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病(CAO YUE)

合集下载

角膜炎课件

角膜炎课件

植物性外伤
疼痛,睑痉挛, 中等刺激,可睁眼 睁眼自如,病灶重 充血水肿剧烈
圆形,表面污 树枝或地图状,或 不规则,表面粗糙, 秽,边缘模糊 基质浸润水肿 牙膏状,边缘略清
前房积脓 病原体检查
多为黄绿色 刮片见细菌
稀,少,灰白色 分离可检测病毒
粘稠,正中高两侧 地
刮片可见菌丝
病原体检查 刮片可见细菌 分离可检测病毒 刮片可见真菌
➢药物治疗: 局部抗真菌滴眼液频繁点眼,全身 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真菌药物。
➢两性霉素B,那他霉素,氟康唑, 氟胞嘧啶常联 合应用抗细菌药〕
➢并发虹睫炎:散瞳
➢手术治疗:清创术,结膜瓣遮盖,角膜移植
➢隔离治疗


禁用糖皮质激素
起病 诱因 症状特点 溃疡性态
细菌性 急骤
病毒性 慢,反复
真菌性 缓慢
外伤,异物, 感冒,抵抗力差 戴接触镜史
上皮型
上皮缺损,荧光素染色阳性 斑点状、线状、树枝状、地图状 病灶区角膜知觉减退
❖ 盘状角膜炎 ❖ 角膜中央基质浸润水肿 ❖ 可伴角膜后沉积物〔KP〕
❖ 反复发作可致新生血管形成、角膜瘢痕变薄或 脂质沉积
❖ 角膜组织自溶坏死
❖ 角膜基质瘢痕及炎性浸润,新生血管长入, 角膜上皮下有类脂质样物质沉着
圆形,表面污 秽,边缘模糊
树枝或地图状 不规则,表面粗糙, 基质浸润水肿 牙膏状,边缘略清
前房积脓
多为黄绿色 稀,少,灰白色
病原体检查 刮片见细菌 分离可检测病毒 病原体检查 刮片可见细菌 分离可检测病毒
粘稠, 中间高两边低 刮片可见菌丝
刮片可见真菌
13
细菌性角膜溃疡 OD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角膜炎概论

角膜炎概论

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原体
▪ 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因包括真菌、细菌、病毒、衣 原体、棘阿米巴以及结核杆菌和梅毒螺旋体等。
▪ 细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中表皮葡萄球菌为首 位,铜绿假单胞菌(即绿脓杆菌)居第二位,再 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目前角膜的真菌感染以镰刀菌居多,其次为曲霉 菌。
▪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Leabharlann 是最主要、最常见的病毒 性角膜炎。
角膜炎概论
细菌性 真菌性 病毒性 衣原体 棘阿米巴
泡性 春季 蚕食性
浅层点状角膜炎 上角膜缘性角结膜炎 复发性角膜糜烂
暴露性角膜炎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酒槽鼻性角膜炎 干燥性角结膜炎 角膜软化
临床表现
▪ 1、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常伴 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细菌或真菌引起 的化脓性角膜炎常伴有不同性状的脓性分 泌物,病毒性角膜炎分泌物则不多。2、睫 状充血,角膜透明度下降,角膜溃疡形成, 根据病变的性质、大小、位置不同,角膜 混浊及溃疡的形态和部位也不同。
▪ 棘阿米巴:
▪ 1、双胍类阳离子消毒剂( 0.02%洗必泰) 联合芳香二脒类( 0.1%羟乙磺酸丙氧苯脒 滴眼液、0.15%羟乙磺酸双溴丙脒眼膏)
▪ 2、氨基糖苷类(0.5%~1%新霉素滴眼液)
▪ 3、慎用糖皮质激素。

谢谢!
▪ 越来越多的棘阿米巴感染被发现。
角膜炎诊断要点
▪ 细菌性:眼卫生不洁史,病程短,刺激症 状明显,脓性分泌物,溃疡形成,可伴有 前房积脓。
▪ 真菌性:植物外伤史,长期用药史,抗生 素疗效不佳,自觉症状较轻,“伪足”或 “卫星灶” 。
▪ 病毒性:全身热病史,淋巴结肿大,典型 的角膜损害,角膜知觉减退。
▪ 棘阿米巴:配戴角膜接触镜史,病程长, 各种治疗无效,涂片。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陈 文 超
( 尔 滨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5 0 1 哈 1 00 )
8. 7 ( 2 7 ) 两组 治疗 效 果 比较 , 异 有 非 常 显著 性 ( 2 6 6 / 5 。 差 X
= 7 8 P< 0 O ) . 1, .1。
3 讨 论
脑 梗 塞 形 成 的 主要 原 因 是 血 管 内 壁 损 坏 . 面 粗 糙 不 表
( 0 7 0 6收稿 ) 2 0 —1 —2
照神 经 功 能 缺 损 程 度 计 分 标 准 分 型 ( 型 6 1 轻 ~ 5分 , 型 1 中 6

3 O分 , 型 3 ~ 4 重 1 5分 ) 治 疗 组 轻 、 、 型 各 为 3 例 、8 , 中 重 2 2
平 , 小 板 聚 集 增 加 , 管 壁 弹 性 减 弱 , 腔 狭 小 , 粘 度 增 血 血 管 血 高 , 维 蛋 白原 含 量 增 加 , 固性 增 高 , 流 缓 慢 , 致 血 栓 纤 凝 血 导
形成。 成神经系统缺血、 造 功能 缺失 , 出现 各 种 神 经 系统 损 伤
症 状 。 因此 , 科 在 治疗 脑 梗 塞 中 , 对 以上 几 个 方 面 , 用 我 针 采 疏 血通 注射 液联 合 降纤 酶 治 疗 脑 梗 塞 进 行 临 床 观 察 。 血 通 疏 注 射 液 是 近 几 年 最 新 的 活 血 化瘀 、 善 微 循 环 的 中 药 制 剂 , 改 主要 成 分是 地龙 、 蛭 素 。 代 研 究 表 明 , 药 的有 效 成 分 是 水 现 该 含 水 蛭 素 样 作 用 和 蚓 激 酶 样 作 用 的物 质 , 有 抗 凝 、 具 溶解 血 栓 、 血小 板 聚 集 、 节 血 脂 、 低 血 粘 度 、 护 细胞 、 进 组 抗 调 降 保 促

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细菌性角膜炎(bacterialkeratitis)它是20世纪60年代最重要的传染性角膜病。

20世纪70年代以后,病毒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和棘阿米巴性角膜炎迅速增加,但细菌性角膜炎仍然是发病率和致盲率最高的传染性角膜病。

一、病因随着时代的变化,致病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以肺炎球菌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20世纪80年代,由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应用,铜绿假单胞菌相对减少,而耐青霉素葡萄球菌相对增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他革兰阴性菌,如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粘质沙雷菌和厌氧细菌,逐渐增多。

根据国内外文献,常见的致病菌如表1所示。

最常见的致病菌有四种,即革兰阳性菌中的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革兰阴性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和莫拉菌(moraxella,M)简称为SSPM感染。

据日本横滨大学近年来对120例细菌性角膜炎的统计,SSPM感染占72。

5%.(87例)上述4种致病菌分别为15种%(18例),11。

%(14例),35。

%(43例)、10%(12例),美国和加拿大也有同样的统计结果。

这种倾向不仅出现在工业发达国家,也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菲律宾最近统计了1762例,SSPM 感染占92。

2%(1624),分别为4。

%(83例),42。

%(745例),26。

%(468例)和18。

%(328例)。

创伤是细菌性角膜炎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职业性眼前外伤有6个%会发生细菌性角膜炎。

在农村地区,5例细菌性感染发生在角膜擦伤患者中。

%。

由于各种原因,角膜上皮和基质的创伤首先暴露在结膜囊的正常菌群中,容易导致细菌感染;角膜异物和污染水溅入是外部细菌进入角膜的重要载体;如果患者有慢性细菌性眼睑炎或泪囊炎,这些细菌很容易导致角膜感染。

细菌性角膜炎

细菌性角膜炎

细菌性角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角膜上皮缺损及缺损区下角膜基质坏死的化脓性角膜炎,又称为细菌性角膜溃疡(bacterial corneal ulcer)。

病情多较危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甚至眼内感染,最终眼球萎缩。

即使药物能控制也残留广泛的角膜瘢痕、角膜新生血管或角膜葡萄肿及角膜脂质变性等后遗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病原学】可引起角膜炎的细菌种类繁多(表8-1),但最常见的有四组:细球菌科(葡萄球菌,细球菌等),链球菌科,假单胞菌科,肠杆菌科(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氏菌属等),87%的细菌性角膜炎是由这四类细菌引起。

表8-1 感染性角膜炎致病菌种类常见致病菌不常见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其它类型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沙雷氏菌)奈瑟氏菌属摩拉克氏菌属分支杆菌属放线菌属非芽胞厌氧菌属棒状杆菌从世界范围来看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已升至首位,但需注意的是在我国绿脓杆菌所致的角膜溃疡却占第一位,然而其发病率下降趋势明显,这可能和氟喹诺酮类及妥布霉素等敏感抗生素的应用及生活条件的改善有关。

我国占第二位的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再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还有肺炎链球菌、肠道杆菌等,随着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一些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也日渐增多,如草绿色链球菌、克雷伯杆菌、类白喉杆菌、沙雷氏菌等。

细菌性角膜炎的诱发因素包括眼局部因素及全身因素(表8-2)。

多为角膜外伤后感染或剔除角膜异物后感染所致,特别与无菌操作不严格,滴用污染的表面麻醉剂及荧光素等有关。

但是一些局部乃至全身疾病如干眼症、慢性泪囊炎、配戴角膜接触镜、糖尿病、免疫缺陷、酗酒等,也可降低机体对致病菌的抵抗力,或造成角膜对细菌易感性增加。

表8-2:细菌性角膜炎的危险因素眼部因素全身因素干眼状态泪道阻塞眼睑炎症大泡性角膜病变倒睫接触镜角膜暴露外伤已有的角膜疾病污染的眼药制剂眼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药物免疫抑制糖尿病风湿病酒精中毒营养障碍严重的烧伤昏迷年老衰弱、维生素缺乏免疫缺陷病全身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骤,常有角膜创伤或戴接触镜史,淋球菌感染多为经产道分娩新生儿。

复方无环鸟苷滴眼剂治疗单疱角膜炎

复方无环鸟苷滴眼剂治疗单疱角膜炎

复方无环鸟苷滴眼剂治疗单疱角膜炎
王印其
【期刊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年(卷),期】1992(000)001
【摘要】应用复方无环鸟苷滴眼剂(简称ACF)治疗单疱角膜炎103例(109眼)其中浅层型27眼,深层型82眼,27眼合并角膜溃疡。

点用ACF,治愈81眼、有效18眼,有效率为90.8%,治愈率为74.3%,平均治愈天数为浅层型12.4天、深层型21.5天。

经8~18个月随访复发8例,复发率为8.7%,临床效果显著,讨论了复方抗单疱病毒药物与微量地塞米松的联合应用,强调“微量激素”对单疱角膜炎治疗的重要意义。

【总页数】1页(P57)
【作者】王印其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2.210.5
【相关文献】
1.无环鸟苷和聚肌胞及板蓝根治疗单疱性角膜炎 [J], 王圣祥;王珩
2.无环鸟苷合素高捷疗治疗单疱性角膜炎 [J], 夏宏涛
3.硫酸锌、无环鸟苷联合治疗复发性单疱性角膜炎62例 [J], 闫志和
4.硫酸锌无环鸟苷眼药水联合治疗复发性单疱性角膜炎 [J], 田卓
5.复方无环鸟苷结下注射结合中药治疗单疱角膜炎 [J], 周玉华;柴玉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角膜炎的症状及治疗

角膜炎的症状及治疗

角膜炎的症状及治疗关于《角膜炎的症状及治疗》,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角膜炎但是说成大家常常会得的一种眼科病症,通常是由于大家在平常的日常生活的眼睛疲劳不注意卫生而导致的。

一般状况下,大家针对眼周的维护很是重视的,由于大家都了解双眼针对我们本身而言是多么的的关键,可是有时并不是自身的原因,是遭受病菌或是病毒感染的感染而导致的角膜炎。

谈起角膜炎,尽管它是较为普遍的一种眼科病症,可是有时解决不太好得话,也可能造成眼周的别的病发症,因此一旦得了角膜炎一定要立即医治。

那麼下边就来详细介绍详解一下角膜炎的病症与治疗方法。

角膜炎分成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非溃疡性角膜炎(深层次角膜炎)两大类。

由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不一样要素导致。

因眼角膜创伤,病菌及病毒感染入侵眼角膜造成的发炎。

患眼有不适感,刺疼乃至灼热感。

球结膜表层混合型血肿,伴随怕光、落泪、视力障碍和分必物提升等病症。

眼角膜表层侵润有溃疡产生。

溃疡性角膜炎绝大多数为外地人要素引发,即感染性发病因素从外入侵眼角膜鳞状上皮细胞层而产生的发炎。

角膜炎的病症关键有疼痛、怕光、落泪、视力下降等。

睫状充血、眼角膜浑浊(侵润或溃疡)、新生儿血管、视网膜睫状体刺激性反映(出現瞳孔缩小或泪液浑浊)。

针对医治角膜炎,海外的工作经验有长期性剂量内服阿昔洛韦片。

時间较长,多在一年上下,全国各地医师见解不统一,由于这一因人而异。

因此,也没法分辨长期性服药是不是就避免了发作。

大部分专家学者建议,注意休息和体能锻炼。

碰到发烧感冒、身体机能降低,保护性内服阿昔洛韦一周上下。

现况就这样。

口服药物是优选。

眼药能够輔助。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针对角膜炎病人最关键的便是不必有太过的担忧,也不要害怕,尽管它是有关双眼的病症,可是现阶段還是可以医好的。

次之便是提升自身可以医好病症的自信心,这才算是最重要的,最终要做的事便是多注意休息。

角膜炎ppt课件【24页】

角膜炎ppt课件【24页】
角膜炎
1
1概述 2病因 3病理 4临床表现 5检查 6诊断 7治疗
2
什么是角膜炎? 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
之一。角膜炎分为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非溃疡 性角膜炎(深层角膜炎)两类。由内因,外因不同因素 造成。因角膜外伤,细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症。 患眼有异物感,刺痛甚至烧灼感。球结膜表面混合性充 血,伴有怕光、流泪、视力障碍和分泌物增加等症状。 角膜表面浸润有溃疡形成。溃疡性角膜炎绝大部分为外 来因素所致,即感染性致病因子由外侵入角膜上皮细胞 层而发生的炎症。
8
第二阶段:溃疡形成期
致病菌侵袭力和毒力较强时,坏死的角膜上皮和基质层脱落形成角膜溃 疡后弹力层膨出角膜穿孔,眼球感染,萎缩。
9
第三阶段:溃疡消退期 抑制致病因子对角膜的侵袭,阻止了基质胶 原的损害,新生血管长入。症状减轻。
10
第四阶段:愈合期 溃疡区上皮在生,瘢痕组织修护 1.角膜云翳 薄如云雾状的浅层角膜瘢痕。能 看清。 3 角膜白斑 混浊很厚,瓷白色不能透见虹膜。
3
4
角膜炎的病因?
角膜炎的病因?
5
角膜炎的病因
1.外源性:外伤+感染(细菌 真菌 病毒)
2.内源性: 指来自全身的疾病营养不良。 角膜没有血管,所以急性传染病不易侵及角膜。可是角膜组织却参予全身的免疫 反应,尽管其免疫反应的程度较其他组织的为低,但是正因为它没有血管,新陈 代谢较为迟缓,才使这种免疫反应变化持续经久,角膜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一种 敏感状态,以致容易发生变态反应性疾患,如泡性角膜炎等。
4.热敷:用湿热敷法,可使眼部血管扩张,促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减轻刺激症状,促进炎症吸收,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