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详解讲解学习
腹壁切口详解

切开腹膜:递血管钳牵起 腹膜,刀切开,剪刀扩大。 探查腹腔:探查子宫后递 盐水纱垫,以推开肠管和 防止羊水及血液进入腹腔, 并递腹腔拉钩暴露子宫。
图:切开腹膜
切开子宫:递刀在已暴露 的子宫下段正中做切口。 用血管钳刺破羊膜,递血 管钳刺破羊膜。
图:充分暴露子宫 下段
胎儿娩出后协助医生断 脐,递中弯血管钳2把夹 住脐带,组织剪剪断, 新生儿交助手处理。 断脐后递20U缩宫素, 宫体注射。
疝切口
• 皮肤、浅筋膜(camper's筋膜)、深筋膜 (Scarpa筋膜)、肌肉层(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腹横肌以及它们的腱膜)、腹横筋膜、腹膜外脂 肪、腹膜(壁层)
横切口(剖宫产)
• 以剖宫产说明:
剖宫产术(Cesarean section)是经腹 壁切开子宫取出已达成活胎儿及其附属物 的手术。
切口分类
典型切口:
直(纵)、横、斜切口 弧形切口(颈部、肋缘下)
非典型切口:
胸腹联合切口 复杂切口 (如Z)
主要腹部切口
直切口:正中切口
旁正中切口 经腹直肌切口 旁腹直肌切口
横切口: 斜切口: 麦氏切口
肋缘下切口 • 弓状线: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约脐以下 4~5cm)处,腹内、外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 伸向腹直肌的前方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使后 层缺如,因此腹直肌鞘后层由于腱膜中断而形 成一凸向上方的弧形分界线,又称半环线.
注意哦!手术能恰当的使
母婴转危为安,但存在出血 感染和脏器损伤的危险,故 决定行剖宫产术应慎重。且 死胎、胎儿畸形,不应行剖 宫产术终止妊娠。
横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递 刀切开,干纱布拭血, 直血管钳、中弯血管钳 止血,铺皮肤巾,巾钳 固定。 切开腹直肌前鞘:递刀 切开,剪刀扩大,皮肤 拉钩拉开皮下组织。
常用腹部切口及显露法课件

腹腔内显露法是通过切开腹膜进入腹腔内进行手术操作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处理腹腔内的器官和组 织,如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等手术。但是,这种方法对腹腔干扰较大,术后恢复可能较慢。
腹膜外与腹腔内联合显露法
总结词
结合腹膜外显露法和腹腔内显露法的特 点,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VS
详细描述
腹膜外与腹腔内联合显露法是一种结合了 腹膜外显露法和腹腔内显露法的特点的手 术方法。根据手术需要,医生可以选择从 腹膜外路径进行手术,或者切开腹膜进入 腹腔内进行手术操作。这种方法可以减少 对腹腔的干扰,同时便于处理腹腔内的器 官和组织。
探查力度
探查时应掌握适当的力度,不宜过 重以免损伤腹腔内的器官。
05 腹部手术缝合与愈合
CHAPTER
缝合材料的选择
天然材料
如丝线、棉线等,具有良好的生 物相容性,但易被吸收。
合成材料
如聚合物线,具有较好的机械性 能和稳定性,但可能引起炎症反
应。
生物材料
如胶原蛋白线,具有较好的生物 相容性和促进愈合的特性。
04 腹部手术入路技巧
CHAPTER
开腹技巧
皮肤切口选择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 皮肤切口位置,注意避开 重要血管和神经。
皮下组织分离
使用手术刀或电刀切开皮 下组织,并分离出手术需 要的空间。
腹膜切开
在腹膜上选择合适的部位 进行切开,注意保护腹腔 内的器官。
腹膜切开技巧
腹膜切口的长度
腹膜切口的止血
肋缘下切口
肋缘下切口是一种腹部手术切口,其位置在肋骨下缘,通 常选择左侧或右侧。
肋缘下切口适用于多种腹部手术,如胰腺切除、肾脏切除 等。该切口的优点在于手术操作简便、暴露良好,但术后 疤痕较为明显。
《腹壁切口详解》PPT课件

肋缘下切口
• 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 鞘后层、壁腹膜
• 向外侧延长尚需切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 肌
麦氏切口
• 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 /3交点处,作垂 直于此连线的斜切口,又名阑尾切口。
• 以剖宫产说明:
注意哦!手术能恰当的使
母婴转危为安,但存在出血 感染和脏器损伤的危险,故 决定行剖宫产术应慎重。且 死胎、胎儿畸形,不应行剖
宫产术终止妊娠。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递 刀切开,干纱布拭血, 直血管钳、中弯血管钳 止血,铺皮肤巾,巾钳 固定。 ➢切开腹直肌前鞘:递刀 切开,剪刀扩大,皮肤 拉钩拉开皮下组织。
肠切除术、结肠造瘘术 ❖肋缘下切口: 肝、胆、脾手术 ❖麦氏切口: 阑尾切除术、盲肠造瘘术
❖ 疝切口:腹股沟疝修补、股疝修补
❖横切口:腹中区及腰区手术(胰、下腔静 脉、肾)剖宫产等。
各类切口细解
• 正中切口层次 1、皮肤 2、筋膜 3、腹膜外脂肪 4、腹膜壁层
(腹直肌)旁正中切口
• 不分 裂腹直肌而直接将腹直肌牵向外侧的切口。 经过皮肤、脂肪层、前鞘、游离腹直肌内侧缘后 拉向外侧,不切开该肌、腹直肌鞘后层、(腹外 斜肌筋膜、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 膜。
图:胎儿娩出
图:断脐
常用切口的优缺点
正中切口
斜切口
经腹直肌切 口
优 损伤小、出血少,损伤少 点 操作方便显露好 显露好
上下延长方 便,操作简 便迅速
缺 血运差、愈合慢 损伤肌肉、出 损伤较大 点 还易发生切口疝 血多,切开、 出血较多
缝合费时
外科术腹壁切口-V1

外科术腹壁切口-V1
外科手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医疗技术,需要医师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其中,腹壁切口是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
下面,我们来重新整理一下外科术腹壁切口的相关知识。
1. 腹壁切口的定义
腹壁切口是在腹部进行手术时,通过在其表面切开一定长度和深度的切口,使医生可以直接操作、观察和治疗腹腔内的疾病。
2. 腹壁切口的分类
根据位置不同,腹壁切口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上腹部切口
(2)中腹部切口
(3)下腹部切口
(4)双侧切口
(5)X形切口
(6)T形切口
(7)L形切口
(8)U形切口
(9)V形切口
3. 腹壁切口的选择
在确定腹壁切口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一般而言,医生会考虑以下因素:
(1)手术部位及需要操作的器官
(2)手术方式和手术器械
(3)患者体型和身体状况
(4)手术后的恢复期和疼痛程度
4. 腹壁切口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腹壁切口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切口的大小应该适合手术需要,并尽量减少对身体造成的创伤
(2)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手术部位干净、无菌,以避免感染
(3)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 总结
通过对外科术腹壁切口的重新整理,我们了解到了相关的知识和注意
事项。
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腹壁切口,并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培训课件

切口疝的发生率达10%,随着 肥胖患者日益增多,切口疝的患者 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文献报道切口 疝“单纯疝修补成型术”的复发率 可达50%,使用人工材料修补后复 发率也有10%,到目前为止切口疝 的治疗效果仍不满意。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2
美国腹壁疝的状况
美国:每年超过2,000,000例腹部手术 其中2%-11%的手术术后会发生切口疝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4
切口疝发生的原因
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切口疝发生 的根本原因,而肥胖,切口感染或裂开, 手术后切口内血肿或浆液肿,关闭切口 的不良缝合技术(缝合材料和缝合技 术),可利用腹壁组织不充分,手术后 腹胀,肝硬化中度腹水,营养不良,肺 部并发症等均可诱发切口疝的形成。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5
切口的类型对切口疝的发生也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7
切口疝的治疗
外科手术是治愈切口疝的唯一办法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8
手术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直接缝合法:切除疝囊及其周围的瘢痕组织,利用 坚实而健康的肌腱膜缝合关闭缺损,适用于腹壁缺损小 于3cm的切口疝;
②自体组织移植修补法:利用自体的皮肤、筋膜作为 修补材料,因其易感染,手术范围大而对取材部位不利 目前已被淘汰;
③合成材料修补法:利用人工合成材料修补腹壁缺损;
④腹腔镜修补法:通过腹腔镜技术后入路利用人工合 成补片材料修补腹壁缺损。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9
组织对组织修补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10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合成材料修补法。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
11
覆盖式(Onlay)修补法
Mesh Sutures Rectus Muscle
腹壁切口详解(课堂PPT)

9
10
各切口应用范围:
❖正中切口:妇产科、泌尿外科、剖腹探查 术等急症手术
❖旁正中切口:上腹部手术及右半结肠手术 ❖经腹直肌切口: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
肠切除术、结肠造瘘术 ❖肋缘下切口: 肝、胆、脾手术 ❖麦氏切口: 阑尾切除术、盲肠造瘘术
❖ 疝切口:腹股沟疝修补、股疝修补
❖横切口:腹中区及腰区手术(胰、下腔静 脉、肾)剖宫产等。
图:切开皮肤
19
图:切开腹膜
➢切开腹膜:递血管钳牵起 腹膜,刀切开,剪刀扩大。 ➢探查腹腔:探查子宫后递 盐水纱垫,以推开肠管和 防止羊水及血液进入腹腔, 并递腹腔拉钩暴露子宫。
20
➢切开子宫:递刀在已暴露 的子宫下段正中做切口。 ➢用血管钳刺破羊膜,递血 管钳刺破羊膜。
图:充分暴露子宫 下段
21
胎儿娩出后协助医生断 脐,递中弯血管钳2把夹 住脐带,组织剪剪断, 新生儿交助手处理。 ➢断脐后递20U缩宫素, 宫体注射。
图:胎儿娩出
图:断脐 22
常用切口的优缺点
正中切口
斜切口
经腹直肌切 口
优 损伤小、出血少,损伤少 点 操作方便显露好 显露好
上下延长方 便,操作简 便迅速
缺 血运差、愈合慢 损伤肌肉、出 损伤较大 点 还易发生切口疝 血多,切开、 出血较多
缝合费时
23
谢 谢 聆 听
2016.7.30
24
11
各类切口细解
• 正中切口层次 1、皮肤 2、筋膜 3、腹膜外脂肪 4、腹膜壁层
12
(腹直肌)旁正中切口
• 不分 裂腹直肌而直接将腹直肌牵向外侧的切口。 经过皮肤、脂肪层、前鞘、游离腹直肌内侧缘后 拉向外侧,不切开该肌、腹直肌鞘后层、(腹外 斜肌筋膜、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 膜。
腹壁切口详解ppt课件

13
经腹直肌切口
分开腹直 肌进入腹腔的切口。多在腹直肌 正中线处做 纵行切口,次经过皮肤、皮下 组织、前鞘、腹直肌 (后鞘)、腹膜外脂 肪、腹膜壁层。
14
肋缘下切口
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 鞘后层、壁腹膜 向外侧延长尚需切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 肌
15
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 /3交点处,作垂 直于此连线的斜切口,又名阑尾切口。 层次: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 与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
腹部手术切口详解
1
目录
1、腹部解剖图解 2、切口分类、切口详解 3、剖腹产切口层次步骤配合 4、常用切口的比较
2
腹壁解剖
由浅入深分为六层:
皮肤
( 活动性大) 皮下组织(浅筋膜- Camper 氏筋膜、 Scarpa 氏筋 膜,后者与Colles(浅会阴)氏筋膜相通;camper 筋膜:腹壁下浅筋膜分为两层,浅层即camper筋膜, 含有脂肪组织又称脂肪层,向下与腹部浅筋膜相连 续。深层为scarpa筋膜。 ) 肌层(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腹横筋膜 (与膈下筋膜 、髂腰筋膜 盆筋膜 相连) 腹膜外脂肪 (手术在腹膜外进行) 腹膜壁层 (与膈肌下腹膜、小骨盆腹膜相连)
图:切开皮肤
19
切开腹膜:递血管钳牵起 腹膜,刀切开,剪刀扩大。 探查腹腔:探查子宫后递 盐水纱垫,以推开肠管和 防止羊水及血液进入腹腔, 并递腹腔拉钩暴露子宫。
图:切开腹膜
20
切开子宫:递刀在已暴露 的子宫下段正中做切口。 用血管钳刺破羊膜,递血 管钳刺破羊膜。
图:充分暴露子宫 下段
21
注意哦!手术能恰当的使
腹部常用的6个切口及层次

腹部常用的6个切口及层次一、正中切口。
1. 切口位置。
这个切口就在腹部的正中间,从剑突一直到耻骨联合的上方,就像在肚子中间画了一条笔直的线。
2. 层次。
首先碰到的是皮肤,这是身体最外面的一层“保护膜”。
皮肤下面就是浅筋膜啦,浅筋膜就像一层软软的“棉花被”,覆盖在更深层的结构上。
再往里面走就是腹白线,腹白线就像肚子中间的一条“拉链”,是由两侧的腹直肌鞘纤维交织而成的。
穿过腹白线就到了腹膜外脂肪,这是一层有点油乎乎的脂肪组织,最后就是腹膜啦,腹膜就像一个大袋子的内层,把腹腔里的脏器都包裹在里面呢。
二、旁正中切口。
1. 切口位置。
它在正中切口的旁边一点点,一般是距离正中线大概1 2厘米的地方,就像在正中切口的“邻居家”开个口。
2. 层次。
先是皮肤,这个不用多说啦,到处都有皮肤保护着。
然后是浅筋膜,接着就是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鞘就像给腹直肌量身定做的“铠甲”。
打开腹直肌鞘前层后就看到腹直肌了,腹直肌可是腹部很重要的肌肉,像两块板子一样竖着。
把腹直肌往旁边拉一拉,就到了腹直肌鞘后层,再往里就是腹膜外脂肪和腹膜啦。
三、经腹直肌切口。
1. 切口位置。
这个切口是直接从腹直肌上面划过去的,一般是在腹直肌的中间部分来一刀。
2. 层次。
首先还是皮肤这个“大外套”,然后浅筋膜这个“小夹袄”。
接下来就是腹直肌鞘前层,这时候就看到腹直肌了,要把腹直肌切断哦(听起来有点残忍,但手术需要嘛)。
切断腹直肌后就是腹直肌鞘后层,然后是腹膜外脂肪,最后就是腹膜这个腹腔的“内层衣”了。
四、肋缘下切口(Kocher切口)1. 切口位置。
就在肋缘下面,一般是从剑突下开始,沿着肋缘往外走,就像沿着房子的屋檐下面划一刀。
2. 层次。
皮肤是最先遇到的,然后浅筋膜。
再往深就是腹直肌鞘前层(如果靠近腹直肌的部分)或者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腱膜(在外侧部分)。
穿过这些肌肉层之后就到了腹膜外脂肪,最后就是腹膜了。
这个切口在做肝脏、胆囊等上腹部器官手术时比较常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切开皮肤
图:切开腹膜
➢切开腹膜:递血管钳牵起 腹膜,刀切开,剪刀扩大。
➢探查腹腔:探查子宫后递 盐水纱垫,以推开肠管和 防止羊水及血液进入腹腔, 并递腹腔拉钩暴露子宫。
➢切开子宫:递刀在已暴露 的子宫下段正中做切口。 ➢用血管钳刺破羊膜,递血 管钳刺破羊膜。
图:充分暴露子宫 下段
胎儿娩出后协助医生断 脐,递中弯血管钳2把夹 住脐带,组织剪剪断, 新生儿交助手处理。 ➢断脐后递20U缩宫素, 宫体注射。
图:胎儿娩出
图:断脐
常用切口的优缺点
正中切口
斜切口
经腹直肌切 口
优 损伤小、出血少,损伤少 点 操作方便显露好 显露好
上下延长方 便,操作简 便迅速
缺 血运差、愈合慢 损伤肌肉、出 损伤较大 点 还易发生切口疝 血多,切开、 出血较多
缝合费时
谢 谢 聆 听
2016.7.30
肋缘下切口
• 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 鞘后层、壁腹膜
• 向外侧延长尚需切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 肌
麦氏切口
• 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 /3交点处,作垂 直于此连线的斜切口,又名阑尾切口。
层次: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 与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
各类切口细解
• 正中切口层次 1、皮肤 2、筋膜 3、腹膜外脂肪 4、腹膜壁层
(腹直肌)旁正中切口
• 不分 裂腹直肌而直接将腹直肌牵向外侧的切口。 经过皮肤、脂肪层、前鞘、游离腹直肌内侧缘后 拉向外侧,不切开该肌、腹直肌鞘后层、(腹外 斜肌筋膜、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 膜。
经腹直肌切口
• 分开腹直 肌进入腹腔的切口。多在腹直肌 正中线处做 纵行切口,次经过皮肤、皮下 组织、前鞘、腹直肌 (后鞘)、腹膜外脂 肪、腹膜壁层。
注意哦!手术能恰当的使
母婴转危为安,但存在出血 感染和脏器损伤的危险,故 决定行剖宫产术应慎重。且 死胎、胎儿畸形,不应行剖
宫产术终止妊娠。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递 刀切开,干纱布拭血, 直血管钳、中弯血管钳 止血,铺皮肤巾,巾钳 固定。 ➢切开腹直肌前鞘:递刀 切开,剪刀扩大,皮肤 拉钩拉开皮下组织。
疝切口
• 皮肤、浅筋膜(camper's筋膜)、深筋膜 (Scarpa筋膜)、肌肉层(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腹横肌以及它们的腱膜)、腹横筋膜、腹膜外脂 肪、腹膜(壁层)
横切口
横切口(剖宫产)
• 以剖宫产说剖明宫产:术(Cesarean section)是经腹
壁切开子宫取出已达成活胎儿及其附属物 的手术。
各切口应用范围:
❖正中切口:妇产科、泌尿外科、剖腹探查 术等急症手术
❖旁正中切口:上腹部手术及右半结肠手术 ❖经腹直肌切口: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
肠切除术、结肠造瘘术 ❖肋缘下切口: 肝、胆、脾手术 ❖麦氏切口: 阑尾切除术、盲肠造瘘术
❖ 疝切口:腹股沟疝修补、股疝修补
❖横切口:腹中区及腰区手术(胰、下腔静 脉、肾)剖宫产等。
切口分类
➢典型切口:
直(纵)、横、斜切口弧形Βιβλιοθήκη 口(颈部、肋缘下) ➢非典型切口:
胸腹联合切口
复杂切口 (如Z)
主要腹部切口
➢直切口:正中切口
旁正中切口 经腹直肌切口 旁腹直肌切口
➢横切口: ➢斜切口: 麦氏切口
肋缘下切口 • 弓状线: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约脐
以下4~5cm)处,腹内、外斜肌腱膜和腹横
腹部手术切口详解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手术室 ——邓辉
目录
1、腹部解剖图解 2、切口分类、切口详解 3、剖腹产切口层次步骤配合 4、常用切口的比较
腹壁解剖
由浅入深分为六层:
❖皮肤 ( 活动性大) ❖ 皮下组织(浅筋膜-Camper氏筋膜、Scarpa氏
筋 膜 , 后 者 与 Colles ( 浅 会 阴 ) 氏 筋 膜 相 通 ; camper筋膜:腹壁下浅筋膜分为两层,浅层即 camper筋膜,含有脂肪组织又称脂肪层,向下 与腹部浅筋膜相连续。深层为scarpa筋膜。 ) ❖ 肌层(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腹横筋膜 (与膈下筋膜 、髂腰筋膜 盆筋膜 相连) ❖腹膜外脂肪 (手术在腹膜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