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 (6)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课件

种群的空间特征
随机分布(random distribution)指的是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 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 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种群内个体间例如,森林 地被层中一些蜘蛛的分布与面粉中黄粉虫的分布,以种子繁殖的植物在自然散 布于新的地区时也经常体现为随机分布。
题:某水库中属于同一种群的生物是( D )
A、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 B、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 C、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 D、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数量特征 基本特征 种群密度 调查方法
种
群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特
征
集群分布
样方法
空间特征
随机分布 标志重捕法
均匀分布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空间特征
集群分布(clumped distribution)的特征是,种群个体的分布很不均匀,常成群、 成簇、成块或成斑块地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的距离、群内个体的密度等 都不相等,但各群大都是随机分布。其形成原因是:①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丰 富与贫乏镶嵌;②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③动物的社会行 为使其结合成群。 集群分布是最广泛存在的一种分布格局,在大多数自然情况下,种群个体常是成 群分布,如放牧中的羊群,培养基上微生物菌落的分布,另外,人类的分布也符 合这一特性。
N = 42×(38/12)= 133只 种群密度=(133/2)只/hm2=66.5只/hm2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4、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
①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②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群密度高。 ③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 后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④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而密度很快下降…… ⑤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密度降低…… ⑥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
人教版教学课件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

C 衰退型
生殖前期
思考与讨论:
图中A 、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 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 越来越小?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 保持稳定?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思考: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 群数量一定能保持稳定吗?
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
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 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年龄 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 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 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大小的重要因素。
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内部和外界因素都以改变出生率和 死亡率来体现。
(二).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 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
(2)意义:
种群
迁出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试根据下列我国 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 回答: (1)图形的左右两 边大致对称,表明男 女人数基本平衡,出 现这一现象的自然生 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性产生两种精子数目相等,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 (2)图中Ⅰ阶段表明当时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 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出生率迅速增高 (3)图中Ⅱ阶段表明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 出生率不断下降 是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行计划生育取得实效
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ppt

几种年龄型种群的特点
类型 种群构成特点
发展趋势
增长型 幼年个体很多,老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年个体很少
稳定型
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比例适中
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 内保持稳定
衰退型
老年个体很多,幼年 个体很少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A
B
C
思年考龄:组上成图可三预种测年种龄群组密成的度种的群变:化趋势
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的是__A__
(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a.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增加
b.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降低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数目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 有重要意义
一则笑话
疯子:“让所有的人都死光,就留我一个!” 旁人:“如果你自己种粮食,谁给你织布?” 疯子:“那就再留个织布的吧。” 旁人:“你会做木工吗?会打铁吗?” 疯子:“再留一个木工和一个铁匠吧。” 旁人:“你们会炼铁吗?会开矿吗?还有,
会看病吗?会制药吗?……” 疯子:“哎呀,那就全留下罢!” 看来,世界上任何生物个体都是不能单独生 活的!每个生物个体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 生物个体打交道——包括同种的和不同种的。
个体较大的种群
2)估算法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1)样方法
关键:随机取样
• 在被调查的种群生存环境中随机选取若干 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 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 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
②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doc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数量特征年龄结构性别比例2、种群的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空间特征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Nt=N0 t(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相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2.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答应的最大值(K 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K/2时增速最快,K时为0(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挽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4、[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计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不能无限满意,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S 型曲线增长三、群落的结构1、生物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是由本区域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高中人教生物必修3种群的特征

生态系统
生
群落
命
系
种群
统
个体
的
结
系统
构
器官
层
次
组织
细胞
生态学
研究生物和生物, 生物和无机环境之 间的关系。
整理ppt
1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整理ppt
2
种群: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
个体的总和。
C •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老鲫鱼
C.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
死亡率= 个体总数
整理ppt
27
出生率和死亡率为什么会影响 种群的数量?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变__大___;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变__小___;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稳__定___。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_决_定__种群密度 的重要因素。
整理ppt
28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D.两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
整理ppt
3
例:下列属于种群的是(C)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B.校园内的所有乔木 C.棉田中有幼蚜,有翅蚜和无翅成熟 蚜组成的全部棉蚜 D.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雄性鲤鱼
整理ppt
4
•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 种群数量(种群内的个体数)的变化规律
怎样控制害虫 数量,以防止虫灾 发生?
调查的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 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 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 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整理ppt
9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
(1)操作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 选取样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4.1 种群的特征(共51张PPT)

③衰退型:特点是老 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 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 少。新出生的个体不 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 体数。种群密度越来 越小。
(3)年龄组成的意义:
年龄组成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34
A 增长型
B 稳定型
C 衰退型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 保持稳定吗?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呢?
举例:在对某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 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 的为15只,请运用数学方法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
② 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 X 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
③ 使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1
注意事项:
1、标志不能过于醒目 2、标志一段时间内不能消失 3、标志不能影响个体生活,不影响重新捕捉 4、调查期间种群不能有个体的迁入或迁出
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 是雌蜂。
40
③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 个体。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 性生活的动物。
3.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 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 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41
4.性别比例的意义:直接影响出生率, 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15
2、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
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 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 (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3、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
较大;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 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 的时间、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 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
人教版教学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课件

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的密 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 度等,都可以采用样方法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 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密度 如果一些动物活动性很强,活动范 围大,还能用样方法吗?
⑵标志重捕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哺乳类、鸟类、鱼类、 昆虫和腹足类等动物种群数量的估计。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 个体作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某物的种群密度
讨论1、实地调查与本节“问题探讨”活动中的模拟 调查有什么异同? “问题探讨”中调查对象是完全随机分布的,且 调查区域是规则的,调查对象与其他物体的区分是显 而易见的,因此,采用样方法得到的估算值与真实情 况比较容易接近(误差小)。而在实地调查中,调查 对象的分布往往不是随机的,调查区域也往往不是规 则的,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会干扰和影响调查的准确性, 因此,采用同样的方法其结果误差会比较大一些。但 是,只要掌握了科学的调查统计方法,其误差会控制 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2.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 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 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 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物。
②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 体。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 海豹等。
样方1 N1 样方2 N2 样方3 N3 样方4 N4 …… …… 样方n Nn
(注意:这里的N1、N2指的是样方的种群密度,而不是样方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N1+N2+N3+N4+…+Nn)/n
五点取样法
人教版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种群新课用种群的特征

遗传特征:生物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影响:自然选择对种群遗传特征的影响,使得具有适应性基因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 从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结果:自然选择使得种群的遗传特征逐渐适应环境,提高了种群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适应性。
基因型频率
计算方法:将某一基因型的 个体数除以种群总个体数
基因型频率:指在一个种群 中,某一特定基因型所占的 比例
影响因素:自然选择、突变、 基因漂移、遗传漂变等
应用:在遗传学、进化生物 学、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导致基因结构改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稳定型: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如生 态系统中的物种数量
衰退型: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如濒 危物种数量减少
种群数量变化的预测
环境因素:食物、水源、气候等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种群内部因素:繁殖能力、死亡率、年龄结构等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种群外部因素:天敌、疾病、人类活动等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预测方法:数学模型、实验观察、历史数据等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
社会等级制度的影 响:社会等级制度 可能会导致个体间 的竞争和冲突,也 可能会促进个体间 的合作和互助。
领域行为
特点:具有排他性、稳定性 和可识别性
定义:动物个体或群体为了 生存和繁衍而占据和保卫的 一定空间范围
作用:保护自身和后代免受 天敌和其他动物的侵害,提
高生存和繁衍几率
例子:狮子、老虎等大型猫 科动物的领地行为,鸟类的
巢穴行为等
合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