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思乡诗-公开课-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羁旅思乡诗 公开课PPT课件

羁旅思乡诗   公开课PPT课件
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的之情。 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第8页品意境——体诗情 眼中景——心中情
第9页/共22页
调笑令
[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触景生情
烘托
边地戍卒冬夜对月思乡望归,思 乡之切与愁怨之深
韦庄是唐末乱世的漂泊者,他的行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首句写羁旅漂泊的身世已让他习以为常,其中“惯别家” 体现了韦庄的无奈与辛酸。通过“等闲”一词可看出,诗 人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只是”等闲“之事而已。诗人 长期漂泊江南,远离家乡,但思乡思亲之情深埋心间,挥 之不去。一觉醒来,面对无言的山月,这个孤独的游子倍 感惆怅。
断肠人在天涯。
第21页/共22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22页/共22页
秋思
(l)秋风无形,何以
张籍
用“见”,谈谈你的理 解。
洛阳城里见秋风, (2)王安石评张籍的
欲作家书意万重。
诗说“看似寻常最奇 崛”,本诗有一处成功
复恐匆匆说不尽,
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 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
行人临发又开封。 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第19页/共22页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 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 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 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 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 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思?想感情的评价)
第1页/共22页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 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 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 情不禁油然而生。

定稿-羁旅思乡诗鉴赏-公开课1207精品PPT课件

定稿-羁旅思乡诗鉴赏-公开课1207精品PPT课件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什么是羁旅思乡诗 ?
古代文人或因在外做官,或因游学 赶考,或因征战在外等种种原因,长久 寄居他乡,加之交通、通信极其不便以 及其他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情 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 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思 念,我们统称之为羁旅思乡诗。
边塞征 04年柳中庸《征人怨》 战诗 山水田园诗、闺情宫怨诗、爱慕思恋诗、怀才不遇诗、民生疾 苦诗
真题回放
(06年江苏高考)
鹧鸪天·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
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 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 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 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
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
“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
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
情。
细节描写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 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 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 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 俗)(意思答对即可)
❖ 4、征夫思乡,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 情。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定稿羁旅思乡诗鉴赏公开课课件

定稿羁旅思乡诗鉴赏公开课课件

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培 养审美鉴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共鸣,培养感恩之心。
01
羁旅思乡诗的背景 与特点
历史背景
历史发展
羁旅思乡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悠 久的历史,起源于先秦时期,历经汉 、唐等朝代的演变,逐渐发展成熟。
历史背景的影响
历史背景为羁旅思乡诗提供了丰富的 素材和灵感,诗人通过描绘历史事件 、社会现象等,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 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人物形象
在定稿羁旅思乡诗中,诗人也常常塑造一些人物形象,如旅人、船夫、店家等。这些人物 形象不仅是诗歌的情节元素,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通过他们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历史典故
定稿羁旅思乡诗中还常常运用历史典故,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更是诗人 情感的寄托和表达,通过它们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
水平。
01
总结与思考
本课程总结
内容概览
本课程介绍了羁旅思乡诗 的背景、发展历程、代表 性诗人及其作品,以及鉴 赏方法。
重点回顾
重点讲解了羁旅思乡诗的 情感表达、艺术手法和思 想内涵,以及如何进行鉴 赏。
感悟分享
分享了自己在鉴赏过程中 的感悟,以及对羁旅思乡 诗的独特理解。
对未来学习的思考
01
02
见的主题。
03
忧郁与苦闷
由于思念家乡而不得归,诗人在定稿羁旅思乡诗中常常表现出忧郁和苦
闷的情绪。这种情绪通过诗歌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得以展现,
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和痛苦。
意象运用
自然景物
定稿羁旅思乡诗中常常出现自然景物,如山水、草木、花鸟等。这些景物不仅是诗歌的背 景,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象征,通过它们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题材鉴赏——羁旅思乡诗课件35张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题材鉴赏——羁旅思乡诗课件35张

颔联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 忆。
禅伏诗魔归净域, 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 拂拭朝簪待眼明。
借写诗感情因悟禅语止, 用酒冲愁阵如同出奇兵。 保存好官帽不要遭污损, 擦拭净朝簪等待唐复兴。
颈联写仕途国运坎坷,唯有参 禅饮酒使心灵进入清静的境界。
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 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孟郊的《游子吟》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
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
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流离孤苦 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张继)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 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
却又、晚风寒。 溟濛(míng méng):指黑暗模糊,泛指春雨弥漫。
译文 垂下一丝丝杨柳,飘下一丝丝细雨。春天就在迷迷潆漾之
处。我觉得梳妆楼太小了,藏不下我的许多忧愁。闲愁好几回同
云飞去寻觅一只送我回乡的轻舟。
上天怜我客中游子故乡遥远,借一株海棠花给我消遣。海棠花
淋雨后更红艳,好像有意靠近绿栏杆。可我刚刚卷起红帘子,偏
偏又碰上晚来风寒。

羁旅思乡诗——思乡怀人高三语文精品课件

羁旅思乡诗——思乡怀人高三语文精品课件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组合 (白描)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 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 图,让天涯游子骑一 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 凉的背景上,抒发了 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 在秋天思念故乡、倦 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 情。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触景生情,秋山
夜雨寄北
夜雨,总是唤起
君问归期未有期, 离人的愁思,诗
巴山夜雨涨秋池。 人用这个寄人离
何当共剪西窗烛, 思的景物来表了
却话巴山夜雨时。 他对妻子的无限
思念。后两句设
想来日重逢谈心
的欢悦,反衬今
夜的孤寂,是虚
写。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渴 望 早 日 买 票 回 家 的 眼 神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费 尽 周 折 也 要 回 到 自 己 的 家
何人不起故园情
鉴赏—羁—旅羁旅行行役役诗类诗歌鉴赏
(思。乡怀人)
学习目标:
1、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 常见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2、掌握鉴赏羁旅思乡类诗 歌的鉴赏方法。
羁旅行役诗多是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由眼前 景(眼中所见,耳中所听,心中所感)触发了对
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以及流露 出行旅途中的艰辛与痛苦,以及其他一些主客观 因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 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

《羁旅思乡诗》课件

《羁旅思乡诗》课件
诗歌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音韵和韵律,通过押韵和节奏感传达情感和意境。
2 体裁
《羁旅思乡诗》包括抒情诗、叙事诗、写景诗等不同的诗歌体裁,丰富多样。
作者背景
1 生平
作者是中国古代诗人,生活在唐代,经历了动乱与流亡,在异乡思念家乡。
2 影响因素
作者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以及时代背景对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诗歌创作有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1 历史背景
《羁旅思乡诗》是在唐代长久的战乱和动荡期间创作的,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家乡的 思念。
意象和象征
自然景象
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如山川、江河等, 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动物
动物在诗歌中承担象征着人类情感和命运的重要角 色,如鸟、马等。
音韵和韵律
1 押韵
《羁旅思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押韵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羁旅思乡诗》PPT课件
《羁旅思乡诗》是一本关于思乡之情的诗集。本课件将介绍该诗集的主题、 特点和作者背景,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以及诗句中的音韵和韵律,最 后阐述诗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主题介绍
1 思乡之情
《羁旅思乡诗》以对故园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乡愁和对家乡的热爱。
诗歌艺术
1 特点
2 节奏感
诗歌通过词语的选择和排列,传达出一种流畅而优美的节奏感。
情感和思想
1 深情表达
诗歌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故园的热爱。
《离骚》与《羁旅思乡诗》
1 异同
《羁旅思乡诗》与《离骚》都是描写乡愁的诗歌作品,但在表达手法和情感体验上有一定的差异。

羁旅思乡诗——思乡怀人高三语文 精品课件(27张)

羁旅思乡诗——思乡怀人高三语文 精品课件(27张)

黄鹤楼
•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 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颈
昔人已乘黄鹤去,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 此地空余黄鹤楼。下可奔见涌的的树大木河,, 鹦汉 鹉阳 洲一 上带 茂清 盛晰 的
黄鹤一去不复返,芳草。眼前的“树木”“芳草” 白云千载空悠悠。勾想,起由对景家生乡情“,一强草烈一的木思”乡的之回 晴川历历汉阳树,念也就油然而生。(以乐景写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思念亲人
侧面落笔 虚实结合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1、本诗的写法有何新奇之处?
参考答案: 诗人身陷长安,不写自己望月思
家,而从侧面落笔写妻子望月怀夫, 久久不眠的情景,虚实结合,无限深 情都从这想象中流出,两地相思,悲 苦难言。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2、理解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为
什么会“湿”,为什么会“寒”?(探 究情感)
妻子一个人久久望着月,她的如云鬟发大 概也被夜里的露水沾湿了吧?在皎洁的月光 下,她白玉般的手臂,或许也感到寒意了吧。
归雁洛阳边。 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
以乐景写哀 情(思乡)
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 捎到远方的洛阳。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羁旅思乡诗-公开课-精品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羁旅思乡诗-公开课-精品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评价诗歌旳思想内容 ——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内容
• “羁旅思乡”,就是长久客居在外,滞留 异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 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
• 此类诗,往往体现羁旅之苦、行役之苦、 宦游之艰。
羁旅思乡诗----四大情感
①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旳孤单、凄 凉。次写思乡之情。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 体现“漂泊”之感旳意象,如:浮萍、飞蓬、孤雁、沙鸥 、飘蓬。
•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 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 桑梓:家乡,体现怀乡之情。 • 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旳歌。 • 关山:指遥远旳地方,多用以体现怀乡、思人。 • 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 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羁旅思乡诗----答题思绪
①详细分析(所见所闻) ②揭示情感(所感)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 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思索:本诗体现了作者怎样旳情怀?
明确:本诗前两句写暗暗传来旳玉笛之声,散入春风 之中飘满了整个洛城,为后文写“闻折柳”作铺垫(2 分);后两句利用反问旳手法,写听到《折杨柳》笛曲 谁不会生出“故园情”呢。(2分)全诗情景交融,抒 发了诗人强烈旳思乡之情。(2分)
如张继旳《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 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 ------人的渺小、漂泊流离、孤苦无依 • 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 之感也非常强烈。 • 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 怀》)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 州西涧 》)
如何读懂它?
1、看题目,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 寄、行、思”等词语 2、看注释,“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因何而思 乡,寄予何种感情? 3、看原文,抓住意象+诗眼、词眼
• 主要意象
• • •
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月思乡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中。” ——故国之思
羁旅思乡诗----答题思路
①具体分析(所见所闻)
②揭示情感(所感)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 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思考: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本诗前两句写暗暗传来的玉笛之声,散入春风 之中飘满了整个洛城,为后文写“闻折柳”作铺垫(2 分);后两句运用反问的手法,写听到《折杨柳》笛曲 谁不会生出“故园情”呢。(2分)全诗情景交融,抒 发了—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内容
• “羁旅思乡”,就是长期客居在外,滞留 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 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
• 这类诗,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 宦游之艰。
羁旅思乡诗----四大情感
①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 凉。次写思乡之情。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 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②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孟郊的《游子吟》次写羁旅漂泊之苦。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 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 前三种 情感经常交叉出现)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如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 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 山。”。

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 又称“子规鸟”、“布谷鸟”,啼声类似“不如 归去”,引起无限乡思。
• 相关诗句: •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 易《琵琶行》) •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沈佺期《夜宿 七盘岭) •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唐崔 涂《春夕》) • 拓展:“杜鹃啼血”的典故
• 鸿雁 • (一)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 发在花前。”------含蓄婉转的思归 • (二)思妇的思夫之情 • 如李清照《声声慢》:“ 雁过也,正伤心,却 是旧时相识。”------雁回人未归的凄苦 • (三)典故:鸿雁传书。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 如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 水多。”------渴盼获得友人的音信
鹧鸪 ——羁旅乡愁
• 古载“其志淮南,不思北,南人闻之思家” • 鹧鸪声:“行不得也么哥”,极容易勾起旅 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 如: •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浣溪沙· 楼上晴天碧四垂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 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 啼。 【注释】这首小令是即景抒怀之作,“劝君”可看作是 词人自言自语。 思考:请结合全诗分析“劝君莫上最高梯”所蕴含的情 感。 明确:词的上阕前两句写从楼上看四周晴天碧空,楼前 芳草接天,思乡之情油然而生;(2分)词的下阕写暮 春之景,堂下新笋已成竹,落花都成了“燕巢泥”,林 子外的杜鹃鸟还声声啼“不如归去”,更加引起无限乡 思。(2分)“劝君莫上最高梯”正因归思难收,凄婉 哀伤。(2分)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 ——望月思人
西楼
•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 人的伤心之楼。 • 如:“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 锁清秋。”----李煜 《相见欢》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 其他常见意象 • 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如:浮萍、飞蓬、孤雁、沙 鸥 、飘蓬。 •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 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 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 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 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 • 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 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