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原特色农业的现状及优势
浅析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以及措施

浅析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以及措施【摘要】高原特色农业是指适应高原地区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结合当地文化传统和资源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
其重要性在于推动高原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目前,高原特色农业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发展,其特点在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利用高原资源开发独特产品等。
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突出生态化、品牌化和市场化。
为了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可采取措施如加大政策支持、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品牌建设等。
各地可开展示范项目,推广成功经验,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高原特色农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特点,方向,措施,示范项目,未来,趋势,潜力,前景1. 引言1.1 高原特色农业的定义高原特色农业是指在高原地区开展的,适应高原气候、土壤特点和地形条件的农业生产活动。
高原特色农业在保持传统农业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有效利用高原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高原特色农业与一般农业相比有其独特性和特殊性。
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氧气稀薄、光照强烈、降水少,土壤瘠薄,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等特点,决定了高原特色农业必须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和适应性。
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需要利用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高原特色农业是在充分发挥高原地区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高效、节约、环保的方向发展,实现高原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性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性在于,它是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的结合产物,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
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高原特色农业还可以推动当地特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增加值,促进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肃南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讨

肃南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讨肃南县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一个县,位于祁连山东麓的高原上,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地县。
由于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土壤贫瘠,传统农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近年来,肃南县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大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特殊环境的农业发展之路。
本文将重点探讨肃南县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发展现状1. 特色农业品种种植肃南县在高原特色农业方面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上。
在此前提下,肃南县积极引进了适应高原环境的玉米、青稞、油菜等高寒作物的种植技术和品种,同时还大力发展了高原特色蔬菜、草本植物及中草药材的种植。
这些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地农产品种类,提高了当地农业经济效益,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2. 牧草养殖由于肃南县地处高原,适宜发展牧草养殖业。
在政府的支持下,当地农民大力发展了高山牧草、青贮料等牧草种植及放牧畜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畜牧业产业链。
养殖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当地农产品品种,还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为畜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发展旅游农业在近年来,肃南县也积极尝试将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开展旅游农业。
通过打造田园风光、乡村民宿等旅游农业项目,提升了当地的农业附加值,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
二、特色与优势1. 地理位置优势肃南县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适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 物种资源丰富肃南县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特别是一些高原特色农产品和中草药材,这些种类繁多的特色农产品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 生态环境优势肃南县的生态环境良好,未经过过多的开发,这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地的独特的高原景观也为旅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三、存在的问题1. 技术问题由于肃南县地处高原,气候条件苛刻,土壤肥力较差,使得一些农作物的种植技术难度较大。
高原特色农业研究报告

高原特色农业研究报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越来越关注。
而农业作为食品生产的基础,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在高原地区,由于地形、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情况。
本报告旨在研究高原特色农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为高原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高原特色农业的现状高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其农业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特色作物高原地区由于地形和气候的限制,许多地区不适合种植传统的农作物,而是发展了一些适应当地环境的特色作物。
例如,青海省的藏红花、茶叶和草原牛肉、甘肃省的油菜花、青稞和青海湖鲤鱼等。
2. 特色畜牧业高原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许多地区不适合种植作物,而是以畜牧业为主。
高原地区的畜牧业以藏羊、牦牛、藏马等为主,其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营养价值等特点。
3. 生态农业高原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因此在生态农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例如,青海省的有机农业、草原畜牧业和生态林果业等,都是高原地区生态农业的代表。
二、高原特色农业的问题尽管高原特色农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1. 生产技术落后高原地区的自然条件复杂,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2. 市场销售渠道单一由于高原地区的交通条件不便,市场销售渠道相对单一,导致产品的销售难度较大,价格波动较大。
3. 生态环境恶化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行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为了解决高原特色农业所面临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高原特色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2. 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开拓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增加高原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量,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和附加值。
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战略研究

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压力。
尤其是在高原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高山、高寒、低气压、缺氧等问题,对当地特色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
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分析高原特色农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绿色发展战略,以促进高原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
一、高原特色农业现状高原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目前高原地区的农业主要种植作物有青稞、玉米、马铃薯、藏红花等,畜牧业主要饲养牦牛、绵羊、藏猪等。
高原特色农业有着生态优势,如低污染、无农药、天然有机等,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但是,高原特色农业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首先,由于高原地区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其次,由于人口密度低、经济相对落后,农产品的市场销路不畅。
最后,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高原特色农业面临着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的竞争,生态环境也面临着破坏和污染。
二、绿色发展战略为了解决高原特色农业现状面临的问题,应该制定绿色发展战略,以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
1.推动农业转型升级高原特色农业需要从传统的生产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转型,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政府应当加大扶持力度,推动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并鼓励高原地区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甚至世界。
2.加强生态保护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控制和保护。
政府应当加强高山湿地保护,构建生态保护体系,做好污染源治理工作,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投入,以保障高原地区特色农业的生态环境和生产基础。
3.倡导循环发展循环经济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高原地区应该开发循环经济模式,例如生产天然有机肥料和林果种植等。
浅析高原特色农业的现状及优势

浅析高原特色农业的现状及优势【摘要】近年来有个词在云南很热――高原特色农业。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云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这是云南的优势。
”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再一次提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众所周知,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没有哪一个产业会像农业一样在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毫不动摇的;没有哪一个社会群体会像农民一样关系民生根基,时刻牵动着各级政府和人民的心弦;同样没有哪一个变革领域会像农村那样总是充满优势,同时又伴随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难题。
在云南省,作为一个农业优势大省,80%的轻工业原料,75%的国民收入、60%的创汇收入全部来自于农业。
因此,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今年,云南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该决定规定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4张名片。
推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6大特色农业。
因此,近年来,我们努力发展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努力将高原特色农业变成云南省的支柱产业,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是新时期我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决策。
近年来,我们省充分发挥高原特色农业优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出台了一系列重要发展措施,同时启动了一批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加大了对高原特色农业的投入,使得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只有标志性而没有先进性的农业,不叫现代农业。
同样,停留在原始阶段的高原农业,也不是特色农业。
只有加上现代科技这个内核,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才有发展的根基。
2024年高原特色农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高原特色农业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高原地区以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培育出了众多优质、独特的农产品。
本文旨在对高原特色农业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便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做出更明智的经营决策。
2. 高原特色农业市场的潜在需求高原地区因其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培育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特色农产品。
这些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高山茶叶、高原蔬菜、高原水果等。
由于高原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高原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具有潜在的需求。
2.1 高山茶叶需求分析高山茶叶以其鲜嫩、香气浓郁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高山茶叶的需求不断增加。
据统计,每年有数百万吨的高山茶叶在市场上被消费。
消费者对高山茶叶的主要需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优质口感:消费者对高山茶叶的第一要求是口感好,具有柔顺、甘醇的口感特点。
•健康功效:高山茶叶被广大消费者认为拥有多种健康功效,如抗氧化、抗癌、降脂等。
•品牌认可:一些知名高山茶叶品牌的产品备受消费者信赖。
2.2 高原蔬菜需求分析在高原地区,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独特性,高原蔬菜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高原蔬菜具有以下特点:品质优良、口感鲜嫩、养分丰富。
消费者对高原蔬菜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品质优良:消费者对高原蔬菜的首要需求是品质好,外观鲜亮、口感鲜嫩。
•新鲜度:高原蔬菜以其采摘后能保持长时间新鲜的特点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养分丰富:高原地区的土壤富含矿物质,使得高原蔬菜具有更高的养分含量,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2.3 高原水果需求分析高原地区以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培育出了一系列优质的高原水果。
高原水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味道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消费者对高原水果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品质优良:消费者对高原水果的首要需求是品质好,口感鲜美、果肉饱满。
2023年高原特色农业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高原特色农业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是指在高原地区根据高原自然资源及气候条件特点发展出来的农业生产活动,通常包括高原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具有独特的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逐渐成为各地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本文将针对高原特色农业行业市场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市场概况1. 市场规模:目前,全国各地的高原地区正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产业规模逐年扩大。
据统计,高原特色农业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
2. 市场增长:高原特色农业行业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主要原因是高原地区的农产品品质优良,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3. 市场竞争:高原特色农业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各地区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开展种植和养殖活动,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同时,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
4. 市场前景:高原特色农业行业市场未来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消费者对健康、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高原地区的农产品在这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二、市场特点1. 区域性:高原特色农业行业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四川盆地等高原地区。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因此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养殖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2. 高附加值:高原特色农产品大多是传统种植和养殖方式,具有传统工艺和特殊口感等特点,因此其市场价格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3. 生态环保:由于高原地区的空气清新、水质纯净等特点,高原特色农产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保特性,符合现代消费者追求健康、绿色生活方式的需求。
4. 文化品牌:高原地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许多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如玉米酒、腊肠等。
这些文化品牌对于高原特色农业行业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市场风险1. 外部环境:高原特色农业行业市场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对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丽江高原特色农业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丽江高原特色农业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丽江高原特色农业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近日,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勾勒出十三五时期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线路图和发展目标。
打高原牌,走特色路,符合云南实际,有利于提升云南品牌农业发展的理念和市场价值。
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90%,特殊山地较多的市,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无疑是丽江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不错选择。
一、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1.自然条件。
首先,在土地方面,丽江市土地构成为山区、河坝、平谷并存,丽江市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海拔从1015米至5596米,高差悬殊达4581米,是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辖区内兼有亚热带、温带、寒带三种气候类型,四季变化不明显,干湿季节分明,加之山区、半山区和坝区并存,就形成了多样性的独特的自然条件。
因此适宜多种生物共存,品类十分丰富,可选择的产业门类多。
最后,丽江有丰富的水资源,大小河流91条,年产水量83.61亿立方米,满足了灌溉的需求。
2. 社会条件(1)发展政策优势。
政策对一个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云南省将高于特色产业列为八大重点产业之一,给丽江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有力的促进了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
出台的《丽江高原特色农业规划》,给丽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新的定位,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
(2)社会环境优势。
丽江作为一个旅游胜地,已成为全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标杆。
近年来,推出的高原特色农业+旅游的方式,受到高度的关注。
其次,丽江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不断改善的农村基础设施,为丽江的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最后使市场环境的影响,目前,市场对高质量、安全性高、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需求量呈增长的趋势,但是国内的供应较少,因此高原特色农业拥有很大的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
二、丽江高原特色农业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1.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1)目标明确,定位精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原特色农业的现状及优势【摘要】近年来有个词在云南很热――高原特色农业。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云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这是云南的优势。
”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再一次提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众所周知,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没有哪一个产业会像农业一样在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毫不动摇的;没有哪一个社会群体会像农民一样关系民生根基,时刻牵动着各级政府和人民的心弦;同样没有哪一个变革领域会像农村那样总是充满优势,同时又伴随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难题。
在云南省,作为一个农业优势大省,80%的轻工业原料,75%的国民收入、60%的创汇收入全部来自于农业。
因此,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今年,云南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该决定规定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4张名片。
推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6大特色农业。
因此,近年来,我们努力发展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努力将高原特色农业变成云南省的支柱产业,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是新时期我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决策。
近年来,我们省充分发挥高原特色农业优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出台了一系列重要发展措施,同时启动了一批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加大了对高原特色农业的投入,使得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只有标志性而没有先进性的农业,不叫现代农业。
同样,停留在原始阶段的高原农业,也不是特色农业。
只有加上现代科技这个内核,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才有发展的根基。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朱有勇的思考很深刻。
高原特色农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或翻新的定义,而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一个跨越式发展,是人工产业像机械化产业过度的一个跨越式发展,也是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的一次重大提升,是云南抓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历史机遇谋划跨越发展作出的科学决断,更是立足4600万各族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确定的民本取向。
因此,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地区,我们将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把高原特色农业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富裕,农村繁荣。
二、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云南发展农业,就是要打高原牌、走特色路。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就是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等云南特色品牌已经闻名中外,各地都不乏富有特色和优势的产业。
我们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和管理技术,努力通过现代化的管理经营模式和开放的组织形式来生产经营,充分拓展资源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6大功能。
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产业,把具有保障、保健、休闲功能的“云系”、“滇牌”等特色农产品,打造成为云南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全面提升云南农业的综合效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1、充分利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6大特色农业我们着重努力推进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就是集中发展我们的优势产业,例如,集中发展烟草、蔗糖、茶叶、蔬菜、畜牧、蚕桑、花卉园艺、生物制药、淡水渔业、农林经济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第一,我们要努力夯实高原粮仓,稳定播种面积,进一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量和耕地面积利用率,使得我们云南充分发挥粮食大省的特点,把我们的高原特色粮食做大,把云南建成全国重要的高原粮仓和粮食生产省之一。
第二,做好大力发展特色经作,近年来,发展生态特色优质烟叶,建设吨糖田和高优蔗园,发展种植玛卡产业,发展优质高效生态茶叶原料基地,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特色,使得我们的特色经济作物在全省得到了良好的推广。
第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山地牧业,由于云南地处云贵高原,是典型的高原地区,因此,我们集中巩固生猪,做强草饲,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畜产品加工,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
四是加快发展淡水渔业,力争全省水产品总产量、渔业经济总产值、渔业人口人均纯收入实现“倍增”目标。
五是全力推进高效林业,努力推经农林经济的发展,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发展以核桃、油茶、澳洲坚果、八角、花椒等为重点的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森林旅游业为重点的林下经济。
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生态绿色的农业城市。
六是着力打造开放农业,加快建设一批外向型优质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加快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转口国内的云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将云南建设成为同东南亚地区友好农业交流的国际枢纽中心。
2、充分利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8大行动”我们着重努力推进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8大行动”,使得特色产业向最适宜区集中,大力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着力优化高原特色农业区域布局;重点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农产品加工推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流通服务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云南农业发展水平。
我们的目标是到2016年,农林牧业综合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出口额较2011年实现“3个翻番”,粮食总产量、畜牧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产值分别突破400亿斤、2000亿元、2000亿元大关。
3、充分利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四张名片”我们着重打响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四张名片”:“丰富多样”显特色、“生态环保”出效益、“安全优质”作保障、“四季飘香”强竞争,并培育更多“滇系”品牌,精心打造基础好、带动力强、特色鲜明、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云薯、云果、云药、云畜、云鱼、云林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形成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影响深远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和品牌。
我们要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为重点,全力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4张“名片”。
充分利用云南优越的地理位置的优势和环境资源的自然禀赋作为良好的发展基础,顺应市场的需求,了解消费者偏好,发展绿色经济,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云系”、“滇牌”绿色战略品牌,以品牌带动产品生产、以产品带动产业发展;着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农产品加工推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流通服务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8大行动”,让4张“名片”和“8大行动”遥相呼应来保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建设内容落在实处。
4、充分加强高原特色农业的改革创新面对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的改革创新,我们的创新动力在哪里?怎样才能取得科技创新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朱有勇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设想:如果能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将北市区内几家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进行整合,成立一个既有技术研发中心又有企业、拥有从生产到深加工完整产业链的高原特色农业研发示范区,那就切切实实补齐了云南农业科技只有产中却没有产前和产后的瓶颈。
这个核心示范区的建立,不仅可以辐射周边区域,而且能带动州市农业的大发展。
同样作为云南农大副校长、普洱市副市长盛军对此非常认同:“创业带动创新,创新支持创业,在一个区域内进行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最大的好处就是从科研成果到生产、也就是从产品到商品实现了零距离,云南农业品牌就该从这里来。
”这是一个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创新亮点,虽然设想是否实现有待考察认证,但却给高原特色农业在实现产业化创新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给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谋求到一条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的创新之路。
5、加强云南特色农业的建议及措施发展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可以将潜在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实现农业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政府部门应大力扶持和引导,使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云南省的特色品牌。
第一,发展“坝心”经济,打造一坝一品。
云南省的坝子文化深厚,坝子文化是云南省的主打文化,坝子也是云南农业的根基,是云南农业发展最有条件实现产业化的地方。
云南省各地市应当依托大大小小的坝子,发展坝子文化,打造坝子经济,生成一坝一主题的特色高原农业模式。
第二,建立高原特色农业总部商务聚集区。
云南省的橡胶,咖啡,花卉、茶叶、桑蚕等高原特色农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农业荆楚,但是大多是的农业产业化率低,同时忽视了科技在产前产后产中的必要连接作用。
云南省高地区应该从优势产业入手,依托规模化,特色化农业,打造产业化,将高原农业走向高端化,依托普洱茶马古道等资源打造高原特色农业总部商务聚集区。
第三,打造高原新型都市农业带。
云南省昆明市是个四季如春的旅游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可以将云南省以昆明为核心的六大城市群打造各具不同特色的环都市特色的高原农业产业带,成为云南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平台。
第四,整县推进,创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社区。
云南省地域辽阔,各地文化差异比较大,可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同时鼓励各地区结合自身的特点,将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如普洱、罗平,都具备创新的举出。
此外高原特色农业示范社区的建立,要将乡村度假、农业观光、郊野休闲充分融合,充分融入旅游休闲产业的元素,打造四季如春的特色云南。
第五,打造高原特色农业资源型休闲示范园。
云南是旅游大省,也是最具魅力的候鸟旅游聚居地。
依托比较成熟的旅游城镇或旅游景区,能够最大程度的推动区域农业特色化转型与产业化发展。
同时,高原特色农业的提出,能够更好的为旅游开发项目提供配套,能够更好的将市场导入乡村,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总而言之,要加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提高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水平。
就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1] 李继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6).[2] 李宏、孙炎、李皎:云南省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22).[3] 张智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思考[J].云南农业,2012(10).[4] 李皎、许玉贵:云南省楚雄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选择[J].经济师,2013(5).[5] 孔垂柱: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云南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实践与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