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浅谈

合集下载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探究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探究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探究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一种近年来广泛应用的输电方式,其具有输电损耗小、经济效益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由于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系统复杂,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继电保护
技术是保障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探究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
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的原理基于电力系统的保护原理,主要通过检测故障
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故障扩大和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在高压直流输电线
路中,常见的故障有短路故障和接地故障。

针对这些故障,继电保护技术采用了多种保护
方法,比如跳闸保护、过电流保护、接地保护等。

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跳闸保护是一种常用的继电保护方式。

其原理是在检测到故
障信号后,通过一系列控制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切断电流传输,以保护线路和设备的安全。

跳闸保护主要有两种方式:电流比保护和差动保护。

电流比保护是通过检测故障电流与限
定电流的比值,当比值超过一定阈值时触发保护动作;差动保护是通过检测线路两端电流
之差,当差值超过一定阈值时触发保护动作。

这两种保护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
用。

接地保护是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的接地故障而设计的一种继电保护技术。

其原理
是通过检测线路中的接地电流是否超过一定阈值,当超过阈值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避免电流
继续流向地面,导致设备损坏和人身安全的风险。

接地保护可以利用瞬时过电流保护或者
时间过电流保护的原理实现,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输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大型电力系统中。

而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继电保护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及时发现线路故障,并采取措施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一、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重要性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具有长线路、大容量、高电压等特点,当线路发生故障时,问题往往更加复杂,需要更加精密的保护技术来应对。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至关重要。

继电保护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位置,并通过采取合适的保护动作,控制故障在一定范围内,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技术要求1. 快速性:由于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压较高、容量较大,一旦发生故障,需要保护动作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故障位置,并采取相应的动作,避免故障扩大,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2. 灵敏性:继电保护设备需要对线路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判断,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故障隐患,并做出相应的措施。

3. 可靠性: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继电保护设备需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确保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正常工作,不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失去保护功能。

4. 抗干扰能力:面对复杂的电磁环境和大功率的传输特点,继电保护设备需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确保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三、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技术发展目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型的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已经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具有处理速度快、动作准确、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够更好地满足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要求。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也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还将在以下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1. 智能化: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继电保护设备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智能判断和动作,提高线路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力传输与继电保护研究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力传输与继电保护研究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力传输与继电保护研究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和运行成为保障国家电力供应稳定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力传输和继电保护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一、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力传输技术1、直流输电技术直流输电技术是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进行传输的一种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交流输电,直流输电具有输送功率大、线路损耗小、远距离传输等优势。

为了实现直流输电,在高压输电线路上设置换流器站,通过电力变压器和高频开关实现交流到直流的变换。

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通过将特定的控制策略应用在交流输电线路中,以提高电力传输的能力和效率。

传统的交流输电线路在电力传输时存在损耗和电压降的问题,柔性交流输电技术通过使用先进的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系统,可以降低线路的电压降和发电损耗,提高电力传输效率。

二、高压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础,而继电保护系统作为线路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起到了及时检测和保护线路故障的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1、差动保护技术差动保护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继电保护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和比较,检测线路内部的故障。

差动保护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的位置,并及时切除故障线路,保护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

2、电压保护技术电压保护技术主要用于检测线路中的电压异常情况,如过高或过低的电压。

当电压超过或低于安全范围时,电压保护装置会快速切断电力系统,以保护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压保护技术在高压输电线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防止设备过电压和电网故障导致线路烧毁等情况下。

3、过电流保护技术过电流保护技术主要用于检测线路中的过电流情况。

过电流可能是由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或其他故障引起的,一旦检测到过电流,过电流保护装置会迅速切除故障电路,以保护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4、接地保护技术接地保护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和切除接地故障。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远距离高功率输电的有效手段。

然而,如此高压高功率的电能输送也使其面临一系列安全问题。

为了保障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继电保护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

一、输电线路保护原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保护实现原理与交流输电线路的保护机制类似,主要分为过电流保护和差动保护两种。

1、过电流保护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过电流保护是通过监测电流感应出的电压降与线路电阻之积来实现的。

通过仪器装置测量电流和母线电压的大小,计算出电路上的阻抗,并把所测阻抗值与保护电路设定值进行对比,如果所测阻抗值大于设定值,就会判断为线路发生了故障,触发保护动作,将故障电缆离线,防止故障扩散。

2、差动保护差动保护是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最常用的一种保护方式。

利用保护组装置在电缆接口相对称形式接地,以及限制电缆过流,检测电缆设备两端电压差异,当差方程超过设定值时,保护装置就会立即动作,将故障电缆离线,以保护设备的安全。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差动保护系统由保护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

保护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比率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等等,它们一起组成了一个保护单元。

控制电路则是用来控制保护单元的信号。

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通常采用多级差动保护,即将保护单元分为多级,每级检测不同的变压器和电缆段。

当某一级出现故障,它就会将相应的电缆离线,以保护整个电气系统。

因此,多级差动保护是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最主要的保护方式之一。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过电流保护系统是采用液压技术实现的。

当电缆产生故障时,电缆中的电流会大于设定值,从而引起保护动作。

然后,液压系统将离线器打开,并切断电缆与输电系统的连接,以保护设备的安全。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整体差动保护是一种全系统保护技术,它可以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任意位置实行保护。

整体差动保护系统由两个保护单元组成,分别实时监测输电线路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各单元的输出信号经过中心处理器进行比较,如果大于设定值,则动作信号将传送给保护故障部分,保证了系统在任意位置的安全性。

浅论10kV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

浅论10kV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

浅论10kV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10kV供电系统是城市和工业用电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配备有效的继电保护设备。

继电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保护电力设备和线路,及时切除故障区域,避免故障扩大,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本文将从10kV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原理、常见继电保护装置和继电保护系统的优化等方面进行浅论。

10kV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原理主要包括故障检测和故障判据两个方面。

故障检测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检测,包括短路故障、接地故障、过载故障等。

故障判据是指当故障检测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根据预设的保护动作条件进行决策,判定是否需要对故障进行保护动作。

二、常见的10kV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10kV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和保护功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10kV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主要包括过流保护、跳闸保护、差动保护、接地保护和过电压保护等。

1. 过流保护:过流保护是10kV供电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继电保护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力设备和线路免受短路和过载故障的影响。

过流保护装置通过监测电流的大小和变化,当电流超出设定值,及时切除故障区域,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 跳闸保护:跳闸保护是指当10kV供电系统中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迅速切除故障区域,防止故障扩大,保护电力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运行。

3. 差动保护:差动保护是一种常用的继电保护装置,它主要用于对变压器、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电力设备进行保护。

差动保护装置通过比较设备两端的电流值,当发现两端电流差异超出设定值时,及时切除设备故障区域。

4. 接地保护:接地保护主要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接地故障,当系统中出现接地故障时,接地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切除故障区域,防止接地故障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

为了提高10kV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优化。

探讨10kV配电线路继电保护

探讨10kV配电线路继电保护

探讨10kV配电线路继电保护10kV配电线路继电保护是一种高压配电线路的保护措施,用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0kV配电线路继电保护的作用。

10kV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端,承担着将高压输电线路送到用户终端的重要任务。

由于外部环境的干扰以及内部设备的故障等原因,10kV配电线路存在着各种隐患,如短路、过载、接地故障等。

继电保护的作用就是及时检测和隔离这些故障,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0kV配电线路继电保护的原理和方法。

继电保护系统通常由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等多个保护元件组成。

电流保护主要是通过检测电流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常见的方法有过流保护和零序保护等;电压保护是通过监测电压的异常变化来判断线路是否出现故障,常见的方法有低压保护和过压保护等;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两侧电流的差值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常见的方法有差动保护和转子保护等。

10kV配电线路继电保护的应用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目前,数字化和智能化继电保护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

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和判断故障,并进行远程监控和报警。

智能化继电保护系统则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自动学习和优化保护参数,提高保护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10kV配电线路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10kV配电线路继电保护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未来,继电保护系统将更加强调对系统故障的快速响应和自动校准能力,同时也会加强对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保障。

继电保护系统还将更加注重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和协同,以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全面保护。

10kV配电线路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需要在技术和应用上不断创新和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在面对各种故障和危险时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确保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探究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探究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探究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是指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进行保护的一种技术手段。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具有输电容量大、线路损耗小、输电距离长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风险较高的问题,如短路故障等。

为了保证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需要通过继电保护技术进行故障检测、切除和隔离。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可以分为线路保护和阀组保护两个方面。

线路保护主要是针对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进行保护,主要包括差动保护和距离保护两种方式。

差动保护是通过对线路的电流进行检测和比较,当电流差值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切除故障线路,以防止故障扩大。

距离保护是通过对线路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测量,根据测量值计算出故障距离,当故障距离超过设定的阈值时,也会切除故障线路。

阀组保护主要是针对换流站的阀组进行保护,主要包括阀组差动保护、阀组电流保护和阀组电压保护。

阀组差动保护是通过对阀组的电流进行检测和比较,当电流差值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切除故障阀组,以防止故障扩大。

阀组电流保护是通过对阀组的电流进行测量,当电流超过设定的阈值时,也会切除故障阀组。

阀组电压保护是通过对阀组的电压进行测量,当电压超过设定的阈值时,也会切除故障阀组。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中的关键问题是若何快速准确地检测故障,并及时切除故障部分,以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

为了解决此问题,目前使用的主要是数字化继电保护设备。

这些设备具有高速度、高精度、可靠性强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故障并切除故障部分。

还可以通过故障录波功能,记录下故障发生时的电压和电流波形,以便后续的故障分析和处理。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对于保证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继电保护技术也将不断提高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保护需求。

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

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

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在电力系统中,35kV输电线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传输到各个用电点。

然而,由于外部环境、设备老化等原因,输电线路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电力系统的不稳定甚至瘫痪。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设计原则、方法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一种自动保护装置,它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信号,如电流、电压、功率等,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一旦检测到故障,继电保护会发出信号,触发断路器等设备,切断故障点与系统的连接,从而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快速响应:继电保护应能够迅速响应输电线路的故障,切断故障点与系统的连接,避免故障扩大。

2. 准确判断:继电保护应能够准确判断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和位置,避免误判和漏判。

3. 可靠操作:继电保护应具备高度可靠性,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

4. 易于维护:继电保护应具备易维护性,便于日常检查、调试和更换。

在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和差动保护等。

这些方法各自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1. 电流保护:电流保护是通过检测输电线路中的电流变化来判断故障的存在。

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继电保护会触发断路器等设备,切断故障点与系统的连接。

2. 电压保护:电压保护是通过检测输电线路中的电压变化来判断故障的存在。

当电压超过或低于设定值时,继电保护会触发断路器等设备,切断故障点与系统的连接。

3. 距离保护:距离保护是通过检测输电线路中的阻抗变化来判断故障的存在。

当阻抗超过设定值时,继电保护会触发断路器等设备,切断故障点与系统的连接。

4. 差动保护: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输电线路两端的电流和电压差异来判断故障的存在。

当差动电流或差动电压超过设定值时,继电保护会触发断路器等设备,切断故障点与系统的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浅谈前言随着电力系统迅速发展,我们不断对它提出新的要求,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号量,当突变量到达一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有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这次课程设计以最常见的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综合的了解。

特别是对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路、发电厂的电气部分有一定的研究。

重点进行了电路的化简,短路电流的求法,继电保护中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具体计算。

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设计基础条件 (1)1.2 设计内容 (1)1.3 设计要求 (2)第2章短路电流计算 (3)2.1 短路电流计算原则 (3)2.2 电力网络元件参数计算 (3)2.3 最大运行方式 (4)2.4 最小运行方式 (5)第3章110kv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7)3.1 三段式方向性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7)3.11 QF6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7)3.12 QF4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8)3.13 QF2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9)3.2 三段式距离保护正定计算 (10)3.21 QF6的距离保护 (10)3.22 QF4的距离保护 (10)3.23 QF2的距离保护 (11)3.3 线路差动保护 (12)3.31 A’C段线路差动保护 (12)3.32 BC段线路纵差保护 (12)3.33 AB段线路纵差保护 (12)第4章自动重合闸装置 (13)第5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 (14)5.1 保护配置 (14)5.2 各插件原理说明 (14)5.3 主要技术指标 (14)收获和体会 (16)参考文献 (17)附录18第1章 绪论1.1 设计基础条件单侧电源环形网络如图1.1所示,已知:(1)网络中各线路采用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电流电压保护,所有变压器均采用纵联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变压器均为Y,d11接线;(2)发电厂的最大发电容量为3×50MW,最小发电容量为2×50MW; (3)网络的正常运行方式为发电厂发电容量最大且闭环运行; (4)允许的最大故障切除时间为0.85s ;(5)线路AB 、BC 、AD 、CD 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30、150、230和140A,负荷自起动系数5.1 ss K ;(6)各变电所引出线上的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如图示,△t =0.5s ; (7)线路正序电抗每公里均为0.4Ω;图1.1 单侧电源环形网络图1.2 设计内容 (1)短路电流计算1)确定电力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计算最大短路电流值和最小短路电流值。

2)确定短路计算点,画出计算电路图。

3)选取基准值,用标幺值计算各元件参数,画出等效电路。

化简等效电路,求各短路点的等效电抗。

4)求各短路点的计算电抗。

用运算曲线计算各短路点的短路电流。

(2)确定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保护方案。

1)根据GB50062-1992(规范名称: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选择继电保护的方式。

应优先选择最简单的保护,不满足基本要求时再采用较复杂的保护。

2)选择保护方式时,先选择主保护,然后选择后备保护。

通过整定计算,检验能否满足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如不满足,允许采用自动重合闸补救。

1.3 设计要求1)确定保护2、4、6的保护方式,对它们进行整定计算(op I 、op U 、sen K 和op t ); 2)绘制保护原理接线图(或展开接线图)及网络单线图;第2章 短路电流计算2.1 短路电流计算原则根据原始资料计算出基准电抗标幺值,再由基准电抗标幺值转换得到计算电抗标幺值,然后根据计算电抗标幺值查短路电流运算曲线得到短路电流标幺值,经转换得出短路电流,最后作为继电保护的整定数据。

根据整定计算的要求,需要进行最大运行方和最小运行方式下的参数计算,最大运行方时下的计算数据作为电流保护整定使用,最小运行方式下的计算数据作为最小灵敏度检验使用。

2.2 电力网络元件参数计算 计算各元件基准电抗标幺值。

选取:1100,115,B B S MVA U kV ==236.3k ,10.5k B B U V U V ==。

发电机基准电抗标幺值:变压器基准电抗标幺值:线路基准电抗标幺值:2.3 最大运行方式最大运行方式的等效电路如图2.1所示:图2.1 最大运行方式等效电路图因为是单侧环形电网,为解题方便,将环形网络按短路点解开,分两个方向计算短路电流和设计继电保护装置。

将环形网络在A点打开变换为开式网络则等效电路图如2.2所示:图2.2 开式网络等效电路图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各点的基准电抗为:计算电抗值为:2.4最小运行方式最小运行方式的等效电路如图2.3所示:2.3 最小运行方式等效电路图将环形网络在A点打开变换为开式网络则等效电路图如2.4所示:图2.4 开式网络等效电路图在最小运行方式下各点的基准电抗为:计算电抗值为:根据计算电抗查询汽轮机的短路电流运算曲线可得各点的短路电流标幺值。

最大运行方式下各点计算电抗和短路电流标幺值如表2.1所示:表2.1 最大运行方式下电网各点短路电流数据A B C A’计算电抗 1.732 0.958 0.5309 0.2640.95 1.08 1.92 4.15/0.836 0.95 1.69 3.652最小运行方式下各点计算电抗和短路电流标幺值如表2.2所示:表2.2 最小运行方式下电网各点短路电流数据A B C A’计算电抗 1.334 1.116 0.692 0.42510.75 0.9 1.48 2.55/0.66 0.792 1.3 2.244第3章110kv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110kv高压输电线路根据可靠性、灵敏性要求需要设置三段式电流保护,根据线路保护装置简单性原则,若三段式电流保护各段满足要求,则可以作为线路主保护,如果三段式电流保护不满足要求则需要设置距离保护,根据高压输电线路的全线速动无死区要求,还应设置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让距离保护和差动保护作为线路的主保护,三段式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3.1 三段式方向性电流保护整定计算三段式方向性电流保护整定计算,按开环正向和反方向分别整定计算。

正向对1、3、5QF断路器保护装置整定计算,反方向按6、4、2QF断路器保护装置整定计算。

这里以反方向按6、4、2QF断路器保护装置为例整定计算如下。

保护线路示意图如图3.1所示:图3.1 保护线路示意图3.11 QF6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由第2章得知:,,, ,,。

(1)第I段保护装置一次侧动作电流为:ⅠⅠ()保护时限:t=0s最小灵敏变校验:不合格(2)第II段保护装置一次侧动作电流为:ⅠⅠ()ⅡⅡⅠ保护时限:t=0.5s最小灵敏度校验:ⅠⅡ不合格(3)第III段保护装置一次侧动作电流为:ⅢⅢ保护时限:Ⅲ最小灵敏度校验:近:Ⅲ()Ⅲ合格远:ⅢⅢ合格3.12 QF4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由第2章得知,,, ,,。

(1)第I段保护装置一次侧动作电流为:保护时限:最小灵敏度检验:不合格第II段保护装置一次侧动作电流为:保护时限:最小灵敏度检验不合格第III段保护装置一次侧动作电流为:保护时限:最小灵敏度检验:近后备:不合格远后备:不合格3.13 QF2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由第2章得知:,,,。

(1)第I段保护装置一次侧动作电流:保护时限:t=0S最小灵敏度校验:m=不合格(2)第III段:保护装置一次侧动作电流:保护时限:t=1.8S最小灵敏度校验:近:=1.17<1.2 不合格上述计算结果表明,三段式电流保护,保护范围不满足要求,则不能设置线路的主保护,只能设置线路的后备保护,与设计题目要求不符合。

因此,不宜设置三段式电流保护,可以设置三段式距离保护。

3.2三段式距离保护正定计算3.21 QF6的距离保护(1)第I段动作阻抗:保护时限:保护范围:(2)第II段动作阻抗:保护时限:最小灵敏度校验:合格(3)第III段最小阻抗:动作阻抗:保护时限:最小灵敏度校验:近后备保护:合格远后备保护:合格3.22 QF4的距离保护(1)第I段动作阻抗:保护时限:保护范围:(2)第II段动作阻抗:保护时限:灵敏度校验:不合格(3)第III段最小阻抗:动作阻抗:保护时限:最小灵敏度校验:近后备:合格远后备:合格3.23 QF2的距离保护(1)第I段动作阻抗:=13.6Ω保护时限:=0s保护范围:85%(2)第III段最小阻抗:=Ω动作阻抗:==Ω保护时间:=1.5s最小灵敏校验:近后备保护:﹥1.3 合格''远后备保护;﹥合格3.3线路差动保护根据高压输电线路的全线速动性要求,还应设置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

3.31 A’C段线路差动保护(1)A’C段:按躲过保护区外短路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整定:(2)按射过保护线路最大负荷电流整定:所以动作电流:最小灵敏度检验:合格3.32 BC段线路纵差保护(1)BC段: 按躲过保护区外短路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整定:(2)按射过保护线路最大负荷电流整定:所以动作电流:最小灵敏度检验:不合格3.33 AB段线路纵差保护(1)AB段:按躲过保护区外短路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整定(2)按射过保护线路最大负荷电流整定:所以动作电流:最小灵敏度检验:合格第4章自动重合闸装置根据110KV高压输电线路的要求,线路应采用后加速的自动重合闸装置。

重合闸逻辑方框图:图4.2 重合闸逻辑方框图1.本装置重合闸为三相一次重合闸方式。

2.三相电流全部消失时跳闸固定动作。

3.重合闸退出,则整定值中重合闸投入控制字置“0”。

4.重合闸充电在正常运行时进行,重合闸投入、无TWJ、无控制回路断线、无TV断线或虽有TV断线但控制字“TV断线闭锁重合闸”置“0”经10s后充电完成。

5.重合闸由独立的重合闸启动元件来启动。

当保护跳闸后或开关偷跳均可启动重合闸。

6.重合闸条件满足后,经整定的重合闸延时,发重合闸脉冲150ms。

第5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5.1保护配置RCS-953A包括以分相电流差动为主体的快速主保护,有完整的三段相间距离保护、四段可选相间低电压和方向闭锁的过流保护构成后备保护;装置配有三相一次重合闸功能、过负荷告警功能;还带有跳合闸操作贿赂以及交流电压切换回路。

5.2各插件原理说明组成装置的插件有:电源插件(DC)、交流插件(AC)、低通滤波器(LPF)、CPU插件(CPU)、通信插件(COM)、24V光耦插件(OPT)、跳闸出口插件(OUT)、操作回路插件(SWI)、电压切换插件(YQ)、显示面板(L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