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2-23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与评审程序

HB-2-23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与评审程序
HB-2-23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与评审程序

发行履历

修订履历

1 .0 目的为满足ISO9001-2015 标准4.1 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0 范围2.0 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0 定义无。

4.0 职责

4.1 管理部: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

4.2 总经理: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4.3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4.4 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5.0 作业内容

5.1 组织环境管理

5.1.1 在建立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5.1.2 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

a) 管理部: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体系运行、过程能力等),外部(地理位置、现存污染、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 技术部:内部(产品、人员能力、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社会和经济环境等)。采购部

c) 销售部:内部(产品、活动、服务、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D ) 管理者代表:内部(战略、知识、人员能力、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5.1.3 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组织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5.1.4 内外部环境因素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审。另外各部门在获得内外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组织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表》进行修订。

5.2 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管理

5.2.1 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与评估: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顾客、所有者、组织中的成员、供应商、银行、工会、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

a,管理者代表:所有者、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b,采购部:外包加工方、供应商、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c,销售部:顾客、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d,管理部:员工代表、附近企业及居民、银行、工会、社会团体。

5.2.2 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清单》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5.2.3 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审。

5.2.4 各部门在获得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清单》进行修订。

5.3 每次管理评审前,管理者代表汇总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情况及相关方的期望与要求的相关资料,并提交管理评审。

6 .0 相关文件:无

7.0 相关记录

7.1《组织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表》

7.2《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清单》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控制程序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控制程序 1.目的 识别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会影响到体系管理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活动中,识别内外部存在的机会和风险,及应对措施的建立和评价过程。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落实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的定期识别和评审。 3.3各部门:负责参与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和评审; 4.定义 4.1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例如组织使命、资源、内部管理、内部绩效等。 4.2外部环境:例如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有关的因素等。 4.3相关方:人或组织,能影响组织的某个决策或活动,或被其影响,及认为自身会被其影响。如:客户、外部供方、行业组织等。 5.程序 5.1 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的识别对象 5.1.1 在分析外部环境因素对公司质量/环境体系的影响时:可考虑: a. 宏观经济因素:如汇率、国家经济、CPI指数、信贷; b. 市场竞争因素:如市场占有率、可替代产品、行业标杆企业状况、顾客趋势等; c. 社会因素:如本地就业数据、教育水平、工作时间、假期等; d. 政治因素:如政治稳定性、本地基础设施、政府公共服务等; e. 法规因素:如产品法规、有害物质法规、劳工法规等; f. 技术因素:如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专利有效期等; 5.1.2 在分析内部环境因素对公司质量/环境体系的影响时:可考虑: a. 公司使命:如愿景、目标、义务; b. 公司资源:如:财务、人力、环境、基础设施、知识储备; c. 公司管理:如组织架构、决策过程; d. 公司运营绩效:产品先进性、生产交付能力、体系能力、客户评价、质量管理绩效、合规性等。 5.1.3 在分析相关方要求时,可考虑: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的识别分析表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识别分析表 (一)组织的宏观环境分析(一)组织的 外部环境的分析(一) 组 织 资 源 和 能 力 分 析 (一) 组 织 资 内部环境的分析 类 别 内容分 布 内容 1. 政 治 和 法 律 环 境 (1) 分 析 的 内 容 政治因素对组织有直接影响,但一般政府是通过法律对组织进行间 接影响,法律环境的分析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 a)和组织相关的法律规范; b)国家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环境保护、 安监等部门; c)组织的法律意识; 资 源 分 析 组织的资源是指组织所拥有或控制的有效因素的总和,包括:有形、无形、人力资源, 分析的目的是识别组织的资源状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对制定组织 的战略目标的影响。 (1)资源分类:有形、无形、人力资源。④具有经济制约性的资源。 (2)决定竞争优势的组织资源c、资源的不可替代性; a、资源的稀缺性; d 、资源的持久性。 b、资源的不可模仿性: ①物理上独特的资源; ②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资源(长期积累获得); ③具有因果含糊性的资源; (2) 政 a)不可测性,组织很难预测国家的政治环境的变化; 2、 组 组织的能力是组织配置资源、发挥其生产和竞争作用的能力,是组织各种资源组合的

宏观环境分析(一)组织的宏观环境治 和 法 律 环 境 特 点 b)直接性,直接影响组织的活动、状况; c)不可逆转,一旦对组织有影响,就会发生十分迅速和明显的变化, 而且是无法回避和转移这种变化的。 源 和 能 力 分 析 (一) 组 织 资 源 和 能 力 织 能 力 分 析 结果,组织的能力包括研发、生产管理、营销、财务、组织管理等组成。 a、研发能力:从研发计划、研发组织、研发过程、研发效果进行衡量; b、生产管理能力:包括生产过程、生产能力、库存管理、人力管理、质量管理等; c、营销管理:从产品竞争能力、销售活动能力、市场决策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产品竞争能力分析:市场地位、收益性、成长性。市场地位------占有率、覆盖率; 收益性-----利润空间、量本利分析;成长性-----销售增长率、市场扩大率等。 ②销售活动能力:包括对销售机构、人员和管理等基础数据的评估。 销售绩效分析------销售计划完成率 销售渠道分析-------销售渠道结构、经销商、分销商评估、渠道管理 ③市场决策能力:是以产品竞争力、销售活动能力分析 d、能力:筹集资金能力、使用和管理资金的能力。筹集资金能力------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已获利息倍数等;使用和管理资金的能力-----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 资产周转率等。 e、组织管理能力: ①职能管理体系的任务分工;

内外部环境识别控制程序

1目的 为明确与公司宗旨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内外部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存在的风险,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的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内外部环境问题。 3 职责 3.1安全环境人才育成课负责组织各部门对内外部环境问题进行识别,分析公司环境管理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每年实施一次。 3.2各部门按照方法识别本部门的内外部环境问题,分析部门优势和劣势,找出机会和威胁。 3.3管理者代表对公司内外部环境问题进行审批,交由总经理承认并发布。 4 工作程序 4.1内外部环境问题的识别方法 4.1.1内部环境问题可称为优势及劣势,外部环境问题可称为机会和威胁。 4.1.2内部环境问题应包括公司发展战略,资源因素,人员因素,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原材料利用率,废弃物处理水平等方面,资源能源消耗量等。外部环境问题应包括气候状况,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地利用率,自然资源的可获得性等方面。 4.2内外部环境问题的识别步骤 4.2.1安全环境人才育成课根据各部门识别的内外部环境问题,进行汇总。 4.2.2安全环境人才育成课组织各部门进行讨论,根据识别出来的内外部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判断哪些属于通过公司内部的问题,哪些需要借助外部力量解决的。 4.2.3安全环境人才育成课编制《公司内外部环境问题一览表》组织各部门召开探讨会,由管理者代表审批,交由总经理承认。 4.2.4安全环境人才育成课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制定《内外部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4.2.5管理评审前,安全环境人才育成课编制《年度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5 相关记录 《内外部环境问题一览表》 《内外部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

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审程序

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 审程序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1.目的 为确保影响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及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尾部环境因素得到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的识别、评价和监视。 3.编制主要依据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责任 董事会秘书处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集团公司所处环境内外部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工作范围内所处环境内外部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5.正文 获取组织环境内外部因素的信息途径:国家和国际新闻网、网站、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政府文件、行业或技术出版物、行业组织协会等。 组织环境的内外部因素: 内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A、组织总体表现:经营业绩、运营状况、行业及社会影响力,财务因素等; B、资源因素:厂区厂房设计布局,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过程运行环境等; C、人力因素:岗位人员能力意识、知识结构,与相关高校的人员技术合作、协会组织有关活动等; D、运营因素:原辅料采购过程、生产过程、储存运输过程,市场销售过程,生产规模和能力、生产技术水平,管理体系绩效、相关方信息反馈和评价等;

E、组织治理相关因素:有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人事任命、事务流程更新等。 外部环境因素制药包括: A、宏观经济因素: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发展水平,产品及相关产品进出口状况,通货膨胀、股市行情,居民生活消费能力,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等; B、社会因素:人民生活消费习惯、人员就业情况,生产过程带来的环境影响等; C、政治因素:政府发文,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社会稳定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贸易协议等; D、技术因素: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科学化、自动化水平,互联网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模式的创新,职业道德准则等; E、竞争力:包括原料市场行情、产品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情况、市场业务增长趋势,核心技术等; F、影响工作环境的因素:行业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及法律法规要求,行业发展模式需要及水平,产品生产特点等。 组织环境分析的方法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组织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组织的战略与组织内部资源、外部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 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

内外部环境分析识别表.doc

v1.0可编辑可修改 内外部环境分析识别表 年度: 2017 年类别:█质量环境注:本表格更新时机为任一因素发生变化时。 SWOT分析 S(优环境类别(内势) 、W(劣势 ) 、项目内容信息来源具体现状描述 部/ 外部)O(机遇 ) 、T(风 险) 1 政治环境国家发改委对行业政策的要求政 发改委 本公司为家具生产企业,属于传统行 W、 T 策。业。 2 法律环境国家制定质量、环保、安全等法律 网络 本公司经识别评价,法律法规对家具 W、 T 法规。生产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外部环境本公司属于家具生产企业,经济环境 3 经济环境国家对家具的金融扶持。发改委政策 较好。 S、 O 江西地区自然环境较好,当地社区 目前家具生产企业,生产中对环境影 4 社会文化环境W、 O 对环保、安全生产暂时敏感度不高。 当地社区交流响较大,但有利于当地就业。对周边 社区环境不友好的环境因子较多。

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的 对本公司生产工目前家具生产企业,工艺及设备等对 5 技术环境艺、设备的分析周边社区会产生废水、废气、危险固W、 T 影响。 和评价废,噪声较大。 6 自然环境 公司位于南康工业园内,政府要求入 W、 T 厂区周边及社区的环境。现状分析 规入园。 7 竞争力消费者目前对环保产品有较大需本公司使用环保材料,生产的产品能 O 求。 行业分析 满足用户的需要。 内外部环境分析识别表 年度: 2017 年类别:█质量环境注:本表格更新时机为任一因素发生变化时。 SWOT分析 S(优环境类别(内势) 、W(劣势) 、项目内容信息来源具体现状描述 部/ 外部)O(机遇 ) 、T(风 险 ) 1 企业文化体现对环境、产品质量的责任感公司质量方针公司目前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S 内部环境本公司在内部通过培训、张贴宣传等 2 公司价值观诚信、务实、品质、创新公司质量目标 方式树立公司的价值观。 S

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审程序(含表格)

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审程序 (ISO9001:2015) 1.0 目的: 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用于指导: 1.1.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因素;1. 2.根据内外部因素,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 1.3.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2.0 范围: 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0 定义: 3.1 总经办: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3.2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 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3.3 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4.0 定义 4.1环境因素:来自公司内部或外部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因素。 5.0 工作程序: 5.1组织环境管理 在建立与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雷诺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

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雷诺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5.1.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 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 a)总经办: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业绩表现等),外部(法 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标准办: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 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c)研发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 争等)。 d)制造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 争等)。 e)营销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 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f)人力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 等)。 5.1.2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组织环境因素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 表进行汇总整理。 5.1.3环境因素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 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审。另外各部门在获得内外环境因素信息变 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组织环境因素识别

组织的知识管理、内外部环境因素、相关方需求及期望、风险和机遇及应对措施

组织的知识管理、外部环境因素、相关需求及期望、风险和机遇及应对措施 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建筑业发展的要求,贯彻实施《人民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令、法规,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针,工程施工切实把工程质量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 第三条、贯彻建筑企业质量责任制,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原则,落实质量终身制。 第四条、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及管理部门应独立履行质量检查、监督、控制、职责。各级人员必须支持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依章行使职权。 第五条、制度如有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容以上级规定为准,各分公司、办事处、项目部依据本制度制定其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章项目部的质量责任制 第一条、项目经理的质量责任: 1、项目经理是第一质量责任者,对整个项目的工作质量、工程

质量负全责。 2、贯彻执行和各级政府制定的现行的针、政策和各项法规。 3、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健全各级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4、决策、审批项目质量管理针、制度、各级责任制。 5、完善和加强项目质量管理的培训、教育体系 6、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重视和支持质量否决权。 7、领导、组织、检查的质量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完善持续改进措施。 8、掌握质量动态,协调整个项目质量工作关系。 第二条、项目部生产经理的质量责任 1、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针,始终把质量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 2、执行现行的法律、法规、验收标准、企业标准。 3、制订公司的质量发展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4、负责落实制订公司质量责任制,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协调公司各级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关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5、领导和组织公司的质量管理检查工作。 6、加强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支持和行使质量否决权。 7、掌握工程质量动态,领导质量预控,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8、对工程质量实行控,协助项目经理行使质量奖罚权。 第三条、技术负责人的质量责任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及风险管理程序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及风险管理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 1.1识别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会影响到体系管理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并判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给公司带来的机会和风险。 1.2 评价风险和机会,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应对措施,以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识别内外部存在的机会和风险,及应对措施的建立和评价过程。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及对应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落实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的定期识别和评审,组织风险和机会的评价和措施建立。 3.3各部门:负责参与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和评审;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会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定义 4.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4.2机会: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4.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4.4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例如组织使命、资源、内部管理、内部绩效等。 4.5外部环境:例如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有关的因素 等。 4.6相关方:人或组织。他能影响组织的某个决策或活动,或被其影响,及认为自身会被其影响。如:客户、外部供方、行业组织等。 4.7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 4.8风险发生概率: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4.9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x风险发生频度。 5.程序 5.1 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的识别对象 5.1.1 在分析外部环境因素对公司质量体系的影响时:可考虑 a. 宏观经济因素:如汇率、国家经济、CPI指数、信贷 b. 市场竞争因素:如市场占有率、可替代产品、行业标杆企业状况、顾客趋势

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审程序

1.目的 为确保影响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及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尾部环境因素得到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的识别、评价和监视。 3.编制主要依据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责任 4.1董事会秘书处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集团公司所处环境内外部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4.2 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工作范围内所处环境内外部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5.正文 5.1获取组织环境内外部因素的信息途径:国家和国际新闻网、网站、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政府文件、行业或技术出版物、行业组织协会等。 5.2组织环境的内外部因素: 5.2.1内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A、组织总体表现:经营业绩、运营状况、行业及社会影响力,财务因素等; B、资源因素:厂区厂房设计布局,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过程运行环境等; C、人力因素:岗位人员能力意识、知识结构,与相关高校的人员技术合作、协会组织有关活动等; D、运营因素:原辅料采购过程、生产过程、储存运输过程,市场销售过程,生产规模和能力、生产技术水平,管理体系绩效、相关方信息反馈和评价等; E、组织治理相关因素:有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人事任命、事务流程更新等。 5.2.2外部环境因素制药包括: A、宏观经济因素: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发展水平,产品及相关产品进出口状况,通货膨胀、股市行情,居民生活消费能力,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等; B、社会因素:人民生活消费习惯、人员就业情况,生产过程带来的环境影响等; C、政治因素:政府发文,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社会稳定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贸易协议等;

HB-2-33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与评审程序

发行履历 修订履历

1 .0 目的为满足ISO9001-2015 标准4.1 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0 范围2.0 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0 定义无。 4.0 职责 4.1 管理部: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 4.2 总经理: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4.3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4.4 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5.0 作业内容 5.1 组织环境管理 5.1.1 在建立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5.1.2 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 a) 管理部: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体系运行、过程能力等),外部(地理位置、现存污染、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 技术部:内部(产品、人员能力、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社会和经济环境等)。采购部

c) 销售部:内部(产品、活动、服务、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D ) 管理者代表:内部(战略、知识、人员能力、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5.1.3 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组织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5.1.4 内外部环境因素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审。另外各部门在获得内外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组织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表》进行修订。 5.2 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管理 5.2.1 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与评估: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顾客、所有者、组织中的成员、供应商、银行、工会、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 a,管理者代表:所有者、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b,采购部:外包加工方、供应商、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c,销售部:顾客、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d,管理部:员工代表、附近企业及居民、银行、工会、社会团体。 5.2.2 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清单》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5.2.3 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审。 5.2.4 各部门在获得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清单》进行修订。

环境内外部因素分析

公司内外部环境及相关方分析 一、.内外部环境分析: a .外部状况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 ——社会、文化、政治、法律法规、金融、技术、经济、自然和竞争环境,无论国际、国内、区域,还是本地的; ——影响组织目标的主要动力和趋势; ——与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外部利益相关方的观点和价值观。 公司定位于为客户进行吸塑包装材料的制造加工、依据客户实际业务状况,谋求客户价值,高效设计、服务的企业服务类型,其外部环境主要包括自动化机械行业的现状(市场特点、专业服务特点分析、市场容量分析、发展趋势、市场预测)、行业结构分析(潜在竞争对手、现有竞争情况优势和劣势、供应链分析、顾客价格分析、替代品分析)、行业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技术和服务的需求等。,其外部环境主要包括 1. 自动化机械行业的现状 1.1市场特点 xxx等。 1.2同行数量分析 在苏州市场,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做类似企业较多。 1.3市场容量分析 由于各行业的特点,市场容量需要进一步细分,目前我公司的吸塑包装盘主要用于电子、汽车产品等领域。 1.4发展趋势、市场预测 目前企业用工成本较高,解决快速反应和提升开发周期等,对于公司是有利的。 2行业结构分析 2.1潜在竞争对手、现有竞争情况优势和劣势 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较多,但对于目前公司的固定客户,由于我们制作的设备针对性强,相应的功能实现较成熟,同行业如要进入,周期较长,不利开发周期的快速跟进,因此公司具有一定的先入为主和经验的优势。劣势:由于同行的报价竞争,销售利润下降明显。 风险措施:开发的功能和实现客户要求的功能运行效率提升,期望客户能主动联系和询问。 2.2供应链分析 对应目前的外发关键供应商、关键部件目前有稳定的供应链和合作关系, 2.3顾客价格分析、替代品分析 按项目的分类,关键部件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如有)。目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公司内部在降低内部成本方面从设计开始就考虑。 2.4行业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行业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方面,对于目前公司现状暂无特别要求,主要来源于客户的要求,而公司在自动化设计时需要考虑实现功能是否涉及行业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在项目开发前期提出相关的评审。 2.5市场招投标需求、技术和工艺的需求等。 在有市场招投标需求时,项目负责人按要求准备资料,目前暂无这方面的客户需求。 技术和工艺需求,对于设计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专业全面,经验丰富,对于项目管理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目前公司拥有2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