地“搅和”。

这些阻聚剂一般都是化学物质,它们能干扰聚合反应,或者干脆让聚合反应“休息”一会儿。

它们的作用就像是“刹车”,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及时阻止小分子疯狂“跑偏”,保证大分子能够稳稳当当地形成。

这就像在玩游戏的时候,那个突然出来的“暂停”键,按下去后,大家都能停下来好好休息一下。

你也许会好奇,既然阻聚剂这么重要,怎么才能知道哪个合适呢?这就像挑选食材一样,得看具体情况。

不同的聚合反应,有不同的“口味”。

有的聚合反应对阻聚剂特别“挑剔”,它只喜欢某一种特定的化学成分;有的则比较“宽容”,可以接受几种不同的阻聚剂。

比如说,丙烯酸类聚合反应就需要一些特定的阻聚剂,而苯乙烯的聚合反应就可能需要另外一种。

就好比你做饭,有的菜适合加点儿生姜,有的菜不加更好,你得根据情况来。

阻聚剂到底有哪些呢?这里就有点儿门道了。

常见的阻聚剂可以分为几种,比如说,最简单的一种就是“过氧化物”,它能在聚合过程中释放出自由基,从而打断聚合反应;还有一些像“酚类”这种物质,也能有效地干扰聚合反应的正常进行。

它们的工作原理有点像“武功秘籍”,不管聚合反应多么凶猛,这些阻聚剂都有办法给它们来个“降龙十八掌”,让整个反应慢下来,避免过度聚合。

阻聚剂705

阻聚剂705

阻聚剂705
阻聚剂705是一种常用的尼龙聚合膜表面改性剂,可以改善尼龙聚合膜的表面性能,以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防止由外部水分所带来的腐蚀和锈蚀。

属于特种改性剂,主要通过阻止空气中的水分子以及溶剂释放度进行表面改性。

阻聚剂705属于聚醚树脂改性,具有出色的抗紫外线性能,具有很高的抗水、耐酸碱、耐摩擦性。

它的主要成分是环氧含量高达85%的聚氨脂,以及聚醚醚树脂,水性光固化剂。

通过特殊的制备工艺,可以改变各种聚氨脂的构造,达到优化抗紫外线、耐腐蚀、附着力和润湿性能。

阻聚剂705可以用于尼龙聚合膜表面改性,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避免腐蚀和锈蚀。

它能有效抑制尼龙表面受水解作用导致的氧化,减少尼龙表面的游离基,增强尼龙表面的耐候性能,抗湿性能也有一定提高。

此外,由于阻聚剂705表面紧密,具有出色的抗紫外线性能以及抗水、耐酸碱、耐摩擦性,因此也可以用于其他各种材料的表面改性,提高材料的抗紫外线性能和耐候性。

有了它,对各类表面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有一定的提高,还能起到防污抑菌,提高表面光亮度的作用。

最后,阻聚剂705具有良好的空气湿润性,能够抑制空气中的水分子,保护表面材料不受外部水分的侵蚀,延长表面材料的使用寿命,并有效提高产品的耐候性。

总之,阻聚剂705是一种新型的尼龙聚合膜表面改性剂,特殊的抗紫外线和抗水、耐酸碱、耐摩擦性能为不同表面材料提供了改善和保护,特别是在高温,湿热环境中,表现出了极佳的耐候性能。

阻聚剂tbc 标准

阻聚剂tbc 标准

阻聚剂tbc 标准阻聚剂(ThermoBarrier Coating,简称TBC)是一种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涂层材料,能够提供热隔离和保护,防止热量传递和热应力引发的损坏。

本文将介绍阻聚剂TBC的标准,包括其组成、性能要求以及应用领域。

一、组成阻聚剂TBC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1 隔热涂层(Insulating Layer)隔热涂层是阻聚剂TBC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隔离热量的传递。

常见的隔热材料包括陶瓷氧化物(如二氧化锆、二氧化铝等)和金属涂层(如镍基合金)等。

隔热涂层的选择应考虑材料的熔点、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

1.2 粘结层(Bond Coat)粘结层是阻聚剂TBC与基底材料之间的连接层,能够提供良好的附着力和界面强度。

常用的粘结层材料有镍基合金、钴基合金等。

粘结层的质量对于整个涂层的性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性能要求阻聚剂TBC在高温环境下需要具备以下性能要求:2.1 耐热性(Thermal Resistance)阻聚剂TBC需要能够承受高温环境下的热载荷,有效隔离热量的传递。

合格的阻聚剂TBC应具备较低的热导率和良好的耐温性能,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2 热膨胀性(Thermal Expansion)由于高温环境下物体膨胀,阻聚剂TBC需要能够适应基底材料和工作温度的热膨胀差异,以避免涂层的脱落和开裂。

合格的阻聚剂TBC应具备较低的热膨胀系数,能够与基底材料形成良好的适配。

2.3 耐氧化性(Oxidation Resistance)高温环境中,阻聚剂TBC需要能够抵御氧化和腐蚀的侵蚀,保持其隔热性能。

合格的阻聚剂TBC应具备较高的氧化稳定性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够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

三、应用领域阻聚剂TBC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和石化等领域,用于保护高温设备和部件。

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航空航天领域阻聚剂TBC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燃烧室等部件上,能够有效隔离高温气流对金属材料的侵蚀,提高发动机的寿命和性能。

阻聚剂

阻聚剂

定义能使烯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完全终止的物质。

这种作用称阻聚。

阻聚剂为了避免烯类单体在贮藏、运输等过程中发生聚合,单体中往往加入少量阻聚剂,在使用前再将它除去。

一般,阻聚剂为固体物质,挥发性小,在蒸馏单体时即可将它除去。

常用的阻聚剂对苯二酚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钠盐,所以可用5%~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

氯化亚铜和三氯化铁等无机阻聚剂也可用酸洗除去作用阻聚剂可以防止聚合作用的进行,在聚合过程中产生诱导期(即聚合速度为零的一段时间),诱导期的长短与阻聚剂含量成正比,阻聚剂消耗完后,诱导期结束,即按无阻聚剂存在时的正常速度进行。

类别(1)按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活性分类①活性为固定的阻聚剂在正常贮存及固化温度范围内,始终与自由基很快反应,在反应中本身消耗而形成诱导期,消耗时形成的阻聚剂不再具有活性,如对苯二酚等。

②热敏性阻聚剂在正常贮存温度下是阻聚剂,加热时分解,变成无效,如叔丁基邻苯二酚等。

③双重性阻聚剂在较低温度下起阻聚作用,高温下反应而起促进作用,如氧、有机铜盐、季胺盐、硫磺等。

(2)按其阻聚原理分类①氧存在时在苯醌无氧存在时,直接与游离基反应形成一种半醌中间体,然后再与另一个游离基反应而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②有氧存在时对苯二酚及其衍生物在氧的存在下,游离基与氧反应形成过氧游离基,过氧游离基与对苯二酚反应形成游离基复合物,复合物再与另一个过氧游离基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3)按阻聚剂组成情况①独效型只需一种阻聚剂就能起阻聚效果。

如对苯二酚、对苯醌等。

②复合型即两种以上的阻聚剂联用。

工艺上为达到保证树脂、预浸料在室温下贮存稳定性,达到既可调节使之有一定的适用期,又不影响制品的最终固化速度,采用复合型阻聚剂。

如采用对苯二酚和叔丁基邻苯二酚及微量的铜盐实现上述效果。

几种阻聚剂的比较对苯二酚HQ,又名氢醌:最常用,价格低。

常温效果较好,加温固化效果较差对苯醌PBQ:在缺氧条件下仍可发挥作用,适用于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保护的醚化过程颜色黄,对树脂颜色有影响甲基氢醌THQ:效果好,用于高活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常用于胶衣树脂、SMC 树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叔丁基邻苯二酚
中文名:对叔丁基邻苯二酚;4-叔丁基-1,2-二羟基苯;对叔丁基儿茶酚
简称:TBC
英文名:p-tert-Butylcatechol;4-tert-Butyl-1,2-dihydroxybenzene
分子式:C10H14O2 分子量:166.22
CAS号:98-29-3 RTECS号:UXl400000
用途:本品用作烯烃单体蒸馏或贮运时的高效阻聚剂,特别适用于苯乙烯、丁二烯、氯丁二烯和异戊二烯以及氯乙烯等单体。

本品还可用作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丁二烯、尼龙和合成橡胶等聚合物以及油类或其衍生物、乙基纤维素、润滑油和金属皂等多种化合物的抗氧化剂。

另外,本品可作为氨基甲酸酯催化剂和钝化剂,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稳定剂等。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或微黄色或微红色固体。

主要用途:用作聚合抑制剂及抗氧化剂。

UN:2811,毒性固体,有机物,未特别列名的熔点:52-57 沸点:285
相对密度(水=1):1.05
溶解性:易溶于热水,可溶于冷水、微溶于甲醇,正辛醇。

燃烧爆炸危险
性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

燃烧性:可燃易燃性(红色):1 建规火险分级:丙
闪点(℃):151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反应活性(黄色):0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酸酐。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蒸气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

封闭区域内的蒸气遇火能爆炸。

蒸气能扩散到远处,遇点火源着火,并引起回燃。

储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

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

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

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音调升高,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ERG指南:]54 ERG指南分类:有毒和/或腐蚀性物质(不燃的)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AIHA(WEEL)(1):(TW A)5mg/m3 注:(1)皮肤接触危害较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毒性:属低毒类LD50:大鼠经口:2820mg/kg,免经皮:630mg/kg LC50: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道和皮肤的过敏反应,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吐等。

健康危害(蓝色):2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对少量皮
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

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

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如果患者呼吸停止,给予人工呼吸。

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

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

食入:误服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现场应备有冲洗眼及皮肤的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及时换洗工作服。

泄漏处置:切断火源。

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

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到空旷处焚烧。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质量指标
外观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灰分≤0.2%
黏稠状液体,无机械杂质阻聚效果82℃苯乙烯引发聚合时间≥30min
TBC的质量分数≥99.0% 熔点≥53℃[1]
安全术语
1.避免皮肤接触。

2.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3.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4.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风险术语
1.与皮肤接触有害。

2.引起灼伤。

3.与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