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历史学的客观性

再论历史学的客观性
再论历史学的客观性

再论历史学的客观性

专业:历史学姓名:孙逸凡指导老师:靳艳

[摘要] 历史学客观性一直是近代西方史学理论界讨论的重点。历史学虽然由于自身缘故拥有不可摆脱的主观因素,但这恰恰正是历史学这门教化性学科的特点。历史学的客观性,使其不能与自然学科的客观性作简单类比,而是要通过对史料的校勘考证,以及对历史解释中的价值评价进行讨论规范后达到的一种历史学自己的客观性。

[关键词] 怀疑论,客观性,主观成分

国内外对于历史学客观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历史实证主义与相对主义者中,一方认为历史学应该像自然科学那样处理,一方则认为历史学有着不可磨灭的主观性,应该偏向人文科学。现代自由历史哲学的代表人物沃尔什在《历史哲学-导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历史解释在最后实质上是属于一种价值评价的内容,但是其客观性又不容否认,因此提出配景理论,提出一种相对的客观性。但是前人的研究似乎缺少对历史认识论的一种哲学上的综合分析。而本文则从这样的哲学分析入手,承认历史学的主观性,而关注专业历史学家在实践中的具体的去主观性的过程,以此来论证历史学的客观性。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得到极大发展,整个社会以科学为动力在生产及文化上取得进步。随之而来的其在思想界的反映便是掀起了一股唯理性,唯科学的思潮。什么学科只要是有违理性的,便是不科学的,便

不能得到承认的。历史学作为自古便有的用以记载并解释人类过去的学科,同样受到了来自科学理性的检验,即历史学能不能拥有客观性的问题。面对这样的质问,很多历史学家持有这样的观点-----历史是确确实实发生过的客观实在,而历史学的任务在于忠实的记录,并解释它,一部历史学作品,判定其是否具有客观性,只需要看其符不符合事实。假如符合,他就是客观的;如不符合,我们就不应该承认他。这种理论即所谓符合论,认为历史学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只要历史学符合客观事实,那么这样的历史学便是客观的。这样解释似乎合理,但却要面对怀疑论者的挑战。历史怀疑论者认为,既然历史学是关于过去的学科,而过去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不可重演的,那么符合论中历史学所要符合的是怎样的历史?历史学所用史料,多是前人遗留的文字资料,其间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味,而考古发掘的文物亦需要历史学家进行解释,这过程中无处不渗透着主观因素。而用主观的东西去证明客观性这本身便是不科学。自然科学可以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到完全一样的实验结果,并且能不断重演这样的实验,用以证明其客观性。而历史学总是有主观因素在内,因此达不到那样的一种绝对客观。

一史学怀疑论的哲学分析与思考

历史学到底是否具有客观性呢?这里先让我们对怀疑论者的观点进行一个简单的逻辑论证。怀疑论者用以怀疑历史学客观性的基础在于历史过程不能像自然科学实验那样反复重演,而历史学的一切资料又都是带有主观性的,因此绝对的客观在理论上是不能达到的。但是

反过来推导一下,历史学本身就是关于过去的学科,而历史怀疑论者在这门学科中试图要求一种绝对的客观,这事实上便是要求历史的重演。这样,怀疑论者就陷入一个逻辑上的悖论。再从哲学上分析,历史怀疑论其实便是一种唯物和唯实论的混合体。“这种混合是通过一种否定一切非物质性客体的实在性的倾向来表现它的,结果便使得这类客体被置于一种完全精神性或语言性的状态”1即因为这种“非实在性”,言语指向或对应于这类客体便缺乏可能,因此它们既不能是正确的,也不能是错误的。对于带有主观性史料的否认更是对粗糙的经验主义的继承。就像和一个混合体表明“不能直接面对便不是真实”的一样,粗糙的经验主义想要表达的便是“不能直接观察就不能被认识”的观点。这两个混合体所要表达的观点,早就被认识论和哲学的发展所遗弃,因此在科学上并不能站住脚。

二带有主观性的历史学的客观存在意义

在上述哲学思考的同时,笔者想对历史学的客观实在性做一肤浅的探讨。依据上文的结论,我们已经得出:历史学从理论上来说是摆脱不了主观因素的,虽然唯实论和粗糙的经验主义在认识论中早已经被抛弃,但它们在历史哲学中依然有顽强的内在效力。因此我们在探讨历史学客观性问题时,不可避免的要去为历史学存在的意义辩护。在这里,加登纳在《历史解释的性质》一书中的言论或许可以为我们简述历史学存在的意义提供一些启发性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日常生

1克里斯·洛伦兹。历史只是与历史真实:为“内在实在论”辩护[A]陈启能。书写历史[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86-87

活完全是受到从以往经验中得到的关于一般规律知识的支配,而我们在行动中只是在“应用”它们,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假如认为人们自信地沿着马路行走,是由于相信人行道是一直都经得住他们行走,所以现在也会继续经得住他们。那我们不感到吃惊才怪呢”2这样的例子或许会让我们对历史学的存在进行源头上的反思。撇开历史学是否是科学这个问题不谈,历史学从人类诞生,人类文明产生始初便一直存在着。希罗多德并没有因为当时古希腊对历史学普遍持否定态度而放弃写《希波战争史》;修昔底德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时候亦没有因为不能做到完全的客观而停笔。不管有关史学本体论源头的争吵如何,历史学本身便是存在着的,并一直发展着的。在这里我们强调历史学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并不是先验的,没有出处的。“我们将把源动力建立在这一心理学的观察之上:在文明状态中,人类为了他们自身目前活动的缘故,感到需要形成某种对过去的图像;他们对过去感到惊奇并想要重建它,因为他们希望找到在那里所反映出来的他们自己的热望和兴趣。既然他们读史是被他们的观点所决定的,这种需要在某种尺度上就总会得到满足的”3这里沃尔什提到了历史学的实践兴趣,即人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总是想要建立一种与过去与当年的史学联系,通过这条联系,人类的现实思想与行动不会显得空洞与盲目,“于是就不必怀疑,为什么每一个世代都发现有必要重新去写

2加登纳。历史解释的性质(江怡译)[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23-24

3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110-111

它的历史了”4在这里引用沃尔什的论断的意义在于抛出一种对历史存在意义有启发性的思想,而不是一种过分强调实证的相对主义论调。

在上文,一方面我们承认历史学具有不可磨灭的主观性存在,而另一方面我们又反对形而上学的唯实论与粗糙的经验主义。那么,面对历史解释中必然的主观性,我们应当怎样去面对?19世纪以来,以克罗齐,柯林武德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哲学家主张一种脱离纯粹客观的历史学。认为历史学在实际上涉及到的是价值判断的问题,历史著作也纯粹是按照历史学家思想以及实践兴趣来编写的,是一种心灵的创作。因为历史学并不是科学,也不需要变成科学。历史学中更多的强调的是一种人文学科的东西,这种说法看似有理,但“对于批判的历史学而言,所存在的事实乃是种种事件和被记录下来的实践。它们是被记录下来,而那就是说,尽管它们是心灵的作品,然而这时它们却无论如何都不是单纯的感受。一般地说也不是这个人或那个人的意识的私人内容,而是被确定了的并且是公开发表了的,是永恒的而且是一切人的心灵都可以就接受的,不是这样它们就不能成其为历史”5过分强调主观性,实质上就是在否认历史学存在的合理性,是一种面对历史学中不可磨灭的主观性束手无策转而妥协的做法,是学术软弱的表现,必须坚决抛弃。

三历史学客观性在实践中的困难及其应对

4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110-111

5布莱德雷。批判史学的前提假设(何兆武,张丽艳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20

(一)关于史料的客观性的处理

首先,我们来看看在职业历史学家中,对于史料的主观性是如何处理的,或许能从中得到启发,进而找到通往史料客观性的途径。史料是带有主观色彩的,但是职业历史学家处理史料的态度确实偏向客观的。在历史文献中,因简册的缺脱,破损或传抄者的不慎或有意修改,造成史料缺失的例子十分之多,而史料的真实可靠史事的正确无误是职业历史学家治史的前提。因此,去除史料主观性,保证史料真实可靠性成为史学研究的必须过程。由此发展形成一套固定的方法(对于史料考证方面,中国史学走在世界前面,所以在以中国史学界的方法为例)先校勘,训诂,辨伪,区分不同的版本,校正文字的错误,其后再用理证,书证,物证等方法对史料的事实进行考证。经过此程序后得出的史料基本能保证叙述史实方面的可信性。即一种相对的客观性。

(二)史学观点的不一致性及其对历史学客观性的作用

再来看有关史学观点不一致这个方面。在这方面沃尔什的一段言论精辟地阐述了在怀疑论者看来十分难以理解的现象。“当一个局外人观看历史学的时候,最打动他的事情之一就是他发现对于同一个题目有着各种各样分歧的说法。不仅真的是每一代人都发现有必要重写前人已经写过的各种历史;而且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和地点都可以对同样的一组时事件得出互不相同的,而且显然是互不相容的各种说法,其中每一种都有自称是给出了如果不是全盘真相的话至少也是目前所

得到的尽可能之多的真相”6笔者以为这一现象,正是历史学客观实在性的折射或反映。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史学观点不一致性的原因,而后才能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史学观点的不一致性大致有四点:其一,历史学家个人经历不同。历史学家是属于社会的个人,而由于社会多样性的原因,其成长经历以及个人际遇又各不相同。因此在阐述相同问题上的态度和思路便会不同。例如一个出生贫寒的历史学家在解释法国大革命的时候可能更多倾向于工人农民这样的穷苦阶级;而一个从小受到很好上层教育的历史学家可能就会更多关注上层政策的变化。其二,宗教信仰不同。这个原因在宗教盛行的地区尤为重要,作者信仰不容,则观点亦会不同。对于十字军东征的价值判断,基督教历史学家与伊斯兰家历史学家就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其三,理论选择的不同。历史学家的史学思维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总要受前人的影响,而其选择相信的理论不同则历史学观点也不会不同。在历史学价值评价方面,相对主义者与实证主义者就是互相对抗的。其四,从属的利益集团不同。历史学家总是属于某个社会集团的,因此就是在同一历史问题上,看法和观点总会带有自身集团利益的色彩。如上世纪德国著名的“Historikerstreit”7论战。诺尔蒂就因为用整个欧洲视界取代民族视角为纳粹辩护遭到了犹太历史学家的攻击。

从以上对于历史学观点不一致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所谈到6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97-98

7克里斯·洛伦兹。历史只是与历史真实:为“内在实在论”辩护[A]陈启能。书写历史[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82-83

的历史学即“历史学II”8更多的倾向于一种历史学家使用已知史料对“历史学I”进行解释的过程,而其中产生的观点不一致性问题,实际上就是价值评价问题。所谓认知有真假而价值评价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历史学观点不一致问题就是价值判断的不一致问题。从另一个方面看,对于像自然科学这样实践取向的知识系统来说,认识的不一致性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无所适从。因此,认识的一致性对于实践指向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然而除了实践指向的学科外,人类的思索认识的动机亦可以是如迦达默尔接着亚里士多德所说那样,是教化性的。“教化没有自身之外的目的……人类教化的一般本质就是是自身成为一个普遍的精神存在”9正如引文所说的,历史学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教化的存在,有着获得对人类自身发展过程理解的内容。因此,实践性并非历史学的首要目的,而以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要求历史学这样一门有关教化的学科,要求去处其自身理论的丰富多彩,变成如物理学科的单调一致,实质上是一种唯自然科学论。

那么历史学的一致性是否就止步于此了呢?回答依然是否定的。如果我们对于历史学只停留在价值评价方面,那么历史学就会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潭。所有历史学观点,就会变成相对于历史学家个人来说是有意义的,历史学著作可以任意编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历史学也就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比诗歌还不如。再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对主义的历史学状态显然也不能令读者与史学家满意。例如中

8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1996,(2):36-43何兆武在他论文中提出两种历史的概念历史学I是对史实或史料的知识或认定,历史学II指对历史学I的理解或诠释。

日两国关于南京大屠杀问题的分歧,便是相对主义史学观在现实中遇到的难题。日本对南京大屠杀的掩饰、否定是一种军国主义价值观的体现,但是这种程度上的相对主义,显然是为世界其他各国人民以及史学界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而这便是关键。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超越事实与价值的鸿沟,处理历史学一致性呢?或许马克思·韦伯的观点能给我们一些启发,韦伯认为“有一点是正确的并将始终正确,那就是在社会科学中从方法论角度可以修正证据,假如想要达到它的目的必须为人们所认同,甚至包括中国人。”10也就是说,虽然因为文化差异等因素造成了历史学家价值观念的不同,但事实上各种文化中的人都面临着一个真实的世界,他们并不能简单地把这个真实的世界放在一边。这样,我们可以把追求历史学一致性的努力转化为对历史解释的学术性规范,我们需要的绝不是最终的一致意见(因为历史学本身教化的目的就弱化了一致性的作用)而是一种持续部不断的争论,这种争论挑战意识方面的歪曲。任何历史学成果都要以努力研究方法和结论为先决条件,都要经过学术圈的仔细审核。(而具体方法正如职业历史学家所正在做的那样)用这种方式,是历史学摆脱相对主义与唯实论的束缚,走上自己的理性道路。用伊格尔斯的话来说便是“这类学术研究在具体问题上取得一致性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它有助于打破历史神话。”11

10Weber.Max(1949),"‘Objecttivity’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in Edward Shils and Hanry A.Finch,trans.

11伊格尔斯。学术与诗歌之间的历史编撰:对海登·怀特历史编撰方法的反思[A]陈启能。书写历史[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14-15

从以上几段的论述可以看出,历史怀疑论在哲学上是不能够成立的,而在实践中,职业历史学家所做的,从史料的校勘考证到历史解释的讨论规范,都旨在摆脱,修正史学中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对历史学本身造成的危害。然而这并不表明历史学不能拥有主观性,恰恰相反,历史学作为这样的以教化为主要目的的学科,是不可能没有,也是需要主观性的,正因为其主观性色彩,历史学理论才能百年的丰富多彩并不断更新进步。要求历史学上的绝对客观就是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因此我们所要达到的,是去除恶意歪曲,修改,经过考证校勘,以及学术交流规范后达成的客观性,是历史学意义上的客观性。只有如此,历史学才能存在并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洛伦兹。历史只是与历史真实:为“内在实在论”辩护[A]陈启能。

书写历史[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2] 加登纳。历史解释的性质(江怡译)[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3] 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1991.

[4] 布莱德雷。批判史学的前提假设(何兆武,张丽艳译)[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7.

[5] 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1991.

[6] 克里斯·洛伦兹。历史只是与历史真实:为“内在实在论”辩护[A]陈启

能。书写历史[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7] 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1996,(2)3

[8]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9] Weber.Max(1949),"‘Objecttivity’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in

Edward Shils and Hanry A.Finch,trans.

[10] 伊格尔斯。学术与诗歌之间的历史编撰:对海登·怀特历史编撰方法的

反思[A]陈启能。书写历史[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试论历史学的科学性与真实性问题

试论历史学的科学性与真实性问题宋月华 内容担曼文本分三部分,总结近年不断谈论历史学科学性问题的王个原因;分析了把历史学的科学性理解为真实性的诸种因量及科学和认识论发展的甘景;指出科学性的根本内容不在于事实本身,而在于该事实昭示的意义以及对它的客观解释。也就是说,历史学的科学性首先指历史认识的科学性。 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却长期困扰着史学界,成为史学家不断谈论的新话题。近年来,不断有文章,专门讨论这个问题。有人认为历史学的科学性在于它有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作指导;有人认为历史学的科学性主要是就其能发现阐明过去、说明现在、指导未来的规律而言;有人则把历史学的科学性完全等同于历史事实本身的真实性。比如,发表于(华南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的。试论历史研究的科学性”一文(以下简称扬文),即是如此。该文认为:“历史研究科学性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性,即对历史真实的揭示。历史学家所做的工作,实际上都是了解和说明历史真相的工作,对于史料和史实的研究如此,探讨历史规律亦如此。”把历史学的科学性等同于真实性。笔者不敢苟同。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史学界诸位同仁。 近年来。始终有人不断地谈论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我认为有三个原因:首先,“文革”时期,“四人帮”以嫉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始作桶,暗放毒箭,大搞影射史学。他们用主观杜撰的儒法斗争史来构筑蟹个中国思想史;借“批孔”大批“宰相儒”影射周总理;俗所谓“儒法斗争继续到现在”以“揪现代大儒”,企图打田一大批老干部,炮制所谓。中央法家领导集团”以阴谋组阁;借“风庆轮事件”批所谓“投降卖国”的“儒”;借所谓评(水济)以宋江架空员盏,恶毒政击邓小平同志。江育更借吹捧吕后、武则天妄想实现其现代女皇的梦想等等。以历史影射现实,企团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枚。o把史学践踏得不成样子,严重损害了历史学的声誉,使一门严肃的科学变成了他们搞阴谋的工具,沦为他们役使的婶女,窒息了历史学的发展。粉碎“四人帮”后,人们为了肃清其流毒,为了解放思想、澄清是非,开始了对他们的深入批判,对这仲订尊革命旗号的极“左”思想开始了清算。为了历史学的严肃性和独立性,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置又受到大家的普遍雹视。关于这一点,杨文已经注意到了。,因为过去强调党性或阶级性,招它们凌架子科学性之上,甚至认为越革命就越科学,破坏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歪曲、篡改甚至伪造历史,珐污了历史科学的声誉。其次,近几年来,由于过于强调史学要为现实服务,出现了不尊重历史事实,将古人现代化、以历史比附现实托古改制,甚至因现实需要改铸历史的倾向,使历史沦为现实的注脚。比如,一些热衷于全盘西化的人,用西方的发展道

谈谈你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

谈谈你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 历史的“客观性”应该是指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的客观性,即客观的历史的客观性,不过在我看来记载的历史也有部分客观性。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客观的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发生和经历过的事情与过程,是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历史客观性概念是19世纪西方历史主义的产物。梅尼克在《历史主义的兴起》一书中指出,历史主义是与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法体系相对立的思潮,它在近代德国以兰克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史学中得到最典型的体现。历史客观性概念是历史主义史学的核心概念,它的主要含义是:历史是客观的过去,它独立于历史学家之外,是历史认识的对象。“过去”由事实构成,历史事实决定着历史真实。历史真理存在于历史事实中,有待于历史学家将其发现出来,历史认识是否是历史真理,就看历史认识是否和历史事实相符合。和历史事实相符合的历史认识,就是具有客观性和历史真理性的历史认识。在这一说法中,客观性是和事实、科学性、真理性相联系的概念,并且处于它们之间的核心。没有客观性就无法把握事实的本质,历史认识的科学性、真理性也都无法判定。 历史的客观性这一理解,是来源于自然科学,是十九世纪的历史学家力图使历史学科学化的一个结果。尽管历史学科学化的进程对于历史学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必须明确指出,历史学的客观性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是绝对不同的。因为历史学的对象与自然科学的对象是截然不同的。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自然存在,其发展变化具有内在的客观规律,是可以重复、多次发生的,对它的研究可以借助人工的环境再现其变化的进程。历史事件作为人类活动的表现,是个别的,不具有重复性和(自然的)客观规律性,人们也不可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在现实中重复这一进程。对于历史的研究,人们只能通过对史料的考察,在思想中再现历史进程。而这种历史进程的再现,是艺术的再现,而不是回到生活本身。而“‘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真正差别并非出于井然有序与混乱之间的对峙,而是在生活中缺少那种通过讲述将事件转变成故事的观点。讲述不只是一种言辞行为,也不只是复述事件,而是一种以某种更高的认识形成的行为。”因此,历史学的研究中,就不可能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它所追求的真实,

历史正剧的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关系

历史正剧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 [摘要]历史剧因其取材方面不同于一般影视剧的特殊性而往往引发争议,依违于历史与艺术之间的历史剧从本质上来讲是以历史为题材而生发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历史进行艺术化讲述意味着允许虚构。历史剧面临的困扰不在于正说与戏说两种样式之间的比例是否失衡的问题,关键在于历史剧整体创作理念的厘清,正说、戏说各自承担起题中应有之义才是历史剧的出路之所在。 [关键词]历史剧正说戏说创作理念 历史剧是指取材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电视剧。顾名思义,历史剧所叙述的主要事件、描写的主要人物要求历史上有其人其事。这就意味着历史剧不等同于古装戏,历史剧是古装戏之一种,与一般古装戏不同的是它的讲述不可任意为之。而应以历史为取材来源。同时历史剧又是以剧为本体,这决定了历史剧不是严谨的教科书。而是一种艺术形式,是基于某种视角的对于历史某一片段的审视、渲染、发挥,应该凸显它的戏剧本色。 时下的历史剧研究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研究着笔墨于历史剧分类的精细化上:不论是将历史剧两分的历史纪实剧、历史故事剧:还是将其三分的历史正说剧、历史亚正说剧、历史戏说剧,或是正说剧、改编剧、戏说剧:此类研究往往

是将已有剧目进行归类,分别列举其区别于其他种类的特点之所在。种种类别划分自有其可取之处,但由于止步于类别划分与特点罗列,此类研究对于历史剧的再创作并无多大的指导意义。 第二种研究致力于析解历史剧与历史记载之间的差异,以历史记载为准绳指摘历史剧的失误,探讨历史剧的真实性问题。这种做法仍有欠妥之处。 首先,探讨历史真实问题以历史记载为准绳难以立足。历史真实问题即历史剧对于人物事件的叙述是否与事实相符,而历史记载不等于历史事实。历史记载是主观化之后的产物,因此,以史书为准则证明历史剧的内容不符合历史真实就等于以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事物为标尺度量另一种思想产物的主观化程度,这本身就是难以立足的。当然,历史记载的主观色彩并不能成为否定史书文献在研究历史方面所具备的价值的依据,更不能成为某些荒唐的戏说剧以“历史不可追寻”为理由进行自我辩解的挡箭牌。确定的一点是。纠缠于历史剧与史书记载之间的偏差、要求历史剧“为史学买单”,这种做法有失允当。 第二,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分属于不同的层面,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依存关系。历史真实是实有层面的,发生过的、存在过的就是真实的,反之就是虚假的、伪造的:艺术真实则是在假定性情境中展现的内蕴的真实。是抽象层面的,具备历史的可能性、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就是真实的。历史真实固然重要,但艺术真实才是历史剧的关键之所在。倘若拘泥于历史真实的严正,失去了趣味性与丰富的想象力,历史剧只能沦为生硬刻板的教科书。

2020最新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文综(历史)知识点总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 4、秦朝时,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掌军事。唐朝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 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5、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郡国二制并行。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大部由中央掌控。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4 全国卷开放式新题型(学生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 专题24 全国卷开放式新题型 1.(2019年全国卷Ⅰ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2019年全国卷Ⅱ 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2019年全国卷Ⅲ T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黑奴吁天录》(1901年译)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

真实性和原真性

87 讲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有 “真实性”和“原真性”两种说法,英文对应的词是“authenticity”。这涉及到英文的翻译,也涉及到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正确表述。 先说翻译,英文“authenticity”这个词有“真正”、“真实” 的意思,也有“确实”、“可信”的意思,还有“原初”、“最初”的意思。一个生活中的词汇用到专业的学术文章中,往往有其特定的意义,或是用了原词的某一部分意思,或是在原词的基础上加以引申,强调的是一层新的意思。在《威尼斯宪章》中用了它,取的是什么意思?强调的哪一层意思呢? 《威尼斯宪章》中讲了文物保护修复的原则,一是规定要保存历史的原物,修复要以历史真实和可靠文献为依据,反对一切形式的伪造;二是要保存全历史信息,要保护古迹在各个时期的叠加物,如同让人读出历史长卷的各个章节;三是修补时要和整体和谐,但又要和原来的部分有明显区别,让人可以区分真假;还有对遗址要保护其完整性,用正确的方式清理开放而不应重建,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它们处的环境,一般不得迁移……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件所强调的真实性包括了遗产存在的历史长河中各个阶段的真实,即由最初刚刚建成的时候的真实,也包括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叠加物,并非只是要求原初的真实。 再看看中国在法规政策方面的说法,我国的《文物保护法》文物的保护维修应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何为“原状”?由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文物保护协会公布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说:必须原址保护,易地保护要经批准;尽可能减少干预;定期实施日常保养;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修复工程应当尽量多保存各个时期有价值的的痕迹,恢复的部分应以现存实 物为依据。由此可以认为,“原状”包括了刚建成时的原状,也包括现存实物状况,还包括各个时期的痕迹。这和《威尼斯宪章》中讲的原则是一致的。 知道了这些专业背景,再来看看“authenticity” 这个词该怎么翻译?外国的词汇要想在中文中找到完全一致的对应词是很难的,不是包含的意思的范围不一致,就是在包含的多项意思中所要突出强调的重点不同。“authenticity”翻译成中文,就得考虑中国人是怎么从中文的字面上来理解它的意思的。中文的“真实”和“原真”差别在哪?“真实”是并列的词组,“真”和“实”的意思相似,只不过,现代的文章喜欢用两个字组成词,读起来上口,其实在古文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原真”是复合词组,“原”是指最早的和本初的状态,用“原”来修饰和限制“真”,是个特地造出的词。这两个词哪个更接近“authenticity”的原意呢?从文字学的角度看,“原真”让人一眼就看出有“原初的真实可信”的意思,与“authenticity”字典上的意义更接近一些。但从专业用语上看“authenticity”所要表达的不只是“原初的真实可信”,还要表达历史全过程的真实可信,所以用“原真”倒是显得不全面了。而用“真实”,它即没有强调原初,也没有强调全过程,但却是哪项也没丢,所以它更接近专业上的含义。 以上是讲的翻译,若直接用中文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在国家的正式法规文件中用的都是“真实性”,要求保护历史过程的全部真实,不赞成恢复到原初的状态,不要整旧如新。此时若用“原真性”会让人以为是强调原初,有可能引起误解。所以笔者认为,不管是翻译国外的文章,还是写中文的文章,都是用“真实性”为好。 “真实性”和“原真性” 王景慧 【作者简介】 王景慧(1940-),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博士生导师。 【修改日期】2009-06-29 【文章编号】1002-1329(2009)11-0087-01【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B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7核心素养版讨论稿)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的典范

谈《三国演义》对史实的艺术处理 摘要:《三国演义》的史实问题,是一个效果历史的真实性问题。《三国演义》的史实既包括历史事件的实在,也包括历史理解的实在,这既体现在小说叙事的过程中,也体现在小说评点过程中,还体现在出版商修改的过程中,当然更体现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即《三国演义》的真实性总是与其存在方式同在,它具有此在性、历史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三国演义》叙事中的史实,在本质上是小说作者现实生活的实在对历史事件理解过程中的筹划、反映和表现,即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视域融合。所有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真实性都是作者或读者生活时代的精神真实,即文学作品的此在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国演义》的史实问题是"古"与"今"时代性精神的真实之契合的结果,它既包括三国历史事件的真实,也包括对历史事件理解的时代性精神的真实,它是二者的统一体。 关键词:三国演义、史实、虚实、艺术处理 谈《三国演义》历史的虚实,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近几十年来,出版了很多关于《三国演义》文本虚实的著作,其实很多笔锋直指《三国演义》叙事内容的史实与虚构问题,都力图从文献学的角度将这一问题梳理得趋于系统化,取得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 一般来说,所谓“实”,即史实;所谓“虚”,即虚构。对《三国演义》虚实问题的探讨,首先是把眼光投向文本叙事材料的来源,及史实与虚构的辨析上。对此纷纭杂沓的评说自古有之,而真正埋头典章的梳理,却了无几人。对于《三国演义》史实虚实真假问题的讨论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知。 谈《三国演义》对历史的艺术处理,就必须研究《三国演义》所依据的史实。因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照是虚实之争的重心,《三国演义》史实部分取自其他史书的要远远少于《三国志》,《三国演义》全称《三国通俗演义》,旧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意思是把陈寿的《三国志》这部历史著作加以通俗的演述,可见其创作意向和所依据的史实。 西晋初年陈寿著《三国志》,记载了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169年)起,到三国归晋(公元280年)止,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形象地表现了三国时期历史变化、推移、转换的客观进程。1-9回写宦官外戚争权夺势,董卓进京,军阀混战;10-33回写曹操起家,逐鹿中原,扫荡群雄,统一北方;34-50回写赤壁之战,天下三分;51-85回写刘备一举夺得荆、襄二州,发展西川,奠定蜀汉;86-115回写七擒孟获,北伐中原;116-120回写司马篡位,三国归晋。它基本上是按照《三国志》所依据的历史框架演义而成的,小说全部故事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线索,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大体上同历史相去不远,是那一特定的历史时代的政治斗争和社会活动的艺术反映。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总体上,即基本框架和整个进程忠实于历史。 《三国演义》取材于三国历史,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历史在这里只不过是一个故事框架,一个时空断限。历史人物已被重新塑造,历史事件已被重新安排。它不再像历史典籍那样去真实地记录历史、叙述历史,而是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去塑造历史、虚构历史,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爱憎、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对历史精神的阐释全都融合到一起,将三国历史加以演义、虚构、渲染,或者改头换面。由于小说艺术本身的局限,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只是选取了三国历史上最具艺术效果的方面枣军事斗争,而对同样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措施则没有涉及。 具体而论《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性,有人开了个七分真三分假的单子。我个人倾向于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_真理性与合理性_林璧属

(《哲学研究》2000年第11期)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真理性与合理性 林 璧 属 历史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是决定历史学科性质的根本问题。西方学术界一百多年来形成了实证主义与相对主义史学两大对立派别,国内关于此也久讼不决。其焦点在于: (1)历史研究少不了历史学家的积极参与和认识主体的介入,能否实现认识过程的客观性; (2)在不可避免认识主体介入的前提下,历史认识结果能否达到客观真理性,在多大程度上能实现客观真理性。 对于前一个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看待主体的介入。相对主义者强调主体介入后已无客观性可言,实证主义者则力图消除主体认识过程中的主观性。笔者认为,历史认识不可避免认识主体的介入,认识主体介入同样可以达到认识过程的客观真实性(参阅拙文《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真理性》,载《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3期),只有遵循历史研究的科学规则,并承认主体的能动作用,才有可能深入地进行历史研究,探讨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真理性问题。 对于后一问题,以往的历史研究都是用认识了的历史事实与客观实在的历史事实之间是否一致来衡量其客观与否。而实际上,历史认识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客观真理性。在实际的历史研究中,并不是人类历史的所有内容都要研究,而是有所选择。综观之,历史研究可划分为历史事实的确定、历史意义的判断、历史本质的抽象和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层次,亦即在认识层次上可区分为考实性认识、抽象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此三类认识具有不同层次的客观性要求:在考实性的历史认识层次上实现客观性,在探究具有抽象性、规律性的抽象性认识层次上追求真理性,在历史评价与价值判断的评价性认识上寻求科学合理性。 一、历史事实的确定:考实性认识的客观性 考实性认识是确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存在形态,是历史认识的第一层次,可以归纳为人们时常所说的“历史事实”的确定。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最基础的层面也就是历史事实是否具有客观的性质,以及对它是否能够作出客观的认识。按历史事实这一概念论,包括: (1)由一系列曾经发生或存在过的客观的历史事实组成,指的是事实的本体;(2)为认识主体所指向的、纳入主体认识活动的成为认识客体的历史事实;(3)通过史料可以获得的有关历史事实的信息,即已经形成认识的历史事实。不论历史事实的定义如何界定,本文所研究的是:已经认识的历史事实能否与客观实在的事件事实具有同一性,或能否真实地反映客观的历史实际。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 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 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 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 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 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 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 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 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 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 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 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中的非物质维度

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中的非物质 维度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资助项目 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中的非物质维度 --兼论整体性保护策略的可能性 郭璇 摘要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要素间的相互依存是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的重要特征。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对建成遗产中非物质文化要素的重视不足,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整体性保护策略的缺乏,许多历史建成遗产正面临着整体的真实性的破坏。探讨了中国历史建成遗产中的非物质文化要素的特征及其重要作用,结合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体性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一"真实性"概念的拓展 "真实性"(authenticity)是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一直受到关注的问题。"真实性"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原意是"原创的,特定而非其他的"。该词在13世纪被引入法语,14世纪被引入英语,16世纪时曾经被莎士比亚用作形容"非伪装、非造假"。在艺术品市场中"真实性"用以指

真品和赝品的区别。"真实性"作为一个现代概念,其引入和18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并进而影响到现代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1964年,"真实性"的概念出现在《威尼斯宪章》的序言中,这是它第一次出现在国际性的文化遗产保护文件中。但在当时对"真实性"含义的理解并没有引起异议,这是由于《威尼斯宪章》是在以西欧为主导的文化背景下制定的,真实性的含义多少被认为是想当然的,文化遗产保护在国际化趋势中日益呈现出来的复杂性还没有被充分认识。197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做出规定:凡被提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地必须通过"真实性的检验",检验包括"设计、材料、工艺和环境"的真实性四个方面。但由于"真实性"的概念界定模糊性以及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背景下对"真实性"的理解不同,"真实性的检验"在之后十几年的实施中被证明存在很多问题。 世界遗产委员会于1992年提议对"真实性的检验"做出批判性的评价。1994年,在挪威的卑尔根召开的关于"真实性"问题的预备工作会议上,参会者一致认为原"真实性检验"中规定的四个指标:即"设计、材料、工艺和环境",不足以涵盖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全部含义,文化遗产的"真实性"至少应该与五组有形和无形的因素有关,即:设计与形式,材料与物质,技术与传统,目的与功能,以及背景环境与精神[1]。真实性被认为不仅存在于文化遗产的物质形态中,也表现在相关的非物质文化要素中。检验文物古迹真实性不仅仅决定于历史材料的真实,而且还决定于现存文物古迹的传统功能的保存程度或现有功能与其传统功能的联系,以及文物古迹与其有形和无形的背景环境和精神意义的关联等等层面上。由于真实性概念的延展,建成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要素与物质要素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被揭示出来。 卑尔根会议对真实性含义的拓展在1994年日本奈良召开的关于真实性的奈良会议中得以在"关于真实性的奈良文件"中确定下来:"所有的文化和社会

历史的客观和主观

历史的客观和主观与历史教学 乳源高级中学苟智斌 新课改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在教法、学法、教材解读等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教学的进步。但对一线教师来说,仍然有许多潜在或显在的问题困扰着教学。比如“什么是历史”、“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认识历史”等等一些看似简单的历史学问题,我们却不知如何回答更好。经验告诉我们,历史教学要进一步提高,需要打破这些尴尬。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历史本体,更清楚地认识了历史的本质,提高历史实践的能力。 一个偶然机会,我接触到陈新教授所著的《西方历史叙事学》。通过对西方传统历史哲学、现代历史哲学和后现代历史哲学的简单了解,我开始从史学实践的角度去思考一些有关历史观念的问题。本文就此历史的客观和主观,以及对历史教学的启示,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历史是客观与主观的综合 历史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许多年,至今也没有停息的迹象。其原因是,无论从客观的角度和主观的角度去思考历史,都会发现一些使你欣喜若狂的东西。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件。这种最普遍的观点,但人们很快意识到这是对历史最粗浅的认识。现在人们普遍认同历史一词具有双重含义:一为历史事实,二为历史事实的叙述(历史编纂)。同时,人们还认识到人类只能做到回忆过去、面对现在和筹划将来,人们根本无法直接接触已经消逝的过去,认识历史只能从人们的回忆、文件档案或前人制造的物品中寻找。这样,人们不禁会问:回忆、文件档案这些过去的事实的表述可靠吗?它是不是我们要追寻的那个历史? “历史是真实可靠的,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最为流行的看法,因为它最接近于常识。常识往往使我们认为,自己过去的实践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会清楚地回忆起那一幕幕“真实”的经历;以此类推,我们相信前人的一切行为实践也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某种途径,我们可以将那些行为实践客观真实地表现出来。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他们认为自己面对的表现出来的历史并非完全可靠,其实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历史和建构历史。因此,他们确信在历史学实践中,普遍的主观性是无法避免的。首先,我们在描述历史事实所用的媒介就是我们平时生活在交流的语言,而人类语言并非完全可靠的媒介。因为语言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它会因为不同的修辞和语言结构或情境的变化,经常性地发生语义的转化。历史的经历者、描述者、阅读者属于不同的人群,以意义不稳定的语言作为唯一媒介进行交流,所谓的客观真实性是无法完全保证的,反而处处体现了语义的主观性。其次,用语言文字描述历史总是需要一定的结构形式,编织一定的情节结构也是在所难免。历史的发展本身并没有所谓开头、经过和结尾,只有过去、现在、将来三维时间的动态过程。为了追求历史作品的最大影响力,历史学家们借用了文学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法,虚构了诗化的外在形式,赋予历史主题以“开头──过程──结果”的叙述顺序,甚至根据需要将其编织成喜剧、悲剧、浪漫剧或讽刺剧等等。第三,历史实践者并非简单地描述事实,更重要的是探索和传承深藏于历史中的价值意义,这依赖于实践者主观创造的能力。在探索实践中,价值体系不断被丰富,新的意义不断被生成;在叙述价值意义时,常常根据需要选择史实,在历史的断裂处通过解释、分析链接完整,在关键处显性或隐性地进行或道德或意识形态的主观评价。 以上可以看出,我们接触的所有历史并非都是客观真实的,实践中的历史是建构的历史,到处弥漫着主观性。顽固的坚持客观,不承认历史的主观性,将会成为双重主观。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此而轻视历史的客观性呢?当然不能。如若那样,我们又将会陷入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的泥潭,将会失去历史学科生存的最后阵地。在历史实践中,我们无论怎样主观创造、参与建构,我们都无法撇开史实存在而不管,所有的建构活动都必须围绕史实进行,受史实制约。语言修辞和结构尽管会出现语义的变化,但语言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语义并非完全随意,而符合社会主体共同利益的公共语言的存在,就足以保证语言交流的相对稳定性。情节结构尽管是编织的虚构形式,但编织一个好的情节结构是为了使已经泯灭的过去真实具有一个即时的形态,而非去创造另一个“真实”。价值意义、解释、评价这些原本体现意识形态的主观因素,却真实地体现了历史实践者的历史性,从另外一面体现了主观意识产生的客观性。综上,认识历史不能简单地轻视主观或客观任何一方,只有综合二者,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的本质。 二、以客观主义为基础,做一个积极的主观参与者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精品]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精品]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高一艺术部谌寒 新一轮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已经拉开序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指导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教育部制订出新时期第一份独立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高中历史课程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时代性,开始重视研究性学习,编写出版了面向21世纪的高中历史教材等等。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因此,在当今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必须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解决国内高中课程存在的问题,全面实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发挥其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我国以往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上,存在着教条化、成人化倾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体验、感悟,忽视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个性发展的培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进行的调研表明,有80%的教师、69.8%的学生认为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实际关注的课程目标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 2、课程结构上,没有处理好高中历史课程与初中历史课程知识的衔接,没有构建出符合高中阶段学习的历史课程结构。过去初中、高中历史课程实行螺旋式的结构,从编写教材来看,虽然教材的编者费尽心思力图解决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重复的问题,然而还是很难,这自然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学界早就有人

原创高考历史全国123卷开放性试题参考示例)

原创参考示例 解答高考全国123卷历史开放性试题 作者:颜泽源 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1卷历史42题开放性试题参考示例: 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1卷历史42题 示例一 小说情节: 鲁滨逊在巴西开办种植园,去非洲贩卖黑奴。 历史现象: 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创建种植园,进行三角贸易。 概述: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创办种植园、开采金银矿藏。由于美洲需要大量劳动力,贩卖黑奴的三角贸易兴起。三角贸易以欧洲廉价商品到非洲换取黑奴,满载黑奴的船只越过大西洋到达美洲,换取美洲的金银和农产品,运回欧洲。 评价: 种植园经济掠夺的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黑奴贸易,破坏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非洲丧失大量精壮劳动力;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大量劳动力,为美洲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示例二 小说情节: 在荒岛上,鲁滨逊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 历史现象: 人文主义思想。 概述: 十四世纪开始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成为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人文主义主张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肯定人的尊严、价值、力量和智慧,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应当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评价: 人文主义冲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促进思想解放;对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促进科学文化发展;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示例三 小说情节: 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是“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历史现象: 欧洲宗教改革。 概述:

16世纪欧洲兴起宗教改革,产生了不听命于罗马天主教会的各个新教派。新教反对罗马教廷的精神垄断,主张:信仰即可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源泉,每个信徒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自由理解和解释;每个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对话。 评价: 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确立适应资产阶级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打破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发展了人文主义,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科学文化发展。 示例四 小说情节: 整个小岛都是鲁滨逊的个人财产,回国后,他还去“视察”他的领地。 历史现象: 英国的殖民扩张。 概述: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贩卖黑奴,进行贸易,以武力等方式占领大片殖民地。 评价: 殖民扩张,有利资本原始积累;使英国成为拥有广阔海外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拓展了市场和原料产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示例五 小说情节: 鲁滨逊出生于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 历史现象: 英国社会充满殖民扩张的原始动力,资产阶级富有进取、冒险和殖民倾向,政府鼓励海外殖民扩张。 概述: 参见示例四“概述”。 评价: 参见示例四“评价”。 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2卷历史42题开放性试题参考示例: 全国卷2试题: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对历史科学真实性的认识

对历史科学真实性的认识 历史科学的独特性在于它所研究的对象都是以往的,这些对象的本体我们看不到,也摸不着,我们研究的依据大多是遗物,遗迹,这些遗物遗迹是否真实的保留了历史的原貌,我们谁也不能完全肯定。不要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或丢失,或磨灭,或因史书典章反复的传抄而造成记载中语言的变异或内容上产生差异等,使历史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历史本来的面目。这就给历史科学的研究带来了许多不利的方面。我们的研究究竟从那一点那一方面开始,怎样才能使历史达到真实的认识,成了人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从某一方面说,历史要达到完全真理性认识,不只是很难,实际上有时就根本达不到。古代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曾自负地宣称“历史学家是世界上绝少错误的学者。”这里面不乏自夸的成分,没人敢肯定地说从修昔底德的《历史》里找不到一点不合理或错误的东西。我国也有许多历史著作被称为“信史”。其可信程度如何?二十四史早已经被成为帝王将相的家谱,谁又会怀疑这些史书中的虚假和歪曲的成分呢?造成历史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不同时代人们观念不同 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能力也不同,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也会产生分歧。原始社会里,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十分残酷,经常受自然灾害的侵袭而又无力抗拒,从而产生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心理,认为有存在与人之外的某种东西在支配着我们,他们可以随时左右人们的一切,可以以地震,狂风,暴雨,山洪暴发,来惩罚人们,也可以以风调雨顺来褒奖人们,甚至以日食月食,流星等天象向人们昭示神的哀怒与意志。古代的人们也就会受此影响,产生了神话历史。《山海经》里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实际上也反映出他们的观念,把征服自然的事推到一个神话了的人物身上,还有象“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等也是如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们的一种观念。在封建社会里,君权神受,君权至上,以及封建迷信的思想笼罩着整个社会,从而产生了对君王的崇拜心理。把君王认做是上天的儿子,实际上也是把君王当作了神,人们的观念在笔下不自觉的流露出来,史学家们也经常把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描绘成与常人不同的形象。《史记》中记载刘邦出生就与普通人不同,其母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成年时,人常见其身上有龙。刘邦当亭长时送囚徒去骊山途中斩伏道之蛇,也被这样记述;“后人来之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文何哭,老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挡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这样的荒诞不经的故事在那个时代也能被人们相信,从而认为只有刘邦能做皇帝,进而让人们认为他的妻子同样也与常人不同。这使他们的子女甚至亲属,也都呈贵人相。甚至连他们的生死都与自然变化有关。生有紫气东来,死有黄沙漫天,流星陨落。史学家在在记载中加入这些似有似无成分,让我们更加对古代帝王产生一种敬仰之心。这种唯心史观就与当时人们的认识观念有关。我们现在虽然可以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来考察记载历史,但实际上受我们自己观念约束的也不少。从某些方面说,唯物主义也可能是一个框子,它把我们的思想约束在它的范围之内,犹如坐井观天,使我们的思维产生局限性。而我们看待历史也必然带有我们时代的印记,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也必然与古代人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这同样也与我们今天的环境有关: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今天的科技发展的水平,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等等。 二、受史学家主观因素的影响 史学家的好恶、出身、阅历都会对历史记载产生一定的影响,决不可能有一位历史学家可以脱身于一切之外而做历史。他一定把历史结合自己的主观因素,经过一番加工而记录下来,这就不可能不产生与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