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管理

合集下载

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2007年06月27日(2007年6月1日中国科协七届四次常委会议通过)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各副省级城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为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及中组部等五部门《关于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的若干意见》,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团体,就加强新时期的学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学会工作的责任和使命1.学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会作为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是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织形式,负有孕育创新思想、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功能,承担着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推进自主创新、传播科学文化、规范学术行为、推动学术生态建设、提供服务和反映诉求的重要职责,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学会的重要作用。

2.努力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社团。

近年来,各级科协及学会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不断深化学会改革,提高学会自主活动、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学会为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学术活动日趋活跃,承接政府社会化职能有了一定进展。

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学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约束仍未打破,对会员的凝聚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还未充分展现。

在新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学会发展对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按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加强自身建设”的工作定位,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发展规律、具有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现代科技社团,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3.促进学术建设,培育创新人才。

中国科协第24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召开

中国科协第24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召开

中国科协第24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召开作者:来源:《硅谷》2011年第21期10月26~28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科协第24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血液安全与保障的研究前沿、热点和关键问题”在北京召开。

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和微生物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上海市血液中心、北京市血液中心、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杭州CDC等近20家单位近40名青年专家、学者参会。

本次论坛的执行主席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张艳宇副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李武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何宏轩研究员、上海市血液中心王迅副研究员担任。

论坛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的詹林盛研究员、张艳宇副研究员分别介绍了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和人巨细胞病毒经血液传播的研究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的曾沛斌和李玉佳博士分别介绍了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筛查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何宏轩研究员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的何苗博士分别介绍了近年来新现传染病病原体对血液安全的威胁;上海市血液中心的王迅副研究员介绍了血液成分病原体灭活的研究及进展;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的韩雪清研究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梁兴杰研究员分别介绍了生物芯片技术、纳米技术在病原体检测方面的进展和发展前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段德民博士则介绍了新型miRNA芯片技术平台建立及其评价的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的赵莲副研究员和习佳飞博士分别就血红蛋白氧载体和利用干细胞技术制备红细胞的研究近况及展望做了精彩报告;上海市血液中心的杨颖研究员、李勤、杨洁分别介绍了输血性急性肺损伤、人类老化红细胞清除机理和人脐血Treg细胞在异基因骨髓移植中对GVHD抑制作用的研究及运用前景。

青年科技创新论坛方案

青年科技创新论坛方案

青年科技创新论坛方案一、背景介绍青年科技创新论坛是为了促进青年学子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而设立的。

该论坛旨在为广大青年科技创新者提供一个平台,使他们能够分享研究成果、汲取他人的创新灵感,并促进他们的学术成长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论坛目标1. 促进学术交流: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让青年科技创新者能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宽学术视野。

2. 培养创新思维:通过论坛的互动环节和特邀嘉宾的分享,激发青年学子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推动项目合作:论坛将提供合作机会,使青年科技创新者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促进项目的合作与发展,助力他们的科技创新成果得以落地。

4. 提升学术水平: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为特邀嘉宾,举办主题讲座和研讨会,为青年学子提供优质学术资源,帮助他们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三、论坛内容1. 学术报告:邀请著名学者就热门科技领域进行专题报告,深入浅出地阐述前沿科技理论和技术应用,激发青年学子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2. 创新项目展示:设立创新项目展示环节,让参会青年学子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并与其他参与者进行交流和互动。

3. 学术研讨会:针对不同的学科领域,组织学术研讨会,使青年学子能够就特定的研究方向展开深入交流,互相启发和促进。

4. 创新论坛:设立创新论坛环节,让与会者能够就特定的创新主题展开自由讨论和分享,促进思想碰撞和创意的产生。

四、组织形式青年科技创新论坛采用专业组织团队的方式进行筹备和组织,该团队由学生自发组成,负责论坛的策划、宣传、场地搭建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五、时间安排论坛时间为两天,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天:- 上午:开幕式和主题报告- 下午:创新项目展示和学术研讨会第二天:- 上午:特邀嘉宾演讲和创新论坛- 下午:闭幕式和颁发奖项六、预期效果通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的举办,预计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 提升青年学子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中国科协第347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聚焦“制导、导航与控制前沿技术”

中国科协第347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聚焦“制导、导航与控制前沿技术”

科普惠农【科普惠农科普动态KE PU DONG TAI中国科协第347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聚焦“制导、导航与控制前沿技术”(记者仲航)日前,以“制导、导航与控制前沿技术”为主题的中国科协第347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厦门召开。

论坛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航空学会承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段海滨教授,厦门大学兰维瑶教授,中国航空研究院徐悦研究员,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寅副教授联合担任论坛执行主席。

来自全国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70余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论坛。

论坛主要聚焦制导、导航与控制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国际前沿研究热点、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需求、青年科学家科研成长等多项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何友教授作了题为《天空基多平台海洋目标探测与识别研究》的特邀学术报告,16位制导、导航与控制领域的杰青、青年长江、万人、青年千人、优青、青托等青年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精彩报告。

与会青年科学家踊跃发言,阐述各自学术见解,就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推动学科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热烈交流。

论坛对开阔青年科学家研究思路,促进我国在制导、导航与控制领域取得国际先进科研成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K2018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大会组委会筹备工作会议召开(记者周厚均)8月31日,2018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大会组委会筹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出席会议。

四川省遂宁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罗晖汇报了绿科会筹备工作情况。

绿科会将于2018年9月26日—27日在四川省遂宁市召开。

大会主题为“清洁能源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由“会”“展”“赛”“服”4大板块组成。

包括开幕式、闭幕式、高端峰会和清洁能源与储能、新能源汽车、绿色金融、“一带一路”绿色城市合作和乡村振兴与创新发展5个专题论坛,还设有“绿点设计”大赛、投资洽谈会和科技成果发布会等。

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管理办法.doc

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管理办法.doc

科发际字〔2014〕101 号中国科学院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管理办法》的通知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为进一步激励和推动中外青年科学家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院长办公会议决定,对原“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奖”的奖项定位、名称及相关管理办法进行调整。

现将调整后的《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我院2011年印发的《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奖管理办法》(科发际字〔2011〕77号)同时废止。

附件: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管理办法中国科学院2014年7月14日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激励中外青年科学家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吸引外国优秀青年科学家来我院工作,服务我国科技外交和我院国际化推进战略,扩大我院国际影响、提升我院国际化水平,设立“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CAS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Award for Young Scientists)”(简称“青年合作伙伴奖”),并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奖励对象第二条“青年合作伙伴奖”授予符合下列条件的优秀外国青年科学家及其院内青年合作者:1. 外国青年科学家应具有国外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研发机构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申请当年1月1日(含)未满45周岁;2. 我院青年科学家应属于我院全职在岗科研人员,且申请当年1月1日(含)未满45周岁;3. 中外双方通过对等合作,在共同申请项目、共同发表文章、共同指导学生、资源共享等方面表现突出,并在以下某一方面或多方面共同取得了优秀的科研成果,且我院所属单位为合作成果的主要持有者之一:(1)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科技界公认的、重要的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2)在高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技术进步、发明或转移转化成果。

(3)在公益性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

长江科学院成功举办中国科协第36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

长江科学院成功举办中国科协第36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

长江科学院成功举办中国科协 第36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中国科协第36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于2018年11月8日-9日在武汉成功举行。

本次论坛主题为“河流泥沙多维调控理论与技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长江科学院承办。

共有来自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委水文局、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等17所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的50余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2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由武汉大学夏军强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刘春晶教高、重庆交通大学李文杰教授和长江科学院赵瑾琼博士共同担任,长江科学院副总董耀华教高主持了开幕式。

长江科学院院长卢金友出席论坛并致辞。

卢金友在致辞中热情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齐聚江城,共话未来学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并对论坛寄予殷切期望。

希望通过为本领域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激励青年才俊们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推进河流泥沙多维调控理论与技术的深入研究,培养未来的学科领军人才。

论坛特邀武汉大学李义天教授和长江科学院卢金友教高分别作了题为“长江水沙调控理论与实践”和“长江泥沙综合调控初步研究”的主题报告,华北电力大学张尚弘教授等19位青年学者作了专题报告。

与会代表结合报告内容,围绕河流泥沙多维调控所涉及的基础理论、规律认识、模拟技术、治理调控等方向开展了深入讨论,剖析了近年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为今后开展科研合作与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创立于1995年4月,是为广大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主办的一项长期的、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旨在激励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对未来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兴趣,促进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和学科的交叉融合。

今年5月,长江科学院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2018年获批的30个论坛之一。

论坛开幕式。

中国科协学术交流活动平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科协学术交流活动平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理论研讨 、 业务培 训 、 宣传 和信息共享 等活 动 。 对外
第三章 职责任务
第六条
职责 为 :
中国科 协是 本项 目的管 理部 门 , 主要
目:
( ) 一 不具备项 目实施 条件 ;
( ) 二 未按 时完成上 年度 申请项 目; ( ) 三 已完成上年 度 申请项 目, 未按 规定报 送项 目总结材料 ; ( ) 四 上年度项 目完成 质量较差 ; ( ) 五 违反 国 家或 中国科 协 有关 规 定被 取 消 当
等领域 的重点 、 热点 、 前沿 问题 开展学 术交流活 动 ;
( ) 三 围绕 学 术 交 流和 学 术建 设开 展 相关 理 论 研究 和调研 、 培训等工 作 。
第五 条 容: 本 项 目主要 包括 以下几 个 方 面 的 内
术交流在 国家创新 体系 中的重要 作用 。
第 三条 本项 目管 理遵循 以下基本 原则 : ( ) 出重点 。 目重 点支持 国家优先 发展 的 一 突 项 科技 领域 及与经 济社 会发 展 中热 点 、 点 问题 紧密 难 相关 领域 的学 术 交流 活动 , 别 是 高端 、 叉 的学 特 交 术交流 活动 。鼓 励 自由探 索 , 出 自主创 新 。 突 ( ) 二 择优支 持。充分考虑 中 国科协所属 全国学 会、 协会 、 研究会( 以下 简称 “ 国学会 ” , 全 )各省 、 自治 区、直辖市 、副省级 城市及新疆生产 建设 兵 团科 协 ( 以下 简称“ 省级科协 ” , )以及 有关高等 院校 、 研究 院 所开展学术交流 的基 础和 自身条件 , 选择 基础较好 、 有潜力 、 发展快 、 目实施得 力的单 位予 以支持 。 项
( ) 三 公开公 正 。项 目内容公 开发 布 , 过专 家 通 评审 的方式确 定项 目承担 单位 , 证项 目评 审与 管 保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专辑特约组稿专家简介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专辑特约组稿专家简介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专辑
特约组稿专家简介
卢宇源,博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项目研究员,《功能高分子学报》青年编委、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秘书长、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
选者、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执行主席之一、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理事、东
北天元数学研究中心青年委员、长春市青少年科普宣讲团成员。

卢宇源长期从事高分子物理相关的基础性难题和国防应用研究;与合作者一起,首次建立了任意拓扑结构柔性高分子链特性黏度的普适性理论,创建了缠结高分子流体中分子链缠结的演化与分析方法,首次基于分子模拟发现了阶跃形变后的熔体破裂现象并揭示了其机理,阐明了准二维受限玻璃前驱体动力学关联长度呈现非单调性温度依赖关系的物理根源,提出了一种精准测量溶液中盐离子极化率的方法,克服了沿用近一个世纪的传统方法中由不正确线性假定而带来的测量弊端,获得了目前最精准、最全面的强电解质盐离子极化率的数值表。

上述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在Macromolecules、Soft Matter、J Chem Phys、PRE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登记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各1项,作为“吉林省高分子动力学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项目1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防基础科研核科学挑战专题”项目各1项。

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邀请报告10余次,在中小学、科技馆等作科普邀请报告数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管理
及实施办法
第一章宗旨与目的
第一条青年科学家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是中国科协为广大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的一个学术交流园地。

论坛贯彻“双百”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倡导学术民主,鼓励学术争鸣,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通过相互切磋、交流、研讨,进一步提高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水平,为培养未来的学术带头人和杰出的科学家铺路搭桥。

第二条举办青年科学家论坛是为了使青年科技工作者置身于高层次的学术讨论环境之中,以达到拓宽视野,启迪思想,促进了解与合作,增长知识和才干;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激励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自主创新,力求在某些领域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重要的意见和建议的目的。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三条青年科学家论坛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负责项目的报批、发文、监督管理,委托学会服务
中心负责受理项目申报、材料汇集整理、专家评审会务组织工作。

第三章选题范围
第四条每期论坛应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研究工作重点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服务国家科技目标、鼓励自由探索、突出自主创新的原则,重点围绕基础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高新尖技术等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以及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选题。

第四章举办形式
第五条青年科学家论坛应突出青年人的特点,倡导学术民主和学术争鸣,提倡举办形式的创新,力求丰富多样、灵活生动。

第六条青年科学家论坛原则不设主席台,通常采取圆桌会议或其它合适的形式。

参会人员无论年龄大小、资历深浅、职务高低,在学术上一律平等。

原则上讨论和报告的时间比例不能小于1:1,每人报告发言时间应有严格限制。

第五章执行主席
第七条论坛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度。

主要负责论坛的
学术组织工作。

每期论坛设执行主席3—4人,执行主席可以自荐,或由有关单位推荐。

论坛执行主席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执行主席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其中一位原则上35岁以下;
(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博士学位,从事科研工作并已在相关学科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第八条由执行主席按照《学会学术部项目管理办法》,认真填写《青年科学家论坛主题申请表》、《青年科学家论坛执行主席简表》和《项目申请表》,以一式三份提交委托单位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第九条论坛代表采取由执行主席邀请和个人申报相结合,原则上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35岁以下代表应在50%左右,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主要来自科研、教学或生产第一线。

论坛允许一定数量的博士生、硕士生旁听。

第十条与会代表要有广泛代表性。

来自同一单位的代表一般不应超过3人。

第六章审定与批准
第十一条青年科学家论坛项目每季度审批一次。

各全国学会、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副省级城市科协和计划单列市科协以及科研院所等有关单位均可选题申报并申
请承办,负责论坛的会务组织工作。

论坛不定期举行,每期时间一般为2—3天,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采取讨论和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地点宜由承办单位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十二条青年科学家论坛选题评审程序为:中国科协主管学会学术部委托学会服务中心收集材料、专家评审会务组织工作,由学会学术部报中国科协主管书记处批准、公布。

第十三条组织专家评审,根据论坛选题所涉及学科情况邀请相应的评审专家,评审专家组由7—9人组成。

第十四条专家组对上报的论坛选题重点进行下述内容的评审:
(一)执行主席资格,包括学术水平、学术成就和组织能力,是否在选题的领域内做出了一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二)选题是否属于基础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高新尖技术等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或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科技问题;
(三)选题是否突出自主创新的特点。

第七章经费
第十五条青年科学家论坛会议经费由中国科协资助,每期论坛资助额度约为5万元。

第十六条论坛承办单位应根据中国科协项目申请要
求进行项目预算,超支部分的经额由执行主席自行解决;论坛申请经专家组评审合格后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办理拨款事宜。

第八章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论坛申报单位接到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下发的论坛申请批准通知后,执行主席即可成立论坛筹备委员会,并在论坛批准后的一个月内按要求上报论坛举办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填写上报中国科协《项目任务书》。

第十八条论坛举办期间,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论坛结束后一个月内,执行主席须向主办单位上报论坛简报、项目总结报告。

第二十条论坛项目在申请和实施过程中,如有违反科学道德规范或违法违纪行为的,一经核实,项目尚未执行的予以撤消,已经执行的追缴其项目经费,并予以通报。

第二十一条已批准的论坛主题不得随意更换。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负责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