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生如何参与学校管理

浅谈中小学生如何参与学校管理
浅谈中小学生如何参与学校管理

浅谈中小学生如何参与学校管理

摘要:在现在社会体系和教育制度的建设中,教育更加趋于公平化和民主化,并且教学工作的进行和管理也需要学生参与其中,尤其是在中小学校。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中小学生管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中小学生是民主化学校建设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参与其中既能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还能提高自身的学习热情。本文就中小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方式和促进作用做出阐述,希望能够加强中小学校的资源运用以及民主建设。

关键词:中小学生;学校管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关于中小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他们的主人公意识,学校可以开展教育活动倡导他们参与到校园活动中去,比如说让他们积极踊跃的参加共青团和少先队中去。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工作中的心得感受加以总结,然后分享给其他同学,告诉他们参与校园管理的好处以及对自己成长的帮助。教师和学校方面也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和管理权,比如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提出教学方法的质疑,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去细心的和他们讨论,而不是训斥学生,这样不仅会打压学生的积极性,还不利于课堂管理发展。同时学校方面在收取到学生的意见信后,有关人员要详细调查实际情况,根据中小学生的意见去改善这种情况。

众所周知,中小学校园管理建设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校风建设,在校园风气建设中,学生不仅仅是文化建设的主要群体,还是受用主体。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说组织管理能力,动手创作能力。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参加校园管理,学生可以做到以下几项:

(一)、中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开展和参加各项活动。思想性的活动包括青少年志愿活动、演讲比赛等,还有才艺展示、书法表演、社会实践调查。这些课外活动需要由青少年自己组织,一些方面可以询问老师,这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情趣提高、天赋发展。学生只有自己组织才能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参与热情。而且在校园标志方面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比如说校旗、校徽、校服的样式、校歌内容,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管理过程中可以产生对学校的自豪感以及荣誉感,从而形成凝聚力,共同促进校园的文化建设。

(二)、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以及课余自主管理。在班级的角色扮演上,学生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尽量做到“事事人人都有分”的管理原则,比如说学生可以自己设计教案重点,自己设计课程内容。而且班级里面可以成立学习兴趣小组,一些问题大家可以自己先解决和讨论,在角色扮演中它们可以寻求到自我的价值,这样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管理范围。另外学生可以自主的成立学生会,参与到文明宿舍和文明班级管理过程中去,在课间纪律和午休的纪律检查方面也由他们负责。并且他们还可以积极活跃的开展自主体育活动、广播体操以及唱歌比赛,学校也可以将这些活动加入到他们的平时成绩中去,促进他们积极的参与活动。

(三)、学生参与到节假日自主管理中去。在假期期间学生脱离了学校的管理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所以说在节假日学生可以自己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假期行为,班级之间可以通过网上建立讨论组,学习参与到学

科学习中去。

(四)、学生也可参加学校的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管理。学校可成立红领巾监督岗,让监督小组成员使每位学生都定时佩戴红领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卫生管理方面,使校园清洁。学生可以成立学校卫生管理监督的机构,参加食堂等的食品安全的督查,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卫生安全的食品。除此之外学生也可参加学校安全的管理,成立安全检查岗,定期检查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隐患之后马上上报学校,使学校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生活在我们的校园,从而更好地生活和学习。

以上几点,是关于中小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初步探讨。最重要的还是学校要积极的落实这些行为,从而加强中小学管理的民主氛围,通过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管理组织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当然改探究的实现还需要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和社会的共同认可,中小学的教育发展让我们在“学生参与管理”的建设道路上充满动力,希望以上建议能够为学校管理做出贡献。

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探索

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探索 青岛市南希望小学 在推进素质教育、实行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教育已不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而是成为了一项合作的事业,只有协同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要素,建立适应教育发展要求的家校合作模式,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成才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设立家委会就是推进驾校合作教育的重要举措。 《国际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纲要》还要求:“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是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有权了解、监督学校的教学挥动,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建设家委会,有利于推进学校工作,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庭教育的进步;有利于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协同机制,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合理的教育。 一年多来,我校家委会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在家委会全体委员和广大家长的积极参与下,不断深化家委会工作,在建立和完善家委会组织网络、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重视家委会的组织建设工作。 家委会是连接学校、家庭的纽带,为充分发挥其“上通下达”的

特殊作用,我们学校首先成立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刘德志校长任组长,组员有学校的中层领导和教工代表、家委会的三位成员。然后我们又组建了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家委会组织网络,班主任主持进行班级家委会委员的评选,通过家长自愿申报、民主推荐,先是班级推选出5名有能力、有精力、工作热情、富有公心的家长组建成班级家委会,主要工作职责是加强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参与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再从班级家委会委员中推选出两名组建年级家委会,然后从各年级推选一名代表组成学校家委会。主要工作职责是级部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三级家委会分别在学校、教导主任、班主任和家委会办公室的协调下开展工作。学校家委会定期召开例会,听取学校领导关于学校工作情况的汇报,广泛征求家长意见建议,研究家长委员会工作并制定计划。家委会成员能够经常来学校反映家长的意见,及时与学校沟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学校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二、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实行家长代表驻校值班制度 驻校值班是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家委会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邀请三位家长代表驻校值班,对老师的考勤、办公、上课情况,对学生的上操、课堂和校园秩序情况,对校园、教室、餐厅的卫生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学校,并提出适当的整改意见和建议,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浅谈学校管理制度

浅谈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性化 “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有必要的规章制度做保证,从我国目前学校管理的发展现状看,正经历着从经验型向科学性的转变。科学性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制定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把定性和定量两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佐以经济的激励因素,在不少学校的使用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笔者以为,这仅是管理科学发展到一定水平上的产物,用发展的眼光看有其不足,管理的核心是管“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如果把具有思想、情趣、个性的人当作一般的“物”。“见物不见人”过分强调制度的严格,势必造成人的创造欲窒息,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气氛压抑的局面.因此,教育管理应体现“管是为了不管”,管理制度要人格化、弹性化,充分尊重人,相信人,完成管理从“量化”向“能动”的转变。 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人的工作特点,二是指制度的实施要充分考虑人的个性倾向。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是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和科学依据的。 首先,学校管理不同于工厂、企业和机关,对教师的管理不能不考虑教师的心理和工作特点。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看重人格的尊重,看重精神和价值的承认,鄙视粗野,乐于服理。教师常常是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改作业,其工作方式是个体的、分散的劳动,工作的社会效果不能完全立竿见影;同时,教师的工作又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如果无视这些特点,把教师当作企业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管理,就势必引起反感、抵触,创造热情

丧失,因此,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正是建立在对教师心理、工作特点的充分理解,对人尊重的现实基础上的。 其次,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体现了系统科学的原则。系统科学认为,开放和闭合是一对相互联系作用的范畴。应该在开放中求发展,在闭合中求实效。学校管理制度是一种“闭合”,而“人格化、弹性化”则是一种“开放”,有开无合,教育管理可能失控,偏离学校的总体目标;只闭不开,得不到外界能量、信息的补充支援,系统就会萎缩、退化,有脱离实际的危险,有压抑创造的倾向。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正是寻求一种开与放的动态平衡,创造一种和谐、稳定、有序的教育环境、工作环境。 再次,严格的制度要求是建立宽松的前提和基础,一个要求马虎的集体,必然纪律涣散,劳逸不均,赏罚不明,正气不扬;宽松的环境是实现严格要求的重要条件,一个气氛压抑,人际关系紧张的环境,只能是明严暗松,表严实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说,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很好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即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规律。严格与宽松的和谐要通过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来实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代表着管理科学的发展方向,它的具体实践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人的思想觉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不考虑现实条件,企求学校管理制度人格化、弹性化一蹴而就,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的。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摘要:教育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搞好教育管理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学校作为教育的前沿基地,只有先做好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安排好教师、学生的位置、建立民主、和谐的管理模式,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中学学校管理方法 教育管理首先是教师的管理,教师是学校文化的传递者、实践者。学校通过教师把学校文化传递给学生,教师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近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为社会的发展培育了许许多多的人才。但这并不能代表学校教育管理已无弊端,它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学校教育者、管理者不断改进。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做好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现代学校教育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学校领导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管理哲学。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教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力量。2、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其他一切工作必须服从这个中心;3、管理就是服务,这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4、学校教育管理同样具有一般管理活动自身的要求,即按照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高效率、高质量、合法地开展管理活动。所以,积极推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是新的学校教育管理理念中的应有之义。 实行以人为本,能使学生以及教职员工意识到领导与组织对他们的重视和信任,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摆脱以往的消极被动依赖的状况,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以及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的发挥,而且也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从而保障学校管理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建立规范的教育管理制度 在一个组织机构稳定的学校里,往往组织机构的程序和规则很多,很具体且常常是成文的、正规的,但也有一些非正规的、不成文的规则在发挥作用。韦伯曾描述说:“所有的学校都是官僚体制的,通过规章制度管理成员的行为。结构是等级性的,而且有各种角色相一致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行为规范。”他所描述的官僚体制,仍然是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最合适的组织管理模式。因此一所学校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而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局面。这样,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全体教师能从严格的他律逐渐转向自律,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法规政策化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内隐观念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途径 学生参与管理是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更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素质、培养现代民主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现代学校管理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通过制度创新健全学校民主制度。丰富发展学校管理的民主形式、扩大民主参与、尤其是广大学生的参与。 一、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历程 1、国外的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历程 在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学生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忽视状态。有特例情况我们也不与讨论(中世纪的波伦那大学意大利)。二战后各国迫切需要恢复和发展经济, 科学技术则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而倍受重视, 高等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 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其在办学方式、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学生来源等方面更加多样化, 高等学校的管理因而也出现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方面,各个国家都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例如, 美国的高校管理主要强调学生服务, 把消费者的需要作为最优之事, 甚至把消费者的要求和期望看作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同时让学生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目标规划,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和服务, 学校各级管理者的任务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美国的一些高校中还设立了学生院长的职位, 用来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的各种活动, 培养学生的负责精神和独立能力, 指导学生接受适当的教育和按照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而法国则在1997~1999 年颁布的大学教育改革法中明文规定: 改善学生生活基金, 由学生自己进行管理, 改善crou s(法国各地区大学和学校事务中心), 增加大学生在crou s的职位和职能, 在学校的管理委员会中增设一名大学生担任副校长。建立学生评价教师的制度。而在日本的鹿儿岛大学, 每年举行毕业生恳谈大会, 学生可以无所顾忌地对学校的不足提出批评, 学校当局也认真听取, 并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来制定学校改革的计划。在英国的剑桥大学, 校印不论盖在任何合同或协议书上, 都是代表校长、教师和学员盖的。在这个组合之中, 三者“彼此并没有高下之分”, 是相互平等的。从国外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演变过程来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2、国内的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历程 中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大学的雏形,而后从汉朝的太学一直到清朝的国子监这一阶段的封建高等教育活动中, 大学的学校管理权限也都集中在统治者手中或代表统治者利益的官吏手中。由他们负责指定教材、安排课业、考试、升级、进行学籍处理活动等, 学生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依然处于无权地位。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大学则是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明确以大学为称号的近代高等学校。实际上也是汉唐以来太学、国子学的直接继承者。在人员管理上仍采取上级委任、等级隶属、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模式, 学生还是没有权利参与学校的管理过程。民国以后,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一些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 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传入, 大学在学校设置、管理、课程安排方面都抛弃了封建教育的传统, 采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方法, 使得以后的高校管理活动中渗入了更多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因素, 为“五四”以后的学生参与(即学生自治) 奠定了基础。从而也逐渐唤醒了学生心中沉睡已久的参与意识。中国各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开始于民国八年,即“五四”运动那年。那时侯还没有参与这个名词,学生的参与活动就叫学生自治。按陶行知的说法:“学生自治就是学生团结起来, 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段。”从学校方面讲, 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组织起来, 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有关学生自治的施行, 较有成绩者当推复旦大学校长马相伯, 在中国大学的管理史上以学生自治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在他主

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64031

自主管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本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宗旨,在学校的总体领导下,在政团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配合学校中心工作为目的,积极开展各项自主管理活动。 二、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进行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服务和 自我服务; 2、参与学校管理:作为群众性组织,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可以充分发挥与 全体学生密切联系的优势,参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学生会可以在 班级学生管理、住宿生管理中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 3、上下沟通、传递信息:学生会是学校与全体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学 生会要将学校的精神在学生中宣传并加贯彻执行,同时,学生会作为学 生的代言人,有责任通过正当的渠道及时向学校反映学生中有代表性的 意见、建议和要求。 三、工作措施: 1、在学生会干部组织下进行严谨细致的纪律检查工作。 (1)、检查各年级中自习纪律;对各种不良现象进行及时的批评和教育;(2)、对各班的出勤、晚自习情况,同时检查学生的文明卫生行为。 (3)、维持食堂的用餐秩序。 2、组织进行一丝不苟的劳动卫生检查工作。 (1)、制定详实的卫生检查要求,每天都对各班级教室卫生和宿舍内务进行检查。 (2)、每两组织进行一次劳动卫生大检查,对各班级教室、宿舍进行全面检查并给予评分。

以上每一项检查工作每天都有详细的记录,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评比分数,及时地给予公布,以利于各班更好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月底,对所有检查进行量化分评比,评出当月的“先进班级”和“文明宿舍”,颁发流动红旗。通过卫生检查工作和评优工作,增强同学们的劳动观念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为我校创建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风气做出贡献。 3、成立学生校卫队,协助保卫科进行校内的安全管理和治安工作,每周两次的校外巡逻,从而有效杜绝打架、盗窃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治安环境。 4、积极发挥学校与同学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向学校反映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同学们中存在的问题,使学校领导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想动态;同时也及时地向学生传达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 5、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举行各类文艺活动,如“庆 五.四系列活动”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6、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增强同学们的体质,培养同学们顽强拼搏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紫阳中学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 紫阳中学副校长袁华刚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指导及帮助下,自己处理日常生活、活动与学习方面事物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体现出了一种新型的学生观:把学生放在学校教育的主体位置,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影响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热情,为每个学生都提供表现自己个性和才能的机会与环境,促进学生主动修身、主动修心、主动求知、

我对学校管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各位领导,老师: 早上好!能有这样一次发言与锻炼的机会我深感荣幸。 在上周例会上,刘校长带领我们温习了一下学校的历史,得知我校距今已有八百六十多年了,一时间内心复杂了很多。多了一份对这所老校的敬畏之心,为能成为这所学校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又有了几分忐忑不安,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是一名合格原泉教师。 优良的教育教学业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学校领导的正确决策,得益于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营造富有激情、朝气蓬勃的校园氛围,我们在新一轮领导班子带领下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下面我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与加强学校管理两方面谈谈自己一些不够成熟的想法。 一、认真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陶行知老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名老师,首先,就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作为老师就不能满足于现有的那点知识,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地提升自己。老师除了学习新课程新理念外,还要大量阅读各类书籍,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修养。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在教学中,学生起着主体作用,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一个好的组织者,好的领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先要吃透教材,认真备课,设计最佳方案。 2.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的生命线。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老师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工作和中心环节。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应试教育下的教学观念是把学生看成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对象,时常采取“我说你听,我念你记”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教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 家长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资源,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一般分为家委会参与及全体家长参与,学校为了实施民主管理,全员管理,健全与完善管理制度,让家长参政、议政,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利用好家长这部分资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各方面: 1.参与学校规划制定。家长参与学校规划制定工作,为配合规划制定做一些调查,为学校未来发展出谋划策,并且做好宣传工作。 2.参与学校重大活动。家长参与学校重大活动的策划,开展及评价,为重大活动提供必要支持。学校在活动前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告之家长活动的目的、要求、内容以及时间、场地等事项。活动后家委会成员参与学校对活动的评价反馈,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3.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家长每学年到校听课一至二次,配合学校进行教学流程管理,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4.参与学校项目管理。参与学校家长、社区、安全等项目管理工作,配合学校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 5.参与班级管理。家长参与班级工作计划的制定,配合班主任共同开展好班级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定期与班主任交换意见。 6.建立校外辅导员队伍。根据家长的能力与特长,担任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工作,积极配合学校全面培养学生。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的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1、家长委员会及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评估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邵庄小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2、家长委员会及家长代表参与管理评估工作,体现了家长对于学校办学的知情权、评议权和监督权,是实践公信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家长委员会及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3、家长委员会及家长代表参与管理评估工作,可更直接地反映家庭及社会对学校办学及相关工作的评价意见,有利于提高教育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管理评价的内容 1、家长委员会及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1)评价学校办学条件:如领导班子、教师队伍、设备设施。 (2)评价教育过程:如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教育效果:如学校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和教育、教学质量。 2、学校列入家长委员会及家长代表评价的具体项目 (1)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目标的科学性、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性;学校依法办学、贯彻教育方针的规范性(包括学校规范收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学生课业负担等);家长对于学校工作满意度。 (2)对学校领导成员的工作作风、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的评价。 (3)对校风的评价,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师素养的评价,对学生学风及日常行为的评价。 (4)对班主任引领班级能力的评价。 (5)对课堂教学思想的超前性,课程教学改革中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度,教师教学过程中评价手段的有效性的评价。 (6)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以及优秀学生的推荐的评价。 三、操作办法 1、学校家长委员会及家长代表参与学校评价的主要形式是与学生座谈,问卷调查和家长代表评议会。 2、学校家长委员会及家长代表针对学校开展的评价活动结合学校开展的督导自评、学年度考核、教学开放日活动,校长述职评议等评估活动有机进行。 3、全体家长参与的评估活动,原则上一年不超过2次(含年终考核)。

学校管理策略

浅谈学校管理 管理好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一所学校的发展。从管理的实际看:虽然健全了制度,把学校的各项工作量化、分工到人,层层负责,但是这种枯燥的数字化管理使得校园人文气息淡薄,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情感。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新形势下学校管理的中心是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师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一、用先进的办学思想作指导 先进的办学思想是治校之本。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掘起,首先得益于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办学思想和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因此,应确立科学的学校教育观、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作为管理者,应该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倡导者;是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引路人;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组织者、实施者、催生者;是带领学校改革发展的首席专家。为此,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水平。“怎样使学校可持续发展?”带着这个问题和领导班子成员一道,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理思路、找出路,与广大教职工形成共识(此处可以提出学校的管理理念,办学目标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应有“量”的普及进入“质”的提升,这就需要“静下心来搞教学,潜下心来抓管理”,做好管理者应该做的事,实实在在地引领学校发展,坚持用先进的理念和超前的意识组织和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带领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二、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作保证

规章制度是学校文化的行为规范。“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实施依法治校的基础性工程。在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切实抓好制度建设,在了解学情、勾通师情、掌握校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在建制过程中,坚持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使制度具有民主性和统一性;在涉及内容上,具有合法性和全面性;在发展思路上,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在实施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学校的建章立制切不可说在口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难以落实在行动上。让制度管人、管事、管物,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客观。问题是作为一名管理者,是把本人置于制度的管理之外,还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如果认为制度是“我”管理者制订的,是为“我”服务的,与教职工格格不入,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肯定会带来不少麻烦。如果管理者把学校的制度当作是教职工共同财富,是育人文化,谁违反就按制度办事,自始至终,这样事情办得就会很顺,管理就会走向民主。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就是纪律,是实施教育教学、办学思想、办学目标的保证。我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修订完善了《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等多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关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强化了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严明课堂纪律。建章立制,身体力行。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一定率先做到。严于律己,一视同仁,努力创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工作氛围,倡导管理工作“人性化”,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让切实可行的制度,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用情感作有效呼唤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探析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在学人数就有1600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由此可见,中国的高等教育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演进和发展,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中数量最大的群体要参与到高校管理中来也逐渐成为高等学校管理的必然趋势。 一、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概念界定 大学生是指大学的学生,在本文中主要界定为公办或民办大学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和大学专科生。高校管理主要是指高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的过程。其中可以分为教学、科研、纪律、生活、实践、奖惩、收费、招生、就业、社团等多个方面。高校管理在这里是指对高校部事务的管理。而所谓的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就是在高校的管理中,充分发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关心、参加学校某些方面的管理工作,以提高高校管理的效能并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思想、交往和组织才能。它既包括学生思想上的自我教育、学习上的自我互助,体育上的自觉锻炼、生活上的自动治理,也包括他们对高校教育、教学、后勤等方面工作的参谋建议、配合执行、监督评价等活动。还要强调一点,学生参与管理并不是事事追求学生全员的决策参与,而是一种有限参与管理的方式。 二、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必要性 其实,在西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历史由来已久,且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美国,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其大学生很早就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学校管理。而从我国当前高等学校管理现状来看,大学生参与管理虽然在很多大学已经得到重视,但总体来说势头不是很大,力量还比较薄弱。当今社会是一个强调法治、、参与的社会,高等学校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组织形式,理应顺应这一趋势。 1.大学生参与管理是提高高校管理效能的需要 首先, 高校的管理目标与大学生自身的努力目标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提高高校管理的效能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更多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中级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固然凝聚着高校领导精心管理和教师培育的心血, 但也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努力。为了实现高校管理的根木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管理。其次, 高校管理是具有多层次、多序列、多因素的集体性系统工程,工作千头万绪, 涉及面广, 仅靠少数领导是很难面面俱到, 尽善尽美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只有充分发动全体学生, 实行全员管理, 才能争取高校管理的高效绩。第三, 高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一定思想文化水平的大学生,它不同于中、初等学校对中小学生均管理, 它不仅需要有更大的创造性, 而且要特别尊重学生的意见并注意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能动作用。高校领导只有使全体学生与学校管理自觉“挂上钩” ,并将其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才能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2.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满足其自身强烈的“参与”要求的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 比起中学时代, 他们的独立意识显著增强, 不唯上不唯书, 不愿“被人牵着鼻子走” , 而渴求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争取表现和实现自我的机会. 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 他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 越来越不甘寂寞, 而希望跟别人交往, 跟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思想情感交流, 从而建立一种平等友好融洽的关系。高校领导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 一味管束, 不仅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产生挫折感, 忧伤感等心理障碍, 而且往往会引起其逆反心理或对抗情绪, 成为学校管理的“反作用力。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主要形式

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

社区、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 第一条家校合作制度 1.家校合作委员会的成员:由校长、政教主任、团队老师、教师代表、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家长义工代表、学生代表等。家校合作委员会的成员相互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2.家校合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协助学校有关部门进行家庭教育的研讨。 (2)联系校外组织,推展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 (3)联系校内各部门、各组室,强化家校合作的意识。 (4)协助“家长教师会”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彼此的感情。 (5)协助家长“督察会”安排参与学校的活动。 (6)依靠“督察会”、“家长教师会”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 3.家校合作委员会制度 (1)家长可以随时到校,向教师、学校领导提出建议。 (2)家长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能力、质量进行询问、调研和评价。同时,家长定期向家长“督察会”汇报孩子的思想动态,孩子在社会、家庭的表现,及时通报突发事件。 (3)每位家长都要参加子女所在班级的家长会,了解子女的成长情况和该班的管理情况,并按要求的形式对班主任进行考核评价。 (4)家长有权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5)家长有责任支持班级、学校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 (6)家长有责任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的管理,经常提出合理化建议,热情帮助学校、班级解决困难。 (7)有义务协助学校出版《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家校联系小报。 (8)有义务积极参与家校合作的课题研究。 第二条家长督察制度 通过家长督察会,落实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管理中,并对学校的发展进行不定期地进行监察,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1)家长督察会的成员由学生家长推荐产生;在各班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再产生代表组成校家长督察委员会。 (2)家长督察会应遵循教育方针,有权了解学校办学方向,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等方面的教改要求,并积极献计献策,并在各方面努力提供最大的帮助。(3)家长督察委员会有权协调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和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良好地开展。 (4)家长督察委员会有权经常深入学生和家长中了解“减负增效”情况,征求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学校有关领导、部门或教师,以利于沟通情况,解决矛盾,促进工作。 (5)学校监察处将经常听取家长督察委员会对学校办学、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等问题的建议和意见,对正确合理建议和意见及时采纳,纠正不足。 (6)家长督察委员会不得以个人或集体名义举办任何名目的校内外补课班,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 第五条校外对学校的教育监察 校外对学校的教育监察主要通过社区以及青保办和综治办落实学校的安全与校外的教育教学监察。 1、社区青保办和综治办有责任指导学校青少年保护的工作以及对学校周边环境中出现的隐患问题,协助学校做好整治工作。 2、社区有权对学校办学中出现的家长反映比较大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协助提出整改方案和随访工作。 3、学校对来自社区的监察要做好接待工作,并经常性地进行工作汇报,以促进学校更深层次地发展。 4、学校与康城社区居委共建学习型社区,并充分发挥学校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重大决策,可以请社区领导、学生家长代表听证,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密切家校社区合作伙伴关心。

学校管理策略浅谈

塑造积极向上的学校灵魂 ---------学校管理策略浅谈 徐良平姜山大本学校 管理好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一所学校的发展。从管理的实际看:虽然健全了制度,把学校的各项工作量化、分工到人,层层负责,但是这种枯燥的数字化管理使得校园人文气息淡薄,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情感。 一、用先进的办学思想作指导 先进的办学思想是治校之本。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掘起,首先得益于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办学思想和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因此,应确立科学的学校教育观、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作为管理者,应该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倡导者;是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引路人;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组织者、实施者、催生者;是带领学校改革发展的首席专家。为此,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水平。“怎样使学校可持续发展?”带着这个问题和领导班子成员一道,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理思路、找出路,与广大教职工形成共识,确立了“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创设和谐、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突出了“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目标。学校的教育教学应有“量”的普及进入“质”的提升,这就需要“静下心来搞教学,潜下心来抓管理”,做好管理者应该做的事,实实在在地引领学校发

展,坚持用先进的理念和超前的意识组织和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带领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二、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作保证 规章制度是学校文化的行为规范。“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实施依法治校的基础性工程。在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切实抓好制度建设,在了解学情、勾通师情、掌握校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在建制过程中,坚持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使制度具有民主性和统一性;在涉及内容上,具有合法性和全面性;在发展思路上,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在实施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学校的建章立制切不可说在口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难以落实在行动上。让制度管人、管事、管物,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客观。问题是作为一名管理者,是把本人置于制度的管理之外,还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如果认为制度是“我”管理者制订的,是为“我”服务的,与教职工格格不入,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肯定会带来不少麻烦。如果管理者把学校的制度当作是教职工共同财富,是育人文化,谁违反就按制度办事,自始至终,这样事情办得就会很顺,管理就会走向民主。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就是纪律,是实施教育教学、办学思想、办学目标的保证。我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修订完善了《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等多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关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强化了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严明课堂纪律。建章立制,身体力行。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一定率先做到。严于律己,一视同仁,努力创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工作氛围,倡导管理工作“人性化”,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让切实可行的制度,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保障机制探析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保障机制探析 闫爱敏《人民论坛》(2009年第24期) 【摘要】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拥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但商业化和大众化时代的大学教育冲击了大学生管理的自主性。提升和实现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需要政府、学校、学生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持环境。 【关键词】管理参与权大学生自治保障机制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理论依据 大学生文化与其它门类的文化一样具有本源性。地方办大学的治理选择,既受地方文化哲学传统的影响,也受教育发展状况的限制。一是基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形态所具有的区域文化相关性,形成了地方模式。二是在高校治理上突出地方产业需求,在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过程中,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各类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使得教育从一个更宏大的视角和更宽阔的视域确认了教育活动的各个主体。但是,商业化扩张导致当前大学纵向治理开始发生变化,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大学生文化的横向扩张,及治理体系与教育体系的错位。因此,我们提出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理论依据: 以社会认同理论为依据。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等人提出的,对群体行为做出了新的解释,并成为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对群体间行为的解释,它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新近的研究也为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社会认同理论是欧洲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对社会心理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它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根据。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提出和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是: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本来就有的,自人类生活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评价汇报稿

潍坊三中“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制度”工作汇报 为加快建立育人为本的基本制度体系,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在建立“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制度”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打造了“家校互动,共同育人”的教育新模式,全面促进了家校教育合作,最大限度地延伸了现代教育的拓展性,充分显现了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一、家长委员会架起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桥梁。为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学校管理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建议、监督作用,学校成立了“潍坊三中家长委员会”,通过了《家长委员会的章程》,明确了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工作任务、权利和义务。按照《章程》,在班级、年级部、学校三个层面上又分别成立了班级家长委员会,年级部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顾问委员会。如今,家长顾问委员会参与学校如下活动:一是在开学前召开顾问委员会常委会,审议学校工作计划,听取家长合理化建议;二是在期中阶段,举办一次家庭教育培训;三是在期末阶段,总结一学期家长顾问委员会的工作情况,与学校共同制定假期学生教育计划。家长顾问委员会集广大家长的意见,代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来,架起了家长与学校、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的的立交桥。 二、家校互动成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的重要途径。学校把家校互动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工作中,将强化家长监督、家长参与、民主管理;在制度建设和整体规划上,授予家长四种权力——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价权。为了保证家长四种权力落实到位,学校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继续保留上学期“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等好的做法,并进一步完善;二、实施“六个一”工作步骤,即家长来校听一堂课,找一位学生谈话,与一位老师交流,到学校餐厅就一次餐,检查一次校园安全,提一个合理化建议;三、成立家校互动工作室,并建立完善的家长驻校办公

浅谈校长如何管理一所好学校

浅谈校长如何管理一所好学校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校之魂。”教育界还有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认为一个好校长应该是德才兼备,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从参加工作第六个年头当小学校长,及至现在的长葛市和尚桥镇中心小学校长,也有一些年头了。我深切体会到,校长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知识才学和领导艺术,在学校工作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而学校管理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作,要想把一所学校管理好主要靠校长。作为校长如何管理好学校呢?下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切磋: 一、校长要有凝聚力较强的人格魅力 首先,校长要有很高的政治道德责任。具体工作中,校长要摒弃官位意识,提高为师生服务的热情,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淡化管束意识,体现人文关怀;抛开功利意识,提倡脚踏实地的作风;要知人善任,在思想品德、道德修养上做教师的楷模。时刻用苛求的眼光看待自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师生,做师生的知心人。其次,校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校长必须视野开阔,观念更新,不断学习新知识。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善于思考总结,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使决策达到科学化、最优化。再者,校长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处事艺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高超的处事艺术能够团结人、凝聚人,把学校的目标化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行动,有利于校长意图和学校整体的实现。校长对人要有信任感、期望感、宽容心,要相信人、鼓励人、成就人,理解和满足教职工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心理,创造条件为教职工谋

利;要做到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使其有温暖感;对取得成就的教师给予鼓励,使其有成就感;对优秀教师评优、提拔给予倾斜,使其有归属感。 二、校长要有自己先进的办学理念 “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为的信念,它是一种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校长要把自己的“理念”明明白白地告诉教师、学生和家长,并在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实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校长一要做到实事求是,重视未来,强调发展的超前观点,以使所培养的人才超前时代。二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野,以便为自己的学校确定高远的办学目标和正确的办学方向。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也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拥有未来。三要有虚心向人家学习的态度,在向人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同时,还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突出自己的优势,展开自己的弱势,办出有自己特色的学校。 三、校长在管理上要做到人性化与制度化相辅相成 人性化管理无论是作为一个口号,还是作为一种理念或是一种管理方式,它的提出是符合现代人心理需求的。人性化管理充满魅力,它最大限度地去满足人们的需要,使每位教师感受到人文关怀,而这种关怀又成为连接学校、管理者与教师情感的纽带。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如何使教师缓解这种压力?如何使教师的喜怒哀乐得以释放?人性化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和谐。可学校管理仍然需要刚性的管理。如果说人性化管理讲感情、重“亲情”、照顾情绪、满足需要,那么只讲人性化未免有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教务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教务管理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教学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对提升学校形象亦有重要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依靠教导处的科学管理。做好教导处工作,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特别重要的内容。教导主任是在校长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行政干部,其教育理念、业务素质、指导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课改的进程。下面我就如何搞好这项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做教导主任工作必备的条件之一。它除了要求教导主任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外,还包括能秉公办事、实事求是、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大公无私的工作作风。具备这些,才能获得教师的尊敬和支持,才能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的凝聚力。因此,教导主任作为中层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此赢得广大教师的敬信诚服。 只要教导主任真正发挥领头雁、排头兵的作用。教师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拥护和信赖你,以你为中心,团结在你周围,以你为标准,来规范、要求、约束自己,从而感到学校有希望,自我有发展。 二、发挥人际关系的协调作用 教导主任的工作特点就是涉及人员多、范围广。有的学校人际关系复杂,矛盾很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教导主任在工作中就要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自己的协调作用。 1、处理好教导主任与副校长、校长的关系。主抓教学的副校长、校长都是教导主任的顶头上司,教务处的各项工作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 ⑴多请示、勤汇报就很重要了。要充分利用每周班子会,很多工作安排或工作设想要有准备的拿到会上去讨论,说明也是请示、汇报的很好方式。 ⑵对校长安排的工作或形成决议的工作要高质量地完成;对商议性的问题,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甚至会出现争执,但只要出发点是为了工作,为了大局,为了学校工作中不出现失误,是值得的,也能够被明智的校长理解的。 2、处理好教导处与政教处、总务处的关系。教导处的中心工作是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政教处的中心工作是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当然也包括要安排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因此只有沟通、协调好两处室的工作,尢其教导处主动与政教处沟通是使政教处发挥为教学保驾护航作用的前提。与总务处及时沟通是为教学一线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的前提。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探析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 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 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02 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在学人数就有1600 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由此可见,中国的高等教育已开始进入大 众化阶段。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演进和发展,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中数量最大的群体要参与到高校管理中来也逐渐成为高等学校管理的必然趋势。 一、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概念界定 大学生是指大学的学生,在本文中主要界定为公办或民办大学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和大学专科生。高校管理主要是指高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的过程。其中可以分为教学、科研、纪律、生活、实践、奖惩、收费、招生、就业、社团等多个方面。高校管理在这里是指对高校内部事务的管理。而所谓的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就是在高校的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关心、参加学校某些方面的管理工作,以提高高校管理的效能并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思想、交往和组织才能。它既包括学生思想上的自我教育、学习上的自我互助,体育上的自觉锻炼、生活上的自动治理,也包括他们对高校教育、教学、后勤等方面工作的参谋建议、配合执行、监督评价等活动。还要强调一点,学生参与管理并不是事事追求学生全员的决策参与,而是一种有限参与管理的方式。 二、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必要性其实,在西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历史由来已久,且已形 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美国, 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其大学生很早就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而从我国当前高等学校管理现状来看,大学生参与管理虽然在很多大学已经得到重视,但总体来说势头不是很大,力量还比较薄弱。当今社会是一个强调法治、民主、参与的社会,高等学校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组织形式,理应顺应这一趋势。 1.大学生参与管理是提高高校管理效能的需要 首先, 高校的管理目标与大学生自身的努力目标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提高高校管理的效能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更多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中级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固然 凝聚着高校领导精心管理和教师培育的心血, 但也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努力。为了实现高校管理的根木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管理。其次, 高校管理是具有多层次、多序列、 多因素的集体性系统工程,工作千头万绪, 涉及面广, 仅靠少数领导是很难面面俱到, 尽善尽美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 , 只有充分发动全体学生, 实行全员管理, 才能争取高校管理的高效绩。第三, 高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一定思想文化水平的大学生, 它不同于中、初等学校对中小学生均管理, 它不仅需要有更大的创造性, 而且要特别尊重学生的意见并注意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能动作用。高校领导只有使全体学生与学校管理自觉“ 挂上钩” , 并将其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才能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2.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满足其自身强烈的“ 参与” 要求的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 比起中学时代, 他们的独立意识显着增强, 不唯上不唯书, 不愿“ 被人牵着鼻子走” , 而渴求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争取表现和实现自我的机会. 随着社会的改 革开放, 他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 越来越不甘寂寞, 而希望跟别人交往, 跟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思想情感交流, 从而建立一种平等友好融洽的关系。高校领导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 一味管束, 不仅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产生挫折感, 忧伤感等心理障碍, 而且往往会引起其逆反心理或对抗情绪, 成为学校管理的“ 反作用力。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主要形式 1.通过学生会组织参与学校管理学生会组织是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 学生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