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科版_地球上的水循环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 (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 (新版)教科版

第四节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2.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3.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4.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3.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多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和物态变化.4.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5.尝试对环境问题(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奇妙现象.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水的三态变化的模拟情景.【教学难点】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教学突破】从生活现象入手,从感性认识出发,引导学生设计好模拟云和雨的小实验,并认真观察水的物态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与体会,根据物质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来确定水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从而认识物态变化的名称.【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图片等.学生准备:预习新课.┃教学过程设计┃生: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冰冻的衣服变干.生: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霜、雪的形成.用图5—4—1的形式小结,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水的物态变化.(4)问题: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地球上的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5)阅读教材,并让学生列举产生水资源危机的种种原因,如:①地球上的水97.2%是海洋咸水接利用的淡水不到0.03%;②人类对水资源的过量使用超过了水资源自然更新的速度;③生产、生活对水体的【板书设计】第四节地球上的水循环1.多姿多态的水2.地球上的水循环3.来自极地的报告【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属于了解的内容,因此教学是主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有些知识学生并没有接触到,因此主要采取向学生介绍的方式.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从而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5章 地球上的水循环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5章  地球上的水循环
JK版 八年级上
第五章 物态变化
第4节 地球上的水循环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固;气;气;固
7 汽化
2A
8A
3D
9 2.7;25
4A
10 汽化;液化
5D 6 升华;放出
11 B 12 B
答案呈现
习题链接
13 A
19 D
14 C
15 融化
16 吸取
17 升华;凝华;融化
18 见习题
答案呈现
课堂导练
D.通过水循环示意图可知,自然界中的水总量不变, 不必勤俭
【点拨】云的形成过程中有液化现象产生,需要放出 热量,A正确;雨在形成的过程中可能有融化现象产 生,B错误;使气体液化可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也 可以采用紧缩体积的方法,C错误;通过水循环示意图 可知,
课堂导练
自然界中的水总量不变,但是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 源很少,人类在消耗水资源的同时,还造成了污染, 导致水资源危机,D错误。
课后训练
19.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 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 ,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 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 ”,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课后训练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课后训练
17.【中考•枣庄】随着科技的发展,“呼风唤雨”已成为现 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 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升__华____,使空气温度急 剧降落,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凝__华___成小冰粒,冰粒 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_融__化___成 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4地球上的水循环 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4地球上的水循环 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4地球上的水循环练习一、单选题1.以下现象放热的是()A. 冰雪消融B. 樟脑丸变小C. 水沸腾D. 霜的形成2.下列所描述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铁块熔成铁水B. 湿衣服晾干C. 河水结成冰D. 沸水上方出现“白气”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露的形成B. 霜的形成C. 冰的形成D. 冰的熔化4.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B. 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C. 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D. 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5.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 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放出热量C. 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6.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太阳光使海洋中的水温上升到100℃以后变成水蒸气上升B. 在高空水蒸气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可能会降雨C. 温度降低到0℃以下才会凝结成小水滴D. 降雪的时候,空气中一定没有水蒸气7.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飞机向云层里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顺序是()A. 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熔化B. 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熔化C. 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液化D. 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液化8.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A. B. C. D.9.2016年4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岳阳是一座可以“深呼吸”的城市,水是岳阳的最大的生态优势,水是人类的好朋友.下列关于水说法正确的是()A. 烧开水冒“白气”是水的气态B. 温度达到100℃时水就沸腾C. 水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10.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规律的是()A. 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 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 在发烧的病人身上擦酒精以缓解症状D. 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11.水从海洋到陆地的大循环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 液化B. 汽化C. 先液化后汽化D. 先汽化后液化12.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是冰的熔化形成的,这个过程中要吸收热量.B. 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C. 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冬天,窗玻璃的内侧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13.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A. 蒸发B. 径流C. 水汽输送D. 太阳辐射二、填空题14.“苍峡雷鸣”是莱芜八景之一.每逢雨季,那飞泻的瀑布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可闻数里.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瀑布四周雾气缭绕,“雾气”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15.如图是水的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是 ________,同时伴随着 ________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 ________,同时伴随着放热.16.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物态变化第5节跨学科实践地球上的水循环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物态变化第5节跨学科实践地球上的水循环
教科版 八年级上
第5章
第5节
物态变化
跨学科实践:地球上的水循环
CONTENTS


01
知识巩固练
02
情境迁移练
03
物理思维练
知识巩固练
知识点1 多姿多态的水
1. [2024·商洛期末]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
化。下面是“水”的几条转化路线:①水→冰→水蒸气;
②冰→水→水蒸气;③水蒸气→水→冰;④水蒸气→冰→
明显感觉到金属盘的温度升高,说明水蒸气液化要放热,蒸
馒头就是利用水蒸气液化放热使馒头蒸熟的。
返回
1
2
3
4
5
6
7
8
9
物理思维练
9. [项目化学习]学习小组在学校科技比赛中选择“人工
增雨”模型进行研究。下面是项目研究的实施过程,
回答问题。
【项目分解】
(1)查阅资料;(2)项目设计;(3)调试与评估。
冰珠和雹都是固体,雹不可能是小冰球凝华形成的,故D
错误。
【答案】 B
返回
1
2
3
4
5
6
7
8
9
情境迁移练
7. 图中的A、B、C、D、E、F分别表示一种物态变化,下列
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夏
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③冬天,
河面上结了一层冰;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最
与冷空气接触,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是液化现
象,故B正确;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由液态的小水珠
变成固态的小冰粒,是凝固现象,故C正确;小冰晶是固
态,雨是液态,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故D错

4. 地球上的水循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4. 地球上的水循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4. 地球上的水循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掌握水循环的各种方式及其影响;3.掌握太阳能对水循环的作用。

2. 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水循环的各种方式;2.能够分析水循环对地球环境的影响;3.能够应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积极保护水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节约用水,防止水的浪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2.太阳能对水循环的作用。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复杂性,并掌握一定的科学分析能力;2.让学生意识到水循环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应的节约用水技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引入话题:从身边的水开始,问学生:水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水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引发学生思考;2.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形成、分布和循环的?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2. 讲解环节2.1 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1.讲解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水从海洋、湖泊、河流、土壤等地方蒸发,形成水蒸气,升往高空凝结成云,云团接触到凉爽的空气后会下降,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或冰晶,降落在地面上,形成雨、雪或露水等。

2.引导学生分析和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如湿度、降雨、水汽、云等),同时让学生再次理解和确认水循环的过程。

2.2 太阳能对水循环的作用1.讲解太阳能对水循环的作用: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中,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驱动了水的蒸发和降落过程;2.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能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补充太阳能的其他重要作用(如光合作用)。

3. 演示环节1.演示水循环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其中的相关变化;2.让学生自主进行模型制作,并在过程中加深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4. 课堂互动1.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哪些现象是水循环的表现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2.进行案例分析:建议以城市化进程加快,在水资源稀缺的大城市中,如何更好地节约用水,并防止水的浪费?5. 教学总结与提高1.总结重点、难点内容和相关要点;2.督促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并提醒学生珍惜和节约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循环ppt课件1

地球上的水循环ppt课件1

冰山上的积雪 ,直 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 空。
云中的小水滴长 大到一定程度后, 向地面降落,这 就是雨。
江河湖海、土 壤、植物中的 水通过______ 变成水蒸气, 升入天空。
积雪 后变
成水,汇入江
河。
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
成小水滴,有的 小冰晶,
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
6. 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哪 个?( D)
A.冬天水结成冰 露珠
B.春天树叶上有
C.秋天的早晨有雾 里有霜
D.冰箱冷贮室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5.4地球上的水循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质教学课件

5.4地球上的水循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质教学课件

熔化


凝固
地球上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阳光照射下,海
洋、陆地上的水蒸发成 水蒸气 ,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 成小水滴 或凝华成小冰晶 ,随风流动在高空聚集成云 , 通过雨 、雪 或冰雹等降水落到海洋、陆地,然后又到
蒸发大气中,开始了新的循环。
三、地球上 水的分布:

海水
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W=Pt=114000W×10s=1.14×106J
3、使荧光物质产生荧光
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一种能自动把放射微粒计数出来的仪器,利用了射线的电离本领。
3、折射的现象:①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②筷子在水
2、观察与思考: (1)、给烧杯加热的过程中,你 在杯口盘子底面看到了什么?
(2)、烧杯上方出现的朦胧 “白雾”是“水蒸气”吗?
(3)、水是怎样“跑”到上边 去的?水“跑”到盘子上的 过程中水的状态有变化吗? 可能是什么变化?
物态变化
物质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的过程
早上经常可以看到荷叶 上都有许多露珠,可到 中午就不见了,它们去 哪了呢?
第五章 物态变化
§4·地球上的水循环
水覆盖着地球约70%的表面



“雾凇”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功率——瓦特(W)
D.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答案】A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应用:重垂线
式中c是真空中的光速,m是物体的质量,E是物体的能量。

教科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物理上册地球上的水循环_课件1

教科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物理上册地球上的水循环_课件1

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
新知探究
2




由于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当

夜晚温度下降,水蒸气 液化 成为小水滴,一部分 附着在大气粉尘上形成雾,一部分附着在花草树叶上
形成露。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
新知探究
3




由于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
夜晚,气温急剧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地面附近
在这种人工降雨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B )。
A.a,c
B.a,d,f
C.b,c
D.e
•谢 谢
一、多姿多态的水
想一想:你知道碘的升华和凝华么?
酒精灯加热碘,发生升华,生成碘蒸气,碘 蒸气遇到盛有冷水的烧瓶,发生凝华,生成碘。
新知探究
一、多姿多态的水
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升华现象?
樟脑丸由固态升华变成气态
新知探究
一、多姿多态的水
讨论交流:为什么南极的空气很湿润?
冰雪可以升华成水蒸气
新知探究

海水


淡水
冰河、冰川 地
球 上
江河、湖泊
的 淡
地下河

大气水
97.3% 2.7 % 2.15 % 0.017 % 0.625 % 0.001 %
新知探究
水是生命之 源,请节约 用水。
本课小结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一、升华和凝华 物质由固态变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 物质由气态变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放热;
熔化液化4雨的形成新知探究二地球上的水循环由于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形成大量的水蒸气当水蒸气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时高空水蒸气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聚集在一起形成雪片或者雪团降落下来这就是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