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技术常见问题之运放补偿电容

模拟技术常见问题之运放补偿电容

模拟技术常见问题之运放补偿电容

运放的相位补偿

?

?

为了让运放能够正常工作,电路中常在输入与输出之间加一相位补偿电容。

?

?

1,关于补偿电容

?

?

理论计算有是有的,但是到了设计成熟阶段好象大部分人都是凭借以前的调试经验了,一般对于电容大小的取值要考虑到系统的频响(简单点说加的电容越大,带宽越窄),然后就是振荡问题;如果你非要计算,可以看看运放的输入端的分布电容是多大,举个例子,负反馈放大电路就是要保证输入端的那个电阻阻值和分布电容的乘积=反馈电阻的阻值和你要加的电容的乘积。。。。。

?

?

2,两个作

?

?

运放中接电容的作用

运放常见接电容的作用 1.运放的超前补偿 一般的超前补偿运放电路如下图所示(以下皆用同相运放来说明): 图1 我们就有疑问了,为什么要加电容C? 一言以蔽之,运放超前补偿的作用就是:稳定运放,减少噪声。下面我们推导上图的开环增益,通过分析开环增益来判断运放的稳定性。 in return V V A =β(1) in out aV V =(2)out f g g return V C R R R V //+=(3) 其中a 是运放的增益,注意推导开环增益不能使用“虚短”“虚断”的概念,假设运放的反相输入端2脚断开,通过求Vreturn 和Vin 的关系可以算出开环增益,综合(1),(2),(3)可以得出: 1 //1+++=Cs R R Cs R R R R a A f g f g f g )(β(4)理想的同相运放开环增益如(5)式所示;g f g R R R a A +=β(5) 一般运放的增益a 可以用二阶式子代替(假设1/1τ<1/2τ): )1)(1(1 21++=s s a ττ(6)

同理,比较(4)式和(5)式,超前补偿则可理解为,开环传函引入了一个新的零点和一个新的极点,但是Rf>Rg||Rf,所以在波特图上,零点的位置总是在极点位置的左边,可以发现1//1 ++Cs R R Cs R f g f )(的相位总是超前的。 补偿的时候,我们总是设法让(4)式中的零点与极点1/2τ相抵消。下面从波特图上分析,波特图如下图所示: 图2 图中可以看出,补偿后的开环传递函数增益明显“上移”,联想到运放的增益补偿就可以初步推断:开环增益增大一般会导致闭环增益减小,从而闭环波特图下移,带宽减小,噪声减小,稳定性增加。可以计算得出,经过补偿后,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1//+++=Cs R R R R V f f g g g f in out )((7) 图1所示电路图若采用反相结构,则闭环传递函数为:1 1+=Cs R R R -V V f g f in out (8)而未补偿的理想的闭环传递函数为:g f in out R R -V V =(9) 分析(7)、(8)两式均可以发现,相对于未补偿之前的运放,反相运放引入了极点,同相运放引入的极点总是在引入的零点左边。故反映到闭环波特图上就能发现,它们的带宽均减小,带宽减小故噪声减小。实际上,这就是一个一阶低通滤波器。

电容补偿的计算公式

电容补偿的计算公式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电容补偿的计算公式未补偿前的负载功率因数为COS∮1。负载消耗的电流值为I1。 负载功率(KW)*1000 则I1=---------------------- √3*380*COS∮1 负载功率(KW)*1000 则I2=---------------------- √3*380*COS∮2 补偿后的负载功率因数为COS∮2,负载消耗的电流值为I2 则所需补偿的电流值为:I=I1-I2 所需采用的电容容量参照如下: 得到所需COS∮2每KW负荷所需电容量(KVAR) 例: 现有的负载功率为1500KW,未补偿前的功率因数为COS∮1=,现需将功率因数提高到COS∮2=。则

1500*1000 则I1=-----------------=3802(安培) √3*380* 1500*1000 则I2=------------------=2376(安培) √3*380* 即未进行电容补偿的情况下,功率因数COS∮1=,在此功率因数的状况下,1500KW负载所需消耗的电流值为I1=3802安培。 进行电容补偿后功率因数上升到COS∮2=,在此功率因数的状况下,1500KW负载所需消耗的电流值为I2=2376安培。 所以功率因数从0.60升到。所需补偿的电流值为I1-I2=1426安培 查表COS∮1=,COS∮2=时每KW负载所需的电容量为,现负载为1500KW,则需采用的电容量为1500*=1560KVAR。现每个电容柜的容量为180KVAR,则需电容柜的数量为 1500÷180=个即需9个容量为180KVAR电容柜。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无功补偿装置介绍 现在市场上的无功补偿装置主要分为固定电容器组、分组投切电容器组、有载调压式电容器组、SVC和SVG。下面介绍下各种补偿装置的特点。 1)固定电容器组。其特点是价格便宜,运行方式简单,投切间隔时间长。但它对于补偿变化的无功功率效果不好,因为它只能选择全部无功补偿投入或全部无功补偿切出,从而可能造成从补偿不足直接补偿到过补偿,且投切间隔时间长无法满足对电压稳定的要求。而由于光照强度是不停变化的,利用光伏发电的光伏场发出的电能也跟着光伏能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固定电容器组不适应光伏场的要求,不建议光伏项目中的无功补偿选用固定电容器组。 2)分组投切电容器组。分组投切电容器组和固定电容器组的区别主要是将电容器组分为几组,在需要时逐组投入或切出电容器。但它仍然存在投切间隔时间长的问题,且分的组数较少,一般为2~3组(分的组数多了,投资和占地太大),仍有过补偿的可能。因此分组投切电容器组适用于电力系统较坚强、对相应速度要求较低的场所。 3)有载调压式电容器组。有载调压式电容器组和固定电容器组的区别主要是在电容器组前加上了一台有载调压主变。根据公式Q=2πfCU2可知,电容器组产生的无功功率和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故调节电容器组端电压可以调节电容器组产生的无功功率。有载调压式电容器组的投切间隔时间大大缩短,由原来的几分钟缩短为几秒钟。且有载调压主变档位较多,一般为8~10档,每档的补偿无功功率不大,过补偿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分组投切电容器组适用于电力系统对光伏场要求一般的场所。

软件测试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沟通方

软件测试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沟通方法 从一开始,测试就要关注需求。往往在讨论设计时,开发和需求很容易忽略了测试成员,他们潜意识里觉得这不关测试什么事。可是,测试也要熟悉业务,熟悉功能,熟悉各种设计,而且测试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来去考量他 们的设计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些工作,测试成员需要主动,积极参加,多提建设性意见,这样可能会让开发慢慢发现测试成员的重要性。 其次,沟通最频繁应该还是关于bug的讨论。下面列出几个遇到的沟通问题,及我的解决办法。 1、这个bug我这边重现不了 解决办法 Bug应该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如果描述存在歧义,一定要总结并尽快改进。有时会遇到概率性的bug,要告诉开发概率是多少,尽可能多的提供重现的条件。 在复现问题时,希望能大致判断几个问题点,然后和测试人员沟通下,需要如何捕获信息,捕获那类信息?是不是提供debug版本进行复现,或者根据预判的点增加打印信息版本进行复现? 2、这个不是代码问题,需求这么定义的 解决办法 需求也是人定的,如果觉得有异议,可以找需求人员询问清楚,为什么这样定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看他们怎么决定。如果被需求说服了当然是最好的,如果自己还是不同意需求的看法,需求又不同意我的提议,那只能听他的,毕竟权力在他那里。但是我们可以保留交流的记录,证明曾经在这里发生过歧义。 3、这块是别人负责的,我负责的部分没有问题 解决办法 如果bug是由开发的项目经理来分发到程序员,那就是项目经理来面对这样的问题,而不是测试。当然,项目经理当然有项目经理的处理办法。可是,测试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呢,把负责相关内容的开发都邀请到一个讨论组里,让他们自己讨论,这样更清楚,不必在测试这里中转。如果他们都觉得代码没问题,而我也有强有力的截图和真相,那就只有上交给上级领导,让他们来决定怎么解决。

退耦电容原理--具体接法--运放自激原理

退耦电容原理 所谓退耦,既防止前后电路网络电流大小变化时,在供电电路中所形成的电流冲动对网络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换言之,退耦电路能够有效的消除电路网络之间的寄生耦合。 退耦滤波电容的取值通常为47~200μF,退耦压差越大时,电容的取值应越大。所谓退耦压差指前后电路网络工作电压之差。 如下图为典型的RC退耦电路,R起到降压作用: 大家看到图中,在一个大容量的电解电容C1旁边又并联了一个容量很小的无极性电容C2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高频情况下工作的电解电容与小容量电容相比,无论在介质损耗还是寄生电感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别(由于电解电容的接触电阻和等效电感的影响,当工作频高于谐振频率时,电解电容相当于一个电感线圈,不再起电容作用)。在不少典型电路,如电源退耦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及各种误差控制电路中,均采用了

大容量电解电容旁边并联一只小电容的电路结构,这样大容量电解电容肩负着低频交变信号的退耦,滤波,平滑之作用;而小容量电容则以自身固有之优势,消除电路网络中的中,高频寄生耦合。在这些电路中的这一大一小的电容均称之为退耦电容。 Re: 大电容由于容量大,所以体积一般也比较大,且通常使用多层卷绕的方式制作,这就导致了大电容的分布电感比较大(也叫等效串联电感,英文简称ESL)。 电感对高频信号的阻抗是很大的,所以,大电容的高频性能不好。而一些小容量电容则刚刚相反,由于容量小,因此体积可以做得很小(缩短了引线,就减小了ESL,因为一段导线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感的),而且常使用平板电容的结构,这样小容量电容就有很小ESL 这样它就具有了很好的高频性能,但由于容量小的缘故,对低频信号的阻抗大。 所以,如果我们为了让低频、高频信号都可以很好的通过,就采用一个大电容再并上一个小电容的方式。 常使用的小电容为 0.1uF的瓷片电容,当频率更高时,还可并联更小的电容,例如几pF,几百pF的。而在数字电路中,一般要给每个芯片的电源引脚上并联一个0.1uF的电容到地(这个电容叫做退耦电容,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电源滤波电容,越靠近芯片越好),因为在这些地方的信号主要是高频信号,使用较小的电容滤波就可以了。

讨论电容对运放稳定性的影响

讨论电容对运放稳定性的影响 今天我们来学习电容对运放稳定性的影响,这是最后一部分内容,之后还有两次总结和回顾就结束了运放提高课的全部内容,感觉还有点意犹未尽。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输出电容对稳定性影响,上节课提到,当运放接成跟随器的形式的时候,其相应的相角裕度将会比较小,稳定性比较差,如果输出端再接一个100pF或50pF的电容将会使运放的稳定性变差,由于运放内部是由三级构成,输入级、放大级和驱动级,这里每一级的输出都会经电阻和电容的并联接地,根据第二十集的内容我们知道,电阻和电容的并联会产生一个极点,所以输入级、放大级和驱动级的电阻和电容都会引入一个极点,其中放大级极点为低频极点,输入级极点为高频极点,驱动级极点介于两者之间,而运放输出端再接一个电容时,就会使得驱动级极点频率降低,从而使得相角提前到达-180度,使得相角裕度变小,从而使得稳定性变差。 而相应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一是通过与输出电容并联一个电阻来解决,通过并联电阻使得驱动级极点频率增加,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并联电阻将成为负载要分得一部分电流。另一种方法,如下图所示,输出经过电阻再经电容接地,这同样会带来问题,会有电流流过该电阻使得电阻将分得一部分电压使得运放输出端和电容电压不同,需要电阻的阻值很小。 至于为什么串联电阻会解决该问题,这要回到我们之前学过的内容,它虽然没有改变该极点,但是它又引入了一个零点,从而会抵消该极点的作用,使得相位在没有到达-180度之前再回到-90度。 接下来再看一下输入级电容对运放稳定性的影响,下图为同相放大器,并在反相输入端经电容接地。 再对反馈环节进行分析,得到其反馈环节为一阶系统,之前提到过,运放可以等效为理想

电容补偿柜的电容容量如何计算

电容补偿柜的电容容量如何计算 电容补偿柜的电容容量如何计算?(此文章讲的很透彻,很好的一篇文章)电网中由于有大功率电机的存在,使得其总体呈感性,所以常常在电网中引入大功率无功补偿器(其实就是大电容),使电网近似于纯阻性,Kvar就常用在这作为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容量的单位。 补偿电容器:主要用于低压电网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改善电能质量 电容器容量的换算公式为(指三相补偿电容器): Q=√3×U×I ; I=×C×U/√3 ; C=Q/×U×U) 上式中Q为补偿容量,单位为(Kvar),U为额定运行电压,单位为(KV),I为补偿电流,单位为(A),C为电容值,单位为(F)。式中=2πf/1000。 1. 例如:一补偿电容铭牌如下: 型号: , 3: 三相补偿电容器; 额定电压:; 额定容量:10Kvar ; 额定频率:50Hz ; 额定电容:199uF (指总电容器量,即相当于3个电容器的容量)。额定电流: 代入上面的公式,计算,结果相符合。 2. 200KVA变压器无功补偿柜匹配电容多少最合理? 一般来说,对于电动机类型的功率负荷,补偿量约为40%,对于综合配电变压器,补偿量约为20%. 如果知道未补偿前的功率因数,那么根据公式即可以算出具体的补偿量。 3. 例如:有电机12台,的电机4台,11KW的电机2台,500型电焊机15台,由于有用电高峰和低谷,在低谷时动力可下降30%,我现在用无功补偿柜里的电容器有4块14Kvar的,6块40Kvar的。据说匹配不合理,怎么样才能匹配合理。另外补偿器的读数在多少时最合适时没有罚款有奖励。 一般来说,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容量约为变压器容量的20%~40%,对于200KVA的配电变压器,补偿量约为40Kvar~80Kvar。准确计算无功补偿容量比较复杂,且负荷多经常变化,计算出来也无太大意义。一般设计人员以30%来估算,即选取60Kvar为最大补偿容量,也就是安装容量。电容器补的太少,起不到多大作用,需要从网上吸收无功,功率因数会很低,计费的无功电能表要“走字”,记录正向无功;电容器补的太多,要向网上送无功,网上也是不需要的,计费的无功电能表也要“走字”,记录反向无功;供电企业在月底计算电费时,是将正

软件测试中常见问题分类说明

软件测试中常见问题分类说明 一、规范化问题 包括软件规范和业务规范两大类,软件规范问题主要指操作过程中显而易见的错误或缺陷,非人性化设计、友好度较差等;业务规范问题主要指使用非标准或非惯例的业务术语、以及概念错位等。 ㈠软件规范问题 1、操作指示不明确 提示存在二意性、提示操作项“忽略”、“取消”、“退出”等含义不明确。(一般) 2、简单界面规范问题 ①按钮图片丢失、按钮图片不配套、按钮大小排列不美观;(一般) ②在引用数据窗口的下拉框中,没有根据实际数据来调整下拉框显示的%的大 小和垂直滚动条,导致文本只显示了一部分;(严重) ③界面中存在色块;(一般) ④菜单排列顺序有误;(一般) ⑤窗体最小化以后在屏幕上找不到了,无法恢复原窗体;(一般) 3、操作过程缺乏人性化考虑 ①选项过于烦琐且不必要、设置不合适导致使用者遗漏、常规按钮排列顺序 不一致(一般) ②常用功能不支持键盘操作。(严重) ③单据处理中当由于存在空行时,提示用户输完其余内容,而没有自动删除 空行。(严重) 4、帮助文件规范问题 ①联机帮助字体、背景风格不统一;(较小) ②点击“?”按钮打开帮助文件,没有直接定位到内容;(较小) ③内容定位错误;(一般) ④帮助文件内部链接没有做全;(较小) ⑤文档内容排版错误;(严重) ⑥其他帮助错误。(一般) 5、软件风格规范问题 ①控件的切换顺序有误、DataWindow的切换顺序有误; (视控件使用频繁程度设为(严重)和(一般)) ②DataWindow内容的对齐方式不正确(数值右对齐、日期中对齐、文字左对 齐);(较小) ③数值的EditMask(掩膜)设置有误、日期的EditMask(掩膜)设置有误、 日期的默认格式非YYYY.MM.DD、默认日期存在1900.00.00现象或其他不合 理的值(一般) ④弹出窗口不在屏幕中间位置、退出系统缺少提示;(较小) ⑤重大操作(月结、恢复、修复等)缺少提示、重大操作没有自动弹出备份 提示;(一般) ⑥快捷按钮定义不准确、快捷字母或数字重复、工具栏快捷键定义错误(一 般),工具栏常用快捷键缺少(较小);

店小秘之速卖通店铺管理手册

店小秘之速卖通店铺管理手册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2015年5月更新 店小秘,免费跨境电商ERP,支持跨平台、多店铺管理。产品:刊登、多平台数据采集、批量产品管理;订单:数据自动

目录 数据采集使用说明 (2) 数据采集使用介绍 (2) 数据认领使用介绍 (2) 速卖通采集箱使用说明 (3) 速卖通创建产品使用说明 (5) 速卖通产品维护 (6) 线下产品维护 (6) 线上产品维护 (7) 图片银行使用说明 (8) 上传图片 (8) 同步图片 (9) 图片被引用次数 (9) 图片删除 (9) 订单处理流程说明 (10) 在线处理订单流程 (10) 批量发货使用说明 (13)

数据采集使用说明 店小秘为您提供了数据采集功能,可将其它平台的产品信息采集到店小秘,采集后可以认领到速卖通店铺,再根据需要编辑、修改下相关信息即可发布。 目前数据采集仅支持单品采集,可采集淘宝、速卖通、1688、天猫、京东、ebay(主站)、亚马逊(美国站)等7个平台的数据。 (注:采集的速卖通数据只可认领到其它平台,不可用于速卖通。) 数据采集使用介绍 打开导航【产品】下的【数据采集】,在编辑框填写产品的url网址,并点击“开始采集”即可完成。 您也可以同时采集多个产品,多个网址间用回车键“Enter”换行即可。 数据认领使用介绍 采集成功的产品将展示在当前页的下方,仅展示基本信息,不可直接编辑、操作,您需要将采集的产品认领到相关平台后才可以进一步编辑,发布。 目前仅支持将采集认领到wish或速卖通,选中要认领的产品,操作产品列表后面的【认领】或列表左上侧的【批量认领】,并指定要认领的平台即可完成。

软件测试总结报告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编写该测试总结报告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质量的评价 2.分析测试的过程,产品,资源,信息,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 3.评估测试测试执行和测试计划是否符合 4. 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为修复和预防 bug 提供建议 1.2背景 1.3用户群 主要读者:***项目管理人员 其他读者:*** 项目相关人员。 1.4定义 基本功能点测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法、错误推测法、场景法 业务流程测试:根据业务逻辑,构建测试数据,执行业务流程,查看执行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 界面易用性测试:根据界面测试规范及日常使用习惯,提出软件的非功能实现问题 回归测试:对已修复的问题,根据测试出该错误的用例,重新执行该用例,验证问题是否真正被修复,以及是否又引起了其它错误 1.5 测试对象 对综合管理系统进行全新测试,主要进行功能测试、系统测试 1.6测试阶段 第一阶段:对主业务逻辑及功能进行测试 第二阶段:对所有业务逻辑及功能进行深入测试 第三阶段:回归测试 1.7测试工具 BugFree缺陷管理工具 1.8参考资料 《***功能描述》 《***数据字典》

《***测试计划》 《***测试用例》 《***项目计划》 2 测试概要 ***系统测试从 2012年7月25日到2012年10月12日基本结束,历时近70个工作日。后续还有一些扫尾的工作,又增加一些工作时日。是一项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项目。 ***通过BugFree缺陷管理工具进行缺陷跟踪管理,在bugfree中有详细的测试用例以及用例执行情况记录 2.1 进度回顾 2.2 测试执行 此次测试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和测试计划执行,按时完成了测试计划规定的测试对象的测试。针对测试计划规定的测试策略,在测试执行中都有体现,在测试执行过程中,依据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了完整的测试、 2.3 测试用例

运放补偿电容

一种应用于CMOS运放的高速间接反馈补偿技术 本文摘自《现代电子技术》 运放的相位补偿 为了让运放能够正常工作,电路中常在输入与输出之间加一相位补偿电容。 1,关于补偿电容 理论计算有是有的,但是到了设计成熟阶段好象大部分人都是凭借以前的调试经验了,一般对于电容大小的取值要考虑到系统的频响(简单点说加的电容越大,带宽越窄),然后就是振荡问题;如果你非要计算,可以看看运放的输入端的分布电容是多大,举个例子,负反馈放大电路就是要保证输入端的那个电阻阻值和分布电容的乘积=反馈电容的阻值和你要加的电容的乘积...... 2,两个作用 1.改变反馈网络相移,补偿运放相位滞后 2.补偿运放输入端电容的影响(其实最终还是补偿相位……) 因为我们所用的运放都不是理想的。 一般实际使用的运算放大器对一定频率的信号都有相应的相移作用,这样的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将使放大电路工作不稳定甚至发生振荡,为此必须加相应的电容予以一定的相位补偿。在运放内部一般内置有补偿电容,当然如果需要的话也可在电路中外加,至于其值取决于信号频率和电路特性。 运放输入补偿电容 一般线性工作的放大器(即引入负反馈的放大电路)的输入寄生电容Cs会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其补偿措施见图。放大器的输入端一般存在约几皮法的寄生电容Cs,这个电容包括运放的输入电容和布线分布电容,它与反馈电阻Rf组成一个滞后网络,引起输出电压相位滞后,当输入信号的频率很高时,Cs的旁路作用使放大器的高频响应变差,其频带的上限频率约为: ωh=1/(2πRfCs) 若Rf的阻值较大,放大器的上限频率就将严重下降,同时Cs、Rf引入的附加滞后相位可能引起寄生振荡,因而会引起严重的稳定性问题。对此,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减小Rf的阻值,使ωh高出实际应用的频率范围,但这种方法将使运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因Av=-Rf/Rin)。为了保持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较高,更通用的方法是在Rf上并接一个补偿电容Cf,使RinCf网络与RfCs网络构成相位补偿。RinCf将引起输出电压相位超前,由于不能准确知道Cs的值,所以相位超前量与滞后量不可能得到完全补偿,一般是采用可变电容Cf,用实验和调整Cf的方法使附加相移最小。若Rf=10kΩ,Cf的典型值丝边3~10pF。对于电压跟随器而言,其Cf值可以稍大一些。 运放输出电容的补偿 对于许多集成运算放大电路,若输出负载电容CL的值比100pF大很多,由于输出电容(包括寄生电容)与输出电阻将造成附加相移,这个附加相移的累加就可能产生寄生振荡,使放大器工作严重不稳定。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运放的输出端串联一个电阻Ro,使负载电容CL与放大电路相隔离,如图所示,在Ro的后面接反馈电阻Rf,这样可以补偿直流衰

Wish平台上货、产品优化经验总结

Wish平台上货、产品优化经验总结 做wish一年半了,对wish平台规则、上货技巧多少有些了解,也打造了近十款爆品,但总以忙为利用,没能好好整理下自己的思路、经验。最近发现身边很多初入跨境电商行业,初做wish的朋友,对wish平台的各种规则不了解,甚至对上货的一些基本概念、要求都不理解。思虑再三,终于决定好好做个总结,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多多纠正,若能帮助到你,则也不枉费我的码字之苦。 一、多店铺运营,防账号关联的关键 Wish官方规定一个人只能注册一个店铺,所以,若希望有多店铺,一定要了解wish官方判定账号关联的因素。一旦认定多个账号是由同一个人或同一个企业操作的,就会存在被关联,被封号的风险。而且一旦被封,基本是申诉无门,不可复活了。 1. 首先,要确保多账号的注册信息完全不同。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邮箱、电话、支付账号等。哪怕是已经死掉的账号,也不能使用重复的信息再注册。 2. 其次,多账号登录的电脑、网络环境要完全区分开。登录wish平台的电脑MAC地址、路由MAC、浏览器指纹、电脑系统指纹、网络IP等等官方都会记录,也会作为查关联的依据。本电脑登录的账号已经被封,最好也不要再登录、注册其它账号。若需要重新注册,那最好是重装系统、格式化硬盘、更换网卡,而且要重新换一根网线。总之,要保持和之前的账号完全不一样的环境。 3. 再者,多店铺的产品要有差异化。若产品的相似度达到一定比例,也会被认为是同一人在操作多店铺,被判关联。所以,上货时一定不要图省事。 4. 同时,也注意同一产品模板不要重复使用。比如wish平台的CSV文件,店小秘平台的EXCEL文件,不要重复导入到多店铺。 总之,每个店铺间要有差异化运营,即便是要销售同一个产品,那么在产品标题、描述、标签、定价及图片上也有略有调整,让官方感觉是不同的人在卖不同的产品。若不方便多个电脑多根网线,也可以将多个店铺授权一个ERP上管理。比如马帮、店小秘交易助手等都支持同时授权多个店铺,同步操作也不会造成账号关联。 二、 Wish上货要求及经验技巧 Wish上货,比速卖通、eBay、Amazon等其它平台要简单的多。而且Wish作为移动购物电商平台,客户的购物习惯、需求导向大有不同。所以,我们一定要放弃在淘宝、速卖通的定性运营思维。 wish上没有店铺的概念,只有产品的概念,根据Wish的规则,每一个通过审核上架的产品都能公平得到推送。所以前期,大家一般都是先大量铺货,以求有更大的曝光几率。待积累到一定曝光,再针对有出单的产品重点优化。比如对比同行价格降价销售;随时关注市场价格动态随时调整;力求

测试问题总结

1、介绍一下整体项目流程 答案: 1.搭建缺陷管理的环境和测试环境以及配置管理的环境搭建; 2.编写测试计划; 3.设计测试用例; 4.编写测试用例; 5.测试用例的评审; 6.执行测试; 7.缺陷管理; 8.测试报告的输出 2、在实际项目中你是如何做测试计划 答案: 1.对客户提供的或需求分析人员编写的用户需求文档或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分析,提炼出测试要点; 2.根据测试要点编写测试用例。 3.由评审组对测试用例进行评审--修改--再次评审--初步定稿 4.执行测试 4.1按照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功能验证及客户的需求验证 4.2将测试过程中产生的Bug录入缺陷管理系统 4.3新版本发布后,对本次版本新增加的功能以及开发人员修正的Bug进行回归测试 4.4根据项目需要提交测试报告。 3、你是如何制定测试过程中的时间进度表的 答案:根据项目的需求、开发周期、开发人员的开发进度等时间安排来制定一个测试时间进度初稿,并将测试时间进度表交与整个项目团队成员大家一起讨论和分析,最终和所有人达成共识制定出一个大家都可以执行的测试时间进度表。 时间表中包括了开发人员提交功能或功能模块的时间,以及为了更好的执行测试,配合测试人员进行功能培训的时间,以及测试执行时间等,都详细的写到WBS中,并按照这个时间进度表来执行项目的测试任务。 4、测试计划都包括那些项 答案:1.测试计划目标2.测试参考文档3.测试术语与定义4.测试内容5.测试人员的分工6.测试进度7.测试流程8.测试工具9.测试缺陷管理10.测试的风险分析 5、测试用例如何设计的 答案:在测试用例设计之前首先要熟悉客户的需求文档或需求规格说明书,以做到对被测系统的熟悉,充分了解产品的详细功能,并在熟悉过程中即使与研发人员和客户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然后从需求中提炼中各个模块的详细功能点编写出一个测试要点的文档。根据测试要点设计测试用例,测试要点与测试用例是一个一对多的关系,一个测试要点可能会需要几个测试用例的验证,有正常的操作和异常的操作,甚至是几个正常与几个异常的操作,这要根据实际功能的要求来具体分析具体实现。 6、测试用例包括那些项 答案:产品名称、功能模块、用例的编号、编写人、被测功能的简述,测试的预置条件,测试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 7、缺陷处理流程 1.讲缺陷的详细信息录入缺陷管理系统,并分配给对应的开发人员

关于集成运放电路中一些电容的作用

相信运放反馈端电容并电阻,让很多像我一样的初学者迷惑。本人从某书中得到了一些答案,我希望能给各位读者一些启发。模拟电路千变万化,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到不同的答案,百度知道对此有个我个人觉得很经典的回答: 不同频率的信号经过电容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相移和衰减。 如果你利用的是其衰减,那么就是滤波。 如果你利用的是其相移,那么就是补偿。 废话少说,下面内容是书中的解释分析。 采用一节RC 的电路称为一阶滤波器。一阶低通滤波器的阻带区衰减缓慢。衰减斜率为-20dB/10倍频程。 1. 反相输入一阶低通滤波器设计 C F (a) 电路图 dB (b)特性曲线 基本关系式为: f F F F F F F R R K C R f C R /),2/(1),/(100-===πω

2.同相输入一阶低通滤波器设计 电路图 基本关系: )2/(1),/(10RC f R R K f F F π=+= 注意我标红的,一般反馈端电阻与电容并联做滤波时,一般是输入信号接反相端的时候,第二个相信是大家很熟悉的一阶有源滤波器了。 以下是滤波电路吗? 这并不是一个滤波电路 你去掉两个电容分析的话 就是一个差分电路 这两个电容加上去的目的 可以降低高频增益 低频信号时,电容容抗远大于电阻10K 阻抗,可以忽略 信号频率较高时 电容容抗小于电阻阻抗

同等条件下,信号增益下降 至于C28,更多的是为了将运放增益配比平衡化 关于集成运放电路反馈支路中电容的作用 1。如果反馈支路中只有电容,则一般为积分电容,该电路为积分电路; 2。如果反馈支路是有电容和电阻并联组成的,则该电容可能是用做滤波或相位校正,而该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电容无关,可将其看作开路; 在有电容作为反馈支路的运放电路中,要象分析三极管放大电路一样,注意区分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及不同频率时电容阻抗不同等。

测试工程师面试常见问题整理

目录 01.为什么要在一个团队中开展软件测试工作? (2) 02. 您在以往的测试工作中都曾经具体从事过哪些工作?其中最擅长哪部分工作? (2) 03. 您所熟悉的软件测试类型都有哪些?请试着分别比较这些不同 (2) 04.您认为做好测试用例设计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3) 05. 请试着比较一下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的区别与联系。 (3) 06. 测试计划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测试计划工作的内容都包括什么?其中哪些是最重 要的? (4) 07. 您认为做好测试计划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5) 08. 您所熟悉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请分别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方法在 测试用例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5) 09. 请以您以往的实际工作为例,详细的描述一次测试用例设计的完整的过程。 (6) 10. 您以往是否曾经从事过性能测试工作?如果有,请尽可能的详细描述您以往的性能 测试工作的完整过程。 (6) 11. 您在从事性能测试工作时,是否使用过一些测试工具? (7) 12. 您认为性能测试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做好性能测试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7) 13. 在您以往的工作中,一条软件缺陷(或者叫Bug)记录都包含了哪些内容?如何提 交高质量的软件缺陷(Bug)记录?(bug的生命周期) (7) 14. 您以往所从事的软件测试工作中,是否使用了一些工具来进行软件缺陷(Bug)的管 理?如果有,请结合该工具描述软件缺陷(跟踪管理的流程)。 (8) 15.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改善沟通的效果?维持测试人员同开发团队中其他成员良好 的人际关系的关键是什么? (8) 16. 在您以往的测试工作中,最让您感到不满意或者不堪回首的事情是什么?您是如何 来对待这些事情的? (8) 17.你对测试最大的兴趣在哪里?为什么? (8) 18. 你的测试职业发展是什么? (9) 19. 你自认为测试的优势在哪里? (9) 20. 你以前工作时的测试流程是什么? (9) 21. 当开发人员说不是BUG时,你如何应付? (9) 22.你为什么想离开目前的职务? (10) 23.你对我们公司了解有多少? (10) 24.为什么我们应该录取你? (10) 25.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的侧重点是什么? (10) 26.设计用例的方法、依据有那些? (10) 27.基于WEB信息管理系统测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10) 28.一套完整的测试应该由哪些阶段组成?分别阐述一下各个阶段。 (13) 31. 面试官最后会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13)

运算放大器输入输出两端加电容的作用补偿作用

运放的相位补偿 为了让运放能够正常工作,电路中常在输入与输出之间加一相位补偿电容。 1,关于补偿电容 理论计算有是有的,但是到了设计成熟阶段好象大部分人都是凭借以前的调试经验了,一般对于电容大小的取值要考虑到系统的频响(简单点说加的电容越大,带宽越窄),然后就是振荡问题;如果你非要计算,可以看看运放的输入端的分布电容是多大,举个例子,负反馈放大电路就是要保证输入端的那个电阻阻值和分布电容的乘积=反馈电阻的阻值和你要加的电容的乘积...... 2,两个作用 1. 改变反馈网络相移,补偿运放相位滞后 2. 补偿运放输入端电容的影响(其实最终还是补偿相位……) 因为我们所用的运放都不是理想的。 一般实际使用的运算放大器对一定频率的信号都有相应的相移作用,这样的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将使放大电路工作不稳定甚至发生振荡,为此必须加相应的电容予以一定的相位补偿。在运放内部一般内置有补偿电容,当然如果需要的话也可在电路中外加,至于其值取决于信号频率和电路特性 运放输入补偿电容 一般线性工作的放大器(即引入负反馈的放大电路)的输入寄生电容Cs会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其补偿措施见图。放大器的输入端一般存在约几皮法的寄生电容Cs,这个电容包括运放的输入电容和布线分布电容,它与反馈电阻Rf组成一个滞

后网络,引起输出电压相位滞后,当输入信号的频率很高时,Cs的旁路作用使放大器的高频响应变差,其频带的上限频率约为: ωh=1/(2πRfCs) 若Rf的阻值较大,放大器的上限频率就将严重下降,同时Cs、Rf引入的附加滞后相位可能引起寄生振荡,因而会引起严重的稳定性问题。对此,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减小Rf的阻值,使ωh高出实际应用的频率范围,但这种方法将使运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因Av=-Rf/Rin)。为了保持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较高,更通用的方法是在Rf上并接一个补偿电容Cf,使RinCf网络与RfCs网络构成相位补偿。RinCf将引起输出电压相位超前,由于不能准确知道Cs的值,所以相位超前量与滞后量不可能得到完全补偿,一般是采用可变电容Cf,用实验和调整Cf的方法使附加相移最小。若Rf=10kΩ,Cf的典型值丝边3~10pF。对于电压跟随器而言,其Cf值可以稍大一些。 运放输出电容的补偿 对于许多集成运算放大电路,若输出负载电容CL的值比100pF大很多,由于输出电容(包括寄生电容)与输出电阻将造成附加相移,这个附加相移的累加就可能产生寄生振荡,使放大器工作严重不稳定。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运放的输出端串联一个电阻Ro,使负载电容CL与放大电路相隔离,如图所示,在Ro的后面接反馈电阻Rf,这样可以补偿直流衰减,加反馈电容Cf会降低高频闭环电压放大倍数,Cf的选取方法是:使放大电路在单位增益频率fT时的容抗Xcf≤Rf /10,又Xf=l/(2πfTCf),一般情况下,Ro=50~200Ω,Cf约为3~10pF。 除了上述不稳定因素之外,还存在其他一些不稳定因素,有些是来自集成芯片自身。有些是源于系统电路(例如电源的内阻抗的耦合问题)。有时使用很多方法都难以解决不稳定问题,但采用适当的补偿方法后可使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当放大器不需要太宽的频带和最佳转换速率时,对集成运放采用过补偿的方法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将补偿电容增加9倍或为实现稳定性所需要的倍数,对μA301型运放而言,其效果一般都较好。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总结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总结 年工作总结 工作刚满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软件的熟悉与理解 2.跟随开发人员对软件的改进进行了跟踪测试,利用功能组合的方法,对各种工具进行了测试,提交Bug共计XXX个,已验证关闭XXX个。 3.对软件用户手册和管理员手册的一部分进行了测试与更改,期间也加深了对该软件各个功能的理解 对已经实现的功能基本上都进行了测试,对软件使用上的改进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期间也了解了软件的功能需求,主要是对客户端服务器端及方案设计器进行了功能测试。在这段时间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在这段期间软件根据用户的反馈一直在不断的改进,基本上每天都会有变化,我跟据开发的进度一直在不断的测试,对新增加的工具边使用边学习,提交缺陷报告,并及时与开发人员进行沟通处理有歧异的缺陷报告,反复验证修复后的缺陷。直到上一周利用他们出差的时间,我有对以前测试过的工具重新进行了更深一层的的组合测试。通过这段时间的改进,软件的各项功能已经越来越全面, 1

目前软件的基本功能都已实现,致命错误越来越少, 期间也试用了自动化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由于软件还没有整体完成,在使用中不好匹配协议,现在正在熟悉另一个自动化工具RationalRobot来进行性能测试。 下半年,主要工作时是: 1.随着软件的逐步完成,将细化功能测试并及早的着手准备性能测试,界面测试,易用性等其他方面的总体测试, 2.测试所有与本软件有关的文档 3.解决所有遗留的有歧异的缺陷报告,参照提交的缺陷报告进行回归测试。 4.随着其他项目的开展着手准备测试前期的工作。 具体的工作实施安排还将根据项目组的工作进展和规划进行调整。 篇二:软件测试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 20XX年终工作总结 一:20XX年工作回顾及总结 回顾20XX年这一年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要求,比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和工作,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这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2

Wish运营-新手运营常见30个问题

1、问:为什么登陆进去老是这样? 答:Wish账号注册需要把这四个步骤都走完,这样才算提交注册申请,Wish官方才会开始审核; 2、问:Wish怎么看店铺/产品是否审核通过? 答:方法一:上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b18331635.html,/merchant/你的店铺名,店铺名如果有空格,一定要把空格去掉才可以; 方法二:在wish后台找到,里面的产品总数就是审核通过的总数,但是因为Wish后台的数据是一周一更新,数据可能会有延时; 3、问:什么是Landing Page URL? 答:Landing Page URL是wish之前做推荐类软件的时候,用来放原链接的一个框,这个是选填项,可以不用填写。 4、问:什么是MSRP? 答:是价格标签,就类似于衣服的吊牌价,比如MSPR写75美金,产品价格写37美金,就会出现下图的折扣效果,但是没有任何促销

作用,只是一个现实效果。 5、问:什么是Unique Id?什么是唯一ID(SKU)? 答:Unique ID是产品管理的一个标示,比如销售一款女包,款式虽然只有一种,但是有很多颜色,那么Unique ID就是这个款式的标示,而唯一ID(SKU)则是该款式下的每种不同颜色的女包的标示。两种ID都是唯一的,如果有重复的,产品会提交不成功。 6、问:为什么总是上传图片失败? 答:Wish支持本地上传和URL上传两种方式,像素要求800*800以上,但是Wish后台上传图片总是很不稳定,经常会出现上传不上的问题,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使用第三方软件上货,软件是通过API 传输图片,不限制图片大小,而且不会出现不问题的问题。 7、问:我上传的产品为什么一直不显示?

电容补偿计算方法完整版

电容补偿计算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感性负载的视在功率S×负载的功率因数COSφ = 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Q: S×COSφ =Q 2、相无功率Q‘ = 补偿的三相无功功率Q/3 3、因为:Q =2πfCU^2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 1000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45Kvar 4、“多大负荷需要多大电容” : 1)你可以先算出三相的无功功率Q; 2)在算出1相的无功功率Q/3; 3)在算出1相的电容C; 4)然后三角形连接!

5、因为:Q =2πfCU^2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10Kv时,无功容量是Q=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10Kv时,无功容量是Q=3140Kvar 6、因为:Q =2πfCU^2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 1000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 提高功率因数节能计算 我这里有一个电机,有功功率 kw 视在功率 kva 无功功率 kvar 功率因数cosφ= 电压是377V 电流是135A 麻烦帮我算一下功率因数提高到所节约的电能,以及需要就地补偿的电容容量,请给出公式和注意事项,感谢! 满意答案 网友回答2014-05-03 有功功率是不变的,功率因数提高到以后,无功功率降低为Q=P*tgφ= P*tg(arcosφ)=P*tg=*= 需补偿容量为 视在功率也减小为P/cosφ==所节约的电能是不好计算的,因为电能是以有

常用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1

常用的测试方法 一、黑盒测试 1.黑盒测试其实是一种功能测试,主要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主要测试的以下几类错误: ·是否有不正确或遗漏的功能 ·在给出的接口处正确的输入是否有正确的输出 ·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访问错误 ·性能上是否满足要求 ·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性错误 2.黑盒测试用例 ·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即输入域的子集合,测试用例设计时应设计出对应的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边界值 边界值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主要是测试发生在输入和输出域边界上的错误.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测试时还应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关系,各种条件的组合情况,即因果图 ·因果图 根据输入条件间的关系生成判定表,根据判定表的每一列来设计测试用例·功能图 包括状态迁移图和逻辑模型 二、白盒测试 1.白盒测试是对软件过程性细节做细致的检查。主要对软件程序模块做以下检 查: ·对模块的所有路径至少执行一次 ·对模块的所有逻辑判断,取“真”和“假”两种情况各执行一次 ·在循环边界和运行界限内执行循环体 ·测试内部数据结构的有效性 2.白盒测试用例 1)逻辑覆盖 ·语句覆盖 ·分支覆盖 对程序模块中的每个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执行一遍 ·条件覆盖 对程序模块中的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执行一遍 由于以上的测试用例都有较大的缺陷,所以一般不会使用,采用条件组合覆盖更为合理有效 ·条件组合覆盖(逻辑覆盖的主要方法) 2)基本路径测试用例 测试步骤: ①根据详细设计或源代码导出程序控制流图 ②计算程序环路复杂性,即独立路径的数目(一条新的路径必须包含

一条新边) ③生成测试用例(辅助工具:图形矩阵) 测试策略 一、单元测试 1.单元测试时主要对模块的以下5个方面进行检查: ·模块接口 ·局部数据结构 ·边界条件 ·独立路径 ·出错处理 二、集成测试 1.集成测试时主要要考察程序的以下几个方面: ·各个模块连接时,穿越模块接口的数据是否会丢失 ·一个模块是否会对另一个模块的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各个子功能组合起来,能否达到预期的父功能 ·全局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 ·单个模块的误差累积起来,是否会被放大,从而达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2.集成测试的组织和实施中考虑的因素: ·选用何种系统集成方法来进行集成测试 ·各个模块连接的顺序 ·模块代码编制和测试进度是否集成测试的顺序是否一致 ·测试过程中是否需要有专门的硬件 3.集成测试完成的标志 ·成功执行了测试计划中规定的所有组装测试 ·修正了所发现的错误 ·测试结果通过了专门小组的评审 三、确认测试 1.确认测试流程: ·进行有效性测试,即在模拟的环境下(可能是开发环境),运用黑盒测试的方法,验证所没软件是否满足需求说明书列出的需求。对于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相符进,要提交一份问题报告。 ·软件配置复查 软件配置复查的目的是保证软件配置的所有成份都齐全,各方面的质量都符合要求。 ·a测试和?测试 a测试是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开发机构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测试。?测试是由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 ·验收测试 验收测试时软件开发人员和QA人员也应参加,由用户参加设计测试用例,使用用户界面输入测试数据,并分析测试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