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悼念玛丽 居里

26、悼念玛丽 居里
26、悼念玛丽 居里

二十六、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演讲稿中显示了作者严密的逻辑和睿智的思想。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诚挚的感情,睿智的思想。

2、短小精悍,结构严谨。

三、教学时数: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借助多媒体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资料片,让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事迹。)

介绍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1867—1934),法藉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生于华沙。1891年进巴黎大学深造,1893年参加李普曼实验室工作。1895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等。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德国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他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本文是作者在1935年11月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阐述人品与才智的关系,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的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

全文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论点,第二部分是具体阐述,第三部分是结论。这三部分紧密联系,融成一体。

三、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第一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

第一句:“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这句话至少有三层意思:一、居里夫人是一位崇高人物;二、她已去世;三、对她的悼念不能仅仅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值得回忆的东西。文章的第二句话就紧接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里通过比较法,强调了居里夫人有道德品质方面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第三句强调“才智”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才智”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来支撑。这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在意思上层层递进,一句比一句深入,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光辉榜样。

四、学习第二部分

朗读第二段。结合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的事例,说说作者阐述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品德和力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居里夫妇是镭的发现者,镭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具有很高的商业用途。有人建议他们申请专利权,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但居里夫人认为利用科学发明来图利,“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她与居里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这一事例,充分表明了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镭的发现和应用,使居里夫人成为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她成了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她一生中有7个国家24次授予她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0多个荣誉职位。在荣誉面前,居里夫人虚怀若谷。表现居里夫人的崇高品德,即: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当时她的祖国正在沙皇俄国的铁蹄下呻吟。她后来在巴黎上大学生活也非常艰苦。后来居里突然被马车撞死,这给她的打击更为严重。祖国的不幸,家庭的不幸,使“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种抑郁,就会使她的外貌严肃,甚至使人误解。这并不影响她走自己的路。居里夫人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表现为她为探求科学秘密而奋不顾身、百折不挠的精神。

朗读第三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三段照应了第一段的第三句话,赞颂居里夫人的热忱和顽强:“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一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是“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

五、小结

文章开头提出论点,强调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伟大胜于才智方面的成就。紧接着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等方面分别作具体阐述。最后发出呼吁,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谈谈读了《悼念玛丽·居里》的感受。

二、学习第三部分

明确:

结尾这段文字,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指出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对欧洲未来的重要性,希望欧洲知识分子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爱因斯坦本人也是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最好实践者。这一段照应第一段的第二句话。

三、探究活动

1、文章一开头就指出:“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那么,本文是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呢?试根据课文作出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意义等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

人格: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品德: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极端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力量:一旦她认识到某一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热忱: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意义: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2、阅读下面两句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⑴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⑵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采用“即使……也……”“哪怕……”这样的句式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即使……也……”“哪怕……”这样的句式表示让步关系。在偏句里用“即使”“哪怕”引出一层说话人认为是达到了某种极限的情况作为让步的条件,来强调和突出正句的意思。与“即使”“哪怕”相呼应的关联词有“也、都、总、还”等。这样的句式先退一步,再进两步,强化了肯定的语气,充分突出了优秀品质的意义。

第一句,强调和突出了“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偏句中的后者指的是“单纯的才智成就”,连才智方面的成就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秀品格,这还不表明优秀品格的意义吗?这句中的“即使”后面引出的是已经出现或存在的实际情况,这种让步不带假设性。

第二句退一步讲“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被继承很少很少(一小部分),也对欧洲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充分表明优秀品德是改造社会的重要因素。这句中的“哪怕”后面引出的是尚未出现的情况。这种让步带有假设性、预见性。

四、谈一谈

学了本文,你最欣赏居里夫人身上的什么高贵品质,为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或你对居里夫人的了解谈谈。

五、小结

本文作者深切怀念了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高度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呼吁欧洲科学家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2)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1 教学目的 1、学习演讲稿中显示了作者严密的逻辑和睿智的思想。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诚挚的感情,睿智的思想。 2、短小精悍,结构严谨。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借助多媒体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资料片,让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事迹。 介绍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1867—1934),法藉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生于华沙。1891年进巴黎大学深造,1893年参加李普曼实验室工作。1895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等。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德国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他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本文是作者在1935年11月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阐述人品与才智的关系,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的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 全文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论点,第二部分是具体阐述,第三部分是结论。这三部分紧密联系,融成一体。 三、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第一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第一句:“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这句话至少有三层意思:一、居里夫人是一位崇高人物;二、她已去世;三、对她的悼念不能仅仅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值得回忆的东西。文章的第二句话就紧接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里通过比较法,强调了居里夫人有道德品质方面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第三句强调“才智”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才智”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来支撑。这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在意思上层层递进,一句比一句深入,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光辉榜样。 四、学习第二部分

《悼念玛丽_居里》教案.doc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能体会爱因斯坦真 挚的感情。 2、能运用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3、能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在 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疑。 一、课前导学 ( 一) 了解体裁 根据以下链接提炼:本文是一篇悼词,也是一篇演讲词。这篇演讲词属类型,演讲词一般是结构,所以,演讲词的中心论点一般会在和两个位置出现,本文的悼词主要内容是 , 属于 ( 种) 。 1、演讲词俗称演说词、讲话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演讲词一般有叙事、说理、抒情三种类型演讲词的特点: ⑴、有鲜明的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态度鲜明。 ⑵、感情要要真挚,语言形象、生动、凝练、严密。 ⑶、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 ; 然后便围绕主题,逐层深入 ; 最后结尾再加以重申,使听众对全篇讲话能获得清晰的感受。 2.关于悼词:悼词,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辞。它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1) 介绍死者逝世前的身份、职务、逝世原因和时间及终年岁数; (2) 追怀死者生平业绩,并充分肯定其社会意义和价值; (3)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激励生者。按表达方式分,悼词可分为 记叙式悼词、议论式悼词和抒情式悼词三种。 ( 二) 了解作者和居里夫人 1、爱因斯坦 (1879 ~1955 年)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原是德籍 犹太人,是德国科学家、思想家。因不满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他在 瑞士接受了中等和高等教育。二十六岁发表了狭义相对论。 1915 年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1949 年发表了统一场论。他曾获诺贝尔物理 学奖。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本文是作者在 1935 年 11 月23 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 2、玛丽 . 居里 (1867 —1934) ,法藉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生 于华沙。 1891 年进巴黎大学深造, 1893 年参加李普曼实验室工作。1895 年与比埃尔 " 居里结婚。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一 生共获得 10 项奖金、 16 种奖章、 107 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两次 诺贝尔奖,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一生拥有过三克镭,她说过“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居里夫人以她 的无私打动了所有的人 ! 主要著作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放射性物质及其辐射的研究》。 ( 三) 集锦 用一句话概括你所读过的有关居里夫人品格的故事。 品格: 1、故事: 2、 ( 三) 详细了解居里夫人的贡献; ( 四) 读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 把握字音字形: 悼念 () 崇高 () 真挚 () 钦佩 () 热忱 ()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悼念玛丽﹒居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悼词相关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爱因斯坦睿智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在欣赏中品味居里夫人的高尚品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居里夫人优秀的道德品德和人格力量。重点难点: 用睿智的思想抒发真挚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读中悟悟中品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西方有一句格言: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可怕,一样是原子弹,一样是演讲术。希特勒因为出色的演讲,令德国人神魂颠倒;闻一多因为出色的演讲,让特务们胆战心惊。的确,成功的演讲,以机智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自信的气势,让思想的清泉流进每个听众的心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爱因斯坦在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悼念玛丽?居里》,感受一下演讲的巨大魅力。

二、出示教学目标,指名学生读。 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伟人,了解伟人。 1、学生介绍玛丽居里情况,教师补充。 2、学生介绍爱因斯坦情况,教师补充。 四、同样是一代伟人,伟人悼念伟人,有什么独到之处吗?带着这一问题,让我们一起听读课文,并思考(出示大屏幕)。 五、师生交流。 我们大家都知道,作为一篇悼词,一般是从什么方面悼念死者的?(生平业绩)这篇悼词写居里夫人的生平了吗?(没有)写其业绩了吗?(一笔带过)本文重点从道德品质方面悼念居里夫人,高屋建瓴,这样深刻的立意,如果没有睿智的思想,是难以做到的,这正是文章的独到之处。 下面请大家再次阅读2、3自然段,再次体会居里夫人的高尚品德。(出示大屏幕) 这种品德在当时有什么意义呢?齐读第四自然段。(学生交流) 六、我们大家都知道,一般的悼词表达悼念者怎样的心情?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通过哪些词或句子可以看出?我们读的时候应该如何读出这种感情?试读一下,老师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指导学生阅读) 七、在这篇悼词中,作者用睿智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抒发了对居里夫人的赞美之情,这种写法,必将给我们的写作留下丝丝的启发。一代伟人凭借自己过人的才智和高尚的品德,造就了世界的第一流人

【帮帮群】《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教学目标: 1、了解悼词的常识。 2、通过诵读,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 3、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悼词的常识。 2、通过诵读,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 3、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她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诺贝尔奖;她被称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女科学家;世间最顽强的女性;伟大的爱国者;成功的母亲。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居里夫人。 二、走近居里夫人 1、提起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大家多少都会对她有一些了解,现在请你为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居里夫人。 2、假如现在请你来写一篇悼念居里夫人的文章,你会写些什么? 3、1935年11月,在美国纽约的罗里奇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居里夫人的悼念会。爱因斯坦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在悼念会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那么,作为科学界的巨人和居里夫人的挚友,爱因斯坦又是从哪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的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悼念玛丽·居里》。 三、研读文本 1、自由地轻读课文,思考: 这是一篇悼词,爱因斯坦是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的? 2、作者为什么要从道德品质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呢? 3、文中介绍了居里夫人怎样的道德品质﹖ 坚强、纯洁的意志、严于律己、公正不阿、谦虚、顽强、热忱。 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居里夫人崇高的道德品质,齐读第二段。 4、比较一下,你在此之前所构思的悼词与本文有什么区别? 这篇悼词不像一般悼词那样流于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其功绩的颂扬,而是透过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深刻揭示了她取得成就的原因——拥有伟大的人格,具有极端顽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及其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 立意新颖脱俗、深刻高远而发人深思。 5、一般的悼词表达悼念者怎样的情感﹖ (悲伤、缅怀……)而这篇悼词与一般的悼词不同,它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呢﹖请从文中找出表示“赞扬之情”的词语。 幸运地、崇高而真挚的、极端的、哪怕、面临…… 我们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读﹖(重读、高昂的语调) 爱因斯坦是居里夫人的挚友,他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用大量的篇幅高度赞扬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请从第二段中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对居里夫人的高度赞扬的句子,深情地朗诵它。 四、现代中学生都很有理想,现在,请大家找一找自己与居里夫人的差距,谈谈学完本文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题)

悼念玛丽·居里 居里夫人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严于律己,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 1、这篇悼词主要突出了玛丽·居里什么成就?赞扬了她哪些令人敬仰的品格?(分别用 “——”和“”标出) 2、用自己的话解释文中划线句“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 所认为的那样”的意思。 3、认真通读全文,请你选出对这篇悼词的感情基调把握准确的一项。( ) A.严肃悲痛凝重 B.庄重崇敬真挚 C.赞扬悲凉凝重 D.严肃高亢真挚 4、曾有人说这篇悼词的最后一段是多余的,请结合语段内容反驳这种说法。 5、文中哪一句话从侧面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请用“”标出 6、文章开头用“结束”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玛里的美丽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8、为什么说玛里的精神可贵,可贵在什么地方? 9、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的"这样"一词的作用解释得正确的一项() A. 强调对居里夫人崇敬心情之深。 B. 对居里夫人一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做出准确的判断。 C. 复指居里夫人的加强语气。 D. 为了更充分地表达对居里夫人逝世的哀悼之情。 10、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的"也许"一词的作用解释得正确的一项是() A. 表示对论断不能做出肯定判断。

《悼念玛丽居里》

《悼念玛丽?居里》教学设计 镇江市京口中学董月讲 212000 [教材分析]《悼念玛丽?居里》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于1935年11月23日怀着悲痛的心情在居里夫人的悼念会上的演讲,作者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悼念文,从叙述死者的生平和业绩着手写,而是独辟蹊径,在悼文的开头提出“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强调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大于才智方面,紧接着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等方面作具体阐述,最后发出呼吁,照应开头,总结全文。现在学生的生活时代与居里夫人的年代相距较远,背景完全不同,因此学生如果对居里夫人生活的时代、文化背景、艰苦的科研环境、不平凡的人生历程没有充分的了解,难以理解居里夫人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力量,是难以理解作者对居里夫人的高度评价,结合我们以前学习的《我的信念》,简单补充玛丽居里的有关事例,使学生了解有关背景。 [目标预设] 1、能通过朗读悼词感悟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力量,使内心受其感染。 2、运用圈点勾画的读书法,品析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重点、难点]品析精辟深刻的语言,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力量。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关注学生的朗读,以读促情。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设计思路]教学时以学生的朗读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只应做适当的引导、点拨。以此引导八年级的学生更好的去自主阅读,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现代物理学地发展史上,有两位物理学家是必定会被提到的。他们就是玛丽?居里和爱因斯坦。 对这两位伟人,你知道多少? 过渡:1934年7月,居里夫人因病去世。1935年11月,在美国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居里夫人悼念会。爱因斯坦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在悼念会上发表了一篇著名演讲。那么,作为科学界的巨人和居里夫人的挚友,爱因斯坦会在悼念会上说些什么呢? 让我们共同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板书:悼念玛丽?居里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实 用)(总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材简析: 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发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节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篇课文没有泛泛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而是选取了最典型的几个事例,将作者对科学家生命的理解融合在一起,因而,本课的重点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二是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虽然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比较多,但是相信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居里夫人的事迹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由于临近毕业,他们会略微显得心浮气躁,因此,此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小学综合学习方法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对他们人生的启迪。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科学精神的含义。 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练习附答案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练习附答案 (德)爱因斯坦 在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释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 * 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给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

崇高( )真挚( ) 罕见( )妥协( )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阿: 抑郁:3.在第一段画“——”的句子中,“后者”是指什么? 4.在第一段中,作者评价“第一流人物”的标准主要是[ ] A.才智与科学成就。 B.既要看科学成就,又要看道德品质。 C.道德品质比才智、成就更重要。 D.才智、成就比道德品质更重要。 5.在第二段中,作者对居里夫人“愈来愈感到钦佩”的原因是[ ] A.在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B.面对严酷、不平等的社会少见的严肃性。 C.她的坚强、纯洁、客观、公正的高尚品格。 D.她的极端的谦虚,永不自满。 6.第二段中,“艺术气质”表示[ ] A.在交往中随机应变,显得活跃、随和。 B.增强艺术修养,改变个性。 C.用艺术来修饰,改变外貌。 D.有艺术家的气质和风度。 7.第四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是什么? 结构上的作用:

悼念玛丽居里

悼念玛丽·居里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以凝练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和真挚感情的特点。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能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关于演讲稿(见课件) 关于悼词(见课件) 三、检查预习情况(见课件)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阐述人品与才智的关系,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的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

五、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第一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有何的作用? 第一句:“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这句话至少有三层意思:一、居里夫人是一位崇高人物;二、她已去世; 三、对她的悼念不能仅仅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值得回忆的东西。文章的第二句话就紧接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里通过比较法,强调了居里夫人有道德品质方面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第三句强调“才智”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才智”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来支撑。这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在意思上层层递进,一句比一句深入,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光辉榜样。 六、学习第二部分 朗读第二段。结合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的事例,说说作者阐述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品德和力量?(学生讨论、交流。) 居里夫妇是镭的发现者,镭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具有很高的商业用途。有人建议他们申请专利权,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但居里夫人认为利用科学发明来图利,“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她与居里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这一事例,充分表明了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

悼念玛丽居里现代文阅读答案

悼念玛丽居里现代文阅读答案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释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得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

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作者认为,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取得伟大科学功绩靠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四项,哪一项不属于对居里夫人伟大人格的陈述? [ ] A、她坚强,意志纯洁,严于律己。 B、她极端谦虚,甘做社会公仆。 C、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心情抑郁,外貌严肃。 D、她处事客观,公正不阿。 4、文章第三段所举事例证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悼念玛丽 居里 作者简介 玛丽 居里故事

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担任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 故事1 奖金的分配 居里夫妇得到7万法郎的诺贝尔奖金,居里夫人还得到了5万法郎的欧西利奖金。她将一部分奖金存入银行,补贴家用和自费招聘一位实验室助手,把其余一些奖金捐助了一些学术团体,又给教过她的一位贫困的法国教师汇去一笔旅费,让老师能重游故乡。按下来,她又把剩下的钱一半买了法国公债,一半买了华沙债券。居里夫人把她千辛万苦提炼出的镭(价值100万以上法郎)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有人劝她把这些财产留给两个女儿,居里夫人说:“我希望女儿长大自己谋生,我只留给她们精神财富,把她们引上正确的生活道路,而绝不给她们留金钱。” 故事2 爱因斯坦晚年时,还坚持劳动坚持锻炼,他经常从事一些家务劳动和栽花、浇水、剪枝,还经常邀请朋友去爬山,有意识地磨炼意志,锻炼身体。有一次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及其两个女儿,兴致勃勃地攀登瑞士东部的安加丁冰川。他们按照登山运动员的要求,身背干粮袋,手持木拐杖,顺着山径往上爬。在旅途中,爱因

斯坦谈笑风生,十分活跃,好像年轻人一样。从此,人们赠给他一个光荣的称号:老年运动家 课后练习 练习1: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个或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分别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不追求名利;居里夫人还将她获得的奖,大量的赠送给别人;在科学上居里夫人做出了很大贡献;使居里夫人取得成功的是失败,对事业的热爱,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谦虚,谦虚; 她深受压抑,长期因社会的冷酷和不公而深受困扰这就是造成她严厉外表的原因,容易被那些不熟悉她的人误解——她的极其严厉是难以为任何一个从事艺术的人所相信的。只要她认为某种方法是正确的,他就会毫不妥协、不屈不挠的追求。他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成就——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不仅归功于她大胆的直觉,而且归功于她在提炼过程中的全身心奉献和百折不挠。这种艰难困苦实在难以想象,再实验科学的历史上是极少见的。如果欧洲的学术界哪怕仍存留一小部分居里夫人身上坚毅的人格力量和献身精神,那么欧洲将迎来一个光辉的春天。 练习2:霍金因患“渐冻症”,禁锢在一把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他这种崇尚科学无私无畏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10悼念玛丽

永和中学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课题:悼念玛丽?居里设计者:高旭东审核人:赵文江授课时间:学生姓名班级 悼念玛丽?居里 [学习目标] 1、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2、能运用加批注、作摘录、谈感受等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2、能运用加批注、作摘录、谈感受等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预习·导读 (一)预习指导 1、通过查字典、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了解本文作者、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 2、划出文中饱含深情的词语、句子和自己有疑问的词语、句子. (二)预习过程 1、通过认真地查阅资料和平时的知识积累,你肯定对本文的作者有了准确和详细地了解,请把你所掌握的玛丽.居里情况写下来。 2、词语积累 悼()念崇()高真挚()钦()佩 律()己之严抑郁()公正不阿()妥()协 热忱() 3、通过反复阅读本文,你有什么独特的理解或体会,把它写到下面来。 学习过程 一、导入(4分) 二、预习检查(用双色笔,改错时用红色笔)(6分) 三、整体感悟(12分) 1935年11月23日,爱因斯坦怀着悲痛的心情,专程赶赴纽约,在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追悼会上,发表了讲演《悼念玛丽·居里》。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用文中一句话说) 四、合作探究(10分) 请大家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文章,并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 (1)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课文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 (3)你认为最好的句子有哪些?简述理由。 (学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谈感受等阅读方法。) 五、拓展延伸(10分) 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比他的才智成就更为重要。敞开你的心扉,谈谈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道德品质与才智成就哪个更重要?(注意有理有据) 六、总结,课堂检测 七、作业布置: ?收集有关居里夫人以及爱因斯坦的名言。 ?推荐阅读居里夫人的作品<<我的信念>>。 学习体会:

部编版小学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精选教案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课前准备 1.教师认真阅读梁衡的原作《跨越百年的美丽》《悼念玛丽·居里》等相关书籍,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质疑“美丽” 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 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问题预设: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二、初识“美丽” 1.自由练习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登台作报告——探索发现镭——淡泊名利(倒叙写法) 2、字词学习 人声鼎沸淡泊寻藤摸瓜冶炼沉淀烟熏火燎 搅拌执著侵蚀卓有成效迄今视名利如粪土 捐赠一如既往被盛名宠坏 (1)指名读,同桌检查 (2)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2两题,反馈 3、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 (1)学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2)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 4、在大家的交流中,我们已对居里夫人有了初步了解,这样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课文的描述中,又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让我们沿着"美丽"去认识居里夫人,了解居里夫人。想一想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呢?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小结)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及答案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及答案 悼念玛丽.居里原文 玛丽·居里,本名妮雅·斯可罗多芙斯卡,于1867年生于华沙。她是一位中学教师的女儿。她在地方学校接受了普通教育,并从父亲那里受到了一定的科学训练。她参加过学生的革命组织,并因此离开了当时属于帝俄管辖的华沙,去到当时在奥地利统治下的克拉科夫。1894年她认识了该校的物理学教授皮埃尔·居里,第二年他们结了婚。她接任她丈夫的巴黎大学物理实验室主任的职务、1903年获得博士学位。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逝世后,她继任了丈夫的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这是第一次由妇女担任这种职务。她还被任命为巴黎大学镭研究所的居里实验室主任(该研究所成立于1914年)。 1. 这段文字的记叙顺序是。 2.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玛丽·居里,也就是1867年生于华沙的妮雅·斯可罗多芙斯卡。 B. 玛丽·居里取得了博士学位。 C.玛丽·居里是获得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的第一位女性。 D.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逝世,玛丽·居里继任了丈夫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并且被任命为巴黎大学镭研究所的居里实验室 主任。 (二)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回答问题。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甲能取得,乙是靠着大胆的直觉,丙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 * 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 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的这样一词的作用解释得正确的一项( ) A. 强调对居里夫人崇敬心情之深。 B. 对居里夫人一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做出准确的判断。 C. 复指居里夫人的加强语气。 D. 为了更充分地表达对居里夫人逝世的哀悼之情。 2. 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的也许一词的作用解释得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示对论断不能做出肯定判断。 B. 用委婉的语气表示肯定的看法。

悼念玛丽居里读后感

悼念玛丽居里读后感 悼念玛丽居里读后感 本文作者带着诚挚的感情,深切怀念了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不仅高度概括了居里夫人的伟大科学功绩,而且高度赞颂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它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呼吁知识分子要学习居里夫人的“品的力量和热忱”.不仅对欧洲,而且对全世界,不仅对当时,而且对我们当代乃至今后,都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或读了这篇文章,我心潮澎湃,不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感到羞愧。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玛丽居里是怎样工作的。他的工作态度让我羞愧万分。居里夫人对工作的热枕无不令人赞叹,他执着的信念深深打动了无数人。他淡泊名利,视金钱如粪土,他将奖金捐献出去,将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不正是居里夫人的写照吗?他本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上尽情的享受,但他却没那么做,他只是一如既往的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相反,现在又有多少个不看重名利的人?又有多少个勇敢的用自己的信念打倒失败的人呢?想象居里夫人再想想自己,我不禁低下了头。 悼念玛丽居里读后感居里夫人一生获得了如此之多的成就,但她却视名利如粪土,将奖金全部捐赠给科研事

业和战争中的法国,并把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这种淡泊名利的品格在当今社会中是非常缺少的,而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在所有世界着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居里夫人的一生都投入到了对放射性的研究中去,据说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这可以看出居里夫人那远大执着的追求。 玛丽·居里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是我经常会灰心丧气,半途而废,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而不是去想办法克服、解决它,因此使错题、难题越积越多,把一个小困难积成了一个大困难,所以更不容易克服了,如果用我的困难与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作比较,那我遇到的困难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了,可是居里夫人去在如此棘手的问题面前,坚持不懈,决不放弃,最终使困难得以解决,那我的困难为什么就不能得以解决呢?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考验我们的困难,只要我们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坚持不懈的精神,那我想这个问题终究会被克服。而大家尊敬和尊重居里夫人,并不是因为她一生所获得的成就,而是她那宝贵的品质,她一生淡泊名利,从不攀比炫耀,可我们每当获得一点点小小的成就,便会沾沾自喜,向家人、朋友大肆

《我的信念》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学习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2.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学会做读书笔记。 【学习重、难点】 1.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2.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预习提纲】 1.字词。 报酬奢望懊恼渲染闲暇呵责蹂躏猝然眺望 盛名猝然长逝获益匪浅坚韧不 拔问心无愧 2.相关资料 居里夫人教女成凤 居里夫人的大女儿伊雷娜于1939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艾芙日后成为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当伊雷娜和艾芙还在幼年时,居里夫人就不许女儿怕黑,不许雷声轰隆时把头藏在枕头下,不许怕贼与流行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纷飞的恐怖日子里,居里夫人强迫她的女儿暑假到国内外旅行,并让她俩给战士织毛衣。她俩还加入收获队,代替男子冒着危险去抢收麦子,从小培养她们勇敢而有主见的独立人格。 吝啬有理 从193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书写物理、数学算式,方便极了。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总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追踪这位著名学者,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当她抬起头来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3.反复阅读课文,试用四字短语概括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坚忍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勤奋集中目标献身科学探讨真理生活简单重大发现保持安宁不图财富珍惜时间追求自由克制自己热爱生活沉醉科学 4.理解文章的结构。 5.在概括要点的基础上,全本分析、归纳、整理信息,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①宗旨: ②环境: ③工作: 【合作展示】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2.如何理解“少年时期我再巴黎大学,孤独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3.“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4.怎样理解:我们唯-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中,以-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5.“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练习及答案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练习及答案悼念玛丽.居里原文 玛丽居里,本名妮雅斯可罗多芙斯卡,于1867年生于华沙。她是一位中学教师的女儿。她在地方学校接受了普通教育,并从父亲那里受到了一定的科学训练。她参加过学生的革命组织,并因此离开了当时属于帝俄管辖的华沙,去到当时在奥地利统治下的克拉科夫。1894年她认识了该校的物理学教授皮埃尔居里,第二年他们结了婚。她接任她丈夫的巴黎大学物理实验室主任的职务、1903年获得博士学位。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逝世后,她继任了丈夫的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这是第一次由妇女担任这种职务。她还被任命为巴黎大学镭研究所的居里实验室主任(该研究所成立于1914年)。 1. 这段文字的记叙顺序是。 2.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玛丽居里,也就是1867年生于华沙的妮雅斯可罗多芙斯卡。 B. 玛丽居里取得了博士学位。

C.玛丽居里是获得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的第一位女性。 D.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逝世,玛丽居里继任了丈夫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并且被任命为巴黎大学镭研究所的居里实验室主任。 (二)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回答问题。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甲能取得,乙是靠着大胆的直觉,丙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美丽的颜色

美丽的颜色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2.学习作者成功地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3.叙述中多处摘引居里夫人的笔录的作用。 1.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 2.把握文章内容,学习作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方法。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她的伟大不仅在于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了贡献。在其道德品质、思想境界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过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在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她是唯一不被荣誉所腐蚀的人。她说:“我们不应该虚度一生。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她在艰苦条件下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今天让我们走近居里夫人,进一步了解这位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的伟大女性。 二、简介居里夫妇 比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1906)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定律”的发现者,1859年5月15日出生于法国巴黎。1877年,年仅18岁的比埃尔就得到了硕士学位。1900年,比埃尔被任命为巴黎大学理学院教授。1903年,居里夫妇与放射性的发现者贝克勒耳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4月19日,居里不幸在街上被马车撞倒受伤后致死。 玛丽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王国华沙市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1891年,二十四岁的她赴巴黎求学。 1895年7月通过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7月26日玛丽与比埃尔?居里在巴黎郊区梭镇结婚。1910年,她和法国化学家德别爱尔诺一起分析出纯镭元素,确定了镭的原子量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又荣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仅有的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居里夫妇一生淡泊、谦虚,不喜欢世俗的恭维与赞扬,不关心个人的名利与地位。在发现镭和提炼成功以后,他们不请求专利,也不保留任何权利。他们认为,镭是一种元素,应该属于全人类。他们向全世界公开他们的提镭方法。对他们花费十几年制备出来的、约值十万美元的一克多镭,全部交给了镭学研究所,不取分文。对美国妇女界捐赠给她的一克镭,也不据为私有,一半给了法国镭学研究所,一半给了华沙的镭学研究所。在将镭用于治疗癌症时,他们本可以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但是他们商定,不要他们的发明带来的一切物质利益。他们辛勤劳动的目的,是为人类从新发现中获得幸福。 三、关于《居里夫人传》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答案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答案 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完成6~9题。(共12分)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

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这篇悼词主要突出了玛丽?居里什么成就?赞扬了她哪些令人敬仰的品格?(3分) 2.用自己的话解释文中划线句“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的意思。(2分) 3.认真通读全文,选出对这篇悼词的感情基调把握准确的一项。(3分)() A.严肃悲痛凝重 B.庄重崇敬真挚 C.赞扬悲凉凝重 D.严肃高亢真挚 4.曾有人说这篇悼词的最后一段是多余的,请结合语段内容反驳这种说法。(4分) 附答案: (一)12分 1.①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