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联合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治疗胃间质瘤的应用体会
胃间质瘤采用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

胃间质瘤采用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均进行开腹胃楔形切除手术,研究组均进行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
将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可以产生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tromal tumor res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analysis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gastric wedg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in 12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of 6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open gastric wedge resection operation,the study group were performed laparoscopic wedge resection of stomach.The incision length,oper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bleeding,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time are similar,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Operation incision length,opera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s in the amount of bleeding,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Study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5.0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30.00%,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gastric wedge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can produce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small trauma,quick recovery,short hospitalization time,low complication rate,high security,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Gastric stromal tumor;Wedge resection;Laparoscopy;Laparotomy近年来,胃间质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比例约为消化道间叶肿瘤的60%~70%,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1-2]。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的质瘤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的质瘤的效果分析邱泽成【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3(000)009【摘要】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
进行回顾性分2006年4月~2013年4月我院72例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总结。
结果研究发现,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顺利进行。
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占50%(36例),腹腔镜经胃肿瘤外翻切除术占47%(34例),远端采用腹腔镜辅助胃大部切除术占1.5%(1例),近端采用腹腔镜辅助胃大部切除术占1.5%(l例)。
患者瘤体平均直径2.6~4.8cm,手术时间平均为56.5~110.5min,术后出血量平均4.3~52.7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1~8.9d。
3例出现并症,并发症几率为4.4%。
对67例患者进行随机访问调查(93%),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67例均未出现远处转移和复发情况,手术后因其他原因死亡1例。
总生存率达到99%。
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创伤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2018-2019)【作者】邱泽成【作者单位】茂名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广东茂名 5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相关文献】1.腹腔镜在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应用及临床效果分析 [J], 王治伟2.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分析 [J], 吴胜春3.联用腹腔镜与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分析 [J], 方伟坤4.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及术后效果分析 [J], 曲默;张彧;赵红彦;房津辉5.联用腹腔镜与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分析 [J], 陈勇军;潘晓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经验体会

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经验体会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本院2000年6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80例,全部患者经临床病理确诊,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资料。
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胃间质瘤48例(60.0%),十二指肠间质瘤2例,空回肠间质瘤25例,结肠间质瘤5例,其中空回肠间质瘤恶性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间质瘤,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存活74例(包括肿瘤复发和转移8例),死亡6例。
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诊断较困难。
目前手术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且手术应尽早进行,对于复发或转移者可试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有一定效果。
标签:胃肠道间质瘤;手术治疗;临床分析;经验体会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多潜能干细胞,是一种不成熟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增殖[1]。
1960年,Matin等首先报道了胃壁的胞浆丰富的圆形或多角形细胞肿瘤,称为胃上皮样平滑肌瘤;1983年,Mazur、Clark发现大多数胃肠道间质瘤缺乏平滑肌细胞的特征,提出胃肠道间质瘤概念,将GIST定义为包括生物学行为与起源不明的全部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
2000年6月~2010年3月本院收治胃肠道间质瘤患者80例,笔者收集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0年6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80例,全部经临床病理确诊。
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6~78岁,中位年龄56.5岁。
肿瘤直径0.6~30.0 cm,发病至就诊时间1个月~5年,首发症状为发现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腹部包块、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1.2 诊断标准全部患者诊断均符合Sircar[2]提出的标准:①消化道形似平滑肌或神经的梭形肿瘤或上皮样肿瘤;②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阳性,或CD117阴性而CD34阳性且伴平滑肌、神经分化或无分化。
胃镜、腹腔镜联合应用切除胃间质瘤37例临床分析

胃镜、腹腔镜联合应用切除胃间质瘤37例临床分析宋国庆;王强【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11(019)010【摘要】目的:评价胃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微创外科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胃肠外科进行经腹腔镜行包括肿瘤在内的胃部分切除术治疗的 37例胃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37例病人行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5min-60min(平均35.5±10.3min),术中出血量 20ml-50ml(平均30.0±17.1ml),术后平均住院日(6.5±1.8)d.无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时间6.5d.病理结果:极低风险 12例,低度风险22例,中度风险 3例,高度风险 0例.随访 1-12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对于直径小于2cm的胃间质瘤,胃镜和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胃间质瘤是安全可行的.%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security of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gastroscopy for treating gastic stromal tumors.Methods: From December 2009 to December 2010,37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of stomach received treatment of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gastroscopy.Results: Operation was completed successfully within 25 -60 m in in all 37 patients,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 35.5 ± 10.3 )min, blood loss ranging from 20 ml to 50 ml, the mean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6.5 days, n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occurred.Pathologic analysis of 37 resected specimens showed: extremely low risk 12 cases,low risk 22 cases.No case of recurrence or metastasis was found during afollow - up period from 1 to 12 months.Conclusion: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gastroscopy for treating gastic stromal tumors which are less than 2em is both feasible and safe, more minimal invasive with a favorable short -term outcome.【总页数】3页(P2050-2052)【作者】宋国庆;王强【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胃肠外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胃肠外科,辽宁,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相关文献】1.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J], 周迪;张勇;龚伟;杨勇;刘颖斌;全志伟2.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J], 李文卓;李建军3.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近贲门处胃间质瘤的临床分析 [J], 隋建;陈林昊;黄良祥4.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J], 吴华文;李文焕;陈国富;李剑锋;金鹏飞;李学明5.胃镜联合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治疗胃间质瘤的应用体会 [J], 朱世滨;赵国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分析郭伟洪;黄坚雄;李楚州【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2(000)035【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切除胃间质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6月应用纤维胃镜术中定位病变,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20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以及病理结果等指标.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顺利找到肿瘤并成功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0~80min,术中出血量5~25mL,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8d.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19例,占95%,CD34阳性15例,占75%,两者共同表达率为75%.肿瘤标本镜下未发现癌细胞,均为梭形细胞,呈编织状排列.结论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胃间质瘤的新型微创手术,具有免开腹、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期疗效肯定.【总页数】2页(P110-110,111)【作者】郭伟洪;黄坚雄;李楚州【作者单位】515144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民生医院普外二科;515144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民生医院普外二科;515144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民生医院普外二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37例的临床分析 [J], 石骏;朱平;朱秋伟2.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22例临床分析 [J], 张福星;张思宇3.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对胃间质瘤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 李华桥4.观察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 [J], 史振军;魏波;黄水才;杨振淮5.腹腔镜、胃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48例临床分析 [J], 余昌中;张维一;柰超;盛剑秋;金鹏;王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腔镜、内镜联合治疗胃肠道肿瘤

1 靠近 幽 门前 壁 间质瘤在 胃镜监 视 下 以超 声 刀 沿 例 肿 瘤边 缘 2c m处 切 开 , 除 肿瘤 , 切 在腹 腔 镜 下 行全 层 缝合 。切 除标本 均经 术 中冰冻 检查 除外 胃癌 。 结 肠息 肉通 过结肠 镜光 源及 内镜活 检钳 进行 准 确 定位 , 7例基底 直 径 <2 c 者 在腹 腔 镜 监 视 下 经 m 结 肠镜 用高频 电刀切 除 , 中 3例切 除后 肠 壁 有 穿 其 孔 可能 , 腔 镜 下 间 断缝 合 修 补 ; 基 底 直径 >2 腹 4例 c m者 定位后 用活 检钳 钳夹息 肉蒂部并 推 向腹 腔 , 经 腹 腔镜 将息 肉连 同基底 部肠 壁 “ ” 贯 穿缝 合 1针 8字 牵 引线 并提起 , E d - I 用 n oG A将息 肉连 同基底 肠壁 一 并切除, 切缘 距肿 瘤边缘 2mm。术 中冰冻均 证实 为
表 1 腔镜 、 内镜 联 合 治 疗 胃 肠 道 肿瘤 的 结 果
括 号 内为 平 均 值
0 1 3k a , L1 m t cr置 人腹 腔镜 , 据病 . 3 P ) 脐孑 0m oa, r 根 变位 置选 择其他 位 置进行 穿刺 。 3例前壁 胃间质瘤 胃镜 定位 后 分 别 于肿 瘤 上下 缘 正常 胃壁在 腹腔 镜 下 行 全层 缝 合 牵 引 , 肿 瘤边 距 缘 2c 以 E d . I 行 胃壁 楔 形 切 除 ; m n oG A 1例 大 弯侧 后 壁 间质 瘤 以超声 刀切 开 胃结 肠 韧 带 , 化 距 肿 瘤 裸 边 缘 2c m处 胃壁 , 同法 以 E d - I n oG A楔形切 除 胃壁 ;
1 临床 资料与 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本组 1 6例 , 5例 , 1 男 女 1 0 5~l . 5个 月 , 均 8 4月 。 胃间 平 . 质瘤 5例 : 临床 表 现 为上 腹部 隐痛 2例 , 黑便 3例 ; 腹部查 体 均无 明显 阳性体 征 ; 潜血 阳性 3例 ; 前 便 术 胃镜及 超 声 内镜 检 查 具有 典 型 的表 现 : 形 或半 球 球 形 隆起 , 回声 团 块 , 源 于肌 层 , 低 起 临床 拟 诊 胃间质 瘤; 胃镜病 理检查 未 见癌 细胞 ; 肿瘤 位于 大弯侧 前壁 1 , 弯侧 后 壁 1例 , 弯 侧 前 壁 2例 , 壁 近 幽 例 大 小 前 门侧 1 ; 例 肿瘤 直 径 2— . m, 均 2 8c 术 前 3 5c 平 . m; C T增 强 扫 描 , 未 发 现 转 移性 病 灶 。结肠 息 肉 1 均 1 例: 临床 症状 为腹 部 隐 痛 不适 3例 , 便 5例 , 黑 大便 习惯改变 3例 ; 6例便 潜 血 阳性 ; 肠 镜显 示 息 肉位 结
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肿瘤临床

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肿瘤的临床探讨【摘要】目的分析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8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63例胃肿瘤患者,采用胃镜联合腹腔镜对患者病灶进行准确定位,从患者腹腔部位对患者的胃肿瘤进行切除,行切除治疗胃底18例,治疗胃前壁为21例,治疗胃后壁24例。
结果63例手术均成功实施,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无中转进行开腹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为5~12 d,对其进行随访半年,患者无复发病症,也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肿瘤,可有效治疗患者的胃肿瘤病症,所造成的创伤小,患者出血量小,可以较快获得恢复,治疗胃肿瘤病症,安全有效,但其远期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进行随访评价。
【关键词】胃镜;联合;腹腔镜;胃肿瘤;临床探讨作者单位: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民政医院笔者选取平顶山市民政医院于2010年8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63例胃肿瘤患者,采用胃镜联合腹腔镜对患者病灶进行准确定位,从患者腹腔部位对患者的胃肿瘤进行切除,行切除治疗胃底18例,治疗胃前壁为21例,治疗胃后壁24例。
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3例患者中,男11例,女52例,年龄为20~75岁,平均(462±42)岁。
就诊主诉:患者发热待检查2例,食道裂孔疝手术中意外发现3例,体检无症状5例,上消化道出血16例,进食后上腹饱胀不适18例,腹部疼痛不适19例。
通过胃镜对患者病患处进行检查,患者胃粘膜下肿瘤,其大小为08~6 cm,超声胃镜对患者检查结果为:肿瘤均为粘膜下肿瘤,考虑为胃间质瘤。
其中肿瘤位置多发于胃底区侧壁或大弯侧前,发生于该位置的肿瘤有27例(429%),其中25例肿瘤向腹腔内生长(397%),从腹腔内使用腹腔镜进行定位,其中34例(540%)患者肿瘤向胃腔内生长,同时对其进行定位需要胃镜联合。
医师建议将其转入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其中3例例患者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瘤体表层溃疡,采用传统保守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止血控制。
胃间质瘤双镜联合手术(腹腔镜、内镜)临床治疗分析

胃间质瘤双镜联合手术(腹腔镜、内镜)临床治疗分析作者:卫星李晓峰宋卫东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04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间质瘤双镜联合手术(腹腔镜、内镜)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临床资料,进行腹腔镜下切除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为腹腔镜与胃镜联合切除。
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等临床资料。
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25.32±16.40)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45.80±18.09)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腹腔镜;内镜;临床治疗效果;胃间质瘤;双镜联合【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4..01在临床治疗中,胃间质瘤较为常见,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微创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胃间质瘤治疗中[1]。
为研究分析胃间质瘤双镜联合手术(腹腔镜、内镜)临床治疗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胃间质瘤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年龄32到78岁,平均年龄为(59.08±4.32)岁,女14例,男16例。
实验组年龄31到77岁,平均年龄为(59.32±4.20)岁,15例女,男15例。
1.2 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均进行上腹部MRI及增强CT检查等,明确肿瘤侵及深度及肿瘤位置。
对照组进行腹腔镜下切除,进行腹腔镜探查,确定患者肿瘤位置及大小,应用Endo-GIA 契形切除。
实验组患者进进行双镜联合手术(腹腔镜、内镜)治疗,可为腹腔镜辅助胃镜手术,胃镜辅助腹腔镜手术。
1.3 观察指标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等临床资料。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2 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25.32±16.40)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45.80±18.09)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 讨论胃间质瘤较为常见,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微创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胃间质瘤治疗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镜联合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治疗胃间质瘤的应用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GIST)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18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1例在胃镜辅助下行腹腔镜胃腔内肿瘤切除术, 17 例行胃镜辅助下行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结果 18 例患者均完成手术, 无手术并发症和中转开腹发生。手术时间(70.3±25.3)min, 术中出血(55.4±22.6)ml, 术后住院(7.5±2.4)d。切除的肿瘤直径(3.3±1.7)cm, 术后免疫组化结果:CD34阳性13例(72.2%), CD117阳性16例(88.9%), 其中极低度风险12例, 低度风险6例, 无高危病例。结论 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安全可行,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胃镜;胃间质瘤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of gastroscope combined with laparoscope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 (GIST).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clinical data of 18 patients receiving gastroscope combined with laparoscope for gastric stromal tumor. There was 1 case received gastroscope-assisted laparoscopic stomach cavity tumor resection, and the other 17 cases received gastroscope-assisted laparoscopic stomach wedge resection. Results All the 18 cases received successful operation, without complications and alternative laparotomy. Their operation time was (70.3±25.3) min,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was (55.4±22.6) ml,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7.5±2.4) d, and diameter of tumor was (3.3±1.7) cm. Postoperative immunohistochemistry showed 13 cases with positive CD34 (72.2%) and 16 cases with positive CD117 (88.9%). There were 12 extremely low risk cases, 6 low risk cases, and no high risk case.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gastroscope combined with laparoscope is safe and feasible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e; Gastroscope; Gastric stromal tumor GIST是一种发生于消化道的间叶肿瘤。GIST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 其中胃间质瘤占60%~70%[1]。其次发生于小肠, 占20%~30%, 其余的发生在直肠、结十二指肠食管和后腹膜。手术是唯一可能达到治愈的治疗手段, 腹腔镜切除可以满足其根治的原则, 但是对于体积较小的病灶, 胃后壁病灶或者邻近贲门或幽门的病灶常常是腹腔镜治疗的难点, 其术中定位及切除范围的确定仍存在一定困难。多镜联合手术是近年来微创手术的发展方向, 胃镜与腹腔镜联合充分发挥了硬镜和软镜各自的优势, 进一步扩大了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范围。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10月18例特殊部位胃间质瘤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4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胃间质瘤患者18例, 其中男11例, 女7例;年龄37~68岁, 平均年龄(52.6±15.2)岁;术前均行胃镜、超声内镜及上腹CT检查, 以确定病灶位置、邻近组织脏器关系及有无其他脏器转移。病程1~9个月, 平均病程4.6个月。所有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 2 病例入选标准 ①病变直径5 cm肿瘤, 应采取开腹手术切除, 因为肿瘤太大会造成腹腔镜手术操作的困难, 导致肿瘤的破裂可能性增加, 且需要较大的腹部切口才能取出, 这样会失去无瘤术及微创手术的原则, 如肿瘤将破溃, 可用纱布覆盖肿瘤并缝于胃壁或系膜上, 或用生物胶喷洒至肿瘤表面, 防止医源性播散。
腹腔镜技术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它在胃肠道肿瘤手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蓬勃的发展, 使得GIST的腹腔镜治疗成为外科学界日益关注的焦点之一。胃镜结合腹腔镜的双镜联合技术, 充分发挥硬镜和软镜的各自优势, 取长补短逐渐发展为治疗中成熟的微创手术方法[5]。本组病例均成功实施腹腔镜下楔形切除, 近期随访复发率与国内外文献报道[6-8]相一致。本组无一例行胃大部切除, 其原因不仅和肿瘤较小, 也和胃镜配合下, 既能做到足够的切除范围, 又可以避免贲门损伤和狭窄有关。作者体会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GIST有以下优势[9, 10]:①通过胃镜可以达到准确定位GIST, 术中找到肿瘤并将其顶起, 协助暴露观察, 确保肿瘤完整切除;②胃镜于腔内观察和调整切割缘位置, 同时利用胃镜对胃壁的支撑作用, 避免损伤幽门或贲门, 避免切除胃壁过多, 确保胃腔无狭窄且肿瘤完整切除;③同时胃镜胃腔内观察切割缘有无出血, 出血处于腹腔镜下缝扎止血;④切断闭合处注入少量无菌生理盐水, 胃镜下胃充气膨胀后, 观察有无气泡漏出, 可测试有无胃壁闭合不全;⑤通过胃镜对胃腔内检查, 同时结合腹腔镜对胃腔外全方位探查, 发现单纯腹腔镜下难以发现的病变。
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治疗也随着内镜器械的进步以及消化内镜治疗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11, 12], 包括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内镜下全层切除技术(EFR)及内镜经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等, 这需要非常高的操作水平, 并且其自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GIST瘤体常见生长于肌层, 其包膜薄, 易破裂, 增加了术中种植的风险, 同时为了保证瘤体足够的切除范围, 增加了术中大穿孔的风险, 另外瘤体取出时, 可能嵌顿在食管的生理狭窄处, 增加了瘤体取出难度。目前只有极少治疗中心实行。
本组18 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 无中转开腹手术, 术后均康复出院, 随访3~36个月, 无复发及转移。
综上所述, 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GIST是安全和可行的, 尤其是在较小肿瘤的定位或临近贲门及幽门的肿瘤协助操作中,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理想的微创术式,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手术经验的积累, 胃镜和腹腔镜结合治疗GIST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Blanke CD, Corless CL. State of the art therapy for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Cancer Invest, 2005, 23(3):274-280.
[2] Fletcher CD, Berman JJ, Corless C, et al.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 consensus approach. Hum Pathol, 2002, 33(5):459-465.
[3] 吴国聪, 张忠涛.腹腔镜胃间质瘤的治疗进展.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1, 16(4):311-313.
[4] 周迪, 张勇, 龚伟, 等.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分析.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9, 14(7):526-529.
[5] 姚京, 谭向龙, 戎世捧, 等.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45例.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3, 20(5):525-528.
[6] Novitsky YW, Kercher KW, Sing RF,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laparoscopic resection of gastric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nn Surg, 2006, 243(6):738-745.
[7] 罗苏明, 韩振魁, 刘妍芳, 等.胃间质瘤49 例临床资料分析.新疆医学, 2008, 38(9):48-50.
[8] 沈清, 袁健, 张金坤, 等.胃间质瘤32 例临床诊治分析.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 10(7):28-30.
[9] 崔明, 吴齐, 邢加迪, 等.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邻近贲门或幽门的胃间质瘤.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9, 9(11):968-971.
[10] 张广钰, 田小林, 钟漓, 等.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 34(12):1244-1246.
[11] 江雪梅, 韦红. 胃间质瘤内镜治疗进展.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 5(3):2-4.
[12] 孙风林, 金一, 司保达, 等. 胃肠道间质瘤治疗方式选择与分析.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0, 13(5):40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