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所有公式整理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7、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总份数=平均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4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689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S=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边长=周长+4a=C+4
面积=边长×边长S=axa=a 2
2、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xa x 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 x axa=a 3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长b宽
周长=(长+宽)×2C=(a+b)x2
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面积=长×宽S=ax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
(1)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2)体积=长×宽×高V=abh
长=体积+(宽×高)
宽=体积+(长×高)
高=体积+(长×宽)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S=ah
h:高
S=(a+b)h-2
S=2(ab+ah+bh)
c=Td=2元r

面积=底×高
底=面积+高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
面积=(上底+下底)×高+2
高=面积×2+(上底+下底)
上底=面积×2+高-下底
下底=面积×2+高-上底
8圆形
S面积
直径=半径×2
(1) 周长=直径xTt=2×T×半径
直径=周长+Tt
半径=周长+(2m)
(2)面积=元×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h:高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ah
高=面积+底
h高
C周长
d=2r
s;底面积
s=(a+b)×h+2

d=直径
半径=直径+2
C=
d=C+T
r=C+(2T)
S=Tr2
r=半径
r=d:2
Ttd=2Tr
r:底面半径
H=V:S
c:底面周长
①侧面积=元d×高(据直径求侧面积)
②侧面积=2mr×高(据半径求侧面积)
①nd×高+T()2×2(据直径求表面积)
②2mrx高+Tr 2×2(据半径求表面积)
(3)体积=底面积×高V=Sh
底面积=体积+高S=V:H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10圆锥体
v:体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

3V=SH
底面积=体积×3+高
高=体积×3+底面积
长度单位换算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亩=666.666平方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1公斤=2市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高=体积+底面积
h:高s;底面积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或小数+差=大数)
盈亏问题
小数×倍数=大数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x利率×时间×(1-20%)
数字的计数单位
个级万级亿级兆级京级垓级..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兆,十兆,百兆,
千兆,京,十京,百京,千京,垓,十垓,百垓,千垓...
计数单位依次为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兆、十兆、百兆、千兆、京、十京、百京、千京、垓、十垓、百垓、千垓、、十、百、
千、穰、十穰、百穰、千穰、沟、十沟、百沟、千沟、涧、十涧、百涧、千涧、正、十正、
百正、千正、载、十载、百载、千载、极、十极、百极、千极、恒河沙、十恒河沙、百恒河
沙、千恒河沙、阿僧祗、十阿僧祗、百阿僧祗、千阿僧祗、那由他、十那由他、百那由他、千
那由他、不可思议、十不可思议、百不可

思议、千不可思议、无量、十无量、百无量、千无

量、大数、十大数、百大数、千大数亦可以写作为:万:10的四次方。亿:10的八次方。
兆:10的十二次方。京:10的十六次方。垓:10的二十次方。杼:10的二十四次方。穰:
10的二十八次方。沟:10的三十二次方。涧:10的三十六次方。正:10的四十次方。载:
10的四十四次方。极:10的四十八次方。恒河沙:10的五十二次方。阿僧祗:10的五十六
次方。那由他:10的六十次方。不可思议:10的六十四次方。无量:10的六十八次方。大
数:10的七十二次方
兆和亿的大小
obl emilio no=bili ono(一百万个百万, 即10的12次方) 。要数完这一兆, 假如按每分钟数
中国报导社出版的《世界语课本》第十二课"一兆是多少"中, 明确地说一兆是milion-
200,每小时就是12000,每天288000,每年就是105120000(一亿零五百一十二万),数
完一兆,需九千五百多年这需多少代人接力数数这个一兆就是一万个亿。它是中国13亿人口
数的769倍多。但是,在我们平日工作中也常碰到"兆"。如无线电中就有表频率的"兆赫芝",
表电阻的"兆欧",压力有"兆帕",等等。然而现代科技所称的这个"兆"绝不是"万亿",而是"百
万", 亦即milion o, (即10的6次方) 。它是万亿的的百万分之一, 换言之, 两个"兆"相差一百
万倍假如按上述办法数数,后一个兆则只要约三天半的时间即可数完!
这究竟谁对呢?其实都是对的。这是怎么回事?因为它们源自中国古代不同的计数体系。
中国古代亿以上的大数计数方法有三个体系:这是我国东汉时期的《数述记遗》书中所载。
一是上法,为自乘系统:万万为亿,亿亿为兆,兆兆为京。这种系统,希腊的阿基米德也
采用过;10^4=万,10^8=亿,10^16=兆,10^32=京
二是中法,为万进系统,皆以万递进:万亿兆京垓秭穰沟(土旁)涧正载…(万万为
亿万亿为兆万兆为京…);10^4=万,10^8=亿,10^12=兆,10^16=京
三是下法,为十进系统,皆以十递进:万亿
刹那、弹指或瞬间到底是多长时间?
《僧祇律》记载:1刹那者为1念,20念为1瞬,20瞬为1弹指,20弹指为1罗预,20罗预为1
须奥,1日1夜有30须奥。换算结果:须奥=48分钟,弹指=7.2秒,瞬间=0.36秒,刹那=1
念=0.018秒。须奥>弹指>瞬间>刹那=1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