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例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临床体会

合集下载

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经验体会

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经验体会

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经验体会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本院2000年6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80例,全部患者经临床病理确诊,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资料。

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胃间质瘤48例(60.0%),十二指肠间质瘤2例,空回肠间质瘤25例,结肠间质瘤5例,其中空回肠间质瘤恶性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间质瘤,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存活74例(包括肿瘤复发和转移8例),死亡6例。

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诊断较困难。

目前手术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且手术应尽早进行,对于复发或转移者可试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有一定效果。

标签:胃肠道间质瘤;手术治疗;临床分析;经验体会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多潜能干细胞,是一种不成熟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增殖[1]。

1960年,Matin等首先报道了胃壁的胞浆丰富的圆形或多角形细胞肿瘤,称为胃上皮样平滑肌瘤;1983年,Mazur、Clark发现大多数胃肠道间质瘤缺乏平滑肌细胞的特征,提出胃肠道间质瘤概念,将GIST定义为包括生物学行为与起源不明的全部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

2000年6月~2010年3月本院收治胃肠道间质瘤患者80例,笔者收集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0年6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80例,全部经临床病理确诊。

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6~78岁,中位年龄56.5岁。

肿瘤直径0.6~30.0 cm,发病至就诊时间1个月~5年,首发症状为发现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腹部包块、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1.2 诊断标准全部患者诊断均符合Sircar[2]提出的标准:①消化道形似平滑肌或神经的梭形肿瘤或上皮样肿瘤;②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阳性,或CD117阴性而CD34阳性且伴平滑肌、神经分化或无分化。

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的应用与护理心得探究

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的应用与护理心得探究

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的应用与护理心得探究【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的应用与护理心得。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腹腔镜下行胃间质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6例,分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全面组应用全面护理方法。

就两组患者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操作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患者焦虑情绪和手术护理满意度、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全面组手术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全面组患者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操作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患者焦虑情绪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确切,辅以全面护理可缩短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应用;护理心得【 abstract 】 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gastric stromal tumor resec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Selection methods:from January 2015 - September 2016 laparoscopic downward treatment of 6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stromal tumor resection,divided intotwo groups,conventional group of routine nursing methods;Full se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thod. I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stromal tumor resection under laparoscopic operation time and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surgery nursing satisfaction,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Results:the surg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comprehensive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group,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ventional surgery group,P < 0.05). Comprehensiv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stromal tumor resection under laparoscopic operation time and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anxiety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 < 0.05). Conclusion:laparoscopic resectionof gastric stromal tumor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s exact,supplemented by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reduce the patients' negative mood,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 laparoscopic gastric stromal tumor resection;Application;Nursing experience胃间质瘤为胃间叶组织肿瘤,在临床发病率较低,可分为交界性胃间质瘤、良性胃间质瘤以及恶性胃间质瘤。

胃肠道外间质瘤24例诊治分析

胃肠道外间质瘤24例诊治分析
外 间 质 瘤 (xrgs onet a t m l u os et at its nl r a a r i s o tm r,
合切 除术 ;例 肝脏 间质瘤 伴 发壶腹 周 围癌 ,行胰 十 l 二 指肠切 除及 肝脏 间质 瘤联 合切 除术 :余均 行单 纯
间质瘤 切 除术 。 2 结 果 术后 随访 2 例 , 访 3 , l 失 例 随访 时 间6 6 月 , ~ 2 平 均 (20 _ . ) 月 。 术后 复 发 l 例 , 中5 接受 2 .1 18 个 + 7 4 其 例 二 次手 术 , 肿瘤 减 灭术 治 疗 , 1 接 受伊 马替 尼 行 仅 例 治疗 ,获部分 缓解 。生 存时 间从 治疗 开始 日期起 计 算 , 短 为6 最 个月 , 长 为 6 个月 , 最 2 平均 (60 - .8 2. + 0 ) 22 个 月 , 、 、 年生存 率 分别 为7 . %( 62 )3 . % 135 61 9 1 /1 、 8 9 O (/ 1 、.6 12 ) 8 )47 %( /1 。获得 随访 的患 者 中2 因其它 2 例 原 发 恶性 肿 瘤进 展 死 亡 , 1 因肿瘤 进 展 死 亡 ,例 1例 5 无 瘤生存 ,例术后 复 发患者 目前 带瘤 生存 。 3
潘 钢 罗 定 存 周 东辉
胃肠 道 问 质瘤 (at it t a s o a tm r, g s one i l t m lu os r sn r
间质瘤伴 发直 肠癌 ,行 直肠 癌根 治及 网膜 间质瘤 联
G S ) 胃肠 道 最 常见 的 间 叶源 性 肿 瘤 , 胃肠 道 IT 是 而
市第 一人 民医院 和浙 江大学 医学 院附属 第一 医院 收
治 的E IT G S 患者 2 例 ,均经 病 理确 诊 。其 中男 性 1 4 3

腹腔镜内镜联合下行胃间质瘤摘除术护理论文

腹腔镜内镜联合下行胃间质瘤摘除术护理论文

腹腔镜及内镜联合下行胃间质瘤摘除术的护理体会[关键词] 腹腔镜内镜下行胃间质瘤[中图分类号] r656.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79-01间质瘤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

间质瘤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应该涵盖了以前所谓的“胃肠道平滑肌瘤”或“胃肠道平滑肌肉瘤”。

但作为间叶组织发生的肿瘤,胃肠道平滑肌瘤或肉瘤的概念并未被排除,只不过在目前的临床病理诊断中,这类肿瘤只占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少部分。

1 临床表现间质瘤的症状依赖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通常无特异性。

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症状。

而在食管,吞咽困难症状往往也常见。

部分病人因肠穿孔就诊,可增加腹腔种植和局部复发的风险。

间质瘤病人第一次就诊时约有11-47%已有转移。

转移主要在肝和腹腔,淋巴结和腹外转移即使在较为晚期的病人也较为罕见。

转移瘤甚至可发生在原发瘤切除后30年。

小肠间质瘤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率最高,而食道间质瘤恶性程度低。

因此,严格来说, 间质瘤无良性可言,或至少为一类包括潜在恶性在内的恶性肿瘤。

传统的间质瘤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虽最近在间质瘤病理及基础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新的化疗药物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手术治疗仍是目前取得临床治愈的最佳治疗方法。

随着微创手术在外科领域中快速发展及现代快速康复的理念,我科从2009年至2011年开展了19例在腹腔镜及内镜下行胃间质瘤摘除术,年龄在32岁-76岁,其中以35-45岁居多,平均年龄43岁,男性8例,女性11例。

住院时间为16天-20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8天。

现结合实际案例,谈一下本人在工作中总结的主要护理体会: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大多数病人对于间质瘤的性质不了解,且有对腹腔镜手术认识有一定误区,认为微创手术容易切除得不干净不彻底,所以,护理人员要耐心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让病人从心里认识到手术是切除间质瘤最有效的方法,而腹腔镜手术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而且较传统手术而言,它能较肉眼更清晰的反映肿瘤的范围,以利于切除得更彻底。

浅析胃肠间质瘤手术治疗体会

浅析胃肠间质瘤手术治疗体会

浅析胃肠间质瘤手术治疗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肠间质瘤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 年1 月-11 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因溃疡穿孔而就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22 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临床经过诊断及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后全部行手术治疗。

结果经手术治疗效果显示,22 例患者中,显效17 例,有效4 例,无效11 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吞咽困难症状评估,评估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满分50 分,患者手术治疗前吞咽困难症状评估分为37.85-4.55,患者手术治疗后吞咽困难评估分为27.75-2.45,患者手术治疗后吞咽困难评估分明显低于手术治疗前评估分,结果显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有优越性。

结论临床采用手术方式切除胃肠间质瘤是行之有效的方式,能在第一时间控制病情持续发展,迅速缓解患者临床出血的状况。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手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19-01胃肠间质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发病于胃肠道间叶组织,该病好发于老年患者,男女发病率无差异性,胃肠间质瘤绝大多数发生于胃,仅有10%-20% 发生于小肠,发生于食管的患者仅占5% 左右,其他部位如肠系膜、网膜发生几率低于2%,临床治疗胃肠间质瘤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术后 85% 复发、转移,5 年生存率仅 50%[1] 。

2011 年1 月-11 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22 例,22 例患者经诊断及鉴别诊断后行手术治疗,总结临床治疗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 年1 月-11 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22 例,其中男性患者11 例,女性患者11 例,患者年龄40-65 岁,平均年龄50 岁,患者临床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的典型症状,多数患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等症状,患者就诊原因多数是溃疡穿孔。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间质瘤24例护理体会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间质瘤24例护理体会

内 镜 黏 膜 下 剥 离 术 ( S 是 在 内 镜 黏 膜 下 切 除 术 E D)
( MR) 础 上 发 展 而 来 的新 技 术 , 为 治 疗 胃肠 道 早 癌 的 E 基 成
2 12 术 前 评 估 了解 是 否 有 操 作 禁 忌 证 。操 作 前 应 与 ..
患者或家属签好治疗 同意书及 疾病知情 书。告 知术 中、 术
张情 绪 , 少 胃液 分 泌 及 胃肠 道 蠕 动 .驱 除 胃 内泡 沫 , 图 减 使 像更 清晰 , 遵 医 嘱 给予 患 者驱 泡 剂 、 静 剂 和解 痉 剂 。 应 镇
( ) 中配 合 所需 设 备 按 消 毒技 术 规 范 进行 消 毒 灭 菌 。 5术 ( ) 械和设备 的准备 J① 普通 内镜/ 大 内镜/ 腔 内 6器 : 放 双 镜; ②软氏透明帽 ; 注射针 ; 电极板 ; ③ ④ ⑤刀 : I T刀 、 钩状
22 术前准备 .
( ) 前完善 血常规 , 型 、 血 、 1术 血 备 出凝 血
为黏膜下层 2 4例 , 中男 性 l 其 5例 , 性 9例 , 龄 最 年 轻 女 年 为2 8岁 , 大 为 7 岁 , 中 1 为 胃窦 部 、 于 胃底 , 最 l 其 5例 6例 3 例 于 胃体 , 起 灶 大小 为 12—2 8c 平 均 19c , 为 隆 . . m( . m) 均
第2 卷 第1期 1 0
航 空 航 天 医 药
21年1月 00 O
19 87
内镜 黏 膜 下 剥 离 术 治 疗 胃 间 质 瘤 2 4例 护 理 体 会
李 静
昆山 250 ) 1 30
( 苏省 昆山市中医医院 , 苏 江 江
摘 要 目 的 : 讨 内镜 黏 膜 下 剥 离术 ( S 治 疗 胃 间质 瘤 的 有 效 护 理 配 合 。方 法 : 2 探 E D) 对 4例 胃 间 质 瘤 应 用 头

24例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临床体会

24例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临床体会

24例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临床体会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24例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及术后疗效。

结果:24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诊无复发及转移。

结论: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安全、可行的。

标签: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2009年3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科对24例胃间质瘤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切除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胃间质瘤患者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29~59岁,平均45岁。

主要临床症状有胃区不适、疼痛、上腹部包块、返酸、嗳气、黑便及呕血等,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下隆起。

手术前行超声检查,发现肿瘤生长的部位在胃的肌层或黏膜下层,呈内生性或外生性生长,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规则,内部回声均匀。

肿瘤最大直径1.5~5.0 cm。

1.2 手术方法术前常规禁食水,留置胃管、导尿管,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仰平卧分腿、头高脚低位,选用四孔法入腹,于脐上缘建立10 mm的观察孔;建主操作孔,位置在左锁骨中线平脐,置入12 mm Trocar;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3 cm处建立一辅助孔,置入5 mm Trocar;同时在左侧腋前线肋缘下再建一个辅助孔,置入5 mm Trocar。

气腹压力设定为14 mm Hg左右。

24例均行腹腔镜下胃部分切除术(楔形切除)。

手术过程中要胃镜来加以引导,用胃镜的冷光源来对瘤体定位,用冷光源对准瘤体,再置入腹腔镜,对瘤体部位精确定位,手术操作时可以把该部分胃组织单独提起。

不同部位的肿瘤切除方法不同,对胃前壁肿瘤,可用内镜切割吻合器直接楔形切除;胃底部或胃前壁大弯侧肿瘤,可以用超声刀加以分离、切断脾胃韧带或胃结肠韧带;肿瘤位于胃前壁小弯侧者,分离、切断部分肝胃韧带;肿瘤位于胃后壁者,先分离、切断脾胃韧带和(或)胃结肠韧带,把胃后壁翻起,再用直线切割闭合器楔形切除。

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体会

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体会

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切除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自2007年6月至2011年8月间接受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资料等。

结果 14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行腹腔镜胃楔形切除4例,行腹腔镜经胃腔肿瘤外翻切除10例,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平均(158±55)min,术中平均失血平均(143±98)ml,肿瘤平均大小3cm(1-5cm),肿瘤切缘镜下均为阴性,术后平均恢复排气时间3天(1-5天),术后平均住院天数6天(4-8天),术后平均随访6-22个月,未复发及远处转移。

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切除胃间质瘤安全,可行,有效,并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关键词】胃间质瘤腹腔镜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

外科根治性切除仍是GST的唯一可能治愈方法。

与此同时,腹腔镜技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等优势在消化外科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蓬勃发展,使GST的腹腔镜治疗成为外科学界日益关注点之一。

本文拟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8月共实施14例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该方法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4例患者中男4例,女10例;中位年龄58岁(35—71岁)。

临床症状包括上消化道出血3例,上腹痛、腹胀6例,发现腹部包块2例,另有3例因腹部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

入院后经胃镜(13例)、腹部增强CT(4例)、超声内镜(2例)检查明确诊断。

肿瘤位于胃体前壁1例,小弯侧6例,胃底7例。

2.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仰卧位头高足低倾斜,于脐下缘穿刺建立观察孔,左、右肋缘下及剑突下建立3个操作孔。

肿瘤较小或向腔内生长无法定位的术中辅以胃镜定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0 9年 3月 一 2 0 1 1 年 3月笔者所在科对 2 4例 胃间质瘤 患者
肿瘤 。切 除标本 距离瘤体 组织不少 于 2 c m,切 缘呈 阴性 。对切
下组 织做病 例检查 ,镜下 表现为梭 形细胞 ,不存在 癌细胞 。平
实施 了腹腔镜下切 除术 ,取 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 如下 。
胃肠 道 间质瘤 的病变部位 在于 消化道 间叶组织 ,是一种 胃
肠 道非 上皮源 性 的间充质肿 瘤 ,该瘤 体 的细胞可呈 上皮形 、梭
形或 多 形 性 ,具 有 多 向 分化 潜 在 的风 险 ,也潜 在 恶 性 生物 学 行为 [ 1 】 。 胃肠 道 间 质 瘤 中 胃间 质瘤 发 病 率 最 高 , 占此 疾 病 的 5 2 %~ 6 0 %。近年研 究发现 ,胃间质 瘤具有 一定 的恶 性潜 能 ,从 良性 至恶性是 一个渐 进发展 的演变 ,随着 时间 的推 移 ,肿瘤 的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I 一般资料
均随访 1 2 个 月 ,未发现复发及转移 。
3 讨论
本组 2 4例 胃间质瘤患者 中男 1 3 例, 女 1 1 例, 年龄 2 9 ~ 5 9岁 , 平均 4 5岁 。主要 临床症状 有 胃区不适 、 疼痛 、 上腹部包块 、 返酸 、
于 胃后壁 者 ,先分离 、切 断脾 胃韧带和 ( 或 ) 胃结肠韧带 ,把 胃 后壁 翻起 ,再用直线切 割闭合器楔形切 除。位于贲 门处附近者 ,
在进行 手术切 除 的过 程 中要 考虑 到瘤体 的位置 、大小及 生
长方 式 。要 把握好 以下 几个原 则 : ( 1 ) 完 整切除 肿瘤 ,距 其边缘 2 ~ 3 c m处作环形切 除是安全 的。f 2 ) 尽量地不要 切除瘤体周 围的
暖气 、黑 便及呕 血等 ,胃镜检 查显示 胃黏 膜下 隆起。手术 前行
超声 检查 ,发现 肿瘤生 长 的部 位在 胃的肌 层或 黏膜下层 ,呈 内 生性或外 生性生长 , 呈圆形或椭 圆形 , 边界规则 , 内部 回声 均匀。 肿瘤最 大直径 1 . 5 ~ 5 . 0 c m。 1 . 2 手术方法
康组 织 。本研究 中笔者对 健康组 织距离 瘤体组 织的距 离不少 于
2 c m。 胃间质瘤 的主要扩 散途径 是血行 转移和 直接浸 润 ,极少
累及 淋 巴 ,很少 出现淋 巴途径 转移 ,因此 ,手术 切除 的过程 中
也 可 以保 留淋 巴结 】 。上 述 的该 肿瘤 的特点 表 明可 以对 其进行
置入 5 mm T r o c a r ;同时在左 侧腋 前线 肋缘 下再 建一 个辅 助孔 , 置入 5 mm T r o c a r 。气腹 压力设 定为 1 4 mm H g 左 右 。2 4例 均行 腹腔 镜下 胃部 分切除术 f 楔 形切 除 ) 。手术 过程 中要 胃镜来 加 以 引导 ,用 胃镜 的冷 光源来 对瘤体 定位 ,用冷光 源对 准瘤体 ,再
增 长 ,其 恶变 的几 率在增 大。文献 [ 2 ] 报道 ,即使是 < 2 c m,甚
至是更小 的间质瘤也 可能发生 恶变 、转 移 。没 有发生 癌变或 转
术前 常规禁 食水 ,留置 胃管 、导 尿管 ,均采用 气管插 管全
麻 ,仰平 卧分腿 、头高脚 低位 ,选用 四孔法 入腹 ,于脐上 缘建 移 的 胃间质瘤 ,公 认 的首 选方 法仍然 是手术切 除 。由于其生 长 立 1 0 mm的观察 孔 ;建主操 作孔 ,位 置在左锁 骨 中线平脐 ,置 方 式呈膨 胀性 ,而不是 浸润式 ,因此 ,可 以保 留瘤体周 围的健 入1 2 m m T r o c a r ;在 右 锁骨 中线 肋缘 下 3 c m处建 立 一辅 助孑 L ,
经充 分游 离贲 门周 围组织 后行 胃楔形 切除 。切除后 用 4号微 荞 线不 间断全层 缝合 。要注 意对于贲 门部肿 瘤极 少用 内镜 切割 吻 合器来 切 除 ,这是 为了避 免切 除后 吻合 处狭窄 。楔形 切除方 向
除术的手术方式及术后疗效 。结果 : 2 4 例均顺利完成腹 腔镜手术 ,术后恢 复良好 ,随诊无复发及转移 。结 论:腹 腔镜下 胃间质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 、
恢 复快等优点 ,是安全 、可行的。
【 关键词 】 腹腔镜 ; 胃间质瘤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 R 7 3 5 .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1 0 - 0 1 0 7 — 0 2
健康 的 胃组织 。f 3 ) 在 对 胃周组 织 、韧带及 网膜手术 操作时 ,止 血一定 要确切 ,重要部位及 粗血管 须用钛夹处 理 。( 4 ) 切 除方 向
须与 胃纵轴 垂直 ,以避免 出现 胃腔狭窄 ,同时术后 应立 即行 胃 镜检 查 ,进一 步除外狭 窄。( 5 ) 及 时将切除 的肿瘤装入标 本袋取 出,可避免肿 瘤腹 腔 、切 口种植转 移。有关 胃问质 瘤腹 腔镜切
《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第1 1 卷 第1 o 期( 总 第1 9 s 期) 2 0 1 3 年4 月 经验体 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2 4  ̄ ! J 腹腔镜 胃 间质瘤 切 除术 临床体 会
杨 青①
【 摘要 】 目的 :探讨腹腔 镜下 胃问质瘤 切除术 的应用 价值 。方 法 :回顾分析 2 0 0 9 年3 月一 2 0 1 1 年3 月笔者所 在医院 2 4 例腹腔镜 下 胃间质瘤切
腹腔镜手术操 作。
置入 腹腔 镜 ,对瘤 体部位 精确 定位 ,手术 操作 时可 以把该 部分 胃组 织单 独提起 。不 同部 位 的肿 瘤切 除方法不 同,对 胃前壁 肿 瘤 ,可用 内镜 切割 吻合器 直接楔 形切 除 ;胃底 部或 胃前壁 大弯 侧肿瘤 ,可 以用超声 刀加以分离 、切 断脾 胃韧带 或 胃结肠韧带 ; 肿瘤 位于 胃前壁 小弯侧 者 ,分 离 、切断部 分肝 胃韧 带 ;肿瘤 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