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通信及诊断的平台搭建简介

使用泰克MSO4000示波器测试与分析CAN总线信号

主题TOPIC —————————————————————————————————TITLE:使用泰克MSO4000示波器测试与分析CAN总线信号 OBJET :介绍了泰克MSO4000系列示波器在CAN网测试中的若干应用

目录 1目的 (3) 2适用范围 (3) 3参考文件 (3) 4历史 (3) 5泰克MSO4000示波器简介 (4) 6利用MSO4000示波器对CAN LS信号进行采集和解码 (4) 6.1 对示波器进行设置 (4) 6.2 监测CAN LS网络上的CAN_H和CAN_L电平信号 (5) 6.3 技术规范对CAN LS信号电平值的规定 (8) 6.4 监测CAN LS网络的总线解码信号 (9) 7利用MSO4000示波器对CAN HS信号进行采集和解码 (10) 7.1 对示波器进行设置 (10) 7.2 监测CAN HS网络上的CAN_H和CAN_L电平信号 (10) 7.3 技术规范对CAN HS信号电平值的规定 (11) 7.4 监测CAN HS网络的总线解码信号 (11) 8使用泰克“e﹡Scope”功能对示波器进行远程操作 (12) 9使用Open Choice软件自动获取示波器屏幕截图 (13) 10使用SignalExpress TE软件实现自动化测试 (15) 2 of Page 19

1 目的 CAN网络信号的测试包括总新电平信号的采集、电压值的测量、信号解码分析、总线通讯状态监测等内容,这部分内容也是构成CAN网络底层测试的基础,测试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车电器架构的稳定性与电控单元功能的完好性,因此如何便捷高效地完成CAN网络的测试,已经成为整车验证环节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本文中提出了一套使用泰克MSO4000系列示波器与配套的LabVIEW SignalExpress TE软件进行CAN总线信号测试与分析的方法,从而完成整车高速、低速CAN网络信号的分析与测试工作。通过“示波器+PC软件”的方式,测试人员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总线信号进行实时监测,也可以使用示波器的解码功能直接观测到对应的逻辑信号。在使用附属的SignalExpress TE软件后,还可以实现远程测试、自动化测试等功能,与其它测试和分析方法相比,具有入门简单、适用范围广、数据采集精度高等优点,大大提高了基于CAN总线技术的电控单元的开发与测试效率。 2 适用范围 供新车型项目中进行CAN网底层测试时参考使用。 3 参考文件 4 历史

使用逻辑分析仪测定CAN-bus波特率(精)

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 修订历史 销售与服务网络(一

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689号光大银行大厦12楼F4 邮编:510630 电话:(020******** 38730917 38730972 38730976 38730977 传真:(020********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a11401390.html, 广州专卖店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新赛格电子城203-204室电话:(020******** 87569917 传真:(020******** 南京周立功 地址:南京市珠江路280号珠江大厦2006室电话:(025******** 83613271 83603500 传真:(025******** 北京周立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13号银网中心A 座1207-1208室 (中发电子市场斜对面电话:(010******** 62536179 82628073 传真:(010******** 重庆周立功 地址:重庆市石桥铺科园一路二号大西洋国际大厦(赛格电子市场1611室电话:(023******** 68796439 传真:(023******** 杭州周立功 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217号江南电子大厦502室电话:(0571 ******** 28139612 28139613 28139615 28139616 28139618 传真:(0571 ********

成都周立功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号数码同人港401室(磨子桥立交西北角 电话:(028******** 85437446 传真:(028******** 深圳周立功 地址:深圳市深南中路 2070号电子科技大厦C 座4楼D 室 电话:(0755********(5线传真:(0755******** 武汉周立功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珞瑜路158号12128室(华中电脑数码市场 电话:(027******** 87168297 87168397 传真:(027******** 上海周立功 地址:上海市北京东路668号科技京城东座7E 室电话:(021******** 53083453 53083496 传真:(021******** 西安办事处 地址:西安市长安北路54号太平洋大厦1201室电话:(029******** 83063000 87881295 传真:(029******** 销售与服务网络(二 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路黄洲工业区3栋2楼

CAN总线通信接口及程序设计毕业设计

机电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CAN总线通信接口及程序设计 2012 年 5 月21 日

目次

1 CAN总线介绍 1.1 CAN总线的发展背景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一种更利于信息数据传输交换的通信协议。汽车中的各种电子控制系统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而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是否安全、是否便利、成本是否低、是否舒适都已成为人们首要考虑的事情。但是传统的汽车控制技术已不足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已不适以汽车的发展方向。20世纪80年代,德国Bosch公司着手研究用于汽车产业的新的通信协议及控制方法,并首先提出了CAN总线控制系统。这一崭新的网络协议使得汽车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CAN总线最明显的特点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汽车控制系统中的线束的数量及长度,另外还大大提高了系统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没有CAN总线协议之前,一辆汽车中用于各种控制通信的线束的总长度达3公里之长,严重影响了汽车的通信速度和通信精度。并且还使汽车的整体结构繁冗复杂,可靠性低,成本高,难以维护。因此CAN总线的出现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作为一种新的网络通信协议,CAN总线不仅减少了汽车中线束的长度,还提高了汽车的整体性能,极大的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 CAN总线刚被提出的时候,仅仅应用于汽车产业上,但CAN总线通信协议的性能和可靠性经过多年的检验,已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产业,比如航空、船舶、机床等产业设备方面。仅仅二十多年的发展,CAN总线便已成为自动化领域技术的潮流。 CAN总线是串行通信网络。传统运用的是基于R线构建分布式控制系统,这种传统的控制系统是基于通信节点的地址编码的,因此其结构复杂,直接导致系统的通信效率不高,并且控制的可靠性能低。CAN总线通过每个网络节点进行数据通信,每个节点可以互相收发数据,CAN总线协议对通信数据编码,不对节点地址编码,使各个节点可以同时接收到相同的数据,大大增强了数据通信的实时控制及传输性能。另一方面CAN总线使用起来非常方便。CAN总线的结构十分简单,仅有2根线(CANH和CANL)和外部设备相连,但CAN总线的内部却有非常复杂和智能的通信模块,可以方便快捷准确无误的进行数据

CAN总线在多机通信中的应用

CAN总线在多机通信中的应用 随着微处理器的发展,利用微处理器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已成为趋势。在工业控制过程中,由于大量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传输,传统的串行通信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在工业控制领域中,需要一种抗干扰性强、可靠性高、传输速度快和传输距离长的总线结构。CAN总线技术不仅满足上述要求,而且还能实现多点间的信息传递。本文使用PCI9810-cAN适配卡上的CAN总线组成局域网络,实现多微处理器间的信息传递和PC机对多处理器的检控、通信。 1 CAN总线简介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s)总线,最早是由德国Bosch公司开发用于局域网控制的总线技术。CAN总线采用传统的双线串行通信方式,具有诊断能力,抗电磁干扰,其最陕传输速率可达1 Mb·s-1,最长通信距离可达10 km(此时的传输速率大约为40 kb·s-1)。在CAN总线组成的局域网络中,通信节点之间不采用主从方式,而是具有总线访问优先权,通信方式灵活,可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及广播方式传输数据。 2 系统通信模块的硬件设计 CAN总线是由PCI9810-CAN适配卡提供,本文主要完成通信节点的设计。通信节点不仅可以和PC机进行信息交换,还可独立与其他各节点通信。微处理器在需要和主机或其它节点通信时,其通过P0口向SJA1000T的寄存器发送信息,再由PCA82C250把信息传递到CAN总线上。主机和其他通信节点判断接收报文的标识符,将对接收到的信息作相应的处理,从而实现通信功能,。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多微处理器间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结合CAN控制器的特点,对图1作简单介绍: (1)收发器PCA82C250的引脚8(Rs)有3种工作方式:高速,斜率控制和待机。斜率控制方式具有抗射频干扰的功能,所以采用47 kΩ的电阻连接引脚8,实现斜率控制方式。 (2)图1中应为两个高速光电耦合隔离器件6N137,由于6N137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不够,需要连接一个约390 Ω的上拉电阻,以增加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两个光电耦合隔离器件6N137的电源信号采用5 V的DC-DC隔离模块WRA0505P,以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3)收发器PCA82C250的CANH和CANL引脚各自由通过一个5 Ω的电阻与CAN总线相连,电阻起到一定的限流作用,保护PCA82C250免受CAN总线上的过流冲击。 (4)收发器PCA82C250的CANH和CANL引脚与电源地之间分别反接一个保护二极管和30 pF的电容,可以起到CAN总线的过压保护作用和过流冲击。 (5)CAN控制器SJA1000T输入方式有2种:Intel输入方式和Motorola输入方式。在此采用Intel输入方式,所以SJA1000T的MODE引脚接高电平。 (6)设计仅用到TX0和RX0引脚,根据SJA1000T 通信协议所要求的输入/输出逻辑电平关系,SJA1000T的TX1脚悬空,RX1引脚的电位必须维持在0.5 Vcc以上,所以在TX1引脚接上约6.8 kΩ和3.6 kΩ分压电阻。 (7)微处理器C51的引脚P2.7接CAN控制器SJA1000T的片选信号/CS,可知CAN控制器SJA1000T 的寄存器首地址为8000H。处理器C41和CAN控制器SJA1000T共用12 MHz的晶振,以提高通信速率。通过上述分析,设计的电路原理图,。 3 系统通信模块的软件设计通信模块的软件由3部分组成:初始化程序,发送程序和接受程序。仅这3部分程序,就能完成通信节点间信息的传递。要将CAN总线应用于更复杂的通信系统中,还要考虑CAN总线的错误处理,超载处理等功能和节点间的计算方法。由于每个通信节点都有自己的MCU,所以它们之间可以自由通信。通过CAN收发器PCA82C250的引脚CANH和CANL对总线输出,使总线表现“显性”,这时可发送信息。判断总线表现为“显性”时,就要为接受信息做好准备。3.1 CAN控制器SJA1000T初始化程序该程序首先进入复位状态,设置SJAl000T的模式寄存器MR为Basic CAN模式,验收码寄存器ACR和屏蔽码寄存器AMR,再设置定时器0和定时器1,输出控制寄存器OCR,

CAN总线故障检查方法

一、CAN总线简介 CAN总线即控制器局域网,为串行通信协议,能有效得支持具有很高安全等级得分布实时控制,在汽车电子行业中,使用CAN连接发动机控制单元,传感器,防刹车系统等等,其传输速度可达到1Mbit/S。 1、CAN总线数据生成 CAN总线得数据分为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模拟信号就是由传感器检测得到,并将得到得信号进行转换(A/D),变成数字信号,送给MCU,由MCU将生成得CAN报文发送到总线上。模拟信号一般显示在指针表上,如气压1,气压2等.数字信号相对简单,可直接由MC U接收,然后将报文发到CAN总线上,如发动机诊断,刹车片磨损等等,一般显示在仪表上. 2、CAN信号线 CAN传输得两条信号线被称为CAN_H 与CAN_L。通电状态:CAN_H(2、5V)、CAN_L(2、5V)或CAN_L(3、5V)、CAN_H(1、5V)断电状态:CAN_H、CAN_L之间应该有60~62欧电阻值,两个120欧分别在仪表模块与后控模块中,并联后就是60欧姆左右。 ?友情提示:用万用表就是测不准CAN_H或CAN_L电压得,因为通电后C AN线上得电压在不停变化,而万用表得响应速度很慢,所以测得得电压就是并不就是当前电压而就是电压得有效值。 3、唤醒线WAKEUP

CAN总线所有模块都有两个WAKEUP引脚,模块内部就是连接在一起得,前控模块为WAKEUP输出,其它模块为WAKEUP得输入,连线时总线各模块得WAKEUP都必须与前控连接在一起,当前控电源正常、钥匙1档(ACC档)开时,前控正常工作,WAKEUP输出(输出电压值约等于当前电源电压),总线其它模块收到WAKEUP信号,模块被唤醒,在电源正常得情况下,各模块开始工作。 二、线路与模块得基本检查 1、线路得基本检查分为输入与输出线路。 对输入线路得检查:首先,要找到输入得管脚(各种车得管脚定义不同);然后将输入得管脚与模块断开;最后对线路就是否有信号输入进行检查. 对输出线路得检查 首先,确定输出得线路就是否断线或搭铁。将管脚与模块断开后测量.然后就是测量线路就是否有输出.将模块与管脚连接后检查. 2、模块得基本检查包括对电源线、地线、唤醒线、CAN线得检查。 电源得检查:模块上一般有4根左右得电源线,在模块正常工作时,每个电源都应该有24 v得电压。 地线得检查:模块上一般都有2到3根地线,在模块工作时,这些地线都要与全车得地线接触良好. 唤醒线得检查:每个模块都要有1根唤醒线,在模块工作时有24v得电压。

CAN总线通信系统上位机通信软件设计

目次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2)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2 CAN总线协议分析 (3) 2.1 CAN-bus 规范V2.0 版本 (3) 2.2 CAN控制器SJA1000 (6) 2.3 本章小结 (6) 3 开发环境介绍 (6) 3.1 开发环境 (6) 3.2 CANUSB—Ⅰ/Ⅱ智能CAN接口卡 (7) 3.3 本章小结 (8) 4 CAN通信软件设计 (8) 4.1 驱动程序安装 (8) 4.2 CAN接口卡函数库说明 (8) 4.3 界面设计 (11) 4.4 软件功能实现 (16) 4.5 本章小结 (22) 5 测试及发布 (23) 5.1 软件功能测试 (23) 5.2 程序发布 (24) 5.3 本章小结 (27) 结论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1绪论 现场总线,就是应用于工业现场,采用总线方式连接多个设备,用于传输工业现场各种数据的一类通信系统[1]。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是现场总线的一个分支,因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性能价格比,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在工业过程监控设备的互连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工业界的广泛重视,并已被公认为几种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 1.1 研究背景 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及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已成为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中最具活力的一个分支,并取得了巨大进步。由于对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的高要求,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控制多元化,系统面向分散化,即负载分散、功能分散、危险分散和地域分散。分散式工业控制系统就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这类系统是以微型机为核心,将5C技术——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自动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显示技术)和Change(转换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它在适应范围、可扩展性、可维护性以及抗故障能力等方面,较之分散型仪表控制系统和集中型计算机控制系统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典型的分散式控制系统有现场设备、接口与计算设备以及通信设备组成,现场总线(Field bu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2]。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从19世纪发明汽车以来,人们就一直在乘坐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操控性方面不停地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车上的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这些电子设备大多是需要协同工作的,这就要求各部件之间能互相通信[1]。 为了解决汽车通信问题,CAN—bus应运而生,凭借可靠、实时、经济和灵活的特点,CAN总线很快在其他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工业控制领域更是如鱼得水。现在CAN—bus总线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现场总线之一,甚至引领着现场总线的发展。 工业控制系统涉及众多软、硬件模块,给程序的设计和调试带来一定难度。尤其作为上、下位机间联系纽带的CAN总线通信部分,一旦在整个系统运行期间发生问题,若没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和测试手段,将很难及时准确地找到并排除故障。同样,在控制系统的研制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故障和缩小故障范围,也应设计相应的测试

CAN总线的编码方式

对CAN总线的常见编码格式解析 我们在进行CAN总线的通讯设计过程中,对于通讯矩阵的建立,我们常常会选择一种编码方式,最常见的编码格式是Intel格式和Motorola格式。但是往往人们都是以一种习惯去选择,究竟两种格式具体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需要明白两种格式对信号是如何排布的,又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正确解析的。本篇文章就是作者根据在整理通讯矩阵和dbc文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的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见解,希望大家通过此篇文章对两种格式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们在设计初期,都会首先选择一种编码格式,这种选择大多都是根据设计者自己的习惯,具体Intel格式和Motorola格式哪个更有优势的问题,在这里没有区别。但是就使用者而言,需要对接收到数据帧进行正确的解析,否则就无法得到想要的信号。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两种格式的区别。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无论是Intel格式还是Motorola格式,在每个字节中,数据传输顺序都是从高位(msb)传向低位(lsb)。如下图所示。 byte x bit(8*x+7) bit(8*x) msb lsb 注:x=0,1,2,3 (7) 图1 一般主机厂设计人员在设计初期都会定义好字节的发送顺序,定义Byte0为LSB,Byte7为MSB。第一种情况:先发送Byte0,然后Byte1到Byte7;第二种情况:先发送Byte7,然后Byte6到Byte0。根据我了解到的大部分主机厂都会采取第一种发送方法,很少会采取后者。我们在用CANoe中的CANdb++编辑数据库时,肯定会用到如下图所示的编辑界面。

图2 结合工作中的出现的问题,有的网络设计者会在排布信号的时候出现误区。上图中用的是比较常规的排布方式,即位在字节中的索引是从右至左,还有一种是颠倒过来的,即从左至右。如下图所示。 图3 我们现在以第一种矩阵模式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主机厂在初期定义先发送LSB,再发送的MSB的形式,那么数据信号可以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发送,非常方便,接收器解析起来也比较容易。如果主机厂定义先发送MSB再发送LSB的形式,那样数据传输比较复杂,所以一般都不建议用这种方案。至于设计者常出现的错误我们在下文中会重点说明,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Intel 格式和Motorola格式在CANdb++中的区别。

逻辑分析仪在CAN总线开发中的应用

逻辑分析仪─从入门到精通讲座(11) 逻辑分析仪在CAN总线开发中的应用 1. 引言 作为一种串行通讯技术,CAN-bus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适应汽车控制网络化要求而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并已成为开放的国际标准通讯协议(ISO 11898),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专用的CAN分析仪价格昂贵,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逻辑分析仪的分析CAN总线的方法,不仅节省项目的资金,而且高效准确。一般的逻辑分析仪中没有CAN 总线分析插件,CAN总线信号解码只能采用人工分析方法,即根据协议中规定的关系等许多情况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式不仅要求分析人员对该CAN协议非常熟悉,而且数据量大,分析过程容易出错。本文采用了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的高性能LAB6052逻辑分析仪和示波器相结合的方法对CAN-bus进行分析调试。LAB6052逻辑分析仪的CAN-bus总线分析功能使得大多数开发人员可以很轻松的发现错误、调试硬件、加快开发进度,为高速度、高质量完成工程提供保障。 2. 测试原理 尽管CAN是差分信号,而逻辑分析仪只支持单端信号的测量,但是根据CAN的电平特性,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准确测量分析CAN总线数据的。 如图1所示CAN2.0B规范定义了两种互补的逻辑数值:“显性”和“隐性”,同时传送“显性”和“隐性”位时,总线结果值为“显性”。“显性”(“Daminant”)数值表示逻辑“0”,而“隐性”(“Recessive”)表示逻辑“1”。 在CAN规范中并未定义代表逻辑电平的物理状态(例如电压),iCAN网络使用符合ISO11898-2标准的电平信号,典型地,CAN总线为“隐性”(逻辑1)时,CAN_H和CAN_L 的电平为2.5V(电位差为0V);CAN总线为“显性”(逻辑0)时,CAN_H和CAN_L的电平分别是3.5V和1.5V(电位差为2V),如图1所示。 图 1 CAN协议逻辑数值 显而易见,当逻辑为1时CAN_L和CAN_H的差值为0,当逻辑为0时CAN_L和CAN_H

基于STC89C51的CAN总线点对点通信模块设计

基于STC89C51的CAN总线点对点通信模块设计 [导读]随着人们对总线对总线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总线上的系统数量越来越多,继而出现电路的复杂性提高、可靠性下降、成本增加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阐述了基于SJAl000的CAN总线通信模块的实现方法,该方法以PCA82C250作为通信模块的总线收发器,以SITA-l000作为网络控制器。并以STCSTC89C5l单片机来完成基于STC89C5l的CAN通信硬件设计。文章还就平台的初始化、模块的发送和接收进行了设计和分析。通过测试分析证明,该系统可以达到CAN的通信要求,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0 引言 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最底层的一种总线型拓扑网络,是可用做现场控制系统直接与所有受控设备节点串行相连的通信网络。在工业自动化方面,其控制的现场范围可以从一台家电设备到一个车间、一个工厂。一般情况下,受控设备和网络所处的环境可能很特殊,对信号的干扰往往也是多方面的。但要求控制则必须实时性很强,这就决定了现场总线有别于一般的网络特点。此外,由于现场总线的设备通常是标准化和功能模块化,因而还具有设计简单、易于重构等特点。 1 CAN总线概述 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络,最初是由德国Bosch公司为汽车检测和控制系统而设计的。与一般的通信总线相比,CAN总线的数据通信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其良好的性能及独特的设计,使CAN总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CAN总线本身的特点,其应用范围目前已不再局限于汽车行业,而向自动控制、航空航天、航海、过程工业、机械工业、纺织机械、农用机械、机器人、数控机床、医疗器械及传感器等领域发展。目前,CAN已经形成国际标准,并已被公认为几种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它的直线通信距离最大可以达到l Mbps/30m.其它的节点数目取决于总线驱动电路,目前可以达到110个。 2 CAN系统硬件设计 图1所示是基于CAN2.0B协议的CAN系统硬件框图,该系统包括电源模块、MCU部分、CAN控制器、光电耦合器、CAN收发器和RS232接口。硬件系统MCU采用STC89C5l,CAN控制器采用SJAl000,CAN收发器采用PCA82C250,光耦隔离采用6N137。

can总线分析仪kvaserlin产品详解

CAN总线分析仪Kvaser Linx 将Kvaser Linx连接到Kvaser 现场总线上,即可分析J1587、LIN、K-Line、SWC 或 LS 总线网络,其优越的兼容性、灵活性和可靠性,极大的方便了各种总线的分析,目前市场上尚只有Kvaser Linx J1587 ?Kvaser Linx LIN适用于LIN 2.0和LIN 1.x. ?Kvaser Linx J1587适用于 SAE J1587/1708. ?Kvaser Linx K-line适用于ISO 9141. ?Kvaser Linx SWC适用于SAE J2411, GMLAN. ?Kvaser Linx LS适用于ISO 11898-3 (故障容忍CAN). ?Kvaser Linx Analog I/O适用于从0到24伏的输入电压. 一般特点 ?塑模造的9针DSUB母连接器带大拇指螺钉 ?塑模造的9针DSUB公连接器 ?紧凑的塑料外壳 ?适用于Kvaser的高速CAN接口 ?特别适合于 Kvaser Memorator Professional, Kvaser USBcan Professional 产品版本 ?Kvaser Linx J1587 (Schedule for Item no. 00389-7) ?Kvaser Linx LIN (Schedule for Q1, 2007) ?Kvaser Linx K-line (Schedule for Q1, 2007) ?Kvaser Linx SWC (Schedule for Q1, 2007) Kvaser Linx LS (Schedule for Q1, 2007)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测试解决方案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测试解决方案 于CAN总线的汽车测试解决方案一、前言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汽车电子的价值含量迅速提高,针对汽车电子的测试技术也变的日益复杂,在全球化的汽车设计和生产的趋势下,中国本地的工程师越来越感觉到汽车电子测试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其中主要包括:(一)无法满足产品线不断更新的需求,并希望减少产品投放市场的周期。 1.汽车电子产品的日益更新,要求测试系统以最快的速度满足新的需求。而目前国外引进的专用测试系统往往升级周期较长,无法满足本地瞬息万变的产品测试需求。图1:基于PXI TestStand平台的测试系统 2.专业汽车电子厂商往往生产多个不同型号的同类产品,并根据订单、物流的条件,其生产计划经常发生变化。如果不同型号的产品都采用不同的测试设备,将会导致测试设备重复利用率过低,大大降低投资效率。 (二)目前汽车电子测试缺乏通用仪器的解决方案,如汽车音响及仪表盘的测试往往需要专门定制的仪器,而且这些仪器价格非常昂贵。 (三)本地的售后服务和及时的故障响应。测试生产线上一切以生产线的持续运行为最高目标,当中国工程师不能掌握

全面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时,就只能向国外的工程师求助,这样容易导致响应速度慢,且代价昂贵。 (四)复杂的汽车测试系统常常需要多种测量和控制任务的协同工作,一个用于集成的软硬件同步平台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二、支持CAN协议的柔性测试设备 20世纪80年代Bosch公司为解决汽车系统中各个电子单元之间的通信问题开发了CAN总线标准。这种串行总线用2 根或1根电线把汽车里的各个电子设备连接起来,相互可以传递信息。采用CAN总线避免了电子模块间大量繁复的连线,比如仪表板上车速、发动机转速、油量和发动机温度的指示就不需要连接不同的线缆到对应的传感器,而只需要接入CAN总线,就可以从总线上获取相应信息。CAN的卓越表现使汽车制造商们纷纷开发并使用基于CAN和数据采集 设备的测试系统。国际标准组织将CAN总线接纳为ISO 11898标准。NI公司在其标准虚拟仪器测试平台上推出CAN 控制器系列,支持多种CAN总线的协议,其中包括高速CAN、低速容错CAN和单线CAN。尤其是新推出的PXI-8464软 件可选类型的CAN控制器,可以让你不用更改硬件连接, 就适应各种CAN通信协议,同时既可以作为总线控制器, 又可以作总线通信分析仪,使得测试设备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适应柔性生产。

CAN单节点的自通信程序

/****************************************************************************** ******** 项目:基于CAN总线的自收发通信 说明:主程序部分 功能:外部按键每按下一次,计数值加一,同时计数值在数码管1、2上显示。 在计数值加一后,会使CAN总线上重新发送数据,此时接收端的计数值也同步更新显示 在数码管3、4上(为便于观察,接收显示的值比发送值大3)。 // CAN主要参数: PeliCAN模式,扩展帧EFF模式 // 29位标示码结构: // 发送数据结构:计数结果,0x02,0x03,0x04,0x05,0x06,0x07,0x08 // 接收数据结构: 待显示数据+其它7个字节的数据 // 本节点的接收代码寄存器值: 0x11,0x22,0x33,0x44 // 本节点的屏蔽代码寄存器值:0x00,0x00,0x00,0x00;可以接收本节点的数据 // 目的节点地址:0x11,0x22,0x33,0x44;可以被本节点接收 模块:can_self.c 作者:PIAE GROUP 注释修改者:特权 修改时间:08.6.17. ******************************************************************************* *******/ /***感谢PIAE工作组提供的源码,这里特权根据自己的编程习惯做了一些修改并添加详细注释***/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h" /////////////////////////////////////////////// //函数:inter0_key (外部中断INT0) //说明:INT0按键为计数按键 // 每按下一次键,计数值加一 //入口:按键中断 //返回:按键加一 /////////////////////////////////////////////// void inter0_key(void) interrupt 0 { EA = 0; //关闭中断 Txd_data++; //计数结果增1,即待发送的数据增1 TXD_flag = 1; //发送数据标志位置位,即重新发送数据以更新数码管的显示数值 EA = 1; //重新开启中断 } ///////////////////////////////////////////////

几种总线的总结之CAN 总线

CAN总线 CAN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的简称,是由研发和生产汽车电子产品著称的德国BOSCH公司开发了的,并最终成为国际标准(ISO118?8)。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在北美和西欧,CAN总线协议已经成为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工业控制局域网的标准总线,并且拥有以CAN为底层协议专为大型货车和重工机械车辆设计的J1939协议。近年来,其所具有的高可靠性和良好的错误检测能力受到重视,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环境温度恶劣、电磁辐射强和振动大的工业环境 基本概念 CAN 是Controller Area Network 的缩写(以下称为CAN),是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在当前的汽车产业中,出于对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低公害、低成本的要求,各种各样的电子控制系统被开发了出来。由于这些系统之间通信所用的数据类型及对可靠性的要求不尽相同,由多条总线构成的情况很多,线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为适应“减少线束的数量”、“通过多个LAN,进行大量数据的高速通信”的需要,1986 年德国电气商博世公司开发出面向汽车的CAN 通信协议。此后,CAN 通过ISO11898 及ISO11519 进行了标准化,现在在欧洲已是汽车网络的标准协议。现在,CAN 的高性能和可靠性已被认同,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船舶、医疗设备、工业设备等方面。现场总线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它的出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各节点之间实时、可靠的数据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编辑本段CAN总线优势 CAN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它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较之目前许多RS-485基于R线构建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而言, 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在以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网络各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实时性强 首先,CAN控制器工作于多主方式,网络中的各节点都可根据总线访问优先权(取决于报文标识符)采用无损结构的逐位仲裁的方式竞争向总线发送数据,且CAN协议废除了站地址编码,而代之以对通信数据进行编码,这可使不同的节点同时接收到相同的数据,这些特点使得CAN总线构成的网络各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实时性强,并且容易构成冗余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灵活性。而利用RS-485只能构成主从式结构系统,通信方式也只能以主站轮询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较差; 缩短了开发周期 CAN总线通过CAN收发器接口芯片82C250的两个输出端CANH和CANL与物理总线相连,而CANH端的状态只能是高电平或悬浮状态,CANL端只能是低电平或悬浮状态。这就保证不会在出现在RS-485网络中的现象,即当系统有错误,出现多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时,导致总线呈现短路,从而损坏某些节点的现象。而且CAN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关闭输出功能,以使总线上其他节点的操作不受影响,从而保证不会出现象在网络中,因个别节点出现问题,使得总线处于“死锁”状态。而且,CAN具有的完善的通信协议可由CAN

CAN总线分析仪运行 ECANTools软件时常见问题解答

CAN总线分析仪运行 ECANTools软件时常见问题解答 文档版本:2017/01/24

使用ECANTools或其他CAN总线应用软件时,弹出缺少“CHUSBDLL.dll”、“打开设备失败”、“启动设备失败”的处理方法。 一.问题现象描述 USBCAN分析仪是收发CAN总线原始数据必不可少的工具,很多人在使用USBCAN分析仪的时候,打开ECANTools或其他CAN总线应用软件时,会弹出“打开设备失败”、“启动设备失败”、缺少“CHUSBDLL.dll”。 图1 打开/启动设备失败 二.问题的排查和解决 以微波检测软件搭配上广成科技的硬件为例,打开设备失败问题用户可参考本文档找到打开设备失败的原因,接下来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排查和解决。 1.驱动问题 A.驱动未安装 通过查看计算机管理器,查看驱动是否安装成功。判断方法为:是否有名为USB CAN的设备。

图 1 驱动未安装 图 2 驱动已安装

B. 安装驱动 方法一:驱动未安装的用户,可以在广成科技USBCAN分析仪随货附带的光盘资料里,找到简易的安装包这种方法相比较于手动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广成科技分别提供32位和64位的安装包。 图3 找到驱动简易安装包 图4 安装成功 方法二:手动安装驱动,鼠标右键点击计算机,进入管理界面。找到左侧的设备管理器,点击右侧窗口中的“其他设备”。 图5 找到设备管理器

图6 USBCAN在设备管理器中的驱动名称(未安装上时) “其他设备”中的设备显示为黄色感叹号,鼠标右键点选“更新驱动程序软件”。 图7 手动查找计算机上驱动 选择“浏览计算机以查找驱动程序软件”。路径引导到广成科技光盘资料软件文件夹里,点击下一步即可完成驱动安装。安装完成后,设备管理器显示正常。

STM32的can总线实验心得要点

STM32的can总线实验心得 (一) 工业现场总线 CAN 的基本介绍以及 STM32 的 CAN 模块简介 首先通读手册中关于CAN的文档,必须精读。 STM32F10xxx 参考手册Rev7V3.pdf https://www.360docs.net/doc/aa11401390.html,/bbs/redirect.php?tid=255&goto=lastpost#lastpos t 需要精读的部分为 RCC 和 CAN 两个章节。 为什么需要精读 RCC 呢?因为我们将学习 CAN 的波特率的设置,将要使用到RCC 部分的设置,因此推荐大家先复习下这部分中的几个时钟。 关于 STM32 的 can 总线简单介绍 bxCAN 是基本扩展 CAN (Basic Extended CAN) 的缩写,它支持 CAN 协议 2.0A 和 2.0B 。它的设计目标是,以最小的 CPU 负荷来高效处理大量收到的报文。它也支持报文发送的优先级要求(优先级特性可软件配置)。 对于安全紧要的应用,bxCAN 提供所有支持时间触发通信模式所需的硬件功能。 主要特点 · 支持 CAN 协议 2.0A 和 2.0B 主动模式 · 波特率最高可达 1 兆位 / 秒 · 支持时间触发通信功能 发送 · 3 个发送邮箱 · 发送报文的优先级特性可软件配置 · 记录发送 SOF 时刻的时间戳 接收 · 3 级深度的2个接收 FIFO · 14 个位宽可变的过滤器组-由整个 CAN 共享 · 标识符列表 · FIFO 溢出处理方式可配置 · 记录接收 SOF 时刻的时间戳 可支持时间触发通信模式 · 禁止自动重传模式 · 16 位自由运行定时器 · 定时器分辨率可配置 · 可在最后 2 个数据字节发送时间戳 管理 · 中断可屏蔽

CAN 总线通信原理分析

CAN总线通信原理分析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即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在工业控制、医疗电子、家用电器及传感器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文献中针对CAN总线协议分析的文章主要是针对CAN协议的帧结构以或位时序特性进行分析,如文献鲜有从通信的角度对CAN总线协议进行分析,鲜有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对CAN总线的通信机制进行深入分 析的文章。 1 CAN应用特性及结构构成 CAN总线协议具有两个国际标准,分别是ISO11898和ISO11519。其中,IS011898是通信速率为125 kbps~1Mbps的高速CAN通信标准,属于闭环总线,总线最大长度为40 m/1Mbps。ISO11519定义了通信速率为10~125kbps的低速CAN通信标准,属于开环总线,最大长度为1 km/40kbps。由于电气特性限制,即总线分布电容和分布电阻对总线波形的影响,CAN总线上最大节点数目为110个。对于应用工程师,只需正确配置收发端 的波特率和位参数即可实现收发节点的数据同步。通过CAN控制器硬件对报文的标示符滤波即可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及全局广播等几种方式传送接收数据。同时,由于CAN报文采用短帧结构,并且每帧均包含CRC校验部分,保证了数据出错率极低。CAN总线在工 程应用中结构构成如图1所示。 系统实现中的CAN应用层、操作系统(在无操作系统的应用中以后台程序实现)及驱动程序共同实现了ISO参考模型中的应用层功能。其中,CAN应用层定义ID分组、发送数据装包、接收数据处理以及应用层总线安全监测;操作系统/后台程序用于在CAN中断到达后调度CAN驱动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驱动程序包括初始化(控制器工作状态设置、波特率设置、验收滤波器配置)、收发驱动及异常处理程序。 对于传输介质层,需要根据环境干扰噪声、总线长度等来确定。在强干扰噪声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屏蔽线;由于分布电容造成的总线波形失真及分布电阻造成的总线电平的衰减,总线长度需要考虑采用的传输介质的分布电阻和分布电容特性;同时,若采用高速总线还需通过实验确定总线的匹配电阻值。 对于CAN驱动层和应用层,驱动程序包括CAN初始化(包括硬件使能、波特率设置、控制器工作模式设置及验收滤波器ID表配置)、收/发驱动并向上层提供接口函数,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验收滤波器的ID表配置需要根据应用层对系统ID的分组来进行;CAN应用层 根据总线上各节点之间的数据收发关系进行数据包的ID分组、发送数据装包、接收数据处

USBCAN CANalyst II分析仪 产品说明书

USB-CAN(CANalyst-II分析仪) 产品说明书 说明书版本:V2.00 更新日期:2015.07.01

目录 第一章产品简介 (1) 1.1 概述 (1) 1.2 性能与技术指标 (1) 1.3 典型应用 (2) 1.4 产品销售清单 (3) 1.5 技术支持与服务 (3) 1.6 产品选型 (3) 第二章外形与接口描述 (4) 2.1 外观与接口 (4) 2.2 信号定义 (5) 2.3 出厂配置 (6) 第三章安装USB_CAN Tool软件 (7) 3.1 驱动程序安装 (7) 3.2 USB-CAN Tool软件 (18) 3.3 软件操作与功能介绍 (21) 3.4 自发自收测试 (23) 3.5 多个USB-CAN设备同时使用 (24) 第四章附录 (25) 4.1 CAN2.0B标准帧格式. (25) 4.2 CAN2.0B扩展帧格式 (26)

第一章产品简介 1.1 概述 USBCAN-2(A/C)总线适配器是带有USB2.0接口和2路CAN接口的CAN总线适配器。 CANalyst-II分析仪是带有USB2.0接口和2路CAN接口的CAN分析仪,具备CAN总线协议分析功能,支持SAE J1939、DeviceNet、CANopen、iCAN以及自定义高层协议分析功能,兼容周立功的CANPro软件。 USBCAN总线适配器/CANalyst-II分析仪可以被作为一个标准的CAN节点,是CAN总线产品开发、CAN总线设备测试、数据分析的强大工具。采用该接口适配器,PC可以通过USB 接口连接一个标准CAN网络,应用于构建现场总线测试实验室、工业控制、智能楼宇、汽车电子等领域中,进行数据处理、数据采集、数据通讯。同时,USBCAN/CANalyst-II分析仪具有体积小、方便安装等特点,也是便携式系统用户的最佳选择。 USBCAN-2A接口适配器设备,CAN总线未隔离,由USB直接供电。 USBCAN-2C接口适配器设备,CAN总线电路采用独立的隔离DC-DC电源模块、高速磁藕隔离模块进行电气隔离,使该接口适配器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了系统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可靠性。(USB与CAN之间隔离,CAN1与CAN2之间未隔离) CANalyst-II分析仪,USB、CAN1、CAN2三端之间完全隔离。 产品可以利用厂家提供的USB_CAN TOOL工具软件,直接进行CAN总线的配置,发送和接收。用户也可以参考提供的DLL动态连接库,C++Builder、C#、VC、VB、https://www.360docs.net/doc/aa11401390.html,、Delphi、LABVIEW、LabWindows/CVI例程编写自己的应用程序,方便的开发出CAN系统应用软件产品。 利用USBCAN / CANalyst-II分析仪进行二次开发时,您完全不需要了解复杂的USB接口通讯协议。 1.2 性能与技术指标 ●USB与CAN总线的协议转换; ●USBCAN-2(A/C)具备2个通道CAN接口; ●CANalyst-II分析仪具备2个通道CAN接口; ●USB接口支持USB2.0,兼容USB1.1; ●支持CAN2.0A和CAN2.0B协议,支持标准帧和扩展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