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关于对红河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

关于对红河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

关于对红河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州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杨海源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13年度工作安排,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普绍忠、副主任陈军、李烨分别带领的调查组先后对我州12个县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基本情况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云南农业发展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促进云南现代农业发展、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云南跨越发展意义重大。

州人民政府结合我州实际,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高度重视,目标明确。

州委、州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意见》、《关于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任务和重点,制定了涉及生产发展、流通服务、税收奖励、扶优做强、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扶持发展特色农业的政策措施。

在调查研究和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州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会同州级有关部门和6县市编制完成了《红河州百万亩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报审稿),州级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门用于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高端品牌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扶持。

(二)措施具体,工作扎实。

在示范区创建上,建成了蒙自草坝设施大棚蔬菜、开远乐百道密桃、泸西白水高原梨、河口南屏香蕉示范区等万亩以上规模化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建设示范区。

在名特优农产品品牌打造上,全州农产品商标注册达到493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云南省著名商标18个。

在设施农业建设上,以多元化投资方式,形成建水羊街示范园、蒙自草坝科技园等一批以企业化运作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

在体制机制及运作方式上,支持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和农户,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参与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在科技创新上,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建成10个优势农产品研发中心,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实施10项农业实用技术入户和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训农民250万人次,全州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48%。

百舸争流看今朝——云南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纪实(下)

百舸争流看今朝——云南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纪实(下)

隆冬 时节 , 云 岭大地 乡间 田野却 依 然生 机勃勃 "记者走进 玉溪 市通海 县 四街镇 的田间地 头 , 看 到处处 呈现 一 派忙 碌景象 " 四街镇 以种 植 !加工 外 销蔬 菜 闻名 , 当地 生产 的蔬 菜销往 广 州 ! 上海 ! 兰州 等 1 3 0 多个大 中城 市 , 并 出 口泰 国 !越南 !日本 !阿 联 酋 等 国家 和地 区 " 20 1 1年 , 全 县蔬 菜 总 产 量达 r o .2亿公 斤 , 产 值约 12 .5 亿元 , 全 年 累计 加工 外销蔬 菜 15.8亿 公 斤 , 产 值 达 19 .2 亿元 , 农 民人 均 种菜 毛 收 入5 2 0 元 ; 以蔬 菜为 主的特 色经 作 产 品 出 口创 汇 1.3 7 亿 美元 , 并带动建 材 !包 装 !运输 等相 关 产业 实 现 产 值 3 .6 亿 元 " 以烟糖 茶胶 为代表 的传 统特色经 作 , 为云南带来 了巨大 的财 富和声誉 ; 而菜果花药等新兴特色经作 , 正在给 云岭大地增添崭新 的色彩 和活力 " 云 南 特 色 经 作产 业 迎 来 了新 的发 展 机 遇 , 站在 了新 的发展起点上 "
六 " 0云南茶叶流通协会常 务副会长 ! 昆明市茶叶协会会 长刘益 成道出 了云 茶产业存在 的突 出问题 " 中药 材 和 茶产业 发展 面 临 的 困 难 和 问题 , 在 云 南特 色 经 作 产业 发 展 中具 有 一 定 的普 遍 性 " 从 总体 上 讲 , 云 南 农 产 品生 产方 式 较 为 落后 ! 技 术含 量 不 高 !产 业化 经 营 层 次低 ! 经 济效 益 不 太 理想 , 发 展 的潜 力 和 空 间很 大 " 缺 乏科 学 的管 理 机 制 和 品牌 意 识 , 也 是云 南特 色经作 产业快 速 !高 效! 持续发展的 / 短板 0" 以水果产业为 例 , 云南正成为水果生产和 消费大省 " 然而 , 目前云南水果产业 的发展状况 却是 /大路货 0多 ! 优质 品少 " 农业科技 发展滞后 , 科技利用率 不高 , 农业 生产经营者文化素质 偏低 , 是制约云南特色经作产业发展 的重要 因素 } 以甘蔗产 业为例 , 云南甘蔗平均 亩产 为4 . 5 吨 , 其 中近 8 0 % 的旱地蔗区 亩产仅为 3.5 吨 " 如果能够全面改 良甘 蔗品种 , 实现 良种 良法技术配套 , 云南 的甘蔗亩产有望提高到 5.5 吨 " 按全省 450 万亩 甘蔗 测算 , 全省 可增 产糖 料

科技支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跨越发展

科技支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跨越发展
第1 位 ;野 生 食 用茵 出 口创 汇 稳 居 全 国 之 首 。 通 过 实 施 农 业 科 技 创 新 工程 ,云 南省 自主 选 育 新 品 种 和 推 广成效显著。 “ 楚粳2 8 号 ”认 定 为 超 级 稻 品 种 ,两 系
E 稻 “ 云光1 7 号 ”和 杂 交 玉 米 “ 云瑞 8 号 ”列 为 全 国 农 业
建设 创新 型云南 行 动计 划启 动 以来 ,云 南省 科技 厅 大 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围绕云南省农业优 势特色产业发
新品种选育等领域 ,组织实施- ̄ L L 重 大 农 业 技 术 攻 关 和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项 目, 在 促 进 农 业 优质 、 高 产 、 高 效 ,提
入国家畜禽品种 资源保护名录 ,5 6 个品种列入全国畜禽遗传
资源名录。
产品市场竞争 力和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 了显著成效 , 口 快云南省 高原特 色农业发展提供 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农业科技 支撑 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支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成效显著
是 农业科 技 园 区、科技 型农业 企业 、农村 经济 合作
组织等快速发展。云南 石林 农业科技 示范 园被认定 为国家农
二 是 农业 科 技 创 新 人 才和 平 台 的数 量 、质 量 稳 步 增 长 。
产 量 由2 0 0 2 年 的1 4 2 4 . 7 万 吨增 加 到2 0 1 1 年 的1 7 5 5 . 6 万 实现 “ 九 连 增 ” 作 出 了重 要 贡 献 。 选 育 马 铃 薯 新 品 种 2 2 其中 “ 云薯 1 0 1 、2 0 1 、1 0 3 ” 为 国 审 品种 ,实 现 了云 南 铃薯 加工专用型品种育成零 的突破。 “ 云烟8 7 ”、 “ 云

关于加快祥云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祥云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滇云·论坛关于加快祥云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圃中共祥云县委办公室“农业稳,天下安。

”农业是祥云率先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以高原特色农业的比较效益推动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规模化发展,是祥云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为了全面反映祥云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措施和办法,我们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全县10个乡镇和县农业局、县畜牧局等涉农部1],就全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听取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行业专业人士、企业家和基层群众的看法和建议,经过认真梳理,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效祥云县是大理州的农业大县,耕地总面积31.52万亩,总人口47.42万人,全县近85%的人口生产生活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高原特色农业为抓手,以“立足优势抓特色、突出特色创品牌”为重点,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兴修水利,稳基础、扶龙头、建基地、联农户、强产业,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2012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2.15亿元,增长19.7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733元,增长18.04%,是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

(一)支柱产业持续壮大。

目前,全县已培育出烤烟、蚕桑、特色蔬菜、经济林果、畜禽养殖等产值过亿元的五大支柱产业,同时中药材、特色花卉等新兴产业也迅速发展。

2012年,全县种植烤烟10.8万亩,烟农售烟收入达3.94亿元,全省烟叶生产大县地位进一步巩固。

栽桑8.22万亩,年产鲜茧4284吨,实现产值1.73亿元,是全省蚕桑生产第二大县。

发展特色蔬菜10.4万亩,实现产值6.5亿元。

建成生猪养殖小区24"、标准化规模养猪场179个,蛋鸡养殖小区7个、万羽以上标准化蛋鸡场170个,肉类总产量达5.53万吨,畜禽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三位,产鲜鸡蛋4万吨,产量居全省第二位,畜牧业实现产值18.46亿元。

云南会泽今后的发展方向

云南会泽今后的发展方向

云南会泽今后的发展方向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本文进行修改:作为会泽县的发展规划者,我们必须立足于现有资源优势,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以下是我为会泽县制定的发展方向:一、总体定位1. 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会泽县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会泽古城、念湖、雨碌大地缝等。

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将会泽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2. 绿色产业引领,构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体系。

发挥会泽高原特色农业优势,以绿色、生态、高效为引领,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

3. 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城市。

优化城乡布局,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创造宜居宜业的环境,吸引人才和投资,助力会泽经济社会发展。

二、发展重点1. 旅游产业(1)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2)创新旅游产品,开发特色旅游线路,丰富旅游业态。

(3)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高会泽旅游品牌知名度。

2. 绿色农业(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

(2)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

3. 城市建设(1)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会泽。

三、具体措施1. 政策支持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旅游、农业和城市发展的政策,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兴业。

2. 人才引进和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会泽县整体竞争力。

3. 投融资渠道拓展拓展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会泽县的发展建设。

4. 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内外友好城市、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共享资源,互利共赢。

5. 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会泽县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目标1. 旅游产业:到202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50亿元,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

农耕文化视野下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农耕文化视野下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 号 :G 1 1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4— 3 9 0 X ( 2 0 1 3 )0 3— 0 0 0 1— 0 5
De v e l o p e nt o f Pl a t e a u Fe a t u r e d Ag r i c u l t u r e i n Yu nn a n
策 :借鉴传统农耕 文化的 “ 三才理论 ” ,探索 高原 特色农业 路径 ;发 挥高原农 业 的特色 ,推动 发展方 式 多样
性 ;打造立体制定高原特色农业政策 。 关键词 :传统农耕 文化 ;云南农 耕特点 ;现代化 ;高原特 色农业
李昶罕 ,秦 莹
( 云南农业 大学 科 学技术史研究所 ,云南 昆 明 6 5 0 2 0 1 )
摘要 :农耕文 化是农 业生产实践 中智慧 的结 晶 ,是形 成农业生 产方 式 、生活方 式的重要 动 因。本 文在 明确 传 统农耕文化 与农业 现代化之间关联性和适应性 的基础上 ,结合 云南实 际,探 讨 了云南高原 特色农业 发展 的对
c o n d i t i o n o f Yun n a n p r o v i n c e,ba s i n g o n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 d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b e t we e n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f a r m- i n g c u l t ur e a n d t h e a g ic r u l t u r e mo d e r n i z a t i o n, t h i s a r t i c l e d i s c u s s e s t he d e v e l o pme n t c o u n t e m e r a s u r e s o f Yu n na n p l a t e a u f e a t u r e d a g r i c u l t u r e:f ir s t ,u s i n g t h e“ t h r e e p o we r s t h e o r y’ ’o f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f a r mi ng c u l t u r e f o r r e f e r e nc e t o in f d t h e p a t h t o t h e p l a t e a u f e a t u r e d a g r i c u l t u r e; s e c o n d, p r o mo t i n g t h e d i v e r - s i t y o f t h e de v e l o p me n t mo d e b a s e d o n t h 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f a m i r n g c u l t u r e i n Yu n n a n p r o v i n c e;

会泽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会泽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会泽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成效摘要从产业布局、科学规划、项目储备、园区建设、经合组织等方面介绍了会泽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效,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现状;成效;发展方向;云南会泽会泽县坚持以创建全省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县和示范县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县粮食、畜牧、渔业、核桃、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农业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庄园化、庄园经济品牌化、品牌经济市场化的思路,以绿色生态为品牌,突出基地、园区、企业、市场建设4个重点,重点培育扶持发展畜牧、马铃薯、蔬菜、核桃4个主导产业,水果、水产、中药材、花卉4个特色产业和玉米、水稻、麦类、杂粮4个传统产业,着力打造农业产业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4张名片,切实加快现代农业庄园经济发展。

1会泽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1.1抓产业布局,促结构调整结合会泽县实际,围绕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和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建设,科学合理布局全县畜牧产业发展重点,着力建设四大基地,促进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即以金钟、者海、迤车、乐业4个乡(镇)为重点,在全县21个乡(镇)全面推进优质肉猪产业基地建设;以金钟、者海、五星、上村、迤车、田坝6个乡(镇)为重点,建设优质仔猪繁育基地;以新街、金钟、者海、乐业、迤车、娜姑、上村7个乡(镇)为重点,建设优质肉牛基地;以金钟、驾车、大海、田坝、鲁纳、火红、马路、上村、待补9个乡(镇)为重点,建设优质肉羊基地。

1.2抓科学规划,明发展目标紧紧围绕会泽县情,结合高原特色畜牧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了高原特色生态牧业的具体任务,即:到2017年,畜牧业综合产值突破42亿元,进一步加强良种体系建设,提高良种普及率,重点推广秸秆青贮及氨化技术、牧草高产栽培技术和天然草地改造技术,巩固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及肉牛肉羊基地县成果,加强26.67万hm2天然草山、6 666.67 hm2人工草场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06〕181号)、《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2〕190号)的相关要求,省财政厅组织委托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对2012年度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为完成好该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概况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把农业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随着桥头堡建设的深入推进,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决策。

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云发﹝2012﹞13号),并首次设立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专项用于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

根据《决定》,在用好用活原有扶持农业产业发展投入的基础上,从2012年起,在“十二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高原特色农业示范、主要特色农业产业、外销蔬菜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设补助。

2012年省级财政共下达省级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由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花卉产业办和省生物产业办共同组织实施,共安排项目112个,涉及16个州市的51个县(市、区)。

(二)评价依据1.《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06〕181号);2.《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决定》(云政发〔2010〕40号);3.《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10〕24号);4.《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2〕190号);5.《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6.《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监察厅关于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意见》(云财绩〔2011〕99号);7.《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2年度财政支出项目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云财绩〔2013〕2号);8.《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云发﹝2012﹞13号);9.《云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2年高原特色农业项目资金的通知》(云财农﹝2012﹞384号);10.《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命名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的决定》(云政发﹝2012﹞116号)(三)评价对象(1)云南省2012年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及绩效情况;(2)各级专项管理部门(农业、林业、花产办、生物办)及相关部门对该项目的管理工作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 市场互补性较强。 随着云南省交通运 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与东盟在 2 1 世纪初 名品牌的基础 。
输条件 的 日 益 完善 , 云南省与东盟之间贸易量 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如 2 0 0 3 年,中泰的
( 二)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及其功能。 基础设
的增加 , 云南省充分发挥与东盟在水果品种上 “ 早起收获”协议进一步推动双方蔬菜水果贸 施的建设是存进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的基础, 基
有关中国与东盟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国占有 重要份额 ; 光热 条件 , 同时, 热带 亚热带季风 气候为热 带 年代以后, 三是市场 区位优势 , 市场 目 云南与邻国的边境贸易及 标 明确, 水果 的生产带来了充足的降水。 优越的地理位 与云南的区位优势、 流通渠道畅通 , 运销便捷 , 对产业发展 置, 充足 的光热和 降水条件 , 良 好 的地缘优 势, 其发展、 云南在建立中国与东南亚国际大通道 带动力强 ; 四是加强产业化基础 , 增强科研 、 生 成为许多学者关注和研究 产 、 成为 云南省适 宜各种 热带水果的先决条件 , 也 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人 才、 技术 、 市场等方 面基础 , 发展有带动 成为云南省发展热带水果产业 的 自 然优势 。 的话题 。 由于历史 、 地理、 资源互补性和其他综 能力强 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创建农产 品知

( 三) 较 强的市场供给 能力。在 我国, 有广 植应当遵
热带水果产 业发展 的优势和机遇分析 西、 广东 、 福 建、 海 南、 云南等热 带水果生产较 地特有 的气候资源, 发展特 色林果业 。 其次 , 应
( 一) 良好的地缘优势。从整体上来看, 云 大 省份 。 云南省生产的热带水果除了能够供给 当按照因地制宜、 突出重点、 规模发展的原则,
的互补优势, 2 0 1 2 年前4个月与东盟水果贸易 易; 2 0 0 4 年双方又签署了 《 货物贸易协议》 和 础设施的完善才能更有利于云南省热带水果 值超 8 千万美元,其中出1 5 3 , 8 3 8 万美元, 进 《 争端解决机制协议》 ; 到了2 0 0 9 年, 中 国与东 的健康、 迅速发展。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特色
家经济交流与贸易的重要通道。 云南省具有这 的大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热带水果的流通
供 了良好的条件。
优化热带 水果产业布 局应从 以下 四点做
样优越 的地理位置 , 为热带水果产 品的贸易提 量, 很大程 度上增 强了热带水果在 省 内、 省外 起:一是选择适宜或最适宜种植热带水果地
市场的供给能力, 这也为云南热带水果产业的 区 , 这些地 区具有 生产 传统 、 生产基础和 技术
条件; 二是扩大生产规模 , 能够集中连片生产 ,
云南省也是北 回归线上 的绿洲 , 北回归线 发展带来了新动力。 横贯本省南部 , 为热带水 果生产提供 了充足 的
( 四) 日 渐成熟的贸易环境。2 O 世纪九十 农产品商品率较高 , 区域 内热带水果总量在全
中图分 类号: F 3 文献标识码: A 原标题 :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0 1 5 年对 鲜龙眼进 口7 , 3 7 4 吨, 价值 9 5 9 万美元 。 此外 , 埔寨 、缅甸 四个 东盟成员 国有 望在2
荔枝、 榴莲、 鲜柚等热带水果进口增势强劲, 成 9 0 %的中国产品实现零关税。关税的下降, 为
云 南高原特 色农 业发展 战略
口文 /李继 云
( 红河学院商学院 云南 ・ 蒙 自)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关税 [ 提要] 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推进高原 万 美元 , 分别增长 2 . 4 倍和 1 . 9 倍, 此外 , 草 莓、 易区正式启动后,
其中中国对东盟成员国的平均关 特色农业发展, 是破解“ 三化同步” 农业现代化 杨梅等特色水果品种出1 5增速较快, 创汇近百 也急剧下降, . 8 %下降至0 . 1 %,东盟成员国对中国 “ 短板”的根本出路 本文以热带水果产业为 万美元。 而在进口上, 品种明显增多, 其中最大 税将从9 例,说明云南发展 高原特 色农业的优势和机 品种山竹进 1 5 6 , 1 3 2吨,价 值 1 , 0 6 5万美元 ; 的平均关税从 1 2 . 8 %降至 O . 6 %。 越南、 老挝、 柬 遇, 并提出其发展战略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高原特色农业; 热带水果; 发展战略
为全省水果进 1 5新的增长点 。
云南省热带水果贸易的发展也提供了良好的
云南 省与东盟热 带水果之 间 的互补 性主 机会 。云南省在这样有利的 区位优势及安全 、
收录日 期: 2 0 1 3 年6 月2 8 B
要体现在进1 5上, 东盟许多国家都是热带水果 良好的贸易环境下,更应当把热带水果品牌
二、 云南省热带水果产业发展战略 ( 一) 制定热带果业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优
化产业布局 。 发展云南热 带水果产业 , 首先 , 种
水果的良好条件, 但热带水果产业发展仍然很 场前景, 所以云南省要努力开拓国内热带水果
滞后 。 本文对 云南热带水果产业发展 的优势和 消费市场 。 机遇进行分析, 提 出其发展战略和发展前景。
打 出去 ” , 实现促进热带水果产业和拉动经济 的生产国,因此在对东盟热带水果出1 5 方面, “
在对 国内北 发展双丰收。 近年来, 有个词在云南很热— —高原特色 云南省并没有太大 的优势 。但是 , 农业。云南省虽然热带资源丰富 , 有种植热带 方地区的热带水果销售, 云南省有着很大的市
南省的位置处于北依广袤 的亚洲大 陆, 南 临辽 本省的消费市场外, 还有相当大一部分远销四 要进一步优 化区域布 局, 整合 资源 , 继续 扩大 阔的 印度洋和太平洋 , 是连接我 国与 东南亚 国 J I 【 、 重庆、 北京、 东北地区。得益于云南物流业 热带林 果基地 , 确定云南热带水果优 势产 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