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保护配置

高压输电线路保护配置
高压输电线路保护配置

高压输电线路保护配置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第二篇

第三章220kV变电站

第五节高压输电线路保护配置

一、电力系统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发生各种形式的短路。在发生短路时可能产生以下的后果:

1.通过故障点的很大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

2.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的作用,引起它们的损坏或缩短它们的使用寿命。

3.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破坏用户工作的稳定性或影响工厂产品质量。

4.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

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这种情况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例如,因负荷超过电气设备的额定值而引起的电流升高(一般又称过负荷),就是一种最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由于过负荷,使元件载流部分和绝缘材料的温度不断升高,加速绝缘的老化和损坏,就可能发展成故障。此外,系统中出现功率缺额降低,发电机突然甩负荷而产生的过电压,以及电力系统发生振荡等,都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

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都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事故,就是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电能质量破坏到不能允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的损坏。

系统事故的发生,除了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如遭受雷击)以外,一般都是由于设备上的缺陷,设计和安装的错误,检修质量不高或运行维护不当而引起的。因此,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掌握客观规律,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就可以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几率,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

在电力系统中,除应采取各项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以外,故障一旦发生,必须迅速而有选择地切除故障元件,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切除故障的时间常常要求小到十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秒,实践证明只有装设在每个电气元件上的保护装置才有可能满足这个要求。我厂的四条220kV出线(二满线、二头线、二托线、二宫线)均配置了南京自动化设备厂的保护装置。

新疆电网主网框架为220kV环网。作为主网框架的重要构成部分——220kV线路应装设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装置。

二、本厂220kV线路保护配置及技术参数

我国220kV及以上高压输电线路开关均采用分相操作。保护配置要求:同一回线应配置不同原理的双套主保护和单相一次重合闸装置,后备保护应采用近后备方式且应双重化,还应配置断路器失灵保护,保证在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去启动母线差动保护,再由母线差动保护将故障切除。

我厂高压输电线路保护由南自厂生产的WXB-11C型保护装置、WXB-15型保护装置和JCSS-11D型三相不一致及失灵启动保护装置组成。各保护装置配置如下。

JCSS-11D型保护装置配置有三相位置不一致保护和断路器失灵保护,其中三相位置不一致保护未用。

各保护装置技术参数如下。

1. WXB-11C(15)型装置主要技术数据

额定数据

直流电压:220V

交流电压:相电压

开口三角电压 100V

线路抽取电压互感器二次侧设有抽头,可分别适用于100V和。

交流电流:5A

频率:50Hz

交流回路过负载能力

交流电压:连续工作倍Un

交流电流:连续工作 2倍In

1S 20倍In

功耗

直流回路 < 50W

交流电压回路 < 相

交流电流回路 < 1VA/相

整定范围

距离元件~Ω

电流元件~

时间元件 a. 保护跳闸时间

接地故障: 0~12S

相间故障: 0~

b. 其他: 0~

精确工作范围

距离元件:

a.精确工作电压

b.精确工作电流(~20)In

零序方向元件:

a.最小动作电压 2V(固定)

b.最小动作电流 < In

突变量方向元件:

a.最小动作电压 4V

b.最小动作电流 <

精度

突变量元件±15%

距离I段保护暂态超越 < 5%

零序I段保护暂态超越 < 5%

测距元件误差 < %

整组动作时间

相间和接地距离I段

Z测量/Z整定动作时间

< 30% 10~13mS < 70% < 20mS

零序I段(I

测量=

整定

时) < 18mS

高频距离和高频零序保护 < 30mS(WXB-11C)

突变量方向高频保护 < 25mS(WXB-15)

允许环境温度

正常工作温度 -5~+40℃

极限工作温度 -5~+55℃

2. JCSS-11D型集成电路断路器失灵起动及三相不一致保护装置主要技术数据

额定直流电压:220V

交流电流:5A

三、本厂220kV线路保护工作原理

1.高频保护

高频保护的基本概念

高频保护的基本概念

高频保护是以输电线路载波通道作为通信通道的纵联保护。高频保护广泛应用于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是比较成熟和完善的一种无时限快速保护。

对于一条输电线路,只有同时比较两端电流的相位和功率方向,才能有效的区分保护范围内部和外部的故障。高频保护就是将线路两端的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转化为高频信号,然后利用输电线路本身构成一高频(载波)电流的通道,将此信号送至对端,进行比较。因为它不反应被保护输电线范围以外的故障,在定值选择上也无需与下一条线路相配合,故可不带动作延时。

目前广泛采用的高频保护,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方向高频保护和相差高频保护。方向高频保护的基本原理是比较被保护线路两端的功率方向;而相差高频保护的基本原理是比较两端电流的相位。再实现以上两类保护的过程中,都需要解决一个如何将功率方向或电流相位转化为高频信号,以及如何进行比较的问题。相差高频保护现在基本不再采用,我厂也未采用。

高频通道的构成原理

为了实现高频保护,必须解决利用输电线路作为高频通道的问题。

利用“导线——大地”作为高频通道是最经济的方案,因为它只需要在一相线路上装设构成通道的设备,目前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缺点是高频信号的衰耗和受到的干扰都比较大。据新疆电网的运行经验,在冬天天气比较恶劣的情况下,高频信号的衰耗有时能达到七八个分贝。故我厂的高频信号通道裕量都整定在9dB左右。

输电线路高频保护所用的载波通道,其简单构成如图1所示,现将其主要元件及作用分述如下。

阻波器

阻波器是由一电感线圈与可变电容器并联组成的电路。其并联后的阻抗Z与频率有关,当并联谐振时,它所呈现的阻抗最大。利用这一特性做成的阻波器,需使其谐振频率

为所用的载波频率。这样,高频信号就被限制在被保护输电线路的范围以内,而不能穿越到相邻线路上去。但对50周的工频电流而言,阻波器仅呈现电感线圈的阻抗,数值很小(约为欧左右),并不影响它的传输。

耦合电容器

耦合电容器与结合滤波器共同配合,将载波信号传递至输电线路,同时使高频收发信机与工频高压线路绝缘。由于耦合电容器对于工频电流呈现极大的阻抗,故由它所导致的工频泄露电流很小。

图1 高频通道构成示意图

1—阻波器;2—耦合电容器;3—结合滤波器;4—电缆

5—高频收发信机;6—刀闸

结合滤波器

结合滤波器由一个可调节的空心变压器及连接至高频电缆一侧的电容器组成.

耦合电容器与结合滤波器共同组成一个四端网络的“带通滤波器”,使所需频带的高频电流能够通过。

带通滤波器从线路一侧看入的阻抗与输电线路的波阻抗(约为400欧)匹配,而从电缆一侧看入的阻抗,则应与高频电缆的波阻抗(约为100欧)匹配。这样,就可以避免高频信号的电磁波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反射,因而减小高频能量的附加衰耗。

并联在连接滤波器的两侧的接地刀闸6,是当检修连接滤波器时,作为结合电容器的下面一极拉地之用。

高频收发信机

发信机部分系由继电保护来控制,通常都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部分起动之后它才发出信号,但有时也可以采用长期发信故障时停信或改变信号频率的方式。由发信机发出的信号,通过高频通道送到对端的收信机中,也可为自己的收信机所接收,高频收信机接收由本端和对端所发送的高频信号,经过比较判断之后,再动作于继电保护,使之跳闸或将它闭锁。

高频通道的工作方式和高频信号的作用

高频通道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经常无高频电流(即所谓故障时发信)和经常有高频电流(即所谓长期发信)两种方式。

在这两种工作方式中,以其传送的信号性质为准,又可分为传送闭锁信号、允许信号和跳闸信号三种类型。

应该指出,必须注意将“高频信号”和“高频电流”区别开来。所谓高频信号是指线路一端的高频保护在故障时向线路另一端的高频保护所发出的信息或命令。因此,在经常

无高频电流的通道中,当故障时发出高频电流固然代表一种信号,但在经常有高频电流的通道中,当故障时将高频电流停止或改变其频率也代表一种信号,这一情况就表明了“信号”和“电流”的区别。

所谓闭锁信号就是指:“收不到这种信号是高频保护动作跳闸的必要条件”。结合高频保护的工作原理来看,就是当外部故障时,由一端的保护发出高频闭锁信号,将两端的保护闭锁,而当内部故障时,两端均不发因而也收不到闭锁信号,保护即可动作于跳闸。

所谓允许信号则是指:“收到这种信号是高频保护动作跳闸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部故障时,两端保护应同时向对端发出允许信号,使保护装置能动作于跳闸。而当外部故障时,则因近故障点端不发允许信号,故对端保护不能跳闸。近故障点的一端则因判别故障方向的元件不动作,也不能跳闸。

至于传送跳闸信号的方式,就是指:“收到这种信号是保护动作于跳闸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实现这种保护时,实际上是利用装设在每一端的电流速断、距离I段或零序电流速断等保护,当其保护范围内部故障而动作于跳闸的同时,还向对端发出跳闸信号,可以不经过其它控制元件而直接使对端的断路器跳闸。采用这种工作方式时,两端保护的构成比较简单,无需互动配合,但是必须要求每端发送跳闸信号保护的动作范围小于线路的全长,而两端保护动作范围之和就大于线路的全长。前者是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而后者则是为了保证全线上任一点故障的快速切除。

突变量方向高频保护(WXB-15型保护CPU1插件)

起动元件

本保护中设置了相电流差突变量起动元件DI1和按零序IV段整定的零序辅助起动元。相电流突变相起动元件具有以下特点。

件I

04

a.能够反映各种故障;

b.不反映负荷电流的影响;

c.不反映故障电流的直流分量;

d.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零序辅助起动元件带延时,具有二个作用:

a.保证经大电阻接地时,保护可靠起动,以解决突变量起动元件整定时灵敏度可能造成的困难;

b.该元件连续不动作作为整组复归的一个判据,以防止零序IV段时间定值大于时,因保护整组复归而使得零序IV段拒动。高频、距离和零序保护的起动元件可以接成三取二表决的方式来开放的跳闸回路以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当采用这种表决方式时,如某一保护退出运行时,只需将保护屏上对应的压板退出,这样该保护的起动元件仍在工作,以完成三取二表决功能。

突变量方向元件

该方向元件利用保护安装处电流、电压的故障分量的极性来判别故障的方向。由叠加原理可知:故障状态由非故障分量和故障分量两部分组成,故障分量电压、电流分别用△U和△I表示。当正向故障时,△U和△I极性相反;反方向故障时,△U和△I极性相同。突变量方向元件就是利用△U和△I的这个特征构成的。该方向元件的正确性:

a.不受系统振荡的影响;

b.不受过渡电阻的影响;

c.不受串补电容的影响;

d.不受零序序网的影响;

零序和负序方向元件

零序方向元件就是利用零序功率方向来判别故障方向,主要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

负序方向元件就是利用负序功率方向来判别故障方向,主要适用于各种不对称短路故障。

保护逻辑

本保护由突变量方向高频、零序和负序方向高频保护构成,正常情况下故障均由突变量方向高频保护动作切除,零序和负序方向高频保护仅为防止在复故障情况下,两次故障相隔较近,方向元件可能发生拒动而设置的。事实上,由于突变量方向元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这种机率是非常小的。现将逻辑简述如下:

a.本保护设置了一个突变量方向元件,即△ab,△bc,△ca,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相电流差突变量起动元件首先起动,驱动QDJ,执行选相程序,选出故障相别,并找出突变量变化量大的方向元件投入比相。

b.高压输电线路正向故障时,正方向元件动作停信,驱动TXJ并等待对侧信号,当对侧判断为正方向,正方向元件亦动作停信,待收不到高频信号5ms后,保护出口跳闸。

c.反方向故障时,反方向元件动作,闭锁正方向元件,正方向元件与反方向元件灵敏度的不同保证了的安全性。

d.保护每起动一次,方向元件开放30ms内保护未动作,再投入零序和负序方向保护。零序和负序方向高频保护出口带20ms延时,以防止环网中区外故障切除后,零、负序功率方向倒向时误动作。零、负序方向保护发三跳命令而不选相。

e.在本线路非全相运行过程中,零、负序方向高频保护退出工作。但突变量方向高频保护仍投入工作。此时如健全相又发生故障,则两健全相电流差突变量元件DI2动作,开放两健全相方向元件比相,如为正向,正方向动作停信,待对侧保护亦停信后,保护动作跳二相。

f.在手动投故障线路或重合到永久性故障线时,保护设置了按阻抗原理的瞬时加速切除三相的逻辑,此时本保护不受对侧高频信号的闭锁,为了可靠切除出口故障,此时阻抗特性略带偏移,重合后的瞬时加速可在整定利用控制字投入或退出。

g.该高频保护为闭锁式,即由QDJ接点起动收发信机发信,由TXJ控制收发信机停信,由装置的由信输入端子监视发信机的发信继电器接点的状态,保护动作的判据是QDJ 动作后至少连续收到高频信号5ms后以收不到信号,并且本侧在停信状态时方可出口。

跳闸逻辑

a.当保护判断出故障为区内单相故障时,则进入选跳回路,如重合方式允许单跳则发单跳令,驱动相应分相跳闸继电器和跳闸重动继电器TZDJ。如不允许单跳,则发三跳令驱动三个分相跳闸继电器和三跳重动继电器3TZDJ。

b.如故障为相间故障,保护则发三跳令。

c.当跳令发出后,开关未跳开前,又发生转换性故障则立即补发三跳令,并显示“DEVCK”。

d.当单跳令发出后,开关仍未跳开,则补发三跳令,并显示“HB3TCK”

e.在非全相运行过程中,如健全相又发生了故障,则由方向保护发三跳令,并显示“GF-DEVCK”

,并打印“GF-GB3TCK”

f.当三跳令发出后开关仍未跳开,保护则补发永跳继电器CKJ

R

g.当永跳令发出5s后,开关仍未跳开,保护则收回跳闸令,告警并打印“GF-HBYTSB”。

h.当开关重合于故障线路时,则由距离元件加速发永跳令,显示“GF-JSCK”。

距离零序方向高频保护(WXB-11C型CPU1插件)

本保护在相间故障时为高频距离,单相接地故障时为高频零序方向保护。高频保护本身设有独立的阻抗元件和零序方向元件,同本装置内的距离保护和零序保护无依赖关系。当保护起动后,首先执行选相程序,当判断为相间故障时执行高频距离逻辑;当判断为单相故障时,执行高频零序方向逻辑。

高频距离逻辑

高频距离阻抗特性采用带记忆的多边形方向阻抗特性,当计算阻抗在正向停信范围内时,阻抗元件动作驱动停信继电器TXJ停信,并等待对测信息,当对测亦停信后,出口跳三相,如果经60ms保护不动则立即进入振荡闭锁逻辑,闭锁高频距离。

高频零序方向逻辑

a.在正常运行状态下,零序方向元件采用自产3u

,PT断线时则自动改用开口三角引

,该元件的电流动作门槛可以整定,电压门槛固定为2V。

来的3U

b.当故障为单相故障时,由零序方向元件判别方向,当两侧均为正方向时,停信后跳闸,如在60ms内动作则立即出口。如在60ms后动作,则延时60ms出口,以防止环网中,区外故障切除后,零序功率倒向时误动作。此时,保护作用于三跳而不选相。

非全相逻辑

在本线路非全相过程中高频保护不再利用通道,但设有二个健全相的电流差突变量元件DI2,如DI2动作,二个健全相分别对地及二个健全相让三种阻抗值中任一种阻抗值在高频距离控制TXJ用的阻抗动作特性区内时,判断为本线路健全相又发生故障,立即动作于三跳,为保证可靠切除出口转换性故障,此时阻抗特性带偏移。

手合逻辑

在手投故障线或重合到永久性故障时,高频方向保护也设置了按阻抗原理的瞬时加速切除三相的逻辑,此时本保护不受对侧高频信号的闭锁。所用阻抗特性也同于高频距离的阻抗判别元件,但为了可靠切除出口故障,特性略带偏移包括原点。

本保护为闭锁式高频保护

跳闸逻辑

同突变量方向高频保护

后加速逻辑

同突变量方向高频保护

2.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的概念

电流保护的主要争优点是简单、经济及工作可靠。但是由于这种保护整定值的选择、保护范围以及灵敏系数等方面都直接受电网接线方式及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所以,在35KV及以上电压的复杂网络中,它们都很难满足选择性,灵敏性以及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为此就必须采用性能更加完善的保护装置。距离保护就是适应这种要求的一种保护原理。

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全地点之间的距离(或阻抗),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该装置的主要元件为距离(阻抗)继电器,它可根据其端子上所加的电压和电流测知保护安装自动处至短路点间的阻抗值,此阻抗称为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近时,其测量阻抗小,动作时间短;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远时,其测量阻抗大,动作时间增长,这样就保证了保护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如

图2(a)所示,当d点短路时,保护1测量的阻抗是Z

d ,保护2测量的阻抗是Z

AB

+Z

d

由于保护1距短路点较近,保护2距短路点较远,所以保护1的动作时间可以作到比保护2的动作时间短。这样,故障将由保护1切除,而保护2不致误动作。这种选择性的配合,是靠适当地选择各个保护的整定值和动作时限来完成的。

图2 距离保护的作用原理

(a)网络接线;(b)时限特性

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与保护安装地点至短路点之间距离的关系t=f(l),称为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为了满足速动性、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目前广泛应用具有三段动作范围的阶梯型时限特性,如图2(b)所示,并分别称为距离保护的I、II、III段。

距离保护的第I段是瞬时动作的,t

1

是保护本身的固有动作时间。以保护2为例,其第I段本应保护线路A-B的全长,即保护范围为全长的100%,然而实际上却是不可能的,因为当线路B-C出口处短路时,保护2第I段不应动作,为此其起动阻抗的整定值必

须躲开这一点短路时所测量到的阻抗Z

AB ,即Z'

dz·2

AB

。考虑到阻抗继电器和电流、电压

互感器的误差,需引入可靠系数K

k (一般取~),则Z'

dz·2

=(~)Z

AB

同理对保护1的第I段整定值应为 Z'

dz·1=(~)Z

BC

如此整定后,距离I段就只能包括本线路全长的80%~85%,这是一个严重缺点。为

了切除本线路末端15%~20%范围以内的故障,就需设置距离保护第II段。

距离II段整定值的选择是相似于限时电流速断的,即应使其不超出下一条线路距离

I段的保护范围,同时带有高出一个

t的时限,以保证选择性。例如在图2(a)单侧电

源网络中,当保护1第I段末端短路时,保护2的测量阻抗Z

2

Z 2=Z

AB

+ Z'

dz·1

引入可靠系数K

k

,则保护2的起动阻抗为

Z dz·2=K

k

(Z

AB

+ Z'

dz·1

浅析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技术

浅析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技术 发表时间:2018-06-08T10:17:10.8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作者:保国存范建伟 [导读] 摘要: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具有工程量大、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施工跨地域广等特点,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施工环境等。 (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具有工程量大、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施工跨地域广等特点,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施工环境等。想要优质高效地做好超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工作就需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以及客观存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本文就对其展开综合论述。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1.原则 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要始终坚持科学施工、依法施工的基本原则,并在实际施工中以人为本,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施工管理机制。 2.要求 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要坚持依法施工和安全管理相结合的基本要求,注重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益的合理关系,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施工人员安全生产,要保证电网和机械设备始终处于安全的状态。同时建立对项目负责人的管理考核机制,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分析 1.基础工程安全措施 在进行人工开挖土石方时,施工人员不得在坑内或陡坡上休息用餐,在掏挖坑时需设立监护人以监视坑壁是否出现脱落、有无变形或裂缝,同时在挖掘过程中随时检查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一致,避免土石塌陷而造成人员损伤;如挖掘泥水坑或流沙坑,应根据地下水位情况安装挡土板,并随时检查其是否出现变形、断裂现象。而在进行土石方爆破作业时,必须指定熟悉爆破材料性能的技工专门负责爆破作业,并设立监护人以保证相邻基坑不得同时点炮,爆破危险区域无人,引爆后仔细判断有无盲炮,若有盲炮或没有数清的情况,需等待至少 20min后才能进入爆破区进行检查,避免不必要的炸伤。 在安装混凝土三盘时,必须对吊装用的工器具进行严格的检查,施工人员需根据当地土质情况将抱杆根和坑口的距离保持在半米以上,并埋土固定防止其受力滑移,同时需特别注意在吊起三盘时应避免碰到抱杆且要保证坑内三盘位置与设计要求相符。在进行混凝土基础的安全施工时有一定的要求:施工中需明确负责人,对现场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根据当地自然状况选择合适的路线进行材料和机械搬运;施工前全面检查机电设备,保证其装置完整、绝缘良好、接地可靠以便投入使用;根据现场环境设置工作范围警戒线,减少甚至避免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2.接地装置施工安全 接地装置施工一般有两种方式:在材料站集中焊接,每基接地装置为一组,分组运往桩位;现场焊接接头,即根据设计要求量出接地体长度,分基运往桩位。这两种施工方式都需进行开挖接地槽、敷设接地体、回填土和测量接地电阻。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以及现场自然条件进行接地槽放样,划出接地槽开挖线后再进行开挖,施工中允许同一基接地体在不同地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埋设深度,但需保证其深度满足设计要求,一般实际挖深值需比设计值深50mm。如果是材料站集中加工的接地装置,必须在杆塔组立前敷设完毕,敷设时必须确定接地引下线方向并检查引下线长度是否满足要求;若现场连接接地体,需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现场截割接地线,然后将接头焊接再敷设接地槽内,接地装置敷设后应及时在施工技术记录表上绘制敷设示意图以便复查。 杆塔组立后应及时将接地引下线与杆塔连接,根据设计要求布置接地引下线并于基础紧密贴合。目前,施工人员经常采用焊接连接法进行接地线连接,在进行接地线连接前,应清除接地体表面的铁锈等污物,根据不同的接地体连接(包括接地体延长的连接、接地引下线与水平接地网的连接和水平接地网与垂直接地极的连接)确定搭接长度。施工人员应检查焊接焊缝无气孔、砂眼和裂纹等缺陷,以保证连接可靠,并记录接地装置的接头位置以备查验。同时根据设计要求。在保证接地体清洁干燥的前提下对其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3.架线施工安全措施 由于架线施工战线长,联络不方便且高空作业较多,使得架线施工存在不小的安全风险,加之其线路交叉跨越很多,为施工安全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参加架线的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已制定的安全规程和架线施工安全措施,以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及架线工作顺利完成。 在跨越架施工前应根据跨越架的用途编写其搭设方案,并进行专门的技术交底,是施工人员完成掌握跨越架的技术参数及搭设要求等,当使用带电跨越架时,需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检验其绝缘工具,以保证其在工作状体无明显变形和损伤。就张力放线而言,牵引场和张力场需有专人指挥以保证通信畅通,牵引设备及张力设备的锚固必须可靠,具有良好的接地性,其导引线和牵引绳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3,根据有关安全规程的要求,展放的导引线不能从带电线路下方穿过。 在进行架线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进行电击预防。各种设备及作业人员需装设接地装置,其保安接地线应采用编织软铜线,使用专门夹具以保证连接可靠,其截面均需大于16mm 2。进行挂拆接地线时应有专门负责人员进行监督,保证操作人员按规程用绝缘棒或戴绝缘手套等绝缘器具进行挂拆。张力架线前,必须保证放线施工段内的杆塔均与接地体良好连接,牵引设备及张力设备接地可靠,同时必须在牵引机及张力机出线端的牵引线及导线上安装接地滑车,以便在源头上避免电击发生;在进行张力架线操作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干燥的绝缘垫上并不得与未站在绝缘垫上的人员接触。地线附件安装前,也必须采取接地措施,附件(包括跳线)全部安装完毕后,应保留部分接地线并做好记录,竣工验收后方可拆除。 4.铁塔组立安全技术措施 高空作业人员作业(含组装高度超过两米的地面组装作业)前,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拴在牢固的构件上。吊装方案、吊重和现场布置应符合施工技术措施的规定,不得擅自更改,遇特殊情况,工作负责人和安全技术人员可以补充相应的加固安全措施。施工工器具必须按

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分析

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06T09:55:17.34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作者:丁珑[导读] 摘要: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能传输效率与安全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泰州开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江苏泰州 225300)摘要: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能传输效率与安全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工作,是保证线路正常高效运行的基础环节,于此同时也是优化完善电网建设的关键部分。本文在探讨分析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对设计工作的重点要点部分进行了分析论述,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 1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流程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有三个阶段,即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以及施工图设计阶段。 1.1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就是通过对设备选型、技术可靠、建设规模以及资金筹备等方面,从经济上、设备上以及技术上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过程。可行性分析要全面的进行,所以不仅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还需要参考实验的数据、相关高压线路设计规程规范、技术资料和计算图表等。这样做出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不仅能够预测出该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工程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还能够对项目施工提出指导性意见。可行性分析报告是由4个具体方面构成的:(1)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是进行项目工程的前提,所以一定要完成好设计方案。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方案需要对施工技术、建设规模、环境影响以及主要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 (2)客观的内容。在可行性分析报告中的研究数据以及内容都必须是具有可靠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的准确无误。因此市场研究以及市场调研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做到与实际情况相一致。 (3)风险预测。可行性分析报告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风险预测,它就是在风险没有发生之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预测,这样就能保证在问题出现时工作人员能够不慌张并且从容应对。 (4)严密的论证。可行性分析报告所具有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论证性。要想具有严密的论证,就需要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各方面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 1.2初步设计 得到高压输电线路完成效果的草图就是初步设计的目标。通过对高压输电线路实际需求进行研究,结合相关资料设计出符合标准的若干思路,最后经过研究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1)导线的选择。影响输电线路导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周围环境以及导线下面的工频电场等,所以,需要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这样得到的结果是比较精确的,这个结果与真实值也是比较接近。而且,为了降低高压输电线路的损失,需要选择在相对较好的气象条件下进行分析。 (2)杆塔的基础建设。作为高压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杆塔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行保障。由于在自然环境中暴露的电气元件,除了要受到地质和地形条件的影响,还会受到正常机械负荷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初步设计时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只有这样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才能有坚强的保障。 1.3施工图设计 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施工图的设汁,包括了杆塔断面图、机电安装施工图、路径平面位置图、杆塔明细表、基础施工图以及预算书等。 2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2.1优化输电线路路径的性能 为了打造高品质的输电线路性能,需要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路径,具有转角次数少、路线较短、曲折系数小等优势,利用铁路、航空、通信等科技手段,达到良好的技术沟通,从而优化高压输线路路径的性能。在具体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很难缩短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因为地形方面的原因,很多高压输电线路的路经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如果高压输电线路被设计于繁华街道和偏远地区,不仅日常运营中会受到高空抛物和树枝的影响,在日后定期维护中,难度系数逐年累加,这就需要不断采用科学技术进行优化,尽可能的减少绕弯曲折的现象存在,运用做科学合理的方法保证高压输电线路路径具有较少的曲折余线,为优化输电路径保驾护航。 2.2合理设置塔干建设 选择合理的杆塔型号,综合考虑铺设线路可能经过的地表、地形、地貌,充分发挥因地制宜的理念。在高压线路输电过程中,严格挑选施工项目所用的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绝缘性和机械性是杆塔选择的关键因素,必须考虑到高压线路所在的地貌特征,结合不同地区的土质情况决定杆塔填埋深度,例如岩石地基、软土地基、冻土地基、黄土地基等要选择适应个杆塔种类。杆塔选用时要秉持适量原则,在保障杆塔型号和材质的同时,切记因过度挑选而导致经济成本上的浪费。 2.3增强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抗冰设计 我国地域环境复杂、气候多样,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自然灾害对其稳定影响巨大,其中雷电和冰冻破坏威力最大,因此必须加强设计过程中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出现短路、失火、漏电等现象,相关部门在夏季和冬季加强监控管理,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及时维修。防雷电是高压输电线路整个工程施工以及以后使用过程中不可缺的环节之一,工程建造应当设计科学的防雷系统,一方面结合当地气候地质特点,采取避雷特殊装置,利用信息传导系统提前预知雷暴天气的发生情况,针对雨量较大、雷电系数高的区域重点观察,一旦输电线路出现短路失火现象,采取紧急补救措施,避免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人力和财力上的损耗。另一方面,进行严格的抗冰设计,不但可以很好的节约工程造价,而且可以保证输电线路安全有效的运行,设计线路时要考虑不同地质条件对湿度、风向、冰厚带来的作用。预防过度结冰的途径有两个:新增重型抗冰塔和加强导线抗冻系数,具有重型机械强度的导线可以有效防止由导线带来的破坏,并且具有预绞丝保护线保证线路正常通电。另外,防止绝缘子在线路上对输电线路造成困扰,可以在其表皮涂抹防水材料,进而减少短路、漏电事故发生。

高压输电线路安全防护方案

编号:AQ-JS-03612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高压输电线路安全防护方案Safety protection scheme of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

高压输电线路安全防护方案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北京市社科活动中心工程 建设地点 北京市东城区安德路地兴居二巷 建设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北京市城乡建设集团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监理单位 北京鸿龙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面积 37304.78㎡ 场地面积 5700㎡ 结构型式 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筑高度 檐高69.50,最高82.55M 层数 地下3层,地上21层,局部24层层高 3m-4.5m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抗震等级 三级、一级

结构合理使用年限 50年 建筑物安全等级 二级 工期要求 本工程工期518天,2005年4月1日开工,2006年8月31日竣工。 质量要求 结构长城杯、竣工长城杯 二、施工现场概况 施工现场南侧为“北新城支”110kv高压输电线路,根据现场实测,地上结构脚手架(未施工)与高压线最小距离7.7m,地下结构外墙与高压线最小水平距离为4.3m,高压线最高点距离地面18.26m,最低点距离地面6.80m。现场施工用塔式起重机型号为QZ125型,安装大臂长度为45m,现高度为33m,臂尖距离高压线最小水平距离为4.5m,垂直距离为14.74m。塔吊行走小车限位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强制性条文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1.第5.0.4条: 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表5.0.4的规定。 表5.0.4 无线电干扰限值 标称电压(kV) 110 220~330 500 750 限值dB(μv/m) 46 53 55 58 2.第5.0.5条: 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表5.0.5 可听噪声限值 标称电压(kV) 110~750 限值dB(A) 55 3. 第5.0.7条: 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6.0.3条: 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2.5。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1.5。 5. 第7.0.2条: 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7.0.2的规定。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7.0.2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7.0.2 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 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750 单片绝缘子的高度(mm) 146 146 146 155 170

高压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浅谈

高压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浅谈 前言 随着电力系统迅速发展,我们不断对它提出新的要求,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号量,当突变量到达一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有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这次课程设计以最常见的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综合的了解。特别是对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路、发电厂的电气部分有一定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电路的化简,短路电流的求法,继电保护中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具体计算。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设计基础条件 (1) 1.2 设计内容 (1) 1.3 设计要求 (2) 第2章短路电流计算 (3) 2.1 短路电流计算原则 (3) 2.2 电力网络元件参数计算 (3) 2.3 最大运行方式 (4) 2.4 最小运行方式 (5) 第3章110kv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7) 3.1 三段式方向性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7) 3.11 QF6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7) 3.12 QF4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8) 3.13 QF2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9) 3.2 三段式距离保护正定计算 (10) 3.21 QF6的距离保护 (10) 3.22 QF4的距离保护 (10) 3.23 QF2的距离保护 (11) 3.3 线路差动保护 (12) 3.31 A’C段线路差动保护 (12) 3.32 BC段线路纵差保护 (12) 3.33 AB段线路纵差保护 (12) 第4章自动重合闸装置 (13) 第5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 (14) 5.1 保护配置 (14) 5.2 各插件原理说明 (14)

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分析 汪红艳

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分析汪红艳 发表时间:2017-09-15T16:32:22.4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作者:汪红艳 [导读] 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扩张,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德州智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电力工程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属于基础性工程建设,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时,不仅确保其电能供应作用,还需要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设计高压线,确保其的安全稳定,它与电力工程供电能效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并且其还会受到用电需求满足程度的影响。为了完成国家制定的经济建设指标,必须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协调规划,所以在实际的电力工程建设中,必须做好对高压输电线路主体的设计。 关键词: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 引言 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扩张,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这使得电力施工中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与施工有了更高的要求。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必须要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人员必须要结合实践,选择科学合理的高压线路设计方案,确保整个电力工程的安全稳定。 1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 1.1高压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 通过对高压送电线路设计和施工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线路路径的设计,在进行高压送电线路交叉点的选择时,一般都是以公路铁路等线路为参照,确保送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和运行效率。如果送电线路的位置出现了较大偏差,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对其进行调整,避免出现线路曲折的情况。在选择线路入境时尽可能不要选择气象、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差的路段,以确保输电线路工程的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同时还需要尽可能不理其它地方规划设施进行冲突,尤其对于采矿区需要尽可能的避让,以确保线路运行的安全。如果条件允许,新建线路可以与以将要进行建设的电力工程并行开工,就可以有效降低施工的成本以及线路的交叉跨越施工。在进行跨越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在得到其的同意后才可以进行跨越施工。总而言之,高压送电线路路径的设置与整个电力工程的运行质量密切相关。在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中,路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线路的运行质量、技术标准、施工进度以及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际施工中,设计人员必须做好全面的调查工作,比如地质情况、地面构筑物分布等等,制定多个路径方案,然后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路径方案。在进行路径设计时,尽可能不要从房屋、经济作物区或者树林等范围穿过,是还需要综合考虑青赔费和民事工作,进而完成对线路设计方案的制定,确保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杆塔基础工程设计 在设计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时,必须重视对杆塔基础工程的设计。在实际的高压线路设计工作中,常用的杆塔类型有两种,即管杆和铁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杆塔或者综合使用。但是为了减少施工所耗费的成本,也可以使用铁塔或者混合土杆。钢塔基础工程与整个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是密切相关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础开挖和浇筑设计是基础杆塔设计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在设计开挖环节的施工时,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全面的地质勘查工作,根据地质勘查的结果来选择开挖的方法,以促进岩石结构整体性的进一步提高;在设计浇注施工时,必须确保浇筑基础浇注原材料的质量。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浇注原材料一般使用的是砂石、水泥等材料。基础排水和回填设计,在开挖杆塔基础时,必须做好配套的排水设施,将基坑内的积水及时排出,以免因此出现坍塌或者下滑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杆塔基础要低于地下水位。在进行回填施工环节的设计时,必须确保回填的质量,确保其的密实度和稳定性,为基础浇筑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3导线架设工程设计 在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之中,确保导线架设设计的合理科学,它与整个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在导线架设开始之前,设计人员就需要全面的掌握施工所用的设备、施工条件等方面的信息,并绘制相应的施工表格,为导线架设施工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施工中,导线架设工程的重点在于以下两方面的设计:第一,导线的放线设计。人员要对导线的质量进行检验,查验其有无分股等问题的出现,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必须立即对其进行处理。第二,导线的连线设计,该环节的质量直接决定高压输电线线路的运行效率和质量。通常情况下,架空导线之间的连接以及架空导线与压接式耐张线夹的连接都属于导线连接的范畴。 1.4避雷线的设计 避雷线设计是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安全运行的保障,在实际的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中,有相当一部分设计人员都缺乏对避雷线设计的重视,给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避雷线设计包括避雷线和避雷针两个方面的设计。在避雷线选择方面,使用双避雷线,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线路对雷电的防御能力,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对于避雷针设计来说,避雷针安装在杆塔的最高处,并且还要对雷击点进行控制,可能降低受到雷击的次数,此外,需要合理控制避雷针和高压导线垂直方向的距离。 2输电线路设计相关技术问题研究 2.1优化铁塔基础 铁塔建设也是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关键所在。在建设铁塔前,必须先进行相关基础参数的计算,查验地基的荷载等参数能否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比较差,则需要对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确保其的承载能力。 首先需要做好对输电线路施工现场水文地质情况的调查工作,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其次,根据具体的铁塔受力情况,在保证地基荷载能力的前提下,对轴心受压和轴心受拉两个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并计算出受力K值。 2.2单双回路搭配问题 在实际的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经常会使用双回路的终结塔,这样可以为后续项目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条件。比如,对于那些比较狭窄或者廊道地段就可以使用双回路的架设方案。双回路的架设方案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可以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持续性,如果某条供电电源出现故障时,另一条电源还能够继续供电,这一般适用于那些对用电需求比较大的用户。如果用户对于供电需求较低,则仅使用单电源供

高压输电线路安全防护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安全防护措施 一、危险性告知220KV敬枣4899输电线路是高压输电线路,在输电线路4米范围内存在强大的高频电场,当地面上的导体进入高频电场范围内,便产生高频放电,高压电流瞬间到达地面,并在地面形成高压 接地电流散流场,俗称“跨步电压”。 二、可能产生的后果 1、整个220KV敬枣4899线输、变、供电系统瘫痪,将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工程机械设备烧毁:如吊车、混凝土泵车、其他高大设备。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3、充气设备爆裂:如轮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造成事故的扩大化和连锁灾害; 4、生命死亡:包括人员、牲畜等。将酿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三、安全距离控制措施 1、安全距离: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起重机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倾斜时与架空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4.1.4规定。 S4.L4起重机与袈空线路边线的嚴小安全距藹 2、实测净空距离:5月14日实测220KV敬枣4899线与已开挖的路基垂直距离为17.0米。扣除落果树大桥5#墩钻机基础垫高、测量误差及其他因素,现场净空距离约为15.0米; 3、安全净空距离控制: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确保最小安全净空距离为6.0米,垂直作业净空高度不得超过9.0 米。 四、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1、在高压输电线路下方进行吊装、架设等空中作业前,必须对高压

线路与作业面之间净空距离进行测量,计算垂直作业净空高度,以此调 配作业机械、物件的高度,并严格控制; 2、在高压输电线路一侧进行吊装、架设等空中作业前,必须通过测 量 认定桩位与高压输电外侧线路的相对距离,在确保6,0米最小安全距离 的前提下,确定进行作业、吊装物件的最大安全高度。 (见下图) 落果树大桥外电防护安全净空距离控制示意图 3、 钢筋笼制作:根据测量、计算的作业净空高度和 H 值,确定钢筋 笼 制作的合理长度(具体长度应根据钢筋笼的总长度 +搭接长度进行计 算),每一节的长度不得超过作业净空高度和 H 值。 4、 钢筋笼安装: ⑴、在高压电线下方,禁止使用吊车安装钢筋笼;可以用钻机、挖 掘机、装载机等非高大机械进行,但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规范 操作和安装; ⑵、在高压电线一侧,使用吊车安装钢筋笼时,吊车桅杆伸出的长 度不得超过H 值,并将临高压电线一侧的支腿全部伸展到位、垫实,确 保整机稳定、作业可靠; ⑶、在高压电线一侧,使用钻机、挖掘机、装载机等非高大机械进 行钢筋笼安装时,钢筋笼的长度不得超过 H 值。 五、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凡参加 220KV 敬枣 4899 输电线路区域内的施工作业人员,都必 须 、的 H 业件度 ^^ 高 ____________________ W K 机虽取 3tt 钢 i 高压电线与地面距离一百?加作业淨空高度 fffi 作业点与髙压电线外侧相对距离一&?沪机械作业最大髙度H 22BKU 敬枣咖爭线高压输电线路 氣眯最小安全距离 业净空高度 笼 所 1?-部 fflj 顶

室外高压线安全防护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653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室外高压线安全防护措 施标准版本

室外高压线安全防护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高压送电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输电方式,同时也对安全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施工现场面临的高压线防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人们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意识:只有接触到高压线路才会触电,因而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没有接触高压线却发生了触电的现象迷惑不解。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误区。因为在高压输电线和高压配电装置周围存在着强大的电场,处在此电场内的导体会因静电感应作用而出现感应电压,当人们触及这些带有感应电压的物体时,就会有感应电注通过人体流向大地而使人受到电伤害。研究表明,人体对高压电场下的静电感应

电流的反应更加灵敏,0.1~0.2mA的感应电流通过人体时,即使未触及被感应物体,人也会有明显的针刺感。当工频电流(50Hz)通过人体时,成年男性的电场感知电流为1mA。1996年我区曾发生这样一起事故:有一栋2层高的在建楼房,楼一侧面距离平行而过10kV高压线约2m,施工过程中未做任何防护。当一工人站在2层楼顶上从高压线侧往上传递一根约6m长的钢筋时死亡,法医鉴定为触电死亡。事故发生后,经实地调查,高压线与钢筋头均无碰撞痕迹,高压输电线路无任何异常,而伸出的钢筋头距离高压线仅0.4m。经研究分析,此事故为静电电击所致。10kV高压输电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0.95m,最小操作安全距离为6m,当钢筋头伸至距离高压线0.4m时,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的静电场作用而产生感应电压,当人抓住钢筋另一头时,就有电流

高压输电线路安全防护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安全防护措施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高压输电线路安全防护措施 一、危险性告知220KV敬枣4899输电线路是高压输电线路,在输电线路4米范围内存在强大的高频电场,当地面上的导体进入高频电场范围内,便产生高频放电,高压电流瞬间到达地面,并在地面形成高压接地电流散流场,俗称跨步电压。 二、可能产生的后果 1、整个220KV敬枣4899线输、变、供电系统瘫痪,将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工程机械设备烧毁:如吊车、混凝土泵车、其他高大设备。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3、充气设备爆裂:如轮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造成事故的扩大化和连锁灾害; 4、生命死亡:包括人员、牲畜等。将酿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三、安全距离控制措施 1、安全距离: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起重机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倾斜时与架空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4.1.4规定。 2、实测净空距离:5月14日实测220KV敬枣4899线与已开挖的路基垂直距离为17.0米。扣除落果树大桥5#墩钻机基础垫高、测量误差及其他因素,现场净空距离约为15.0米; 3、安全净空距离控制: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确保最小安全净空距离为6.0米,垂直作业净空高度不得超过9.0米。 第 2 页共 5 页

四、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1、在高压输电线路下方进行吊装、架设等空中作业前,必须对高压线路与作业面之间净空距离进行测量,计算垂直作业净空高度,以此调配作业机械、物件的高度,并严格控制; 2、在高压输电线路一侧进行吊装、架设等空中作业前,必须通过测量认定桩位与高压输电外侧线路的相对距离,在确保6,0米最小安全距离的前提下,确定进行作业、吊装物件的最大安全高度。(见下图)落果树大桥外电防护安全净空距离控制示意图 3、钢筋笼制作:根据测量、计算的作业净空高度和H值,确定钢筋笼制作的合理长度(具体长度应根据钢筋笼的总长度+搭接长度进行计算),每一节的长度不得超过作业净空高度和H值。 4、钢筋笼安装: ⑴、在高压电线下方,禁止使用吊车安装钢筋笼;可以用钻机、挖掘机、装载机等非高大机械进行,但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和安装; ⑵、在高压电线一侧,使用吊车安装钢筋笼时,吊车桅杆伸出的长度不得超过H值,并将临高压电线一侧的支腿全部伸展到位、垫实,确保整机稳定、作业可靠; ⑶、在高压电线一侧,使用钻机、挖掘机、装载机等非高大机械进行钢筋笼安装时,钢筋笼的长度不得超过H值。 五、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凡参加220KV敬枣4899输电线路区域内的施工作业人员,都必须接受外电防护安全教育,并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到做好外电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落实 第 3 页共 5 页

纵联差动保护联调方法

采样 相关概念: ?定值中的“CT变比系数”: 将电流一次额定值大的一侧设定为1,小的一侧整定为本侧电流一次额定值与对侧电流一次额定值的比值。 如:本侧CT变比1250/5;对侧2500/1,则本侧CT变比系数整定为0、5,对侧整定为1。 步骤: 本侧CT变比:a/b,对侧CT变比c/d。 ?(1)本侧加电流I1,则对侧显示差流:I1*a*d/b/c。 ?(2)对侧加电流I2,则本侧显示差流:I2*c*b/d/a。 模拟空充 相关概念: ?没有CT断线时差动跳闸需同时满足如下条件: 1、两侧差动保护均投入(控制字+软压板+硬压板) 2、没有通道异常 3、有差流 4、本侧保护启动 5、对侧差动信号,即给本侧发差动允许信号(a、b同时满足) a、有差流 b、对侧分位无流或对侧启动 步骤: ?①对侧分位,本侧合位。本侧加差流,则本侧跳,对侧不跳。 解释: 1、对侧分位无流+有差流->给本侧发允许信号 2、对侧不启动->对侧不跳 ?②本侧分位,对侧合位。对侧加差流,则对侧跳,本侧不跳。 模拟弱馈 相关概念: ?保护启动方式: 1、电流变化量启动 2、零序过流元件启动 3、位置不对应启动(针对偷跳) 4、弱馈启动(针对弱电源侧) 步骤: ?①两侧合位。对侧加一低于正常值电压34V(1、之所以加34V就是为了满足如下两 条:a、满足弱馈条件<65%额定,b、大于33V避开PT断线,2、其实PT断线并不影响弱馈启动,即只要加的电压满足<65%额定即可,也就就是说不加也行。),本侧加差流,则两侧跳。 解释: 1、本侧启动+有差流->给对侧发允许信号

2、对侧弱馈+本侧允许信号->对侧启动(弱馈启动方式) 3、对侧启动+有差流->给本侧发允许信号 ?②两侧合位。本侧加一低于正常值电压34V,对侧加差流,则两侧跳。 模拟远跳 步骤: 方法一: ?①本侧投入“远跳经本侧控制”,本侧合位,对侧点TJR的同时本侧加一启动量,则本侧 跳。(若点的就是TJR继电器,则对侧也跳,但保护装置跳闸灯不亮。若点的就是保护装置的TJR开入,则对侧开关不跳。) ?②对侧投入“远跳经本侧控制”,对侧合位,本侧点TJR的同时对侧加一启动量,则对侧 跳。 (注:因TJR与启动量需要时间上的配合,较难把握,可采用如下简便方法。) 方法二: ?①本侧退出“远跳经本侧控制”,本侧合位,对侧点TJR,本侧跳。 ?②对侧退出“远跳经本侧控制”,对侧合位,本侧点TJR,对侧跳。 简化整组联调实用版步骤: 一、前提: 1、“通道异常”灯熄灭,两侧主保护投入(控制字+软压板+硬压板)。 2、给两套主保护并上电压、串上电流。 二、采样 本侧CT变比:a/b,对侧CT变比c/d。 (1)本侧加电流I1,则对侧显示差流:I1*a*d/b/c。 (2)对侧加电流I2,则本侧显示差流:I2*c*b/d/a。 三、模拟空充 ①对侧分位,本侧合位。本侧加差流,则本侧跳,对侧不跳。 ②本侧分位,对侧合位。对侧加差流,则对侧跳,本侧不跳。 模拟弱馈 ①两侧合位。对侧加一小于65%额定电压,本侧加差流,则两侧跳。 ②两侧合位。本侧加一小于65%额定电压,对侧加差流,则两侧跳。 四、模拟远跳 方法一: ①本侧投入“远跳经本侧控制”,本侧合位,对侧点TJR的同时本侧加一启动量,则本侧跳。 ②②对侧投入“远跳经本侧控制”,对侧合位,本侧点TJR的同时对侧加一启动量,则对侧跳。方法二(较简单): ①本侧退出“远跳经本侧控制”,本侧合位,对侧点TJR,本侧跳。 ②对侧退出“远跳经本侧控制”,对侧合位,本侧点TJR,对侧跳。 ③两侧恢复“远跳经本侧控制”。

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分析 邸英杰

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分析邸英杰 发表时间:2018-08-20T10:18:11.7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作者:邸英杰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各方面的用电需求不断上涨,这对电网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确保人们日常生活用电的基础保障,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合理设计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乐亭县供电分公司河北唐山 063600)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各方面的用电需求不断上涨,这对电网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确保人们日常生活用电的基础保障,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合理设计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高压输电线路采用塔杆为基础,开展导线架设及避雷工作,把握设计的要点内容,有助于提高高压电力输送质量,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本文主要对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压输电;输电线路;设计要点;电力工程 引言 输电线路是电力工程项目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保证了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所以有关输电线路的质量问题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科学合理的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有利于更好的保证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现阶段已经逐渐成为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关键所在, 1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流程 1.1 前期分析阶段 首先,根据当前地区的地形地貌及气象环境做好全面的勘察与分析,将勘察结果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确保设计与实际施工的一致性。其次,设计人员运用以往的丰富经验与设计知识,根据勘查结果对方案进行科学规划与优化设计,就方案的可行性开展研究工作,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进行预测,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 1.2 初期分析 在设计的初期阶段可以对线路布置进行草图拟定,然后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草图进行修改,提高输电线路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另外,自然环境、天气变化是影响高压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在设计的前期阶段,应该就当前区域气象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根据现有的输电线路开展合理的布局设计,对工程所需的材料种类、规格、数量进行优化选择。另外,加强防雷工程、抗冰工程的设计,最大限度的降低输电线路安全隐患。 1.3施工分析 输电线路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施工提供良好的依据参考,设计人员除了要对设计负责,还要注意与施工的紧密结合,做好施工阶段的配合工作,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如果存在与施工设计不相符合的情况及时进行补救措施,调整施工方案进行变更处理,做好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降低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 2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杆塔型号的选择不合理 在我国现阶段应用较为普遍的高压输电线路架空方式之中,杆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设计环节,其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杆塔的型号选择,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杆塔对电气网络运行保护的有效性发挥。但是,现阶段的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杆塔型号的选择。如此,就在极大程度上造成了杆塔型号与电气设备运行的需求存在极大的差异性,进而使电网的运行质量以及安全性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此外,还有一些设计人员对杆塔的质量没有进行严格的把控,导致其质量存在极大问题,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2.2防雷以抗冰设计不合理 现阶段,由于考虑到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问题,因此,其选址一般会在地势复杂、空旷的位置,而这些位置的气象条件往往比较恶劣,雷电以及冰冻天气普遍。如此,为了保证输电线路不会受到雷电以及低温的损害或入侵,往往需要对电力系统之中落实相应的防雷设计以及抗冰设计,其根本目的是保证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但是,一部分电气设计人员在进行线路设计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天气气象条件的考察,正在设计的过程中,对线路的防雷以及抗冰设计合理性以及适用性效果难以体现,甚至还存在较为严重的防护漏洞。如此,直接导致了线路在恶劣天气下容易受到气象问题的影响,进而出现漏电、短路等实际性问题,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 3.1 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 路径选择主要是对起止点之间的线路做好规划设计工作,确保能够符合国家政策方案及现场条件。在路径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从经济性、安全性、便捷性多方面综合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分析选择最为合理的路径方案。第二,选线采用1/5万地形图,在图上标出线路具体路径,起止点及中间必经点的位置,了解线路范围内城市规划、军事设施、地下矿藏开采、水利设施规划等多方面内容,根据线路起止点距离最短的原则,避开上述的影响因素,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第三,路径方案确定以后,还要对线路所经过地区的地上、地下障碍物进行调查,其实做好基础工作。 3.2输电线选型设计 输电线是电力能源传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导线与地线长期处于室外状态,经受风吹日晒与寒冰作用,气温剧烈变化下对输电线造成很大影响。与此同时,受到国家政策及相关标准的限制,输电线选型与工程质量、成本费用有直接作用。在设计中,特别是一些大跨越地段,对于导线、地线的选择必须慎重考虑。通常情况下应该满足以下要求:第一,导线材料应该具备良好的导电率,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导线截面,按照经济电流密度或输送容量,结合不同的导线材质及技术经济效益比较分析,最终确定。第二,导线和地线应该具备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够承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第三,导线与地线必须具备较高的抗震性和机械强度,可以满足日常供电的多样化需求。 3.3塔杆基础工程设计 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中塔杆基础工程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通常情况下,设计者会选择最为常见的管杆与铁塔结构。但是,由于地区环境不同,所遇到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为了降低高压输电线路的成本费用,尽量选择最合适的塔杆基础,避免两个结构

室外高压线安全防护措施

室外高压线安全防护措 施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室外高压线安全防护措施高压送电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输电方式,同时也对安全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施工现场面临的高压线防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人们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意识:只有接触到高压线路才会触电,因而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没有接触高压线却发生了触电的现象迷惑不解。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误区。因为在高压输电线和高压配电装置周围存在着强大的电场,处在此电场内的导体会因静电感应作用而出现感应电压,当人们触及这些带有感应电压的物体时,就会有感应电注通过人体流向大地而使人受到电伤害。研究表明,人体对高压电场下的静电感应电流的反应更加灵敏,0.1~0.2mA的感应电流通过人体时,即使未触及被感应物体,人也会有明显的针刺感。当工频电流(50Hz)通过人体时,成年男性的电场感知电流为1mA。1996年我区曾发生这样一起事故:有一栋2层高的在建楼房,楼一侧面距离平行而过10kV高压线约 2m,施工过程中未做任何防护。当一工人站在2层楼顶上从高压线侧往上传递一根约6m长的钢筋时死亡,法医鉴定为触电死亡。事故发生后,经实地调查,高压线与钢筋头均无碰撞痕迹,高压输电线路无任何异常,而伸出的钢筋头距离高压线仅0.4m。经研究分析,此事故为静电电击所致。10kV高压输电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为0.95m,最小操作安全距离为6m,当钢筋头伸至距离高压线0.4m时,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的静电场作

用而产生感应电压,当人抓住钢筋另一头时,就有电流通过钢筋流过人体入地而导致人触电死亡。 由此可知,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的强电场作用,可以对人体构成潜在的危害。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外电线路施工人员的伤害,根据建设部颁布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定》(JGJ46-88)中规定的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安全操作距离大于一般规定的安全距离,主要是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动态诸多因素,如搭设钢管脚手架,配制钢筋和电气配管等施工操作工序,其钢材长度在6m左右,安全操作距离若规定过小,易发生触电事故,但是,施工现场的工程位置往往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如果由于受施工现场在建工程位置限制而无法保证规定的安全距离,这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则必须采防护性遮拦、栅栏,以及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显然,外电线路与遮拦、栅栏之间也有安全距离问题,这个安全距离正是搭设遮拦、栅栏等防护设施的依据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