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作业安全

七、作业安全
七、作业安全

七、作业安全

————————————————————————————————作者: ————————————————————————————————日期:

2011213841 彭鑫 电子商务安全与认证第七章作业

第七章系统安全技术 2011213841 彭鑫 2、常用的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策略有哪些?各个访问控制策略的区别是什么? 常用的访问控制策略有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自主访问控制:是一种基于身份的访问控制策略,根据主体的身份和授权来决定具体的访问模式。根据作用对象不同又分为基于用户的策略和基于组的策略。 强制访问控制:将系统中的信息分为不同的密级和类,根据主体和客体的级别来决定访问模式,以保证每个用户都能够访问那些标明可以由他访问的信息。是一种基于机制访问控制策略,包括多级策略和基于隔离的策略。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用来控制不同级别的用户对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的访问,是一种更方便、安全、高效的访问控制。可以被视作是基于规则或强制式的访问控制策略,通过一个安全区域来自动实施。 3、操作系统所采用的扫描技术主要有哪几种?试列举常用的扫描软件及其作用。 操作系统所采用的扫描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机扫描:确定在目标网络上的主机是否可达,同时尽可能多映射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利用ICMP(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数据包。 (2)端口扫描:不仅可以返回IP地址,还能够发现远程主机开放的UDP和TCP端口以及服务。 (3)操作系统指纹扫描:利用TCP/IP协议来识别不同的操作系统和服务,利用堆栈指纹程序向系统中的TCP/IP端口发送各种特殊的包,根据系统对包的不同回应判断系统的种类。 常用的扫描软件:Ping扫描程序,主要用户主机扫描,能够自动扫描指定的IP地址范围;端口扫描的软件一般不仅可以用于端口的扫描,同时还具有数据分析的功能。 4、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和特点是什么? 计算机病毒实际上是一种寄生在文件或软件中的计算机程序,具有类似于生物病毒的特点,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并传染给其他文件。 计算机病毒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类型。

第七章--作业安全

第七章作业安全 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7.1.1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 7.1.1.1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20分) 见7-1风险和隐患识别表 7.1.1.2严禁架空电线跨越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4分) 实地查核。 7.1.1.3非经允许,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操作现场。应划出非岗位操作人员行走的安全路线。(4分) 实地查核。 7.1.1.4行灯电压不应大于36V,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场所,则电压不应大于12V。(2分) 实地查核。 7.1.1.5设应急照明,正常照明中断时,应急照明应能自动启动。(4分) 实地查核。 7.1.1.6易燃、可燃或有毒介质导管不应直接进入仪表操作室或有人值守、休息的房间,应通过变送器把信号引进仪表操作室。(4分) 实地查核。 7.1.1.7建立对“三违”行为的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的责任、方法、记录、考核等事项。(4分) 见4.2.2

7.1.2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全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7.1.2.1建立至少包括下列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 (1)危险区域动火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3)能源介质作业; (4)高处作业; (5)大型吊装作业; (6)交叉作业; (7)其他危险作业。(2分) 见4.2.2 7.1.2.2对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作业许可。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6分) 示例: 临时用电作业票 编号:

安全事故四要素及措施教学内容

安全万里行,明故而改之 导致安全事故的4 个条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管理的缺陷。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1)麻痹侥幸心理,工作蛮干,在“不可能意识”的行为中,发生了安全事故。 (2)不正确佩戴或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 )机器在运转时进行检修、调整,清扫等作业。 (4)在有可能发生坠落物、吊装物的地方下冒险通过、停留。 (5 )在作业和危险场所随意走、攀、坐、靠的不规范行为。 (6 )操作和作业,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动用明火、进入有限空间、上锁挂牌、化学品使用等。 (7 )违规擅自进入消防重地,如浸出、制氢、氢化、等。 (8)违规使用非专用工具、设备或用手代替工具作业。 (9 )精神疲惫、酒后上班、睡岗、擅自离岗、干与本质工作无关的事,以及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麻痹。 (10 )管理者思想上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法律责任观念不强;在行动上不学习、不贯彻落实公司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尤其 是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制度,这是最大的不安全行为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1 )机械、电气设备带“病”作业。 (2 )机械、电气等设备在设计上不科学,形成安全隐患。 (3 )防护、保险、警示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4 )物体的固有性质和建造设计使其存在不安全状态。 (5)设备安装不规范、维修保养不标准、使用超期、老化。 三、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1 )社会环境复杂、自然环境恶劣 社会环境复杂:巡线和维抢修作业过程中可能与当地民风民俗、村落特性等各类社会因素产生摩擦,另一方面在发生抢修作业时可能会引发群体事件。 (2 )自然环境恶劣: 1 、照明是视觉感知的必要条件,人和外界的接触有80% 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得的。照明的好坏直接影响视觉对信息的接收质量,因而也和工作质量以及安全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据统计,我国大部分地区,每年的11 、1 2 和1 月这 3 个月中事故发生率较高,原因是这段时期昼短夜长,经常需要人工照明,而我国工业生产中没有充足照明的习惯,现场照明照度值经常偏低,因此容易发生事故。另外据国外最新研究表明,在特定的环境中,事故的多少与亮度成反比关系,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作业单元,往往是亮度较低的。随着照度的增加,视疲劳减少,劳动生产率上升。、 生产场所的照明分为3 种:自然照明、人工照明和自然与人工

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安全

XXXXXX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标准之七 作业安全 作业安全(2014年度)? ? ? 编制:?? 审核:?? 批准: 文件目录 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7.1.1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7.1.2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7.1.3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7.1.4检修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7.1.5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7.1.6危险等级分析及控制措施 7.2作业行为管理 7.2.1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7.3警示标志与安全防护 7.3.1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 7.3.2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7.4.1供应商、承包商的管理制度 7.4.2制度落实注意事项 7.5变更 7.5.1变化管理制度

7作业安全 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7.1.1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事先严控危险作业,避免在危险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能力不匹配,监护不力,操作不当,管理和防范措施不到位等,发生各种类型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损失,特制定此制度。 2.适用范围 凡属于危险作业范围的都必须经主管部门办理危险作业审批手续。 3.危险作业范围 (1)危险区域动火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3)高处作业: (4)大型吊装作业: (5)管道施工作业: (6)交叉作业; (7)高温作业; (8)其他危险作业 4.危险作业规定 (1)凡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危险作业应事先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办理审批手续;特殊情况(如抢险或紧急处理事故等)允许事后补办手续,安全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2)危险作业的审批视危险程度而定,特别危险作业由公司领导审批,危险较大的作业由安全环保科审批,危险性较小的作业由车间报安全环保科审批。 (3)危险作业审批前,有关人员必须亲临现场通过必要的检测数据,落实好相应的防护和救护措施后方可批准。

过程安全管理要素

过程安全管理要素——机械完整性管理2016-05-30 百战归来来源阅 520 转 12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机械完整性案例 氯甲烷泄漏 发烟硫酸泄漏 光气泄漏致死亡事故

BP炼油厂事故爆炸 ◆◆◆ 事故根本原因: ◆◆◆ 机械完整性的发展: 国内外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不断发生,一方面引起了各国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颁布或更新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用于预防和遏制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表明,单纯应用工程技术,无法有效杜绝意外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必须辅以完整而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弥补安全技术应用的不足。 因此,基于设备安全管理的方法——机械完整性(Mechanical Integrity)应运而生,它源于1992年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理局于颁布的《高度危险性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办法》第8条款。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推广,机械完整性管理已被世界各大石油、石化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用,并得到一致认可。 ◆◆◆

机械完整性概述 设备可靠性管理理念 机械完整性,又称设备完整性,是一套用于确保设备在生命周期中,保持持续的耐用性和功能性的管理体系。机械完整性中所指的设备是广义的,包括电气、仪表、设施、管线等,一旦该设备失效或故障,会引起过程安全事故。纳入机械完整性管理的设备一般包括:压力容器、高能动设备、泄放和通风系统及部件、气体检测系统、二次容纳系统、安全仪表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消防设施、防雷防静电系统、关键性管道及其附件,以及软管和膨胀节等。 对一个复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过程而言,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物质安全、工艺过程安全、设备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等多个方面,要防止因单一失误演变成重大灾难事故,就必须从领导决策、过程控制、人员操控、安全设施、应急响应等多个方面构筑安全防护体系,而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过程安全管理(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是利用管理的原则和系统的方法,来辨识和控制化工过程的危害,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它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根据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化工过程安全中心的最新研究成

安全生产标准化(13要素档案)7作业安全 1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有效地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采购、储存、发放等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劳动防护用品(以下简称劳保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所配备的保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耳塞、耳罩、口罩、半面罩、工作服、雨衣、劳保鞋、安全带、防护服、雨裤、统靴(雨靴、绝缘靴)、防毒面罩、空气呼吸器、手套(除线手套、帆布手套以外)、医疗急救箱等。 3.2 公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带、防护服、雨衣、雨裤、统靴(雨靴、绝缘靴)、防毒面罩、空气呼吸器、手套(除线手套、帆布手套以外)、防护帽、医疗急救箱等。 4 职责 4.1 安全部 4.1.1 安全部负责组织制定配发标准及修订,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4.1.2 负责各部门季度劳保用品预算审核和劳保用品的验收、发放管理。 4.1.3 负责根据各部门劳保用品需求计划及时请购劳保用品。 4.1.4 负责监督检查各部门劳保用品的管理情况。 4.1.5 负责职工劳保用品佩戴的检查、监督和考核。 4.2 其他部门 4.2.1 人事部提供员工的岗位信息并及时更新。 4.2.2 财务部负责劳保用品的费用管理。 4.2.3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公用防护用品定期检查,负责本部门劳保用品的领用和发放,并做好相关记录。制定本部门季度劳保用品预算,并根据季度劳保用品预算制定月度劳保用品需求计划,提交安环部。不定期对本部门员工劳保佩戴情况检查、考核。 5 工作程序及要求 5.1配置标准和需求计划

5.1.1 安全部制定员工劳保用品的配发标准和安全库存标准,各部门依据人事部提供的员工信息制定部门劳保用品预算及月度劳保用品需求计划;并报安环部审核。 5.2劳保用品的购买 安环部根据库房劳保用品库存量反馈信息及部门月度劳保用品需求计划,及时请购劳保用品,采购部依照采购流程实施劳保用品的购买; 5.3 劳保用品的发放 a新进厂的员工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后,由所在部门按工种领取个人劳保用品。 b脱产学习,休长假超过六个月的员工,停发个人防护用品。 c各部门填写劳保用品领料单,注明原因(新员工或者以旧换新),经安全部根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发放标准》审核后,领用劳保用品。如果超标准的需领用单位提供说明。 e库房保管员根据安全部审核过的劳保用品领料单给各单位发放劳保用品。 f各单位需将劳保用品及时发放给个人,发放时要求领用人在“劳保用品发放记录”上签字。 5.4劳保用品的使用和管理 5.4.1个人劳保用品 a上班时间,凡进入生产区域必须穿公司统一发放的劳保服、劳保鞋、安全帽。 b个人防护用品在有效期内损坏需重新更换的,以旧换新的方式进行领取,填写领料单,注明原因以旧换新;对于丢失或无法提供原劳保用品的,需写明原因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确认后才能领取。 c 为了规范安全帽的使用,公司对安全帽采用统一标识,以确保安全帽都在有效期内使用。安全帽到期后,更换新安全帽时,必须交回旧安全帽,为了避免过期安全帽继续使用带来的安全隐患,未能交回的员工必须说明原因并按2倍价格赔偿,如安全帽上的标识损毁,视为未能交回。 5.4.2班组公用防护用品 A 各班组公用防护用品的管理由班组长负责,公用防护用品要定点存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不允许将公用防护用品发给个人保管使用。 B 各班组建立公用防护用品配置及更换台帐,班组长要作好班组每次领用或更换记录,更换采用以旧换新。 C 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应每月对各部门公用防护用品监督检查。

实施“七想七不干”事前安全分析,确保各项操作、作业安全(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54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实施“七想七不干”事前安全分析,确保各项操作、作业安全(正式版)

实施“七想七不干”事前安全分析,确保各项操作、作业安全(正式 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前言 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安全 理念,推进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精细化、标准化、规范 化,实现管理重心向操作层、作业层转移,确保现场 作业过程安全,最终形成中国石化“为生命安全和家 庭幸福而工作”的安全文化,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下 发了《关于在作业现场推行“七想七不干”工作要求 的通知》。天津石化高度重视,结合自身特点,形成 了具有天津石化特色的现场作业、特殊操作“七想七

不干”管理模式。 2 高度重视,甲乙双方互为补充,整体推行“七想七不干”工作 在接到通知后,天津石化立即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对通知中的要求和提示卡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和部署。下发了文件,提出了要求。同时加强了“七想七不干”的宣传工作,特别是针对基层生产一线员工、承包商等基层人员,采用班组安全活动、承包商HSE教育等形式进行宣传贯彻。在执行的过程中,不但天津石化员工在特殊操作和作业前要按照“七想七不干”的要求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落实安全措施,各主要承包商也按照惯例,自主的开展“七想七不干”分析识别工作,形成了天津石化和主要承包商,甲乙双方互为补充,整体推行“七想七不干”工作的良好局面。

轨道车及接触网作业车驾驶理论考试专业知识题库第七章行车安全设备

精品文档 一、填空题 1.铁路机车行车安全装备是指装设于机车、动车以及自轮运转特种设备上,用于直接防止列车运行事故或辅助(司机)提高操纵列车运行安全能力的装备。 2.轨道电路是利用铁路的(两条钢轨)作为导线,所构成的电气回路。 3.常用轨道电路由送电端、(钢轨线路)和受电端 3部分组成。 4.铁路(闭塞)设备可以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使同方向运行的列车不致发生追尾冲突,反方向运行的列车不致发生迎面相撞。 5.保持列车运行有一定间隔距离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时间间隔法,另一种是(空间)间隔法。 6.接近连续式机车信号在列车运行中主要用于(非自动)闭塞区段。 7.压力传感器将制动主管内的压力转化为电信息传送到监控主机,主要用于判断(自动主管)的风压是否充足。 8.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接线盒面板上有工况、制动阀电路保险管和熄火及(隔离)手柄开关。 9.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基本数据包括线路固定限速、线路里程断链、长大下坡道、进站信号机、(车站信息)等资料。 10. GYK的DMI具备参数输入及(揭示)信息输入功能,输入方式为按键手动输入和转储器输入。 11. GYK具有运行数据记录功能,实时记录日期、时间、(公里标)、机车信号信息、轨道车工况、运行状态、司机操作、系统自检、揭示信息等内容。 12 轨道车担当非本务牵引或在列车尾部担当补机任务时,应将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转为(补机)工作状态。 13 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具有设备自检功能,可以进行(信号自检)、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常用自检、紧急自检、试风自检、DMI键盘检查。 14 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的溜逸控制功能包括(空挡)溜逸、相位溜逸和 管压溜逸。 15 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主控记录单元故障,应发出故障报警,当报警时间达到(3)min,GYK实施紧急制动。 16 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警惕按钮是用于监控报警时解除(制动)输出,一般司机用以表示确认了信号的操纵装置,以防止司机失去警惕。 17 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自动停车装置可以实现(常用)制动和紧急制动两种控制。 18 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进行键盘自检时应检测所有按键,最后检测(确认)键,完成键盘自检。 19. DMI显示主窗口,随着轨道车的运行公里标不断发生变化,但屏幕显示的线路长度始终为(4) km范围。 20 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 DMI主窗口左侧 1/4处有一条垂直分隔线,左侧显示轨道车实际运行速度曲线,显示一个(轨道车)图标,图标的长度与

2020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七要素3 生产现场主要危险、隐患的辨识与分析措施

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 辨识与分析管理办法 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类,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有机械伤害、起重伤害,其他危险因素有物体打击、触电、灼烫、火灾、压力容器爆炸、中毒窒息等。对上述危险、危害辨识与分析如下: 一、机械伤害 (1)原因概述 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可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这三个方面。 (2)直接原因 1)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a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1>无防护。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 者护栏损坏,设备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噪声大,无限位装置等。 2>防护不当。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安全距离不够,电气 装置带电部分裸露等。 b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间距不够,工件上有 锋利的毛刺,毛边,设备上有锋利的倒棱等。 2>轻度不够。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等。 3>设备带“病”运转。 4>维修、调整不良,设备失修,保养不当,设备失灵,未加润滑油等。 c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用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缺少或有缺陷。 d生产场地环境不良 1>照明光线不良。包括照度不足,作业场所烟雾烟尘弥漫、视物不清,光线过强,有眩光等。 2>通风不良。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等。 3>作业场所狭窄。 4>作业场地杂乱。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 e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交叉作业过多。 f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第7要素 7 厂内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厂内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确保生产区域道路畅通、现场整洁,规范生产区域车辆进出及停放,确保厂内交通运输安全,特制定《厂内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厂区及外来车辆进入公司生产区域管理。(生产区域指在xxxx有限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关办公区、生产作业区及辅助设施、施工作业现场、道路、铁路、园林绿化、生产区围墙等区域。) 3 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 《道路交通安全法》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总局令第26号) 《厂区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通知(xxxx)》(安监总管四〔201x〕xx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通知(xx)》(安监总管〔201x〕xx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通知(xx) 》(安监总管〔201x〕xx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通知(xx) 》(安监总管〔201x〕xx号) 4 工作职责 4.1 行政管理部门 4.1.1 负责生产区域车辆的停车点设置。 4.1.2 负责厂内机动车辆(小车)的汇总统计工作。 4.1.3负责生产临时用车的统计工作。 4.1.4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 4.1.5负责生产临时车辆驾驶员的资格审查。 4.2 保卫部 4.2.1负责做好厂办公楼区域定置停放点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4.2.2负责进出生产区域的机动车辆的随机检查。 4.2.3 进出公司大门车辆的检查、登记。

7-1危险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标准。 2、范围 2.1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 2.2 临时动火作业。 2.3 临时用电供电作业。 2.4 登高作业。 3、职责 3.1 安全监督部负责有限空间危险作业、临时用电供电作业、登高作业监督管理。 3.2 工程部负责临时动火作业监督管理。 3.3 各部门责任人、作业人员负责执行相关的管理标准。 4、内容 4.1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 4.1.1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的作业。 4.1.2 有限空间分类 4.1.2.1 封闭、半封闭设备 4.1.2.2有限空间 地下室、暗沟、地坑、下水道、沟、池、污水处理池等。 4.2 安全管理 4.2.1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由所在的部门负责建立安全操作规程,指定作业负责人以及作业监护人员。

4.2.2 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检查。 4.2.3 操作人员服从指挥,遵章守纪,执行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4.2.4 配备足够的救援设施,包括救援设备和呼吸装置等。 4.2.4 完善作业条件和配备检测检验设备,包括氧气、有害气体检测设备。 4.3 作业要求与主要安全防护措施 4.3.1 作业前应遵循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4.3.2 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 4.3.3 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4.3.4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可采用动物(如白鸽、白鼠、兔子等)试验方法作辅助检测。 4.3.5 对各种检测结果要进行记录,并记录所采取的措施要点及效果。 4.3.6 在每次作业前,必须确认其符合安全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3.7 在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4.3.8 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使用安电压或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4.3.9 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4.3.10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4.3.11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4.3.12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4.3.13 发现有缺氧症时,作业人员应立即组织急救和通知保健室处理。 4.4 作业管理 4.4.1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应办理申报审批手续,所在的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监督部负责审批后方可进入作业。 4.4.2 由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人员负责填写“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审批表”。 4.4.3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人员职责。 4.4.3.1 严格按照“安全审批表”上签署的任务、地点、时间作业。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要素(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113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要素 (正式版)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要素(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 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2、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搭板必须满 铺,配置防护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3、悬空作业所用的索具、脚手板、吊篮、吊 笼、平台的设备,均需经过技术鉴定或鉴证方可使 用。 4、高处作业之前,应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逐项 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要对 防护设施检查,要有专人负责,必须采购合格的防护 用品,建立采购台帐。

5、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应具备下列资料: 1)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验算数据; 2)安全防护设施验收必须有记录,经过逐级验收,所有的防护用品有合格证。 6、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所有高空作业区域机具等各类技术措施的设置状况; 2)技术措施所用的配件、材料和工具的规格和材质; 3)技术措施的节点构造及其与建筑物的固定情况; 4)扣件与连接件的紧固程序; 5)安全防护设施的用品及设备的性能与质量是否合格的验证。 7、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应按类别逐项检查,并

安全作业管理规定模板

安全作业管理规定 请各位员工注意: 一、必须严格遵守本公司制定的《安全作业管理规定》, 严格按照相应岗位工作操作规程及岗位职责进行工作, 自觉提高安全作业意识, 因违反安全作业规定或者违章操作造成的意外伤害等情况, 公司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及支付经济补偿金, 若给公司或客户造成经济损失的, 还应给予相应金额的赔偿金。 二、因工作之前或工作中喝酒或食用麻醉性药品而造成个人伤亡的, 责任由员工自行承担, 公司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及支付经济补偿金, 造成公司或客户经济损失的, 由责任人负责赔偿。 第一部分安全作业总则 一、”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所有员工必须加强法制观念,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规条例。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作业规章制度。 二、凡是存在不符合安全作业要求, 以及有严重危险的设施、设备, 员工有权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遇有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 员工有权停止操作, 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处理。 三、新入职员工及变换工种人员, 未经三级二级教育或考试不及格者不准上岗或单独操作, 凡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电气、电( 气) 焊、电梯、机动车辆等特种作业人员, 均应经专业培训, 考试合格持市劳动部门或专业技术部门颁发操作证( 资格证) 方可准许操作。

四、凡进行特种设备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女工必须戴工作帽, 把发辫放入帽内, 旋转机械严禁戴手套操作。检查设备和工作场地, 排除故障和隐患; 保证安全防护、信号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不准带小孩进入特种设备工作场所, 不准穿拖鞋、高跟鞋、赤脚、赤膊敞衣、戴头巾、围巾等工作, 且作业前不准饮酒。 五、工作中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 不准未经上级领导同意私自将本职工作交予她人完成; 不准打闹、睡觉以及进行与本职无关工作的事情; 凡运转设备时, 不准跨越递送物件和触动危险部位。 六、搞好文明服务、保持工作区域内整齐清洁和畅通无阻。 七、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下班前必须做到切断电源、汽源、水源、熄灭火种、清理场地。 八、二人以上共同工作时, 必须有主有从, 统一指挥。夜班加班时必须安排两人一起工作。 九、管理区内员工要走指定通道, 注意各种车辆, 严禁贪便跨越危险区, 严禁从行驶车辆中爬上跳下, 抛卸物品。动土施工要经有关部门批准。 十、操作前必须熟悉设备性能、工艺要求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应指定员工进行操作, 开动本工种以外的设备时, 须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操作。 十一、检查修理机械、电气设备时必须停电挂牌, 并安排专人监护。停电牌必须谁挂谁取, 非工作人员严禁合闸, 合闸前要细心检查, 确认无人检修时方准合闸。

时间生产管理的第七要素

时间生产管理的第七要素 作为影响企业质量的5M1E模型,是分析质量问题最常用的模型。5M1E认为影响企业质量问题,主要是人(Man)、机(Machine)、物(Material)、法(Method)、环(Environment)、测(Measurement)等六个要素。 5M1E同时也是现场管理和生产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析和思考的工具。通常情况下,管理者分析质量问题、生产问题和现场管理问题时,都会采用5M1E。这个方法为很多的管理人员分析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 然而正是有了这个方法,使得大家忽视了生产管理和现场管理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TIME(时间),造成对于现场管理和生产管理中许多重要问题的忽视。比如忽视有效工作时间造成人员效率和机器利用率的降低;由于生产时间安排不合理造成库存成本过高,物料损失严重;对于时间缺乏管理意识,造成测量与考核指标的不合理,改进措施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第七要素――时间 实际上,在以往对于现场管理的要素研究中,已经逐渐认识到时间重要性。比如,在现场管理六大指标中,Q(质量)D(交货期)C(成本)M(士气)S(安全)E(环境)

中的D,其实就是时间的概念。 图1标明了现场管理的六大要素对于现场管理结果的影响。可以看出,5M1E的六个要素对于QCMSE等结果指标都直接产生影响,而D(交货期)指标,是由时间(TIME)决定,而不是由这几个要素直接决定的。很明显,有必要在 5M1E模型中补充第七要素――时间。这样,才能解释对于 现场六个关键结果的影响。 在现场管理中,时间的概念远远不止于交货期这么简单。实际上,现场时间是现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能否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将决定现场是否能够取得管理上的成功。比如,很多公司会将合同履约率当成现场管理的考核指标之一。由于没有时间要素的要求,这一指标的考核并不能促进履行合同的能力的提高。如果企业将合同履约率改成合同交付时间或者周期,则能够更好地反应企业的交货能力。另外,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常常听到的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其实是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在短缺经济情况下还不至于对现场管理造成严重影响。但放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如果企业过多或者过早地生产,就会造成库存、搬运等大量浪费。 5MTE模型 实际工作中,5M1E的六个要素,基本上都和时间要素 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非常有必要把时间这一要素提出来,作为模型中一个单独的要素,才能提示广大的现场管理人员

第七章 电气安全技术习题

第七章电气安全技术 安全生产是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进网作业电工必须掌握电气安全技术,熟悉各种安全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在本章中应了解电击方式以及电击对人体的危害;掌握防止电击的措施;掌握电气安全用具的使用方法和保管方法;掌握电气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掌握电气作业的安全组织措施;了解电气火灾的成因,掌握电气火灾的扑灭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进网作业电工,应认真贯彻执行(A )的方针,掌握电气安全技术,熟悉电气安全的各项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人民电业为人民在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中,如果操作和使用不当,就会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甚至整个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进网作业电工,应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掌握电气安全技术,熟悉电气安全的各项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2.电流流过人体,造成对人体内部器官的伤害称为(C )。 A.电伤B.电烙印C.电击 电流流过人体,造成对人体内部器官的伤害称为电击。电伤是指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外表造成的局部伤害。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有良好的接触部位处,在皮肤表面留下与带电接触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 3.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B )。 A.电压B.电流C.电磁场D.电弧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当电流流过人体时,电流的热效应会引起肌体烧伤、炭化或在某些器官上产生损坏其正常功能的高温;肌体内的体液或其他组织会发生分解作用,从而使各种组织的结构和成分遭到严重破坏;肌体的神经组织或其他组织也会因此受到损伤。4.由于高温电弧使周围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渗透到皮肤表面形成的伤害称为(D )。A.接触灼伤B.电弧灼伤C.电洛印D.皮肤金属化 皮肤金属化是由于高温电弧使周围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渗透到皮肤表面形成的伤害。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外表造成的局部伤害称为电伤。电伤包括电弧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电灼伤一般分为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当发生误操作时,所产生强烈的电弧引起电弧灼伤,使皮肤发红、起泡,组织烧焦、坏死。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有良好的接触部位处,在皮肤表面留下与带电接触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

5.7作业安全

5.7作业安全 5.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5.7.2作业行为管理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5.7.3警示标志 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5.7.4相关方管理 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 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5.7.5变更 企业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第七章作业安全.doc

第七章作业安全 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7.1.1 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 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 7.1.1.1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 的控制措施。( 20 分) 见 7-1 风险和隐患识别表 7.1.1.2 严禁架空电线跨越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4 分) 实地查核。 7.1.1.3非经允许,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操作现场。应划出非岗位操作人员行走的 安全路线。( 4 分) 实地查核。 7.1.1.4 行灯电压不应大于36V ,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场所,则电压不应大于12V 。( 2 分) 实地查核。 7.1.1.5 设应急照明,正常照明中断时,应急照明应能自动启动。( 4 分) 实地查核。 7.1.1.6易燃、可燃或有毒介质导管不应直接进入仪表操作室或有人值守、休息的房间,应 通过变送器把信号引进仪表操作室。(4 分) 实地查核。 7.1.1.7 建立对“三违”行为的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的责任、方法、记录、考核等事项。( 4 分) 见4.2.2 7.1.2 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 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全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 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7.1.2.1建立至少包括下列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 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

安全生产四要素(一)

第三讲安全生产四要素(一) 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 (一)事故发生的周期 从事故发生的过程来看,是有一个这样的周期:孕育——发展——发生——伤害(损失)。 有一些因素存在才会孕育事故,例如现场的一些不稳定状态,人的一些不安全行为,这些会成为安全事故的诱因。不稳定因素慢慢扩大发展,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到了一定的阶段,导致了事故的发 理。 (二)事故发生的特点 1.因果性 事故的起因是在环境系统中,一些不安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到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突变,从一些简单的不安全行为酿成了一个安全事故。 2.偶然性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规模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不确定的。不确定性让人很难把握事故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3.必然性 危险客观存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事故,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只能延长发生事故的时间间隔、减小概率,而不能杜绝事故。 4.潜伏期 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一个量变过程。一个系统,如果很长时间没有发生事故,并不意味着系统是安全的。当人麻痹的时候,事故就出来了,而且会造成事故扩大化。 5.突变性 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十分突然,令人措手不及。安全管理一定要有预案,当有突发事件的时候知道如何去应对。

所以,安全管理首先要了解事故发生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下药、解决。 (三)事故与风险 1.事故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此外还包括一种事件,就是只是发生了一件事情,没有造成损失,但是,虽然没有损失,会带来一定的隐患。 2.风险 风险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上的缺陷。 如图2-1,风险和安全是相对的,整个大的环境中,产生的结果,如果是在绿色(深灰度)的范围之内,就认为它是安全的,超出安全领域,外面黄色区域就是危险的。 图2-1 风险与安全的相对关系示意图 例如,走路走得快的话可能导致摔倒或者碰撞,但是步数在什么范围之内是允许的呢?有的企业规定人员在车间里走路的:步数是多少,上下楼梯要怎么走,一定要扶着扶手,还有叉车在工厂里面的时速是多少……在这个范围之内就是安全的,超出之后就会有风险,风险就是这两个圈外面的另一个圈,是红色的,就是事故。 【自检2-1】 事故发生的过程和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事故发生的过程来看,有一个周期:孕育——发展——发生——伤害(损失)。并有如下特点: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潜伏期;突变性。 引发事故的基本要素 (一)引发事故的四个因素 图2-2 引发事故的基本因素 图2-2表明了引发事故的基本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存在缺陷。 以上四个因素加在一起就必然会构成一个事故。这其中由于人的原因造成事故的比例大概占80%左右,由于设备的原因造成的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而造成的事故大概占了18%左右,其他一些外界的因素占2%。 【自检2-2】 引发事故的四要素是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存在缺陷。

实施“七想七不干”事前安全分析,确保各项操作、作业安全(通用版)

实施“七想七不干”事前安全分析,确保各项操作、作业安全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11

实施“七想七不干”事前安全分析,确保各项操作、作业安全(通用版) 1前言 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安全理念,推进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实现管理重心向操作层、作业层转移,确保现场作业过程安全,最终形成中国石化“为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而工作”的安全文化,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下发了《关于在作业现场推行“七想七不干”工作要求的通知》。天津石化高度重视,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具有天津石化特色的现场作业、特殊操作“七想七不干”管理模式。 2高度重视,甲乙双方互为补充,整体推行“七想七不干”工作在接到通知后,天津石化立即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对通知中的

要求和提示卡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和部署。下发了文件,提出了要求。同时加强了“七想七不干”的宣传工作,特别是针对基层生产一线员工、承包商等基层人员,采用班组安全活动、承包商HSE 教育等形式进行宣传贯彻。在执行的过程中,不但天津石化员工在特殊操作和作业前要按照“七想七不干”的要求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落实安全措施,各主要承包商也按照惯例,自主的开展“七想七不干”分析识别工作,形成了天津石化和主要承包商,甲乙双方互为补充,整体推行“七想七不干”工作的良好局面。 3细化内容,补充完善,形成具有天津石化特色的“七想七不干”提示卡 一方面在严格执行总部制度要求的基础上对“提示卡”进行了完善,由“作业”前安全提示,增加了特殊“操作”前的安全提示,如紧急情况处理等非常规操作前的安全提示等,目前对于重要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高危作业前均要进行“七想七不干”分析提示; 二是在总部“七想七不干”七项内容的基础上,将天津石化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