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抚育采伐

合集下载

第五章 森林抚育间

第五章 森林抚育间

三、按林分的外貌特征确定
• 林分的外貌是林分生长状况的反映,可以根据外 貌特征作为判断首次抚育采伐的依据。 • ①根据冠形变化动态. • 自然整枝,使冠幅与冠长缩小,因而使树冠表面 积与体积也缩小,产生了“负生长”。树冠表面 积和体积产生“负生长”的年龄,也是直径、断 面积生长量下降的年龄。因此,当林木树冠体积 开始缩小前,就必须适时调整林分密度,进行首 次抚育采伐。
• 间隔期还与经济条件有关。一般在交通方 便、缺柴少材地区,适用强度小、间隔期 短的原则;而在交通闭塞、劳力缺乏和间 伐材无销路的地区,则可采用大强度,长 间隔期的作法。
二、间隔期内林分的动态分析
• 通过抚育采伐砍伐了一部分林木,使单位 面积上林木的株数和分布状况发生了变化, 改变了树种的组成和林相,因而直接引起 了林分特征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作为确定 抚育采伐重复期的参考。
• (一)林分内径阶分布的变化 • 抚育采伐引起了林分按径阶分布规律的变化,其 变化的情况,因采用不同的生长抚育方法面异, 其典型的分布曲线。 • 在采用同一种生长抚育方法的情况下,不同抚育 采伐强度的林分内,径阶的分布范围,随着采伐 强度的增加而减小。采伐以后至下一次采伐前的 间隔期内,林木的径阶分布又接近于常态曲线。 这说明即使经过了强度采伐的林分,抚育后林木 的分化现象,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在未抚育的对 照区,呈左偏的分布曲线。
四、按标准表和密度管理图表确定
• 根据抚育采伐标准表和密度管理图表确定首次抚 育采伐期。 • 其它如在容易发生风害、雪压的地区,应及早抚 育采伐,以加粗直径生长和促进根系发育。增强 抵抗力.要提高林木抗病虫害的能力,或者已感 染了病虫害的林分,生长抚育都应旱些进行。未 进行过透光抚育的林分,应比系统地施行过透光 抚育者,早日实施生长抚育。如欲培育桅杆等特 殊通直干材时,为防止林木的多节和尖削度过大, 可推迟首次抚育采伐。

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及对森林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及对森林的影响

园 林 园 艺2021年第3期新农民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及对森林的影响肖志民(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河北 承德 067000)摘要:森林资源作为生态环境关键性的组成成分之一,前些年由于国民没有意识到可持续发挥的关键性,导致乱砍乱伐的现象较为严重,对森林整体的环境产生了较大的破坏。

为了可以将上述的问题妥善的解决,需要重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

森林的抚育间伐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在森林抚育中,该项技术会对森林整体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

基于此,下文将详细的探究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及对森林的影响。

关键词:森林抚育;间伐技术;影响森林属于可再生的资源,对林业经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

需要将新型的管理技术引入其中,对森林进行保护,运用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可以促使生态环境维持在平衡的状态之下,促使我国的森林资源长足的发展。

1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点森林的抚育间伐具有较高的价值与意义,就提升森林质量与间伐效率的层面上来讲,需要较好的对间伐的技术要点进行掌握[1]。

下面将详细的探究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要点:1.1 科学、合理的选取间伐的对象在实施森林抚育间伐的过程中,需要技术工作人员遵守“去劣存优”的间伐原则,立足森林的实际状况,针对不同的树种、不同的区域制定出不同的间伐抚育的计划与方案,保障抚育工作可以在较强的理论支撑下开展。

可以将下述的树木进行间伐:处于幼龄与中龄的树木;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树木;没有价值与用途的树木;不利于森林整体生产的树木。

1.2 制定精准的抚育间伐的起始时间在对森林进行间伐的时间选取上,可以选取根系与树冠生长互相干扰的时间段,将其当做是最佳的间伐时间段。

经常需要满足:森林初植的密度大,林木间伐的时间段需要比初植的密度要小;阳性树种间伐的时间需要比耐阴性的树种短;速生树木的间伐时间需要早过慢生的树木;依照森林中优势的树木冠的高度和平均树木的高度进行对比,要求比例需要大于1/3林木;依照树木的郁闭度,人工种植林的郁闭度需要控制在0.9左右,天然林的郁闭度需要控制在0.75左右;依照林木生长的程度进行确定[2]。

林业抚育采伐的原则及主要方法

林业抚育采伐的原则及主要方法

园 林 园 艺2020年第36期新农民林业抚育采伐的原则及主要方法张亚宏(辽宁省康平县自然资源保护与行政执法中心,辽宁 康平 110500)摘要:抚育采伐是森林经营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在未成熟的林分中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通过采伐部分林木的手段,改善林内光照条件,为保留木增加营养面积,促进其更好地生长。

同时进行人工选择,优存劣汰,提高林木产品产量。

抚育采伐对采伐木和保留木具有严格的选木要求。

对保留木的正确是确保林木优质丰产的关键,是实现间伐目的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林业;抚育采伐;原则;方法1 林业生产中的抚育与采伐的含义1.1 抚育树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森林面积在不断扩大。

在林业发展中,抚育是林木生长基础和保障,抚育是指在合适的区域范围内对林木进行统一的种植和栽培工作,确保其能够健康的成长,从而满足区域范围内对绿化设施的需求。

而由于抚育工作涉及到整地、选树苗、种植及后续管理等多个环节,因此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要求比较高。

1.2 采伐用人工的方式实现对森林资源良好生长环境的科学创设,是采伐工作需要发挥的作用,这对森林资源生产质量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在采伐工作中,如果面对森林资源并没有完全成熟的问题,需要针对部分森林资源进行开发工作,然后利用相关措施对其进行培育。

主要通过透光伐、疏伐以及生长伐的方式开展抚育采伐工作。

在此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林木的生长状态、种类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要按照国家对于科学合理采伐树木的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比较常见的就是透光伐工作,其主要是在林木的幼苗阶段进行的一种采伐方式。

透光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树木得到更好的生长。

2 抚育采伐的原则2.1 伐劣留优使用人工选择替换自然选取,淘汰低价值树种,砍去品质低劣和生长落后的林木,以及对森林环境卫生有碍的林木;保留干形良好的、生长健壮的立木,促进树木成长,提升树木品质。

对于风景绿化树,要以观赏价值评定好坏;对于防护林,以保护性能的大小评定好坏。

森林抚育技术要点

森林抚育技术要点

森林抚育技术要点森林抚育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促进森林生长、更新,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森林资源是生命之源,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保障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对森林抚育技术要点的研究和掌握,对于促进森林生长,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的造林方式科学的造林方式是森林抚育的重要要点之一。

在选择造林地点时需考虑土壤肥力、坡度、水源等因素,然后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造林。

在整个造林过程中,要保持合理的栽植密度,合理的栽植密度不仅可以保证每棵树都能够得到足够的养分和空间,还可以避免过度竞争和漫长的修剪工作。

还要采取科学的搁置栽培措施,定期清理周围的杂草和病虫害,为树木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科学的林木管理科学的林木管理是提高森林质量和数量的关键。

在林木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定期对森林进行复壮、更新和改造,对于森林中有机营造和人工修剪,在适当时机进行火灶控制、针叶换叶和蓄水,这些都是林木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林木管理手段,可以促进树木的生长,提高森林的品质和产量。

三、科学的采伐技术科学的采伐技术是森林抚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采伐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的采伐方式和技术,尽量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损害。

在采伐时要注意保护留护,在补偿性在造林上注重叶和绿叶树的采伐调控,对于过度迷这个充分利用,要适当地制定采伐计划和限制采伐量,以免对森林资源造成过大的损害。

四、科学的树木保护科学的树木保护是提高森林质量和数量的必要手段。

不仅要加强对果实苗木的保护,还要注意树木的管理和疾病的防治。

为了防止森林资源的减损和破坏,还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草酸先后栽植有阴阳树种混合分布,逐渐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达到保护森林的目的。

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和意义

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和意义

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和意义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4年第6期周文辉摘要:抚育间伐,又称抚育采伐,指在末成熟的林分中,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为了结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而适时适量采伐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的一种营林措施。

是以采伐部分林木为手段,改善林内光照条件,为保留木增加营养面积,同时进行人工选择,以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培育目的。

在系统经营的森林中,抚育采伐是定期重复地进行的。

关键词:森林;抚育间伐;目的;森林;自然一、森林抚育间伐的作用(1)调整森林结构,突出主导林木。

通过森林抚育间伐和改造措施进行森林结构和类型的调整,突出森林中主导林木,明确森林经营方向、经营措施、经营重点。

如生态林可形成以林为主,乔、灌、草结合的立体混交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分生产力,使森林质量得以改善,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商品林通过抚育间伐促进林木生长,培育大径材。

(2)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促进森林更新。

经过抚育间伐,林分内株数减少,林冠郁闭度下降,使林内光照强度增加,林内空气、土壤的湿度、温度、理化性质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有利于死地被物的分解,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由于林内环境更有利于树木的生长,林木的管饱和导管长度增加,木材纤维长度加大,秋材所占百分率提高,年轮宽度较间伐前增大,木材的质量也相应得到提高。

同时,环境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林下天然更新,也给人工栽植珍贵树种创造了有利条件。

(3)增加林分的稳定性。

部分中幼林因自然稀疏,枯死木增多,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场所,为森林火灾、雪压、风倒等自然灾害孳生了条件。

森林抚育间伐不但能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而且有利于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抚育间伐的目的和任务1、解决林分的树种组成:在混交林或天然更新的幼林内,往往会有一些非目的树种存在。

所谓非日的树种是指材质低劣或价值较差的一些树种。

森林抚育采伐的意义及基本方法

森林抚育采伐的意义及基本方法

森林抚育采伐的意义及基本方法作者:王璐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15期摘要 ; ;科学合理的抚育采伐有助于森林資源可持续发展。

本文阐述了森林抚育采伐的意义,包括促进林木质量的提高、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增加经济效益和加快林木生长等方面内容,总结了森林抚育采伐的基本方法,涉及冠层疏透抚育采伐、卫生清理抚育采伐和森林景观抚育采伐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 ;森林抚育采伐;意义;基本方法中图分类号 ; ;S753 ; ; ; ;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007-5739(2020)15-0162-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采用科学的方式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采伐,能够使树木健康顺利的生长,同时降低森林采伐对森林资源产生的不良影响,有助于可持续发展[1-2]。

按照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程度,对森林抚育和采伐进行有效的防护十分重要。

为了保证我国森林生态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采用合理科学的方式对森林进行采伐,不破坏森林资源,同时能够优化森林资源,合理控制采伐的目标和进度,使森林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以及不破坏环境[3-4]。

1 ; ;森林抚育采伐的意义1.1 ; ;促进林木质量的提高由于缺乏人工干预,天然森林资源较人工干预的森林资源更容易产生一些问题,例如树木生长发育不良等,因而必须要采取有效合理的森林抚育采伐方式,使林木的生长环境进一步优化,降低林木生长中的不良影响,促进林木整体质量的提升。

森林抚育采伐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密度不均匀和受到遗传影响产生的幼苗质量低下等问题。

同时,林木生长时间越长越易出现不良品种增加的问题,或受到环境的影响和限制,导致林木对养分的吸收比较差,森林抚育采伐可以促进养分的良好吸收,保证森林养分和透光性良好,保证林木密度的合理。

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和意义

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和意义

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和意义[摘要]抚育采伐,抚育间伐,又称抚育采伐,指在末成熟的林分中,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为了结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而适时适量采伐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的一种营林措施。

是以采伐部分林木为手段,改善林内光照条件,为保留木增加营养面积,同时进行人工选择,以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培育目的。

在系统经营的森林中,抚育采伐是定期重复地进行的。

[关键词]森林抚育间伐目的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151-01在幼林郁闭之前,幼树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应采用一系列幼林抚育措施来调节这对矛盾。

而在郁闭成林之后的慢长时期内,虽然林木与环境之的矛盾仍占重要地位,但林木群体内部个体之间为争夺营养空间的矛盾逐渐突出起来,有时上升为主要矛盾。

所以在这一时期里,除了在某些集约栽培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施肥、灌溉、排水、垦复等林地抚育管理措施外,最大量的抚育工作是调情林木之间关系的抚育采伐,亦称间伐。

由于抚育采伐的目的是培育森林,因而它和主伐有着本质区别:主伐目的在于取得木材,采伐成熟木,一般不存在选木问题;而抚育间伐目的为了培育森林,在未成熟的森林中进行,有严格的选木要求。

主伐必须考虑森林更新;而抚育采伐不存在更新问题。

不同种类的森林,不同时期的抚育采伐,有着不同的目的和任务。

如果将抚育采伐的任务说得全面一点,可归纳成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林木质量森林的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天然林中,不仅密度不均匀,而且每株树木自幼苗时起受种子遗传性和所处小区条件的影响,就有不同的品质和生活力,例如弯曲、萎弱、分叉木等是每个林分中都存在的。

这些植株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品质会加剧,或者由于它们占据着优越的地盘而影响了优良植株的生长,这时就需要抚育采伐,将不良木、老狼木伐除,给优良植株创造更充分的地上和地下营养空间。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采伐关键技术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采伐关键技术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采伐关键技术摘要:森林是宝贵财富,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一度被称为“地球之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更好地培育森林,也是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抚育间伐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培育方式,这项措施如果使用得当,那么就可以让森林培育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而且还能够让我国林业的产量增加,收获到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对树木砍伐,而且砍伐树木真的会带来好处吗,答案是肯定的,森林抚育间伐并不是想在哪里砍树就在哪里砍树,是需要根据树木的实际生产状态,以及森林密度较大的地方进行砍伐,这样就可以让树种的结构得到优化,森林的密度也能有效减小,病虫害的威胁也就没有那么大了,同时还能够提升树木的生长速度,让森林经济能够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关键词:国有林场;森林抚育;采伐引言森林在经营过程中,对森林进行抚育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

森林抚育不但可以减少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并且能够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森林抚育的最终目标和价值体现已不再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的标尺,而是追求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共同为主体的多目标森林抚育经营,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措施是提高森林质量的关键技术措施。

1国有林场森林抚育目的和意义1.1提高森林林分质量森林抚育工作就是为了调整林木组成及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缩短林木培育周期从而实现早期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抚育作业能促进林木快速生长,有效缩短森林的成熟周期。

加大森林抚育经营是有效提升林分质量、提高森林覆盖率,是培绿增绿扩绿森林面积的重要措施。

对森林质量的提高,促进森林绿色增长,维持生物群落和林分复层结构,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2有力推动绿化工程“十三五”以来,中国完成国土绿化面积0.46亿hm2,完成森林抚育0.43亿hm2,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6.1%,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

总体来说中国是一个缺林少绿总量不足,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结构失衡,森林覆盖率低的国家,人均森林占有量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确定强度的方法
(一)确定强度应考虑的因素 经济因素: 经营目的:培育大径材,间伐强度宜大; 培育小径材,宜采用多次低强度间伐。 经济条件:运输条件好,小径材有销路 的地区,可采用弱度抚育采伐,反之强度 宜大。
生物因素: 树种特性:顶端优势旺盛,主干明显, 可以采用较大强度;顶端优势不明显,分 枝较多,未形成主干前,宜采取弱度抚育。 林分年龄:壮龄期,强度可大;中龄以 后,强度宜小。 立地条件:立地条件好,林木生长旺盛, 强度可大;反之,应较小;水土保持林应 采取弱度抚育。
断面积生长量在5年生达到最高,于6~7年 生时开始下降。因此可以将6~7年作为该立 地条件和造林密度下,杉木林进行首次抚 育采伐的时间。
二、按林木分化的程度确定
林木分化的程度也是判断首次抚育采 伐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可以根据下面3个方 面确定: (1)根据林木分级 在林木分化过程中,Ⅳ、Ⅴ级木的数 量比例,是随着林分年龄的增长而加大的。 一般认为,当Ⅳ、Ⅴ级木在林分中的数量 比例达30%左右时,则应进行首次间伐。
(二)林分平均直径和平均高的变化 抚育采伐以后,伐去了一定数量的不 同直径的林木,因而改变了整个林分的平 均直径。如果砍伐木的平均直径低于伐前 林分平均直径,则林分直径增高;反之, 则降低。也有相等的情况。 林分的平均树高一般和平均直径相联 系。直径大则树高也大;反之,直径小的 则树高也小。抚育采伐改变了林分的平均 直径,相应的改变了平均树高。
②以每次采伐木的株数(n)占原林分 总株数(N)的百分率表示采伐强度(Pn) Pn=n/N×100% 用株数百分率表示抚育采伐强度,可以 了解营养面积的变化,在施工时比较容易 掌握。 亦可以用采伐木的平均直径(d2)和伐 前林分平均直径(d1)之比(d),即 d=d2/d1,表示Pv与Pn 之间关系: Pv=d2 Pn
三、生长抚育结束期及季节
结束期:进行到主伐利用前的1个龄级结束。 施工季节: 一般情况下: 北方,以冬季较好; 南方,以秋末冬初至早春休眠时间较好。 对萌芽力强的树种: 北方:宜在春夏之交; 南方:宜在夏季。
第五节 抚育采伐的效果和影响
一、抚育采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一)对树高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纯林中,抚育采伐对林分平均树高影 响不显著,树高的生长主要取决于立地条 件。 (二)对直径与材积生长的影响:极明显 采伐强度增大,直径生长量加大,尤其 是受抑木。中度抚育采伐强度的林分生长 量表现最高。
2、根据林分郁闭度和疏密度 用林分郁闭度和疏密度计算与控制强度。 当林分郁闭度或疏密度达到0.9左右时,应 该间伐,一般强度控制在保留郁闭度0.6和 疏密度0.7以上。 定量法:根据林分的生长与立木之间 的数量关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按照合 理的密度,确定砍伐木或保留的数量。
1、根据胸高直径与冠幅的相关规律确定 利用最小二乘法配臵冠幅直径和胸径的 回归方程: Y=0.9533+0.118x+0.0013x2 式中:Y----冠径;x----胸径。 2、根据树高与冠幅的相关规律确定 N=10000/(H/5)2=250000/H2 式中:N----每公顷保留株数;H----树高。 3、根据林分密度效应,利用密度控制图
一、按林分生长量分析确定
林分直径和断面积连年生长量的变化, 能明显地反映出林分的密度状况。因此, 直径和断面积连年生长量的变化,可以作 为是否需要进行第一次生长抚育的指标。 以福建省洋口林场造林密度为4500株 /hm2,立地条件中上等的杉木林分为例,对 16株树干解析,杉木幼树在4年生时为胸径 生长最旺盛期,到5年生时开始下降,6~7 年生时明显下降,并在7年生后继续下降;
第三节 采伐木的选择
选择采伐木时的注意事项: 1、淘汰部分低价值树种 ①在混交林中进行抚育采伐时,保留 经济价值高的和实生起源的目的树种,是 首先应遵循的原则。但根据实际情况,非 目的树种有符合下列条件者应酌情保留: ②如果生长不好的主要树种和生长好 的非目的树种彼此影响,则应伐去前者, 而保留后者。
当d>1时,采用上层抚育法; 当d<1时,采用下层抚育法; 当d=1时,采用机械抚育法。 例:某林分采用下层抚育时,按株数计 算的采伐强度为36%, 采伐木平均直径(d2) 为6.5cm,伐前原林分平均直径(d1) 为 8.1cm, 那么以材积计算的强度为多少? d = d2 /d1 = 6.5/8.1 = 0.8 Pv = d 2 Pn =(0.8)2 ×36 % = 23%
5、满足特别林分的经营要求。 对风景林与森林公园,应保留一些形态奇特的 树木,以及花、果、叶美观的灌木;对于防护林, 则应去掉病腐木和枯立木,并根据防护目的要求, 适当采去次要树种和灌木,使之提高防护作用。 选择采伐木的方法: 第一种:重视保留木的单株生长----适合培 育大径材。 稀疏林分:每株林木定向培育; 密植林分:选定终伐木
一、抚育采伐强度的表示方法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以下两种: ①以每次采伐木的材积(v)占林分蓄 积量(V)的百分率表示采伐强度(Pv) Pv=v/V×100% 也有以采伐木的总断面积(g)占林分原 总断面积(G)的百分率表示采伐强度(Pg) Pg=g/G×100%
用材积(或断面积总和)表示抚育采 伐强度的方法可直接了解间伐材的数量, 林分疏密度降低的情况,因此,在经济上 和林分生物学特性上均有一定的意义。但 是它不能说明采伐后林木营养面积的变化, 在施工时不易掌握采伐强度。
(2)根据林分直径的离散度 林分的直径离散度,是指林分平均直径 与最大和最小直径的倍数之间的距离。据 山东农学院研究,刺槐林的直径离散度绝 对值(最大倍数减最小倍数之差)超过 0.9~1.0.赤松林超过1.0,麻栎林超过0.8~1.0 的,都应进行第一次抚育采伐。
(3)根据林分的株数按径级分配的比例 分化越强,林木间直径相差越大,小径 木的数量越多。一般以自然径级(即以平 均直径作为1.0)0.8以下的作为小径木进行 统计,小径木约占总株数的1/3时,可以进 行首次间伐。
年平均生长量大,疏伐间隔期短;反之, 年平均生长量小,间隔期应长。 一般速生树种生长速度快,树冠扩展亦 较快,间隔期亦较短些;处于壮龄期的林 分生长旺盛,树冠恢复郁闭快,间隔期应 短些。林分立地条件好的比立地条件差的 间隔期应短些。 在交通方便、缺柴少材地区,适用强度 小,间隔期短的原则;在交通闭塞、劳力 缺乏和间伐材无销路的地区,则可采用大 强度、长间隔期的做法。
(3)根据郁闭度的指标 当林分郁闭度达0.9左右时,林内树冠交 接重叠,此时林分株数偏密,应及时砍伐 部分林木以疏开林冠。在生产上亦有以疏 密度达到0.9以上作为首次生长抚育的依据。
四、按标准表和密度管理图表确定。
根据抚育采伐标准表和密度管理图表确 定首次抚育采伐期。
其他,如在容易发生风害、雪压的地区, 应及早抚育采伐,以加粗直径生长和促进 根系发育,增强抵抗力。要提高林木抗病 虫害的能力,或者已感染了病虫害的林分, 生长抚育都应及早进行。未进行过透光抚 育的林分,应比系统地施行过透光抚育者, 早日实施生长抚育。如欲培育桅杆等特殊 通直干材时,为防止林木的多节和尖削度 过大,可推迟首次抚育采伐。
二、间隔期内林分的动态分析
(一)林分内径阶分布的变化 抚育采伐引起了林分按径阶分布规律的 变化,其变化的情况,因采用不同的生长 抚育方法而异。 在采用同一种生长抚育方法的情况下, 不同抚育采伐强度的林分内,径阶的分布 范围,随着采伐强度的增加而减小。采伐 以后至下一次采伐前的间隔期内,林木的 径阶分布又接近于常态曲线。
(二)合理的抚育采伐强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有利于提高林分的健康和稳定性,不 至因林分过度稀疏而造成杂草滋生以及受 风、雪危害; ②有利于改善林分卫生条件,促进保留 木的材积生长和形质生长; ③有利于经济收入,每次抚育采伐量应 力求稍大些,但最终又不减少木材的总产 量。
为了维持林分最大产量,每次抚育采伐量 不应大于采伐间隔期内的林分总生长量。
三、按林分的外貌特征确定
林分的外貌特征是林分生长状况的反 映,可以根据外貌特征作为判断首次抚育 采伐的依据。 (1)根据冠形变化动态 在林分内,树冠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林木 的直径的大小,而树冠的大小又受林分密 度制约。当林木树冠体积开始缩小前,就 必须适时调整林分密度,进行首次抚育采 伐。
(2)根据自然整枝的高度 自然整枝明显加强的时期,和树冠体积 缩小以及林分直径生长量明显下降的时期 是一致的。据各地对杉木林的研究认为, 一般在林木的枝下高达到杉木全树高的1/3 左右时,就应进行首次抚育采伐。这种方 法因树种而异,人工林与天然林也不一样。
(三)抚育采伐强度确定的方法 定性法与定量法 定性法:根据树种特性、龄级和利用的 观点,预先确定某种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 法,再按照林木分级确定应该砍去什么样 的林木,由选木的结果计算抚育采伐量。 1、根据林木分级 按照林木的分级,确定哪一等级或某等 级中的哪一部分林木应该砍掉,从而决定 采伐强度。
采伐强度如采用伐木的材积占前林分蓄 积量的百分率表示,一般分为4级: 弱度:砍去原蓄积量15%以下; 中度:砍去原蓄积量16%~25%; 强度:砍去原蓄积量26%~35%; 极强度:砍去原蓄积量的36%以上; 在抚育采伐时,每次采伐的强度与抚育 采伐的总强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强度是以各次采伐所取得的材积总数占 主伐时蓄积量的百分率表示之。总强度也 可分为4级: 弱度:占主伐时林分蓄积量的40%~50%; 中度:占主伐时林分蓄积量的51%~75%; 强度:占主伐时林分蓄积量的76%~100%; 极强度:占主伐时林分蓄积量的100%以 上。
第二种:重点放在整个林分的生长上,适合 培育中小径材。 每次间伐时,普遍的为所有的保留木创造良好 的生长空间,仅在主伐前一段时期才最后选出终 伐木。
第四节 抚育采伐的间隔期
一、间隔期的概念和确定原则 概念:间隔期又称重复期,是指相邻 两次抚育采伐所间隔的年数。 确定原则:根据抚育采伐强度、林分 的生长量、树种的特性、经济条件确定抚 育采伐的间隔期。 抚育采伐强度越大,林冠恢复郁闭所 需的年限愈长,相应的间隔期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