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文/ 张智 亮
‘ ) 年 以来, 、 7 0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
降温, 美联储加息压力增加, 以往 红极一时的次级抵押贷款 日益陷入危机 。
2 0 年 第一季 度, 07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银
G DP的 4 %。显然 ,如果出 口增长速 度 0
荡 ,但潜在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
联 系前面对近 期金融危机的共性 原
因剖析 ,可 带给我 国的启示有 : 第一 ,在竭 尽全力保持经济 高速增 长的同时 ,政府 、央行要不断 完善 金融
体系, 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监管与整顿 , 降
低银行坏账率 ,保证股市健康发展 。在 积极引进外资的 同时 ,注意保持合理 外
期 ,加入 WT O溶入世 界经济一体化后 ,
国有商业银行先后撤消了 2 0 0个机构 10 和 10 0多家县级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秩 7
序有所好转 , 初步建立 了由货 币市场 、 证
险产生机制 和影响力 住房 市场具有明显 的周期性和高风
我 国防 范金 融危 机 的对策
造的繁荣和昌盛 。“ 前车覆 , 后车诫” 以 , 司保留 、撤并 、改组的全面整顿 ,四家 ( ) 一 重视和研究住房会融市场 的风
上这些经济改革颇具有发展势头 的国家 , 近来在经济发 展道路 上先 后 “ 翻车 ”的 教 i深刻 。我 国 目前 正处 于经济改革时 儿 1
球性的行业危机 所遭受的损失也让 中国
的金融行业 如履 薄冰 。 根据美国财务部
率 、股市狂跌 , 银行倒闭 ,生产停滞 , 其
危害不亚于一场 大规模 的 自然灾害 ,它 完全可能一下子摧毁 人民几十年奋斗创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启示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急剧动荡引发的风暴。
这一风暴迅速席卷全球,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次贷市场法律制度上存在着许多缺陷,如金融监管机构的不统一性、信用评级机构的倾向性、结构性信贷工具的不透明性、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不完整性等问题。
此此金融危机必将引起全球金融监管机构的重现审视:以前的法律制度的缺陷在哪里?怎样处理金融安全和效率两者的关系?一、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背景所谓的次贷,即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 Mortgage),指贷款机构(主要是银行)向信用记录较差的客户发放的贷款。
在本次危机中,特指次级房屋抵押贷款。
在美国的信用体系下,无信用记录的或者信用记录较差的客户一般很难从正常的渠道贷款,他们只能从次级贷款市场寻求贷款。
前几年,美国楼市火热的时候,很多银行或按揭公司为扩张业务,获得更高的报酬,纷纷介入房贷业务[1] 由于该种贷款的信用级别的要求低于普通优惠贷款,其利息比较高,因此其内在的风险也就相应高于普通贷款。
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不仅使美国的经济遭受重创,而且也是许多低收入人群无家可归,于是“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拥有一个家”,称为美国住房政策的基本目标,并写进了1949年通过的《住房法案》的序言中[2] 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国联邦和州政府不仅通过公共住房信贷、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人们购房,通过公共住房、住房券等政策让中低收入人群能够租得起房子,甚至还通过合作建房和公有住房等途径来解决国民的住房问题。
[3] 在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政府调整了住房政策,由以往的售、租、合作和共有住房等多种措施并举转向以售为主。
这一时期,美国的住宅商品化的程度很高,私人拥有住宅约占98.5%。
自美国的网络经济的泡沫破灭和“9.11”事件后,为刺激经济增长,防止经济衰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不断地降息,使联邦的基金利率降到了1%,同时鼓励中低收入者买房。
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一、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是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由“次贷危机”引发。
在美国,银行给信誉等级极低的借款人提供吸引人的贷款,通过将此类贷款打包并转售给巨头投资银行等方式转移债务风险,使得风险最终传递给所有金融机构和全球市场。
因而,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大量债务违约、市场崩溃、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等问题。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冲击1.贸易受挫金融危机使得全球贸易遭受严重冲击,中国的出口贸易也难以幸免。
其次,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国内市场需求急剧下降,从而导致中国商品的出口市场受到巨大冲击,中国的对外出口呈现下行趋势。
2.外资流出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资金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国外的投资人更容易平衡自己的投资组合,从而导致外汇流出。
对此,中国不时利用外汇储备等政策对冲这一风险,以确保资本的稳定流入。
3.股市变动全球金融危机也导致各国股市的大幅波动。
中国的股市同样受到了影响,A股市场的崩溃导致了投资人的恐慌,从而暴露出中国股市高估值的弱点。
4.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财经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虽然中国政府在危机时期扩大了国内需求、减轻了企业的税负、大幅度提高了出口鼓励政策的效率等措施,但是由于中国加入WTO后,出口和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了重要作用,进口和消费贡献相对较小,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评估。
三、中国面对金融危机的措施1.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为保护国内银行和企业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其中,央行通过降低银行公开市场操作(OMO)利率,引导银行扩大信贷,从而缓解流动性不足,享受受低利率的贷款。
此外,中央银行还利用各种政策工具来支持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稳定。
2.扩大国内需求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口下降,为了弥补这一损失,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国内需求的扩大力度。
美国金融危机及对我国经济的启示

于新 的 “ 款并 证 券化 ” (r ia — 贷 oin t g e
t dsiue o ir t)商业模式。 由此开始 ,美 — tb 国的住宅贷款市场出现了一级市场和二 级市场 。在一级市场上 ,借款者申请 贷
何 责 任 ,这种 不 对称 的激 励机 制 进一 步刺激 了一级市场扩 张。 在二级市场上 ,对拥有 巨额资金的 最终投资者来说 ,长期低利率使得 国债 和公司债等传统投资对象的收益率在低 位徘徊 ,信用评级较高但收益也相对较 高的证 券化产品 ,由此成为这些投资者 尤其是对 冲基金 竞相追 逐的投 资对象 。 投资者 对次贷相关产品的追捧推动了投 资银行迅速 回笼资金 ,也就意味着 ,抵
起 了世 界 各 国政 府 和人 民 的忧 虑 。
丰等。它们从一级贷款商那里购买源自了住 宅抵 押贷款 债权 ,并对 其进 行证券化处
理。它们 将住房抵押资产 ( B ) 与其 M S 他资产的现金 流混 在一起 ,做成 资产抵 押证券 ( B )后 ,再 出售 给最终投 资 AS 者 。购 买 证券 化产 品的投 资者 种 类很 多,大多是实力较大 的金融机构 ,其 巾 有稳健型 的商业银行 、保险公 司、养 老 基金等 ,也有追求高收益 、高风 险的对
瑁
款 ,得 到 资金 和住 房 ,贷款 者 发放 贷
款 ,得到作为抵押的住 房合 约和预期的 还款现金流。贷款 者主要是一些专 门从
珊 ÷ 葡
事住房贷款的金融机构 如 N w C nuy e et r
公 司等 ,并 占有一 半以上 的市场份 额。 此外 ,商业银行 、储蓄银行 、信用合作 组织 、保 险公 司与房屋贷款相关 的政府 机构 ,还有一些住宅专业公司本身是商
冲基金 ,投资者 的地域范 围则是 以美 国
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中中国经济的影响

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入2008年9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再起,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机,旷日持久的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严峻的世纪性金融危机。
全球各国政府相继或联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支持,除直接对金融机构的接管以及通过货币政策大量注入流动性以外,还涉及一些制度调整方面的内容,将可能给全球未来的金融发展造成一些长远的影响。
目前,金融危机已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2008年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下行风险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
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2%,发达经济体经济2009年将下降0.3%,其中,美国经济将负增长0.7%,欧元区两个主要经济体德国和法国将分别负增长0.8%和0.5%。
全球经济落入寒冬,中国经济也难独善其身。
11月CPI同比涨幅从10月的4%回落至2.4%,低于市场预测的3%,经季节性调整后的月环比涨幅由-0.1%降至-0.7%。
11月PPI同比涨幅从10月份的6.6%降至2%,低于市场预测的4.4%,月环比涨幅从10月份的-1.6%大幅降至-3.1%。
11月CPI和PPI涨幅低于预期,凸显了宏观经济的严峻性。
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大量外国资本外流,造成短期内流动资金不足,导致过高的有形资产价格无法维持,如房地产价格,钢铁价格等等,目前大量的房地产商已无法坚持下去,通过相关媒体频频发出救市信号,由于我国的经济已经被房地产与汽车行业绑定,所以某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来扶持摇摇欲坠的房市。
2,通货膨胀,物价走高,政府只能通过物价管制来控制物价(CPI-物价指数),但是对物价影响巨大的原材料价格-即(PPI)确居高不下,没办法,中国已经失去了国际市场上涨原材料的定价权,如何丧失的这个以后说,如:(大豆,铁矿石,原油,大米,等等),此外由于美元的继续贬值,直接导致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大幅走高,看看现在黄金的价格就知道了。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

元 , 占集 团 总 资 产 的00 9 .1%, 占 集 互 脱 节 。现 阶 段我 国金 融创 新 和 衍生 面 I 临的升 值 压力 越 来越 大 ,国 际上 许
团净资产 的02%。据统计 ,我国工 产 品极其有限 ,但是我国应该防微杜 多游 资以套利为 目的涌人 国内金融市 . 9 行 、 中行 、建行 、交 行 、招 行 、中 渐 ,最基 本 的 方法 是 在金 融 监 管 的基 场 ,产生了流动性过剩 的问题。与 国 信 、兴业 等7 家上市银行 持有 雷曼相 础上 ,打好实体经济的基础 ,促进产 际 上历 次 金融 危 机 相似 ,这 些 流动 性
重 较 小 ,对 各 商业 银 行 的利 润影 响较 提 升金 融 机构 的 竞争 力 ,不 至于 被 市 机 。 ( )我 国房地产等 资产价格高 2 场 淘汰 ,金融 创新 是 金 融发 展 的必 然 估 ,房市 存 在泡 沫 。现 阶段 我 国房 地 小。
2美 国金 融危 机 导致 我 国的 出 口 趋 势 ,它对 金 融 监管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产等资产价格大 幅快速上涨 ,过多 的 . 额 减 少 ,商品 积 压 ,经 济 增 长放 缓 。 求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不在于金融 资 金追 逐 有 限 的房 地产 ,正 在逐 步 制 美 国经 济 总 量 占世界 的2 %,是 世 界 创新本身 ,而在于创新过度 ,监管缺 造泡沫 ,许多富豪凭借手中的资金炒 8 经济 的晴雨 表 。此次 危 机不 可 避 免地 失 不到 位 。我 国现 阶段 虽 然金 融 市 场 房 ,普通 老 百姓 贷 款炒 房 ,房地 产 投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定 的消 极影 响 , 目前 这 种 消极 影 响 联系加强 ,任何 国家必须融人世界金 上 跋 涉 ,贫 富 差距 越 来 越大 ,成 为影 已经显 示 。另 外 ,此 次 金 融动 荡 会影 融体系中才能得到发展。但是 ,国际 响我 国 社 会 稳 定 的隐 患 。 ( )我 国 4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近三十年来,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危机之一是美国次贷危机。
该危机的影响范围之广以及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深远影响,使得我们有必要对其成因和对我国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以总结经验教训并提供启示。
第一章:次贷危机的成因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房地产市场,它可以追溯到2000年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降低利率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的做法。
低利率环境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同时刺激了购房需求,使得房价快速上涨。
银行纷纷发放房屋抵押贷款,包括高风险的次贷贷款。
其次,次贷贷款的合并和转售导致了金融市场的混乱。
抵押贷款交易被打包成抵押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MBS)并出售给投资者。
金融机构将高风险抵押贷款混合到低风险MBS中,使得投资者无法准确评估这些复杂的金融产品的风险。
同时,信誉评级机构对这些抵押贷款的评级存在严重问题,高风险自然得到低风险的评级,误导了投资者。
最后,危机加速的另一个原因是金融监管的缺失。
监管机构未能有效控制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能力。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衍生品市场进行对冲和保险,但是监管机构对这些市场的监管存在漏洞。
此外,监管机构未能有效监督金融机构的杠杆和流动性风险,导致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增加。
第二章: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增长、金融市场和外贸。
首先,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致使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我国股市和货币市场受到冲击,进一步加大了我国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此外,我们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影响,导致信贷紧缩和资金链断裂。
其次,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市场造成了重大冲击。
全球需求的下降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使得国际贸易活动受到了压力。
我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导致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工厂关停和裁员现象普遍,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稳定。
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及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向全球蔓延,造成世界经济形势的剧烈动荡。
次贷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导致大批银行、保险公司破产,在世界各国央行的强势注资下,大批公司才得以苟延残喘。
一、次贷危机简介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1)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首先,美国次贷危机造成了中国众多投资银行的巨额损失。
此外,美国次贷危机也对中国股市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一种可能是由于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投机性资金会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投资风险进行重新估计,撤资回国,以缓解流动性和融资危机,这样势必会造成中国面临经济的瞬间停滞和输入型通货膨胀;另一种可能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会成为国际游资的安全避风港,进而加速热钱流入影响国内正常经济秩序。
(2)次贷危机对我国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会导致美国经济和美元下滑,必然也会对主要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当前,中国外贸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在内外部压力下,我们必须在急速升值和稳步小幅升值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这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次贷危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有可能通过外贸渠道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由于中国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美国次贷危机将会通过降低美国国内消费需求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另一方面,美元的持续下跌导致了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以加工贸易为特点的中国企业会构成极大压力。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和经济宏观增长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
(4)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由于我国土地出让制度不够完善,市场上投机炒作成风,我国房价不断上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金融危机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篇一: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虽然我国在金融危机中遭受的损失不大,但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越演越烈,大有受其影响更深的趋势。因此本文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分析 首先,信贷结构产品的回报率是高度非线性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人是信用分在620分以下的低收入者,这部分人的住房抵押贷款占到了美国整个住房贷款市场的13%到25%。次级抵押贷款客户的首付为零,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利率要高出2%-3%。在房地产处于繁荣时期,这种贷款方式不会出现问题。关键是金融系统具有“过度顺周期性”,在美国经济处于下行趋势时,次级抵押贷款人经济状况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上升,次贷危机已呈雏型。 其次,金融衍生产品的高度复杂化。美国金融机构对这种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进行产品设计,以次级贷款为基础,把低收入阶层买房的这种债券进行证券化处理,形成从抵押贷款到MBS产品,从MBS产品到CDO产品的多次衍生。以次级贷款为基础的金融产品每经过一次衍生,其复杂性就进一步增加,偏离实体经济也就越远,其风险也就越大。在从贷款的发放到最终的投资者之间的流通阶段,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其影响将会波及到其后的其他各个链条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 第三,监管不力。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再一个原因是美国金融部门没有予以及时监管以及监管工具的缺失。当次级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在美国蓬勃发展时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贷款标准的放松,但美联储并没有及时进行规范。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市场进行干预,而此时住房市场需求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加剧了次贷危机的形成。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对我国对外金融投资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金融业的冲击,主要是指对银行,保险公司,中投公司和国家政策之类的影响。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国内银行业的主要影响在于它们所持有的按揭证券化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从各银行的公开数据来看,中国银行是拥有美国按揭信贷证券化产品数量最多的国内银行,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及其子公司发 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总风险敞口为1.29亿美元。由于与金融危机相关的风险尚未完全的释放,此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银行业仍然产生了巨大影响。 根据普益财富统计,截至2008年11月28日,正在运行的253款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中,正收益的仅有4款。11月份,国内34家商业银行(包括28家中资银行和6家外资银行)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477款,银行理财产品以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为主,市场占比为60.59%;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发行继续低迷,市场占比仅有6.71%。由于目前的QDII主要投资美国市场以及香港市场,美国的金融危机必然影响到香港市场,直接引发中国各类投资资产的价格下挫,导致QDII基金净值缩水。据普益财富统计,中资银行正在运行的46款QDII理财产品中,正收益的仅有3款,其余43款均为负收益,亏损面达93.48%。亏损超过50%的有17款,其中8款产品累计亏损超过60%。 从国别看,2008年前三季度,我对美国出口增长11.2%,比去年同期回落 4.6个百分点;对以转口贸易为主的香港地区出口仅增长8.9%,回落12.7个百分点;8、9月份对欧盟出口增速也由前7个月累计27.1%分别回落到22%和20.8%。 (二)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外向型经济占主导的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相当高,2007年已经达到37.5%。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外部环境的恶化必然导致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的生存困难,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个百分点。 (三)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1.对房地产的影响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的波动。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资金和心理两个方面来分析。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出现净亏损和资金周转不灵等情况。以高盛、摩根斯坦利为代表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出售他们在中国购买的房地产。受恐慌情绪影响,我国房产业的成交量持续下滑、空房率持续增加,导致开发商现金流遭遇困境,新的房地产项目投资减少,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也大大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8.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8.8%;商品房销售额19261亿元,同比下降1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下降20.6%。 2.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西方股票市场的大幅跌落带动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更大幅度跌落。中国2008年的股市从6124一路下跌到1664跌幅高达75%,初步估计市值蒸发了20多万亿,平均每天每个股民损失3800多元,平均每个股民总损失超过38万元。与欧美股市相比中国股市波动性更大。中国的股市和世界的股市既有同步性也有不一致性。中国股市基本上是自成体系的股市,受各种限制比较多,但基本上主要受国内GDP增长速度、利率水平、公司业绩、流动性和股民信心等因素影响。从整体上看,美国金融危机下各国股市严重下跌对中国股市的下跌起着主要的作用,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放缓,投资者对中国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势和发展也带有点不确定性,从而影响股票价格。 三、结论和启示 金融危机的形成以及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却值得我们去思考,从而得出一些有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银行业 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国际银行业普遍面临着筹措资金困难、不良贷款增加、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我国银行业应该高度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风险,积极参与国际银行业有关行为准则的制定和修改;改善我国银行现有结构,加强银行业的创新步伐,争取早日成为国际型银行。同时中国应该积极执行巴塞尔协定II,加强银行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中国银行业走向世界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监管方面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既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效率,同时也可以传递风险、增加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主要得益于政府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以及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相对较少,中国金融体系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随着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的加深,中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吸取此次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稳步推进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保证现代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此次金融危机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使中国的出口企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因此企业要转型,我国必须进一步强化国内需求增长的能力,把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济。同时,企业应开拓新的市场,出口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以自主创新来实现自主品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四)提高国民信心 信心对于金融危机的尽快结束和经济的早日复苏有着重大的作用。全球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消费的大幅度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众对未来经济前景不看好导致。尽快恢复市场信心、理性的对待金融危机是除了政府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外遏制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促使我们更早地度过金融危机的有利措施之一,为此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以及人们对金融危机的正确和理性认识。 篇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元作为世界主导货币,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一直处于霸权地位,因此,美国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经济也越来越全球化,美国金融危机也将不可避免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第一,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此次浩劫中国也难幸免。在危机不断扩散的过程中,美国不断采取降息、注资、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防止经济衰退,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加剧了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再加上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更是无法阻挡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步伐,使中国再次成为国际资本保值增值的避风港,也使中国的美元资产投资暴露于风险中。中国的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中,目前大约有1万亿美元左右投资于美国国债与机构债。其中,中国持有“两房”相关债券3000-4000亿美元,占官方外汇储备近20%;中国商业银行持有“两房”相关债券253亿美元;中国商业银行持有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相关债券约6.7亿美元;中国投资公司持有美国投行摩根斯坦利9.9%的股份;雷曼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约为2.75亿美元;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的动荡,必然会导致资产抵押品的价格缩水,从而使得资产难以兑现,这时支付性的危机就转变成为流动性的危机。 第二,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房地产业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首先,在国内楼市低迷的情况下,近来美国投行抛售在华物业。如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出售在上海的部分住宅项目,除大摩之外,花旗也酝酿将一处上海住宅物业出手。这都是基于美国的金融体系出现问题才产生的连锁反应。现在,中国经济虽然没有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但也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所以美国投行抛售在华项目可能会加快中国房地产下滑。 其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还表现在打击购房者的信心,市场观望气氛浓郁。现代国际市场研究公司8月曾对穗、深、京、沪4地共917位市民进行了随机街访。其中72%受访者对楼市信心低迷,仅14%的受访者认为奥运后房价仍可能上涨,37%预计下跌,35%认为基本持平,14%表示不清楚。 当下,对华尔街的国际投行而言,出售物业回笼资金、把握现金等待未来投资时机必然是当务之急,问题是,投行的集体出售举动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市场的信心,在信心进一步深跌的情况下,投行撤退将异常艰难。 再次,金融危机使房地产融资更加困难。银行给房地产公司的贷款在下降,已经上市的房地产公司通过债权和股权进行融资的路基本已经被堵死,未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想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也基本行不通,从整体上看房地产业陷入了一片困境。日前,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主持的一份名为《2008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资金报告》显示,预计今年房地产行业的资金缺口为6730亿元。如果2009年房地产遭遇中期调整,资金缺口将达到9290亿元。如果遭遇短暂调整,资金缺口也将达到4925亿元。中国人民银行的数字显示,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今年上半年锐减30%,减至3990亿元人民币。 第三,对进出口的影响。逐渐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仍偏外向,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在美国国民借钱消费模式终结的情况下,“中国制造”随之受到影响。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非常重要,去年经济的增长,有2.5个百分点是进出口拉动的,而今年1-8月份出口的实际增长率只在3%左右。 出口方面: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被格林斯潘称作为“百年一遇”,可见危机的程度非常严重。所幸的是,由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步伐较为谨慎,因此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些方面却值得我们去思考,从而得出一些有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一,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及其可能的扩散效应。美国发生的全方位的,甚至有可能终结现有金融体系的危机,始发于房地产价格的泡沫。我们要看到,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与金融的最大风险。在中国,房地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4,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银行总贷款的1/3。房地产价格很可能出现全面性下跌,与股票市场相比,房价下降所带来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因此,稳定房地产市场应该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