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里的人物
京剧赏析之霸王别姬

京剧赏析之霸王别姬京剧《霸王别姬》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融汇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表演艺术吸引了无数观众,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霸王别姬》是根据中国历史上的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战国时期斗转星移的战争与爱情故事。
剧中的主要人物有项羽、虞姬、刘邦等,他们的情感交织、命运多舛使得这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
在音乐方面,京剧《霸王别姬》以婉转悲怆的旋律为特色,通过声乐和乐器的奏鸣,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复杂心理。
角色之间的对唱和合唱,展现了剧中人物的互动与情感表达。
舞蹈是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霸王别姬》中更是运用了多种舞蹈形式,如扇子舞、剑舞等,使整个剧目更加生动活泼。
演员通过独特的舞姿和动作,将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融入到舞蹈中,增加了戏剧表现的力度和魅力。
戏剧是京剧的核心,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的展开相互关联,引人入胜。
不同角色的服装、化妆和造型都经过精心设计,以突出他们的身份地位和情感特点。
演员表演时的唱念做打,以及传统的身段和面部表情,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心理。
京剧《霸王别姬》的艺术赏析是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珍贵财富。
通过观看并分析这样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深邃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同时,也能够体验到京剧这种形式独特、表现力丰富的艺术魅力。
作为观众,欣赏京剧《霸王别姬》不仅需要用心去欣赏演员们的精湛表演,更要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手法。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京剧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魅力和传承之美。
在当今社会,传统艺术逐渐被现代化娱乐所取代,但是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如《霸王别姬》,无论在当代还是未来,都将永远持续下去,为人们带来无尽的艺术欢愉和思考的空间。
《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的瑰宝,其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元素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了不朽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其艺术赏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京剧的魅力和内涵,也让我们对传统艺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从人物关系角度解读《霸王别姬》

从人物关系角度解读《霸王别姬》作者:张永豪来源:《广告大观》2019年第07期摘要:电影《霸王别姬》根据李碧华同名小说《霸王别姬》改编而成。
导演陈凯歌对小说进行了新的阐释,对角色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挖掘,赋予电影以深切的人文关怀。
本文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影片中的人物心理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深入理解人物行動背后的心理逻辑,达到对影片人物的深层认识。
关键词:《霸王别姬》;人物;心理关系《霸王别姬》是一部足以载入电影史册的伟大电影,导演陈凯歌凭它一举摘得1993 年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它以其宏大的历史叙事视角,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社会变迁投射在两个“戏子”身上,充满波澜壮阔的史诗感;它更以深沉的人性探索与思考,淋漓尽致的描摹出了一批极具复杂性的人物形象。
在艺术典型的塑造中,越个性往往越能表现共性,这是对人性更深层次的发现。
一、《霸王别姬》人物的内在关系人戏不分,雌雄莫辨的程蝶衣,是影片的中心人物。
他渴望从一而终的人生,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未曾走进过心理学家武志红所说的“三元关系”,他的世界总是简单、封闭的,狭窄到只能容纳两个人。
进入戏班之前,他和妈妈建立了心理学中所讲的“依赖共生”关系,被妈妈“抛弃”后,他极具仪式感地烧掉了妈妈临走时留给他的大衣,并怀着最大的敌意对抗着戏班的一切。
在小石头为他挨罚受冻后,他封闭了的心灵从此进入了另一个人,并默默地在心底为他和“小石头”又签上了一份“依赖共生”条约。
“依赖共生”关系的双方一旦与他人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便无疑是对“依赖共生”的另一方的背叛。
程蝶衣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但同时也要求对方和他一样遵守“共生”关系的条约。
他当然明白作为一个正常男人,成家立业是段小楼义不容辞的要求,但他却始终无法接受菊仙以段小楼爱人的身份出现在他身边。
遗憾的是,无论是妈妈,还是段小楼,四爷,甚至是自己的徒弟小四,谁都不肯承认这份“依赖共生”关系,以至于显得身边的一切人好像都在背叛程蝶衣。
霸王别姬 影评

一出戏的悲哀,一个人的悲哀——浅析电影《霸王别姬》人物形象分析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个人倾尽一生只为一出戏而活。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
活在戏中的他,用生命去演绎一出悲情戏,这既是人的悲哀,也是戏的悲哀,亦是这时代的悲哀。
电影《霸王别姬》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霸王别姬》,由导演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
影片讲述了伶人程蝶衣打小就被母亲送进梨园行学戏,在被母亲割去六指后被迫入了戏行,在梨园行他结识了师哥段小楼。
又在师哥的帮助下入了戏。
从此再也出不了戏,开始了他不疯魔不成活的一生。
期间他一共经历了日本人控制北京、国民党控制北京、解放军占领北京到新中国成立后文革期间四个时期,展现了他在这时代中的浮沉人生。
故事的氛围营造可以说非常成功。
人物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间满是那个年代的风情,精致的戏服之下缓缓流淌的是惆怅与感伤。
作为第五代导演中最懂戏的导演之一的陈凯歌,多次巧妙地将戏曲完美的营造出影片具有中国传统气息的氛围。
段小楼在电影中可以说是最正常的一个人物了。
他的正常较为符合于普通人,他懂得享受,贪恋美色,对生存有着渴望,能够适应社会,懂得变通。
在电影中他一早就确定了自己对戏的态度,他对程蝶衣说:“唱戏得疯魔,可是在这凡人堆里咱们也疯魔,咱们可怎么活?”可见人和戏他是分得很清楚的。
在段小楼还在喜福成学戏的时候,他为了师傅拿起砖头往头上就是一拍,初生牛犊不怕虎。
在他成了角儿后,他依然可以顺手拿起茶壶就往头上一拍,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个时候的他就是那样的敢作敢当。
可是当他在文革时期挨批斗被要求拍砖的时候,他却再也拍不碎了。
他的霸气早已经在这时代变迁中被消磨殆尽了。
我们不禁感到疑惑,为什么堂堂的霸王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呢?他何以至沦落到出卖蝶衣出卖自己最爱的菊仙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段小楼自始至终都不认为自己是霸王,自己只是一个霸王的扮演者,所以他对于自己是否具有霸王的霸气是底气不足的。
另一方面其实不难看出来,在影片中,段小楼虽然一开始有着霸王的威武霸气,可是菊仙就像一个保护伞一样处处保护着他。
电影《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人物形象

电影《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人物形象作者:张百晓雅来源:《牡丹》2017年第32期虽然张国荣已经离开这个世界14个年头,但是他在荧幕上所扮演的许多经典角色至今让人无法忘怀。
在这众多的角色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非他在《霸王别姬》中扮演的程蝶衣莫属。
随着环境的变化,人物形象不断出现变化,表面看上去人物性格呈现出多变性,但总的看来,程蝶衣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他依然是初心未改的程蝶衣。
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来年伤感甚,那堪往事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因虞姬兮,不懈忆蝶衣。
不疯魔,不成活,一曲《霸王别姬》,一部戏梦人生。
所有的真实都不过是昙花一现,似高塔里的睡美人。
为何程蝶衣会沉沦于虚无缥缈的幻夜,在新事物涌起的年代对中国传统国粹执著得从一而终,成为雌雄同体的戏痴?一、戏里:我本是女娇娥,不是男儿郎那惊鸿一瞥,眸的周围朱红淡漫,顺直的长发似悬挂的瀑布,顺着瘦削的肩胛骨倾泻而下,也被随意地束起。
锈迹斑斑的铜镜前,修长的手指拈着一杆笔,骨节分明,皓腕微微侧翻,贴着一层轻薄的素衣,稍有褶皱,忽隐忽现,平添了些许孱弱。
质地细密的笔头,裹着饱满胭脂,点染着柔软的唇瓣,勾勒出较好的唇形,胜似鲜红欲滴的玫瑰,也似江山重叠备销魂,百花羞遮其芳。
只是竖眉下,一双絮絮低语的眼,辗转了几分愁,为何?我本是女娇娥,不是男儿郎。
影片中程蝶衣饰演的是虞姬这一角色,与师兄段小楼饰演的楚霸王项羽上演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尽管扮演者都是男性,但因为程蝶衣饰演的虞姬出神入化,所以混淆观众的判断,使观众甚至无法识别程蝶衣的男性性别,致使如袁四爷这样的戏迷深深地迷恋上了虞姬的同时,完全忽略了程蝶衣男儿身的事实。
而程蝶衣也由于跟段小樓长期生活在戏班里,两人之间的感情很是微妙,感情细腻的程蝶衣更是将他和段小楼的这种特殊感情融入戏剧角色中。
反应迟钝的段小楼对程蝶衣的这一情感变化没有太多的回应,而作为同性崇拜,他也坦然接受程蝶衣对自己的依赖之情,唯一让他不理解的是,怎么下了台,还跟演戏似的。
浅析京剧《霸王别姬》的人物形象

浅析京剧《霸王别姬》的人物形象作者:霍铠琪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4期摘要:《霸王别姬》是京剧相当重要的戏码之一,是根据《史记》中,“不得不和虞姬诀别”引发联想,创下此剧。
剧中向我们演绎出了栩栩如生的西楚霸王项羽以及温婉丽人虞姬的形象。
这一形象分析的研究,能让我们更好地领悟到传统京剧之美以及京剧中人物塑造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霸王别姬》;项羽;虞姬;人物形象《霸王别姬》原名《楚汉争》,民国时期,以《史记·项羽本纪》《千金记》《西汉演义》为依据,经过吴震修的修改,由梅兰芳演绎的京剧《霸王别姬》)成为梅派保留剧目,也是他赴海外交流的最重要的代表剧目。
①本剧的剧情大概讲述了:秦末,楚汉相争。
韩信命李左车诈降项羽,诓骗项羽进兵。
在九里山的十面埋伏,将项羽困于垓下。
起初,虞姬在营中等待项羽归来。
项羽回营后对虞姬贴心地问候,却也在感叹战事不利,天要亡楚。
虞姬安慰项羽,兵家胜负,乃是常情,让项羽喝几杯酒消愁。
项羽酒后一声叹气,虞姬便请项羽入帐内休息。
二更锣响,虞姬醒来,见项羽在帐中和衣睡稳,于是便自己到帐外闲步一回。
就在散步的过程中,虞姬无意听见士兵们的谈话。
士兵们听到四面敌人唱的歌声跟家乡的腔调一模一样,心生疑虑,以为刘邦尽得楚地,都生出了离散之心。
虞姬听到这段闲谈后,以为事情定有跷蹊,于是入内唤醒项羽,禀报此事。
项羽一听,果真四面尽是楚国歌声。
项羽不禁心生惊慌、愤怒,立即派近侍去打探清楚。
项羽冷静下来,认为自己大势已去,不免稍显落寞。
虞姬依旧鼓励项羽,战事上偶遇不测亦属正常,此刻更重要是等待救兵,一切还能翻盘。
但项羽知道垓下兵少粮尽,是不能再守,自己带领的八千子弟兵纵然勇猛刚强,然而敌众我寡,还是难以取胜。
项羽、虞姬意识到,或者今日就是二人的分离之日了。
虞姬让项羽与自己对饮几杯,随后,为项羽再歌舞一曲。
就在这时,士兵来报,敌军四面来攻。
项羽让虞姬快随自己杀出重围。
而虞姬不忍自己成为项羽的累赘,决心自刎。
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影评影片人物分析小豆子始终以静默、思索的状态出现。
小豆子体会了唱戏和做人的道理“从一而终”。
他宁死不唱“我本是女娇娥”,完整的透露他生性倔强。
可是小石头用烟斗捅他的嘴的时候,这种信念的最后防线也垮塌。
终于唱出“我本是女娇娥”的小豆子,已经完全进入了另外一种人格,小豆子已带着同样的执著地走向另一端。
于他不疯魔不成人生,缺乏对一切现实的考虑,心中只盼着和段小楼永远扮下去,演下去。
从小时冬夜第一次与师兄同床共枕到第一次与师兄合唱《霸王别姬》,小豆子就知道,自己要当一辈子的虞姬,跟在霸王的身边。
于是他在单飞独演《贵妃醉酒》时,倒在台上的是玉环的身子,脸上却是虞姬的绝望。
十一年后,终于等到重逢,段小楼不是他想象的那种人,也不是他期盼的那种人。
几十年的痴迷,在这一刻被顿悟击得粉碎。
小石头讲述的是大师哥的故事,是一个逐步屈从于社会秩序的角色。
他在经历了人事的变换在年老之时与影片第一场戏中显出同样的屈从、谦恭、谄媚来。
段小楼是最现实的,他一早就分得清戏与人生,师父说的“从一而终”,对他来说不过是套话。
与程蝶衣不同,他演了几十年霸王,却没有真正学来霸王的气度。
为了救程蝶衣而有求袁世卿,却只剩下了无助而唯喏的嘴脸;更不要说在革命小将的威逼下背叛他最亲的两人。
终于结局只是曲终人散。
关师傅在影片中大多时候声色俱厉,时而又谄媚谦恭,既有超我的追求又有自我的压抑还有自我的释放。
影片通过三位主人公的同性恋和异性恋的矛盾,把他们的命运和历史背景融合到一起,展现出他们情感上的纠缠和交葛。
蝶衣从小依赖师兄小楼,这种依赖演变为一种爱情,但是小楼回对待他的感情却显得暧昧和模糊。
而小楼和菊仙的异性恋,也是菊仙更为明显。
小楼始终是一个模糊的状态,也许是因为害怕,这种害怕在文革期间表现的更为明显。
然而这种矛盾还是以生命的终结画上了悲剧性的色彩。
导演阐述导演陈凯歌的这部影片突破了传统叙事的规范。
他的影片重视对画面上人物运动的处理,强调视觉造型不拘传统的叙事方式,故事情节淡化,但刻意追求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
霸王别姬PPT课件

两个京剧艺人的命运沉浮,对两位主人公“学艺”、“炼艺”、“殉
艺”的个人命运过程进行详细描写,并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化紧密结
合在一起。影片多处借用灿烂纷繁的戏剧艺术,巧妙运用戏曲中“戏
中戏”的特殊结构类型,串联起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发展,拓展了
影片的叙事空间,营造了影片艺术兼写实的电影风格,从而表达了传
可见,影片中“戏中戏”在表达主题意蕴和2主02旨1 思想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3
四、“戏中戏”独特的视听审美效果
“戏中戏”在影片中除了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表达主题思想之外,还具有唤
起观众审美移情的作用。视觉和听觉是美感的第一门户,而戏剧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和 直观性的视听复合艺术。通常观众在对戏剧的审美感受中,除了获得精神愉悦外,还能产 生一定的生理快感,这种快感是来自于人的视听感官。所以观众的审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 电影中戏剧的视听艺术引发的。“戏中戏”这一创作手法的使用并非是从电影开始的,而 是从戏剧中借鉴而来。这种特殊的创作手法在中外许多戏剧中都是可见的,比如《金钗 记》、《比目鱼》、《哈姆雷特》和《温莎的风流娘们儿》等。而电影之所以借鉴戏剧中 的“戏中戏”技巧,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特殊的审美效果。对于观众来说,在电影中能欣 赏到戏剧中的唱腔和身段,感受到戏剧艺术的瑰丽和震撼,引人入胜。电影《霸王别姬》
楼也并非舞台上的霸王。所以她从虚幻回到2现02实1 ,杀死虞姬,找回自我。
11
二、“戏中戏”对剧情的推动
情节是事情的变化经过。在影视剧中,情节是由一系列事件环环相扣、互相连接而成的一 根链条,而情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戏中戏”作为一种叙事技巧,不仅能够 补充当时剧情的内容,还能推动剧情发展,甚至为之后的剧情进行铺垫和暗示。影片《霸 王别姬》中的戏曲有《思凡》、《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牡丹亭》和《拾玉镯》 五出,其中京剧《霸王别姬》在电影中的出现多达九次。这些戏曲与影片正常的情节发展 交错出现,使影片的情节更具特色。“戏中戏”在剧情发展的某一环节非常关键,起到牵 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比如影片前部分小豆子和小癞子一起逃出戏园,第一次看到戏台上 表演《霸王别姬》,小豆子流泪了,然后冒着被师傅打骂的下场重新回到戏班子。这第一 次表演京剧《霸王别姬》便推动着剧情继续发展,没有戏台上的《霸王别姬》,就不会有 之后的程蝶衣,也不会有程蝶衣对段小楼的情感延伸和之后的悲剧人生。再到小豆子被小 石头纠正《思凡》唱词那一段,预示着小豆子真正的戏剧生涯开始。成年后的程蝶衣和段 小楼人成为伶界翘楚,再唱《霸王别姬》轰动整个北平城。看着舞台上的表演,连袁四爷 都赞不绝口,甚至称程蝶衣为“虞姬再世”。正是因为这样的才华,在后来多次的时代更 迭中,程蝶衣和段小楼都被推到风口浪尖。当菊仙以欣赏但并不投入的目光看着舞台上饰 演“霸王”的段小楼,并在“虞姬”出场之时退出,这一出戏标志着三人之间的情感纠结 即将到来,也推动了之后一系列情节内容的发展。另外,“戏中戏”在铺垫剧情方面也起 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兵来到戏园时,程蝶衣表演《贵妃醉酒》得到日本将领青木的赏 识。而在后台,段小楼因为与日本兵的小摩擦被抓走,为救师哥段小楼,程蝶衣毅然答应 去给日本人唱堂会。在这次堂会上,程蝶衣表演了昆曲《牡丹亭》。虽然程蝶衣因为这次 堂会救回了段小楼,却使得两人的矛盾加深,更为后来国民军把程蝶衣当作汉奸逮捕做了 剧情铺垫。时过境迁,解放军入城,程蝶衣和段小楼在舞台上给解放军唱《霸王别姬》, 程蝶衣因为意外情况没有唱好,大家都紧张地以为解放军会如国民军那样砸戏台,结果解 放军并没有无理取闹,这为站在后台的四儿之后的人生路途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做了关键性 铺垫。由此可见,影片中的“戏中戏”在整2个02叙1 事链条上起到了衔接和润滑的作用,为后12 续情节的展开提供了逻辑上的合理性,支撑起整个电影脉络。
京剧霸王别姬描写

京剧霸王别姬描写京剧《霸王别姬》是一部经典的京剧剧目,以其精湛的表演和感人的故事情节而闻名于世。
该剧讲述了战国时期的秦国霸王项羽与楚国公主虞姬之间的爱恨纠葛,以及项羽最终被刘邦所败,虞姬选择自刎的悲壮结局。
这部戏剧充满了浓厚的史诗气息,展现了人物的英勇与悲剧命运。
剧中的霸王项羽是一个具有强烈野心和自尊心的人物,他有着非凡的战斗力和领导才能。
他曾经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一度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被誉为霸王。
然而,他的军事才能和野心最终也成为了他的悲剧。
他的野心让他失去了对自己和对爱情的选择的理智判断。
在他与虞姬的爱情中,他选择了权力和报复,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悲剧命运。
而虞姬则是一个充满悲情的角色。
她是楚国的公主,美丽而聪明。
她深爱着项羽,但是她的爱情却被项羽的野心所控制。
她曾经为了项羽放弃了一切,包括自己的身份和家族的荣耀。
然而,最终她却被项羽所背弃,被迫选择了自刎。
虞姬的死让人深感惋惜,也让人对爱情的悲剧命运感到无奈。
除了霸王项羽和虞姬,剧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角色,如刘邦、吕雉等。
他们的出场使得剧情更加丰富多样。
刘邦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他最终击败了项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
吕雉则是刘邦的妻子,她善于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帮助丈夫。
这些人物的出场和发展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分悬念和亮点。
《霸王别姬》的剧情紧凑,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剧中的对话和唱词精彩纷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剧中的音乐和舞蹈也是一大亮点,它们通过优美的旋律和舞姿传达出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剧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
总的来说,京剧《霸王别姬》是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它通过精湛的表演和感人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人物的英勇与悲剧命运。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这部剧作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京剧的经典之作。
它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让人们在欣赏剧目的同时,也对人性、人生和历史产生了深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这是师哥段小楼对程蝶衣的评价,同时也道出了程蝶衣对戏、对角色的态度,“从一而终’也说明他的文化理想和对角色的内在化,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程蝶衣把整个人生当成了戏,也把戏从一而终地延续到了整个人生。
在经过了三次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摧残最后成了真正的虞姬。
从小被母亲抛弃到戏院学戏,身份的卑微被人瞧不起,正是师哥的照顾,从此对师哥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加上以后成名之后在一起唱戏,正是加深了情感。
对艺术的献身,执着,无论台下是谁,只要入戏就立即进入了角色。
从“你就服个软,还不是我霸王,你虞姬。
”其实从一句“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身”便注定程蝶衣的一生都在妥协,段小楼娶了菊仙,他妥协,说要和段小楼“你唱你的,我唱我的”,日本人抓了段小楼,他又妥协,师父面前,他妥协,一心求死,国民政府却要他活,他妥协,虞姬换角,他妥协,文化大革命段小楼为自保揭发他,到了最后他还是妥协。
虞姬是虞姬,可是霸王不是那个霸王。
应了那坤那句:虞姬再怎么演,终逃不了一死。
也暗示了程蝶衣的凄惨的命运。
段小楼:也是一位戏子,在霸王别姬里唱霸王。
他为人坦荡,做事大气有魄力,小时候一起练功为了让小豆子少受苦而受到师傅的责罚。
他做事仗义又不缺少圆滑,为了蝶衣大打伤病,为了大局而委屈自己,文革时候为了全团的生计而与小四同台唱戏;他说话风趣幽默,有玩世之风,逛妓院和菊仙逢场作戏。
他在戏里是霸王,在面对比他地位低下的人是霸王,但不是真正的“霸王”,在自己地位低微的时候也低下了头,文革时期面对威胁,也成为了小人!
菊仙: 菊仙曾是花满楼里的头牌红姑娘,玲珑剔透.。
受到段小楼的喜爱,并也为之自赎自身,素足夜奔。
她是自私的,为了能和段小楼好好生活,强迫不如让和程蝶衣一起唱戏。
同时她也是一个一个真正现世的女人,为了感情和婚姻,她费尽心机,小心翼翼,步步为营,辛苦经营了一生,他对段小楼的爱从一而终,处处为段小楼着想,也正是她的出现昭示了程蝶衣不能和段小楼唱一辈子戏梦想的破灭!最后以为她的爱之深,受不得背板而自缢。
袁四爷:是一个有权势的人,很是懂得京剧,可为也是一个艺术疯子。
同时也是个个丰富敏锐,懂得咀嚼生活的男子。
是在世道中打过滚来的人,因此学会平淡处之。
在为程蝶衣作证时也展现了他性格中硬、烈、猛、威的一面。
同时他也是很记仇的,关键时刻也不忘刁难段小楼,也说明他对戏的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