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啮齿类动物

合集下载

刺猬是啮齿类吗--啮齿类动物是什么-

刺猬是啮齿类吗--啮齿类动物是什么-

刺猬是啮齿类吗-啮齿类动物是什么?啮齿类动物是什么?啮齿类动物有大、小家鼠、黄鼠、沙鼠、跳鼠及豪猪等。

最小的种类如巢鼠(Mic-romysminutus),体重一般不到10克;大如南美洲的水豚(Hydrochaerishydrochaeris),体重可达50千克;中国的大型啮齿动物为产于新疆的河狸(Castorfiber)体重可达25千克。

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目,其特征为:上颌和下颌各两颗会持续生长的门牙,啮齿目动物必须通过啃咬来不断磨短这两对门牙。

哺乳动物中百分之四十的物种都属于啮齿目,而且在除了南极洲的其他所有大陆上都可以找到其大量的踪迹。

雌性具双角子宫,雄性的在非繁殖期间萎缩并隐于腹腔内。

哺乳纲的一目。

上下颌只有1对门齿,喜啮咬较坚硬的物体;门齿仅唇面覆以光滑而坚硬的珐琅质,磨损后始终呈锐利的凿状;门齿无根,能终生生长。

均无犬齿,门齿与颊齿间有很大的齿隙;下颌关节突与颅骨的关节窝联结比较松弛,既可前后移动,又能左右错动,既能压碎食物,又能碾磨植物纤维。

听泡较发达,盲肠较。

扩展资料啮齿动物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的是,它们长着两对门牙——一对上门牙和一对下门牙。

这两对门牙伴随它们一生,在不断的噬咬中,门牙尖端也变得像凿子一般。

啮齿动物没有犬齿,许多种啮齿动物的门牙和臼齿间长着一块毛茸茸的软垫,可将诸如木屑等不能食用的东西阻挡在嘴壁和牙齿之间,防止它们进入口腔。

很多啮齿动物长有颊囊,用来暂时储藏食物。

啮齿动物大多居住在洞穴中,也有一部分居住在树丛和水中。

几乎所有的啮齿动物都是食草动物,但也有例外,比如松鼠就是一种既食草也食肉的啮齿动物。

鼠类另一重要特征是其发达的颌骨区域以及从此开始的、参与下颌运动的咀嚼肌。

下颌骨窝位于鳞状骨颧突的腹面,是一个拉伸了的关节窝,缺少下颌窝后突,其作用是控制下颌的前后运动。

颧弓位于颧骨的中部,其作用是连结上颌颧突和鳞状骨颧突。

框后突变化较大,有些种类有,有的缺。

乳骨突较大,多数可见翼蝶骨管,但有的很小,难以发现。

高原鼢鼠先天免疫功能及其与竹鼠和大鼠的比较研究

高原鼢鼠先天免疫功能及其与竹鼠和大鼠的比较研究

高原鼢鼠先天免疫功能及其与竹鼠和大鼠的比较研究高原鼢鼠先天免疫功能及其与竹鼠和大鼠的比较研究概述:高原鼢鼠、竹鼠和大鼠是常见的啮齿类动物,它们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因此它们的先天免疫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1)高原鼢鼠的先天免疫功能;2)竹鼠的先天免疫功能;3)大鼠的先天免疫功能;4)高原鼢鼠、竹鼠和大鼠的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动物的先天免疫功能差异,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一、高原鼢鼠的先天免疫功能:高原鼢鼠是一种分布在高原地区的啮齿类动物,生活环境恶劣,气候寒冷,氧气稀薄。

为了适应高原环境,高原鼢鼠的先天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的加强。

研究表明,高原鼢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减少氧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提高细胞的抵抗力。

此外,高原鼢鼠的免疫细胞活性也较高,白细胞介素和淋巴因子的产生也比较活跃。

这些特点使得高原鼢鼠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二、竹鼠的先天免疫功能:竹鼠是一种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啮齿类动物,也受到了特定环境的影响。

研究发现,竹鼠身上皮肤分泌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抗菌肽,这些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抵抗多种细菌和真菌的感染。

此外,竹鼠的巨噬细胞活性较高,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也较为活跃。

这些特点使得竹鼠在面对外界病原体入侵时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能力。

三、大鼠的先天免疫功能:大鼠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在研究中广泛应用。

大鼠的先天免疫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与许多哺乳动物相似。

大鼠的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和破坏细菌、寄生虫和病毒,这是大鼠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大鼠具有丰富的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可以增强免疫应答。

四、高原鼢鼠、竹鼠和大鼠的比较研究:通过对高原鼢鼠、竹鼠和大鼠的先天免疫功能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它们在免疫能力上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高原鼢鼠和竹鼠与大鼠相比,在巨噬细胞活性上都表现出更强的特点。

其次,高原鼢鼠的抗氧化能力比竹鼠和大鼠更强,这与其生活在高原环境中有关。

啮齿动物的适应性

啮齿动物的适应性

2020年第55卷第1期生物学通报1我国兽类学家和啮齿动物生态学家夏武平先生曾论述道:“汉字‘鼠’,指与啮齿动物相似的小型哺乳动物,包括大部分啮齿动物,兔形目的鼠兔科,食肉目的鼬科,食虫目的大部分种类,乃至灵长目的树鼩,但一般指的主要是啮齿动物[1]”。

所以鼠类多数属于啮齿动物,但啮齿动物也不都是鼠类。

英文的Rodent(啮齿动物)来源于拉丁文Rodere,意为“啃食”,这也就是为什么这类动物称为啮齿动物的原因了。

1啮齿动物的种类啮齿动物有一个显著的解剖学特点,其上、下颌有一对门齿,门齿没有齿根,终生生长。

大多数啮齿动物的个体大小在20~100g之间,体型小的例如巢鼠,体重一般在4~10g;也有体型较大的,例如生活在南美的水豚,体重超过50kg。

现在已知全球的哺乳动物大约有5400多个物种[2],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大约有2272个物种,占整个哺乳动物物种数量的42%。

在我国,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3],哺乳动物种类是673种,啮齿动物有215种,占我国哺乳动物种类的32%,有49个物种是中国特有种,例如台湾大鼯鼠、海南大鼯鼠、藏仓鼠、甘肃仓鼠、中华绒鼠、大绒鼠、青海松田鼠、台湾田鼠等[4]。

2啮齿动物的适应性啮齿动物具有超强的适应能力,除了南极洲,世界各地都有啮齿动物分布。

啮齿动物的栖息环境复杂多样,例如穴居的田鼠和仓鼠,树栖的鼯鼠和松鼠,地下生活的囊鼠、鼢鼠和竹鼠,以及在半水生环境的麝鼠和河狸等。

食性多样,例如植食性的布氏田鼠,杂食性的黑线仓鼠和黄鼠,食坚果的松鼠,食虫类的鼩鼱等。

内蒙古草原的布氏田鼠取食植物的嫩叶,同域分布的长爪沙鼠则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在夏季也取食植物的嫩叶。

营地下生活的鼢鼠等主要以植物的根茎为食。

活动节律多样,例如昼行性的长爪沙鼠,夜行性的跳鼠。

生存方式多样,例如具有冬眠习性的黄鼠,蛰眠的小毛足鼠,不冬眠的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等。

不具有冬眠习性的物种,随温度、光照和食物条件的季节性变化,啮齿动物的形态、行为学和生理学等特征将具有季节性调节,例如布氏田鼠的体重、能量摄入、产热能力和免疫功能等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冬季体重降低,产热能力增加,活动性降低,摄入能量增加,皮毛隔热性能增加,某些器官组织例如具有产热功能的褐色脂肪组织重量也增加[4-5]。

啮齿类宠物正流行

啮齿类宠物正流行

啮齿类宠物正流行作者:TOTORO来源:《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2008年第11期在人类的众多宠物中,有这样一个群体,它们是动物世界的弱小一族,唯一见长的就是比较警觉,也许还有那么一点点小聪明。

在它们身上,你很难找到带有攻击性或报复性的“武器”;又因为没有翅膀,所以不能像鸟一样凌空而逃;因为不识水性,也无法像鸭子一样落水而遁。

它们正是逐渐走入我们家庭的啮齿类宠物……宠物貂——最IN最时尚宠物貂又称“超级貂”,目前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倍受年轻人的青睐。

它来自美国纽约,是除了猫和狗之外人类的第三大宠物。

2005年底,这种宠物貂正式通过相应的审批手续,拿到了中国的居住权,并且拥有了一个非常好听的中国名字——“玛雪儿”。

它们的体重一般不超过2千克,身长30厘米~50厘米。

它们性情友善、聪明好玩,饲养起来也毫不费事,因此,非常适合当作家庭宠物。

宠物貂的习性介于猫和狗之间,像猫一样爱干净,又像狗一样爱亲近人,喜欢跟着主人东奔西跑。

它们还会在你看电视的时候爬到你的膝盖上,让你抚摸着它们的肚皮呼呼大睡。

宠物仓鼠——带着精灵鼠小弟回家仓鼠是最cute的小动物之一了,差不多所有同学看见这种“活毛公仔”时,都会对它一见钟情。

不骗你,有人甚至还每日把它随身“携带”,从家带到单位,晚上再带回家,这都是因为仓鼠体积娇小的原因。

仓鼠是仓鼠亚科动物的总称。

各种仓鼠长得都很像,只是体型和毛色稍微有一点区别而已,个性则差不多。

仓鼠最有趣的地方是它们会把食物藏在腮的两边,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再吐出,所以它们又被称为大颊鼠。

它们可与老鼠不同,只有一条很短的尾巴,有的甚至还没有尾巴呢。

荷兰猪——温顺的宠物宝贝荷兰猪又名荷兰鼠、豚鼠、天竺鼠,它是珍贵的、皮肉兼用的多用途草食动物。

野生的豚鼠身材苗条、运动灵活,而长期被人类当作宠物饲养的豚鼠,则由于好吃懒做、缺乏运动变得胖乎乎的,很招人喜爱。

豚鼠喜欢大家伙儿挤在一起,这是因为在野生状态下大家在一起生活可以增加发现敌人的机率。

啮齿类动物的自然行为中的防御机制

啮齿类动物的自然行为中的防御机制

啮齿类动物的自然行为中的防御机制在动物王国中,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不受外界的伤害。

而其中,啮齿类动物的防御方式更是多种多样,神奇而又有趣。

1. 躲避侵害所有啮齿动物都具备一个很基本的自卫手段——躲避。

无论是野外还是人工养殖,只要是遇到危险,第一反应都是躲避,寻找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等待危险消失。

以松鼠为例,它们在树上活动的时候,会通过自身灵活的身体跳跃和攀爬,避开危险。

当危险追赶上来时,它们则会躲进树洞中避难,或者通过逃跑来避免受到威胁。

类似的,许多啮齿动物都有很好的躲避能力,孤立的、懦弱的个体,只有逃跑或寻找避难处,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2. 切断猎物的追捕线索许多啮齿动物在遭遇危险时会采取一种很神奇的行为——割断猎物的追捕线索。

比如,蚊鸟通常在夏天会讨厌小型啮齿动物如鼹鼠和田鼠等,于是它们发现这些啮齿动物后,便会跳到它们颈部的追捕点上咬下一块毛来,这会使得啮齿动物的颈部下垂并卡住了它们自己,使它们无法爬行或逃跑,最终成为这些鸟的猎物。

但是一些啮齿动物意识到了这种行为,于是在发现袭击者后立刻割断自己的颈毛,从而摆脱被追捕的一线希望,逃离袭击范围。

此外,某些小型啮齿动物还有隐藏行为。

它们通常会将自己的巢窝或通道尽量隐藏得深入或隐蔽,这样就可以将攻击者的精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同时还能通过密闭的空间保护自己。

3. 伪装身份伪装是许多动物保护自身免受猎人侵害的另一种方式。

在野外,被攻击和捕捉的机率非常高,所以许多啮齿动物会采用伪装行为,将自己的毛发、眼和体型等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将自己藏于树叶、树枝、草丛、石头或树根下等地方。

狐尾鼠就是一种很典型的伪装大师,除了在颜色和体型上与周围环境相似外,它们还会用如定石的手段,制造出一个自然的壳来藏身于石头、卫生园林垃圾箱和人造物中。

这样一来,对广义寄生虫、寄生虫和猛禽的直接捕捉就难度加大了,然而,还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它们暴露——比如壳的特殊气味或它所在地的具体位置。

兔子是啮齿动物吗

兔子是啮齿动物吗

兔子是啮齿动物吗兔子不是啮齿动物。

兔子在分类上是兔形类而非啮齿类。

兔形类和啮齿类一样,都有大型且没有齿根的门齿,这类门齿会终生生长,因此兔子和其它啮齿类动物一样,需要通过不断的咬东西磨牙,才能保证嘴唇可以正常闭合。

啮齿类动物特征:许多的啮齿目动物都很小,南非小家鼠的成鼠只会长至6厘米长及7公克重,西南亚侏儒跳鼠也有相似或稍小的尺寸。

但另一方面,亦有少许啮齿目动物如水豚可重达80公斤,而已知最大的啮齿目动物(已灭绝的莫尼西)则估计重约1000公斤,且可能重达1534公斤或2586公斤。

啮齿目动物在其上下颚各有一对门牙,这对门牙会不断地生长,且必须靠咬啮来将其持续磨短;而这也是啮齿目这一名称的由来。

这些牙齿可用来切断树干、咬开果实外皮或做为防卫用途。

啮齿目动物的牙齿外面有珐琅质,里面有外露的象牙质,所以可以在咬啮之间自行磨尖。

兔子不是啮齿动物。

兔具有管状长耳,簇状短尾,比前肢长得多的强健后腿。

共9属43种。

以亚洲东部、南部、非洲和北美洲种类最多,少数种类分布于欧洲和南美洲,其中一些种类分布广泛或者被引入很多地区,而也有不少种分布非常局限。

陆栖,多见于荒漠、荒漠化草原、热带疏林、干草原和森林或树林。

兔是一种胆小的动物,突然喧闹声、生人和陌生动物,如猫狗等都会使它惊慌失措。

在饲养管理中,应尽量避免引起兔子惊慌的声响,同时要禁止陌生人和猫狗等进入兔舍。

家兔的听觉锐敏,嗅觉敏感,但它胆小怕惊而善跑。

兔子喜食草。

一般家庭饲养的兔子要注意食物的提供,因为幼兔没有饱感。

蔬菜本来是不建议给幼兔吃的,容易得肠炎,成年后才可以适当提供。

兔子分幼兔和成兔。

都是早晚喂食,每天2次。

如遇到换品牌粮食的情况,需要过渡,不可直接更换,导致兔子不适应,出现不适。

幼兔是1~6个月的兔子,成兔是6个月以上的兔子。

竹鼠——一种新型特种养殖动物

竹鼠——一种新型特种养殖动物

竹鼠——一种新型特种养殖动物
谢小层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4(000)008
【摘要】竹鼠是一种啮齿类动物,因喜食竹茎而得名。

成年的竹鼠体重可达数斤,其皮可以制革,质地优良,可制作成珍贵的皮衣;肉可食,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味美,骨、肉均可入药,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特别以治疗哮喘最为突出。

下面将竹鼠的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一、养殖场所竹鼠的养殖应以室内、弱光的条
【总页数】1页(P22-22)
【作者】谢小层
【作者单位】河南滑县第一职业高中;4564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65
【相关文献】
1.最喜欢+最擅长="竹鼠大王"——访广西金诚双丰特种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张文明 [J], 谢青夏;莫嘉凌
2.特种经济动物--竹鼠养殖 [J], 刘宁;魏世宝
3.疫情冲击下广西特种养殖生产恢复行为探讨
——以广西竹鼠养殖业为例 [J], 白法璋
4.一种新型的特种养殖动物——捕鸟蜘蛛 [J], 陈亚光
5.最喜欢+最擅长=“竹鼠大王”——访广西金诚双丰特种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张文明 [J], 谢青夏(本刊记者)[1];莫嘉凌(特约通讯员)[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用啮齿类行为学实验

常用啮齿类行为学实验

观察指标
用于测量动物对水迷宫学习和记忆的获取 能力。实验观察和记录动物寻找并爬上平 台的路线图及所需时间,或者穿越平台的 次数。
爬上平台所用时间短➡️学习记忆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强
为什么单次训练时间为60s?
一般采用时间为60s~90s,也有采用120s,根据水迷宫的大小不同来选 择,直径大于2m,可采用120s。而且,大、小鼠在60~120s之间能够找到隐藏 站台的次数差异大约只占其功能次数的5%,这样统计学上是“小概率事件”。也 就是说,大、小鼠在60s内找不到隐藏站台的话,再延长到120s也很难找到。
0
2.93
10.13 43.73 78.28
3号
4号
5号
0
20 33.87
71.47
88.8
93.03 60
5号
6号
0
3.47 53.76
90.4 95.47 98.11
6号
7号
7号
0
0
7.2
24.06 49.33 77.27 40
8号
8号
0
0
1.07
43.32 37.87
50.8
9号
9号
0
0 38.13
每次实验结束后清洗方箱内壁及底面,以免上 次动物余留的信息(如动物的大、小便、气 味)影响下次测试结果。更换动物,继续实 验。
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多、停留时间长➡️焦 虑情绪水平低。
新颖环境抑制摄食
实验原理 主要利用禁食动物对食物的渴求心理与陌生环境造成的焦虑心理之间的矛盾冲 突,有焦虑情绪的动物在采食之前的犹豫时间较长。
freezing% 0~120秒 120~240秒 240~360秒 360~480秒 480~600秒 600~720秒 1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用啮齿类动物 SPF级: BALB/c裸小鼠,NOD-Scid小鼠,Wistar大鼠,BALB/c小鼠,昆明小鼠,C57BL/6J小鼠。

清洁级:129小鼠,DBA2小鼠,F344小鼠,NIH小鼠,Tg2576小鼠,TX/DL小鼠,Lewis大鼠,SD大鼠

普通级: Hartely豚鼠

BALB/c小鼠 C57BL/6小鼠 BALB/c-nu裸小鼠

SD大鼠 金黄仓鼠 豚 鼠 Email预订 常用实验动物介绍 一、小鼠 〖名 称〗:BALB/c小鼠 〖简 介〗:1913年,贝格(Bagg)从美国商人欧希尔(Ohio)处购得的白化小鼠原种,以群内方法繁殖。麦克·多威尔(MacDowell)在1923年开始作近交系培育,至1932年达26代,命名为BALB/c品系。安德尔文特(Andervont)等人使BALB/c广为传播和应用。1985年我国从美国NIH引进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为BALB/c第180代。 毛色:白化。 主要特性:①乳腺肿瘤自然发生率低,但用乳腺肿瘤病毒诱发时发病率高;卵巢、肾上腺和肺的肿瘤在该小鼠有一定的发生率。②易患慢性肺炎。③对放射线甚为敏感。④与其他近交系相比,肝、脾与体重的比值较大。20月龄的雄鼠脾脏有淀粉样变。⑤有自发高血压症,老年鼠心脏有病变,雌雄鼠均有动脉硬化。⑥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补体敏感,对麻疹病毒中度敏感。对利什曼原虫属、立克次氏体和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敏感。 主要用途:广泛地应用于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核医学研究,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

〖名 称〗:C57BL 〖简 介〗:1921年立特(Little)用艾比·拉特洛坡(Abby Lathrop)的小鼠株,雌鼠57号与雄鼠52号交配而得C57BL1937年从C57BL分离出C57BL/6和C57BL/10两个亚系。1985年从Olac引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毛色:黑色。 主要特性:①乳腺肿瘤自然发生率低,化学物质难以诱发乳腺和卵巢肿瘤。②12%有眼睛缺损;雌仔鼠16.8%,雄仔鼠3%为小眼或无眼。用可的松可诱发腭裂,其发生率达20%。③对放射物质耐受力中等;补体活性高;较易诱发免疫耐受性。④对结核杆菌敏感。对鼠痘病毒有一定抵抗力。⑤干扰素产量较高。⑥嗜酒精性高,肾上腺素类脂质浓度低。对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敏感。⑦常被认作"标准"的近交系,为许多突变基因提供遗传背景。 主要用途:是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品系。

〖名 称〗:BALB/c -nu裸小鼠 〖简 介〗:1973年丹麦的C.W.Friis在BALB/cA近交系小鼠中发现自发性突变的无毛小鼠,该突变小鼠胸腺发育不良,免疫T细胞缺失,而培育成了BALB/cA-nu。 主要特性: ①无毛、裸体、无胸腺。随着年龄增长,皮肤逐渐变薄、头颈部皮肤出现皱折、生长发育 迟缓。②由于无胸腺而仅有胸腺残迹或异常胸腺上皮(该上皮不能使T细胞正常分化),导致 缺乏成熟的T淋巴细胞,因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但6~8周龄裸小鼠的NK细胞活性高于 一般小鼠。③B淋巴细胞正常,但其免疫功能欠佳。表现在B淋巴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以lgM 为主,仅含少量的IgG。④抵抗力差,容易患病毒性肝炎和肺炎。因此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中。⑤为了提高繁殖率和存活率,一般采用纯合型雄鼠与杂合型雌鼠交配的繁殖方式,可以获得1/2纯合型仔鼠。⑥常用裸小鼠品系:BALB/c-nu、NIH-nu、NC-nu Swiss-nu、03H-nu,C57BL-nu等。 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肿瘤学、免疫学、毒理学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

〖名 称〗:SCID小鼠 〖简 介〗:SCID(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ency,SCID)的英文意思是严重联合免疫缺 陷,SCID小鼠即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在1983年由美国的波斯玛M.J(BosmaM.J)首先 从C·B-17近交系小鼠中发现,是位于第16号的染色体,又称为scid的单个隐性基因发生突变所致,SCID小鼠是C·B-17/lcrJ的同源近交系。1988年从美国Jackson实验室引进我国。 主要特性:①SCID小鼠外观与普通小鼠无异,体重发育正常。唯胸腺、脾脏、淋巴结的重量仅为正 常小鼠重量的I/3以下。②胸腺、脾脏、淋巴结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大大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 能缺陷;但巨噬细胞和NK细胞功能末受影响。③骨髓结构正常,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④容易死于感染性疾病,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中。⑤两性均可生育,每胎产仔3~5只,寿命达1年以上。 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免疫细胞分化和功能的研究,异种免疫功能重建,单克隆抗体制备,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的研究,病毒学和肿瘤学研究等。

4、ICR小鼠

ICR小鼠 Hauschka用Swiss小鼠群以多产为目标,进行选育,以后美国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ch)分送各国饲养实验,各国称为ICR.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在1973年从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进,1979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动物中心引进,1978年北京检定所引进,1983年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从瑞士苏黎世毒理学研究所引进。 品种特征:毛色白化。适应性强,体格健壮,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实验重复性较好,雌鼠自发性畸胎瘤和管状腺瘤发病率为0%~1%,用氨基甲酸乙酯诱发时,11~16天胚胎期畸胎瘤和管状腺瘤发病率为5.9%,离乳个体管状腺瘤和囊瘤发生率为30%,孕鼠为3%。是国际通用的封闭群小鼠, 我国从美国、日本、英国、瑞士等国引进的ICR,各群体之间在遗传特性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差异,在应用时应注意。ICR/JCL小鼠是进行免疫药物筛选,复制病理模型较常用的实验动物。外周血象和骨髓细胞,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是良好的血液学实验用动物。已广泛用于药理、毒理、肿瘤、放射性、食品、生物制品等的科研、生产和教学。 血液生理生化参数

血液生理参数(56日龄,雄性) 参数 平均数 标准差 红细胞计数(RBC) 9.65 1E6/μL 0.659 1E6/μL 红细胞体积(MCV) 48.15 fL 1.997 fL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12.4 %CV 0.303 %CV 红细胞压积(HCT) 46.46 % 3.343 % 血红蛋白含量(MCH) 15.14 pg 0.42 pg 血红蛋白浓度(MCHC) 314.45 g/L 7.43 g/L 白细胞计数(WBC) 8.9 1E3/μl 2.178 1E3/μl 淋巴细胞(LY)百分比 73.38 % 11.936 % 血小板计数(PLT) 571.45 1E3/μl 154.695 1E3/μl 血小板平均容积(MPV) 1.98 fL 0.582 fL 血小板分布宽度 18.12 % 1.158 % 血液生理参数(56日龄,雌性) 参数 平均数 标准差 红细胞计数(RBC) 9.07 1E6/μL 0.642 1E6/μL 红细胞体积(MCV) 49.04 fL 1.717 fL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12.604 %CV 0.219 %CV 红细胞压积(HCT) 44.48 % 3.446 % 血红蛋白含量(MCH) 15.46 pg 0.508 pg 血红蛋白浓度(MCHC) 315.68 g/L 8.764 g/L 白细胞计数(WBC) 6.86 1E3/μl 1.34 1E3/μl 淋巴细胞(LY)百分比 91.23 % 4.434 % 血小板计数(PLT) 599.32 1E3/μl 79.336 1E3/μl 血小板平均容积(MPV) 1.76 fL 0.225 fL 血小板分布宽度 17.68 % 1.169 %

血液生化参数(56日龄,雄性) 参数 平均数 标准差 Ca 2.41 mmol/L 0.09 mmol/L ALT 41.95 U/L 42.62 U/L ALP 76.35 U/L 24.55 U/L LDH 510.23 UI 143.31 UI CRE 44.38 mmol/L 7.21 mmol/L BUN 8.53 mmol/L 1.86 mmol/L TP 54.69 g/L 4.01 g/L ALB 33.74 g/L 3.44 g/L TG 2.03 mmol/L 0.39 mmol/L 葡萄糖 4.02 mmol/L 1.04 mmol/L 血液生化参数(56日龄,雌性) 参数 平均数 标准差 Ca 2.56 mmol/L 0.26 mmol/L ALT 47.16 U/L 42.16 U/L ALP 102.8 U/L 29.58 U/L LDH 635.9 UI 424.39 UI CRE 83.1 mmol/L 12.04 mmol/L BUN 6.63 mmol/L 1.43 mmol/L TP 55.99 g/L 5.77 g/L ALB 34.41 g/L 3.27 g/L TG 2.48 mmol/L 0.6 mmol/L 葡萄糖 3.7 mmol/L 0.9 mmol/L

当前位置: 首页-实验动物-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品种品系 昆明小鼠

2009-03-02 09:52

1、来源 1926年美国Rockfeller研究所从瑞士引入白化小鼠培育成Swiss小鼠。1944年3月17日由汤飞凡教授从印度Hoffkine研究所引进Swiss小鼠,饲养在昆明中央防疫处。由于该小鼠起初引入地是昆明,故称之为昆明小鼠。解放后中央防疫处迁回北京天坛,更名为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1950年小鼠随之引到北京天坛(检定所现址),当时保种9对。1953年10月移至北京东郊,1954年扩种,相继引到其他单位,现已遍布全国各地。 2、主要特性 KM小鼠是我国生产量、使用量最大的远交群小鼠。基因库大,基因杂合率高,我国学者已从KM小鼠远交群中先后培育出不少近交系小鼠。经50多年的选育,现在KM小鼠肿瘤自发率极低。不同地饲养的昆明小鼠封闭群的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