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依据。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制作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他们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并能通过这些图表来分析数据。
然而,对于复式折线统计图,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掌握其制作方法和分析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其制作方法,并能够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其制作方法,并能够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地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够准确地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分析技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其制作方法。
3.实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复式折线统计图》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北师大版教学内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构成、特点和作用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学会如何制作和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够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构成要素,理解其特点,能够独立制作和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 如何指导学生制作和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
3.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坐标纸、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构成要素、特点和作用,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制作和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
3. 实践: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2. 板书内容:-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构成要素-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制作和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
2. 提高题: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选择一个主题,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3. 拓展题: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撰写一篇小论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新课讲解、实践操作、小结和作业布置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一练 (1)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8.2复式折线统计图一、单选题1.要统计和比较5─15届奥运会,韩国和中国获得金牌的情况,则要选用()统计图。
A. 条形B. 单式折线C. 复式折线2.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2001年~2007年)在2006年,那个部门的上缴利润多()A. 第一门市部B. 第二门市部3.“龟兔赛跑”:领先的兔子看看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
在下面三幅图所示的时间与路程关系中,最符合龟兔赛跑这则故事的是( )。
A.B.C.二、判断题4.从折线统计图中既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5.商场去年电视、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季度台数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电视机800 500 300 600空调450 400 850 150电视机第四季度的销量最高6.下图是三年级(1)班和(2)班同学参加课外小组情况统计图三(2)班参加摄影的人数最少三、填空题7.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________的多少,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________进行比较。
8.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在图上看,起飞后第________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________秒两架飞机高度相差最大。
9.哥哥和弟弟周末骑车去森林动物园游玩,途中骑行情况如图.哥哥骑行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__比例,弟弟每分钟行________千米.四、解答题10.下面是田湾小学和绿城小学学生近视人数的统计表(1)请完成下面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田湾小学、绿城小学学生近视人数统计图(2)田湾小学四年级近视人数比绿城小学四年级近视人数多百分之几?(3)观察统计图,你想说什么?11.下面是去年下半年某商场毛衣和衬衫销售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
(1)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完成统计图。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共15张PPT)

国在历届亚运会上的表现。
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 更方便的分析两个数量增 减变化的情况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制 作方法大体相同,都是先找到点,再 写数值,最后连线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复式折线统计图,就是用两种颜色的线 条分别代表两种量,不但能清楚表示出两种 量的多少,还能看出两种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以及两种量之间的差距。
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 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 长温度为7-10℃之间,这 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 植?
这种植物适合在乙地种植。
甲、乙两地月平气温统计图
(3)小明住在甲地,他们一 家要在“十一”黄金周去乙 地旅游,你认为应该做哪些 准备?
应准备一些厚一点的衣服。
课堂小结
练一练 右图是某校2006~2012年患龋齿人数统计图。
(1)这个统计图你看懂了吗?与同伴说一说。
(2)男生、女生患龋齿最多的是(
)年。
一共( )人。
2006
(3)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167
(4)调查本班有多少人患龋齿?占全班人数的
答几:分2之00几6-?2012年患龋齿的人数越来越少
1.李欣和刘云为了参加学校运动会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10天进行训练,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单位: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如下表。
如果要看出两个国家各届 亚运会所获金牌数的变化 情况,该怎么办?
可以利用折线统计图 把数据表示出来
【基础+提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要表示出某食品工厂两种饮品连续几年来的产量变化情况,用()比较合适。
A.复式折线统计图B.复式条形统计图C.以上都可以2.如图是某厂甲、乙两个车间2007后得季度产值的折线统计图,已知两车间产值相差最大的那一季度一车间比二车间多40万元,则一车间全年产值()万元。
A.100 B.120 C.160 D.2003.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2001年~2007年) 2008年3月2006年和2007年,第二门市部的总上缴利润是()万元A.200 B.220 C.2404.如图是某商店2016年下半年毛衣和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图,毛衣的销售量在( )最大.A.9月B.7月C.11月D.12月5.下面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错误的是()。
A.同时分析两只股票的走势,采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B.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组合成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
C.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分成多幅单式折线统计图。
D.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二、填空题6.下面是某公司A、B两小组2020年1月至4月的销售额统计图。
(1)该公司( )小组( )月的销售额是70万元。
(2)该公司A小组2020年1月至4月平均每月的销售额是( )万元。
(3)A、B两小组( )月的销售额最少,共( )万元。
7.下图是某商场2020年下半年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衬衫( )月份销售量最低;两种服装( )月份销售量相差最多,相差( )件。
8.2017年某地区空调和热水器每月销售情况统计图①两种电器的销售量差距最大的是( )月,相差( )万台。
②在这一年中,( )的销售量有两次量上升趋势,有两次呈下降趋势。
③销售量从( )月到( )月一直呈上升趋势,之后销售量一直呈下降趋势的是( )。
④热水器的月平均销售量一定在( )万台到( )万台之间。
北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第3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2)

力。
2.能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教学重点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从复式统计图中发现尽可能多的信息,并能根据图中数据增减变化的趋势,对后续数据作出合理的预测与估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学案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吗?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怎么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师:下面是甲、乙两城市2012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单位:℃)你能完成两市上半年月平均气温变化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吗?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吧。
(1)写标题(2)画图例(3)描点(4)连线(5)写数量师:同学们你学会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了吗?那接下来的问题你能独立完成吗?按下手中的暂停键,手试一试吧!三、达标检测1.下面是某小学2007~2012年入学的男生、女生每年患近视的情况统计图。
⑴根据表中的数据信息,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⑵从图中你能获得了哪些信息?⑶该年级、男、女生患近视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预计2013年男、女生患近视的情况会怎样?第1小问,根据统计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我们可以看已给的图,横轴是入学年份,纵轴是人数。
首先写出标题:某小学2007~2012年入学的男生、女生每年患近视的情况统计图,第二步画出图例,我们可以用蓝色的实线代表男生,红色的实线代表女生。
第二步描点,男生2007年6人,2008年13人,2009年18人,2010年19人,2011年35人,2012年44人,依次用蓝色的实线连起来。
女生2007年9人,2008年22人,2009年36人,2010年23人,2011年48人,2012年64人,依次用红色的实线连起来。
然后在点的上面把相应的数字标好,这样一个完整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就画好了。
第2小问,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这道题意思对即可,比如横轴代表入学年份,纵轴代表每年患近视的年份,纵轴的1格是2人等等。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课件

答:第10届亚运会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
(3)根据统计图,简单分析两国在历届亚运会上的表 现。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探究新知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 的制作方法大体相同,都是先找到 点,再写数值,最后连线。
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更方便的 分析两个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探究新知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金牌情况统计图
金牌/枚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61
28 183 中国 韩国
·
137
·
·
13
150 129
·
96
·
·
时间/届
94
· ·
93
·
54
·
12
63
65
·
14
9
10
11
探究新知
标题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金牌情况统计图
金牌/枚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61 28 183 150 137 94 93 54 63 65 129 96 中国 韩国
图例
9
10
11
12
13
14 时间/届
我们刚才制作的统计图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图中 必须有标题和图例。
探究新知
(1)中国和韩国分别在哪一届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 量最多? 答:中国在第11届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 韩国在第14届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 (2)哪一届亚运会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
因为折线统计图,可以很容 易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 况。
探究新知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金牌情况统计图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人教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两种或以上数据变化的情况?”(如气温与降水量的变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数据解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折线走势和交点的含义,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制作和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