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的临床观察

·临床研究·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重庆永川402160通讯作者:王建军,Email :wangbeichang@126.com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的临床观察张明萍王建军李志宏【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的中医证候分布,并研究其与组织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以及化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变化。
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对临床已确诊的NSCLC 患者68例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并分析不同组织病理类型、不同临床分期以及化疗前后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结果中晚期NSCLC 化疗前后主要证型分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阴虚痰热证、气虚痰湿证共5种。
不同组织病理类型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化疗前后气虚证、阴虚痰热证证型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气虚痰湿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中晚期NSCLC 的中医证型,虚实夹杂证处于主导地位,与病理类型无关,与临床分期有关。
化疗前的证型以气滞血瘀证为主,化疗后以气阴两虚证、气虚痰湿证为主。
本结论可为化疗期间的中医药干预提供依据。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病理;临床分期【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613(2012)08-0706-03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t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ZHANG Ming -ping ,WANG Jian -jun ,LI Zhi -hong(Chongqing Yongchuan District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s /syndromes of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t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and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it with the his-topathological types and clinical stages ,as well as with the changes in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s /syndromes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Methods The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method was adopted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s /syndromes of 68cases with the definite clinical diagnosis as NSCLC.The histopathological types ,clinical stag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s /syndromes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were analyzed accordingly.Results The main patterns /syndromes of NSCLC at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included 5patterns /syndromes ,named qi deficiency ,qi and yin deficiency ,qi and blood stagnation ,yin deficiency and phlegm heat ,and qi deficiency and phlegm dam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s /syndromes among the patients at different clinical stages (P <0.05).The constituent ratios of qi deficiency pattern /syn-drome and the pattern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and phlegm damp did not present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P >0.05).The differences presented in the pat-terns /syndromes of qi and yin deficiency ,qi and blood stagnation ,and qi deficiency and phlegm damp (P <0.05).Conclus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s /syndromes of NSCLC at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the mixture pattern /syndrome of the deficiency and excess is predominant ,relevant with the clinical stages rather than the pathological types.Before chemotherapy ,the pattern /syndrome of qi and blood stagnation is of the priority.After chemotherapy ,the pattern /syndrome of qi and yin deficiency ,and the pattern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phlegm damp are at the first place.This conclusion can be the evidences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chemotherapy.【Key words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s /Syndromesatholo-gy ;Clinical Stages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的首位[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关键词 : 中晚期肺 癌 ; 肺部感染 ; 痰热 清注射液 ; 抗生素 ; 中西医结合疗 法 中图分类号 : R 7 3 4 . 1 , R 5 6 3 . 1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0— 7 1 5 6 ( 2 0 1 3 ) 0 8— 0 0 2 0— 0 2
李永浩 谢玉萍 傅 伟
摘要: 目的 : 观察 痰热清注射液 对中晚期肺癌合 并肺部 感染的临床 疗效。方法 : 将 中晚期肺癌合 并肺部感 染 患者 5 0例 , 随机分成两组各 2 5例 , 药敏前 经验使 用抗 生素, 之后 根据药敏 结果调 整抗 生素 , 治疗组在此基 础上予痰 热清注射 液静滴 , 1 0
a d v a n c e d S t a g e C o mb i n e d wi t h P u l mo n a r y I n f e c t i o n L / 凡 g — h a o , X I E Y u - p i n g, F ( e
F i n t H o s p i t a l A f il f i a t e d t o G u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G u a n g z h o u , 5 1 0 4 0 5 ,C h i n a )
日为 1疗程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 8 . 0 %( 9 5 %C I = 6 8 . 8 %一 9 7 . 5 %) , 对照组为 7 2 . 0 %( 9 5 %C I = 5 0 . 6 % ~ 8 7 . 9 %) , 两 组综合疗效 比较 ( u=0 . 9 4 0 6 , P= 0 . 3 4 6 9 ) , 差 异未 达到 显著 性 意义 ; 治疗 组发 热、 咳嗽 持 续 的时 间均短 于对照 组 ( t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周方案
[ 3]
。
治疗组 : 采用以上化疗方案同时加服中医辨证方 药, 直到化疗结束 。 中医辨证治疗 : 中 医 认 为, 化疗药物是一种热毒物 质, 可伤阴耗气 , 使人 体 正 气 受 损 , 出 现 恶 心 呕 吐、 腹痛
4] 。 腹泻 、 食 欲 减 退、 头 晕、 面 色 淡 白、 神 疲 乏 力 等 症 候[
表 1 治疗组与对照组化疗前后 K P S 评分比较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前 2 0例 0 0 6 0~7 0 <6 >7 1 8 2 0 1 7 3 0 治疗后 2 0例 0 0 6 0~7 0 <6 >7 1 6 4 0 9 6 5
, 静脉 滴 注 , 第 1、 顺铂 2 静 脉 滴 注, 第 8 天 给 药; 0m g
2
例, 血红蛋白0例, 恶心呕吐2例; 毒副反应Ⅳ度, 白 细胞 0 例, 血 小 板 0 例, 血 红 蛋 白 0 例, 恶心呕吐 1例。 , 两组治疗 前 K P S评 分 无 显 著 差 异 ( P >0. 0 5) ( ) 治疗组化疗前后 K 评 分 无 显 著 差 异 P S P >0. 0 5 , , 对照组 化 疗 后 K 见 P S评 分 明 显 下 降( P <0. 0 5) 表 1。
晚期肺癌4 并作毒副反应、 生活质量对照观察, 0例, 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4 0 例患者均为本 院 住 院 患 者 。 经 C T 等影像学及 [ 2] 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 , 其中腺癌 2 鳞 5例, 癌1 男性 2 女性 1 年龄 5 5例; 8例, 2例; 2~8 3 岁 。 按国 际肺癌分期为 Ⅲ~Ⅳ 期不能手术治疗者 , 卡式评分 ≥6 0 分, 预计能完成化疗疗程 。 全部患者血常规 、 肝肾功能 、 心电图均无化疗禁忌情况 。 随机分为治疗组 ( 化疗 + 中 药组 ) 对照组( 单 纯 化 疗 组) 2 0 例, 2 0 例。 两 组 患 者 年 、 、 、 龄 性别 全身情况 病理类型及分期无显著性差异 ) , ( 具有可比性 。 P>0. 0 5 治疗方法 / 对照组 : 选用 : 吉西他滨1 P 方 案: 0 0 0m m, ①G g
中药联合奥施康定治疗60例肺癌患者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联合奥施康定治疗60例肺癌患者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6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中晚期肺癌伴有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奥施康定)中药组(中药+奧施康定)每组30例,治疗1w。
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并记录疼痛分数;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记录两组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均明显减轻,奥施康定组NRS均数3.85,中药+奥施康定组NRS均数2.92,P <0.05。
结论中药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可以更好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中重度癌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标签:中药;吗啡;肺癌;癌痛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肺癌正以每年0.5%的速度在全球递增,肺癌死亡已居各种癌症死亡之首[1]。
疼痛是中晚期肺癌患者中最常见、最恐惧的症状之一。
本研究分别采用中药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 奥施康定)和单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 奥施康定) ,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中重度癌痛,对比其疼痛、副作用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证实的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纳入标准:TNM分期为ⅢB-Ⅳ,疼痛评分>4分,年龄>18岁;末次化疗或疼痛部位的放疗治疗结束4w及以上,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者,能口服中药,并接受中药汤剂的患者。
排除标准:难以判断自身疼痛程度的患者。
1.2一般资料60例观察对象来源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住院患者。
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奥施康定组、中药十奥施康定组。
奥施康定组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5.7±2.71)岁;疾病分期:ⅢB期18例;Ⅳ期12例;病理分型:鳞癌14例,腺癌12例,其他4例;中药+奥施康定组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2.8±2.34)岁;疾病分期ⅢB期14例;Ⅳ期16例;病理分型:鳞癌12例,腺癌15例,其他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中晚期肺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入我院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4例,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患者应用nc方案(长春瑞宾和卡铂)进行化疗,而观察组42例患者在使用nc方案化疗的同时,加服消积逐瘀、益气养血的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完全缓解(cr)者6例,部分缓解(pr)者8例,总缓解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中完全缓解者9例,部分缓解者13例,总缓解率为52.38%,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nc方案:第1天,化疗开始前,君凯9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
长春瑞宾40 mg加入生理盐水50 ml 中备用。
地塞米松5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化疗前快速静脉滴入50 ml,改换为长春瑞宾,10 min内快速滴注。
化疗药输完后立即快速滴注剩余的50 ml地塞米松盐水。
第2天,化疗开始前,君凯9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
卡铂50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静脉点滴4 h。
本周至少复查血常规2次。
肝肾功能1次。
第8天,同样方法静点长春瑞宾。
休息2周,中间每周至少复查血常规2次,根据骨髓抑制程度注射升白药。
第22天,同样方法注射长春瑞宾。
第23天,同样方法静脉点滴卡铂。
第29天,同样方法静点长春瑞宾[3]。
观察组患者在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化疗的同时,每日加服中药方剂:黄芪20 g、浙贝母12 g、瓜蒌20 g、丹参20 g、郁金6 g、皂角刺9 g、夏枯草30 g、枳壳12 g、穿山甲6 g、莪术20 g、苦杏仁10 g、三棱6 g、法半夏10g、甘草30 g,煎汤内服,日1剂。
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的情况。
1.3 疗效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2011年制定的肺癌诊疗规范,制定出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讨 论
目前 肺 癌 是 世 界 上 严 重 威 胁 人 类 健 康 的 头 号 恶 性
血 小 板 5例 , 红 蛋 白 4例 , 心 呕 吐 6例 ; 副 反 血 恶 毒
应 Ⅱ度 , 细胞 3例 , 小 板 3例 , 红 蛋 白 0例 , 白 血 血 恶 心 呕 吐 4例 ; 副 反 应 Ⅲ度 , 细 胞 2例 , 小 板 0 毒 白 血
例 , 红 蛋 白 0例 , 心 呕 吐 2例 ; 副 反 应 Ⅳ 度 , 血 恶 毒 白
中西 医结 合 中国民间疗法
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中 晚 期 肺 癌 疗 效 观 察
许 智 巫 云 立
( 南 省 肿 瘤 医 院 [ 明 医 学 院 第 三 附 属 医院 ] 云 昆 ,云 南 昆 明 6 0 1 ) 5 1 8
约 3 4的 肺 癌 患 者 就 诊 时 已 属 晚 期 , 部 分 患 / 大
对 照组 : 选用 : ①GP方案 : 西 他滨 1 0 / , 吉 0 0mg m 静 脉 滴 注 , 1 8天 给 药 ; 铂 2 , 脉 滴 注 , 第 、 顺 0 mg 静 第 1 天 给药 : ~5 ②NP方 案 : 维 本 2 / , 脉滴 注 , 诺 5mg m 静
者 已失 去 了 手 术 机 会 , 以 化 疗 为 主 , 合 中 医 药 治 故 配
量 , 副反 应 按 WHO 制 定 的抗 癌 药 毒 副 反 应 的 表 现 毒 和 分级 标准 评 价药 物毒 性 , 为 0 Ⅳ级 _ 。生存 质 量 分 ~ 2 ]
疗 的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在 中 晚 期 肺 癌 中 占 有 重 要 地 位 口 。我 们 近 4年 来 采 用 中西 药 结 合 的方 法 治 疗 中 ] 晚期 肺 癌 4 O例 , 作 毒 副 反 应 、 活 质 量 对 照 观 察 , 并 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30例临床观察

[ 收稿 日期 :2 1—62 编校 :朱建 梅 】 0 00.9
1 . 治疗 阴虚 毒热 型 :1例 予 以养 阴清热 、解毒 消散 治疗 ,方 .3 3 2
疗、化疗的不 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4 参考文献
[】 1 李红 梅, 慧. 复方 治疗 中晚期 非小 细胞 肺癌 3例 总结 [ _ 梁 肺 6 J湖 】 南 中医杂 志, 0, () . 2 8 42: 0 2 9
金银 花 1 、野菊 花 1 、蒲公 英 1 、紫花 地丁 1 、紫 背天 葵 5 g 0g 0g Og
子6g 。
1 . 治 疗气 阴两 虚型 :8 予 以益气养 阴 、清养 肺 胃治疗 ,方 以 .4 3 例 人参 养 荣汤 加 减 。药 物组 成 :人 参 1 、 白术 1 、茯 苓 1 、 5g 0g 5g
饮 ” 、 “ 积 ” 等 范 畴 【。肺 癌 的 病 机 ,涉 及 正 邪 两 方 面 。肺 肺 l 】 癌 之 所 以形 成 ,是 因 为正 气 不 足 ,邪气 踞 之 ,积 之成 也 。而 肺
主气 ,肺 为娇 脏 ,喜 润恶 燥 ,故 肺 癌 之正 虚 往 往 偏 重 于气 虚 、 阴虚 『。近 年 来 , 由于 环 境 污 染 日益严 重 ,各 种 有 毒 物 质 通 过 2 ] 呼 吸 直接 或 间接 损 伤 肺 ,毒 邪 蕴 肺 导致 肺 的气 机 升 降失 常 ,血 行凝 滞 ,毒 与气 血胶 结 , 日久 发 为肺 积 。 晚期 肺 癌 中 以气 阴 两 虚 型最 为 多 见 ,故 肺 癌 的 中 医治 疗 根
目前 ,肺 癌的手术治疗、放化疗 ,生物治疗等都有许多局
限性 ,不 良反应 较大 ,疗 效不 如人 意 ,而辨 证与 辨病 相结 合 治疗 晚期 肺 癌较单 纯西 医治 疗 可获得 较 高 的肿瘤 控制 率 ,显著 提高 患 者 的生 活质 量 ,延 长 生存期 和 疾病 进展 时 间 ,可 有效 降低 肿瘤 放
中西医结合与中药外用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2 结 果
2 . 1 治疗效果
观察组 患者完 全缓 解 4 8例 , 部 分缓解 1 4例 , 稳定 5例 ,
进 展 2例 ,缓 解 率 ( 8 9 . 8 6 % )明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P< O . 0 5) ,
世界最 新 医学信息 文摘 2 0 1 4年第 1 4卷第 8 期
・
1 4 7
中西 医 结 合 ・
中西 医结合 与 中药外用治 疗 中晚期恶性肿瘤 近期疗效 观察
苏成 才
(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 区中医 院,青海 海东 8 1 0 7 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 中药外用联合 中西 医介入 治疗 中晚期恶性肿瘤 的近期 疗效。方法 选择 在本院接受住 院治疗 的中晚期 非 小细胞肺 癌患者 1 3 8例 ,分 别接 受 中西医介入 治疗及 中药外用联合 中西 医介 入治疗 ,比较 两组 患者的治疗效果 、静 脉炎发 生率及 平均疼 痛评分等 差异 。结 果 观 察组 患者缓解 率 ( 8 9 . 8 6 % )明显高于对照组 ;静脉 炎发生 率 ( 7 . 2 5 %)、 平均疼痛评 分 ( 3 . 4 8 ±0 . 7 6 )分均明显低 于对照组 患者 ( 尸 < 0 . 0 5 )。结论 中药外 用联合 中西 医介入 治疗可以有效提 高 中晚期恶性肿瘤 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降低静脉 炎的发 生率,减轻 患者癌症性疼 痛感受。 关键 词 :中晚期恶性肿瘤 ;中西医介入 治疗 ;中药外用;近期 疗效 o 0 1 t t ( f ̄ :R 7 3 0 . 5 文献标识码 :B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4 . 0 9 . 1 1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中晚期肺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入我院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4例,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患者应用NC方案(长春瑞宾和卡铂)进行化疗,而观察组42例患者在使用NC方案化疗的同时,加服消积逐瘀、益气养血的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完全缓解(CR)者6例,部分缓解(PR)者8例,总缓解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中完全缓解者9例,部分缓解者13例,总缓解率为52.38%,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结论中药配合西药治疗中晚期肺癌,不仅可以增强临床疗效,同时还有助于减轻副作用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疗法;中晚期肺癌;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既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又能加强放化疗的效果,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或不能手术和放化疗的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1-2]。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入我院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中晚期肺癌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4例,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男59例,女25例,年龄48~81岁,平均(57.4±3.3)岁,所有患者符合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
依据肺癌的国际TNM分期标准,所有中晚期肺癌患者中,ⅢA期患者39例,ⅢB期患者45例。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肺癌组织学分型,所有患者中鳞状细胞癌51例,腺癌28例,小细胞肺癌5例。
其中对照组42例患者平均年龄(55.1±3.2)岁,男28例,女14例,只应用NC方案进行化疗,而观察组42例患者平均年龄(58.9±2.9)岁,男31例,女11例,在使用NC方案化疗的同时,加服中药。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NC方案:第1天,化疗开始前,君凯9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
长春瑞宾40 mg加入生理盐水50 mL中备用。
地塞米松5 mg 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化疗前快速静脉滴入50 mL,改换为长春瑞宾,10 min 内快速滴注。
化疗药输完后立即快速滴注剩余的50 mL地塞米松盐水。
第2天,化疗开始前,君凯9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
卡铂50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静脉点滴4 h。
本周至少复查血常规2次。
肝肾功能1
次。
第8天,同样方法静点长春瑞宾。
休息2周,中间每周至少复查血常规2次,根据骨髓抑制程度注射升白药。
第22天,同样方法注射长春瑞宾。
第23天,同样方法静脉点滴卡铂。
第29天,同样方法静点长春瑞宾[3]。
观察组患者在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化疗的同时,每日加服中药方剂:黄芪20 g、浙贝母12 g、瓜蒌20 g、丹参20 g、郁金6 g、皂角刺9 g、夏枯草30 g、枳壳12 g、穿山甲6 g、莪术20 g、苦杏仁10 g、三棱6 g、法半夏10 g、甘草30 g,煎汤内服,日1剂。
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的情况。
1.3 疗效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2011年制定的肺癌诊疗规范,制定出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且肿瘤标志物正常,至少维持4周。
部分缓解(PR):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维持4周[4]。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在SPSS17.0软件上统计,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比较
表1可见,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情况,观察组总缓解率为52.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两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05,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表2)
3 讨论
肺癌是公认的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现代医学认为肺癌的发生绝大多数与吸烟及环境污染密切相关。
肺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首选。
原发癌肿局限在支气管肺内、尚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时,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但多数患者在第1次就诊时病变已属晚期,多数病人已失去根治性切除之机会,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仍是重中之重。
单纯放疗及化疗的患者生存率都很低,所以现在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施治。
中医认为,肺癌的发生与正气盛衰和邪毒入侵有较为紧密的关系。
本文所选用的中药方剂具有益气养血、消徵祛瘀的功效,其中黄芪、莪术、法半夏功补脾益气化痰湿,佐以抗癌;浙贝、瓜蒌、苦杏仁功益气养阴、清热除徵;丹参、枳壳功滋阴降火,清金保肺,佐以抗癌;郁金行气化瘀;皂角刺可活血,主治痈疽肿毒;夏枯草可消瘀散结;穿山甲活血散结、消瘀溃坚;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诸药合用,既滋阴润肺,又气血双补,以消除痰湿瘀滞来达到治疗肺癌的目的,符合中医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故而可以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癌的机理及其优势为[5-6]:(1)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长,使肿瘤病灶缩小、坏死,尤其是晚期的肿瘤患者可通过大剂量用药,达到治疗目的;(2)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吞噬癌细胞,把中医抗肿瘤药物与西医治疗手段相结合,既倚重西医理论和治疗准则,又充分体现中医扶正培本、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化痰祛湿、理气活血、健脾益肾、以毒攻毒、对症治疗、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则和配伍法,导致肿瘤细胞发生继发性坏死,而使得肿瘤缩小;(3)可以杀死癌细胞,使肿瘤组织钙化、液化;(4)促使癌细胞周围周围组织纤维化,阻断转移[7]。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52.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我们认为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婉玲,曾波航,潘珊,等.姑息性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生存状态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11(2):13-14.
[2]阮纪恺.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进展[J].中医学报,2010,2(7):59-60.
[3]郑琪,郑怀林.分子靶向治疗与中医抗肿瘤探颐[J].中医学报,2010,6(2):13-14.
[4]包芳芳.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策略和体会[J].天津中医药,2011,27(4):189-191.
[5]吴小明.补肾健脾中药降低中晚期肺癌化疗毒副反应效果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5(2):15-17.
[6]许学亮,邵红玲. STAT5、VEGF和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6):555-556.
[7]夏文超,韩兴鹏,韩洪利.不同剂量沐舒坦对肺癌术后患者的肺保护效果探讨[J].重庆医学,2012,41(17):1759-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