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公安虚拟实践教学探索
基于网络平台的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 创 新 基 础 化 学 实验 教 学 模 式 的 必要 性
近 年来, 由于总学时的限制,高等 院校都面临着
基 础 化 学 实验 学 时被 缩 减 的 问题 , 随之 而来 的 是 基 础 实 验 项 目逐 渐 被 删 减 。但 是 ,基 础 实验 项 目中涉 及 的
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又是高素质 化学人才必须熟练掌
关 键 词 : 教 学 改革 ;实 验 教 学 片 ; 网络 平 台 :实 验 教 学
Th t d n r c i eo n v t x e i e t l e c i g b s d o a usn t r e su y a d p a t n ino ai e p rm n a a h n a e n c mp ewo k c ve t
o no aie e p rm e tta h n eho a e n c mpu ew ok r ic s d i h a e.Th ho g to n d cn d o no fi n v tv x e i n e c i g m t d b s d o a sn t r wee d suse n t e p p r e t u h n i ̄o u ig vie s it e pe me tta hig a l a o bnig te wih c nv ni n le pe me tta hig me o sp no p a tc , n h e ul s o d x r i n e c n swel sc m i n h m t o e to a x r i n e c n t d wa utit r cie a d te rs t h we h in aiee p rme tta higm eh a e nc mpu t o kc u di p o ee p rm e a hi fe t n ov tv x e i n c n todb s do a e snew r o l m r v x e i nte c nge c. t Ke r s t a h n no a in x rm e t e c i gv d o; a usn t ok y wo d :e c i gi n v to ;e pe i n a h n i e c mp e t w r
虚拟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虚拟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建筑设计与施工是土木工程、建筑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而虚拟实践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实践教学在场地、设备、成本等方面的不足,为建筑设计与施工课程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建筑设计与施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1. 建筑设计与施工基本原理(1)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2)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2.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1)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2)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技术:三维建模、场景渲染、交互技术等(3)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3. 虚拟实践教学平台搭建(1)虚拟现实硬件设备的选择与配置(2)虚拟现实软件的开发与调试(3)虚拟实践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4. 建筑设计与施工虚拟实践项目(1)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2)项目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案(3)虚拟实践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建筑设计与施工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虚拟现实技术演示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和技能。
3. 项目驱动法: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引导学生进行虚拟实践项目的设计与施工。
4. 团队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虚拟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线答疑和交流互动。
基于ITtools网络教学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以《虚拟现实》为例

基于 ITtools 网络教学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以《虚拟现实》为例摘要: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实现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为学生运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和知识分享提供广阔的实践、创新空间。
ITtools平台既是一个信息技术课程课堂管理系统同时又是一个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管理系统,基于ITtools平台教师可以实施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进行多样化的学习,获得多元评价反馈。
本文给出的基于ITtools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流程已应用于实际教学,且最终被证明是可行有效的,这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ITtools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一、引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中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借助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多样的学习环境。
同时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特点,强化以网络数字化资源为主的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协商。
特别提倡建立支撑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提供学生数字化学习、研究、创新的必要资源,逐步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愿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指出:“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开发能力与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因此将模块功能丰富的ITtools网络教学平台「1」运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与创新,有助于学生充分开展数字化学习,为学生协作学习提供有效支持,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弹性需求提供有力的学习资源。
ITtools网络教学平台有效支撑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网络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网络教学实践探索【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网络教学实践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
本文着重探讨了云计算在高校网络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探索。
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随后分析了基于云计算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资源的云端化管理与共享,网络教学实践案例分析,虚拟实验室的应用以及在线讨论平台的建设和利用。
在总结了云计算在高校网络教学中的推广应用,探讨了高校网络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高校网络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云计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促进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云计算、高校、网络教学、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云端化管理、网络教学实践、虚拟实验室、在线讨论平台、推广应用、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基于云计算的教学模式创新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将教学资源云端化管理与共享,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共享,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教学环境。
虚拟实验室的应用和在线讨论平台的建设与利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互动性。
本文将探讨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网络教学实践,分析其在教学模式、资源管理、虚拟实验室、在线讨论等方面的应用和效果,以期为高校网络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研究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网络教学实践,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借助云计算技术,高校可以更好地搭建虚拟实验室和在线讨论平台,拓展实践教学和互动学习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为立体和丰富的学习环境。
研究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网络教学实践对于推动高校教育现代化,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基于云计算的教学模式创新基于云计算的教学模式创新是当前高校网络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和教师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相聚进行教学活动。
构建虚拟网络教学实验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YAN Zh e n - p i n g ( Hu n a n R a i l wa y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l l e g e I n f o r m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De p a r t me n t , H u n a n Z h u z h o u 4 1 2 0 0 1, C h i n a )
S T U D Y 0 F C 0 M P U 皿 R A P P L I C A Ⅱ 0 N I N E D U C A Ⅱ 0 N
计算机应用教 学研 究
构 建虚 拟 网络 教学实验平 台的研究 与实践
颜畛 平
湖 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 系 ,湖南 株洲 4 1 2 0 0 1 ) 摘 要 :指 出目前计算机实验教 学存在 的局 限性 ,详细介绍 了应用虚拟机技 术实现 虚拟 网络教 学的相关技术 ,用虚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p o i n t s o u t t h e l i mi t a t i o n s o f c o mp u t e r e x p e r i me n t a l t e a c h i n g d e t a i l e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i r t u a l ma c h i n e v i r t u -
拟化 实验教学 已成为加 强 实践教 学、提 高教 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 关键词 :V m w  ̄ e 技术 ; 虚拟机 ;网络教学
Bu i l d a Vi r t u a l Ne t wo r k Re s e a r c h a n d Pr a c t i c e o f Te a c h i n g Ex p e r i me n t
虚拟现实技术在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在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研究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中包括公安高等教育教学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真实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对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包括虚拟现实设备、虚拟现实软件和虚拟现实内容。
在公安高等教育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模拟真实场景公安高等教育教学需要模拟各种真实场景,例如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创建虚拟现实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真实场景,更好地理解处理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2.提高实践能力公安高等教育教学的特点是实践性强。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实践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操作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3.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制作生动实景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枯燥乏味,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看到更多真实的事件,更加深刻地理解公安知识和技能。
1.安全可控公安高等教育教学需要模拟各种真实场景,但是这些场景往往会带来一定的危险和风险。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场景,同时又可以保证学生的安全,避免学生受到伤害。
2.提高学生的应对问题的能力1.进一步提升虚拟现实技术的真实程度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的真实程度,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体验场景。
2.继续打磨虚拟现实教学内容虚拟现实教学内容需要持续打磨,根据学生反馈不断改进,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不断深入实践教学虚拟现实技术在公安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持续深入实践教学,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总之,虚拟现实技术在公安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未来,虚拟现实技术还将继续为公安高等教育教学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公安虚拟实践教学探索——以金融犯罪侦查案件虚拟实训平台为例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公安虚拟实践教学探索——以金融犯罪侦查案件虚拟实训平台为例蒋苏淮【摘要】虚拟现实技术在公安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解决传统侦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如教学资源稀缺、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师(实战教官)因自身言语表达、课堂组织与控制不良原因导致的课堂训练效果不良等问题.江苏警官学院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金融犯罪侦查案件虚拟实训平台的建设遵循整合原则、系统分层原则以及实效原则,同期建设金融犯罪案件侦查网上推演支撑数据库(包括法律法规库、经侦案例库、证据库、法律文书库)以及教学资源库,依托公安大平台(模拟)系统,根据侦查程序模块设计训练、考核内容,以训练、考察学员对案件定性、办案程序、侦查思路、证据获取以及文书制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期刊名称】《现代商贸工业》【年(卷),期】2016(037)001【总页数】3页(P170-172)【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公安虚拟实践教学;侦查推演【作者】蒋苏淮【作者单位】江苏警官学院,江苏南京2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公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实战、讲究实用、追求实效。
公安院校承担着为公安战线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公安院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与警务实战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近年来,公安院校提出:在专业设计和课程设置方面紧跟公安实战需求,以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重点,构建“应用型”教学模式,为公安机关执法勤务一线培养实战型技能人才。
随着网络教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我院以金融犯罪侦查课程内容为依托,初步设计研发了虚拟实训平台,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公安虚拟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公安虚拟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侦查学是研究刑事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研究揭露,预防,证实犯罪的策略,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侦查经验在侦查学的研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基于“互联网+”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大数据处理技术”课程为例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No.5,2021 Sum No.5212021年第5期总第521期摘要目前学生对“大数据处理技术”课程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因此探索并实践一种基于超星+EduCoder+QQ的“互联网+”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显得十分必要。
这种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是在超星平台上开展理论课教学,在EduCoder平台上开展实训课教学,全程通过QQ进行答疑、交流,并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多元化激励督促机制,做到作业分层分级,加强交流互动和学习反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大数据课程;教学改革;网络教学平台;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Multi-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Internet+":Taking"Big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as an Example//GAO Qunxia Abstract Students are generally afraid of difficulties in the"Big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course.Therefore,this paper ex-plores and practices an"Internet+"multi-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Chaoxing+EduCoder+QQ.Theoretical courses are carried out on the Chaoxing platform,and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 are carried out on the EduCoder platform.The whole process is carried out through QQ question-answering and com-munication.Diversified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s, multiple incentives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s,and hierarchi-cal assignments are implemented,in order 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feedback,and improve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teaching quality.Key words blended teaching;big data course;teaching reform;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multipl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大数据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公安虚拟实践教学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公安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解决传统侦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如教学资源稀缺、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师(实战教官)因自身言语表达、课堂组织与控制不良原因导致的课堂训练效果不良等问题。
江苏警官学院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其金融犯罪侦查案件虚拟实训平台的建设遵循整合原则、系统分层原则以及实效原则,同期建设金融犯罪案件侦查网上推演支撑数据库(包括法律法规库、经侦案例库、证据库、法律文书库)以及教学资源库,依托公安大平台(模拟)系统,根据侦查程序模块设计训练、考核内容,以训练、考察学员对案件定性、办案程序、侦查思路、证据获取以及文书制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标签:网络教学平台;公安虚拟实践教学;侦查推演公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实战、讲究实用、追求实效。
公安院校承担着为公安战线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公安院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与警务实战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近年来,公安院校提出:在专业设计和课程设置方面紧跟公安实战需求,以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重点,构建“应用型”教学模式,为公安机关执法勤务一线培养实战型技能人才。
随着网络教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我院以金融犯罪侦查课程内容为依托,初步设计研发了虚拟实训平台,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公安虚拟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公安虚拟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侦查学是研究刑事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研究揭露,预防,证实犯罪的策略,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侦查经验在侦查学的研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侦查思维的形成有赖于对同类型案件侦查经验的积累,同时,对侦查程序的把握、文书的选择与运用等亦可在实训中得到锻炼与加强。
然而,在现行的公安教育体制下,警校学员很难接触、参与案件侦办,如何在侦查学的教学中传授侦查经验,有针对性地锻炼和提高学员的综合研判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所有侦查类课程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常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三个:(1)课堂案例讨论。
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设计侦查案例,带领同学在课堂上以讨论的方式模拟案件侦查过程。
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组织方便,对硬件要求低,投入少,教学重点突出,但是很难实现讨论的广度,也直接受制于教师的课堂讨论组织能力。
(2)教官走入学堂,直接传授侦查经验。
在公安机关中选择优秀的办案民警,就其主导或参与侦办的某一成功案例的侦办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总结技战法。
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实战教官由于亲历案件,对于案件侦办过程中的细节、遭遇的瓶颈、解决的思路等有明确而清晰的认知,因此,在介绍时,将更为深入。
同时,教官的实战单位背景会获得学员极大的认同感,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
但是,任何案件均有其个性化内容,而这些内容可能直接影响案件走势,因此难以形成具有普遍规律性的经验。
同时,来自实战部门同志由于缺乏授课经验,其口头表达以及课堂掌控能力上都可能存在问题,使得授课效果大打折扣。
(3)综合模拟实训。
该训练一般在相关法律、侦查课程学习结束后,利用专门的单独教学课时完成。
由教师选择多发、常见之案件类型,在真实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可提供的场所、证据材料等做必要的修改,组织学员分组模拟刑事案件从接收案件到侦查终结的侦办全过程。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训练和检验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也使教师发现了从课堂教学中难以发现的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侦察程序不清,金融知识掌握不够,犯罪界限模糊等,为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了方向。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教学组织的有效性上,如何保证实践时间,协调处理好实践与其他功课以及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是个棘手的问题。
同时,在案件设计的难易程度上,较难统一。
案件模拟需教师全程参与观察,对师资力量投入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公安虚拟实践教学将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其采用计算机技术,设计仿真软件,模拟实际的案件或设计多发的案件情境,将真实案件侦办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场景、人物、证据材料、文书等素材以虚拟的形式反映在计算机屏幕上,根据事先设计的步骤,引导学员通过电脑操作完成案件模拟侦办的全过程。
该设计的主要优点包括:(1)可以最大程度的解决因教师(实战教官)自身言语表达、课堂组织与控制以及师资力量等原因导致的课堂训练效果不良,同时,虚拟平台具有开放性和通用性的特点,通过对经济类案件的类型化分解,可实现所有经济类案件模拟侦办,大大增加实战训练的广度。
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使学员成为虚拟学习环境的参与者,在与虚拟世界中完成对象交互和体验,极大的丰富了学员的认知感受,通过人机互动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2)有效解决教学资源稀缺,学生群体规模扩大,需求增加的问题。
通过虚拟案件侦办平台的建设,可在一次性投入后,多人多次使用,多次练习,减少人力投入,减低实训管理的复杂程度和管理的成本。
可通过对内容的及时补充、更新,确保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3)多方应用,辅助教学,多库联合,可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学员的学习与考核要求。
作为虚拟实训平台子系统的综合教学服务支持系统可提供网上自学、网上师生交流、网上作业、网上测试以及质量评估等多种服务。
学员可反复练习,将自练、自测与考核相结合。
教师(教官)亦可通过平台对学员提供实时和非实时的教学辅导服务。
2案件侦办虚拟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分析2.1经济案件侦查具有共通性首先,对于同一类型(同一罪名)的经济案件,其侦查思路具有相通性。
经济案件的侦办主要经历疑案、析案、解案、查案四步骤,根据涉嫌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确定证明要点展开侦查,最终实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刑事证明标准。
换言之,对于同一类型案件而言,尽管侦查没有既定套路,但其侦查目标与证据规格趋同。
其次,在法律文书的制作,网上办案流程、侦查程序的把握等环节以及侦查措施、取证技巧的运用、嫌疑人的确定与抓捕等方面均具有共通性,完全可以实现同一设计的多案匹配应用。
2.2技术与投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可采用的虚拟现实技术类型主要包括桌面式、沉浸式、增强现实型以及分布式等四种,其在实现目的、客户感受、技术设备投入等方面各有不同。
对于案件侦办模拟系统而言,考虑到其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学员办案思路以及侦查程序、文书制作等方面的训练与考核,因此,桌面型虚拟现实技术即可满足设计需求。
其具有对设备的要求低,可在个人计算机与低级工作站进行仿真,投入少,设计、修改简单等优点,可以实现成本与效率的最优化配置。
通过云计算环境下网络技术的运用,该平台可不断扩充其模块内容,同时满足多用户多地址多范围运用。
3金融犯罪案件侦查虚拟实训平台构建3.1金融犯罪案件侦查虚拟实训平台构建的基本思路与框架本院金融犯罪案件侦查虚拟实训平台建设遵循整合原则、系统分层原则以及实效原则,同期建设金融犯罪案件侦查网上推演支撑数据库(包括法律法规库、经侦案例库、证据库、法律文书库)以及教学资源库,依托公安模拟大平台系统,根据侦查程序模块设计训练、考核内容。
在学员模拟侦办的过程中,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对虚拟侦查的流程进行控制,根据提前设定的评分标准分步骤计分,以训练、考察学员对案件定性、办案程序、侦查思路、证据获取以及文书制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该平台可供学员随时访问、查询,配合教师授课内容,满足教学、实训、考核、辅助四大功能设计,实现成本与效率的最大优化配置。
3.2案例选择与质量控制对于金融犯罪案件侦查网上推演平台而言,案件的选择与设计最为关键。
我们认为,进入案例库的案件应具备典型性、实用性、准确性、保密性、本土性以及可操作性(可程序化实现)等特性,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1)选择多发性案件类型中的案例。
实训平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案件推演使学员在虚拟情景下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就金融犯罪侦查课程而言,其所涉刑法第三章第四节第五节共38类案件侦查,从侦查证明要点(犯罪构成要件)而言,各有不同。
但是,有些类型案件,在现实中鲜有认定,尚难总结侦查经验,同时,各类案件在侦查措施的运用,取证方式,犯罪嫌疑人的确定及抓捕等方面又具有共通性。
因此,在平台建设初期,我们将精力更多的投入到多发性案件类型案例的筛选与设计中——如信用卡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保险诈骗等。
平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完全可以实现“成熟一个,记入一个”的目标。
(2)案例设计以实际案例为模板,最大程度的反映实践中的社会现状及问题,同时,对案例做必要的修改,以满足课堂训练及保密之要求。
我们主要从各地公安机关编写的案例选编、调研文章以及技战法总结中选取侦办环节步骤描述较为清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在初选基础上,采取访谈、实地调研、文献整理等方式、梳理、加工、编辑为符合教学目的,重点突出的案例。
尤其强调案例设计成品的本土性,充分考虑本地的犯罪特点以及侦破条件,为学员提供与实践接轨的侦查环境。
(3)案例设计的每一步骤都尽可能提供思考和解答问题的多种路径和空间,开拓学员侦查思路。
4建设现状及可能遭遇的问题抓捕犯罪嫌疑人、追缴赃款赃物、侦查终结分解设计了案件从报案到侦查终结的推演全过程,并尝试在每一环节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使参与者可根据案件侦查需要在多个素材库内调取所需的材料,这包括公安大平台(模拟)的规范操作,侦查措施的审批以及证据库资料调取等。
从目前建设与测试情况看,公安虚拟实训平台建设在技术上并无太大障碍,关键在于案例设计的精妙与开放程度,这一方面有赖于对同一类型案件侦查思路、侦查模式、技战法的总结,另一方面也需依托不同案件在同一环节操作方式的累积。
如抓捕犯罪嫌疑人环节,不论案件性质如何,均可以分为犯罪嫌疑人明确与犯罪嫌疑人不明确两种情形。
因此在案件设计时,不论何种案件,均可选择其中一种类型设计入参与者的训练模块。
这样的做法可实现资源库的裂变使用,大大增加资源库的配比,丰富测试案例的类型。
此外,需进一步争取支持,依托部、省、厅、院等多层级项目,保障经费的可持续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