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试验技术概述

2020新版建筑试验员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新版建筑试验员个人专业 技术工作总结 The work summary can correctly recogni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revious work, clarify the direction of the next work,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2020新版建筑试验员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 结 x,自参加工作以来,遵守公司及所在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维护集体荣誉,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响应公司的号召,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文件及会议精神,范文之工作总结:建筑试验员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工作积极努力,任劳任怨,认真学习相关试验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20xx年既是忙碌又是充实的一年,在学校课本上所学的知都是理论性的知识,现在工作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实践经验,才是我一生享受不尽的宝藏。在这一年里,有困难也有收获,认真工作的结果,是完成了个人职责,也加强了自身能力。将这一年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 我身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随时关注电建*公司发展,切身想到电建*公司、项目部及试验室的利益,坚定电建*公司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对电建*公司的未来充满了热情与期望。虽然我现在还未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我也将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员和同事们的监督和帮助,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经得起考验,早日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我从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工作入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孜孜不倦地作出成绩,我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岗位本领,努力精通本职的岗位知识,做本职工作的骨干和行家里手,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 二、工作态度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一直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努力工作。热爱自己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按时出勤,有效利

CTI华测检测可靠性实验室介绍

CTI Reliability Laboratory CTI Reliability Laboratory Introduction

Reliability Laboratory Machinery Surface Analysis Climate y C H L Mechani Mechan A Constant Te Humidity Dam Speedy Ther Solar Rad Gas Corr IP HA Cross Coating Tin Whiske Sold Cros Comp C Low / High cal Vibrati ical Shock Bump Drop Abrasion emperature mp Heat Temperat mal Shock diation \UV rosion\Sal ALT&HASS s Section g Thicknes er Observa derability ss-cut Tap ponent Ana Code h Temperat on k e and ture k V t Fog S ss ation e alysis ure

Speedy Temperature Change Test Model:ESPEC QW0470W10 Temperature Scope: -70℃-150℃ Change Speed:20℃/min Change Speed Humidity:25%RH~98%RH Equipment Size:700*750*700mm

Thermal Shock Test Model:ESPEC TSG0765W Temperature Scope: -65℃-150℃ T t S65150 Temperature Resume Time≤5min Equipment Size:410*460*370mm g g Bracket Max. Loading:30kg

发动机台架试验 -可靠性试验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发动机试验技术

目录 一、试验目的 二、试验内容 1.试验依据 2.试验条件 3.试验仪器设备 4.试验样机 5.试验内容与方案 (1)交变负荷试验 (2)混合负荷试验 (3)全速负荷试验 (4)冷热冲击试验 (5)活塞机械疲劳试验 (6)活塞热疲劳试验 三、试验进度安排 四、试验结果的提供

摘要 国外在可靠性试验方面己做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工作,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统一的试验方法,而且考虑到该试验的非普遍性及技术保密性,将来也不可能形成统一的试验规范。相对于热疲劳研究状况来讲,国内对机械疲劳的研究还比较少。为适应发动机比功率和排放法规日益提高的苛刻要求,发动机面临着更高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的严峻考验。国内高强化发动机最大爆发压力已超过22 Mpa。活塞的机械疲劳损伤主要体现在销孔、环岸等部位。活塞环岸、销座及燃烧室等部位由于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承受着高频冲击作用的爆发压力,润滑状况较差,摩擦磨损,其他破坏可靠性的腐蚀磨损(缸套一环换向区、排气门/排气门座锥面等)、疲劳磨损(挺杆、轴瓦、齿轮表面等)、微动磨蚀(轴瓦钢背、飞轮压紧处、飞轮壳压紧处、湿缸套止口处等)、电蚀(火花塞电极等)和穴蚀(水泵叶轮等)这些都是可靠性试验的主要目标,也是实施可靠性设计、试验研究的重点部位。 众所周知,在内燃机整机上进行零部件可靠性试验成本昂贵。本文将参照原有的可靠性试验方法,通过看一些关于可靠性的零部件加速寿命实验技术制定一种评价内燃机可靠性的考核规范,包括活塞机械疲劳试验和活塞热疲劳试验,可迅速做出其可靠性恰当的评价,可以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时间。 一、试验目的 1通过理解内燃机可靠性评估,评定发动机的可靠性。 1.1了解评估的多种理论方法,如数学模型法、上下限法、相似设备法、蒙特卡洛法、故障分析( 包括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和故障树分析) 等。并掌握故障分析法。 1.2学会可靠性试验评估,为进行可靠性设计奠定基础理论,为发动机及相关零部件提供测试、验证以及改进的技术支持。 2掌握可靠性试验方法 2.1掌握内燃机可靠性综合性试验及专项试验。综合性试验的考核对象是零件的可靠性、零件表面性状的变化和发动机性能的保持性;专项试验是超水温( 耐热性) 、超负荷、混合负荷、交变负荷循环、超爆发压力、超速等试验。 二、试验内容 1试验依据 参考的试验标准: GB /T 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GB /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JB/T 5112-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产品可靠性考核 2试验条件 一般试验条件: 2.1燃料及机油:采用制造厂所规定的牌号,柴油中不得有消烟添加剂。

路桥试验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路桥试验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自99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工作,苦练本领,在各位前辈和师傅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已成长为一个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技术人员,以下是本人的一点心得: 一、态度端正、严谨科学 路桥建设工作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行业,风吹日晒,还要到处跑,而且又需要细心工作,所以没有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严谨科学的工作精神是不成的。测量和试验工作虽说不上搞科研,但也绝对来不得半点马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正好用来比喻测量工作,而“一子错,全盘皆落索”又正好用来形容试验工作。 二、小心推敲、认真求证 在测量和试验工作中,非常需要“小心推敲、认真求证”的工作精神,因为这不但是工作作风的问题,还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问题。 在测量和施工之前,必须认真审图,对图上有误的地方要及时向设计、监理单位提出来。在测量放线之前,要利用图纸给出的数据,运用各种公式去验证,还要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正算、反算等)重复计算,确保万无一失。 在准备试验之前,要先重温一次图纸,看设计图纸对材料是否有特殊要求,或者和现行规范有没有冲突的地方,如有冲突则采取“从严不从宽”的原则处理,并及时向总监作出书面报告。试验前还要进行重温一次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无误,不能边操作边看书,就算对很简单的试验也不能马虎对待。对各种原始数据要注意保存和及时整理,因为“经验,是从众多的数据中总结出来的”! 三、不断进取、精益求精 在工作上要不断学习,善于总结经验。至今工作五年多来,我除了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本职业务外,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习班,如: ①在01年4月至7月参加了省劳动厅在肇庆市举行的试验员培训,并通过考核于01年10月取得了“公路工程材料试验员”的中级技工证书。 ②在01年9月至12月参加了南海市人事局和建设局联合举办的“建筑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 ③在02年4月至11月参加了南海市建设局举办的“质安员培训班”。 …… ④03年8月份又参加了省市政协会在东莞举办的“市政工程统一用表学习班”; ⑤经过自学,于03年12月31日通过了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各种新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机具不断地应用到路桥施工中来,相对的,也出现了更多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各项规范也跟着发展。不能自我提高,就只有落后,就不能适应路桥建设工作的发展。 四、结合实际、推陈出新 在工作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并把学到的知识结合实际运用到工作中,以提高工作效率。如: ①把测量、试验的数据由仪器直接输入(或手工输入)到电脑中,由系统自行计算,就能大大减少出错的机会,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对数据的保存、转移和输出都极为方便。 ②把图纸中的相关数据,如线位关系和桥位坐标等输入到autoCAD中,就非常容易找到图纸是否存在问题,各种关系也很易理顺。 ③在全站仪的放样操作中,采用“后方交会法”能减少对站点的要求。 ④对图纸中没有提供坐标和附近没有导线点的工程(现场已定出有关某点位置),可以假定图上某点(最好为构造物的某点)为坐标原点(0,0),利用图上各种关系,输入到autoCAD

机械可靠性习题

机械可靠性习题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第一章 机械可靠性设计概论 1、为什么要重视和研究可靠性 可靠性设计是引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而对常规设计方法进行发展和深化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现代设计方法。1)工程系统日益庞大和复杂,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表现日益突出,导致风险增加。2)应用环境更加复杂和恶劣3)系统要求的持续无故障任务时间加长。4)系统的专门特性与使用者的生命安全直接相关。5)市场竞争的影响。 2、简述可靠性的定义和要点 可靠性定义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区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主要分为两点:1)可靠度,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1)失效率,定义为工作到时可t 时尚未失效的产品,在时刻t 以后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 第二章 可靠性的数学基础 1、某零件工作到50h 时,还有100个仍在工作,工作到51h 时,失效了1个,在第52h 内失效了3个,试求这批零件工作满50h 和51h 时的失效率)50(-λ、)51(-λ 解:1)1,100)(, 1)(=?==?t t t n n s f 2)2,100)(, 3)(=?==?t t t n n s f 2、已知某产品的失效率14103.0)(---?==h t λλ。可靠度函数t e t R λ-=)(,试求可靠度 R=%的相应可靠寿命、中位寿命和特征寿命1-e t 解:可靠度函数 t e t R λ-=)( 故有 R t R e R t λ-=)( 两边取对数 t t R R R λ-=)(ln

则可靠度寿命 =?-=-=-h R t t 4999.0999.0103.0999.0ln )(ln λ 33h 中位寿命 =?-=- =-h R t t 45.0999.0103.05.0ln )(ln λ23105h 特征寿命 =?-=-=--h R e t 41999.010 3.03679.0ln )(ln λ33331h 第三章 常用的概率分布及其应用 1、次品率为1%的的大批产品每箱90件,今抽检一箱并进行全数检验,求查出次品数不超过5的概率。(分别用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求解) 解:1)二项分布:3590559055901087.199.001.0! 85!5!90)5(---?=???===q p C x P 2)泊松分布:取9.001.090=?==np μ 2、某系统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t=1000h ,在该系统1500h 的工作期内需要备件更换。现有3个备件供使用,问系统能达到的可靠度是多少 解:应用泊松分布求解5.115001000 1=?==t λμ 3、设有一批名义直径为d=的钢管,按规定其直径不超过26mm 时为合格品。如果钢管直径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u=,标准差S=,试计算这批钢管的废品率值。 解:所求的解是正态概率密度函数曲线x=26以左的区面积,即: 变为标准型为1.13.04 .2526=-=-=σ μx z 由正态分布表查的1.1<<∞-z 的标准正态分布密度曲线下区域面积是 864.0)1.1(=Φ,所以: 136.0864.01)26(=-=

试验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中级职称doc

试验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中级职称 篇一:中级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刘盛,男,汉族,1988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建德市。XX年06月毕业于浙江交通学院工程监理专业并同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专科学历,参加工作后于XX年1月取得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本科学历,XX年8月被评为助理工程师。毕业至今一直任职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科学研究所,主要从事结构检测及工程监理等工作。对我来说,每个项目都是一次全新的锻炼,一次经验的积累。在这7年中,通过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理论知识结构,并加以总结,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工程项目。专业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社会是个大学堂,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将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了尽快适应工作需要,转变身份角色,我努力学习电力工程监理、施工技术管理、工程预结算、结构检测等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在工作中言行一致、实事求是、严于律已、团结同志,尊重领导,圆满地完成了单位领导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通过自己的努力及同事的帮助,取得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一致

认可。下面就我本人这7年来的思想水平、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几个方面总结如下,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思想水平方面 在工作中,实事求是,有强烈的工作事业心,敢于负责、勇于创新。为人忠诚老实,尊敬领导、团结同志、生活俭朴、廉洁奉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始终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服从公司安排,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自己7年的工程监理、结构检测工作经历中,我也曾面临过各种选择,但我最终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建筑行业---这一注定充满艰辛但其乐无穷的事业!知之深,爱之切,我已把结构检测和工程监理事业视为自己的第二、第三生命,并作为我的终身职业。 二、组织协调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我能够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注重与同事们的团结协作,与同事们相处融洽,工作认真主动,按时按量的完成本职工作。尊重客观事实,服从领导、科学规范,全力配合好各个项目的结构检测工作。具备工程监理的管理协调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能正确处理好与建设单位、承包商的关系。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明确承包商处理。在开展工作时以规范为准则,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验证的主要项目和检测仪器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验证的主要项目和检测仪器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测试 一、电子产品的概念 电子产品,是指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制造的相关产品及其配件,有两个显着特征:一是需要电源才能工作;二是工作载体均是数字信息或者模拟信息的流转。 二、电子产品的分类 1)电子元件:指在生产加工时不改变分子成分的成品。如电阻器、电容 器、电感器。因为它本身不产生电子,它对电压、电流无控制和变换作用,所以又称无源器件。按分类标准,电子元件可分为11个大类。 2)电子器件:指在生产加工时改变了分子结构的成品。例如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因为它本身能产生电子,对电压、电流有控制、变换作用 (放大、开关、整流、检波、振荡和调制等),所以又称有源器件。按分类标准,电子器件可分为12个大类,可归纳为真空电子器件和半导体器件两大块。 3)电子仪器:是指检测、分析、测试电子产品性能、质量、安全的装置。 大体可以概括为电子测量仪器、电子分析仪器和应用仪器三大块,有光学电子仪器、电子元件测量仪器、动态分析仪器等24种细分类。 4)电子工业专用设备:是指在电子工业生产中,为某种电子产品的某一工艺过程而专门设计制造的设备,它是根据电子产品分类来进行分类的,如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电子元件专用设备。共有十余类。 三、可靠性试验的定义 为评价分析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广义说,包括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按试验项目可分为环境试验、寿命试验和特殊试

验;按试验目的可分为筛选试验、鉴定试验和验收试验;按试验性质可分为破坏性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 通过可靠性试验,可以确定电子产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工作或存储时的可靠性特征量,为使用、生产和设计提供有用的数据;也可以暴露产品在设计、原材料和工艺流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失效分析、质量控制等一系列反馈措施,可使产品存在的问题逐步解决,提高产品可靠性。 四、可靠性验证的主要项目及检测仪器 1)气候环境试验 ※高温存储试验仪器:烘箱或者高低温试验箱、真空烘箱 该试验目的是考核在不施加电应力的情况下,高温存储对产品的影响。有严重缺陷的产品处于非平衡态,是一种不稳定态,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的过渡过程既是诱发有严重缺陷产品失效的过程,也是促使产品从非稳定态向稳定态的过渡过程。这种过渡一般情况下是物理化学变化,其速率遵循阿伦尼乌斯公式,随温度成指数增加.高温应力的目的是为了缩短这种变化的时 间.所以该实验又可以视为一项稳定产品性能的工艺。 试验条件;一般选定一恒定的温度应力和保持时间。微电路温度应力范围为75℃至400℃,试验时间为24h以上。试验前后被试样品要在标准试验环境中,既温度为25土10℃、气压为86kPa~100kPa的环境中放置一定时间。多数的情况下,要求试验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终点测试。 ※温度循环试验仪器:高低温交变试验箱、快速温变试验箱 该试验目的是考核产品承受一定温度变化速率的能力及对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环境的承受能力.是针对产品热机械性能设置的。当构成产品各部件的材

试验室技术工作总结

试验室技术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镀膜试验室 试验室在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从试验室工作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较好的完成公司布置的各项任务。以下是20xx年9月试验室工作总结: 一、建设方面: 1、能够加强中心试验室人员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加强对员工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全面提高科室人员整体素质,建立并实行科室工作规则。 2、执行文明办公制度,控制使用空调,制止浪费,厉行节约,提倡勤俭办事;积极参加大扫除,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二、职能作用发挥方面: 1、对试验室各项工作职责、管理制度、管理办法进行了完善。 2、全面落实日常试验配液任务,加强监督指导,做好车间服务。 3、严格执行公司有关试验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时、认真地做好各项基础试验资料。 三、制度执行方面: 1、遇重大问题及时逐级向上级请示报告,做到不瞒报、不虚报、不漏报。

2、严格考勤制度,认真执行上班签到制,不迟到、不 早退,有事要请假。 3、严格执行工作督办制度,及时保质完成领导临时交办任务。 四、存在问题: 由于公司实验室在过去一直是个临时机构,在管理和制度上都存在很多问题,这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摸索经验,更好地完善和发展。试验室工作本身是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一项工作,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我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思想作风,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服务。 第二篇:20xx试验室工作总结 试验室工作总结 转眼间时间已近进入到年底了,回顾这一年的试验工作,有成绩也有教训。在成功中总结经验,在失败中汲取教训。争取为下一步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 试验检测既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公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评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环节,随着发展的要求,试验检测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各级都加强了工地试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从而,试验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检查过程中,试验室都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检查的重点。两次检查中,试验室虽都没出现大的纰漏,但依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可靠性验收试验

可靠性验证试验 1 概述 1.1 试验目的与分类 可靠性验证试验的目的是验证产品的可靠性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可靠性验证试验根据产品的性质分为可靠性鉴定试验和可靠性验收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为了验证新开发产品的设计是否达到规定的最低可接收的可靠性定量要求。 验收试验是对正式转入批生产产品是否达到可靠性定量要求的试验。 1.2 统计概念 可靠性指标是产品性能的时间表征,是随机变量,无法用仪表检测,只有通过抽样试验或全寿命统计才能检验。 产品的可靠性使用指标,也是可靠性目标值,在合同中又称规定值,试验方案中可为θ0。 产品必须达到的可靠性使用指标称可靠性门限值,在合同中叫最低可接受值,试验方案中为θ1。 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案建立在统计数学基础上,与“个体”、“总体”、“批”、“样本”、“样本量”、“随机抽取”、“分布”等等统计学概念有关。 电子产品在寿命的随机失效期的故障率为常数,符合指数分布。 1.3 一般要求 试验大纲必须经过有关方面讨论批准。 统计试验方案由订购方在合同中规定,从有关标准中选定。 试验样品的技术状态应是经过批准的。 试验剖面应代表实际使用环境条件。 试验应在授权的实验室在用户代表监督下进行。 2 可靠性验证试验大纲 2.1 试验大纲内容 试验对象和数量; 试验目的、进度; 试验方案; 试验条件:试验设备提供的应力及其容差、检测设备及其精度要求; 试验场所,经订购方认可按以下顺序选定:独立实验室,合同乙方以外的实验室,合同乙方的实验室; 设置评审点、开展FRACAS要求。 2.2 试验方案 A 根据大纲要求制定试验方案,内容包括: 试验项目; 选定统计试验方案:号码、鉴别比D、风险α和β、试验时间T、样品数量、是否可替换; 试验剖面; 故障判据及分类; 有关试验方职责分工; 计划进度、经费、人员、维修器材等资源保证条件; 其它可靠性活动信息。 B 试验方案选定因素 定时截尾试验,累积试验时间是确定的,便于试验计划安排和管理,但不一定是最经济的; 定数截尾试验,累计相关故障数是确定的,在采取不可替换的试验时,样品数量是也确定的,也不一定是最经济的。 等概率比序贯试验,做出判据所需的故障数和累计试验时间比定时截尾和定数截尾试验的少,事前只能确定它们的最大值,但样品数量和试验时间难以确定,不便于试验计划安排和管理,最大累积试验时间和累计故障数有可能超过定时截尾或定数截尾的试验。 2.3 试验条件 可靠性验证试验剖面应典型代表产品的使用条件: 功能模式,当产品有超过1种使用模式时,应分析各自所占时间的百分比,确定模式转换的方

试验员工作总结

试验员工作总结 什么叫试验员? 顾名思义它是一个代名词,做试验方面的人员。它包含很广可以是铁路上的试验。公路方 面的试验。。。。。等等一切关于试验的工程。 短篇的试验员工作总结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项目部领导的关心与帮助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在工作中可 以全面系统地了解以往的情况,明确哪些是应该做的,肯定的;哪些是应该纠正和避免的,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败中记取教训,以便下一步更好地实践。在建筑工程中试验是一 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工程质量的见证,在这一年的试验工作中,我做如下几方面总结:工作方面: 1、.热爱本职工作,遵守项目部的管理规定,服从领导工作安排。 2、.刻苦学习专业技术,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在不懂的地方,要不怕麻烦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试验的工作,熟练掌握各种试验方法 和步骤。

3、了解工程所用材料技术性能,在监理工程师指导下,严格按操作规程对工程材料进行品质指标试验鉴定。 4、现场人员要抓好现场施工配比,矿料级配,要控制好水泥剂量、含水量,按规定进行检测及资料整理。 5、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工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向上汇报。 6、认真填写各种试验资料,及时向施工现场提交试验资料。 7、收集、整理各项试验原始资料,分层建立资料档案。 8、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及仪器的维修保养。 态度和能力方面: 在工作中要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监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我身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随时关注本公司发展,切身想到本公司、项目部的利益,坚定本公司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对本公司的未来充满了热情与期望。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试验检测技术工作总结.doc

试验检测技术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试验检测技术工作总结 试验检测技术工作总结 自从事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以来,本人认真做好各项试验检测工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务,认真学习各类试验操作规程、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广泛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业务能力,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得到不断提升,从一个普通的试验检测人员成长为试验检测工作的负责人。现将多年试验检测工作体会和经验总结如下: 一、专业书籍和工具书是理论源泉和工作指南 多年来我始终恪守一个信念:要想熟练掌握试验检测工作技能,必须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首先要从学习试验规程入手,掌握工作要领和工作程序,搞清试验原理,才能更好地开展试验检测工作,书是我们试验检测工作的行动指南。其次,要从学习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做起,弄清试验检测内容、质量控制及评判标准,这是我们对试验结果的判定依据。 二、经常深入实践是个人成长的途径 只有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试验检测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丰富知识面,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实践的锤炼,才能使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业务技术水平得到不断丰富和提高,进一步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错误认识和做法,自己得到更快成长,多年的工作经历证明了这点。 三、应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试验检测工作及公路工程施工,纠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错误认识和做法。

1.部分施工单位在上路床及垫层砂砾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中不 1 做承载比强度试验,认为天然砂砾的强度较普通的填料高很多,没必要做承载比试验。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和做法,因为天然砂砾除含有承载能力高的大粒径砂砾粒料,还含有部分承载能力较低的细粒土,其整体承载能力是由以上两个因素及其级配组成决定的,是否满足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是未知数,最终需要通过承载比强度试验来确定。 2.个别施工单位甚至建设项目在路面水泥稳定类基层施工和试验检测工作中,存在不做水泥稳定材料混合料的延迟时间试验,只是以水泥的凝聚时间作为混合料最终碾压时间进行施工控制。这种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水泥凝聚时间的长短只是影响混合料延迟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材料的种类和品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延迟时间的变长,混合料的密实度和强度损失也变大。大量的模拟试验和施工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进行延迟时间试验,选择确定合理的延迟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选择凝聚时间较长的水泥和良好品质的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凡此种种,不再叙述。每当发现上述情况,都或提出建议或予以纠正。 四、在公路试验检测工作和施工中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取得满意效果。 1.比如我们在混凝土混合料拌制中采用了“二次投料法”的搅拌工艺,即造壳技术,通过调整投料顺序的方法,使混凝土拌合料的施工和易性及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施工实践证明:混凝土拌和料的坍落度增加5%左右,早期强度提高8%~%,28天抗压强度提高15%~25%.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物外表光洁度高、密实性好。 2.比如我们在水下大直径桩基础及承台的混凝土浇筑中使用了 外掺粉煤灰的混凝土,施工实践表明:不仅混凝土拌和料和易性有显著改善,

最新试验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试验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试验检测技术工作总结 试验检测技术工作总结 自从事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以来,本人认真做好各项试验检测工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务,认真学习各类试验操作规程、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广泛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业务能力,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得到不断提升,从一个普通的试验检测人员成长为试验检测工作的负责人。现将多年试验检测工作体会和经验总结如下: 一、专业书籍和工具书是理论源泉和工作指南 多年来我始终恪守一个信念:要想熟练掌握试验检测工作技能,必须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首先要从学习试验规程入手,掌握工作要领和工作程序,搞清试验原理,才能更好地开展试验检测工作,书是我们试验检测工作的行动指南。其次,要从学习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做起,弄清试验检测内容、质量控制及评判标准,这是我们对试验结果的判定依据。 二、经常深入实践是个人成长的途径

只有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试验检测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丰富知识面,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实践的锤炼,才能使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业务技术水平得到不断丰富和提高,进一步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错误认识和做法,自己得到更快成长,多年的工作经历证明了这点。 三、应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试验检测工作及公路工程施工,纠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错误认识和做法。 1.部分施工单位在上路床及垫层砂砾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中不1 做承载比强度试验,认为天然砂砾的强度较普通的填料高很多,没必要做承载比试验。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和做法,因为天然砂砾除含有承载能力高的大粒径砂砾粒料,还含有部分承载能力较低的细粒土,其整体承载能力是由以上两个因素及其级配组成决定的,是否满足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是未知数,最终需要通过承载比强度试验来确定。 2.个别施工单位甚至建设项目在路面水泥稳定类基层施工和试验检测工作中,存在不做水泥稳定材料混合料的延迟时间试验,

可靠性验证试验报告需要写写什么

可靠性验证试验报告需要写写什么? 可靠性验证试验报告是承制方进行可靠性试验的正式记录,供订购方用来评价可靠性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包括定期可靠性验证试验报告及最终可靠性验证试验报告。最终报告应包括关于受试产品可靠性全面分析及其有关数据和信息的简要说明。其中包括用以说明试验数据、故障与时间的关系。 具体细节如下: 试验报告每一台受试产品的试验记录、每一次故障的故障报告以及试验故障总报告。 每一台受试产品的试验记录应包括如下内容: (a) 受试产品标识。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名、产品型号、受试产品排序号; (b) 每次观测与操作的记录。包括日期时间、工作条件、环境条件、性能参数值、工作计时器的累积读数、 观测与操作人员姓名、其他。 每一次故障的故障报告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有试验操作人员填报的如下: (a) 故障识别。故障出现日期和日历时间,受试产品排序号、故障涉及的零、组、部件,出故障时产品的工作条件及环境条件,计时器的累积读数,试验操作人员姓名; (b) 故障模式。故障的原始现象,哪些产品特性参数超出了容许限?哪些一标志是出现故障? (c) 有关的故障分析报告要点; (d) 对故障的类别意见; (e) 建议的修复或纠正措施; (f) 其他需说明的内容。 由维修人员填报的如下: (a) 故障确认。确认的方法和仪器仪表,故障确认的观测结果; (b) 维修说明。采取的维修措施,维修期间产品的工作时间,维修日期及时刻,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的所属 单位及姓名。 (c) 更换的零、组、部件记录。零、组、部件(元器件)的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名、生产出厂日期、安 装在产品上的部位(具体到电路上的位置); (d) 故障原因的意见; (e) 故障分类的意见;

可靠性增长试验

可靠性增长试验 1 概述 1.1 基本概念 众所周知,装备的可靠性是由设计决定的。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设计缺陷总是难免的,产品在研制阶段往往达不到用户的可靠性要求,因此必须开展可靠性增长活动。 必须指出,可靠性增长活动不是针对设计低劣的产品的,而是针对经过认真设计仍然由于某些技术原因达不到要求的产品,而且可靠性增长活动比可靠性设计活动所需的资源和时间都多,因此,管理者往往只对通过可靠性设计评审的产品才安排可靠性增长计划。那种把可靠性水平寄托在增长活动上的态度是错误的。 可靠性增长的核心是消除影响产品可靠性水平的设计缺陷。可靠性增长的关键是发现影响产品可靠性水平的设计缺陷。为此,必须通过试验或运行的途径来实现产品故障机理的检测。常见的可靠性增长有,一般性的可靠性增长和可靠性增长管理。 一般性的可靠性增长,是指事前未给出明确的可靠性增长目标,对产品在试验或运行中发生的故障,根据可用于可靠性增长资源的多少,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实施纠正措施,以使产品可靠性得到确实提高的过程;它通常不制定计划增长曲线,也不跟踪增长过程,而是采用一两次集中纠正故障的方式,使产品可靠性得到提高。由于增长过程通常不能满足增长模型的限度条件,增长后的产品可靠性水平需要通过可靠性验证试验才能进行定量评估。 可靠性增长管理,是指有计划有目标的可靠性增长工作项目,并非可靠性增长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它是产品寿命期内的一项全局性的、为达到预期的可靠性指标、对时间和资源进行系统安排、在估计值和计划值比较的基础上依靠新分配资源、对实际增长率进行控制的可靠性增长项目。可靠性增长管理有两个特点: a) 有一个逐步提高的可靠性增长目标: 可靠性增长管理主要针对大型军事装备,把可靠性增长工作从工程研制阶段延伸到生产阶段或使用阶段,在阶段的转接处和阶段内部划分的小阶段的进出口处设定可靠性增长目标,形成逐步提高的系列目标。这就促使有关部门实施严格管理和为降低风险提供手段。 b) 充分利用产品寿命期内的各项试验和运行记录: 除了可靠性试验之外,在产品寿命期内还有其它各种试验以及运行过程都可能产生故障信息,可以用于可靠性增长的故障机理检测,经过风险权衡后把其中的一部分纳入可靠性增长管理的范围,形成可靠性增长的整体,使产品可靠性逐步增长到预期目标。 可靠性增长活动是一个连续完整的闭环控制过程。在此环中,首要任务是发现产品的设计缺陷——这主要是从试验、使用中发生的故障中发现;然后是对故障进行分析——重点研究重复性故障和关键故障发生的原因,当认定为设计缺陷后提出纠正这些设计缺陷的措施;接着是实施纠正措施——将修改设计的措施在少数产品(试验样品)上实施,并通过试验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最后是修改技术文件和把纠正措施推广到同型号产品中去——这是落实可靠性增长活动的重要工作,是发挥可靠性增长试验效益的关键步骤。可靠性增长活动可以在工程研制阶段、生产阶段进行,甚至在使用阶段进行。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只在装备研制阶段才进行可靠性增长试验和增长工作,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不少已经装备部队多年的产品仍然对其进行可靠性增长试验和“可靠性补课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这就是说,要根据产品的技术状况和可靠性水平去决定何时以何种形式开展可靠性增长活动。 可靠性增长试验是可靠性增长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产品工程研制阶段单独安排的可靠性工作项目,成为工程研制阶段的组成部分。可靠性增长试验通常安排在工程研制基本完成之后和可靠性鉴定试验之前进行。此时,产品的性能与功能已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产品结构与布局已经接近批生产的要求,故障信息的确实性已经较高,且此时故障纠正措施的实施所需资源和时间较少。使用阶段的可靠性增长活动可以利用产品的现场故障信息和现场使用状况记录来取代可靠性增长试验工作。 1.2 可靠性增长试验的目的 可靠性增长试验的目的是,在装备研制或生产阶段通过试验获得设计缺陷的信息,以便对其

试验员工作总结

试验员工作总结 试验员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转眼间已经工作快一年了,在项目部领导的教导与帮助下比较顺利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从对试验的一无所知,到可以独立完成试验方面的工作,少不了主任对我的教导和帮助,下面对一年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工作中热爱本职工作,遵守项目部的管理规定,服从领导工作安排。刻苦学习专业技术,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在不懂的地方,要不怕麻烦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试验的工作,熟练掌握各种试验方法和步骤。了解工程所用材料技术性能,在监理工程师指导下,严格按操作规程对工程材料进行品质指标试验鉴定。现场人员要抓好现场施工配比,矿料级配,要控制好水泥剂量、含水量,按规定进行检测及资料整理。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工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向上汇报。认真填写各种试验资料,及时向施工现场提交试验资料。收集、整理各项试验原始资料,分层建立资料档案。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及仪器的维修保养。 在这一年中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监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我身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随时关注本公司发展,切身想到本公司、项目部的利益,坚定本公司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对本公司的未来充满了热情与期望。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我从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工作入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孜孜不倦地作

出成绩,我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岗位本领,努力精通本职的岗位知识,做本职工作的骨干和行家里手,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 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 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 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为公司及项目部 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总结一年的试验工作,尽管自己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今后的工 作中加以改进与提高。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响应公司政策,服从领导安排。团结同事,互相帮助,不搞小圈子孤立其他人,融入群体,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在新的一年中,我会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方面进入一个更高的水平,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从20xx年5月至今一直从事着试验工作。工作以来在的单位领 导的精心培育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 习上还是工作中,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总之从开始 工作到现在要感谢很多的人,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的遗憾。对收 获要感谢那些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老师、学长。对遗憾只能在今后 的工作中刻苦的学习。 现对今年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一、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控 在工作中,我始终检测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规程对原材料进行检测,能够科学、准确、及时的出具检测报告。无一因 原材料影响工程质量。 二、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试验员个人专业技术总结

个人专业技术总结 本人**,男,出生于1988.8.29,于2014年6月毕业于**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学历。2014.7月到**公司参加工作。自2014年7月19日开始,在**项目部试验室,任试验员,主要负责该项目混凝土强度试验与报告,内业及信息化工作。 下面就我在道安高速TJ21标项目部试验室2014工作总结如下: 从2014.7至今参加工作已经四个月,近阶段主要负责混凝土强度试验与报告,试验室的内业及信息化工作。在工作中根据工作情况合理安排时间,首先完成当天的试验,做好台账及记录并完成报告,其次检查并完成信息化及内业的相关工作。 工作方面:1、热爱本职工作,遵守项目部的管理规定,服从领导工作安排。 2、刻苦学习专业技术,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在不懂的地方,要向领导及师傅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短时间内熟悉试验的工作,熟练掌握各种试验方法和步骤。 3、了解工程所用材料技术性能,严格按操作规程对工程材料进行品质指标试验鉴定。 4、认真填写各种试验报告,及时向施工现场及监理提交试验资料。 5、收集、整理各项试验资料,及时归档。 6、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及仪器的维修保养。 7、与其他部门做好沟通与配合,积极配合完成工作。 从参加工作至今让我感觉到试验员必须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工作中必须细心认真,保证试验数据准确、真实。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保证工作效率,同时在工作中学习知识,锻炼自己,使工作水平得到长足的进步。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感觉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与改进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可靠性技术发展简介概述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可靠性技术发展简介 01041201

摘要 可靠性理论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对现代军事、宇航、电子等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六十年代开始逐渐发展到研究结构、机械、机电系统及由上述系统组成的综合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其应用范围也从比较尖端的工业部门扩展到一般工业部门。目前,可靠性设计和分析技术已成为许多工业部门中产品发展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但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系统可靠性在理论和研究模式上还有欠缺,需要结合其他理论如模糊理论、人工智能等,是可靠性理论、试验和管理能够更成熟、更完美。 关键词:可靠性工程航空工业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核工业机械和非电子产品人可靠性现代化

可靠性技术发展简介 二十世纪以前 可靠性是伴随着兵器的发展而诞生和发展的,在人类文明经历了4000多年发展成长的漫长过程中,人类已经对当时所制作的石兵器进行了简单检验。在殷商时代已有的文字记载中,就有关于生产状况和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验,对质量和可靠性方面已有了朴素的认识。与可靠性工程学有关的数学理论早就发展起来了,可靠性工程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概率论早在十七世纪就由伽利略、巴斯卡、费米、惠更斯、伯努利、德·莫根、高斯、拉普拉斯、泊松等人逐步确立。布尼科夫斯基在十九世纪写了第一本概率论教程,他的学生切比雪夫发展了大数定律,他的另一个学生马尔科夫创立了随机过程论,这是可修系统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可靠性工程另一门主要的基础理论——数理统计学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可靠性工程的准备和萌芽阶段 除了三、四十年代提出的机械维修概率、长途电话强度的概率分布、更新理论、试件疲劳与极限理论的关系外,1939 年瑞典人威布尔为了描述材料的疲劳强度而提出了威布尔分布,后来成为可靠性最常用的分布之一。 美国 最早的可靠性概念来源于航空。二战期间,因可靠性引起的飞机损失惨重,损失飞机2100架,是被击落飞机的1.5倍。1939年,美国航空委员会出版的《适航性统计学注释》中,提出了飞机由于各种失效造成的事故率不应超过0.00001/小时,相当于飞机在一小时飞行中的可靠度为0.99999,尽管这里并未明确提出“可靠度”的概念。现在所用的“可靠性”定义是在1952年美国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来的。电子管的可选性太差是导致美国航空无线电设备可靠性问题的最大因素,美国当时的航空无线电设备有60%不能正常工作,其电子设备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仅有30%的时间能有效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防部组织人力,开始对电子管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在1934年成立电子管开发委员会(VTD),1946年成立电子管专业小组(PET)和航空无线小组(ARINC)。这标志着可靠性的起步。 在美国,四十年代改进可靠性的努力集中于质量的提高方面。更好的设计、更强的材料、更坚硬更光滑的摩擦表面、先进的检验仪器等等——强调这一切都是为了延长零件或组合件的使用寿命。例如,通用汽车公司的电动分布通过使用更好的绝缘,高温和试验,和改进了的锥-球形滚柱轴承等办法,把机车所使用的牵引马达的使用寿命从25万英里延长到100万英里。通过对曲轴和凸轮轴的轴承表面进行新式的TOCCO硬化处理大大延长了柴油发动机的寿命。可靠性工程在易维护型设计、以及为预防性的维护安排规划、设施、技术和进度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四十年代展现的其他显著的进步还有管理部门对于检验抽样方案,高生产率机床的生产控制图,估算水平和促进购买优质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