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历史——故宫建筑欣赏

进入历史——故宫建筑欣赏
进入历史——故宫建筑欣赏

进入历史——故宫建筑欣赏

锦屏中学-----王小涓

教学目的: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故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以故宫为代表,分析中国宫殿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以及它的建筑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教学重点:通过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主要特色。

教学难点:欣赏故宫的宏伟壮丽,体会其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提问、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宫殿建筑是历史的有力见证,是古代帝王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始建于距今3700年前的商代,以后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宫殿,如秦代的阿房宫、汉代的长乐宫、唐代的大明宫等。而北京的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同学们有没有参观过?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模拟参观故宫吧!

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鸟瞰故宫),(板书课题――进入历史-故宫建筑欣赏)

二.新授

1.模拟参观故宫

①简介故宫历史及布局等概况(出示图片:外朝内廷,以乾清门广场为界)

故宫俗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经过500多年不断地重建改建,宏伟壮丽的紫禁城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故宫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周围环以10米高的围墙。从整体上看,故宫整体布局是纵轴为主、横轴为辅的庭院式组群布局,反映了庄严肃穆的森严的封建等级思想(横平竖直,正大光明)讨论:

问:你们知道故宫一共有多少间房间吗?答:9999间?那为什么不是10000间呢?(古代哲学思想: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自满则败,自矜则

愚)完美就会招灾

②“参观”主要建筑(边欣赏、边解说其建筑形制和功能用途)

a午门——PPT出示图片

“推出午门斩首示众”颁昭之地(极大地渲染了封建帝王的无上尊严)。b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PPT出示图片

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太和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撑其全部重量,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其中顶梁大柱最粗最高,直径为一米零六,高为十二米七零。用的是楠木,采自川、广、云、贵等地。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中和殿——中和殿在故宫太和殿后。故宫三大殿之一。“中和”二字是说,凡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才能使用各方关系得到和顺,其意在于宣扬“中庸之道”。每逢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典礼前,先在此休息,接受官员的跪拜礼。

保和殿——最高等级考试的考场:这里是清代举行殿试的地方。殿试地点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命题,指定大臣问卷,皇帝还要亲自阅看前十名的卷子。考取第一名的为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称探花,高中者均被赐予进士及第并委以高官。这样的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参加者一般须经过乡试、会试考中贡土方能得到参加殿试的资格。

c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皇帝的家——见课本69页故宫平面图

2.教学录像放映——故宫已经向世界敞开了她那扇神秘的大红门,她是历史的见证,历史的缩影。

教师总结:

故宫已经向世界敞开了她那扇神秘的大红门,她是历史有力的见证和缩影。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故宫是中国封建王权文化的标志。故宫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表现了一种庄严、肃穆、唯我独尊的威严气势。其设计思想突出了帝王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这就是宫殿建筑的思想内涵。

教学反思:

1.美术欣赏,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由于学生的经历、文化基础、个性、情感等因素的不同,他们对同一件艺术品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避免结论性的评价,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讨论的氛围。美术欣赏还可培养学生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以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2.故宫是过去历史有力的见证,是历史的缩影。通过故宫的欣赏,同学们会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这需要

另注:

太和殿内挂有「建极绥猷」牌匾为乾隆皇帝御书

建极绥猷含义为:天子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 摘要:故宫古建筑群,由朱橡皇帝亲自策划营建。现存规模之大,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文物之众多,在中国古建筑中绝无仅有,是世界著名的皇宫建筑群。它是中国历代文化艺术的巨大宝库,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华文明的象征。 关键词:故宫The Forbidden City 建筑Architecture 文化Culture 这次十多天的山西北京游,我们去了许多名胜古迹,了解了祖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受到了各地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是安排有序,让我们参观了许多景点,了解了不同方面的知识。其中,北京故宫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它的宏伟壮观使我感受到了当时的社会氛围,领略了它的宏伟气魄。以下便是我对北京故宫的基本总结和感受。 北京故宫——中国宫殿建筑的最高峰,旧称紫禁城。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在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它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是明,清两代的皇宫。1403年,明永乐帝迁都北京,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14年的改造和扩建而成的。明永乐十五年始建,永乐十八年建成。北京故宫是以明南京宫殿为蓝本,“规则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现有建筑明清代重建,增建,总体布局仍保持明代的基本特征。 紫禁城位处北京内城中心,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72万平方米;城墙高10米,四周环绕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每面辟一门,南面正门为午门,北面后门为神武门,东西两侧为东华门,西华门;城墙四角各一角楼。顺紫禁城中轴线延伸,向南有直出皇城近抵北京内城正门正阳门的前导空间,向北有作为紫禁城背景的景山为后续的收束。故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系、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铺陈展开的空间序列。 故宫根据帝王“身居九重”的体制所建,分成外朝内延两部分,作为“王权”的集合体,其中建筑有着近乎苛刻的等级划分,为了表现出一种帝王的威严和神圣,整体建筑群极力营造出一种宏大壮观的气势,“三朝五门”“前朝后寝”,“中轴对称”“左祖右代”的传流的方方正正的宫殿布局被提升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北京宫殿区的总体布局可分为三节。第一节由大明门开始经过皇城正门天安门,再穿过端门直抵宫城正门午门,共由三个宫前广场串连而成;第二节即紫禁城内部分,由前朝,后寝和御花园组成;第三节是紫禁城北门外人工堆起的景山,是宫殿区的结尾。 午门,俗称五凤楼,平面作凹字形,又高又大的城台上正中建重檐庑顶的大殿左右凹字转角和前伸尽端各建一座重檐方亭,廊庑将这五座建筑相连,轮廓交错纷杂,形势巍峨壮丽,体型丰满盈润,体量强健有力,是整个前段的高潮。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均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代经过重建和重修。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基台三层重迭,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欣赏》教学设计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欣赏》教学 设计 www.5y kj.co m教学目的: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故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以故宫为代表,分析中国宫殿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以及它的建筑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主要特色。 教学难点:欣赏故宫的宏伟壮丽,体会其精神内涵。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提问、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通过欣赏录像、提问,导入新课。 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思考:中国古代建筑从功能上分为哪几个种类?(宫殿、坛庙、寺观、民居、园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代表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成就的宫殿建筑。

(板书课题――宫殿建筑欣赏) 二.新授部分: 中国宫殿建筑是古代帝王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始建于距今3700年前的商代,以后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宫殿,如秦代的阿房宫、汉代的长乐宫、唐代的大明宫等。而北京的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同学们有没有参观过?下面就让我们模拟参观故宫吧! .模拟参观故宫 ①简介故宫历史及布局等概况 ②“参观”主要建筑(边欣赏、边解说其建筑形制和功能用途) a午门 (极大地渲染了封建帝王的无上尊严)。 b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这种建筑形制象征了什么?(高高在上的皇权,体现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可见建筑的 形式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c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皇帝的荒淫腐朽。 d御花园 突出了皇帝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故宫博物馆1

14 故宫博物院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积累词语;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难点: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三、 教学课时 1课时 四、 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五、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二)检查预习,组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话题进行交流,营造学习氛围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图片交由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体同学,资料由各位同学朗读或用自己的话介绍。学生提供的资料可能包括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和与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介绍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熟悉说明对象,为理解课文作准备。 2.请游览过故宫的同学谈谈见闻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摄的照片,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板书重点字词读音,释疑重点字词意思。 2.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 3.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4.选三位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天安门?→? 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 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御花园?→? 顺贞门?→?神武门 (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明确空间顺序。 (1)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

故宫官式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研究

故宫官式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研究 前言 北京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我国现存的最重要的古代文化承载地,在古代筑城方式、建筑建造技艺等方面都是不可多得的现实教科书,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笔者有幸参与了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官式古建筑培训班,有机会对故宫官式古建筑木构保护与木作营造技艺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对其文化特征及其体现的文化多样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1故宫官式古建筑木作在我国建筑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及研究意义故宫官式古建筑木作技艺体现了我国建筑文化的核心和本质特征。所谓官式建筑即朝廷工部主持营造或派员督造的官方建筑。“伐木丁丁,构木为巢”,与西方石头筑城有所区别,以木头为原材料是我国古代建筑最本质的特点。故宫则是目前全世界最伟大的木构建筑宫殿群。故宫中官式古建筑木作保存较完整、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史料。对其研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明清时期建筑木作的发展历程,有利于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官式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的文化传承。 2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的故宫官式建筑的木作及营造技艺 2.1文化多样性理念的溯源

文化多样性理念是现代文化遗产保护价值观的主要基础。最早认识到多元文化在文化遗产保护中重要性的,是1994年在“与世界遗产公约相关的奈良真实性会议”上起草的《奈良真实性文件》,该文件肯定了文化及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和其存在的普遍性。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确定了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核心地位,文件表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2.2故宫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中的文化多样性体现 木作作为故宫官式建筑“八大作”中最重要的一类,不仅在故宫建造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携带的历史信息较多;另一方面木作分类繁多,内涵极为丰富。从大木作的建筑举架,到小木作的门窗雕饰,都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丰富的文化内涵。本人认为故宫古建筑木作的文化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从历史变更的角度,故宫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承载着显著的朝代特征据相关史料记载,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明永乐年间初建紫禁城。明朝是汉族从元朝少数民族手里重夺的国家政权,其总体格局以元大都为基础,建筑上吸取了明初南京都城的经验,总体上秉承“弃元扬宋、克己复礼”的思想。紫禁城历经明、清两代,至今经历过多次大型修缮和改造。因此,目前保存的故宫古建筑木作以明、清建筑为主,但也体现了宋、元、明、清及民国等各时期建筑文化的延续性,朝代特征在多处木作中可以体现。宋代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第一部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建筑工程的官方论著。对宋以后各朝代尤其是官式建筑的营造

故宫简介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故宫“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着雕龙石柱。这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殿高36米,宽63米,面积为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龙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 故宫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该殿是一座单檐攒尖顶的方形殿。每边21米,各三间,走廊列柱20根,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等的朝拜,每逢各种大礼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 故宫保和殿 保和殿位于中和殿之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请王

公贵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间,把三年一次的殿试由太和殿移至这里举行。保和殿东西两侧的庑房现改为历代艺术陈列馆,陈列有从原始社会到清代约六千年的中华艺术瑰宝。 故宫乾清宫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后搬出。每年元旦、灯节、端午、中秋、冬至、万寿等节,按例在此举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后棂柩停在此殿。 故宫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宫后,是明清时为皇后举办寿庆的地方。殿内存玉玺25块;西侧陈设乾隆年间造的自鸣钟;东侧为铜壶滴漏,清世祖顺治禁止内官干预政事的铁牌也立于此殿。 故宫坤宁宫 坤宁宫在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又叫中宫,顺治年间仿照沈阳清宁宫重建,同时将西暖阁改为祭神的场所,经常在此举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东暖阁则作为皇帝新婚的洞房,清朝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帝都在此举行过大婚。 故宫御花园 御花园原名宫后苑,今俗称御花园,占地一万一千多平方米,有建筑二十余处。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此登高。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0,000㎡。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它一步的。 辛亥革命后,这座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

紫禁城古建筑门窗的运用智慧

紫禁城古建筑门窗的运用智慧 人们去紫禁城参观,首先就要进入紫禁城的大门。门自古至今就是建筑出入口的开关设施,其作用主要是分割内外空间,供人出入建筑的通道,同时也具安全保卫的作用。《释名·释宫室》有:“门,扪也。在外为人所扪摸也”。在紫禁城中,人们见到最多的门有两种:实榻门和隔扇门。实榻门常见于紫禁城的四个大门、城内宫墙的宫门及重要建筑前门庑的大门。这种门的特点是采用厚木板拼接而成,且门上有门钉。门钉即带有帽子状装饰物的钉子,其最初目的是为了固定门板。由于实榻门往往要由多块厚木板拼起来,时间一久容易散开。为了避免散落木板块,就在门板里头穿木带,再用钉子把木带与木板钉牢。然而,外露的钉子既影响门的美观,又容易生锈,因而古人在钉子外增加了个“帽子”,其材质多为铜质,形状圆而凸起中空,如湖中水泡一样。这种门钉兼有实用及装饰功能,并能给人以防御之感。紫禁城内门钉数量一般为9行9列,“9”是最大的阳数,体现了帝王非凡的地位。 紫禁城内另外一种常见的门即为隔扇。隔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门,用于分隔室内外或室内空间。隔扇门既可联通内外,又能分隔空间,同时可以透光、通风等,因而具有门、窗、墙的功能。隔扇门在唐代已经出现,宋代以后大量采用,用于朝向内院的房屋立面墙,分隔房屋内部空间。如太和殿隔扇,主要由抹头(横向的木条)、上部的隔

芯、下部的裙板组成。其中,隔芯在隔扇中占用的比例最大。隔芯部分的纹饰稀疏有致,为糊纸裱绢提供支点,同时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由于隔芯会采取不同形式的纹饰,因而这部分是最能体现隔扇艺术特色的部分,是装饰的重点所在。 紫禁城隔扇的隔芯有精美的纹饰。这些纹饰不仅造型优美,而且寓意丰富,如“三交六椀菱花”寓意天地之交而生万物,“斜交方格”寓意财富源源不断,“直方格”寓意公平正直,“古老钱菱花”寓意招财进宝、事业进步……可以认为,紫禁城隔扇的纹饰集实用功能、艺术学与美学与一体。 紫禁城古建筑的门可起到防御、隔断作用,却替代不了窗。窗的应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其大小、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变化。窗在古建筑立面构图上具有重要作用,能显示建筑等级,烘托建筑主题,形成借景效果。宫廷窗户为槛窗做法。槛窗是安装在槛墙(窗户下面的矮墙)上的窗。它可认为是一种短隔扇,主要由隔芯加上抹头组成。它的外形、开启方式与隔扇门相同,与隔扇的区别就在于没有“裙板”这个构件。 需要说明的是,紫禁城古建筑重要的宫殿仅在正立面(南立面)开设门窗,背立面(北立面)除了正中部位开设隔扇外,其余全部为封闭的墙体,这属于地理环境学的“负阴抱阳”做法。“负阴抱阳”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课题: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2、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学重点: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等级性体现 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主体是对故宫的欣赏,通过欣赏来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中所体现的等级性。在教学中要完成三个部分的教学:1、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了解;2、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性体现(以故宫为例);3、中国古代园林。 教学准备:在网上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了有关故宫和中国园林的书籍;准备了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幻灯机、幻灯片和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5分钟) 引入:展示图片(故宫平面图)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是故宫。 师:有没有同学去过故宫,给同学们讲一讲你的感受? (同学回答,讲述。) 师:刚才这位同学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故宫的形象,描述的很具体,证明他很注意观察生活。但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还有很大内容同学们没有接触到,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故宫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板书) 师: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多种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的建筑。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故宫建筑艺术赏析

故宫建筑艺术赏析 通过学习“中外建筑艺术赏析”这门课程,了解到世界上许多设计奇特的建筑群,不同的国家,建筑亦有不同的风格。每个精妙绝伦设计的背后,都富含着人类进步的精神和物质结晶。中西方建筑形式相差甚远,却并不影响两者独特的文化风采。每栋建筑和每个设计背后都有着一个民族,一种传统,一方文化的精彩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国故宫,聆听那气魄非凡背后的故事吧。 故宫严格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组成一个高低起伏的手法整体。在功能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匀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间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的形式的屋顶就要10余种以上,以三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 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色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居住区建筑,其他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的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个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的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瓦件造出的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建筑上起了装饰左作用。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尊严,震慑天下,后部庭院却要求深邃,建筑紧

凑,因此东西各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队,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竹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 故宫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城市,气魄雄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初建是被奴役的劳动者有工匠十万,兵役百万,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修建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能和创造才能。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故宫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财富,更是世界的宝藏。几百来,故宫以它傲娇的形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时间,历史没有将故宫摧毁,足以见证故宫生命力的强大。今天,我们热爱倾听故宫几百年故事的诉说,去体味时间的沧桑,感受文化的魅力,见证建筑艺术的光辉。 最后,愿故宫与时间同在,人与故宫,且行且珍惜。 工商管理学院市营一班:徐洪娣

第4课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人教版选修六第五单元第 4 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班级 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了解故宫的基本布局、主要建筑特点及主要宫殿介绍;分析故宫的建筑思想、主要建筑特点;体会故宫悠久的历史,杰出的建筑艺术、代表的丰富文化内涵及故宫在世界建筑史上重要的地位;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领域精湛的技艺和创造才能,唤起民族自豪感。 【自主学习】 1、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①北京故宫,旧称 ______________ ,始建于—朝_________ 年间。此后历代虽有改建和扩建,但 仍爆出原有的_______ 未变。 ②位置:原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分别是:宫城、____、_____ 。 ③基本布局:故宫的建筑按照 ____________ 的格局布置,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分为南部的____和北部的________ 两部分。外朝以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 _________ 、___ 两组宫殿,建筑风格富有_________ 之美;内廷以________ 为中心,后 面是_______ ,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建筑风格具有 ____________ 之美。所用的建筑都是面向____________ 方,体现一国之君 “__________ ”的传统观念。 ④遵循原则:以 ______ 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而建,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外朝建筑多用—数,内廷多用—数,— 是数字中最大的奇数。 2、疏朗雄伟的三大殿:清代的三大殿名称是: ___________ 、______ 、_____ ,布置在故宫的_______ 线上,共同矗立在巨 大的三层____ 上。 ①太和殿:俗称“ ________ ”代表着 ____________ 的核心,殿前的中轴线上设置了 _________ 门、端门、______ 、太和门。 殿内采用最尊贵的_______ 形式。主要用途用于重大活动的举办,如每年的____________ 、冬至、__________ 及 ___________ 、命将出征等。 ②中和殿,在三大殿中_____ 最小,供皇帝在大典前作_______________ 之用。 ③保和殿:在建筑上采用了_______ 法,每年_____ 皇帝举行盛宴,也举行科举制重的 __________ ,殿后面有最大的御路石 3、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内廷是皇帝和家眷的 ___________ 区。后三宫是______ 、______ 、____ ,后三宫的两侧是众妃嫔 居住的_________ ,西六宫南侧是 _________ 。坤宁宫北面是_______ ,是专供游乐的地方。 4、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故宫是国内最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________ 所在地。 5、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①建筑思想:除了满足帝王 ____________ 、__ 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突显______________ ;故宫布 局井然有序,突出了一条贯穿南北的―线,突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_____________ 秩序。②建筑特点:整体气魄宏大,在 细部装饰上非常_____ ,__色和__色构成了故宫的主色调。 【合作探究】史料一:紫禁城以三大殿为核心,以中轴线为骨干,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整齐严谨、端庄宏伟,显示出登峰造极的皇家气派和辉煌奇异的神秘力量。 ——《中国全史——明代艺术史》史料二:“阴阳学说”认为,每个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两面,如方位上的前与后、上与下;数目中的奇数与偶数等.认为上方、前方、奇数为“阳”,而下方、后方、偶数为“阴”。故宫的布局也体现了这种思想。外朝、内廷的安排,外朝在前,为阳; 内廷在后,为阴。因此,外朝建筑疏朗、高大,气势雄伟,展现了阳刚之美; 而内廷布局紧凑严密、富丽典雅,具有阴柔之美; 外朝宫殿多用一、三、五等奇数,如三大殿、太和殿前的五座门、午门上的五座门楼。内廷则多用偶数,如东西六宫、乾清、坤宁两宫等。太和殿横向九间、进深五间,取九五这两个最大的奇数,谓之“九五之尊”,代表皇帝无上的权威。 史料三:帝王宫殿是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封建传统“礼制”也不可避免地 渗透到了古代皇宫建筑当中。据《礼记》《考工记》等文献记载,自周代以来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宫殿建筑的组织形制,如:“五门”“三朝”“前朝后寝” “左祖右社” “面南背北” “王者居中” “中轴对称”等,这些原则对历代皇宫建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清故宫在设计和营建过程中,也遵循了这套制度。

高中历史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第4课时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__明清故宫试题新人教版

第4课时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一、选择题 1.从午门到神武门形成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故宫主要建筑都集中在中轴线上,采取严格对称的院落式布局,按照使用功能分区,根据不同的等级安排建筑的体量和空间。由此体现了明清故宫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B.强调宏伟高大,气势磅礴 C.强调皇权至上的威仪和国家大一统的气势 D.强调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解析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一切(包括建筑)都必须服从皇权至上这个主题,故选C;其余都是特征之一,但都必须服从C。 答案 C 2.如图所示的“正大光明”牌匾悬挂在( ) A.乾清宫 B.坤宁宫 C.交泰殿 D.东宫 解析此匾和清代皇帝选择太子有密切关系,皇帝将拟好的传位诏书放于此匾背后,答案为A项。 答案 A 3.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其中殿试是最高一级,考中者称为“天子门生”,皇帝举行殿试的地方是( ) 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文华殿 解析保和殿是皇帝举行盛宴和科举殿试的地方,正确答案选C项。 答案 C 4.下列对故宫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②它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③它积淀了

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④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文明辉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解析明清故宫不仅是一座殿堂,更是一座承载中国古代几千年文化的传统宝库,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劳,正确答案选A项。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故宫)宫内的建筑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布局,以……前的广场为界,分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内廷两部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文化遗 产荟萃》(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走进故宫,映入眼帘的是,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在碧蓝的天空下闪闪发光,红色的宫墙、城门、立柱、门窗鲜艳夺目。红色与黄色构成了北京故宫的主色调。登上景山,南望故宫,重重叠叠的屋顶汇成一片金黄色的海洋,在四周民居灰色屋瓦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夺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 文化遗产荟萃》(人民教育出版社) 请回答: (1)故宫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对故宫的主要 建筑应该如数家珍,请你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外朝的三大殿和内廷的后三宫。 (2)根据材料二,归纳故宫的建筑特色,并说明这一建筑特色的原因。 答案(1)外朝的三大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内廷的三大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 (2)建筑特色:红色和黄色是故宫的主色调。 原因:黄色象征尊贵;红色象征繁荣、兴旺。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屋顶等第制度,明、清仍沿前朝之制,以四阿(庑殿)为最尊,九脊(歇山)为

中国古建筑赏析综合测试

《中国古建筑赏析》综合测试 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北京城里,下面哪两座建筑是沿中轴线左右对称的?( ) (2分) A.太庙——社稷坛 B.天坛——地坛 C.钟楼——鼓楼 D.西直门——广渠门 ☆答案:A 2. 关于程阳桥的结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2分) A.桥墩和桥身皆为石结构 B.桥墩和桥身皆为木结构 C.桥墩为石结构,桥身为木结构 D.桥墩为木结构,桥身为石结构 ☆答案:B 3. 下面关于佛塔与佛寺的位置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2分) A.佛像出现之前,由于佛舍利是镇寺之宝,因此埋有舍利的佛塔一般位于寺院中央位置 B.佛像出现后,由于比舍利更直观、便于祭拜,因此供奉佛像的大殿逐渐取代佛塔,位于寺院中央位置 C.有些寺庙最初的规划中并没有塔,后来募集到资金或者得到捐助得以修建,便建在角落或寺外 D.由于佛塔具有登高望远、观察敌情的功能,因此多建在寺院旁的山顶或江边 ☆答案:D 4. 关于故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2分) A.故宫中有建筑8000余座 B.故宫中有建筑8000余间 C.故宫中有建筑9999座 D.故宫中有建筑9999间 ☆答案:B 5. “坛”一般用来祭祀哪种对象?( ) (2分) A.自然神 B.佛教中的神 C.道教中的神 D.祖先 ☆答案:A 6. 关于秦始皇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2分) A.秦始皇陵从始皇即位时一直修到其去世,历时38年,征用了70万劳力 B.秦始皇陵被项羽破坏殆尽,现存仅为复原的遗址 C.《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中灌有水银,这一点已被现代探测手段初步证实 D.秦始皇陵有若干陪葬坑被挖掘出来,其中名气最大的是兵马俑 ☆答案:B 7. “客家人”指的是:.( ) (2分) A.东南沿海一个少数民族,待客极热情,故名 B.客州人的又称 C.从中原迁徙至东南沿海地区的民系

中国古建筑色彩之紫禁城

中国古建筑色彩之紫禁城 专业班级:城市规划1101班姓名:李思学号:2011225080116 摘要:中国古建筑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人类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从建筑类型、材料、结构、布局等对古建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建筑有赖于色彩的装饰才愈发的显出其特色。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缤纷绚丽的色彩世界,而且通过漫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建筑色彩的认识和运用。 关键字:中国古建筑色彩紫禁城 回溯早期中国建筑色彩艺术,虽然在秦时已经出现,但可见的作品也只是凤毛麟角,唐代以前中国建筑色彩以体现自然功能、材料本色为主,没有人工堆砌的建筑施色,建筑装饰淳朴而耐人寻味。真正在建筑上大量施用色彩作装饰直到唐代才出现,唐代是用色彩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建筑气势雄大,造型质朴,体态道劲。唐宋建筑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但宋代建筑比唐代建筑规模小,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元朝由于民族众多,传统建筑艺术在各民族宗教和文化的碰撞下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元代宫室建筑在承袭唐宋建筑风格的传统下,建筑装饰纹样倾向平实、写实的路线,宫殿建筑的色彩和图案更为精湛,风格秀丽且绚烂。 古代建筑经过人们一代代改进,处理方法越来越成熟,色彩运用更加熟练。现存于世的建筑大多是明清建筑时期的建筑。 明朝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明太祖的休养生息政策极大地推进了明代手工业的生产,手工业技术突飞猛进。明初立国南京,建筑主要

仰赖江南工匠。永乐移都北京,北京宫苑建设,以南方工匠为主。形成了严谨、工丽、清秀、典雅的明代建筑风格,颇具江南艺术的风范,只是经过皇家贵胄的渲染,明代建筑体量宏巨,色彩浓重。虽更改了江南雅淡之风,但其根系,实与江南建筑相近。砖的生产大量增加,琉璃瓦的数量及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房屋的主体部分,亦即经常可以得到日照的部分,一般用暖色,尤其爱用朱红色;格下阴影部分,则用绿蓝相配的冷色。这样,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悦目的对比。 建筑色彩的施用,在中央集权的明代封建君主制下仍然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在一般民用住宅建筑中,多采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梁枋门窗多采用本色木面,也显得十分雅致。 清朝统治者入关后,封建君主制进一步加强,皇权更为巩固。手工业生产水平比明朝有较大提高,规模更加扩大。在此背景下的清代建筑色彩的施用越来越复杂,其色彩功能突出装饰性,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就是“油漆彩画”。围绕彩画形成了一系列与建筑文化相关的内容,彩画的功能演化成装饰。清代后期,等级制度使建筑颜色两极分化,艺术表现寓于内容要求。清代官式建筑以金龙合玺为最荣贵,雄黄玉最贱。宫殿地位最重要,色彩也最强烈;依次为坛庙、陵墓、庙宇,色彩的强烈程度也递减而下:民居最普通,色彩最简单,其建筑一般不施彩画,即使有的也只在梁枋交界处画“箍头”。清代台基一般为砖石本色,重要建筑用白色大理石。如北京紫禁城的颜色是红黄色的,与紫禁城相联的周围一些重要建筑都是红色,屋项则呈现绿色,而其他的北京建筑颜色大多是灰色。清代琉璃瓦的使用极为普遍,黄色最尊,用于皇宫及孔庙;绿色次之,用于王府及寺观;蓝色象天,用于天坛;其它红、紫、黑等杂色用于离官别馆。

《中国古建筑赏析》期末复习题

《中国古建筑赏析》期末复习题(一) 一、单选题 1、下面哪种对建筑的需求在古代十分突出,在现代比较少见?( B ) A 居住 B 祭祀 C 通行 D 购物 2、下面哪那座古建筑属于木结构?( A ) A北京天坛祈年殿 B曲阜孔庙棂星门 C河北赵县赵州桥 D希腊帕特农神庙 3、下面不属于木结构优点的是:( D ) A抗震性能好 B造价低 C易于施工 D耐水火 4、图0_1中的屋顶属于( B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硬山式 5、图0_2中的屋顶属于( D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硬山式 6、图0_3中的屋顶属于( C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硬山式 7、图0_4中的屋顶属于( A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硬山式 8、下图中属于攒尖顶的是C A、0_6 B、0_7 C、0_8 D、0_9 9、0_10中的建筑构件是( B ) A斗栱 B牛腿 C撑栱 D榫卯 10、下面有关斗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为中国古建筑所特有 B可以将屋顶支撑到更远的地方 C费工费料,装饰意义大于实用意义 D多见于悬山顶和硬山顶房屋 11、0_11中圆圈部分所示为( C) A台基 B夯土 C柱础 D阶条石 12、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三部分?A A台基、柱子、屋顶 B台基、墙面、屋顶

C柱子、墙面、屋顶 D台基、柱子、墙面 13、中国古建筑的建造顺序从先到后依次为:B A台基→柱子→墙面→屋顶 B台基→柱子→屋顶→墙面 C屋顶→台基→柱子→墙面 D屋顶→柱子→墙面→台基 14、0_12中所示的建筑构件是( B ) A梁 B枋 C瓜柱 D椽子 15、长城最早修建于什么时期?B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汉朝 16、下面哪个朝代几乎没有修建过长城?C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17、现在保留下来长城,基本是哪个朝代修建的?C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8、图1_1中,哪个是汉长城? A 19、图1_2中所示的部分是? D A券门

故宫博物院 知识点

故宫博物院 1.作者:黄传惕笔名黄羽省平江县人,表作有:《天安门颂》、《塞上绿洲右玉》、《彩色的吐鲁番》、《,我心中的城》、《绿色的希望》、《故宫博物院》等 2.简介 《故宫博物院》原来是一篇广播稿,曾经配上音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播出以后,不少听众要求重播,并且建议将稿件交报刊发表。正好这时候《地理知识》杂志准备开辟“旅游地理”专栏,要去了这篇稿件,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号上刊载了,题目就叫“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课文《故宫博物院》就是根据这篇文章删改的。 3.文章分析 一.整体感知 1.故宫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为了清楚地说明故宫的特征,课文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由外入,沿着故宫的中轴线,从南到北,以中间带两边地说明,井然有序。 二.语段精读 阅读课文5—8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这四段文字重点在介绍太和殿,请将这四个自然段各加上一个小标题。 5段:太和殿的布局和外观,6段:太和殿写景,7段:三大殿的位置,8段:太和殿的用途。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太和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是皇帝的宝座所在地,是故宫最大的大殿堂,建筑雄伟壮丽,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3、太和殿的主要的饰物是什么?为什么以它作主要的饰物? 龙。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龙是皇权的象征,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4、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找出方位词。 立足点是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是按空间顺序介绍的,方位词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北京故宫建筑主要特点

北京故宫建筑主要特点 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自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建筑(建筑学)在拉丁文中的涵义是巨大的工艺,说明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密不可分。故宫正是一个巨大的建筑艺术瑰宝。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包括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许多因素,正是它们共同构成了建筑艺术的造型美。下面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欣赏故宫建筑艺术的造型美。空间,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建筑主要通过创造各种内外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巧妙地处理空间,可以大大增强建筑艺术的表现力。 故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系、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铺陈展开的空间序列。故宫总体分为南部的前朝和北部的后寝两部分。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其中太和殿是故宫中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木结构殿宇。北半部则以乾清宫、

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殿、皇极殿等,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与后妃、皇子和公主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由天安门、端门、午门的前序、太和门的过渡、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高潮、再经过乾清门的过度到乾清宫的高潮,最后以御花园结尾几个部分组成,抑扬顿挫一气贯通。形体,主要指建筑物的总体轮廓。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现存房屋8700余间。四周环绕高约10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城墙四周各设城门一座,南面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北面神武门,东面东华门,西面西华门。故宫整个建筑空间变化丰富,体量雄伟,外观壮丽,有主有从,显示出庄严肃穆、唯帝王独尊的宏大气势。比例,主要是指巧妙处理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筑中长宽高的比例,凹与凸的比例、虚与实的比例等,都直接影响到建筑美。 故宫整体建筑的比例和谐令人赞叹。以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屋顶形式为例,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的屋顶就各不相同。太和殿则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为四角攒尖顶,保和殿则是重檐歇山顶。不同屋顶形式的运用,除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外,也使这三座紧密相连的宫殿,在建筑形象上通过明显的对比而显得更加鲜明。尤其故宫的四座解楼,其屋顶结构更为复杂、奇巧,各部分比例谐调,檐角秀丽,造型玲珑别致,从而成为北京故宫的象征。

故宫建筑特色

故宫建筑特色 故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系、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铺陈展开的空间序列。故宫总体分为南部的前朝和北部的后寝两部分。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其中太和殿是故宫中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木结构殿宇。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殿、皇极殿等,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与后妃、皇子和公主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由天安门、端门、午门的前序、太和门的过渡、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高潮、再经过乾清门的过度到乾清宫的高潮,最后以御花园结尾几个部分组成,抑扬顿挫一气贯通。形体,主要指建筑物的总体轮廓。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现存房屋8700余间。四周环绕高约10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城墙四周各设城门一座,南面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北面神武门,东面东华门,西面西华门。故宫整个建筑空间变化丰富,体量雄伟,外观壮丽,有主有从,显示出庄严肃穆、唯帝王独尊的宏大气势。比例,主要是指巧妙处理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筑中长宽高的比例,凹与凸的比例、虚与实的比例等,都直接影响到建筑美。故宫整体建筑的比例和谐令人赞叹。以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屋顶形式为例,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的屋顶就各不相同。太和殿则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为四角攒尖顶,保和殿则是重檐歇山顶。不同屋顶形式的运用,除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外,也使这三座紧密相连的宫殿,在建筑形象上通过明显的对比而显得更加鲜明。尤其故宫的四座解楼,其屋顶结构更为复杂、奇巧,各部分比例谐调,檐角秀丽,造型玲珑别致,从而成为北京故宫的象征。均衡,主要指建筑在构图上的对称,包括建筑物前后、左右、上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均衡对称常常给人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增加崇高的美感。故宫作为一个完整的建筑群非常均衡对称,其中每座建筑物都是在一条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展开,整个建筑群的中心是高大的太和殿,以此为中心由南向北伸展。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节奏,指通过有规律的变化和排列,利用建筑物的墙、柱、门、窗等有秩序的重复出现,产生一种韵律美或节奏美,正是在这一点上,建筑和音乐具有同在的共同之处,因而人们把它们分别说成是凝固的音乐和流动的建筑。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曾经专门研究过故宫的廊柱,并从中发现了十分明显的节奏感与韵律感,从天安门经过端门到午门,就有着明显的节奏感,两旁的柱子有节奏地排列,形成连续不断的空间序列。色彩,也常常构成建筑特有的艺术形象,给人们还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难忘的印象。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金碧辉煌、朱红色的柱子与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青绿色略点金的建筑彩画,在白色台基的衬托下,使建筑物各部分轮廓更加鲜明,色彩别具一格,从而使建筑物更加富丽堂皇。在建筑上使用这些强烈的色彩而又能得到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作为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创造建筑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可以起到为建筑物增辉添彩的作用。故宫的建筑十分注意屋顶的装饰,不但在屋角处做出翘角飞檐,饰以各种雕刻彩绘,还常常在屋脊上增加华丽的走兽装饰。甚至故宫内各种门上九九排列的门钉,作为装饰也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总之,正是通过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多种因素的协调统一,才形成了故宫建筑艺术特有的空间造型美。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一)屋面装饰(吻、兽、琉璃 变化的色彩和装饰,为建筑外观做了美的点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