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选择结构教案

2.3选择结构教案
2.3选择结构教案

2.3程序的选择结构——IF条件语句

执教教师:信息组 **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时间:2014年4月9日

【教材分析】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是算法和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所有算法都可以用这三块“积木”通过组合和嵌套的方式表达出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广东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修模块一《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第2章第3节《程序的选择结构》第1课时。前面2.2节已经学习了程序的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为简单基础的算法结构,其特点是从上到下顺序执行,本节开始学习的选择结构需要进行条件判断,根据条件的成立与否,算法结构中出现了分支。选择结构一方面在顺序结构的基础上让算法增加了可控性,另一方面也为循环结构打下了基础。

“ IF条件语句”是选择结构程序中最常用、最基础的语句之一,正确描述选择结构的算法是应用IF条件语句的前提,识别和理解IF语句的基本执行过程是学习的关键。教材中的接受性学习思路是以数学问题引入选择结构,提出IF 条件语句,再阐述其执行过程,实践练习。这仍然是一种偏向接受性学习的思路,不利于学生主动产生学习需求,也不利于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学情分析】

本期的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相比较必修模块的信息技术通晓性知识,学习难度明显加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经过前面章节的学习与实践,对使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对赋值语句、输入函数、输出语句有所掌握,但因上机实践机会较少,还有待熟练,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前述语句都是正确应用IF条件语句的基础。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选择性问题(双分支),学生能用自然语言作大致描述,但用流程图形式作描述时存在条件提炼不准确,进而导致流程混乱的情况。当选择性问题变得复杂(嵌套或多分支),对条件的提炼和算法流程的表达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晰地描述算法才是正确应用语句编写程序的前提。

【设计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到“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程序实现”这一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本节课以“看视频,画算法流程图,归纳条件选择问题的基

本执行过程”为核心问题展开教学。学生观看两部电影中的选择情节,提炼其中的选择性问题,画出算法流程图,找出流程图中的选择结构基本单元,归纳条件选择问题的基本执行过程。学生在活动中有了对选择结构的基本单元和其执行过程的识别与理解,IF条件语句的提出与应用就成了算法转化为程序的需要,在这里,学生对于IF条件语句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接受性学习,而是为了将自己设计的算法得以实践的主动需求,这就是变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为学生的深度体验性与接受性相结合的学习,其学习效率和知识的可迁移性都会提高。

对学生活动的预设:(1)学生可能存在对于选择性问题的条件提炼不准确;(2)在画算法流程图时,学生可能会对选择结构的嵌套有所体现;(3)运用反馈环节的抛硬币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能想到正反两种情况,个别学生可能会想到硬币竖立的第3种情况;(4)对于抛硬币的3种可能性,学生可能会以两个IF 语句的嵌套,或三个IF语句的顺序判断来编写程序;(5)学生初次应用IF条件语句往往都会出现格式上的各种错误,从而导致调试运行不成功。

本堂课中教师课堂评价的预设:(1)解决问题环节中学生典型学案的评价,从选择性问题定位的准确性、算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2)反思提升环节中学生对选择结构基本单元提取及其执行过程描述的评价,从其流程图的规范性进行评价;(3)对于考虑到了抛硬币的3种可能性的评价,从其考虑问题的全面性、算法结构、算法与语句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目标】

1、能将生活中的简单选择性问题用局部流程图的形式描述出来;

2、能抓取出选择性问题的基本结构单元,并能描述其执行流程;

3、能将选择结构算法从流程图转化为程序,在VB6.0中编写、调试、运行;

4、在分析选择性问题并应用IF条件语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选择性问题的提炼、选择结构的算法流程图与if条件程序语句之间的关联。

【教学重点】

分析视频片段中的选择性问题,画出算法流程图,抓取出选择结构基本单元。【教学难点】

准确提炼出选择问题的条件。

【核心问题】

提炼视频中的选择问题,画算法流程图,归纳条件选择问题的基本执行过程【教学环节】

流程图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清市第二中学吴焕英 【案例背景】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其课程目标定位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其课程的设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实施这个课程目标。然而,众多的老师实施新课程后发现:教学内容的范围比以前更广泛了、课时远远不够、教学软硬件资源缺乏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教学,成为老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教学案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现有的数学、英语基础,结合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问题从简单的英语口语入手,过渡到课题的研究学习。原本枯燥无味的VB程序设计,在简单、形象的生活实例下,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思维。这样的教学案例,值得我们反思研究、总结与完善。 【教材分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之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选择结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共分三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程序设计数据的表示与处理的基础上,理解了顺序结构的前提后提出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数学课中已经有了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础,学生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究,如果用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分析选择结构的话,那么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思想,使其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理解和掌握过程与方法,这样才能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乃至学会生活,提高终生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公民。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有以下几项:

信息技术教案: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信息技术教案: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选择结构程序 2、掌握逻辑量的概念 3、掌握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4、了解IF语句 [2]教学重点:选择结构程序和关系表达及逻辑表达式 [3]教学难点:选择结构程序的掌握 [4]教学方法:引入法 [5]教学工具: [6]教学内容: 当结构为真时是-1,结果是假时为0 IFX>0THENPRINTX 关系:即运算量的关系。六种。>= 关系表达式:即用关系运算符把运算量联接起来的式子。 例:A>B,X>=y,mN等。例:X=Z

如:A>B为真时,则NoTA等于假 程序: A=3 B=4 PRINTA,B,NoTA>B,NoTABTHEN PRINTA IFNoTA>BTHENPRINTB END 2)AND相当于数学里的交集,即两个运算量取交集 如:A={1,2,3,4,5,6,7} B={1,2,66,54,34,5,3} A交B={1,2,3,5} 即AANDB=-1如AANDB没有值则为0 例:IFAANDBTHENPRINTA 3)oR相当于数学里的并集集 A={1,2,3,4,5,6,7} B={1,2,66,54,34,5,3} AUB={1,2,3,4,5,6,7,66,54,34} 逻辑运算符的运算规则为真值表:

真值表为(略) 逻辑表达式:用逻辑运算符联接起来的式子。 例1:AANDBoRcoRNoTA A>BNoTA等。 4、IF语句的格式: IF逻辑表达式THEN语句1ELSE语句2 学生写出程序运行的值: 小结: 略 教效果 教后感选择结构程序设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matla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答案讲解学习

m a t l a b选择结构程序 设计答案

实验三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建立和执行M文件的方法。 2、掌握利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的方法。 3、掌握利用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的方法。 4、掌握try语句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求分段函数的值。用if语句实现,分别输出x=-5.0,3.0,1.0,2.0,2.5,3.0,5.0时 的y值。 ①x=input('please input the value of x'); if x<0&x~=-3 y=x*x+x-6; elseif x>=0&x<5&x~=2&x~=3 y=x*x-5*x+6; else y=x*x-x-1; end y ②please input the value of x-5.0 y = 14 >> aaaaa please input the value of x-3.0

y = 11 >> aaaaa please input the value of x1.0 y = 2 >> aaaaa please input the value of x2.0 y = 1 >> aaaaa please input the value of x2.5 y = -0.2500 >> aaaaa please input the value of x3.0 y =

5 >> aaaaa please input the value of x5.0 y = 19 2、输入一个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成绩等级A、B、C、D、E。其中90分 ~100分为A,80分~89分为B,70分~79分为C,60~69分为D,60分以下为E。要求: (1)分别用if语句和switch语句实现。 (2)输入百分制成绩后要判断该成绩的合理性,对不合理性的成绩应输出出错信息。 If语句 ①s=input('please input the score:'); if s>=90&s<=100 rank='A'; elseif s>=80&s<=89 rank='B'; elseif s>=70&s<=79 rank='C'; elseif s>=60&s<=69 rank='D'; elseif s>0&s<=59 rank='E';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1.2.2 选择结构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流程图的选择结构这种基本逻辑结构. 2.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3. 能运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设计流程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方法: 1.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求解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流程图的感知. 2.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流程图的画法和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 0.53,50,500.53(50)0.85,50, c ωωωω?≤?=??+-?>?其中ω(单位:kg )为行李的重量. 试给出计算费用c (单位:元)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二、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解 算法为:

1S 输入行李的重量ω; 2S 如果50ω≤,那么0.53c ω←?, 否则500.53(50)0.85c ω←?+-?; 3S 输出行李的重量ω和运费c . 上述算法可以用流程图表示为: 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10页图1-2-6. 在上述计费过程中,第二步进行了判断. 三、建构数学 1.选择结构的概念: 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 操作的结构称为选择结构. 如图:虚线框内是一个选择结构,它包含一个判断框,当条件p 成立(或称条件p 为“真”)时执行A ,否则执行B . 2.说明:(1)有些问题需要按给定的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并按判 断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操作,这类问题的实现就要用到选择结构的设计; (2)选择结构也称为分支结构或选取结构,它要先根据指定的条件进行判断,再由判断的结果决定执行两条分支路径中的某一条; (3)在上图的选择结构中,只能执行A 和B 之一,不可能既执行A ,又执 行B ,但A 或B 两个框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即不执行任何操作; (4)流程图图框的形状要规范,判断框必须画成菱形,它有一个进入点和 两个退出点. 3.思考:教材第7页图121--所示的算法中,哪一步进行了判断? 四、数学运用 分析 由于一元二次方程未必总有实数根,因此,求解时,要先计算判别式△24b ac =-,然后比较△与0的大小,再决定能否用求根公式求解.所以,在算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第四章择路而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第一节路口诀择----条件语句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选择结构程序中常用的Qbasic语句。 2、掌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方法。 3、能利用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选择结构的语句及功能 2.选择结构中程序设计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法,分组讨论法。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教程: (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利用顺序结构只能设计一些较简单的程序,如果要处理复杂的问题,就需要采用另外两种基本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选择结构,是一种常用的主要基本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用来描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分支现象的重要手段。其特性是:无论分支多寡,必择其一;纵然分支众多,仅选其一。 (二)讲述新课 l 单行条件选择语句IF 1、单行结构条件语句IF…THEN…ELSE 格式:IF <条件> 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 功能:最简单的条件选择语句,用来进行条件判断,使语句有条件的执行。 说明: 1)当<条件>为真(非零数)时,则执行<语句1>。 2)ELSE语句可以省略。 3)当<条件>为假(零)时,而且语句中有ELSE语句则执行<语句2>。 4)IF、THEN、ELSE必须在同一行上。 2、示例A、输入x的值,计算y的值。 REM 程序名为:eg1.bas INPUT “请输入x的值:”,x IF x>=0 THEN Y=1+X ELSE Y=1-2*X PRINT "Y=";Y END 例: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实数根。 分析:写写出程序的流程图,参考流程图来写程序。 程序清单如下: INPUT A,B,C D=B*B-4*A*C IF D<0 THEN then X1=(-B+SQR(D))/(2*A) X2=(-B-SQR(D))/(2*A) PRINT “X1=”;X1, “X2=”;X2 ELSE PRINT “此方程无实根” END

程序的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程序的选择结构 教案编写教师:付虹杨 实际授课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授课日期:

Then End if Else The n Then Else Else End if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格式2:又叫块If I f 条件Then Else 2> End I 语句组1> 语句组说明: 新课讲授 (1)条件可以是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等。表达式都会 得到两种可能:非真即假,True或False。 (2)格式2中的if与end if 必须成对出现,缺一不可。 (3)在书写时,格式1中的<语句组>可以有多条语句,如 果有多条语句则必须写在一行,而且语句之间用冒号“:” 分隔开。格式2中的<语句组>中的多条语句,则需分行书写。 (4)将If、Else和End If 语句左对齐,而<语句组1>和<语 句组2>向右缩进若干空格,以使程序结构更加清楚,便 于阅读和查错。 4、条件语句的执行过程 当条件成立时,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组1, 否则执行语句组2 选择结构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5、下面我们共同运用选择结构来解决问题:例1、选择题 将鼠标价钱大竞猜的程序补充完整。 Dim a As Si ngle a=I nputBox(“请输入您猜的价钱”) ____ a=20_Print"猜对了"__Print “猜错了” 学生边看课 件,边听教师 讲解选择结构 的基本格式。 注意事项,及 程序的执行过 程。 学生运用选择 结构将鼠标价 钱大竞猜程序 补充完整。 进一步理解 选择结构的 用法、格式、 功能。 让学生熟练 掌握双分支 选择结构的 两种基本格 式及相互转 换。

实验四-答案--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讲课讲稿

实验四-答案--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四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答案 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步骤】 一、程序调试练习 1、写出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 (1)ex4_1.c #include void main() { char ch; printf("input a character:"); ch=getchar(); if(ch>='A' && ch<='Z') ch=ch+32; printf("%c\n",ch); } 具体要求: ①从键盘上输入a,分析程序运行的结果。 ②从键盘上输入A,分析程序运行的结果。 ③从键盘上输入5,分析程序运行的结果。 程序运行结果: ①a ②a ③5 (2)ex4_2.c #include void main() { int x,y,z; printf("input x,y,z"); scanf("%d,%d,%d",&x,&y,&z); if(x

①从键盘上给x、y、z分别输入2,-1,2,分析程序运行的结果。 ②从键盘上给x、y、z分别输入3,5,2,分析程序运行的结果。 ③从键盘上给x、y、z分别输入-5,-3,2,分析程序运行的结果。 程序运行结果: ①z=2 ②z=3 ③z=0 (3)ex4_3.c #include main() { int x=1,a=0,b=0; switch(x) { case 0:b++; case 1:a++; case 2:a++;b++; } printf("a=%d,b=%d\n",a,b); } 程序运行结果: a=2,b=1 (4)ex4_4.c #include void main() { int x=1,y=0,a=0,b=0; switch(x) { case 1: switch(y) { case 0: a++; break; case 1: b++; break; } case 2: a++; b++; break; case 3: a++; b++;

vb选择结构教案

卓资县职业中学实训学案 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_科目: VB 程序设计主备:闫森审核:日期: 课题: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实际应用(2) 实验目的: 1、掌握If语句的使用。 2、掌握Select Case语句的使用。 实验内容与过程 说第一步:独学(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知识回顾: 1、单分支条件语句格式:①IF <表达式> THEN 语句块 End If ②IF <表达式> THEN 语句块 2、双分支条件语句格式: IF <表达式> THEN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End If 任务1(基本设计题) 题目:一般网络游戏只允许成年人进入,你来编写一个根据 明 : 本 节 课 只 完 成 任 务 1 和 任 务 2 的 题 目 要 求 及 问 年龄判断是否成年的小程序。(规定成年人年龄>18周岁) 请你根据题意,利用双分支条件语句格式2种方法(单行和 多行)编写程序代码,并上机测试。 设计界面如下: 编写程序代码:

题 。课后作业下次实训务必完成。第二步:合作(问题)探究(对学、群学) 任 务 2. ( 提 高 设 计 题) 在 “ 神州号”程序中,需要判断飞船飞行状况。当飞船速度继续 加大时,飞船将达到第二宇宙、第三宇宙速度(见下表)试 编写程序,输入不同的飞船速度V,判断它的各种飞行状况, 显示出来 飞船速度V 单位 (km/s) 飞行状况情况 程序界面如下: 补充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V AS single, n AS integer V= VAL(InputBox(“SPEED=”,”输入速度”)) <=V< 1--Move around Earth飞船绕 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1 11 19<=V< 2--Move around SUN飞船离开 地球的控制 ,围绕太阳转 2 V> 3--Break gravitate of solar 飞船挣脱太阳引力飞出太阳 系 3 其它警告出错信息0

C语言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编程题.doc

实验2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选择控制语句的使用方法; 2.了解C程序语句的执行过程。 二.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输入一个整数,判断该数的奇偶性。(输出相应的标志even-偶数odd-奇数,请记住这两个单词)。 2.从键盘输入的正整数,判断是否能被5和7同时整除,若是,则输出Yes;否则输出No。 3.输入一个字符,如果是大写字母改变为小写字母;如果是小写字母,则把它变为大写字母;若是其它字符则不变。 4.编写程序,对于给定的一个百分比制成绩,输出相应的五分制成绩。设:90分以上为‘A’,80~89分为‘B’,70~79分为‘C’,60~69分为‘D’,60分以下为’E’(用if…else…与switch 语句两种方法实现)。 5. 企业发放的奖金根据利润提成。利润(i)低于或等于10万元时,奖金可提成10%;利润高于10万元,低于20万元时,低于10万元的部分按10%提成,高于10万元的部分,可提成7.5%;20万元到40万元之间时,高于20万元的部分,可提5%;40万元到60万元之间时,高于40万元的部分,可提成3%;6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时,高于60万元的部分,可提成1.5%;高于100万元时,超过100万元的部分按1%提成,从键盘输入当月利润i,求发放奖金总数。 6. 输入某年某月某日,判断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7. 输入一个字符,请判断是字母、数字还是特殊字符。 8. 身高预测: 男性成人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0.54cm 女性成人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cm 如果喜爱体育锻炼,那么身高可增加2%;如果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可增加身高1.5%。键盘输入性别、父母身高、是否爱好体育锻炼、是否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利用给定身高预测方法对你的身高进行预测。 9. 要求用switch语句编程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要求根据用户从键盘输入的表达式。 操作数1 运算符op 操作数2 计算表达式的值。指定的算术运算符为加(+)、减(-)、乘(*)、除(/)。 在此基础上,增加如下要求: (1)如果要求程序能进行浮点数运算,程序应该如何修改?如何比较实型变量和常数0是否相等? (2)如果要求输入的算术表达式中的操作数和运算符之间可以加入任意多个空格符,那么程序如何修改? (3)如果要求连续多次算术运算,每次运算结束后,程序都给出提示: Do you want to continue(Y/N y/n)? 如果用户输入Y或y时,程序继续进行其它算术运算,否则程序才退出运行状态。那么程序如何进行修改?

高中信息技术选择结构1教案 粤教版

2.3 选择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教材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5)课时数:2课时 【内容分析】 选择结构是VB程序设计三个基本结构之一。是学生学习VB程序入门,掌握程序语言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1、掌握条件逻辑表达式的构成 2、掌握简单IF语句的格式及其含义 技能1、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编写程序,让学生掌握简单if语句的语法格式和使用方法。 情感1、形成良好的程序程序书写格式。 2、学会自主学习和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析】 县级城市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80%以上的学生在学校没有受到正规的计算机入门教育,大部分学生对编程一无所知,还有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特差,但通过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必修课学习后对电脑简单操作有一定认识,因为选择结构是程序设计基础中的一节重要内容,所以本节课分二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讲IF语句的简单结构和标准结构,第二课时讲多重分支与多重选择语句。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简单选择结构和标准选择结构的语法和逻辑运算。 难点:选择结构算法的实现。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活动1:给出特定关键词“小学生、 公共汽车”,要求学生用“如果…… 就……”句型造句; 活动2:要求学生用以上关键词,使 用“如果……就……否则就……”句型造 句; 活动3:由于现在公共汽车都是无人 售票,公交公司想要设计一款自动检票的 设备,该设备能够自动测出身高并确定是 否需要买票。假定机器自动测出乘客的身 高为H,请大家想想计算机该怎么判断乘 客需要买什么票?用你自己的语言说出 判断过程。并试着翻译成英语。 学生思考并积 极回答 大部分学生会 造句:如果小 学生身高小于 1.2米,就不用 买票. 如果H<1.2米 就不用买票, 否则就要买 票. 通过使用学生熟 悉的常识,引起学生积 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想像力和继续探 讨的热情和期待。 新课教学20分钟 1.师生一起画出活动3的流程图 2.探究学习:写出该程序 学生自己看书学习IF语句的语法 并试着写出该程序 3.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小结IF语句 的简单格式。(有的同学可能用简单格式 有的可能用标准格式,这里一起讲评) 4.完善作品 (提醒学生程序的书写格式) 5.小结IF语句语法格式 1)、IF 条件 THAN 语句块 END IF 2)、IF 条件 THAN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END IF 学生一起画 学生自学教材 并试着写出程 序 找两位做得最 好的同学上台 讲解他的程序 并介绍选择实 现的方法 未做完的或程 序有错误的同 学进一步完善 作品,已经完 成的同学作为 小老师指导其 他同学。 请两位同学上 台小结IF语句 的格式。 在学生使用“如 果……就……否则 就……”造句,并翻译 成英语的基础上学生 很快会形成“IF…… THEN……ELSE……”概 念,通过自己学习教材 的IF语句语法格式从 而将模糊的想法转化 成严格的程序语句定 义,再通过程序实践、 老师点评、小结和自己 改正、完善作品从而内 化为自己的知识。 课堂任务1、书64页课本例题填空。全部学生必须 完成 通过二个任务强化IF语句的练习,并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练习题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练习题 1.逻辑运算符两侧运算对象的数据类型( ) A.只能是0和1 B.只能是0或非0正数 C.只能是整型或字符型数据 D.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数据 2.下列运算符中优先级最高的是( ) A.< B.+ C.&& D.!= 3.能正确表示“当x的取值在[1,10]和[200,210]范围内为真,否则为假"的表达式是( ) A.(x>=1)&&(x<=10)&&(x>=200)&&(x<=210) B.(x>=1)||(x<=10)||(x>=200)||(x<=210) C.(x>=1)&&(x<=10)||(x>=200)&&(x<=210) D.(x>=1)||(x<=10)&&(x>=200)||(x<=210)

4.表示图中坐标轴上阴影部分的正确表达式是( ) A.(x<=a)&&(x>=b)&&(x<=c) B.(x<=a)||(b<=x<=c) C.(x<=a)||(x>=b)&&(x<=c) D.(x<=a)&&(b<=x<=c 5.判断char型量ch是否为大写字母的正确表达式是() A.‘A’<=ch<=‘Z’ B.(ch>=‘A’)&(ch<=‘Z’) C.(ch>=‘A’)&&(ch<=‘Z’) D.(‘A’<=ch)AND(‘Z’>=ch) 6.设x,y,z都是int型变量,且x=3,y=4,z=5,则下面表达式中值为0的是 () A.‘x’&&‘y’ B.x<=y C.x||y+z&&!y D.!(x

7.已知x=43,ch=‘A’,y=0;则表达式(x>=y&&ch<‘B’&&!y)的值是() A.0 B.语法错误 C.1 D.“假” 8.若希望当A的值为奇数时,表达式的值为“真”,A的值为偶数时,表达式的值为“假”,则以下不能满足要求的表达式是() A.A%2==1 B.!(A%2==0) C.!(A%2) D.A%2 9.设有:int a=1,b=2,c=3,d=4,m=2,n=2;执行(m=a>b)&&(n=c>d)后的值为() A.1 B.2 C.3 D.4 10.下列运算符中优先级最低的是( )优先级最高的是( ) A.? B.&& C.+ D.!=

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说课稿)

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介绍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法及依据;四、说学法及依据;五、说教学过程;六、说板书设计;七、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则是算法的两种基本结构,既是为以后学习循环结构打下基础,也是为以后学习更高深的算法作好铺垫。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教学大纲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算法框图的概念,掌握各种框图符号的功能。 (2)了解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概念,能用算法框图表示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算法框图的各个符号的功能,培养学生对图形符号语言和数学文字语言的转化能力。 (2)学生通过设计算法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动手,用程序框图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体会数学表达的准确与简洁,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教学重点设为: 重点:各种程序框图功能,以及用算法框图表示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由于学生首次接触算法框图,认知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故把教学难点设为: 难点:对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概念的理解;和用算法框图表示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二、说学情 从知识结构上来说,学生在本章第一节已经了解了一些算法的基本思想,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知识基础,从能力上来说,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思维比较活跃但缺乏严谨性。因此,在设计教学中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 三、说教法及依据 学生首次接触算法框图,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主要采取问题导入式教学,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掌握新知识,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的应用和解题过程,提高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 四、说学法及依据

C语言选择结构程序教案设计

一、教学思想(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 1、关于“C语言” 计算机的本质是“程序的机器”,程序和指令的思想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概念,只有懂得程序设才能懂得计算机,真正了解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通过学习程序设计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更好地理解个应用计算机,学会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法。C语言作为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相比其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有着公认的一些特点,比如语言本身简介,生成的代码质量高,使用灵活等。它既可以编写计算机系统软件又可以编写各类应用软件。C语言作为一种简洁高校并且支持结构化编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在讲究效率的时代,对于帮助学习者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进而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会有极大的帮助。 2、关于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的3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中常用的结构。前面介绍的顺序结构里,程序中的所有语句按照书写顺序依次执行。而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事情的顺序并不都是按部就班的顺序进行,有时会根据某些条件进行选择。比如在进行周末活动安排时,我们可以说:“如果天气好,我们就去郊游,否则我们就去体育馆打球。”在这样安排中,可以看到,“郊游”和“打球”哪个动作实际执行依赖于“天气好”这个条件是否满足。 在程序设计中,上述安排就要用选择结构来实现。选择结构的作用是根据所给条件的真假,决定程序的运行途径。在上述实例中,“天气好?”是控制条件,它的作用是决定程序的流程,如果天气确实好,则条件为真,进行“郊游”这个活动,如果天气不好,则条件为假,进行“打球”这个活动。 “郊游”和“打球“两个活动只进行一个,该选择结构结束后,再执行下面的语句。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关系运算、逻辑运算和C语言条件语句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程举例,程序的比较和运行和程序流程图的使用,让学生加深记忆,理解条件语句的执行顺序。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精)

实验七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应用双生选择结构设计程序解决一般的单分支问题。 2、掌握应用多重选择结构设计程序解决一般多分支问题 二、实验要求 1、对单分支和多分支的语句格式深入了解 2、利用单分支和多分支结构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计算机的判断功能是通过结构实现的。选择结构又称为分支结构,是程序设计中应用中较多的程序结构,其特点是由分支中的条件是否成立来决定程序执行的不同走向。 选择结构分为双重选择(IF-ELSE-ENDIF)和多重选择(DO CASE –ENDCASE)两种。 1、设计双重选择结构程序 计算电费:不超过50度,每度0.8元;超过50度时,超出部分每度1.20元. 解:电费DF显然为电量DL的一个分段函数: 0.8*DL (DL<=50) DF= 0.8*50+1.20*(DL-50) (DL>50) 应用选择结构完成电费DF的计算. 设计1: YY1.PRG SET TALK OFF CLEAR INPUT “请输入电量(度):” DL IF DL<=50 DF=0.8*DL ELSE DF=0.8*50+1.20*(DL-50) ENDIF ?”应缴电费:”,DF SET TALK ON RETU 设计2: *YY2.PRG SET TALK OFF CLEAR INPUT “请输入电量(度):” DL DF= 0.8*DL IF DL>50 DF=0.8*50+1.20*(DL-50) ENDIF ?”应缴电费:”,DF SET TALK ON

RETU 2、设计多重选择结构程序 设计程序处理商场推出让利用促销问题:凡购物金额超过500元未超过1000元者,返回20元,超过1000元,返回5%;超过2000元,返回7%,超过4000元,返回10%。输入购物金额,输出应交款数。 解:设购物金额为X,让利金额为Y,则应交款为X-Y。 根据输入的X,采用多重选择结构分5种情形计算Y,输出X-Y。程序为: *YY4.PRG CLEAR SET TALK OFF INPUT “请输入购物金额:”TO X Y=0 DO CASE CASE X〈500 Y=0 CASE X〈1000 Y=20 CASE X〈2000 Y=X*0.05 CASE X<4000 Y=X*0.07 OTHE Y=X*0.1 ENDCASE ?”应交款”,X-Y SET TALK ON RETURN 运行程序:DO YY4.PRG 请输入购物金额:3000 应交款:2790.00元 四、实验习题与思考 1、选择结构分哪几种?有哪几种方法实现多重选择? 2、双多重选择结构中,有ELSE与没有ELSE在功能上有什么区别? 3、在多重选择结构中,OTHERWISE子句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不要该子句,如何修改程 序? 4、从永州到长沙铁路托运行李的运费标准为:40千克及以下,每千克0.24元;超过40千克, 超出部分每千克0.42元.设计程序,输入行李重量,输出运费. 5、从键盘输入一个正整数X:若X为奇数,输出X+3,若为偶数,输出X/2。 6、设计多分支选择结构程序,输入一个考试得分F:若F大于或等于90分,显示“优秀”; 若F大于或等于80,显示“良好”;若F大于或等于70,显示“中等”;若F大于或等于60,显示“及格”;若F少于60,显示“补考”。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嘉应学院计算机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实验名称实验地点 指导老师实验时间提交时间 班级姓名座号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C语言表示逻辑量的方法(以0代表“假”,以非0代表“真”)。 (2)学会正确使用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3)熟练掌握if语句的使用(包括if语句的嵌套)。 (4)熟练掌握多分支选择语句—switch语句。 (5)结合程序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 (6)进一步学习调试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和方法 实验方法: (一)综合运用课本所学的知识,用不同的算法实现在不同的程序功能。 (二)结合指导老师的指导,解决程序中的问题,正确解决实际中存在的异常情况,逐步改善功能。 (三)根据实验内容,编译程序。 实验环境:Windows xp Visual C++6.0 三、实验内容及过程描述 实验步骤: ①进入Visual C++ 6.0集成环境。 ②输入自己编好的程序。 ③检查一遍已输入的程序是否有错(包括输入时输错的和编程中的错误),如发现有错,及时 改正。 ④进行编译和连接。如果在编译和连接过程中发现错误,频幕上会出现“报错信息”,根据提 示找到出错位置和原因,加以改正。再进行编译,如此反复直到不出错为止。 ⑤运行程序并分析运行结果是否合理。在运行是要注意当输入不同的数据时所得结果是否正 确,应运行多次,分别检查在不同情况下结果是否正确。 实验内容: 本实验要求事先编好解决下面问题的程序,然后上机输入程序并调试运行程序。 (1)有一函数: () () ()? ? ? ? ? ≥ - < ≤ - < = 10 x 11 3 10 x 1 1 2 1 x x x x y

实验一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一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1.1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会正确使用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的方法。 2.掌握程序的书写风格; 3.熟练掌握if语句的使用; 4.熟练掌握switch语句的使用。 1.2 实验内容 1.2.1 典型例题分析 【例1.1】编程实现,判别从键盘输入的一个字符是控制字符、数字、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中的哪一种。例如输入为“g”,则输出显示它为小写字符。 分析:可以根据输入字符的ASCII码来判别类型。由ASCII码表可知ASCII值小于32的为控制字符。在字符“0”和“9”之间的为数字,在字符“A”和“Z”之间为大写字母,在字符“a”和“z”之间为小写字母,其余则为其它字符。这是一个多分支选择的问题,所以用if-else-if语句编程,根据输入字符ASCII码所在的范围,分别给出不同的输出。 源程序代码: #include"stdio.h" main() { char c; printf("input a character: "); c=getchar(); if(c<32) //判断输入字符的ASCII值是否小于32 printf("This is a control character\n"); else if(c>='0'&&c<='9') //判断输入的字符是否在字符“0”和“9”之间 printf("This is a digit\n"); else if(c>='A'&&c<='Z') //判断输入的字符在字符“A”和“Z”之间 printf("This is a capital letter\n"); else if(c>='a'&&c<='z') //判断输入的字符在字符“a”和“z”之间 printf("This is a small letter\n"); else //判断输入的字符是否其它字符 printf("This is an other character\n"); } 程序运行结果:

选择结构教案

《程序的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程序的选择结构》 (选自粤教版教材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一书第二章第3 节,本节计划分两个课时,此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程序的选择结构,掌握VB程序中的条件语句的构建,掌握关系 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等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设计、解决来真正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验编程解决问题的乐趣; 3、培养学生们对问题宏观分析的能力,多角度分析、处理,并能学以致 用,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挖掘自己的潜力; 【学情分析】: 此次授课的班级为高一的少年班,他们的信息技术课程最新的进度刚好是必修阶段的第四章——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在必修课中, 他们已经了解了编程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以及VB中的一些基本语句。 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设置如下: 教学重点: VB中的条件语句的格式、能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做判断条件的表达式教学难点: 对实际问题分析出选择结构,提炼出条件表达式,并能用程序设计语言 来实现 【教法设计】: 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法”、“学科结合法”、“讲授法”

【学法设计】: 分析法、实践练习法【教学过程】:(简) (一)、导课(5分钟)(二)、讲授 (三)、练习(包含课堂练习)(四)、知识拓展 (五)、知识总结

【评价设计】 【教学过程】:简 (一)、生疑: (二)、质疑: (三)、练习(包含课堂练习) (四)、知识拓展 (五)、知识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课(5分钟)什么是选择结构 /*兴趣为主——引出主题——能理解选择及选择的条件控制*/ 教师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即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连接。物联网的实现能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比如可以根据外面光线来选择自动地拉合窗帘,天亮时把窗帘自动拉开,天黑时自动合上。又或者为了保障家里的财产安全,设置防盗装置,当有人从门窗进入时,会发出警报信息,同时发送短信或视频到手机中。这些都是根据某种情况或条件做出的选择,生活中我们自己也会遇到很多选择。(可以让大家说说自己的选择)教师在屏幕上显示四个按钮,四个按钮后面分别对应四个活动,让同学们选择一个按钮,进行课堂活动。其中四个活动分别设置如下: 按钮一活动:英文翻译。 按钮二活动:(游戏)看商品,猜价格。 按钮三活动:(游戏)计算自己的健康指数 按钮四活动:语文造句。用“如果…那么…否则…”来造句 其中:活动一和活动四直接体现了选择,而活动二和活动三可以让学生谈谈哪里体现了选择。教师来解释选择结构,并以两个选择结构为例,给出流程图,解释选择在程序中的实现过程,展开教学。

五选择结构编程练习

实验五选择结构编程练习 题目: 1身高预测 每个做父母的都关心自己孩子成人后的身高,据有关生理卫生知识与数理统计分析表明,影响小孩成人后身高的因素有遗传、饮食习惯与坚持体育锻炼等。小孩成人后的身高与其父母的身高和自身的性别密切相关。 设faHeight为其父身高,moHeight为其母身高,身高预测公式为: 男性成人时身高= (faHeight + moHeight) * 0.54(cm) 女性成人时身高= (faHeight * 0.923 + moHeight) / 2(cm) 此外,如果喜爱体育锻炼,那么可增加身高2%,如果有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那么可增加身高1.5%。 编程从键盘输入你的性别(用字符型变量sex存储,输入字符F表示女性,输入字符M 表示男性)、父母身高(用实型变量存储,faHeight为其父身高,moHeight为其母身高)、是否喜爱体育锻炼(用字符型变量sports存储,输入字符Y表示喜爱,输入字符N表示不喜爱)、是否有良好的饮食习惯等条件(用字符型变量diet存储,输入字符Y表示喜爱,输入字符N表示不喜爱),利用给定公式和身高预测方法对你的身高进行预测。 实验授课提示: 通过这个实际例子熟悉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以及if语句,进一步熟悉TC集成环境的程序编辑、编译、链接、运行和调试方法。 2 简单的计算器程序 要求用switch语句编程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要求根据用户从键盘输入的表达式: 操作数1 运算符op 操作数2 计算表达式的值,指定的算术运算符为加(+)、减(-)、乘(*)、除(/)。 本实验程序是在例4.8基础上,增加如下要求: (1)如果要求程序能进行浮点数的算术运算,程序应该如何修改?如何比较实型变量data2和常数0是否相等? (2)如果要求输入的算术表达式中的操作数和运算符之间可以加入任意多空白符,那么程序如何修改? (3)(选作题)如果要求连续做多次算术运算,每次运算结束后,程序都给出提示:Do you want to continue(Y/N or y/n)? 如果用户输入Y或y时,程序继续进行其它算术运算,否则程序才退出运行状态。那么,程序如何修改? 实验授课提示: 通过这个实际例子熟悉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以及switch语句,进一步熟悉TC集成环境的程序编辑、编译、链接、运行和调试方法。 对于第(3)题,可利用%1s格式符输入用户回答,利用do-while语句实现反复运算直到用户键入N或n。

《选择结构》教学案例

【教学课题】选择结构 【适用年级】普通高中一年级 【所用教材】教科版《算法与程序设计》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VB语言基础和顺序结构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学习选择结构的基础。 【教材分析】选择结构是建立在顺序结构的基础上,又为后续学习循环结构作了铺垫,是教材中的重点之一。教材着重分析飞船是否升空的程序例题,并没有系统介绍if 语句的格式和功能,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1)掌握IF 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2)会画IF 语句的流程图。 (3)学会用IF 语句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 2、过程和方法: 经历分析、归纳、实践,掌握IF 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完善和编写程序,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2)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和设计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选择结构的格式和功能。 2、选择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IF 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主要教法】讲解、启发、演示 【主要学法】自主探究、模仿、实践、协作 【教学用具】微机房多媒体演示系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由“神五”的发射成功引出第一宇宙速度问题,即:当飞船达到什么速度时,才可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2.学生通过讨论、查找资料给出第一宇宙速度为7.91千米/秒。 3.教师给出问题:如何实现输入飞船速度,程序判断飞船能否升空?请分析并给出流程图。 4.和学生一起讨论画出飞船运行状态流程图。

二、合作讨论,学习新知 1.教师归纳得出选择结构的概念,即:根据不同条件来决定程序执行走向的结构,称为选择结构。 2.教师先给出例句,和学生一起分析每行语句的含义,然后归纳出IF 语句的格式: 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 1. 老师给出“判断飞船能否升空”VB 程序的半成品,让学生完善程序。 2. 教师演示如何在窗体显示飞船升空图片,学生模仿。 3. 请小组代表演示自己的程序,适时解决编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适当延伸,开阔视野 1.教师提出问题:当飞船速度继续加大时,飞船将达到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试编写程序,输入不同的飞船速度,判断它的各种飞行状况。 2.如何实现当输入不同的宇宙速度时提示文字的颜色不同? 3.如何实现当输入不同的宇宙速度时变换不同的图片?学生摸索,和教师一起讨论得出用程序代码实现加载图片的语句格式。如:Image1.Picture = LoadPicture("e:\earth.jpg")。 五、解决问题,巩固新知 1.请学生编写程序:用计算机产生一个1到100之间的随机整数,然后判断这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并输出该数及判断结果。 2.编程实现:从键盘输入三个数,并输出三个数中的最大数。 六、课堂小结,进行升华 人的一生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选择自己的路时,不要徘徊,不要退缩,任何借口只会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拿出你的勇气和智慧,在考虑成熟的前提下谨慎而果断地作出你的选择。一旦作出选择,就要坚信自己的抉择,勇敢地向目标奋进,只要你有了这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