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指标评价表

临床路径指标评价表
临床路径指标评价表

临床路径指标评价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年季度临床路径指标评价表

注:一式两份,一份存科室,一份交医务处。

临床路径标准模板.doc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一、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806)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胸痹 (二)诊断依据。 根据《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2年ACC/AHA与2006年ESC相关指南 1.临床发作特点:由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短暂的胸痛(<1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使之迅速缓解。 2.心电图变化: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0.1mV,胸痛缓解后ST段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心脏特异的肌钙蛋白T或I、肌酸激酶CK、CKMB)不升高。 4.临床症状稳定在1个月以上。 5.中医症候诊断:胸痛、胸闷。 ①寒疑心脉: 症候:卒然心痛如绞,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感寒痛甚,心悸气短, 形寒肢冷,冷汗自出,苔薄白,脉沉紧或促。多因气候骤冷或感寒而发病或加重。 ②气滞心胸: 症候:心胸满闷不适,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 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③痰浊闭阻: 症候:胸闷重而心痛轻,形体肥胖,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粘,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④瘀血痹阻: 症候: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涩或结、代、促。 ⑤心气不足: 症候: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益甚,心中动悸,倦怠乏力,神疲 懒言,面色觥白,或易出汗,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或结代。 ⑥心阴亏损: 症候: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隐痛,心悸怔忡,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潮热盗汗,古红少泽,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指导我院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我院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院领导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负责临床路径的全面管理工作。 二、成立我院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院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负责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进行督导、检查、评比、考核并提供技术指导。 三、成立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 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 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负责本科室临床路径的具体实施及管 理工作。 四、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各科室 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 五、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对临床路径实 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六、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每月上旬召开本科室临 床路径月度总结评估会议。 —1—

七、建立多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医院相关科室和行政后勤部门要全力保障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对医院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和各临床科室提出的有关工作事项应优先办理。 八、建立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临床路径管理实时监测。 九、奖惩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纳入医疗质量检查考核体 系,与医院绩效考核挂钩。医院每月对各科室临床路径开展情况(包括开展例数、费用对比、数据上报、持续改进措施等方面) 进行评比,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好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不力的科室或个人,医院将视情况提出批 评、处罚意见,重点追究有关科室主任的责任。 附: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二 O 一五年九月十六日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2—

高血压临床路径

高血压临床路径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高血压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高血压病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ICD10:)无并发症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 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标准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规范的血压测量方法及合格的血压计是诊断高血压的前提。 2.高血压水平分级 (1)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高血压病(疾病编码ICD10:),3级高血压或须要住院的1-2级高血压患者。 2.除外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及严重临床情况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可疑主动脉夹层等。 3.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 1.个体化治疗,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疗效而不良反应最小,逐渐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 2.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降压药的选择应考虑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 1. 治疗目标:(1)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2)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3)年轻人或同时患有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肾病的患者血压降至130/80mmHg。 如能耐受,以上全部患者的血压水平还可进一步降低,建议尽可能降至 120/80mmHg以下。舒张压低于60mmHg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前提下逐渐实现收缩压达标。

甲亢临床路径.doc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一、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ICD -10 :E05.0) 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ICD-9-CM-3:06.3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着, 2008 年第 1 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年第 7 版)。 1.临床甲亢症状和体征。 2.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触诊和 B超证实)。 3.血清 TSH浓度降低,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 4.眼球突出和其他浸润性眼征。 5.胫前粘液性水肿。 6.甲状腺 TSH受体抗体( TRAb或 TSAb)阳性。 以上标准中, 1、2、3 项为诊断必备条件, 4、5、6 项为诊断辅助条件。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着, 2008 年第 1 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年第 7 版)。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适用于: 1.甲亢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

2.甲亢甲状腺药物或131碘放射性核素治疗后复发; 3.甲状腺较大对周围脏器有压迫或胸骨后甲状腺肿; 4.疑似与甲状腺癌并存者; 5.妊娠期甲亢药物控制不佳者,可以在妊娠中期( 13-24 周)进行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 8-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 E05.0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疾 病编码。 2.有手术指征患者; 3.患者的甲亢病情稳定,术前准备有两种方法,可在门诊完成: (1)术前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基本控制甲亢症状后,改服 2 周碘剂,再进行手术; (2)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开始即用碘剂, 2-3 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可进行手术;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 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 1-3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免疫; (3)心电图、胸部 X 线检查; (4)甲状腺功能检查、抗甲状腺抗体、甲状腺球蛋白; (5)请耳鼻喉科会诊了解声带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各科室更好的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依据此制度执行。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 第三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任正、副主任及各临床及医技科室主任、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及专家委员会成员任成员。 第四条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五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主任任成员。指导评价小组日常工作由医务部负责。 第六条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二)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七条各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护理长任副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财务部等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四)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第八条各科室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科秘书担任。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第三章临床路径的选择与制订

临床路径考核

临床路径考核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临床路径考核 姓名: 一、选择题:(每空4分,共20分) 1、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C、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D、获得最佳服务 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A、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A+B+C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 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临床路径是指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针对某个 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为基础,以提高_________和保障_____________为目的,所制定的有____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___要求的_______、标准化的诊疗计划,以减少_________及_______,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2、变异是指________的结果或医务人员的______行为不符合路径 ____________要求的情况。 3、患者纳入临床路径需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科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变异的分类:实施临床路径时有时会产生变异,即任何不同于临床路径的偏差。变异有正负之分,负变异是__________________(或结果没有产生),或推迟完成,如延迟出院、CT检查延迟;正变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提前出院、CT检查提前等。 三、简答题: 1、临床路径退出标准 2、临床路径管理中医生的职责 1、E 2、D 3、D 4、E 5、G二、填空题: 1、医生护士其他专业人员病种手术循证医学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严格工作准确时间程序化标准化诊疗计划康复延迟资源浪费最佳的 2、任何病人医疗护理预期 3、临床路径知情同意书

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最新版】

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导读 医疗机构应当制订临床路径管理评价制度并将其纳入本单位绩效管理体系,由指导评价小组和绩效考核部门对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指导医疗机构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进行了修订,印发了《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规定了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明确了临床路径病种选择与文本制定的基本原则,细化了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和管理制度,强调了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和监督评价的有关要求。同时,《指导原则》突出了临床路径“四个结合”的原则,即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相结合、与医疗服务费用调整相结合、与支付方式改革相结合、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截止目前,

临床路径累计印发数量达到1212个,涵盖30余个临床专业,基本实现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全覆盖,基本满足临床诊疗需要。《指导原则》的印发,将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有助于发挥临床路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等作用,为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等工作奠定基础。 附 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有关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监督管理。 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监督管理。

内二科甲亢临床路径(新)

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临床路径 一、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瘿病(TCD编码为:BNG12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ICD-10 编码为:E03.9)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断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学》。瘿病临床常见证候: 气郁痰阻证 痰结血瘀证 肝火旺盛证 心肝阴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医内科学》。瘿病临床治疗原则: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TCD编码为:BNG120、ICD-10 编码为:E03.9)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 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血清甲状腺素(TT 4、TT 3 、FT 4 、FT 3 )、血清TSH测定 (4)甲状腺彩超、心电图、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甲状腺抗体检测(TgAb、TPoAb、TRAb)、心肌酶、心脏彩超。 (八)治疗方法 1.内科基础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气郁痰阻证: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临床路径考核审批稿

临床路径考核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临床路径考核 姓名: 一、选择题:(每空4分,共20分) 1、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C、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D、获得最佳服务 B、 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A、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A+B+C?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 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临床路径是指?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针对某个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为基础,以提 高?_________和保障?_____________为目的,所制定的有 ____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___要求的_______、标准化的诊疗计划,以减少_________及_______,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2、 3、变异是指?________的结果或医务人员的______行为不符合路径?____________要求的情况。 4、 3、患者纳入临床路径需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科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变异的分类:实施临床路径时有时会产生变异,即任何不同于临床路径的偏差。变异有正负之分,负变异是__________________(或结果没有产生),或推迟完成,如延迟出院、CT检查延迟;正变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提前出院、CT检查提前等?。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

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片、心电图; (4)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血酶Ⅲ,TCD,CTA、MRA或DSA,灌注CT或灌注MRI。 (七)选择用药。 1.抗凝药物:排除抗凝治疗禁忌症后可给予①肝素加华法令;②单独口服华法令;③单独用低分子肝素。 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必要时可予他汀类降血脂药。 (八)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辅助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临床路径检查标准

临床路径管理督查评分表医院名称: 检查人: 检查时间: 督查项目标准评价方法分值扣分4扣分原因 (1)医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各专业科室、医务管理、护理管理、药学管理、信息统计、 查阅文件 1.组织机构病案管理、经济管理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试点工作领导 资料、(8分)小组。 现场提问 (2)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定期研究并及时解决路径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障正常运行。 (1)领导小组制订本院具体路径管理工作目标和实施方 2.制度建立 医院路径 案,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8分) 工作组织 (2)临床路径管理相关制度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落实情况 (1)有路径工作管理及评估方案,定期组织对本院临床

3.管理评估 (40分) 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 (14分) (2)医院有实施情况总结。 (1)领导小组人员熟悉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及相关要求。 4.人员管理 (6分) (2)开展路径工作科室医务人员接受过相关学习培训,熟悉临床路径工作及相关要求。 5.资料管理 (1)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文件及相关材料档案。 (4分) (2)相关部门保留有临床路径资料与医疗文书。 (1)开展临床路径科室成立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小组,由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等相关人员任成员。 科室具体 6.组织情况 (2)科室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和工作制度。 实施情况 (10分)

(3)根据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科室医疗资源(60分) 进行合理调整。 (4)提供临床路径管理所需工作条件和必备设施。44410 433222查阅文件资料查阅资料、病历记录、工作记录查阅文件资料、现场提问查阅文件资料查阅资料、3实地查看 327.实施情况 (2)认真开展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临床路(22分) 径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3)对适合使用临床路径的患者严格按照临床路径管理,并做好记录。 (1)定期组织对本科室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并及时修订相关病种临床路径。 8.评估与改 (2)对临床路径工作及时进行探讨,结合本科室的实际进情况 情况,建立健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制度。 (10分) (3)将临床路径相关管理制度纳入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1)根据医院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质 9.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 与控制情况 (2)严格按照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对操作中的变异情况(8分)有明确的记录,对出路径患者病情有详细说明。 (1)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做好医患沟通。

临床路径管理质量指标监测管理制度

临床路径管理质量指标监测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临床路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分析每季进入临床路径病种与非入径病种的医疗质量的优劣,院科两级质量管理小组应指定专人收集整理临床路径入组数、出组数等指标进行监测,并按照相关要求作好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一、监测指标范围 1、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天)/手术病人术前平均住院日(天); 2、效果指标:治愈率(%)/好转率(%)/病种死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感染率(%)/14日再住院率(%)/31日再住院率(%)/手术病人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发生率(%)/前三位常见并发症及其发生率(%); 三、工作量指标:住院患者总人数/进入路径的患者总人次数/完成路径的人次数/出现变异的患者数; 四、抗菌药物使用指标:使用三线抗菌药物的患者比例(%)/抗生素使用的平均天数(天); 五、卫生经济学指标:单病种次均费用(总费用和总药费/单病种日均费用(总费用和总药费)/单病种抗菌药物费用比例(%)/单病种耗材费用比例(%)/单病种检查费用比例(%); 二、负责监测工作责任人 1、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具体实施落实为临床路径管理员。 2、病案统计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统计员; 3、院级临床路径管理信息上报工作人员。

三、监测指标时限要求 1、各临床科室路径管理员需在次月3日前统计上报上月本科室“临床路径管理统计报表”。 2、病案统计室计员负责对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进行分科室、分病种统计,于次月5日前将上一月全院临床路径监测指标报到院级路径管理办; 3、院级临床路径管理办工作对各科室的报表进行分析评估后,分别向院领导报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组织相关科室持续改进。 4、对做得好的科室或个人提出奖励建议。 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20XX年9月20日

临床路径管理质量指标监测管理制度

XXX医院 临床路径管理质量指标监测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临床路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分析每季进入临床路径病种与非入径病种的医疗质量的优劣,院科两级质量管理小组应指定专人收集整理临床路径入组数、出组数等指标进行监测,并按照相关要求作好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一、监测指标范围 1、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天); 2、效果指标:治愈率(%)/好转率(%)/病种死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14日再住院率(%)/30日再住院率(%)/前三位常见并发症及其发生率(%); 3、工作量指标: 住院患者总人数/进入路径的患者总人次数/完成路径的人次数/出现变异的患者数; 4、抗菌药物使用指标: 使用三线抗菌药物的患者比例(%)/抗生素使用的平均天数(天); 5、卫生经济学指标: 单病种次均费用(总费用和总药费/单病种日均费用(总费用和总药费)/单病种抗菌药物费用比例(%)/单病种耗

材费用比例(%)/单病种检查费用比例(%); 二、负责监测工作责任人 1、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具体实施落实为临床路径管理员。 2、病案统计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统计员; 3、院级临床路径管理信息上报工作人员。 三、监测指标时限要求 1、各临床科室路径管理员需在次月10日前统计上报本月本科室“临床路径管理统计报表”。 2、病案统计室计员负责对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进行分科室、分病种统计,于次月10日前将本月全院临床路径监测指标报到院级路径管理办; 3、院级临床路径管理办工作对各科室的报表进行分析评估后,分别向院领导报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组织相关科室持续改进。 4、对做得好的科室或个人提出奖励建议。 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2017年7月

临床路径—实施计划、目标、方案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临床路径定义与内容 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它主要是针对ICD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 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二、总体目标 ①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四、临床路径实施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1.成立临床路径小组 组长:陈晓东 副组长:蒋雷生陆骅 成员:王新华王伟蒋盛旦王宇仁 2.临床医生职责:

临床路径质量与安全检测指标分析

临床路径质量与安全检测指标分析 近两个月来我院实行了电子版临床路径,部分科室完成较好,部分科室入径人员明显减少,我科就属于入径较少的科室。具体入径少原因已经从柱状图及鱼骨图详细分析,并上报医务科,之后医务科下发了临床路径相关文件及奖惩措施,科室内已经对医院下发文件做了讲解。 临床路径指标分析:7月份上电子版临床路径的科室33个,病种数45个,我科入径的为STEMI(入院时间少于12小时者),入径人员相对较多,之后由于临床路径的反复修正,导致9、10月份路径人员相对减少,其中一个月路径率低于50%,未达入径要求的标准,关于入径率低问题已经向医务科反应,之后医务科组织了临床路径管理员会议,传达了临床路径的相关知识,如出院前必须写上入径已经完成,入径时应用系统时间,未在入径内用药系路径变异等。综合近几个月临床路径入径率、出径率、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等均较前有所波动,考虑与许多原因有关,主要原因为电子版临床路径太过繁琐,应用耗时多,希望以后继续修正临床路径,找到一种最简捷的临床路径应用策略。 科室变异原因分析:1、近2个月科室内变异例数较少,1例变异者合并支气管炎,糖尿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住院费用较前增加。2、病人放弃治疗3、检查报告延迟4、家属拒绝出院安排等 存在问题:1、科内对临床路径管理意义理解不彻底2、部分医生对临床路径应用生疏3、临床路径许多统计指标人工完成,存在误差4、相关费用指标不完善,院内无法查到 整改措施:1、加强科内培训2、建议医院尽快信息化临床路径指标,减少手工操作3、费用问题建议,医院尽快协调费用指标问题4、完善部分临床路径效果评价机制。 2013.10.14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方案

————————————————————————————————作者:————————————————————————————————日期: 2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和《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山东省《关于印发山东省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目标 根据卫生部、山东省卫生厅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要求,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7个专业的8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2011年在我院25个专业拟开展3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三、组织管理 为做好我院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和评价工作,按相关文件要求,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小组。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信息中心、病案室、计财部等部门负责人及各临床路径专业科室任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医务部。办公室具体负责制订本院具体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研究制定工作相关管理制度,完善试点工作机制,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在卫生部下发的各病种临床路径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制定本院病种临床路径,并通过相关委员会讨论通过,组织对相关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并监督各科室开展工作,每三个月召开一次由院领导主持,医疗、护理、质控主管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召开医疗、护理、医技、药房等部门的协调会,组织专家团队及相关委员会,对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路径实施科室,定期向本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开展情况相关信息,每季度对实施临床路径的卫生工作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及依从性评价等。 医院开展科室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小组,由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临床药学人员和相关科室的负责人任成员。实施小组参与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和修改工作,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和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参与临床路径实施

2014年临床路径实施考核办法

2014年都昌县中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及考核制度 为贯彻落实卫生厅《江西省“十二五”期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卫医政发【2013】2号)和《九江市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体系 1、领导小组 组长:邵尤青 副组长:骆名智 成员:江帆、高玲玲、邱玖红、冯英瑛、邢萌、周明星、袁初平、高泉水、余满荣、游舒宽、邵发助、彭桂林、黄松华、彭胜初、虞海峰。 领导小组职责: ①负责制订本院临床路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②研究制定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制度,协调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③完善工作机制,组织相关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培训,指导并监督试点科室开展工作。 ④组织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⑤定期向市、县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报告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相关信息。 2、实施小组 (1)外科组组长:邢萌 成员:所有普外专业执业医师及护理人员

(2)内科组组长:高泉水 成员:所有内科专业执业医师及护理人员 (3)骨伤组组长:(骨伤1科)周明星、(骨伤二科)袁初平 成员:所有骨伤专业执业医师及护理人员 (4)妇产科组长:余满荣 成员:所有妇产科专业执业医师及护理人员 (5)肝病科组长:邵发助 成员:所有肝病科专业执业医师及护理人员 (6)儿科组长:游舒宽 成员:所有儿科专业执业医师及护理人员 (7)康复科组长:彭桂林 成员:所有儿科专业执业医师及护理人员 实施小组工作职责: ①具体负责本专业选定病种的临床路径实施和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②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3、临床路径专家 专家组长:占阳琳 成员:孙发贵、骆名智、周明星、高泉水、游舒宽、邢萌、黄雪萍、陈修勇、江帆 二、实施临床路径病种和科室选择 1、实施临床路径的科室:外科、骨伤科、内科、肝病科、妇产科、儿

临床路径的重点指标解读

指标综合统计: 统计时间:本年度1月1日-本年度12月31日 统计科室:全院的所有科室 统计方式:按照His出院时间统计,一次住院只统计一次唯一性 路径名称:路径模板中维护的临床路径的病种名称 住院总人数:为匹配此临床路径病种的总人数(考虑改为匹配人数) 进入临床路径的总人数:指纳入临床路径的总人数 纳入临床路径的总人数=完成临床路径人数+变异退出的患者数 完成临床路径的人数:进入临床路径的总人数并且完成临床路径的人数 变异退出的患者数:进入临床路径后由于病情变化发生变异的,不适合走临床路径的退出临床路径变异的人数 入组率:入组率=进入临床路径的总人数/住院总人数 完成路:完成率=完成临床路径的人数/进入临床路径的总人数 变异率:变异率=变异退出的临床路径总人数/进入临床路径的总人数 匹配患者明细:指在当前的统计方法中,符合临床路径的诊断的患者明细 路径明细:指在当前的统计方法中,进入临床路径人数的完成或退出临床路径的明细 统计: 患者总人数: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删除 出院总人数:统计时间段里科室患者His出院的总人数 匹配人数:科室内符合临床路径病种诊断的总人数 入径人数: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的总人数 完成人数: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病种完成临床路径的总人数 变异人数:科室进入临床路径变异退出临床路径的总人数 入径率: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的总人数/科室出院总人数=入径率 入组率: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的总人数/匹配临床路径病种的总人数=入组率 入径完成率:科室完成临床路径的人数/住院出院人数=入径完成率(新增) 入组完成率:科室完成临床路径的人数/进入临床路径的病种总人数=入组完成率 入组变异率:科室变异退出的临床路径人数/进入临床路径的总人数=入组变异率

临床路径工作流程

XX人民医院 临床路径工作流程 一、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对公布的我院10个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指标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监控。 二、医院成立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业务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管理、护理管理、药事管理、信息统计、临床医技、病案管理等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定期检查全院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控制的实施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和考评奖惩。 三、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工作在医院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指导下,由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具体实施,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任组长,组员包括科内医疗人员、护理人员、临床药师和其他相关责任人。 四、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实施小组要组织科室相关人员学习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 五、临床科室的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每月对本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价,医院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每季度进行评估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各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督促整改落实,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六、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指标: (一)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二)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 (三)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四)经济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耗材费用。 七、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详细记录患者单病种管理的相关信息。 八、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对每个纳入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每季度汇总分析,上报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每季度对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卫生工作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合实施小组上报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科室落实。 九、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定期对患者进行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依从性检查,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医务工作人员进行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依从性检查,每个季度分析评价依从性检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 十、奖罚。医院将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考评结果纳入医疗质量检查考评体系,并与相关责任人的职称晋升、评优选先、绩效考核等挂

02-潜山县医院××科临床路径实施目标及工作方案

02-潜山县医院××科临床路径实施目标及工作方案

潜山县医院 ××科临床路径实施目标及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组织学习《潜山县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科实际,制定临床路径工作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医改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目标 利用1年时间,在我科选择部分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我院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为在我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并提供实践依据;对卫生部颁布实施的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和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在我院推广并为临床工作服务。具体如下: 1、总结兼具品质与成本效益的临床路径模式,规范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护理差异,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质量; 2、提高医院整体医疗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合并症、感染率、再入院率与死亡率; 3、优化病种诊疗方案,节约医疗资源,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 4、促进医疗行政团队的合作,强调持续性医疗照护; 5、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6、体现循证医学证据在医疗服务全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并减少医疗纠纷。 三、组织管理 成立本科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 组长: 成员: 实施小组负责根据本科实际情况,结合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关于印发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潜

高血压临床路径-高血压知识

高血压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高血压病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ICD10:I10.x00/I10.x03/I10.x04/I10.x05)无并发症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标准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规范的血压测量方法及合格的血压计是诊断高血压的前提。 2.高血压水平分级 (1)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 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高血压病(疾病编码ICD10:I10.x00/I10.x03/I10.x04/I10.x05),3级高血压或须要住院的1-2级高血压患者。 2.除外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及严重临床情况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可疑主动脉夹层等。 3.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 1.个体化治疗,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疗效而不良反应最小,逐渐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 2.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降压药的选择应考虑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 1. 治疗目标:(1)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2)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3)年轻人或同时患有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肾病的患者血压降至130/80mmHg。 如能耐受,以上全部患者的血压水平还可进一步降低,建议尽可能降至120/80mmHg以下。舒张压低于60mmHg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前提下逐渐实现收缩压达标。 2.治疗方案:(1)根据患者心血管总体危险程度和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2)非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立即采取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 (3)药物治疗:①钙拮抗剂:长效制剂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短效制剂硝苯地片、尼群地平。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贝那普利。③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厄贝沙坦、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④利尿剂(噻嗪类):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氨苯蝶啶、吲达帕胺。⑤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普萘洛尔。⑥α受体阻滞剂:哌唑嗪、多沙唑嗪、特拉唑嗪。⑦固定复方制剂:复方利血平口服常释剂型、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口服常释剂型、珍菊降压片。新型复方制剂:赖诺普利氢氯噻嗪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 (六)标准住院日为6-10天 (七)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基本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常规血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尿酸、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3)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踝肱动脉指数、24小时动态血压、眼底检查。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查:(1)NT-proBNP脑钠素、心肌酶三联、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钾。(2)头颅CT、肾脏、肾上腺、颈动脉和肾动脉超声、CT、MRI。 (八)出院标准 1.血压达标。 知识培训。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