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烃抽提工艺
芳烃抽提工艺技术的对比分析研究

一、芳烃抽提概述在石油化工领域,芳烃抽提是一种从原料中分离得到纯芳烃的技术,其产品具有较高使用价值,是当前社会生产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物质。
所谓芳烃抽提,就是通过抽提萃取的工艺来对原料中的芳烃进行分离。
就目前而言,芳烃抽提依据工艺原理的不同主要有液液抽提与萃取精馏两种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有效解决原料中芳烃与非芳烃混合难以蒸馏提取的问题。
其中液液抽提工艺主要是基于不同烃类组分在特定溶剂中有着不同溶解度的原理,运用特定溶剂使原料中烃类组分溶解后形成不同密度的液相,进而达到芳烃分离目的。
萃取精馏工艺主要是基于不同烃类组分在极性溶剂中的挥发程度不同而运用极性溶剂来对原料中的芳烃进行提取。
这两种抽提工艺技术都能够达到芳烃分离提取目的,但两者也有诸多不同。
在现代石油化工生产中对芳烃抽提工艺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更有助于我们对两种工艺技术的特点进行把控。
二、芳烃抽提工艺技术的对比分析1.芳烃抽提溶剂对比从上述分析可知,当前芳烃抽提的两种方法都离不开溶剂的运用,所以在对比抽提工艺时首先就可以对溶剂进行对比。
具体而言,芳烃抽提工艺中需要依据不同的工艺技术原理去选择不同的抽提溶剂。
如液液抽提中需要选择具有较强芳烃溶解能力的溶剂,以确保原料中的不同芳烃产生良好溶解效果并有助于芳烃分离。
而萃取抽提工艺中的溶剂则需要具有与芳烃沸点差大的特点,以便于不同芳烃组分进行分离提取。
如液液抽提工艺目前使用较多的溶剂有环丁砜、Techtiv-100th等。
2.芳烃抽提工艺技术介绍结合芳烃抽提的基本原理,现阶段在石油化工领域所产生的抽提技术主要有溶剂抽提和抽提蒸馏两种。
其中溶剂抽提就是基于原料中芳烃在溶剂中的不同化学效应而诞生的技术,而抽提蒸馏则是通过物理手段降低烃类蒸气压加大不同烃类的沸点来对原料中芳烃进行分离。
溶剂抽提技术是最早诞生的一种芳烃抽提技术,其依靠溶剂作为芳烃分离的工具。
该抽提工艺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技术类型,如最早期的Udex法就是以二乙二醇醚为溶剂,而当前国内外芳烃溶剂提取中所使用的溶剂则有环丁砜、N-甲基吡络烷酮等,并由此诞生了Sulfolane法、Arosoivan法等。
芳烃抽提工艺流程

芳烃抽提工艺流程芳烃抽提是炼油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工艺,用于提取石油中的芳烃化合物,提高石油产品的附加值。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常用的芳烃抽提工艺流程。
首先,将原油加热至一定温度,以降低黏度,便于后续操作。
加热后的原油经过热交换器与循环精制蒸汽进行换热,提高芳烃抽提过程中的能量效率。
然后,将加热后的原油通过加热器进入抽提塔。
抽提塔是芳烃抽提工艺的核心设备,一般为卧式设备。
在抽提塔中,原油与一种叫做抽提剂的溶剂进行接触。
抽提剂一般选择苯、甲苯、二甲苯等具有良好溶解性能的芳香烃。
原油中的芳烃化合物会与抽提剂发生互溶反应,从而实现芳烃的抽提。
抽提塔通常设置有多级塔板,用于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抽提效果。
接下来,从抽提塔中得到的混合物会经过分离器进行分离。
分离器通常为闪蒸器或萃取塔。
在分离器中,芳烃溶液会与抽提剂进行分离,形成芳烃浓缩液和抽提剂溶液。
芳烃浓缩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芳烃化合物,可以直接进入芳烃生产装置进行后续处理。
最后,抽提剂溶液也需要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抽提剂溶液中的芳烃化合物含量较低,需要进行回收。
回收的过程通常包括闪蒸和脱附,将抽提剂溶液中的芳烃化合物分离出来并回收利用。
回收后的抽提剂可以再次用于芳烃抽提过程,提高资源利用率。
此外,芳烃抽提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废水处理和废气治理。
废水主要来自于抽提剂溶液的洗涤过程,需要进行中和处理和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而废气则需要进行尾气治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芳烃抽提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油加热、抽提塔操作、混合物分离、回收处理以及废水废气处理等环节。
这种工艺流程可以有效提取石油中的芳烃化合物,提高石油产品的附加值,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目标。
芳烃抽提工艺知识

回收塔(C403) 回收塔(C403) 回收塔的目的是将芳烃和环丁砜溶剂分开,塔 底的环丁砜打回抽提塔循环使用。塔顶的混合芳烃 送至苯塔处理。采用真空操作避免高温下环丁砜分 解。 1、温度控制 回收塔设有内插式重沸器E406,通过调节E406 回收塔设有内插式重沸器E406,通过调节E406 热载体流量以控制塔底温度,一般控制在155~ 热载体流量以控制塔底温度,一般控制在155~ 160℃,为防止环丁砜在高温下分解,一定不要超过 160℃ 177℃。 177℃ 2、回流比 回流比一般为0.3~0.4;要求既要防止溶剂从塔 回流比一般为0.3~0.4;要求既要防止溶剂从塔 顶走失,又要使芳烃尽可能从富溶剂中分离出来。
3、溶剂比 当贫溶剂过量时,溶剂中将溶解较多的 非芳烃,从而影响芳烃的纯度。溶剂比较低 时,溶剂溶解芳烃不完全,造成非芳烃中含 芳烃。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溶剂比并使其 稳定,对装置长期平稳操作是有利的。 本装置抽提塔设计的贫溶剂流量/ 本装置抽提塔设计的贫溶剂流量/抽提塔 进料量=4 进料量=4(重量比),而实际生产时,该溶 剂比为3 3.5时效果较好。 剂比为3~3.5时效果较好。
环丁砜对各类烃类的溶解度按族组成为: 芳烃>烯烃>环烃>烷烃 在同族烃类中,随着分子量增加,即碳原子数 的增加,其溶解度下降,即: 苯>甲苯>二甲苯>重芳烃; 轻质环烷烃或烯烃>重质环烷烃或烯烃; 轻质烷烃>重质烷烃。 在芳烃抽提工艺中,习惯上把芳烃与非芳烃在 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叫做分类选择性;而把同族烃 中分子大小不同的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称为 轻重选择性。 回流芳烃就是利用轻质芳烃置换轻质非芳烃, 轻质非芳烃置换重质非芳烃,以提高抽提油的质量。
4、回流比 回流(反洗)液可排斥高沸点非芳烃。在抽提 塔进料口之下的反洗液提高了溶剂选择性,即利用 反洗液中的芳烃,将溶解在溶剂中的非芳烃置换出 去。反洗比愈大,产品的芳烃纯度将越高,但芳烃 回收率下降。 反洗比的大小,应与原料中芳烃含量多少相适 应。原料中芳烃含量越高,反洗比可越小。在操作 中,反洗比与溶剂比也是相互影响的;降低溶剂比, 产品芳烃纯度可提高,得到提高反洗的作用。反之, 增加溶剂比具有减低反洗比的作用,一般在提高溶 剂比之前,就适当加大了回流芳烃的流量,以确保 芳烃产品纯度。
惠州PX芳烃抽提介绍

三、芳烃抽提流程介绍
当系统中贫溶剂的pH值下降时,可采用单乙醇 胺注入泵由单乙醇胺罐向贫溶剂中注入少量单乙醇 胺,调节贫溶剂的pH值在5.5-8.0之间。当系统中 出现发泡趋势时,可采用消泡剂注入泵由消泡剂罐 向贫溶剂中注入少量消泡剂溶液,用量大约为循环 溶剂的1~3mg/kg。
三、芳烃抽提流程介绍
项目
总非芳 C6非芳 C7非芳 环丁砜
单位
ω% ω% ω% mg/kg
规格
≤0.1 ≤0.01 ≤0.015 ≤3
分析方法
ASTM D6563 Q/SH0134214
四、芳烃抽提原料及产品介绍
抽余油规格
项目 芳烃 环丁砜 单位 ω% mg/kg 规格 ≤1.0 ≤3 分析方法 ASTM D6563 Q/SH0134214
二、芳烃抽提工艺原理
溶剂和原料馏份在抽提蒸馏(ED)塔接触形成 气液两相,由于溶剂与芳烃的作用力更强,使非芳 烃富集于气相,于塔顶排出;芳烃组分富集于液相 并被提纯,于塔底排出。 富集芳烃的液相进入溶剂回收塔,在塔内进行 芳烃与溶剂的分离,贫溶剂循环使用。 一小股贫溶剂进入溶剂再生塔减压蒸发,脱 除其中机械杂质和溶剂降解物,保持溶剂系统洁净。
一、芳烃抽提简介
惠州炼油项目芳烃抽提部分的设计处能力78万 吨/年,年开工时间为8400小时,装置设计操作弹性 为65%~110%。
二、芳烃抽提工艺原理
按目的产品分类 芳烃抽提装置的主要目的产品为苯、甲苯和混合二甲苯。
单苯抽提;苯、甲苯的双苯抽提;三苯抽提(苯、甲苯、二 甲苯)
按工艺类型分类
液液抽提工艺;抽提蒸馏工艺
1260~1270 <3.0 <0.1 <20
二、芳烃抽提蒸馏工艺原理
芳烃抽提工艺知识

水汽提塔(C405) 从非芳烃水洗塔C404底部出来的贫溶剂水和汽 提塔顶回流罐D402底来的含有微量非芳烃的水一起 送至水汽提塔处理,目的是除去水中的轻质非芳烃, 以防非芳烃在系统中聚集影响芳烃质量,以及回收 被非芳烃携带而被水溶下的溶剂。
1、温度 该塔是与换热器整体设计,塔体立于换热器 E407壳体之上。加热热源来自于C402底的富溶剂, 即由E407管程通过较高温度的富溶剂以达加热目的。
非芳水洗塔(C404) 目的是用水洗的办法回收非芳烃中的环丁砜, 即利用水与溶剂互溶的性能,将非芳烃中的环丁砜 溶解下来。水洗后的非芳烃即抽余油送至D504。 1、温度 该塔的温度设计值为40℃。 2、压力 该设计值为塔顶0.4MPa,压力由抽余油的抽出 量来控制。 3、塔底界面 塔底界面应保持稳定,一般控制50~70%。
芳烃抽提工艺知识
主要内容
1、芳烃抽提的基本原理 2、芳烃抽提溶剂的选择 3、苯抽提的流程控制 4、苯抽提的基本操作
芳烃抽提的基本原理
芳烃抽提过程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它所依据的原 理,是由于烃类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即 当溶剂与抽提原料在抽提塔中进行液—液接触时, 溶剂会对原料中的芳烃、非芳烃进行选择性地溶解, 从而形成组成和密度都不同的两相,这样就能把所 需要分离的组分从原料混合物中分出;从而在抽提 塔中把芳烃与非芳烃分离。 抽提塔多采用筛板塔。为了提高溶剂效率,通常以 相对流量较大的溶剂作为分散相,使其经过抽提塔 盘的筛孔时,分散成较多的液滴,进入到原料混合 烃的液层后,能够更有效地将原料烃中的芳烃抽提 出来。原料烃则作为连续相流动。
芳烃抽提溶剂的选择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近200多套分离芳 烃装置。由重整油和裂解加氢汽油中分离 芳烃的工业方法主要有三种: (1)溶剂液—液抽提法; (2)吸附分离法; (3)抽提蒸馏法。 当前,溶剂液—液抽提法是分离轻芳烃 的主要手段。近30多年来,国内外对溶剂 液—液抽提工艺和新溶剂的选择做了大量 的研究工作。
芳烃抽提工艺技术的分析与对比初探

芳烃抽提工艺技术的分析与对比初探摘要:石油在催化重整生产油和乙烯过程中会生成甲苯、二甲苯混合物,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由于芳烃和非芳烃的沸点比较接近,所以增加了芳烃抽提的难度。
本文分析了芳烃抽取溶剂的选择对芳烃抽取的纯度影响,分析了六种常见溶剂对芳烃溶解能力,并分析了芳烃溶剂抽提工艺和芳烃蒸馏抽提工艺两种技术的差异。
关键词:芳烃;抽取工艺;溶解能力1.芳烃抽取溶剂的选择溶剂是芳烃抽取的重要物质,溶剂对芳烃的溶解能力和选择性影响到抽提过程,溶剂对芳烃的溶解能力和溶剂对芳烃的选择性这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溶剂对芳烃的溶解能力决定了溶剂的流率,也决定了设备的大小,影响到工艺的选择。
溶剂的选择决定了油品分离效果。
下表是几种常见工艺芳烃抽提方法和溶剂的性质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分子比重最好的是三乙二醇醚,其次是环丁砜和N-甲基吗啉;从相对密度来说密度最大的是环丁砜,其次是三乙二醇醚和二乙二醇醚。
芳烃抽提时溶剂的沸点、凝点、密度、粘度、比热容等各项指标是芳烃抽提溶剂的重要指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溶剂的性质进行分析,并结合抽提工艺方法选择合适的溶剂。
2.芳烃抽提工艺2.1溶剂抽提工艺溶剂抽提工艺其实就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它是利用烃类组分在溶解中的溶解度不同,也就是溶剂和抽提原料在抽提塔中进行接触,溶剂对原料中的芳烃、非芳烃进行选择性地溶解,从而形成密度、组分不同的液相,达到将组分从混合原料分离的目的。
抽提塔大多数采用筛板她,采用流量比较大的溶剂作为分散相,抽提塔盘的筛孔浆溶剂分散成滴液,进入原料混合物中,可以有效地将原料中的芳烃抽提出来,而混合物中的烃类作为流动相继续流动。
由此可以看出溶剂抽提工艺的关键是溶剂的选择,不同的溶剂抽提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差别。
常用的抽提溶剂有二甘醇、N-甲基吡咯烷酮、环丁砜等。
2.2抽提蒸馏工艺溶剂分离出来的芳烃纯度比较低,杂质含量比较大,在抽提过程中,将芳烃和一些烃类物质分离难度比较大,所以采用抽提蒸馏工艺,将芳烃抽提出来。
芳烃抽提原理

芳烃抽提原理1、前言芳烃抽提装置是炼油通向化工的一座桥梁。
它能提高高纯度的B、T、X等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芳烃抽提工艺原理是将芳烃和非芳烃通过溶剂进行萃取分离。
主要分为有Udex法(甘醇类溶剂)、Sulfolane 法(环丁砜溶剂)、Arosolvan法(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DMSO法(二甲基亚砜溶剂)、Formex法(N-甲酰吗啉溶剂)。
我国老装置都用Udex法,新建装置大多用Sulfolane法。
近年来,随着单芳烃组分(主要是纯苯)需要的增加,一种抽提蒸馏工艺发展较快,其中RIPP专利工艺已经在国内多家炼厂工业化生产。
本次我公司芳烃抽提单元规模为35万吨/年(按进料计加工能力),工艺采用与老连续重整装置一致的Sulfolane法(环丁砜溶剂)抽提工艺,技术成熟,操作经验丰富。
产品要求:芳烃抽提单元主要进出物料:*吸附分离来甲苯,进混芳罐与抽提产混芳一起去歧化单元。
芳烃抽提单元流程简图:第一节芳烃抽提原理抽提又称液液萃取,就是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组分在某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方法。
芳烃抽提就是用液液萃取的方法从烃类物中分离出芳烃的一种过程。
抽提和蒸馏、吸附等操作一样,都属于物理分离方法.抽提原料是个混合物,在加入环丁砜后,油中的芳烃溶解到溶剂中,从而形成组成不同、密度不同的两个液相,即油相和溶剂相。
油相中含有少量芳烃且密度较小,溶剂相含有大量芳烃且密度大,经过筛板塔连续多次逆流接触抽提,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芳烃。
影响抽提过程的主要因素抽提过程的影响因素很多,概括为三要素:抽提原料油、溶剂和采用的手段(设备、操作条件等)。
在溶剂和设备结构选定后,操作条件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结合芳烃抽提过程,分别讨论上述三要素对抽提过程的影响。
1溶剂性质的影响1.1溶剂的分配系数kc在萃取过程中,常常采用分配系数以表示平衡的两共存相中溶质浓度之间的关系,分配系数kc的定义为:kc=CE/CR式中:CE——平衡时溶质在萃取相(E)中的浓度;CR——平衡时溶质在萃余相(R)中的浓度。
芳烃抽提装置生产原理及工

族组成
烷烃(wt%)
环烷烃(wt%)
芳烃(wt%)
C4
0.002
C5
0.381
0.114
C6
3.304
2.430
56.740
C7
2.386
1.134
20.753
C8
0.842
0.144
10.319
C9
3)提馏塔T—103塔 抽提塔底的富溶剂经贫富溶剂换热器换热后,靠自压流入提馏塔顶,为了提高萃取蒸馏效果,提高芳烃与非芳烃的相对挥发度,由水汽提塔再沸器出来的贫溶剂分出一部分(称为第二溶剂)经调节其流量与富溶剂一起加入提馏塔,提馏塔以2.3MPa蒸汽为热源的塔底再沸器加热,塔顶蒸出物与水汽提塔顶气相物料一起经水泠器冷凝并贮于提馏塔分水罐中分层,油相由返洗液泵抽出送入抽提塔底作为返洗液,水相由冷凝水泵抽出送往水汽提塔。当系统内的水或贫溶剂的PH降低时,为避免酸性物质腐蚀设备需往提馏塔分水罐中加入中和剂单乙醇胺,控制溶剂PH值为5.5~6.0。
1、“两头一尾”简介 苯塔操作优化方法 1、在最原始的设计中,苯塔操作是大底温(157℃)和大回流比(2.66)。首先我们降低塔底的温度至153℃,再降低搭顶回流比至1.9,保持塔内的汽液平衡。 2、我们在摸索中发现了塔底的第43块板对温度反应更加灵敏,然后我们要求塔顶0.18MPa的压力、底温不低于153℃的情况下,只要控制住该板的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可以保证产品质量优级。
二、装置情况介绍 物料平衡
一套加氢汽油10万吨
混合芳烃7.12万吨
抽余油2.88万吨
苯4.15万吨
甲苯1.926万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芳烃抽提工艺第一节芳烃抽提有关概念1、溶剂的选择对抽提过程来说,溶剂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选择一个适合的溶剂是抽提过程能否进行的关键。
而且,这溶剂要容易回收,公用工程消耗低,腐蚀性要小,所以,选择溶剂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溶剂的选择性要足够大,越大越好;溶剂对芳烃的密度差要大,不易乳化,以利于逆流操作;溶剂对芳烃的溶解度要大,以降低溶剂量和操作费用;溶剂本身要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抗氧稳定性,不与原料发生化学反应,这样才能保证溶剂的循环使用;溶剂的沸点与料液的沸点差要大,不生成共沸物,以便于将产品与溶剂用简单的蒸馏方法加以分离;溶剂的蒸发潜热和比热要小,以减少溶剂回收时的热量消耗;溶剂与料液之间的界面张力要大,以便于液滴的凝聚分层;溶剂应具有不易发泡,不易腐蚀设备、无毒、不易爆炸和着火、低廉、来源方便等特点。
溶剂的粘度不易过大,以便于传质。
上述各项中,最主要的指标是溶剂对芳烃的溶解能力和选择性。
本装置溶剂为环丁砜,环丁砜具有比重大、沸点高、比热小、热稳定性强,对碳钢腐蚀性小等优点。
环丁砜是一种高极性溶剂具有优良化学性与稳定性,能与水混合,也是很多有机化合物与很多普通的聚合物的良好溶剂。
分子式 C4H8SO2环丁砜的化学性质:环丁砜一般不与化学品如酸、硫醇和二烯烃等反应,在酸和碱存在下一般不发生聚合和分解。
当环丁砜与碳酸钠、醋酸钠、25%氢氧化钠水溶液和铜、铁,在回流温度下加热五小时没有发现它们之间有反应。
在140~150℃时,环丁砜与93%硫酸之间发生一种反应,还能与氯化铝和硫化氢反应放出氯化氢和硫化氢。
环丁砜不会被金属锌和醋酸式盐酸还原,然而,环丁砜可以被氢化铝锂还原为硫。
环丁砜在220℃以下显示良好的热稳定性,在此温度时它慢慢地产生二氧化硫和不饱和物(可能是聚合物),使溶液呈棕色。
环丁砜在200℃进行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对碳钢的腐蚀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约1mm/年)。
环丁砜属微毒性化合物,对皮肤无刺激性,其LD50(50%致死量)的口服毒性对小鼠是500~50000mg/kg,对老鼠是1900~2500ml/kg,对兔子是大于2820ml/kg,对兔子皮肤在环丁砜中暴露24小时无刺激。
环丁砜对白土的影响:抽提产品中所含环丁砜的浓度〈200ppm,不会影响白土活性,也不会被白土吸附,只当浓度〉500ppm时才有一些环丁砜被白土所吸附。
如果长期引入白土会失去活性。
对于短期通过,则更高的环丁砜浓度也是也许的。
在生产中做了这样的试验:将环丁砜含量为1%的物料加入白土塔处理几小时,再使低环丁砜浓度的物料通过白土一段时间,则白土仍然可以恢复活性。
一般来讲,当达到2000pm剂量时,仅产生微小的影响,提高白土的温度可以改善这种影响。
现在人们利用白土对环丁砜的不敏感性,通过减少溶剂回收塔的回流量来节省公用工程的消耗,据估计,减少回收塔回流量25%,塔顶馏分中环丁砜含量在100~200ppm之间,相应使公用工程消耗减少5%。
环丁砜的装卸和储存:环丁砜是相当容易装卸和储存的,在一般情况下只需用碳钢容器即可储存,由于环丁砜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硫存在,呈弱酸性(PH=3~4)溶液,在储存时需加入少量烷基醇胺使PH 保持在大于7。
由于环丁砜凝固点较高在27.8℃。
为了装卸和储存的方便,可加入3%H2O,使其凝固点下降,并将储存容器给予适当伴热以防止凝固点下储存。
2.抽提原料油烃类组成的影响2.1.抽提原料油烃类组成的影响一般说来,随着溶剂中含水量的增加,溶解能力下降,选择性升高,随着抽提温度的升高,溶解能力增加,选择性下降。
由于芳烃与环烷烃的选择性差异比芳烃与烷烃间的差异小,因而原料中环烷烃含量越高,其分离的困难程度就越大,要求的理论板数就愈多。
2.2.抽提原料油的馏分组成的影响除原料烃组成之外,原料的馏分组成对抽提过程也有很大影响。
在芳烃抽提过程中,由于轻质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因而原料愈重,芳烃回收率越低,例如原料初馏点由65℃升高至78℃,芳烃回收率由95%将至88%。
初馏点低,表明原料油中轻质烃(如烷烃)含量增加,由于轻质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比较高,可以置换重质非芳烃,而轻质非芳烃在汽提塔中很容易被汽提掉,从而有利于芳烃回收率,并能保证芳烃纯度。
初馏点过高的害处就在于重质非芳烃不易被置换出去,若要保证芳烃质量,不得不牺牲部分芳烃回收率,所以在生产中实际可能的最高芳烃回收率要稍低一些。
但是,原料油初馏点愈低,达到同样芳烃回收率所需要的溶剂比就愈高,所以原料油的初馏点不易过低,一般保持在65℃为宜。
3.操作因素对抽提过程的影响3.1温度的影响抽提过程所以能进行是因为萃取剂加入后形成了两相区,因此,两相区域的大小对抽提过程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两相区的大小又与系统的操作温度有关。
一般说来,温度的升高将增大溶解度,使两区变小。
当温度升高到某些临界温度,两相区可以消失,成为完全互溶,此时,抽提分离就无法进行,所以温度升高对抽提过程显然是不利的。
同时,温度升高还会使两相区的浓度接近,重度差变小,容易产生液泛。
温度降低两相区增大,对抽提有利,但降得太低,对有些系统可能产生第二或第三部分互溶的情况,通常碰到的是溶剂与溶质之间不再完全互溶,所以,过低的操作温度对抽提也是不利的。
3.2压力的影响压力对相图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一般总希望采取常压操作,但为了保证系统在液态操作,系统的操作压力必须大于物系的饱和蒸汽压,而且,抽提塔操作压力与界面控制有密切关系。
抽提塔应在恒压下操作,塔内的压力主要保证抽提过程各种烃类在操作温度下处于液相状态,即高于抽提温度下非芳烃的泡点压力,否则塔内产生汽化现象,会降低抽提效率。
压力本身并不影响芳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在操作上应防止抽提塔压力突然波动。
3.3溶剂比的影响溶剂量与进料量之比称为溶剂比,即为处理单位进料的溶剂用量。
对一定进料量,溶剂比大就意味着设备中循环的溶剂量增大,溶剂回收装置的费用增大,但溶剂比对于每个抽提级的分离效能有重要影响,溶剂比大,每级分离效能增大,对于一定要求的分离程度级数就可减少,或对一定抽提设备分离程度可提高,溶质回收率也提高。
但溶剂比过大,也会增大原溶液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而影响溶质的纯度,所以在抽提过程中选择一适当的溶剂比是重要的,抽提装置的适宜溶剂比一般在4~5之间。
3.4返洗比的影响回流抽提物量与抽提产品量之比称为返洗比,它与精馏操作的回流比相似。
返洗比增大,达到要求的分离程度所需之级数可减少,溶剂回收费用增大,返洗比减小,情况正好相反。
在生产中常常采用改变抽提塔两端温度的方法,这时由于溶剂对溶质溶解度的改变,使原先溶解于溶液中的部分溶质释放出来,起到相当于返洗的作用,可降低返洗比,提高产品纯度。
第二节抽提工艺调节抽提工艺调节必须满足下列二个主要目的:得到高纯度的产品和高的回收率。
低的公用工程消耗。
本节讨论的内容就是如何保证上述二个目的得以实现:1、溶剂比我们知道溶剂比是保证芳烃回收率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较高的溶剂比对芳烃回收有一定效果,而芳烃的纯度则下降,因此,在尽可能多的回收芳烃的同时,还应考虑对芳烃纯度的影响,本装置适宜的溶剂比应是4~5之间。
如果仅仅采用一个主溶剂的话势必造成很大的浪费,因为主溶剂需要充分的冷却,才能进入抽提塔顶,同时必定要加大抽提塔的尺寸,一般是根据最小需要范围来设计。
进入汽提塔进料的补加溶剂能起到保证回收塔中芳烃纯度的作用,所以,一般是设计得比较高的,而且还能减轻返洗段的任务,把溶剂加到汽提塔比加到返洗部分的费用要小,新装置一般不考虑用第二溶剂。
当抽提进料中芳烃含量为50%时,在返洗段会出现溶剂不足而造成烃负荷偏高,此时应适当提高一些主溶剂量,避免第三溶剂进入的复杂化。
当富溶剂中烃含量超过25~35%时,考虑采用第二溶剂,当进料中芳烃含量大于80%时,采用第一、二、三溶剂分别进入的方法是适当的。
2、抽提塔温度选择抽提塔温度时,要考虑使之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和溶解性,抽提塔温度升高,提高了溶剂中烃的溶解度,但降低了芳烃与非芳烃之间的选择性。
为了保持稳定的操作,抽提塔温度应保持基本恒定,但当进料的沸程有明显的变化时,提高抽提塔操作温度,能改善原料低溶解度的情形,抽提塔温度应控制在70~80℃之间。
3、抽提塔压力抽提塔压力应定在使塔内物料保持在液相状态下,同时塔底物料能自压去汽提塔,抽提塔内如发生汽化现象,会降低抽提的效果及限制塔内的流速,但压力本身不会对抽提塔内溶剂的溶解性和选择性造成影响,为防止压力波动应避免进出抽提塔的流速突然变化,塔压应控制在0.50MPa左右。
4、抽提塔返洗为了得到符合要求的抽提产品纯度,需调节返洗液流量,此返洗液量是通过汽提塔顶蒸出物数量来控制,返洗液的量不能太多,否则会使返洗段里溶剂负荷增大而溶剂的选择性下降,增加返洗量应同时考虑增加溶剂比,以弥补因增加返洗量而可能引起溶剂选择性下降的因素。
5、汽提塔的操作在汽提塔中需完成从富溶剂中除去非芳烃,该塔必须有足够高的塔顶蒸汽速率来操作,以保证把烷烃和环烷烃完全除去,当汽提塔进料中烃含量增加时,选择性下降,此时需补加第二溶剂量以降低进料中烃的浓度。
在汽提塔中易发生液泛现象,在塔顶夹带大量的溶剂波及水汽提塔,起泡原因:大致是由于进料中带有不溶解的烃类,烃浓度过高和设备自压而引起,为防止起泡,可以使用一种消泡剂进入到富溶剂中去,加入消泡剂的浓度为汽提塔进料量的1~2ppm。
6、回收塔的操作回收塔是用于从溶剂中分离出抽提物。
为了全部除去溶剂中的烃类,回收塔的塔底温度与汽提速率应足够高,但塔底温度不能太高,以避免溶剂混入抽出物而污染产品纯度并增加溶剂损失。
塔顶设定足够高的回流速率以获得好的分离效果保证抽提物纯度。
回流液/抽出液之比越高,溶剂损失越低,但公用工程消耗也越大,适宜的回流比在0.3~0.5之间。
为防止溶剂的热分解,该塔采用减压操作,塔底温度不能超过溶剂分解温度200℃。
同时该塔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汽提水,汽提水是用来把所有的烃从溶剂中完全汽提出来,汽提水太大造成回收塔热损失,汽提水太小,烃类将残留在流入抽提塔的贫溶剂之中,导致芳烃携带损失。
汽提水量应在稍高于以下二个需求量中的较高的一个,即:此量必须能够满足从抽余油中回收溶剂,或者必须能在回收塔里从溶剂中汽提芳烃,一般满足了汽提水量亦即满足了洗涤水量。
汽提水比(对贫溶剂重量比)控制在0.022左右。
贫溶剂的含水量和含烃量都由该塔操作决定。
贫溶剂的含水量取决于回收塔的塔底温度和压力,水降低了烃类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在贫溶剂中的水一般为0.4~0.8Wt%之间。
贫溶剂中的芳烃含量取决于回收塔的温度,但主要取决于汽提蒸汽/贫溶剂比,大部分装置为了提高回收率采用了大的汽提汽,同时,降低回收塔的压力对减少在贫溶剂中的芳烃含量也极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